2021年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概览.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概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21年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概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21年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概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21年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概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21年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概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21 LeadLeo 2021年 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概览 2021 China Head Up Display Industry Overview 2021年中国台頭業界概観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 系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 )。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 、再造、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 约定的行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的权利。头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 ”的商号、商标,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 也未授权或聘用其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 报告主要作者:周炜俊 2021/04 概览标签:汽车电子、光学器件、智能座舱2021 LeadLeo 行业峰会策划、奖项评选、行业 白皮书等服务 头豹研究院简介 头豹是国内领先的原创行企研究内容平台和新型企业服务提供商。围绕“协助企业加速资本价值的挖掘、提升、传播”这一核心目标,头豹打 造了一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数据库服务、行企研报服务、微估值及微尽调自动化产品、财务顾问服务、PR及IR服务,以及其他企业 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产业焦点、热点问题,基于丰富案例和海量数据,通过开放合作的增长咨询服务 等 头豹致力于以优质商业资源共享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慧,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300+ 50万+ 合作专家 2万+ 注册机构用户 公司目标客户群体 覆盖率高,PE/VC、 投行覆盖率达80% 资深分析师 和研究员 5,000+ 细分行业 深入研究 原创内容 100万+ 行研数据元素 企业服务 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报告服务、管理 咨询、战略调整等服务 提供行业分析师外派驻场服务,平台数据库、 报告库及内部研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地方产业规划,园区企业孵化服务 云研究院服务 行业排名、展会宣传 园区规划、产业规划 四大核心服务2021 LeadLeo 1、头豹科技创新网():PC端阅读全行业、千本研报 2、头豹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头豹”、手机扫上方二维码阅读研报 图说 表说 专家说 数说 3、行业精英交流分享群:邀请制,请添加右下侧头豹研究院分析师微信 详情咨询 研报阅读渠道 扫一扫 实名认证行业专家身份中国乘用车的产销量自2017年以来一直处于下滑趋势,但是2020年下滑趋势有所 减缓。伴随中国经济稳健提升,消费需求将持续恢复,加上电动化、智能化、网 联化及数据化升级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出台,将推动 新一轮汽车消费潮。2021年1-2月中国乘用车保持迅猛增长,2月同比增长4.1倍。 汽车智能化推动和政策加持下,乘用车销量将探底回升 01 全球HUD出货量处于快速增长状态。2019年HUD出货量比2018年增加190万套, 同比增长31.7%。2019年全球乘用车产量为6,714.92万辆,同比下降6.4%。乘用车 产量下降而HUD出货量却快速增长说明更多的乘用车装配HUD。相比于全球HUD 渗透率,中国HUD渗透率较低,但随着抬头显示器成本不断下降未来渗透率有望 加快。 抬头显示器装配率不断提高,未来将大幅增长 02 中国HUD市场竞争格局呈高度集中态势,主要以国际企业为主,形成垄断的局 面。2019年一季度CR3市场份额达96%,2020年上半年CR3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为80%,中国企业首次跻身前五。日本电装和日本精机两大巨头市场份额占比 保持大于50%。由于国际企业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上游供应的资源优势及下 游渠道优势,中国HUD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打破国际企业的垄断。 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被国际企业垄断,中国企业难以打破垄断局 面,但是市场份额逐渐提高 03 中国抬头显示器在智能汽车中 扮演什么角色? 随着汽车智能化迅速发展,人机融合的功能需求加强, 抬头显示的应用能安全、高效地实现这一重要功能,满 足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深度融合,因而逐步得到广泛 应用。抬头显示器能有效提升安全性能。相比于仪表盘 的位置,抬头显示器的显示位置会更高,驾驶员只需低 头5-10便能看到车辆信息,而看仪表盘则需低头20- 25。同时AR与ADAS让HUD显示效果大幅提升,使驾 驶员体验感更强。2016年至2020年,抬头显示器中国 市场规模从1.3亿元人民币上涨至9.6亿元人民币,复合 增长率为64.2% 摘要5 2021 LeadLeo 名词解释 - 10 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综述 - 11 定义与分类 - 12 HUD技术原理 - 13 HUD技术对比 - 15 产业链分析 - 16 产业链上游分析 - 17 产业链中游分析 - 18 产业链下游分析 - 20 抬头显示器行业市场规模 - 21 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驱动因素 - 22 技术突破带来商业化 - 23 消费者追求驾驶体验与安全性 - 24 中国抬头显示器显示器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 26 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发展趋势 - 28 中国抬头显示器投资风险 - 30 中国抬头显示器竞争格局 - 32 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企业推荐 - 33 华阳集团002906 - 34 水晶光电002273 - 36 锐思华创 - 38 方法论 - 40 法律声明 - 41 目录 CONTENTS6 Terms - 10 Overview of Head Up Display Industry - 11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HUD - 12 Introduction of HUD Technique - 13 Comparison of HUD Technique - 15 Industry Chain Analysis - 16 Upstream Analysis - 17 Mid-stream Analysis - 18 Downstream Analysis - 20 China HUD Industry Market Size - 21 China Head Up Display Industry Divers - 22 Technical Breakthrough Bring to Commercialization - 23 Consumers Demand Better Driving Experience and Higher Safety - 24 China Head Up Display Industry Related Policy - 26 China Head Up Display Industry Trend - 28 China Head Up Display Industry Risk Analysis - 30 China Head Up Display Industry Competitive Landscape - 32 China Car Display Industry Companies Recommendation - 33 目录 CONTENTS7 ADAYO002906 - 34 Crystal-Optech002273 - 36 Raythink - 38 Methodology - 40 Legal Statement - 41 目录 CONTENTS8 2021 LeadLeo 图表1:抬头显示器根据成像方式分类 - 12 图表2:HUD技术原理 - 13 图表3:普通挡风玻璃与HUD挡风玻璃 - 13 图表4:四项投影技术原理 - 14 图表5:四项投影技术对比 - 15 图表6:2016-2019年CHUD和WHUD出货量占比 - 15 图表7:中国抬头显示器产业链 - 16 图表8:HUD成本组成 - 17 图表9:HUD原材料(PCT及PC)价格走势,2020年1月-2021年2月 - 17 图表10:2020年各整车厂占HUD制造商供应比例情况 - 18 图表11:全球HUD出货量及渗透率与中国HUD渗透率情况,2016-2019年 - 18 图表12:阳光倒灌 - 19 图表13:AR-HUD体积对比 - 19 图表14:2016-2020年中国乘用车产销量及增长率 - 20 图表15:HUD分价格及分品牌配置情况 - 20 图表16:中国前装抬头显示器2016-2025年市场规模(营收) - 21 图表17:HUD各性能不断提高 - 23 图表18:技术成熟带来成本下降 - 23 图表19:AR与ADAS系统提升HUD体验效果 - 24 图表20:2016-2018年消费者对汽车指标的关注度 - 24 图表21:中国抬头显示器相关政策,2018-2021年 - 26 图表22:AR-HUD与W-HUD的VID和FOV对比图 - 28 图表23:AR-HUD显示内容 - 28 图表目录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9 2021 LeadLeo 图表24:2019年一季度中国乘用车HUD市场分额 - 25 图表25:2020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HUD市场分额 - 25 图表26:中国HUD企业分布 - 27 图表27:华阳集团2017-2020年三季报营收情况 - 29 图表28:华阳集团机构评级 - 31 图表29:华阳集团研发费用及占比,2016-2020上半年 - 33 图表30:华阳集团AR-HUD专利数排全球第6 - 33 图表31:水晶光电2017-2020年营收情况 - 35 图表32:水晶光电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 35 图表33:水晶光电产品线及生产模式 - 37 图表34:锐思华创AR-HUD平台解决方案 - 37 图表目录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10 2021 LeadLeo 名词解释 半透明树脂板:是由一种非晶型共聚脂经过高温层压工艺制成的投影介质,具有优良透光性能、阻燃性能、隔音、抗冲击、抗发黄、抗变形、抗化学腐蚀、轻盈,本 身具有UV功能,表面硬度高,可以任意造型的特性。 PVB膜:半透明的薄膜,PVB中间膜主要用于夹层玻璃,是在两块玻璃之间夹进一层PVB薄膜,经高压复合、加温而成的特殊玻璃。 PC:聚碳酸酯,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 PET:俗称涤纶树脂,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与PBT一起统称为热塑性聚酯,或饱和聚酯。 非球面镜:表面弧度与普通球面镜片不同,非球面的设计,修正了影像,解决视界歪曲等问题,同时,使镜片更轻、更薄、更平。而且,仍然保持优异的抗冲击性能, 使配戴者安全使用。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利用安装在车上的各式各样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单双目摄像头以及卫星导航),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来感应周围的环 境,收集数据,进行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的运算与分析,从而预先让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汽车 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FOV:视场角,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光学仪器的视野范围。 VID:可视图像距离,指在此距离可以清楚看出显示屏体所显示之内容,此距离与显示文字的字高(文字的高度)有关。 DMD:是运用在DLP投影技术上的一种芯片11 2021 LeadLeo 第一部分:行业综述 主要观点: 抬头显示器是以驾驶员为中心的多功能仪表盘,主要硬件结构分为投影介质和投影单元,其中投影介质分别为半透明的树脂板或前挡 风玻璃,投影技术包括TFT-LCD投影、DLP投影、激光扫描投影和LCOS投影 DLP投影技术将会在未来广泛应用于AR-HUD中,但是TFT-LCD仍会是短期主流技术,同时LCOS有可能成为黑马 中国抬头显示器上游为零部件,包括影像源、光学镜面、玻璃、软件等,技术要求高,多以国际企业为主导;中游为HUD制造商,国 际企业处于垄断状态;下游为整车厂,议价能力强 在中国乘用车销量逐步回暖与抬头显示器装配率快速提高的双重利好因素的加持下,预计到2025年中国前装抬头显示器市场规模达 75.6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51.112 2021 LeadLeo 来源:华阳集团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抬头显示器定义与分类 抬头显示器是以驾驶员为中心的多功能仪表盘,根据其成像方式不同,抬头显示器分为C-HUD、W- HUD及AR-HUD三种;其中C-HUD适用后装市场,而W-HUD及AR-HUD成本更高 抬头 显示器 成像方式 抬头显示器根据成像方式分类 描述 抬头显示器(HUD)最早应用于航 空领域,1988年通用汽车率先将该 技术应用在汽车领域。2003年,宝 马成为欧洲车企中第一位配备HUD, 此后多家整车厂开始在自家车型中 装配HUD HUD通过将重要行车信息投影至前 挡风玻璃或半透明树脂玻璃上,使 驾驶员在平视状态下能看到车辆及 路况信息,避免驾驶员因低头、视 线转移而发生事故 HUD根据成像方式不同分为C-HUD、 W-HUD、AR-HUD。C-HUD的成像 方式是将信息投影至半透明树脂板。 由于C-HUD是单独的显示器且成本 较低,适用于后装市场。W-HUD和 AR-HUD则将信息投影至前挡风玻璃, 设备嵌入于车辆内部,显示效果更 加一体化及能保持车内内饰更美观, 但其技术要求及成本远高于C-HUD 半透明 树脂板 成像 前挡风玻璃成像 C-HUD W-HUD AR-HUD 种类 固定形式 悬挂式 仪表台式 嵌入式 嵌入式 成像内容 车速、导航、油 耗、温度 车速、导航、油 耗、温度、中控 娱乐信息、来电 显示、周围路况、 天气、行车警告 车速、导航、油 耗、温度、中控 娱乐信息、来电 显示、周围路况、 天气、行车警告、 ADAS辅助系统 特点 成像区域小,显示内容有限 成像距离近,位置低 车辆碰撞易造成二次伤害 价格低,安装便利 光学结构复杂,成本高 投影距离近,成像大小7-12寸 能实现量产,现主流HUD 成像大小9-55寸,投影距离远 成像直观,融合ADAS系统 需要强大的算法,成本高 准备量产阶段,未来主流13 2021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抬头显示器HUD技术原理(1/2) HUD的主要硬件结构分为投影介质和投影单元,其中投影介质包括半透明的树脂板或前挡风玻璃,W- HUD与AR-HUD对前挡风玻璃的要求较高 普通挡风玻璃与HUD挡风玻璃 HUD的技术原理与投影仪相似。光源 由照明单元传送到不可调球面镜,再 反射到可调球面镜上,最后反射至挡 风玻璃形成图像。因为挡风玻璃呈倾 斜状态,会导致图像出现变形,所以 运用可调球面镜调整HUD在挡风玻璃 成像的位置,从而使图像能清楚、完 整的显示 W-HUD与AR-HUD对前挡风玻璃要求 高。若前挡风玻璃为普通挡风玻璃, HUD投射的图像会出现重影及效果差 的情况。但若将PVB膜做成上厚下薄 以及玻璃制作成上薄下厚的形状,则 可以使两平面成像的距离减少,实现 像的汇聚,有效消除图像重影的现象 福耀玻璃在2020年推出的纳米膜HUD 玻璃则不需要楔形PVB,仅通过涂层 与偏振光达到楔形PVB的同样效果, 减少材料成本与开发时间,有望替代 现有HUD挡风玻璃。福耀已向路虎、 蔚来、比亚迪等品牌供应该款玻璃 描述 HUD技术原理 玻璃罩 目箱 虚拟图像 挡风玻璃 照明单元 不可调球面镜 可调球面镜 玻璃 玻璃 P V B 膜 普通挡风玻璃 P V B 膜 玻璃 玻璃 HUD挡风玻璃14 2021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抬头显示器HUD技术原理(2/2) 运用在HUD的投影技术包括TFT-LCD投影、DLP投影、激光扫描投影和LCOS投影,其中TFT-LCD投影技 术最为成熟且是现今主流,DLP技术有望追赶 描述 四项投影技术原理 TFT-LCD DLP 激光扫描 LCOS 分色镜 液晶板 棱 镜 镜 头 屏幕 聚光 透镜 荧光粉 色 轮 整形光学组 件 DMD 处理器 内存卡 镜 头 屏幕 激光 二极管驱 动器 R G B 激 光 M E M S 微 振 镜 屏幕 分色镜 红色 LCOS 绿色 LCOS 蓝色 LCOS 屏幕 镜 头 TFT-LCD投影技术:最常见、最成熟 且最廉价的HUD投影技术,TCT-LCD 的原理是白色灯光通过分色镜形成红、 绿、蓝三色光,再通过液晶单体达到 投影效果。但由于光经过液晶后亮度 减弱,同时液晶间存在距离,使图像 分辨率降低 DLP投影技术:是美国德州仪器的专 利技术。通过集数十万个超微型镜片 的DMD将光源反射至投影镜头形成 图像。DLP具有温升控制特性,适用 于AR-HUD这种对器件耐热性要求高 的HUD。未来DLP技术将随AR-HUD 的普及而成为主流技术 激光扫描:不同于其他三种投影技术, 其运用激光作为光源,通过MEMS微 振镜形成投影,无需复杂的光学系统 LCOS投影技术:光源经过分色镜后 投射至三片LCOS面板,再通过合光 系统形成影像 合光 系统15 2021 LeadLeo 来源:安信证券、佐思产研、雷锋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抬头显示器HUD技术对比 综合而言,DLP投影技术将会在未来广泛应用于AR-HUD中,但是TFT-LCD仍会是短期主流技术,同时 LCOS有可能成为黑马 2016-2019年CHUD和WHUD出货量占比 短期而言,TFT-LCD是主流技术。 2016-2019年,W-HUD一直占总出货量 的70%以上。由于AR-HUD还未能大量普 及,短期内,W-HUD出货量仍会占据 第一。TFT-LCD凭借其成熟度高、成本 低、性能良好的特点成为W-HUD主要 投影技术 中期来看,DLP技术将在AR-HUD中占 据主导。AR-HUD显示内容更丰富,显 示效果更佳,将会成为未来趋势。由于 AR-HUD的光学器件较大,其受太阳照 射的面积增大,温度升高,对器件耐高 温性要求高。DLP技术具备温升控制的 特点,使其能受热达100C以上,优于 其他三种技术 长期来看,LCOS有可能成为黑马。 LCOS在分辨率、亮度及色彩方面都非常 优越,但受制于高额成本,尚无法实现 大规模量产,且耐高温性低,仅有部分 工程试验HUD采用此技术。若未来技术 成熟,成本下降,将有望被广泛使用 头豹洞察 四项投影技术对比 TFT-LCD DLP 激光扫描 LCOS 分辨率 一般 高 一般 高 亮度 低 高高高 对比度 一般 高高 一般 耐高温性 一般 高 低低 成熟度 高 一般 一般 低 成本 低 一般 低 高 其他 投影距离 较近 背光要求 功率高 反射非球 面镜精度 要求高 体积小, 视场大 能耗低, 视场大 分辨率低 导致模糊 图像 未能达到 车规级 工艺复杂 77% 71% 75% 76% 23% 29% 25% 24% 2016 2017 2018 2019 CHUD WHUD16 2021 LeadLeo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抬头显示器产业链 中国抬头显示器产业链分析 中国抬头显示器上游为零部件,包括影像源、光学镜面、玻璃、软件等,技术要求高,多以国际企业为 主导,中游为HUD制造商,国际企业处于垄断状态,下游为整车厂,议价能力强 下 游 中 游 上 游 影像源 光学镜面 玻璃 软件 L E D 光 源 芯 片 成 像 LED光源设备运用占 比最大,达72.7% 72.7% 激光源 灯泡光源 LED光源 2020上半年光源设 备占比 德州仪器和爱普生 是全球仅有的两家 具备自主生产投影 机芯片能力的厂家, 议价能力强 TFT-LCD 中 国 技 术 成熟,2020年,中 国产能占全球总产 能的54%,但DLP技 术掌握在国际企业 自 由 曲 面 镜 自由曲面镜为HUD 第二个技术难点, 需精密仪器制造, 非球面镜需一次成 型,难度要求高 光 波 导 随着光波导技术的 成熟,光波导镜片 呈下降趋势,从 2016年1,000美元降 至2019年的200美元 占HUD总成 本 20%。行 业技术壁垒 高,中国企 业技术逐渐 成熟,但仍 与国际企业 有差距 毛利率39% 前挡风玻璃为HUD的第三个技 术壁垒。截至2020年,福耀是 主要的前挡风玻璃供应商,其 研发出新的纳米膜玻璃已经开 始在比亚迪汉车型运用 软件为地图、导航及车载娱乐软 件系统,市场集中度高,可替代 性低。HUD制造商通过软件服 务商购买软件系统安装至HUD 中。软件系统成本占比较低 HUD制造商 中 国 中国HUD受技术门槛与成本限制,起步较晚。福耀玻璃在2013 年推出楔形PVB玻璃使HUD有投影介质,许多厂家也在2013年 开始做HUD 截至2020年,中国HUD企业与国际企业在出货量上有较大差距 国 际 日本电装和日本精机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的HUD制造商。日 本精机主要是生产W-HUD,为宝马、奥迪、奔驰及凯迪拉克 提供HUD。截至2020年上半年,日本精机市占率达33.5% HUD市场集中度高,被国际企业垄断。截至2020 年上半年,CR5的出货量占比达95.6% 全球HUD渗透加快,2016-2019年,全球汽车前 装渗透率从2.7%提升至8.5% 由于HUD成本仍较高,中国前装HUD渗透率仍在 较低水平,2019年渗透率仅有2.5%,2020年为3% 整车厂 外资整车厂主要以国际HUD企业为供应商,而中国整车厂以中国HUD企业为 供应商。整车厂为大厂商,议价能力高 2021年,受芯片短缺影响,大众、蔚来等整车厂汽车产量受制约,将影响 HUD的出货量 单位:【万辆】 2016-2020年中国乘用车产量 HUD对整车厂产量依赖度较高。2018至2020年,中国乘用 车产量一直处于下滑阶段。受疫情影响,2020年乘用车产 量跌破2,000万辆,为五年最低 2020年后半年汽车需求回暖,9月至12月产量亦超过200万 辆。2021年1-2月累计产量达302.4万辆,同比增长87.1%。 中汽协预计,2021年汽车销量将超2,600万辆,同比增长4% 2,442.1 2,480.7 2,352.9 2,139.0 1,999.4 15.5% 1.6% -5.1% -9.2% -6.5% -10% 0% 10% 2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乘用车产量 增长率17 2021 LeadLeo 来源:申万宏源证券、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抬头显示器-上游分析 中国抬头显示器上游是产业链的核心,其中包括影像源、光学镜面、PCB板、玻璃等;上游技术掌握在 国际企业手上,议价能力强,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中游HUD制造压力加大 描述 HUD成本组成 HUD原材料(PCT及PC)价格走势,2020年1月-2021年2月 光学镜面和影像源中的光学模组中运用到PC和PET材料。受疫情影响,工业 停摆,PC和PET材料需求减少,其价格在2020年上半年有所下滑。但是在下 半年,中国疫情开始受控,各类需求开始上涨,PC和PET的价格亦开始上涨。 PC和PET价格上涨导致光学镜面及光学模组的制造价格上涨。同时玻璃价格 指数从2020年5月探底989.7后亦是一路上涨,最高在2021年1月份涨至 1,632.7。多种材料的价格上涨导致中游HUD制造商的成本压力加大,且其对 下游大型整车厂议价能力较弱,利润将会被压缩 头豹洞察 国际企业垄断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努力打破垄断局面。影像源作为上游最核 心的板块,其技术大多都被国际企业掌握,特别是在投影机芯片领域,全球 仅有德州仪器与爱普生具备自主生产的能力。中国企业虽然在显示器TFT- LCD上技术成熟,能够媲美国际企业,但是在其他显示器技术方面依旧处于 成长期,与国际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由于国际企业拥有技术优势且处于垄断状态,其享有定价权,对中游HUD制 造企业的议价能力强 50% 20% 30% 影像源:是整条产业链最为核心 的部分,包括LED光源、投影芯 片、显示器。其中显示器成本最 高。以W-HUD为例,总成本约 为500元,显示器占180元 光学镜面:包括自由曲面镜及光 波导。自由曲面镜技术要求高, 是解决重影的一大技术重点。在 总成本为500元的W-HUD中,镜 片成本占100元 其他:包括PCB板、玻璃、涂料、 壳体等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PET PC(右轴) 单位:左轴【价格指数】 右轴【元/吨18 2021 LeadLeo 来源:全国能源信息平台、华安证券、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抬头显示器-中游分析(1/2) 中国抬头显示器中游为HUD制造商,其仍处于成长阶段,议价能力弱;随着中国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HUD的渗透率将快速提高 描述 2020年各整车厂占HUD制造商供应比例情况 国际HUD制造商发展较早,产品普遍比较成熟,获得多家整车厂认可,同时 产量充足也使他们有能力为多家整车厂提供HUD 中国HUD供应商起步较慢,仍处于成长期,其通过与单个中国头部车企合作, 打开HUD市场。由于中国HUD制造商规模较小,面对的皆为大型整车厂,所 以议价能力弱。中期而言,中国HUD制造商以头部整车厂为背书,寻求更多 客户的突破,如华阳集团主要供应长城汽车、泽景电子主要供应吉利、怡利 主要供应一汽红旗 企业 配套 国际 大陆 大众 35%、戴姆勒 30%、宝马 16% 日本精机 宝马 36%、通用 33% 伟世通 福特 38%、斯巴鲁 35%、PSA 14% Alps Electric 捷豹、路虎 博世 宝马 27%、通用 23%、大众 10% 现代摩比斯 现代 95%、吉利 5% 电装 丰田 43%、现代 21%、马自达 16% 中国 华阳集团 长城汽车 泽景电子 吉利 台湾怡利 一汽红旗 未来黑科技 宝马、一汽、上汽 水晶光电 打样阶段 全球HUD出货量及渗透率与中国HUD渗透率情况,2016-2019年 全球HUD出货量处于快速增长状态。2019年HUD出货量比2018年增加190万 套,同比增长31.7%。2019年全球乘用车产量为6,714.92万辆,同比下降6.4%。 乘用车产量下降而HUD出货量却快速增长说明乘用车HUD渗透率提升 相比于全球HUD渗透率,中国HUD渗透率较低,未来渗透率有望加快。随着 中国汽车智能化的快速推动,人机交互的重要性突显,HUD的应用能实现这 一重要功能,满足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深度融合,未来将快速渗透 280 450 600 790 0.3% 0.7% 1.4% 2.5% 2.7% 5.3% 6.8% 8.5% 0% 3% 6% 9% 0 300 600 900 2016 2017 2018 2019 全球HUD出货量(万套) 中国HUD渗透率 全球HUD渗透率 头豹洞察19 2021 LeadLeo 来源:Digilens公司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抬头显示器-中游分析(2/2) HUD制造商面临阳光倒灌及AR-HUD体积过大导致难以落地的技术痛点,华阳集团和国际企业Digilens研 发出解决方案,拥有技术优势 描述 阳光倒灌 HUD的一大技术难点是阳光倒灌。根据光可逆现象,外部阳光可照入HUD内, 并通过非球面镜聚集反射至显示器中,使反射器像是被穿过放大镜的阳光一 般灼烧 截至2020年,市面上的HUD均为TFT成像,其技术成熟且成本低,但是耐高 温能力差,使阳光倒灌一直成为HUD的痛点。DLP成像虽然耐热性高,但成 本仍较高,HUD制造商难以承受。华阳集团研发出TFT加光学膜的方式有效地 缓解温度问题,同时以较低成本实现 AR-HUD体积对比 AR-HUD体积过大使其不能放置于方向盘下方是另一技术痛点。传统AR-HUD 采用两级镜面反射技术。此项技术使AR-HUD所需部件较多,增大体积,同 时由于AR-HUD需要更广的FOV,所以要求更大的非球面反射镜片,进一步增 加整体AR-HUD的体积,导致其总体积达22升。如此大体积的器件难以放入 驾驶舱前端,使AR-HUD难以落地 Digilens公司运用全息光波导技术,取消了复杂精密的两级反射,使成本减少 和整体体积缩小至5-8升,且能在TFT和DLP技术上运用 描述 玻璃罩 TFT 太阳光 传统的AR-HUD体积过大, 而方向盘底下空间有限, 难以放下22升的AR-HUD 运用全息光波导技术后的 AR-HUD体积大幅减小, 整体体积仅有5-8升20 2021 LeadLeo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之家、长城证券、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抬头显示器-下游分析 中国抬头显示器下游为大型整车厂,其议价能力高;中游依赖下游汽车产销,未来汽车销量增长将为 HUD出货量增添动力;随着AR-HUD实现量产,其将更多配置于高端车型,W-HUD将下沉至中低端市场 描述 2016-2020年中国乘用车产销量及增长率 中游HUD的出货量依赖下游汽车的产量与销量。中国乘用车的产销量自2017 年以来一直处于下滑趋势,但是2020年下滑趋势有所减缓。受疫情影响, 2020年1月至2月销量处于低迷状态,2月中国汽车销量仅为31万辆。但汽车 销量在后半年中国疫情受控后出现高增涨,这是因为受抑制的需求得到释放 所导致。2021年1-2月中国乘用车保持迅猛增长,2月同比增长4.1倍。中汽协 预计2021年总体汽车销量将会出现4%的正增长。汽车销量增长将为HUD出货 量增长带来动力,加上HUD渗透率不断加,未来HUD出货量将快速增长 HUD分价格及分品牌配置情况 截至2020年,在205个车系780款车型中,中国HUD主要配置于25万以上的车 型上,以宝马、奔驰、奥迪等合资整车厂为主,多为选配。2020年1-11月汽 车销量排名前十整车厂为上汽、一汽、东风、广汽、长安、北汽、吉利、长 城、华晨和奇瑞。十家企业共销售2,012.11万辆汽车。一汽、北汽、华晨为奥 迪、奔驰和宝马的合资企业,其庞大的汽车销量支撑着HUD的出货量 头豹预计,随着AR-HUD的逐渐量产,其将更多配置于中高端车型,而W- HUD将下沉至中低端车型,整体HUD渗透率呈高速增长 描述 2,442.1 2,480.7 2,352.9 2,139.0 1,999.4 2,437.7 2,471.8 2,371.0 2,147.2 2,017.8 -10% 0% 10% 2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产量 销量 产量增长率 销量增长率 单位:【万辆】 0% 1% 3% 7% 8% 18% 19% 25% 19% 5-8万 8-10万 10-15万 15-20万 20-25万 25-35万 35-50万 50-100万 100万以上 16.9% 10.9% 10.1% 3.7% 3.5% 3.3% 2.7% 2.6% 2.3% 1.3% 宝马 奔驰 奥迪 大众 丰田 蔚来 吉利 本田 别克 凯迪拉克21 2021 LeadLeo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市场规模 在中国乘用车销量逐步回暖与抬头显示器装配率快速提高的双重利好因素加持下,预计到2025年中国前 装抬头显示器市场规模达75.6亿元人民币,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1.1% 中国前装抬头显示器2016-2025年市场规模(营收) 乘用车销量越大,抬头显示器的存量市场越大。在疫情恢 复后,中国汽车销量增长迅速,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 更是突破新高,增加至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伴随 中国经济稳健提升,消费需求将持续恢复,加上电动化、 智能化、网联化及数据化升级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 划(2021-2035)出台,将推动新一轮汽车消费潮。中 国汽车市场销量总体趋势上涨。但由于芯片供应短缺将造 成乘用车产量减少,预计今年下半年在半导体产能扩张下 有所缓解。可全球半导体产能扩张跟不上需求增长,一定 程度的芯片短缺将成为常态,所以头豹预计,之后两年内 乘用车产量总增长有所减弱 中国抬头显示器处于起步阶段,其装配率仍较低。但随着 汽车智能化发展,人机融合的功能需求加强,抬头显示器 的装配率将大幅提升。头豹预测,2025年抬头显示器渗 透率将上升至20% W-HUD平均单价约为1,000元,后期规模效应增加,成本 将降至850元。AR-HUD成本高于W-HUD,所以后期随着 AR-HUD的普及,HUD整体均价有所上涨,为1,200元。 由于HUD需要配备特制的前挡风玻璃,其成本将计算至 HUD市场规模中,平均单价为600元。预计2025年,中国 抬头显示器总规模将达75.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1.1% 头豹洞察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131.9 312.6 592.9 855.6 959.7 1,507.5 2,508.6 4,811.2 6,607.4 7,561.8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CAGR:64.2% CAGR:51.1% 测算公式 HUD市场规模=乘用车产量*HUD渗透率*(HUD单价+前挡风玻璃单价) eca7c95a08422 2021 LeadLeo 第二部分:行业驱动因素 主要观点: 抬头显示器技术发展迅速,其成本随着技术成熟而下降,使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在增强现实技术与ADAS加持下,HUD显示效果和内容更加丰富,提升驾驶体验,同时避免眼睛聚焦点的变化,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23 2021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驱动因素-技术突破带来商业化 随着中国HUD技术缺陷逐步解决后,显示效果不断加强,加上中国HUD价格较低,其具备大量商业化的 能力 描述 HUD各性能不断提高 随着HUD主要缺陷被解决后,其显示效果大幅增强,受到广泛应用,具备大 量商业化的能力。2013年前,显示技术不成熟加上楔形PVB前挡风玻璃未研 发成功导致W-HUD难以落地并且商业化。后来,由于政府对新型显示技术的 大力支持,中国TFT-LCD技术有所突破,加上福耀集团对楔形PVB挡风玻璃的 研发取得重要进展,W-HUD开始逐渐商业化。截至2020年,AR-HUD面临阳 光倒灌及体积过大等技术痛点难以落地,但是部分商家提出解决方案使AR- HUD商业化的可能性增加。奔驰在2020年推出的S级车型已带有AR-HUD 技术成熟带来成本下降 国际企业HUD技术发展较早,由于从零开始,所以其前期投入的研发成本高。 也因为高研发成本支出,国际企业将销售价格定在高位以获取高利润。较高 的定价也导致HUD受众群体受限。 而中国企业有后发优势,研发投入相对低,愿意以更低的销售价格获取市场 份额。在技术成熟度不断提高及规模效应不断增加时,中国HUD的成本将会 再次下降,价格亦随之下降,整车厂在成本的推动下会采用中国供应商的产 品,HUD将逐步下沉至中低端车型 头豹洞察 分辨率 清晰度 色彩饱和度 工作温度范围 显示内容 防眩晕 投影距离 互动性 研发 成本 技术成熟度 国际企业为抬 头显示器先驱 者,在原有技 术成熟度低时 需花大量研发 成本 中国企业有 后发优势, 在技术程度 高时,其研 发投入相对 较低24 2021 LeadLeo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抬头显示器行业驱动因素-消费者追求驾驶体验与安全性 整车厂希望通过抬头显示器提高车辆科技感及汽车座舱智能化程度吸引年轻消费者,同时抬头显示器满 足消费者安全需求 描述 AR与ADAS系统提升HUD体验效果 AR,即增强现实技术,是基于现实场景实时叠加数字模型,能对物体进行信 息标注。AR与HUD的结合能提供驾驶员前方物体的相关数据分析,如相距距 离、物体特征等,提升汽车座舱智能化程度及科技感 A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