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手机零售行业概览.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国手机零售行业概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年中国手机零售行业概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年中国手机零售行业概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年中国手机零售行业概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年中国手机零售行业概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报告编号19RI0425 头豹研究院 | 消费电子系列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消费研究团队 手机零售行业指通过买卖的形式将手机产品销售给 消费者的业态。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手机零售 行业市场规模由 7,465.8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9,839.7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 7.1%。未来五年,随 着消费升级趋势延续、5G 网络的全面普及,将迎来 5G 手机换机潮,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 步增长。 热点一:标签化营销成为趋势 热点二:手机零售行业整合加剧 热点三:线上线下融合大势所趋 现阶段,智能手机性能基本满足用户需求,硬件痛点基 本被解决,产品同质化加剧,手机厂商难以在基础性能 上取得根本性差异。 加之, 手机用户消费逐渐回归理性, 对智能手机的追求已经从单纯的性价比转向全方位,包 括功能完善程度、手机品质等。受以上因素的影响,手 机零售行业需要寻找新的卖点,标签化营销成为手机厂 商和零售商新的探索方向。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已进入存量换机时代, 市场竞争激烈。 规模较大的手机零售商具有资金、品牌、服务等多方面 的优势,其大批量的采购和销售的方式不仅能减少零售 商的库存压力,还能保证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和提高企业 的议价能力。因此缺乏品牌意识、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 型手机店将逐渐被淘汰出局,中国手机零售行业进入洗 牌期。 手机零售商立足线下、依托互联网,将传统手机实体零 售与线下互联网营销相结合, 整合资源实现全渠道发展, 从而改变线下单一的零售格局。未来,手机零售行业线 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将被各手机零售商所效仿学 习,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姚朝芳 邮箱: csleadleo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电子系列深度报告2020 年中国手机射频滤波器深度 报告 新零售系列深度报告中 国新零售行业白皮书 消费电子系列概览2019 年中国智能音箱行业概览 孟树远 分析师 2 报告编号19RI0425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市场综述 . 7 2.1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的定义与分类 . 7 2.2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分析 . 7 2.3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 8 2.4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产业链分析 . 11 2.4.1 上游分析 . 12 2.4.2 中游分析 . 14 2.4.3 下游分析 . 15 3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 . 17 3.1 驱动因素 . 1 7 3.1.1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的持续增长 . 17 3.1.2 大数据为手机零售行业赋能 . 19 3.1.3 5G 技术带动手机产品更新换代 . 19 3.2 制约因素 . 2 0 3.2.1 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 . 20 3.2.2 手机零售商话语权降低 . 21 3.2.3 手机零售商补贴红利消失 . 21 4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2 3 报告编号19RI0425 4.1 行业支持政策 . 22 4.2 行业监管政策 . 24 5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 25 5.1 标签化营销成为趋势 . 25 5.2 手机零售行业整合加剧 . 26 5.3 线上线下融合是大势所趋 . 27 6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8 6.1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8 6.2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9 6.2.1 九机网 . 29 6.2.2 骏和通信 . 30 6.2.3 中复电讯 . 32 4 报告编号19RI0425 图表目录 图 2-1 手机零售行业分类(按零售终端形态划分) . 7 图 2-2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8 图 2-3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发展历程 . 11 图 2-4 手机零售的产业链组成 . 12 图 2-5 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规模及手机普及率,2014-2018 年 . 16 图 2-6 中国智能手机价格分布区间,2014-2018 年 . 16 图 3-1 中国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2018 年 . 18 图 3-2 中国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2014-2018 年 . 18 图 4-1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支持政策 . 24 图 4-2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监管政策 . 25 图 6-1 手机零售行业市场参与者 . 29 5 报告编号19RI0425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零售、信息科技、通讯等领域着手,研究内容 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 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7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425 1.2 名词解释 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即自主品牌生产,指制造商通过建立自主品 牌,自主进行设计、原材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的经营模式。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委托设计与生产,指制造方根据市场需求及 采购方的要求,研发设计和生产产品,而采购方负责产品销售的经营模式。 IDH:Independent Design House,独立设计公司,一般进行系统级设计,提供系 统级解决方案,不进行制造。 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电子产品制造服务,指品牌商不直接生 产产品, 集中精力于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 将产品生产通过合同订购 的方式委托其他同类产品厂家生产,然后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销售的经营模式。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指 PCB(印刷电路板)空板经过 SMT (表面组装技术)上件,或经过 DIP(双列直插式封装)插件的整个制程。 5G:指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 4G 的延伸,其 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 Gb,比 4G 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1G 电影在 5G 网络下的下载时间为 8 秒 。 Hi-Fi:High-Fidelity,即“高保真”,指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 7 报告编号19RI0425 2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市场综述 2.1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的定义与分类 手机是一种便携式电话终端, 分为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 可由用户自行安装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 并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 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功能手机多指只能用来打电话的手机,主要适用于老人和儿童使用。 现在的手机市场以智能手机为主。 手机零售行业指通过买卖的形式将手机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业态。 按零售终端形态划分, 手机零售的形式包括手机连锁店、运营商营业厅、百货商场、家电超市、通讯市场、品牌专 卖店、独立零售店(个体经营) 、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等(见图 2-1) 。 图 2-1 手机零售行业分类(按零售终端形态划分)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的消费观念不断转变与提升, 手 机零售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4 年至 2018 年,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市场规模由 7,465.8 8 报告编号19RI0425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9,839.7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 7.1%。未来五年,随着消费升级 趋势延续、5G 网络的全面普及,将迎来 5G 手机换机潮,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将进 一步增长,预计在 2023 年增长至 14,196.0 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9.5% (见图 2-2) 。 其中,2019 年手机销售额或将与 2018 年销售额持平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受市场 逐渐饱和、换机周期延长等因素影响,手机需求减少; (2)5G 关键技术仍在探索中,市场 存在不确定性,加之 5G 网络尚未普及,5G 手机价格相对较高,导致大部分用户保持着观 望的态度。进入 2020 年,随着 5G 手机技术成熟,网络通讯基础设施铺设完善,手机市场 将迎来换机潮,加之 5G 手机价格相对较高,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将呈现大幅度增长 的态势。 图 2-2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的发展经历了无序竞争时代、 连锁零售时代、 运营商渠道时代、 线上 时代、独立零售门店时代和全渠道时代,现正处于全渠道时代(见图 2-3 ) 。 9 报告编号19RI0425 (1)无序化竞争时代(1987-2001 年) 1987 年, 手机产品开始进入中国。 由于手机裸机价格在 5,000 元以上, 入网费在 3,000 元以上,手机作为高档奢侈品,普及率较低,消费量有限,由电信运营商营业厅出售的手机 已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1996 年,电信系统外的少数零售商受手机零售高利润的吸引,开始进入市场,但电信 运营商营业厅在整个手机零售市场仍占据绝对的优势。 1997 年,第一款内置天线手机诞生,进一步增加了手机的方便性,手机用户数量急速 增长,与此相适应,手机零售市场正式开放,手机零售开始从集中走向分散,手机零售店也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99 年开始,手机零售开始进入百货商店和购物中心。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 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出现了网站销售手机的形式。 2001 年, 手机零售形式呈现多样化, 包括品牌专卖店、 通信市场专柜、 百货商场专柜、 运营商营业厅、连锁店等。大多数制造商从自建零售终端发展为构建企业自身的营销体系, 海尔手机在全国各地铺设了 42 个工贸公司,建立了一个 400 多人的手机渠道管理团队,还 有负责售后服务的 10,000 个售后服务中心。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自 1999 年 9 月拿到手 机生产许可证开始,逐步在全国设立 41 家销售分公司,建立一个 7,000 多人的自有营销服 务队伍,并拥有 15,000 家经销商。 (2)连锁零售时代(2002-2008 年) 2002 年起,中国手机制造商不断崛起,手机行业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部分国外知名 品牌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竞争策略, 并且愈发重视零售终端的建设, 如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 爱立信开始将手机生产业务外包, 着力于研发和销售等附加值较高的环节。 飞利浦手机对其 全球唯一生产基地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的股权也逐渐退出,集中精力于飞利浦 10 报告编号19RI0425 品牌的市场营销。手机零售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零售规模较小、市场信誉度差、不注重售后 服务的零售终端逐渐退出, 手机零售行业开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手机连锁零售商利用规 模优势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和提高品牌知名度,规模不断扩大。 2004 年,中国手机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手机连锁店逐渐取代家电卖场、综合商场,成 为手机零售的主要交易端。 手机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扩张, 这股势头一直延续到 2008 年。 (3)运营商渠道时代(2009-2012 年) 2009 年 1 月 7 日起,中国开始进入 3G 时代。运营商依靠巨额终端补贴,强势介入手 机市场, 并掀起运营商定制手机的热潮。 中兴、 华为、 酷派、 联想也依靠与运营商紧密合作, 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 运营商借势规模化扩张, 抢占手机厂商资源, 主导中国手机零售 市场。 (4)线上时代(2013-2014 年) 2013 年开始,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不断升级,导致运营商低端定制手机大幅减少。而 以小米、 荣耀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厂商, 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及低成本的线上渠道, 迅速 打开了新的零售通路,实现销量大幅度上升。 (5)独立零售门店时代(2015-2016 年) 2015 年下半年, 中国低线城市 (三至六线城市) 手机零售市场消费红利爆发, 以华为、 OPPO、vivo 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凭借其遍布三、四、五线城市和乡镇的独立零售门店,实 现销量大幅度增长。2016 年,OPPO、华为、vivo 一举跃进中国手机市场前三名,进一步 验证了独立零售门店的价值。 (6)全渠道时代(2017 年至今) 进入 2017 年,中国手机零售市场仍在不断变化。连锁店和独立店份额互相挤压,互联 11 报告编号19RI0425 网冲击加剧, 线上增长红利消退等, 表明单一的销售模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难 免遭遇瓶颈期。2017 年下半年,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集团全力渗透线下,以“国苏 迪乐”为代表的连锁集团店面转型升级,以华为、小米、OPPO、vivo 为代表的厂商集团渠 道扩张优化, 标志着全渠道时代的到来。 全渠道时代的参与方在追逐商业利益的驱动下, 形 成平台、流量、数据的多维无界竞争。 图 2-3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产业链分为三部分: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的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参与者为 零部件供应商和手机厂商,中游主体为电信运营商和渠道服务商,下游涉及 B 端用户和 C 端用户(见图 2-4) 。 12 报告编号19RI0425 图 2-4 手机零售行业的产业链组成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的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参与者为零部件供应商和手机厂商。 其中, 手机零部 件供应商包括配件供应商、操作系统开发商、应用软件开发商等。 (1) 配件供应商 配件供应商指为手机厂商提供芯片、显示屏、摄像头、传感器、连接器、被动元件、电 声器件等零部件的厂商。手机配件制造业的发展主导着手机产品的性能表现和关键竞争力, 其供应材料的效率、价格和质量,直接影响手机厂商的交货周期、价格竞争力和产品质量。 其中芯片、显示屏、摄像头三类零部件成本占比最大,占比超过 55%,对手机整体性能的 影响也最深。现阶段,美、日、韩等国家在手机核心零部件领域领先优势更大,中国的短板 明显,但随着以华为海思(芯片) 、京东方(显示面板) 、舜宇光学(光学镜头)为代表的企 业不断崛起, 中国在芯片、 显示面板和光学镜头等部分手机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 突破,并逐渐具备与美、日、韩等国家竞争的实力。 (2) 操作系统开发商 智能手机区别于非智能手机的本质特点就是操作系统, 手机操作系统的性能, 对用户体 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此外, 由于全球代工模式的推广, 导致智能手机在硬件制造上成本 差异不大, 因此主要的上游成本来源于软件操作系统。 可见, 手机操作系统影响着手机产品 13 报告编号19RI0425 的性能及成本,其议价能力较高。 现阶段,手机操作系统主要有 Android(谷歌) 、iOS(苹果) 、windows phone(微 软) 、Symbian(诺基亚) 、BlackBerry OS(黑莓) 、windows mobile(微软)等。2018 年, Android 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占比为 89.3%, 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比将达到 85%左 右,谷歌的 Android 系统已形成在手机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3) 应用软件开发商 手机应用软件开发商数量众多, 所开发出来的应用软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 市场竞争剧 烈。现阶段,手机应用开发商的商业模式主要有 2 种:用户付费,包括按次或按月付费, 或者应用内的装备付费等; 用户可免费下载和使用, 开发者通过内置广告方式盈利。 此外, 苹果 App Store 上线了全新商业模式,该模式下所有人均可成为开发者,开发者在开发应 用后,上传至 App Store,通过用户下载付费的形式盈利,由苹果公司统一代收,再将应用 收入按一定比例与应用开发者分成。 (4) 手机厂商 手机厂商的生产模式包括自主品牌生产 (OBM) 、 委托设计和生产模式 (IDH/ODM) , 以及委托其他公司生产模式(EMS)三种模式。现阶段,大部分手机品牌遵循中高端机自行 设计生产,低端机委托设计和生产的原则。如小米除了旗舰机型(如小米 5)采用自主品牌 生产外,其他机型均采用委托设计和生产的模式。华为的旗舰机型、品牌机型,如 Mate 系 列,P 系列均为自主品牌生产,而荣耀、麦芒等系列部分型号采用委托设计和生产的模式。 自主品牌生产 (OBM) : 自主品牌生产模式涉及较多产业链节点, 对企业的综合实力要 求较高且前期投入较大, 但在该模式下, 手机厂商同时控制了链上附加值最高的产品设计研 发和销售两个环节,还兼顾生产,为产品质量提供有利的保障。代表企业有华为、苹果、三 星、OPPO、vivo 等。 14 报告编号19RI0425 委托设计和生产模式(IDH/ODM) :手机厂商委外设计主要有两种模式:通过方案 公司(IDH)购买 PCBA 板,再找贴片厂、组装厂进行贴片和组装,最终贴上自身的品牌向 市场销售;与 ODM 企业合作,ODM 企业会提供包括 PCBA 板的设计、手机的贴片及组 装等完整服务, 最终由 ODM 企业向手机品牌商提供即可出售的整机。 现阶段, 手机设计公 司的运营模式已逐渐由提供 IDH(研发设计)向 ODM(委托设计和生产模式)转型。代表 企业有闻泰、上海华勤通讯、龙旗、晨讯科技等。 委托其他公司生产模式(EMS) :在委托其他公司生产模式下,生产商依赖品牌制造商 的订单,利润来源于制造过程的增值,渠道建设不完善和缺少品牌影响力,议价能力弱。随 着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不断增加, 缺乏核心竞争力、 盈利水平较差的企业将面临较大 的经营压力。代表企业有华冠、华宝。 近两年, 华为、 OPPO、 vivo、 小米和苹果等企业因自有工厂无法完全满足其产能需求, 不断扩大与 ODM 及 EMS 供应商的合作, 带动了行业 ODM/EMS 出货量占比的上升。 2018 年, 中国智能手机 ODM 出货量超过 3.2 亿部, 占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的 78%。 其中, 华为、OPPO、vivo、小米和苹果五大厂商智能手机 ODM 出货量为 2.6 亿部,占总 ODM 出货量的 81.3%。 2.4.2 中游分析 手机零售行业产业链中游主体为电信运营商和渠道服务商。 电信运营商通过与渠道服务 商合作,授权渠道商代办电信业务,以达到品牌推广、发展用户的目的。渠道服务商经电信 运营商授权, 能够以电信运营商的名义为消费者办理各项电信业务, 并从中获取相应的服务 费。电信运营商和渠道服务商的资源互相整合,从而实现双赢。 手机渠道服务商的两大形态为传统零售门店和电商平台。 传统零售门店包括手机专卖店、 15 报告编号19RI0425 连锁卖场和运营商营业厅等,电商平台包括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截至 2018 年底,中 国手机零售行业销售渠道仍主要集中在传统零售门店,占比约为 70.8%,电商平台占比约 为 29.2%。 传统手机零售店虽然在购物体验、 氛围以及服务方面优势凸显, 但同时面临门店租金高、 到店客流量小等问题。而电商平台虽然价格更具优势,展示品类更多、更齐全,但也面临消 费体验差等问题。 未来, 手机渠道服务商将通过打通线上和线下销售的界限, 实现线上线下 深度融合,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优劣互补,满足消费者多渠道购物的需求。 2.4.3 下游分析 手机零售行业产业链下游涉及手机用户,包括 B 端客户和 C 端客户,B 端客户包括政 府和企业等团购消费者, C 端客户包括个人消费者和家庭用户, 中国手机零售市场增长的动 力主要源于大众消费阶层的个人消费者和家庭消费者。 受益于中国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 中国手机用户规模大幅度增加, 2014 年至 2018 年, 中国手机用户数量由 12.9 亿户增加至 15.7 亿户,年复合增长率为 5.0%。2017 年手机普 及率突破 100 部/百人,2018 年手机普及率达到 112.2 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 10.2 部/百 人, 手机普及率也不断提高。 (见图 2-5) 。 持续增长的手机用户数量意味着庞大的新购机用 户, 而日渐增高的手机普及率有蕴藏着巨大的换机用户, 随着手机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和手 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中游零售行业销售量也将随之不断增加。 16 报告编号19RI0425 图 2-5 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规模及手机普及率,2014-2018 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在消费层面,消费升级引领手机价格上涨,手机消费高端化趋势明显。2018 年,中 国市场智能手机的均价为 2,523 元,同比增加 16.8%,其中 4,000 元及以上,3,000 元至 4,000 元,1,000 元至 1,999 元价格区间智能手机的份额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中国手机 消费高端化趋势明显(见图 2-6) 。为顺应这一趋势,华为、OPPO 等近 20 个中国国产手 机厂商推出了 30 余款售价在 4,000 元以上的旗舰机型,竞争高端市场。手机消费高端化 促使手机客单价不断提高,进而提高企业销售额,在利润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从而实现 更多的利润额。 图 2-6 中国智能手机价格分布区间,2014-2018 年 17 报告编号19RI0425 来源:中国信通院,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 中国手机零售行业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 3.1 驱动因素 3.1.1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的持续增长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带动了手机消费的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4 至 2018 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67.1 元增长至 28,228.0 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8.8%, 其中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4 年 28,843.9 元增长至 2018 年 39,251.0 元,年 复合增长率为 8.0%。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4 年 10,488.9 元增长至 2018 年 14,617.0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8.7%(见图 3-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手机消费 奠定了物质基础。 18 报告编号19RI0425 图 3-1 中国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2018 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为手机零售行业发展提供了增长动 力。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居民人均交通与通信消费支出由 1,869.0 元增长至 2018 年 2,675.0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9.4%(见图 3-2) 。中国居民人均交通与通信消费支出的增长 代表中国居民手机消费能力的提升,促进中国手机零售行业发展。 图 3-2 中国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2014-2018 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9 报告编号19RI0425 3.1.2 大数据为手机零售行业赋能 大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 提取有用信息和 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现阶段, 在手机零售行业, 大数据分析 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 (1)快速感知市场,早期手机厂商了解市场现状的 主要方式是抽样调查,既不能反映市场全貌,信息又相对滞后,而实时全网全域数据采集、 分析、挖掘,可帮助手机厂商快速掌握市场信息,及时做出符合市场趋势的决策; (2)存量 客户分析, 中国手机市场从早期的“增量新购”时代进入了“存量换机”时代, 用户对手机 品牌的忠诚度成为零售商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 而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可识别存量用户 流失的现状或倾向, 让企业及时并有针对性地挽留客户, 从而减少客户流失; (3) 精准营销, 受益于数据获取能力和算法能力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升, 零售商能更精准掌握消费者的用 户画像,如年龄、性别、地域、收入、偏好等,促使零售商能在一个场景满足消费者多元化 的消费需求,提供更精准的商品、服务,从而提高消费粘性,形成消费闭环。 可见, 通过大数据为门店赋能, 可高效帮助零售商及时地感知市场态势, 并通过智能化 运营分析快速制定市场策略,以及为消费者提供精准的服务,促进了手机零售行业的发展。 3.1.3 5G 技术带动手机产品更新换代 5G 技术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 Gb,比 4G 网络的传 输速度快数百倍。由于市面上的主流手机机型并不支持 5G 网络,用户要使用 5G 网络必须 更换手机设备。5G 网络的全面普及,将带动手机用户对手机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从而促进 手机零售行业的发展。 在政策、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共同助力下,5G 商用进程有望加速,从而加快 5G 手机 市场的爆发。政策方面,为更快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