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行业的三大矛盾:如何看待长期空间、代理人转型及产品供需.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论保险行业的三大矛盾:如何看待长期空间、代理人转型及产品供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论保险行业的三大矛盾:如何看待长期空间、代理人转型及产品供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论保险行业的三大矛盾:如何看待长期空间、代理人转型及产品供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论保险行业的三大矛盾:如何看待长期空间、代理人转型及产品供需.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论保险行业的三大矛盾:如何看待长期空间、代理人转型及产品供需.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 告 | 行业策略 2021 年 06 月 05 日 保险 论保险行业的三大矛盾: 如何看待 长期空间、代理人转型及产品供需 行业 当前 持续低迷 ,下半年预计整体好于上半年 : 对于今年 重疾销售持续 承压,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 重疾 炒停期间对老产品优势的宣导使得 代理人 对客户 短期 明显 透支 ,此外 代理人数量的缺口以及经历疫情之下的代理人 质量变化、士气下降同样是重要原因 , 重疾持续推动加保的边际改善效应 也 在明显减弱 。长视角看 代理人 发展模式 及 保险 产品供需矛盾同样是保单 销售 逐步承压 的深层次原因 。 预计 21H 上市险企国寿、平安、太保、新华 NBV 增速分别为 -20%、 -10%、 -1%、 -12%;全年考虑到代理人缺口收 窄、重疾短期客户透支影响减弱以及年底收官等影响, NBV 同比 分别为 - 15%、 -2%、 +0%、 -5%,下半年整体优于上半年。 行业长期增长矛盾: 如何看待 长期保险及保障空间与保费增长持续低迷的 矛盾 ? 行业经历持 续的尤其是低基数下的负增长以后,市场对保险行业的 长期增长产生质疑。海外看成熟市场基本均经历了 40 年以上的保费增长 周期,除日本以外其余地区在保险市场高度成熟后仍实现保费、价值、资 产的持续增长。 GDP 增速长周期与保费增速拟合,但保障型产品发展存在 阶段性特征 ,即健康险会经历覆盖率快速提升的阶段 。立足国内实际情况, 我们细分每一类险种测算未来长期增长空间,健康险中重疾仍有一倍以上 的新单空间,医疗险在保费增长和覆盖提升的双重逻辑下占比长期稳步 增 长 。随着居民资产的增长、财富集中的趋势、高客对保险更高的配置需求 以及大众客群的养老需求,储蓄类产品 仍将会保持旺盛需求 。预计我国 2030 年人身险总保费有望达到 9 万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速达到 10.9%。 代理人发展模式矛盾:如何看待人口红利消失与粗放的代理人发展模式之 间的矛盾? 市场时刻保持对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的关注,但人口红利消 失、代理人相对占比不低、整体素质较低和增员环境承压是已然的事实, 包括日本、韩国也经历了数十年代理人数量持续下行的周期。以境外代理 人改革发展路径看,日本及台湾地区代理人改革均持续超过二十年。当 前 行业公司已推动代理人优增, 关注质量指标, 完善培训课程 ,优化基本法 考核 ,未来较长周期代理人将会持续向高质量发展,推动渠道模式升级。 保险产品供需矛盾:如何看待同质化、低保障杠杆的供给与追求性价比的 需求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包括百万医疗、网络互助、惠民保等爆款流量产 品频出,反映出居民潜在保障缺口巨大;而与此相对的是以重疾为主的销 售承压,体现出保险产品的供需矛盾:产品供给同质化明显、保障杠杆较 低、低频接触且价格战虽趋缓但仍存在竞争,而保险的需求更多追求性价 比。海外看医疗保障 +定额给付的综合产品成为东亚地区的主力健康 险产 品,国内也有中小公司当前开始尝试推出类似产品,为未来产品发展提供 方向。此外,上市险企均在加速布局康养产业,以期通过健康管理及养老 社区布局提升产品溢价、加强客户粘性、推动保单销售。 投资建议: 当前虽然行业保费有所承压,但长期无论健康险、长储产品仍 具备巨大空间和长期增长动力,我们对行业长期发展仍保持乐观。未来行 业将持续推动代理人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 对于产品供需的矛盾,上市险企 也通过产品体系化建设以满足不同客群需求,并加速推动健康管理和养老 布局,以提升产品溢价和竞争力、加强客户粘性、推动保单销售。当前上 市险企估 值整体处于底部区间,后期积极关注保单销售及代理人增员情 况,长期角度推荐康养布局领先的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以及内地业务加速 拓展、践行高质量代理人发展的友邦保险。 风险提示 : 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 长端利率持续下行风险 ;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增持 ( 维持 ) 行业 走势 作者 分析师 马婷婷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9040001 邮箱: 分析师 赵耀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9090002 邮箱: 相关研究 1、保险:行业 4 月月报 -寿险保费仍有承压 车险综改 下负增长明显 2021-05-27 2、保险:上市险企 4 月月报:寿险新单延续承压 基 数原因致使财险增速放缓 2021-05-16 3、保险: 21Q1 综述 负债短期回暖投资提振利润 财 险经营优于预期 2021-05-05 -16% 0% 16% 32% 48% 64% 2020-06 2020-09 2021-01 2021-06 保险 沪深 300 2021 年 06 月 05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1、 2018 年以来行业持续低迷,多因素叠加当前尚未见到反转之势 . 6 2、行业长期增长矛盾:长期保险及保障空间与保费增长持续低迷的矛盾 . 7 2.1 海外视角:主流国家及地区均有 40 年以上的保费增长周期 . 7 2.1.1 美国: 90 年代以前 40 年持续增长, 90 年代以后保费波动增长 . 7 2.1.2 日本:战后长达 40 年的高速发展, 90 年代以后长期停滞 . 8 2.1.3 台湾地区: 2007 年以前超过 40 年的波动增长,当前仍保持 5%的复合增速 . 9 2.1.4 香港地区: 70 年代中至今超过 40 年持续快速增长,近年大陆单带动二次增长 . 10 2.2 GDP 增速长周期与保费增速拟合,保障型产品发展存在阶段性特征 . 10 2.3 立足国内:如何分险种看待保费的长期增长空间? . 13 2.3.1 健康险:重疾仍有一倍以上空间,医疗险占比长期稳步提升 . 14 2.3.2 寿险:长储需求持续提升,高净值客群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 . 16 3、代理人发展模式矛盾:人口红利消失与粗放的代理人发展模式之间的矛盾 . 20 3.1 我国个险渠道发展:头部公司主要渠道,近年发展持续承压 . 20 3.2 我国代理人画像现状:低素质、低产能、低留存 . 22 3.3 境外代理人高质量发展路径 . 23 3.3.1 日本: 60 年代以后持续推动营销员制度改革 . 23 3.3.2 台湾地区: 1996 年以后分两阶段推动代理人质量改善 . 26 3.3.3 东亚地区代理人画像:以台湾地区及韩国为例 . 29 4、保险产品供需矛盾:同质化、低保障杠杆的供给与追求性价比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 31 4.1 流量产品持续爆发增长,潜在需求缺口巨大 . 31 4.1.1 网络互助:爆发增长后当前进入瓶颈期,行业亟需规范发展 . 31 4.1.2 惠民保:当前呈井喷式发展,长期经营或存不确定性 . 34 4.2 产品供给:同质化、低保障杠杆、低频接触与价格竞争 . 36 4.2.1 以重疾为主的保障型产品同质化仍明显 . 36 4.2.2 保障杠杆较低,产品低频接触 . 37 4.2.3 产品价格战有所趋缓,但仍存在竞争 . 38 4.3 海外保险产品供给借鉴:医疗保障 +定额给付的综合健康险产品 . 39 4.4 上市险企推动保险产品体系化,积极布局康养产业 . 41 4.4.1 中国平安:产品率先体系化,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臻颐年发力养老布局 . 42 4.4.2 中国太保:太保蓝本推动健康管理组合落地,太保家园持续拓展 . 47 4.4.3 新华保险:康养布局初见成效,新华家园产品线落地 . 49 4.4.4 中国人寿:持续推进产品多元化,布局国寿嘉园,设立百亿投资基金 . 51 4.4.5 友邦保险:围绕重疾客户,打造 “健康友行 ”会员体系及重疾专案管理 . 52 5、投资建议 . 54 风险提示 . 54 图表目录 图表 1:行业人身险保费收入及同比情况(亿元) . 6 图表 2:上市险企 NBV 及同比增速情况(亿元) . 6 图表 3:美国寿险保费收入 与增长情况 . 8 图表 4:日本寿险保费收入与增长情况 . 9 图表 5:台湾地区寿险保费收入与增长情况 . 9 图表 6:香港地区寿险保费收入与增长情况(亿港元) . 10 2021 年 06 月 05 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7:不同国家及地区长周期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情况 . 11 图表 8:不同 国家及地区长周期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拟合情况 . 11 图表 9:美国人身险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情况 . 11 图表 10:日本人身险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情况 . 11 图表 11:台湾地区人身险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情况 . 12 图表 12:香港地 区人身险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情况 . 12 图表 13:美国保费增速及健康险占比情况 . 13 图表 14:日本年度保单中医疗险及癌症险件数占比情况 . 13 图表 15:台湾地区保费增速及健康险占比情况 . 13 图表 16:我国保费增速及健康险占比情况 . 13 图表 17:我国总重疾新单测算 . 15 图表 18:我国重疾总新单敏感性测算(万亿元) . 15 图表 19:至 2030 年我国重疾新单保费测算 . 15 图表 20:至 2030 年我国健康险保费测算(亿元) . 16 图表 21:我国人身险总保费结构情况 . 16 图表 22:寿险保费收入及增速情况(亿元) . 16 图表 23:我国居民净资产规模增速整体持续高于名义 GDP 增速(万亿元) . 17 图表 24:我国居民部门狭义总财富资产结构( %) . 17 图表 25:全球前 10%人口持有的财富占比情况 . 18 图表 26:我国头部前 20%的居民资产占比情况 . 18 图表 27:随着家庭资产的增加,家庭持有风险金融产品的比率稳步提高 . 18 图表 28:我国超高净值客户可投资资产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整体 . 19 图表 29: 2009-2021 年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目标对比 . 19 图表 30: 2019-2050 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预测 . 19 图表 31: 2019-2050 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变化 . 19 图表 32:至 2030 年我国总人身险保费测算(亿元) . 20 图表 33:我国人身险总保费渠道结构情况 . 21 图表 34:上市险企个险渠道保费占比情况 . 21 图表 35:我国人身险行业代理人数量及劳动人口占比情况(万人) . 21 图表 36:主要国家及地区代理人占劳动人口比重情况 . 21 图表 37:我国代理人学历分布情况 . 22 图表 38:我国代理人年龄分布情况 . 22 图表 39:我国代理人年保单完成件数情况( 2020 年) . 22 图表 40:我 国代理人月收入情况( 2020 年) . 22 图表 41:我国代理人营销工作年资情况( 2018 年) . 23 图表 42:中美加韩市场代理人留存率粗略对比 . 23 图表 43:日本寿险保费收入与年化增速情况 . 23 图表 44:日本寿险营销员数量及占劳动人口比重情况(万人) . 23 图表 45:日本寿险业营销员制度改革主要措施 . 24 图表 46:日本寿险营销员新注册与脱落人数情况(万人) . 25 图表 47:日本寿险业营销员质量持续提升( %) . 25 图表 48:日本寿险业营销员培训考试制度情况 . 26 图表 49:台湾地区业务员提质改革具体方案 . 27 图表 50:台湾地区业务员改革第二阶段具体目标情况 . 27 图表 51:台湾地区人身险公司业务员数量及同比情况 . 28 图表 52:台湾地区人身险公司业务员 13 个月留存率情况( %) . 28 2021 年 06 月 05 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53:台湾地区人身险长期保单继续率情况( %) . 28 图表 54:韩国寿 险公司代理人年龄分布情况 . 29 图表 55:韩国寿险公司代理人从业年限分布情况 . 29 图表 56: 2019 年台湾地区寿险业务员类别情况(万人) . 30 图表 57:台湾地区寿险业务员年龄分布情况 . 30 图表 58:台湾地区寿险公司外勤业务员专职占比情况(万人) . 30 图表 59:台湾地区寿险业务员学历水平情况 . 30 图表 60:我国目前形成了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 31 图表 61:网络互助与传统保险差异对比 . 32 图表 62: 我国网络互助发展历程 . 32 图表 63: 2021 年互助流量平台加速关停 . 32 图表 64:头部网络互助平 台参与人数情况(万人) . 33 图表 65:网络互助市场格局情况 . 33 图表 66:全球主要保险市场中相互保险占总保费收入情况 . 34 图表 67:惠民保发展历程 . 34 图表 68:惠民保参与主体情况 . 35 图表 69: 政府参与惠民保可分为浅层参与、中层参与及深度合作 . 35 图表 70:惠民保与百万医疗差异对比 . 35 图表 71:主要地区惠民保产品情况 . 36 图表 72:上市险企 2021 年新定 义下主力重疾产品情况 . 37 图表 73:平安新增保费中各年龄段占比情况 . 38 图表 74:新华健康无忧系列投保人年龄分布情况 . 38 图表 75: 40 岁以上群体购买重疾易出现保费倒挂现象 . 38 图表 76:中小险 企 2021 年新定义下主力重疾产品情况 . 39 图表 77:台湾地区主流健康险产品保险责任往往多样 . 39 图表 78:日本新单险种分布情况(按保单数) . 39 图表 79:日本典型健康险产品责任情况 . 40 图表 80:韩国 LINA 老年癌症保险 . 40 图表 81:上市险企当前康养产业布局情况 . 41 图表 82:中国平安重疾产品体系情况 . 42 图表 83:平安当前不同形态的主力重疾产品情况 . 43 图表 84:平安 “臻享 RUN”具体服务项目内容情况 . 44 图表 85:平安 “臻享 RUN”具体服务项目内容情况 . 44 图表 86:中国平安医疗生态圈布局情况 . 45 图表 87:中国平安医疗生态圈主体公司 . 45 图表 88:平安 “臻颐年 ”标准情况 . 46 图表 89:平安 “臻颐年 ”核心优势 . 46 图表 90:平安 “臻颐年 ”医疗资源服务情况 . 47 图表 91:广慈太保互联网 医院发展目标及路径 . 48 图表 92:太保蓝本主要内容 . 48 图表 93:太保家园布局情况 . 49 图表 94:太保家园打造三大产品线 . 49 图表 95:新华保险康养产业布局规 划 . 50 图表 96:新华卓越健康投资管理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50 图表 97:新华家园三大社区产品线 . 50 图表 98:新华保险康养布局情况 . 51 2021 年 06 月 05 日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99:中国人寿持续推进产品体系多元化 . 51 图表 100:国寿嘉园目前 落地项目情况 . 52 图表 101:国寿嘉园落地及规划项目情况 . 52 图表 102:友邦如意愈从容重疾专案管理服务内容(友如意顺心版) . 53 2021 年 06 月 05 日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1、 2018 年以来行业持续低迷,多因素叠加当前尚未见到反 转之势 2018 年以来行业保费增速及上市险企价值增长持续低迷: 2017 年以前行业人身险保费 增速持续保持 20%以上增长,代理人规模增长叠加产品价值率提升, NBV 同样维持持续 的高增长,但 18 年以后无论保费或 NBV 增速显著下降; 18-20 年国寿、平安、太保、 新华的 NBV 复合增速分别为 -1.0%、 -9.7%、 -12.6%、 -8.7%,全面持续负增长。 当前 对中报及全年的 NBV 增速 表现仍并不乐观: 考虑到持续承压的销售现状以及尚未 见到反转之势,我们对中报及全年主要上市险企的 NBV 表现并不乐观。 预计 2021H 上 市险企国寿、平安、太保、新华的 NBV 增速分别为 -20%、 -10%、 -1%、 -12%; 2021 年 全年 考虑到代理人缺口收窄、重疾短期客户透支影响减弱以及年底收官等方面影响, 分 别为 -15%、 -2%、 +0%、 -5%。 图表 1: 行业人身险保费收入及同比情况(亿元) 图表 2: 上市险企 NBV 及同比增速情况(亿元) 资料来源: 银保监会 ,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国盛证券研究所 短期因素是致使保费承压的主要原因,但长期因素同样持续影响 : 2018 年主要为前期 134 号文影响,对年金两全产品设计形态做出改变,客户接受度 显著下降,当前开门红大幅不及预期。 2020 年主要为疫情影响,代理人线下展业受阻,同时出于包括对疫情、经济和收入 的不确定性,居民消费受到明显影响; 2021 年预计行业整体呈现弱复苏态势,疫情显著缓解,但对未来仍有一定不确定因 素。 此外我们认为最大的不及预期因素为重疾炒停后代理人对客户的透支 。 具体看对于今年在低基数之下价值表现仍显著低于预期,我们认为原因包括: 重疾炒停对客户的大幅透支是当前保单销售持续不及预期的重要原因: 由于 1 月底 重疾新老产品切换期间行业公司基本进行“择优理赔”,即在 1 月购买重疾险,既可 以享受老重疾产品在甲状腺癌等病种 100%的保 额赔付,同时又可以享受新产品更 为友好的病种定义,因此代理人层面基本对客户的宣传话术 基本 为: 1 月底前购买 重疾,享受新老重疾双重利好,新重疾产品不如老重疾产品等,使得 1 月底前后行 业重疾新单超预期大幅增长。 2 月起新重疾产品陆续上线, 代理人很难短期内重新 对客户宣导关于新重疾产品的优势,同时大量客户在新老产品切换期间满足了未来 36.5% 20.3% 1.9% 13.8% 7.5% 8.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1M4 人身险保费收入 同比 -40% -30% -20% -10% 0% 10% 20% 30% 0 200 400 600 800 2018 2019 2020 21E 国寿 平安寿 太保寿 新华 国寿 YoY 平安 YoY 太保 YoY 新华 YoY 2021 年 06 月 05 日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一段时期的加保需求 ,使得当前重疾险销售持续不及预期。 代理人数量的缺口以及经历疫情之下的代理人质量变化 、士气下降 同样是重要原因 : 代理人数量方面, 21Q1 国寿及平安分别有 128.2 万、 98.6 万 代理人,较 2019 年底 分别下降 20.5%、 15.5%;此外当前代理人大多为去年疫情期间招募,质量有所下 降,且由于对居家办公和线上办公的鼓励, 代理人在打卡考勤、线下培训、组织活 动、客户拜访等方面均有所弱化 ,当前逐步收紧考核管理会使得大量代理人难以适 应; 此外行业整体销售难度加大也会使得代理人士气出现明显下降 。 重疾持续推动加保的边际改善效应在明显减弱: 近年来各家公司都通过加保类产品 推动负债数据短期改善,尤其是去年疫情以后,各家均开展了新产品推动升级多次 赔付、 附加特定赔付、 增加主险保额等的活动, 持续推动加保 以及包括惠民保、医 疗险的分流 也使得边际改善效用明显减弱 。 此外,代理人及产品供需矛盾同样是保单销售持续不及预期的深层次原因: 随着行 业景气度持续承压,代理人保单销售难度加大,脱落增加、增员难度加大,代理人 数量持续存在缺口,且粗放的代理人发展模式难以满足当前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产 品方面,客户对高保障杠杆、多元化保障的产品仍存在巨大需求,与当前产品供给 同质化、保障杠杆低存在明显矛盾。 对于代 理人及产品供需的矛盾我们会在后文 三、 四两章 详细分析 。 2、 行业 长期增长矛盾:长期保险及保障空间与保费增长持续 低迷的矛盾 行业经历持续的尤其是低基数下的负增长以后,市场对保险行业的长期增长产生质疑。 海外看成熟市场基本均经历了 40 年以上的保费增长周期,除日本以外其余地区在保险 市场高度成熟后仍实现保费、价值、资产的持续增长。 GDP 增速长周期与保费增速拟合, 但保障型产品发展存在阶段性特征,即健康险会经历覆盖率快速提升的阶段。立足国内 实际情况,我们细分每一类险种测算未来长期增长空间,健康险中重疾仍有一倍以上的 新 单空间,医疗险在保费增长和覆盖提升的双重逻辑下占比长期稳步增长。随着居民资 产的增长、财富集中的趋势、高客对保险更高的配置需求以及大众客群的养老需求,储 蓄类产品仍将会保持旺盛需求。预计我国 2030 年人身险总保费有望达到 9 万亿元以 上,年复合增速达到 10.9%。 2.1 海外视角:主流国家 及地区 均有 40 年以上的 保费 增长周期 2.1.1 美国 : 90 年代以前 40 年持续增长, 90 年代以后保费波动增长 80 年代 以前 维持稳定增长 : 二战后到 80 年代, 美国 健康险及定期寿险保持快速增 长, 其中定期寿险的发展基本可以追溯到 1913 年美国寿险起步阶段; 50 年代以后 终身寿险推出, 在 温和通胀、稳定利率之下终身寿险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整体以 保 障型产品主导保费规模稳步增长。 此阶段美国人身险保费收入基本保持接近 10%的 年化复合增速。 2021 年 06 月 05 日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80 年代至 20 世纪末 快速增长,而后波动 有所 增加 : 得益于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股 市的持续向好,此阶段投资型寿险不断创新发展并逐步主导市场,包括 70 年代末推 出的万能寿险( Universal Life)、 80 年代初的变额寿险( Variable Life)等爆发式增 长。 此阶段尤其在 80 年代初美国人身险市场持续维持双位数的增长,但 90 年代 随 着经济萧条,保费 波动有所增加。 20 世纪末至今 整体保费波动增长 : 指数型万能寿险 ( Indexed Universal Life) 快速 发展,该产品最早出现在 90 年代初,但收益率上 因不及万能及变额产品而发展一 般;随着 2000 年美国科技泡沫破裂,投资型寿险大幅亏损,指数型寿险获得快速发 展。此阶段美国寿险市场保费增速波动明显增加,但近十年仍然维持 3%左右的复 合增速。 图表 3: 美国 寿险保费收入与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 ACLI, 国盛证券研究所 2.1.2 日本: 战后长达 40 年的高速发展 , 90 年代以后长期停滞 日本从 50 年代到 90 年代经历了寿险业 40 年的高速发展,但从 1991 年以后,随着陆续 的经济泡沫破裂、亚洲金融风暴、零利率等影响, 90 年代到当前大约 30 年的时间里, 寿险总保费基本维持零增长,也是 全球及亚太主要地区里唯一持续长期保费零增长的地 区 。 1950-1970年 储蓄产品快速增长 : 战后恢复阶段寿险复合增速达到 25%,日本 GDP 增速也接近 10%,两全等养老类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1970-1990 年 产品经营逐步多元化 : 20 年间日本寿险保费复合增速达到 15%左 右,仍维持高速发展,同时市场经营逐步多元化,含定期的两全以及包括医疗、长 期护理等健康险新险种不断创新设计,新产品在总保费中占比不断提升。 此后从 1991 年开始到 2017 年 ,保费增速停滞,低件均健康险快速增长 : 受到包 括经济泡沫破裂、亚洲金融危机、持续的利差损风险导致的保险公司倒闭潮、零利 率及负利率等多重因素冲击,日本寿险保费收入基本维持不到 1%的年复合增速。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美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亿美元) 总保费增速 2021 年 06 月 05 日 P.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4: 日本 寿险保费收入与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 日本寿险协会, 国盛证券研究所 2.1.3 台湾地区: 2007 年以前超过 40 年的波动增长,当前仍保持 5%的复合增速 台湾地区自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寿险正式发展,从 60 年代到 2007 年以前的超过 40 年 时间里,保费收入呈现波动向上的态势,其中 1976 年以后的 9 年时间以及 1986 年以后 的 15 年时间是两个持续时间较长的上行周期。 2008 年以后虽然台湾寿险保费收入增速 明显下滑,但基本仍保持了 5%左右的增速中枢。 20 世纪 60 年代: 62 年以后放开寿险经营; 68 年新生命表推出降低保费,使得保费 快速达到 30%以上。 1976-1984 年: 9 年间寿险保费复合增速 35%,主要为经济发展( GDP 增速平均接 近 10%)、以及分红险在新政策下得到快速发展。 图表 5: 台湾 地区 寿险保费收入与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 台湾寿险监管网站, 国盛证券研究所 1986-2000 年: 15 年维持保费双位数增长,复合增速 18%,一方面 GDP 增速基本 维持在 6%以上,另一方面分红险持续发展,尤其分红终身寿险获得持续推动。 2021 年 06 月 05 日 P.1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02-2007 年: 6 年间保费复合增速 17%,此阶段 GDP 复合增速仍接近 5.5%,同 时对投资理财和养老的需求持续增加,年金险等产品保费快速增长。 2008 年以后至今:台湾地区寿险保费收入增速中枢仍在 5%左右。 2.1.4 香港地区: 70 年代中至今超过 40 年 持续 快速增长 ,近年大陆单带动二次增长 香港地区自 70 年代中后期保险行业快速发展,基本除了 2008 年的金融危机以及近年香 港地区活动及疫情影响,基本持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同时 2009 年以后香港地区大陆 保单持续快速增长,带动香港地区寿险保费增速维持高位。 70 年代中后期:从 70 年代中后期,香港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级崛起,对保险需 求不断提升, 70年代中后期到回归前香港地区保费收入基本保持 20%以上的增速。 1998-2007 年: 10 年间总保费收入复合增速 21%,投连类终身寿险及储蓄产品不 断发 展,尤其 04-07 年香港地区 GDP 增速基本维持在 7%以上。 2010-2016 年:此阶段总保费收入仍维持 16%的复合增速,一方面是因为整体经济 仍向好, GDP 增速仍在 3-4%,本土对于非投连的终身寿、储蓄寿需求仍然旺盛;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大陆离岸市场保费收入的持续增长,大陆客赴港投保持续增加, 带动总保费增长。 图表 6: 香港地区 寿险保费收入与增长情况 (亿港元) 资料来源: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 国盛证券研究所 2.2 GDP 增速长周期与保费增速拟合,保障型产品发展存在阶段性特征 长周期看,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基本拟合 : 以保险发展相对成熟市场的长周期保费收 入增速及 GDP 增速对比看, 基本呈现拟合的态势,保费收入增速与 GDP 增长表现趋于 一致, 且人身险保费收入的复合增速整体上明显高于 GDP 增速,主要原因预计为 随着 GDP 的增长以及财富收入的增长, 财富将呈现头部集中的趋势,即高净值收入群体的 AUM 增速将超过整体水平,而对于高净值客群而言,大类资产配置 及财富保全传承 的需 求使得对保险的配置将呈现 明显 提升的态势 。具体分地区看,台湾地区及香港地区保费 收入的增速较 GDP 增速更快。 2021 年 06 月 05 日 P.1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7: 不同国家及地区长周期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情况 图表 8: 不同国家及地区长周期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拟合情况 资料来源: 各国家及地区寿险协会网站 ,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各国家及地区寿险协会网站,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较为成熟的主要保险市场中,仅日本出现长期保费增长停滞的现象,其余国家及地区保 费仍然维持上行态势 : 在以上分析的全球及亚太主要成熟保险市场中,除了日本因为包 括持续的低利率、较低的经济增速、严峻的老龄化 等 问题影响,总保费收入基本自 90 年 代以来基本零增长,且主要的保险公司中,大部分在近年的 NBV 及 EV 都为零增长,而 其他国家及地区在保险较为成熟的背景下仍保持了保费收入的持续增长,且主要的险企 NBV、 EV 或净资产规模同样呈现增长态势 。 图表 9: 美国人身险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情况 图表 10: 日本人身险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 ACLI,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日本寿险协会,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国家 / 地区 统计年度 保费增速 G D P 增速 近十年 2 . 8 6 % 2 . 3 0 % 近二十年 1 . 7 4 % 2 . 1 0 % 近三十年 3 . 5 3 % 2 . 4 7 % 近十年 -0 . 8 2 % 0 . 8 6 % 近二十年 0 . 8 1 % 0 . 9 2 % 近三十年 0 . 3 8 % 0 . 9 5 % 近十年 3 . 1 8 % 2 . 8 9 % 近二十年 7 . 9 0 % 3 . 5 4 % 近三十年 1 0 . 8 1 % 4 . 5 8 % 近十年 1 3 . 7 1 % 2 . 8 5 % 近二十年 1 4 . 8 7 % 3 . 5 0 % 近三十年 2 6 . 2 0 % 5 . 3 3 % 美国 日本 台湾地区 香港地区 0% 1% 2% 3% 4% 5% 6% -5% 0% 5% 10% 15% 20% 25% 30% GD P 复 合 增 速 人身险保费收入复合增速 -4% -2% 0% 2% 4% 6% 8%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19 35 19 50 19 65 19 80 19 87 19 90 19 93 19 96 19 99 20 02 20 05 20 08 20 11 20 14 20 17 总保费增速 美国 GDP同比(不变价,右) -8% -6% -4% -2% 0% 2% 4% 6% 8% 10% 12%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日本寿险保费增速 日本 GDP增速(不变价,右) 2021 年 06 月 05 日 P.1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1: 台湾地区人身险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情况 图表 12: 香港地区人身险保费增速与 GDP 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 台湾寿险监管网站,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保障型产品快速增 长 具备阶段性特征,难以持续实现明显高于行业的增速以及保费占比 的持续提升: 对于市场更为关注的保障型产品尤其是健康险的发展,我们观察到不同的 国家及地区发展 时点及类别 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产品的推动、经济及社会 环境变化、资本市场发展 、社保体制 等诸多因素导致。但以上国家及地区的相同点在于, 保障型产品 的快速增长具备阶段性特征,快速发展阶段,居民大量购买相关 保险 产品, 快速打满基础保障需求,保障型产品的保费占比短期快速提升, 而 长期 保额或保费的增 长基本伴随着收入水平和财富积累的增长,后期占比会 保持 相对 稳定 。 美国: 50 年代至 70 年代健康险占比快速提升 ,此后占比基本维持在 20-30%区 间 。美国在 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以 HMO 为代表的管理式医疗计划开始逐步建立, 加入群体及 健康险保费快速增长,并且随着 1965 年 Medicare 和 Medicaid 实施,政 府加入医疗保险支付方,第三方付费模式扩张及诊疗技术提升使医疗费 用显著增长 , 美国寿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占比也快速提升中 1970 年的 30.9%,此后健康险保 费占比呈震荡态势。 日本: 80 年代至 2010 年健康险保单件数快速提升,此后基本稳定 。日本人身险发 展在 60 年代经济高增长阶段以两全险为主,到 70 及 80 年代随着经济增速下滑, 定寿占比持续提升。 1974 年日本的 美国寿险公司引入癌症险,日本保险公司在 1976 年开始推出医疗保险,重疾及护理险也在 80 年代初被推出 。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破 裂、老年人口增加、医疗费用的增长等影响,日本逐步形成了以医疗险及癌症险为 主的保单结构,两者的保单占比从 1980 年的 0.9%大幅提升至 2000 年的 27.6%, 并在 2010 年达到 37.1%,此后基本稳定。 台湾地区: 70 年代至 80 年代健康险保费快速增长, 2003 年 短期爆发增长,但占 比持续较低且稳定在人身险保费的 10%左右。 台湾地区健康险产品发展和日本在 时点及产品上有所相似, 70 年代开始随着健康险的逐步引入及推出,占比快速提升, 在总保费中占比由 1970 年的 3.3%大幅提升至 1980 年的 8.4%,而随着 90 年代中 期推出全民健保计划,占比持续保持稳定。 2003 年非典疫情之下,台湾健康险保费 爆发式增长,全年保费翻倍,在总保费占比提升至 10%以上,此后基本稳定略高于 10%的水平。 -4% -2% 0% 2% 4% 6% 8% 10% 12% 14% 16% -20% -10% 0% 10% 20% 30% 40% 50% 19 65 19 68 19 71 19 74 19 77 19 80 19 83 19 86 19 89 19 92 19 95 19 98 20 01 20 04 20 07 20 10 20 13 20 16 20 19 台湾地区寿险保费增速 GDP增速(不变价,右) -8% -6% -4% -2% 0% 2% 4% 6% 8% 10%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 香港地区寿险保费增速 GDP增速(不变价,右) 2021 年 06 月 05 日 P.1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3: 美国保费增速及健康险占比情况 图表 14: 日本年度保单中医疗险及癌症险件数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 ACLI,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日本寿险协会 , 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 15: 台湾地区 保费增速及健康险占比情况 图表 16: 大陆地区 保费增速及健康险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 台湾寿险监管网站,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银保监会 , 国盛证券研究所 持续高增长下当前我国 大陆地区 健康险保费占比接近 25%,占比并不低: 以 大陆地区 实际情况看, 2010 年以前健康险在总人身险中占比基本在 10%左右, 2012 年随着普通 型人身险费率放开以及首版重疾发生率表( 2006-2010)的发布,重疾险的爆发式增长带 动健康险保费快速增长,使得在整体人身险中的占比快速提升。 2018 年以后更多的中小 公司加入到重疾市场竞争中来,同时百万医疗作为爆款产品借助互联网渠道获得消费者 青睐,健康险持续保持优于行业的增速 ,当前已经占到行业总保费的接近 25%。 2.3 立足国内:如何分险种看待保费的长期增长空间? 我们曾在去年 2 月疫情之初发布 深度 报告 宏观及海外视角下健康险的发展路径 ,非常 详细地对健康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我国 当时 健康险发展与经营情况详细的 数据分析以及海外的商业健康险、重疾险发展梳理,核心解决 了 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