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目 录 1 摘要 2 1.1 缩略语 3 1.2 引言 4 2 组件技术演变以及对新跟踪支架设计的影响 5 2.1 迈向大 组件新时代 6 2.2 大尺寸组件对跟踪支架设计的影响 8 3 跟踪支架设计中与风相关的关键因素 11 3.1 引言 12 3.2 风对跟踪支架设计的影响 13 3.3 倾角定义 14 3.4 风洞测试 15 3.5 支架长度分析 17 3.6 组件压力分析 18 4 天合跟踪产品设计 21 4.1 结构设计与验证 22 4.2 保护 策略 介绍 25 4.2.1 大风天气 保护 策略 25 4.2.2 大 雪 天气 保护 策略 25 4.2.3 冰雹 天气 保护 策略 25 5 天合跟踪差异化 研发和工程能力 26 5.1 竞争 优势介绍 27 5.2 程序与方法 28 5.3 先进工程解决方案 29 5.4 6GW+全球装机量 30 6 结论 31 1.1 1 摘要 1.1 缩略语 1.2 引言 2 1.1 缩略语 3 BOS W RWDI CPP DOE IEC UL P PV DAF GCN O&M FEM NCU R&D LCOE 光伏平衡系统(光伏系统除组件外所有部件的成本) 瓦特 Rowan Williams Davies & Irwin Inc.(风工程咨询公司) Cermak Peterka Petersen Inc.(风工程咨询公司) 实验设计 国际电工委员会 美国安全试验 室 竖装 光伏 动 态 放大系数 阵风(压 力 )系数 运行维护 有限元法 通信控制器 研发 度 电成本 光伏 产业 在过去两年中经历了巨大演变, 见证了发电效率的大 幅提高和系统成本的大幅下降 。 太阳能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组件时代,其特点 之一 是 600W+大型 组件的 量产 大幅度 提高发电量, 提高单位组串的功率, 从而 降低 BOS 成本。 大组件的设计需要采用新的 机械 和电气特性,以容纳更大硅片 并结合更低的开路电压、更高的短路电流以及全新组串设计。 采用 600W+的大尺寸组件 对系统风荷载 要求 更高,从而影响支架 的 稳定性 和 可靠性,因此 新一代 的光伏 系统 最关键的挑战是对支架 设计进行重新配置。 天合 跟踪 将 研发 和工程 设计 资源聚焦在实现跟踪支架 各项性能 参数的 优化 ,解决大尺寸 组件 产生的相关 可靠性和稳定性 问题,例 如 高风压 对组件的影响 ,大组件对跟踪支架频率的影响等 。天合跟 踪与领先的风工程 机构 RWDI和 CPP合作,准确调整支架设计,降低风 险并保证最佳 发电量 和系统可靠性。 动态 和 气动弹性 效应以及对外部风荷载的分析是设计兼容大尺 寸组件跟踪支架的关键因素。 通过全面的实验设计和组件 静载测试 工作, 验证风荷载对组件 和支架的影响, 确保设计 同时满足 IEC和 UL标准 。 由此,兼容 600W+组件的 天合 跟踪 开拓者 2P和 安捷 1P系列根据对 系统进行的多次测试和计算收集的结果进行升级,以保证最佳 发电 性能 、 可靠 性能和最低的运维 成本 。 1P和 2P支架由于 排布方式不同,设计考量因素也会不同 , 大 组 件 带来的 的气动弹性不稳定性和风压分析是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 。 从 风洞 分析和测试中收集的数据明显改进了计算方法,从而确定 支架设计升级的要求。新设计的关键要素是引入新的 结构 多点驱动 系统 用于提高扭转刚度,并确定 跟踪 支架 新的 安全保护角度 。 1.2 引言 大组件 时代的光 伏安装最关键的挑战 之一 是对 跟踪 支架设 计进行重新配置。 采用 600W+组件 对 系统风荷载更高,从 而影响支架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4 5 2 组件技术演变 以及对新跟踪 支架设计的影 响 2.1 迈向大组件新时代 2.2 大尺寸组件对跟踪支架 设计的影响 从 21世纪初到 2014年,组件行业经历了一 系列 重大变化。 2018 年 双面 组件的到来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里程碑,随后可容纳宽 大 硅 片的大尺寸组件在 2019年面世 ( M10: 182x182mm和 M12: 210 x210mm ) 。 大尺寸组件的 批量 供应和发电量的 提升 推动 系统成本 价格大幅 下降 。此外, 以此相关的光伏系统的技术变更 需求 也随之产生, 例 如 由于大 组件 尺寸 和 重量明显增加,需要对跟踪支架进行机械和电 气 参数进行重新配置 ,保证 最优可靠性和 最佳发电量 。 天合光能 是一家领先的组件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 组件研发、工程和跟踪支架设计方面拥有深厚经验,公司 研发设计 过程中优先考虑气动弹性 、 稳定性和组件兼容性,打造既能保障 系 统发电量 和系统稳定性,又兼顾大尺寸组件的跟踪支架设计。 2.1 迈向大 组件 新时代 大 组件 尺寸和 重量 明显增加 , 需要对跟踪 支架进行机械 和电气 重 新 配置 6 2002年 -2022年光伏电池技术路线图 图 1-图表: 2018年 -2021年组件参数变化 时间 2018 2019上半年 2019下半年 2020上半年 2020下半年 2021上半年 2021下半年 功率(瓦) 370 400 450 500 550 600 660 硅片 型号 157mm 158mm 182mm 210mm 182mm 210mm 210mm 210mm 边框 厚度( mm) 35 30 35 35 35 35 35 35 电气 开路电压 ( V) 48.3 49.9 49.3 51.5 49.5 38.1 41.7 45.9 短路电流 ( A) 9.83 10.39 11.6 12.13 13.85 18.39 18.42 18.45 温度系数 ( %/C) -0.29 -0.25 -0.27 -0.25 -0.28 -0.25 -0.25 -0.25 机械 尺寸( mm) 1960 x992x35 2024x1002x30 2094x1038x35 2187x1102x35 2256x1133x35 2384x1096x35 2172x1303x35 2384x1303x35 尺寸增加 % 基数 4.3 11.8 23.9 31.5 34.4 45.6 59.8 重量 (千克) 21.5 26 23.3 30.1 32.3 32.6 35.3 38.7 光伏组件尺寸变化 图 2: 大组件机械 、 电气性能参数表 图 3-表格: 7 跟踪支架的设计和配置与光伏 组件 的尺寸密切相关。 大尺寸组件 应用 在跟踪支架过程中 将面对各种动态行为,包括 更重的荷载。 大尺寸组件 意味着更长的支架长度和宽度,需要 更牢固的结构 以及坚固的横截面,以支撑 额外重量 并保持对抗 风效应 的稳定性。 由于一排中装配的组串(串联组件)数量变化,支架的电气配 置也会受到 大尺寸组件的影响。 采用大尺寸组件意味着组件的 重心 离支架扭转中心更远。因此, 对于相同配置, 方 管将具有较低的扭转固有频率。 通常情况下,更多的重量进一步远离支架的扭转中心意味着 更 低的固有频率 和 阻尼变化 ,因此使用更长的弦长需要更精确的气动 弹性计算。 2.2 大尺寸组件对跟踪支架 设计的影响 大尺寸组件 在 跟踪 支架 安装 应用 时 面对各 种动态行 为, 包括更重 的荷载。 8 大尺寸组件相同数量 条件下的支架更长 大尺寸组件对跟踪支架设计的影响 概述 图 4: 相同数量条件下,安装大尺寸组件的支架更长,会产生更高的失稳风险,同时还需 应对更高的扭矩带来的挑战。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沿支架长度方向安装更高刚度的扭矩管。此外,通常在单 点驱动的情况下,支架更长意味着频率更低, 刚度 越弱 ,系统失稳的风险越大。 对于相同数量的立桩,光伏组件上的荷载压力越高,其桩基反作用力越大。桩基反 作用力是 2P支架确定使用大风速下小角度保护的原因之一。 9 固有频率 VS组件 长度 图 5-图表: 下表总结了跟踪支架为兼容大尺寸组件并保持系统可靠性可能做出的设计改动。 组件变化 支架刚度和稳定性变化 对支架 /部件设计的影响 长度增加 支架弦长变长 对气动弹性临界风速的影响 结构刚度要求更高 大风保护角度调整 宽度增加 支架长度变长 扭转刚度 、 频率 变低 驱动系统改进 表面扩大 组件表面上风荷载更高 锁定系统扭矩更高 地基反力更高 立柱高度增加 支架表面积更大 檩条刚度更高 方管 加强 大风保护角度调整 质量增加 固有频率更低 阻尼变化 对气动弹性临界风速的影响 改进驱动系统 大风保护角度调整 跟踪支架兼容大组件的主要变更 点 图 6-表格: 10 3 跟踪支架设计 中与风相关的 关键因素 3.1 引言 3.2 风对跟踪支架设计的影响 3.3 倾角定义 3.4 风洞测试 3.5 支架长度分析 3.6 组件压力分析 11 跟踪支架设计以及对刚度和稳定性的定量影响,由从风对支架设计的影响分析、倾 角定义、风洞测试、支架长度和组件压力研究得出的参数确定。 3.1 引言 12 跟踪 支架结构由一个中心扭矩管组成,立桩均匀分布其间。 装配大尺寸组件的支架结构易受各类扭转气动不稳定性的影响, 具体取决于其几何形状和动态特性(频率、阻尼)。 支架结构的常规 计算 与分析会考虑 正常 运行状态和保护状态时 的 风荷载的不同数值大小 和压力分布 ,以及 相对高风速下的气弹动 态载荷对支架的影响。 风对支架的影响中最 不利 的是当风速超过支架结构允许的 限值 时发生的 发散 且 不可控的 扭转运动, 进而导致跟踪支架 不稳定 而发 生破坏 。 通过 严密的 临界风速 计算, 确保设计风速不超过此限值 , 避免 支架气弹失稳。 本文中所涉及的两种支架配置( 1P和 2P)需要采用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法。根据支 架的系统特性,以及从与业内领先风工程咨询机构 RWDI和 CPP合作开展的风洞测试中 所取得信息, 天合 跟踪 对 其 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标准。 3.2 风 对跟踪支架设计的影响 静态载荷和气动分析 图 7-图表: 风对支架的影响 中最关键的是当风速 超过支架结构允许的 极限时发生的扭转运 动,可产生不可控制 的扭转振动,进而导 致跟踪支架的不稳 定。 13 综合 分析表明,必须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确定结构的倾角。 高倾角条件下主要由静态荷载决定,而低倾角条件下的设计根据动态载荷确定。 3.3 倾角 定义 静态特性 静态荷载,包括压力系数和动 态放大系数,决定高倾角条件下的 设计。 关键结构件和部件根据静态和 扭转荷载分析 得出的数据进行设 计。 荷载和结构设计 图 9: 2 动态特性 气动荷载决定低倾角条件下的 支架设计。刚度和阻尼参数是此范 围的基本输入信息。通过加入多点 驱动 系统的设计 能够增加结构刚 度。 多点驱动系统 图 10: 14 动态和静态特 性 与倾角的关系 图 8-图表: 变形量 屈服强度 最大变形强度 拉伸 量 必须对风洞测试得出的风压分析以及组件压力进行研究,了解风荷载对支架刚度和 稳定性的 定量影响 ,并根据这些参数进行设计配置。 支架长度根据客户的要求确定。 通过综合考虑 平均 风荷载、阵风荷载和惯性风荷载的效应,分析得出 的等效静态风荷载。 RWDI专门 设计了 针对开拓者 2P的 系列 风洞试验 。 该测试通过测量气动导数、静态气动力和力矩系数来确定支架的自激力。这些参数 对于进行用于计算风荷载的三维颤振分析和三维抖振响应分析至关重要。 3.4 风洞 测试 二维截面模型和数值模型 静态风荷载系数和 动态放大 系数( DAF): 静态系数和 DAF系数原型测试 图 11: 12 受风动态作用影响的物体的 运动方程式如下: 向量 M、 C和 K对应系统的质 量、阻尼和刚度矩阵, FSE和 FBUFF代表自激力和抖振力。 MZ + C + KZ = FSE + FBUFF 15 二维截面模型测试原型 图 13: 二维截面模型 下物体运动 方程 图 12: 通过 气动导数 来评估每个倾角下的支架不稳定性。通过使用数值方法可确定弦 长和支架的固有频率。当阻尼为负时 得到 临界风速 。 天合跟踪 对 1P和 2P支架进行了全 气 动弹性模型测试。针对 2P支架的配 置,全 气 动弹性测试确认了二维截面 模型测试的结果。该测试还用于确定 支架 大风保护策略 。 不同风速下系统的阻 尼 系数 图 14-图 全 气 动弹性 模型测试 全 气 动 弹性模型测试原型 图片来源: RWDI实验室 图 15: 16 临界风速 阻 尼 临界风速 ( m/s) 90.0 90.0 不同 支架长度的配置 图 16: 支架长度由一排中装配的组件数量决定,该数量取决于单套支架中可以容纳的组串数 量 。 单套支架长度越长一般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 跟踪支架成本,但也不是意味着,支架长 度越长越好,以 2P产品 为例 ,如果做到 90m,将遇到的挑战,进行相应的分析。 外侧 开拓者 4组串 90米 13根立桩 6个线性推杆 内侧 开拓者 4组串 90米 11根立桩 5个线性推杆 在分析风对 90米长的天合跟踪 2P结构的影响后,发现以下 潜在风险 : 动态问题 更长的支架本质上更不稳定。由于其需 要进行额外加固,结构成本因此增加。 安装公差更小 长跨度需跨越现场各种坡度变化,增加 施工成本,带来更高风险。高坡度会对立桩 产生更大的横向推力。通过采用更大规格立 桩可解决该问题,同时会大大增加基础成 本。 振动 更长的支架易受更高风压影响,会 造成紧固件松动。 90米长的支架需要在 运维服务中增加扭矩检查频次。 土地利用 更长的支架占地面积更大, 因此, 装机容量会因用地 地形适应能力 受限而 降低。 耗电量 部件越长越重,其系统电机能耗越 高。 3.5 支架长度 分析 17 组件表面的风压系数随倾角而增加,并影响支架的 大风保护策 略 。 大尺寸组件可能导致支架机械性能降低。系统的 大风保护策略 在这方面至关重要。尤其是针对 1P而言,但 2P支架也可能由于 大风 保护策略 倾角而导致组件承受压力增加。 在极端风力条件下, 2P在低倾角下保证更高的容许压力, 1P在 高倾角下保证更高的容许压力。在高倾角条件下,支架承受来自暴 露于较大风压的组件的 更高外部动态荷载 。同时,由于扭转振动引 起的 气动弹性不稳定性也更小 。 因此,如何平衡动态荷载与气动弹性不稳定性是支架设计中的 最大挑战。 3.6 组件压力 分析 如何平衡动态荷载与 气动弹性不稳定性是支 架设计中 的最大挑战。 18 图 17: 不同倾角下的组件压力 分布 组件表面风荷载压力由风洞压力系数乘以项目中已计算出的标 准风压计算得出。组件上表面的压力假设通过考虑雪压得出。 而组件下表面的压力假设中可以排除雪的因素。 为了界定容许的组件压力,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了各种计算 : 图 18: 将基本风 /雪荷载压力转换为组件设计荷载的步骤 组件静荷载 保护 角度下: 地面雪荷载 风速 粗糙度因素 基本风压 和雪荷载 最大压力(风 / 雪 荷载组合) 19 EURO CODE(欧 洲规范) ASCE(美 国土木工 程师协 会)规范 国标 其他国家 规范 1P配置中的 压力分布呈现阶梯型 。 1P 2P支架光伏组件的压力分布呈矩形。 2P 1P配置组件风压分布 图 19: 2P配置组件风压分布 图 20: N1 N2 N3 N4 20 N1 N2 N3 N4 4 天 合 跟踪 产 品 设计 4.1 结构设计与验证 4.2 保护策略 介绍 4.21 大风天气保护策略 4.22 大雪天气保护策略 4.23 冰雹天气保护策略 21 相关静态、动态和气动弹性分析以及组件压力分析说明为多种 计算提供各种系数(包括“ DAF”),使系统符合 各国 的设计 规范 和 标准 。受力与扭转数据 分析 对于确定支架设计至关重要。 因此,升级跟踪支架使其适应大尺寸组件,需要对结构设计作 出许多改变,以保证系统在所有 工况 下的可靠性和最佳发电性能。 支架设计的升级考虑了 如下几种 核心部件 : 更大的组件意味着支架转轴上的扭矩更大。升级后支架的 方管 截面更大,厚度更大,强度更高。坚固的 方管 为系统带来更高固有 频率,避免动态效应。新设计将 方管 的尺寸增加 12%。 面积确定后,其他需要调整的部件通过 “CAD” 软件进行重新设 计。 支架中最复杂构件的设计通过 “有限元法”进行配置。 该分析 可识别出需要调整厚度或进行加固 的应力集中部位。 有限元分析不足以确定支架所需进行的调整,因为 有限元法计 算 通常针对系统孤立部位。 因此,结构中承受荷载的其他部位受到的变形影响结果并非 100% 符合实际情况。所以需要进行全尺寸荷载测试获取此类数据。 4.1 结构 设计与验证 推杆座 设计过程 图 21( 1、 2、 3): 提高扭矩管 强度 升级跟踪支架使其 适应大尺寸组件,需要 对结构设计作出许多改 变,以保证系统在所有 工况 下的可靠性和最佳 发电性能 。 22 2P配置中的扭转锁和 方管 减少扭转跨度,提高固有频率和阻尼,并限制 方管 旋 转。采用 1P和 2P配置的长支架会降低扭转刚度 , 因此采用多点驱动 扭矩分布 ,有效 减少 抖振 产生的扭转荷载。 天合 跟踪 在 自有场地 组装试验支架,用于 全面 验证系统性能 和 功能 ,测试多点 驱动方式 ,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能耗和荷载测试。 多点驱动 扭矩分布 多点驱动 和 单点 驱动 的 扭矩 分布图 图 22: 23 测试场地条件下进行支架测试 图 23: 电机 功耗 跟踪角度 多点驱动 单 点驱动 自激扭矩 M=F*L 自激 力臂 ( L) 颤振 自激 力 ( F) 大尺寸组件 荷载更具有挑战性 。 新的 跟踪支架 使用 加强版 檩条 为组件提供了 额外刚性 。 跟踪支架的 动态 振动 能够解开固定在 方管 上的檩条 , 坚固的檩 条防止组件 松动。 1P和 2P支架部件经过优化减少了单套支架安装的立柱数量。升 级后支架所用的立柱 横截面更大 ,以避免因撞击造成的问题,例如 局部碰撞或扭曲。减少支架的立柱数量可将 土壤相关问题 的风险降 至最低。 组件 静态载荷 测试用于证明组件可在不同倾角下支撑压力并满 足 IEC 61215-2标准 要求。关键输入信息取自压力和吸力假设。 优化檩条 加固檩条设计 图 24: 优化立柱 组件测试 24 4.2.1 减轻组件负压的大风天气 保护 策略 在 1P配置中,选择高倾角 保护 位置。即使 组件上的风压很高, 此位置也可将 动态效应最小化 。 在 2P配置中, 保护 位置设置为低倾角。在此位置,动态行为支 配设计,并使光伏 组件 上的最大压力最小化。安装 多点驱动系统 , 以避免 气动弹性不稳定性。多点驱动系统将 方管 固定在不同点,与 传统单固定点 2P配置相比,扭转频率提高 3倍。 4.2.2 减轻组件正压的大雪天气 保护策略 光伏装机在北欧、美国北部等全年数月均有大量频繁降雪的地 区正在不断扩大。 因此,组件的雪荷载压力成为需要克服的重大挑战,是决定支 架设计的关键因素。 通过结合 警报系统 ,雪荷载引发的潜在问题得到缓解。雪天 保 护 报警器的激活 /不激活由 NCU传感器 发出命令和 /或操作员 手动控 制 。支架将相应旋转,以避免产生积雪。 根据支架配置、项目位置或现场天气条件确定不同的管理策略。 策略的重点在于实现支架的精确旋转,避免积雪产生。 4.2.3 冰雹天气减轻损坏情况 保护 策略 冰雹对组件的影响已成为中国和美国部分地区的一大问题。冰 雹产生的后果对光伏设施的 可靠性和性能 可产生严重影响。 项目设计集成了新的警报系统以降低相关风险。冰雹报警器由 NCU发出指令激活,同时也可根据 操作员标准 激活。系统报警激活 后,支架的旋转将减少冰雹对组件的直接影响。 4.2 保护 策略 介绍 雪荷载 图 25: 根据支架配置、项 目位置或现场天气条件 确定不同的 保护 策略。 25 5 天合跟踪差异 化研发和工程 能力 5.1 竞争 优势 介绍 5.2 程序与方法 5.3 先进工程解决方案 5.4 6GW+全球装机量 天合 跟踪 是天合光能(股票代码: 688599) TrinaSolar (SHA: 688599)的子公司,是 世界领先 的光伏和 智能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 天合光能 涵盖 光伏行业 价值链中的所有业务:光伏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光伏项 目开发、工程总承包、运维、智能微网和多能互补系统的开发和销售以及天合跟踪云运维 管理,是太阳能领域的佼佼者。 过去五年里,天合光能在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报告中连年获得 100%可融资性 评级。 竞 5.1 竞争 优势 介绍 27 竞争优势 自有 研发工程 部 团队 拥有超过 50 名经验丰富的高 素质工程师 在建模、计算和 工程设计方面具 备 综合专 业知识 深谙 太阳能行业 技术和市场 6吉瓦 电站根据 客户需求和现场 条件定制设计支 架 支架已在超过 40 个国家安装 运用 内部资源 进行岩土工程设计、结 构设计、有限元法分析、物理测试、 软硬件设计、项目深化设计、产品研 发。 与领先的风工程 咨询公司( RWDI 和 CPP) 合作 先进的 工程 设计 设计开发的技术符合最高的 欧洲和美国标准 (分别通过 IEC62817和 UL3703 认证) 天合 跟踪 实施严格而细致 程序和方法 ,确保支架运行良好,避免潜在故障。 公司不仅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还充分利用每一个问题使其成为帮助支架增值的机会。 解决的问题 方法 价值 新支架如何兼容大型组件 组件支架兼容设计 企业和产品可靠、具 有可融资性 独特的球面轴承和多点驱动系统 复杂地形与恶劣应用环境 严格风洞试验 企业资产负债表不具备可融资性 稳健的企业资产负债表 上网电价 快速下降 高发电量 智能算法 可有效减少阴影遮挡影响的工程设计 缺少提高发电量的高效技术 上网电价 下降,投资者需要保持项目收益率 组串更长 /立柱数更少 低系统成本 系统成本降速变缓 快速安装 受制于居高不下的劳动力成本和复杂的地形 与环境,运维成本逐年攀升 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运维平台 智能化运维平台 传统运维效率低下 因非集成化交付方式而导致延迟交付 集成化一站式交付组件和跟踪支 架 高交付效率 5.2 程序 与 方法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设计 图 26-表格: 28 5.3 先进工程 解决方案 2排竖装,专为大型组件设计,采用多点驱动保证稳定性 单套支架最多搭载 120片组件 针对低电压优化,每组串最多可达 40片组件 单排驱动实现最佳双面发电量,排间距宽车辆可顺畅通行(运维极为便利) 优化坡度 适应 性, 南北 方向 最高可达 15% 最低的安装成本:每排 7根立桩,每兆瓦 120根立桩 最适合高要求场地:不规则 /受限、土工、起伏波动、洪泛区 1排竖装,专为大型组件设计 单套支架最多搭载 120片组件 针对低电压优化,每组串最多可达 40片组件 双排驱动提高 双面发电量,每隔一行设有宽敞车辆通道(便于运维) 每兆瓦电机 /控制器 /电池数量最少(节省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 提高坡度 适应性 : 南 /北 20%,东 /西 10% 最适宜低要求场地 29 5.4 6GW+全球装机量 中国 _河北南宫 _400MW 肯尼亚 _Endosoll_96MW 智利 _33MW 阿根廷 _La Cumbre_32MW 中国 _青海 _602MW 西班牙 _Arasur_22MW 30 6 结语 34 31 当前光伏市场大尺寸组件供应旺盛,标志着太阳能行业的一个 重要里程碑,并且给跟踪产品带来 新的技术挑战 。 光伏发电厂的大尺寸组件 功率 更高,并且相同装机容量下占地 面积更小。然而,组件面积增加 意味着产生更高风荷载压力,对支 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如今的大尺寸组件时代,支架 设计 面临的一大挑战就 是减轻与风有关的风险。 支架 企业需要做出快速高效的反应,跟上行业趋势。支架设计 也要进行相应升级,以适应兼容大尺寸组件。 设计升级所需的新参数和计算对于实现最佳 发电量 和系统可靠 性尤为重要。因此,天合跟踪与领先的风力咨询公司 RWDI和 CPP合作, 专注于 风洞测试的工程和 研究 。 采用符合现场条件的组件表面实际 风速和荷载压力对支架进行测试,利用所取得的数据决定系统如何 升级。从测试中取得信息的准确性对于验证旨在减轻与风相关的风 险并保证最佳 发电量 和支架 可靠性 的解决方案策略至关重要。 光伏产业正在走向 电网平价 ; 输出 功率 提高是光伏行业 整个价值 链中所有参与者不懈努力的方向。作为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产品,大 尺寸组件已成为降低 BOS(光伏平衡系统) 成本和 LCOE( 度电成本) 的主要贡献因素。作为领先的组件和支架制造商,天合 光能 已经为 技术变革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将遵循 技术发展趋势 ,不断优化 跟踪 支架 设计,带来 更 可靠、兼容、 智能的解决方案 。 6 结语 3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