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2022中国高考热门专业 类排名及院校评比 历年高考报录数据分析 01 各专业本科生就业及读研情况 02 高考热门本科专业类排名及院校评比 03 目 录 历年高考报录数据分析 1.1 全国普通高考报名情况 1.2 全国普通高考录取情况 1.3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01 1998年 -2021年 , 全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实现了大跨度提升 。 在 2008年全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达到了 近 20年来的第一个顶峰 1050万人后 , 连年下降至 2013年的 912万人 ; 而后回升 , 2021年创造了历年全 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最新高峰 , 达 1078万人 。 1998- 2021年全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变化情况 ( 单位 : 万人 ) 1.1.1 全国普通高考报名情况 320 资料来源 : 教育 部 288 375 454 510 729 613 877 950 1010 1050 1020 946 933 915 912 939 942 940 940 975 1031 1071 1078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1.1.2 全国各省市普通高考报名情况 2021年 , 河南省 、 山东省和广东省的高考报名人数位列全国前三 ; 河南省的增幅 ( 较 2008年 ) 最大 , 达 34.5万人 。 2021年全国各省市普通高考报名人数情况 ( 单位 : 万人 ) 注 : 因福建 、 黑龙江 、 内蒙古暂未公 布 2 0 2 1 年数据 , 故 以 2 0 2 0 年数据填 列 资料来源 : 各省市教育厅 、 教育考试 院 1.1.3 全国各省市普通高考报名人数 -区域分布热力图 2021年全国各省市普通高考报名人数省市分布热力图 ( 单位 : 万人 ) 河南 60-100万人 100万人以上 40-60万人 30-40万人 20-30万人 10-20万人 10万人以下 注 : 因福建 、 黑龙江 、 内蒙古暂未公 布 2 0 2 1 年数据 , 故 以 2 0 2 0 年数据填 列 资料来源 : 各省市教育厅 、 教育考试 院 广东 四川 河北 山东 安 徽 江 西 湖 南 广西 贵州 1998-2020年 , 全国普通高考录取人数逐年增长 、 录取率也不断提升 ; 2019年考生数量大增 , 录取人 数也相应显著提高 。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录取人数依旧保持增长 , 达 967万人 , 同比增加了 52万人 , 录取率也首次突破 90%, 达 93.8%。 1.2.1 全国普通高考录取人数不断增长 108 160 221 268 321 382 447 504 546 566 608 639 662 682 689 700 721 738 749 761 791 915 967 33.9% 55.4% 62.8% 70.0% 81.0% 93.8%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998-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录取人数变化情况 ( 单位 : 万人 , %) 实际录取人数 ( 万人 ) 录取率 ( %) 资料来 源 : 教育 部 608 639 662 682 689 700 721 738 749 761 791 915 297 326 351 357 374 381 383 389 405 411 422 431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全国普通本专科录取人数 ( 万人 ) 全国普通本科生录取数量 ( 万人 ) 48.9% 51.0% 53.1% 52.3% 54.3% 54.5% 53.2% 52.8% 54.1% 54.0% 53.4% 47.1% 本科录取比率 ( %) 注 : 因 教育 部 暂未公 布 2 0 2 0 年数据 , 故数据统计截 至 2 0 1 9 年 资料来源 : 教育 部 前瞻产业研究 院 整 理 2019年 , 高考录取人数比上年增加 123.91万人 , 但从录取人数情况来看 , 本科招生录取数量仅增加不 到 10万人 , 录取增量集中在专科录取 ; 近十年来 , 2019年本科录取比率首次下降到 50%以下 。 2008- 2019年全国普通高考本专科录取变化情况 ( 单位 : 万人 , %) 1.2.2 全国本专科录取情况明细 从 2020年全国部分省市普通高考本科录取率来看 , 天津市高考本科录取率较高 , 达 77.7%; 而甘肃 、 安徽 、 重庆和河北的录取率在 40%-50%之间 ; 山东 、 广东 、 湖南和江西的录取率在 35%-40%之间 ; 而报 名人数最多的河南省 , 高考本科录取率不到 35%。 1.2.3 全国部分省市普通高考本科录取率 77.7% 45.2% 42.6% 42.4% 41.2% 37.3% 36.7% 35.5% 35.2% 34.2% 33.3% 天津 甘肃 安徽 重庆 河北 山东 广东 湖南 江西 河南 广西 2020年全国部分省市普通高考本专科录取率 ( 单位 : %) 40%-50% 30%-40% 资料来 源 : 各省市教育厅 、 教育考试 院 前瞻产业研究 院 整 理 70% 2019年 ,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越过 50%这一关键节点 , 提前达成教育部提出的 2020年达 到 50%的 目标 , 从此实现高等教育大众 化 到普及化的历史性 “ 转段 ” 。 至 “ 十四五 ” 期末 , 根据 “ 十四五 ” 规划及 2035愿景目标纲要 ,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 60%。 2010- 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及预测 ( 单位 : %) 60.0% 1.3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26.5% 26.9% 30.0% 34.5% 37.5% 40.0% 42.7% 45.7% 48.1% 51.6% 54.4%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5E 精 英化阶段 毛入学率 15% 资料来源 : 教育部 、 “ 十四五 ” 规划 及 2 0 3 5 远 景 目标纲 要 前瞻产业研究 院 整 理 大 众化阶段 15%毛入学率 50% 各专业本科生就业及读研情况 2.1 高考本科专业划分依据 2.2 高考本科新专业设置趋势 2.3 本科生就业情况分析 2.4 本科生薪酬情况分析 2.5 本科生读研情况分析 02 根据教育部于 2020年发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 2020年 ), 这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 导性文件之一 。 截至 2020年末 , 我国本科专业分设 12个学科门类 , 93个专业类 , 703种专业 。 2.1.1 高考本科专业划分依据 12个学科门类 93个专业类 703种 专 业 注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 2 0 2 0 年 ) 是 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 2 0 1 2 年 ) 的基础上形成 的 资料来源 : 教育 部 前瞻产业研究 院 整 理 2.1.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 2020年 ) 明细 资料来源 : 教育 部 前瞻产业研究 院 整 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 2020年 ) 明细 学科门类 专业类 哲学 哲学类 经济学 经济学类 、 财政学类 、 金融学类 、 经济与贸易类 法学 法学类 、 政治学类 、 社会学类 、 民族学类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公安学类 教育学 教育学类 、 体育学类 、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新闻传播学类 历史学 历史学类 理学 数学类 、 物理学类 、 化学类 、 天文学类 、 地理科学类 、 大气科学类 、 海洋科学类 、 地球物理学类 、 地质学类 、 生物科学类 、 心理学类 、 统计学类 工学 力学类 、 机械类 、 仪器类 、 材料类 、 能源动力类 、 电气类 、 电子信息类 、 自动化类 、 计算机类 、 土木类 、 水利类 、 测绘类 、 化工与制药类 、 地质类 、 矿业类 、 纺织类 、 轻工类 、 交通运输类 、 海洋工程类 、 航空航天类 、 兵器类 、 核工程类 、 农业工程类 、 林业工程类 、 环境科学与工 程类 、 生物医药工程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建筑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 生物工程类 、 公安技术类 农学 植物生产类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动物生产类 、 动物医学类 、 林学类 、 水产类 、 草学类 医学 基础医学类 、 临床医学类 、 口腔医学类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中医学类 、 中西医结合类 、 药学类 、 中药学类 、 法医学类 、 医学技术类 、 护理学类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工商管理类 、 农业经济管理类 、 公共管理类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工业工程类 、 电子商务类 、 旅游管理类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类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美术学类 、 设计学类 6 23 45 43 41 31 37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根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 2020年 ), 2014-2020年间 ,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新增了 220 余项新专业 , 特别是 “ 十三五 ” 时期以来 , 年均新增量均在 30项以上 , 其中工学门类的新增专业数量 最多 , 达 77项 。 这些新增专业综合反映了国家战略 、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 。 2014- 2020年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数量及学科门类分布 ( 单位 : 项 ) 资料来源 : 教育 部 前瞻产业研究 院 整 理 2.2.1 高考本科专业新增数量及分布 77 45 27 17 16 15 9 9 6 3 2 工学 文学 农学 管理学 艺术学 法学 教育学 理学 经济学 医学 历史学 2.2.2 2020年新增 37项专业 、 工学占比领先 资料来源 : 教育 部 前瞻产业研究 院 整 理 护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 2021年 2月 , 教育部公布了 2020年的 37项新专业名单 。 其中 , 工学门类的新增专业数量最多 , 达 14 个 ; 农学位列第二 , 共新增了 5项专业 。 法学 理学 农学 艺术学 社会政策 量子信息科学 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 智 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反恐警务 化学测量学与技术 土地科学与技术 兽医公共卫生 音乐教育 消防政治工作 气象技术与工程 饲 料工程 纤维艺术 教育学 历史学 工学 融合教育 古文字学 增材制造工程 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 智能交互设计 密码科学与技术 医 学 管理 学 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 能源服务工程 城市水系统工程 智能采矿工程 运动与公共健康 创业管理 能源互联网工程 智慧交通 生物医药数据科学 海关检验检疫安全 柔性电子学 智能飞行器技术 智能影像工程 海外安全管理 智能测控工程 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 据中国高等教育数据权威公司麦可思发布的中国本科生就业数据显示 , 2017-2019届本科各学科门类 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 从全国平均值来看 , 就业率从 2017届的 93%下降 至 2019 届的 91.1%。 其中 , 就业情况最好的学科门类是工学 , 其次是管理学 , 就业情况排名最后的是法学 。 2017- 2019届全国本科各学科门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 ( 单位 : %) 2.3.1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排名 ( 按学科门类 ) 注 :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 , 没有包括在 内 资料来 源 : 麦可 思 工学 管理学 医学 农学 理学 教育学 经济学 文学 历史学 艺术学 法学 全国本科 2017届 94.7 94.0 93.5 93.5 92.8 92.0 91.8 90.9 89.4 88.9 88.2 93.0 2018届 94.4 93.6 93.2 93.4 92.4 91.9 91.7 90.5 88.6 88.3 88.2 92.5 2019届 93.0 92.3 92.3 91.9 91.1 91.0 90.2 89.4 88.2 87.1 86.4 91.1 96.5 96.3 95.8 95.6 94.4 94.4 94.2 94.1 94.1 94.1 94.1 94 93.8 93.6 93.4 93.4 93.2 93 93 92.9 92.8 92.7 92.7 92.6 92.4 92.1 92 91.9 91.9 91.7 从主要专业类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来看 , 排名前 30的专业类就业率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 其中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是 201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 , 排名第二的是能源动力 类 。 2019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排名 TOP30的专业类 ( 单位 : %) 注 :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 , 没有包括在 内 资料来 源 : 麦可 思 2.3.2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排名 ( 按专业类 ) 全国本科 : 91.1 管 能 电 交 护 环 测 计 物 医 电 临 轻 自 地 生 安 电 土 机 药 旅 财 食 公 数 教 化 建 生 理 源 气 通 理 境 绘 算 流 学 子 床 工 动 理 物 全 子 木 械 学 游 政 品 共 学 育 学 筑 物 科 动 类 运 学 科 类 机 管 技 商 医 类 化 科 科 科 信 类 类 类 管 学 科 管 类 学 类 类 工 学 力 输 类 学 类 理 术 务 学 类 学 学 学 息 理 类 学 理 类 程 与 类 类 与 与 类 类 类 类 类 与 类 类 与 类 类 工 工 工 工 工 程 程 程 程 程 类 类 类 类 类 97.3 97.2 97.2 96.8 96.6 96.4 96.4 96.4 96.2 95.7 95.6 95.6 95.3 95.3 95.2 95.2 95 94.9 94.8 94.6 94.6 94.6 94.5 94.5 94.5 94.5 94.4 94.3 94.3 94.2 从不同专业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来看 , 排名前 30的专业的就业率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 其 中 , 工程管理是 201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 , 排名第二的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2019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排名 TOP30的专业 ( 单位 : %) 注 :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 , 没有包括在 内 资料来 源 : 麦可 思 2.3.3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排名 ( 按专业 ) 全国本科 : 91.1 工 微 信 麻 信 预 给 交 能 电 物 软 康 环 信 数 水 测 广 工 药 数 计 医 光 电 护 食 机 车 程 电 息 醉 息 防 排 通 源 气 流 件 复 境 息 字 利 绘 告 业 学 字 算 学 电 子 理 品 械 辆 管 子 安 学 工 医 水 运 与 工 工 工 治 工 管 媒 水 工 学 工 媒 机 影 信 信 学 科 工 工 理 科 全 程 学 科 输 动 程 程 程 疗 程 理 体 电 程 程 体 科 像 息 息 学 程 程 学 学 力 及 学 与 技 工 艺 学 学 科 工 与 与 与 工 其 信 术 程 术 与 学 程 工 工 工 程 自 息 技 与 程 程 程 动 系 术 工 化 统 程 数据显示 , 2017-2019届本科各学科门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持平 , 维持在 68%左右 。 其 中 , 2019届就业满意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学科分别有教育学 、 医学 、 法学 、 艺术学和理学 , 而历史 学的就业满意度排名末位 。 2017- 2019届全国本科各学科门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排名 ( 单位 : %) 2.3.4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排名 ( 按学科门类 ) 注 :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 , 没有包括在 内 资料来 源 : 麦可 思 教育学 医学 法学 艺术学 理学 文学 工学 管理学 经济学 农学 历史学 全国本科 2017届 71 70 69 70 68 70 67 67 68 65 64 68 2018届 71 70 70 70 69 69 67 67 67 65 63 68 2019届 71 70 70 70 70 68 67 66 66 65 64 68 从不同专业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来看 , 排名前 30的专业就业满意度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 平 , 其中 , 信息安全是 201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 , 排名第二的是小学教育和医 学影像学 。 2019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排名 TOP30的专业 ( 单位 : %) 注 :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 , 没有包括在 内 资料来 源 : 麦可 思 2.3.5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排名 ( 按专业 ) 79 77 77 75 75 75 75 74 74 74 73 73 73 73 72 72 72 72 72 72 72 72 72 72 71 71 71 71 71 71 全国本科 : 68 信 小 医 播 舞 交 物 建 运 信 风 计 新 护 汉 教 数 信 广 酒 体 动 微 药 舞 金 审 针 网 音 息 学 学 音 蹈 通 理 筑 动 息 景 算 闻 理 语 育 学 息 播 店 育 画 电 学 蹈 融 计 灸 络 乐 安 教 影 与 学 运 学 学 训 工 园 机 学 学 言 学 与 与 电 管 教 子 表 工 学 推 工 学 全 育 像 主 输 练 程 林 科 文 应 计 视 理 育 科 演 程 拿 程 学 持 学 学 用 算 编 学 学 艺 与 数 科 导 与 术 技 学 学 工 术 程 数据显示 , 2017-2019届本科各学科门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薪酬不断提升 , 从全国平均值来看 , 月薪酬从 2017届的 4774元提升至 2019届的 5440元 。 其中 , 月薪酬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 , 其次是经 济学 ; 而月薪酬排名末位的是历史学 。 2017- 2019届全国本科各学科门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薪酬排名 ( 单位 : 元 ) 2.4.1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薪酬排名 ( 按学科门类 ) 注 :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 , 没有包括在 内 资料来 源 : 麦可 思 工学 经济学 理学 管理学 艺术学 文学 医学 农学 法学 教育学 历史学 全国本科 2017届 5067 4889 4720 4613 4465 4633 4198 4346 4382 4251 4023 4774 2018届 5485 5283 5037 4996 4906 4983 4622 4724 4690 4551 4348 5135 2019届 5809 5519 5392 5350 5256 5234 5005 4972 4960 4778 4592 5440 6858 6145 5899 5856 5745 5638 5630 5625 5576 5543 5522 5515 5513 5513 5489 5455 5443 5435 5424 5396 从不同专业类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来看 , 排名前 16位的专业类月薪酬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 平 , 其中 , 计算机类是 201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薪酬最高的专业类 , 而自经济学类专业之后 , 排名 在后的专业类月薪酬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2019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薪酬排名 TOP20的专业类 ( 单位 : 元 ) 注 :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 , 没有包括在 内 资料来 源 : 麦可 思 2.4.2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薪酬排名 ( 按专业类 ) 全国本科 : 5440元 计 电 自 仪 电 金 交 管 数 财 安 测 统 机 电 经 新 物 能 轻 算 子 动 器 子 融 通 理 学 政 全 绘 计 械 气 济 闻 流 源 工 机 信 化 类 商 学 运 科 类 学 科 类 学 类 类 学 传 管 动 类 类 息 类 务 类 输 学 类 学 类 类 播 理 力 类 类 类 与 与 学 与 类 工 工 类 工 程 程 程 类 类 类 7310 7123 6857 6798 6671 6633 6267 6191 6068 6048 6044 5997 5919 5904 5887 5878 5861 5856 5812 5768 从不同专业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来看 , 排名前 20位的专业的月薪酬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 其中 , 信息安全是 201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薪酬最高的专业 , 排名第二的是软件工程 。 2.4.3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薪酬排名 ( 按专业 ) 全国本科 : 5440元 注 :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 , 没有包括在 内 资料来 源 : 麦可 思 2019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薪酬排名 TOP20的专业 ( 单位 : 元 ) 信 软 网 信 物 计 数 电 信 通 电 微 数 自 交 电 信 测 光 工 息 件 络 息 联 算 字 子 息 信 子 电 字 动 通 子 息 控 电 业 安 工 工 工 网 机 媒 科 管 工 信 子 媒 化 运 信 与 技 信 工 全 程 程 程 工 科 体 学 理 程 息 科 体 输 息 计 术 息 程 程 学 技 与 与 工 学 艺 科 算 与 科 与 术 技 信 程 与 术 学 科 仪 学 技 术 息 工 与 学 器 与 术 系 程 技 工 统 术 程 从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比例来看 , 医学毕业生读研比例最高 , 2019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为 26.6%。 其次是理学 、 农学 , 2019届读研比例分别为 23.3%、 22.8%。 其他学科门类读研率均低于 20%, 艺术学 读研比例最低 , 2019届读研比例仅为 15.2%。 2017- 2019届全国本科各学科门类读研比例 ( 单位 : %) 2.5.1 本科各学科门类读研比例 ( 按学科门类 ) 注 :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 , 没有包括在 内 资料来 源 : 麦可 思 医学 理学 农学 法学 历史学 工学 文学 教育学 经济学 管理学 艺术学 全国本科 2017届 25.7 22.8 21.4 17.6 16.8 15.2 10.8 10.9 10.9 9.2 5.8 14.1 2018届 26.3 23.2 22.2 18.4 17.5 16.1 11.6 11.4 11.2 9.8 6.2 14.7 2019届 26.6 23.3 22.8 18.5 17.6 17.0 12.0 11.7 11.7 10.5 7.0 15.2 从主要研究生专业类分布来看 , 临床医学类专业的读研比例最高 , 达 6%; 而电子信息类 、 法学类和计 算机类的读研比例位于第二梯队 , 占比在 5%-6%之间 ; 位于第三梯队的是工商管理类专业 , 读研比例 为 4.9%。 2.5.2 本科各学科门类读研比例 ( 按专业类 ) 2019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主要研究生专业类占比分布情况 ( 单位 : %) 5%- 6% 4%- 5% 3%- 4% 2%- 3% 1%- 2% 注 :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 , 没有包括在 内 资料来 源 : 麦可 思 = 6% 1% 临床医学类 电子信息类 法学类 计算机类 工商管理类 机械类 教育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材料类 化学类 金融学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土木类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医学类 数学类 新闻传播学类 音乐与舞蹈学类 设计学类 化工与制药类 等 20个专业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戏剧与影视学类 生物工程类 建筑类 经济与贸易类 中药学类 统计学类 能源动力类 等 47个专业类 从各学科门类读研转换专业的情况来看 , 2018届 、 2019届全国本科读研转换专业的比例分别为 27%、 26%, 其中 , 管理学 、 经济学读研转换专业的比例靠前 , 均在 40%以上 ; 而医学和法学读研转换专业的 比例较小 , 均在 15%以下 。 2018届 - 2019届本科各学科门类读研转换专业比例 ( 单位 : %) 注 :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 , 没有包括在 内 资料来 源 : 麦可 思 2.5.3 本科各学科门类读研转换专业比例 管理学 经济学 文学 农学 艺术学 理学 工学 教育学 历史学 法学 医学 全国本科 2018届 44 40 28 29 28 24 22 22 15 14 12 27 2019届 43 40 30 29 25 23 22 21 15 14 12 26 高考热门本科专业类排名及院校评比 3.1 高考热门本科专业类排名 3.2 高考热门本科专业类对应的十大行业 3.3 十大高考热门本科专业类院校评比 03 前瞻根据中国高等教育数据权威公司麦可思发布的中国本科生就业数据 , 选取就业率 、 就业满意度 、 薪酬 、 读研率等指标 , 并综合 2014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新增专业名单 , 建立一套高考热门本科 专 业评价体系 , 评选出 2020年中国高考热门报考本科专业类 TOP30。 2020年高考热门本科专业类 TOP30 资料来 源 : 麦可思 、 教育 部 3.1 高考热门本科专业类排名 排名 本科专业类名称 排名 本科专业类名称 排名 本科专业类名称 1 计算机类 11 电气类 21 建筑类 2 电子信息类 12 财政学类 22 轻工类 3 自动化类 13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23 经济与贸易类 4 仪器类 14 测绘类 24 土木类 5 电子商务类 15 统计学类 25 音乐与舞蹈学类 6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6 经济学类 26 材料类 7 金融学类 17 新闻传播学类 27 工商管理类 8 交通运输类 18 能源动力类 28 护理学类 9 数学类 19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29 化工与制药类 10 机械类 20 外国语言文学类 30 体育学类 根据社会现实情况 , 前瞻将高考热门报考本科专业类 TOP30归纳为十四大行业 , 最终选出当下最主流 的十大行业进行重点分析 , 旨在帮助考生形成对各类热门专业的认知 , 了解专业的具体内容 、 在对应 行业中的就业情况及行业的发展前景 , 为考生提供报考的参考依据 。 2020年高考热门本科专业类对应十大行业 资料来 源 : 前 瞻产业研究院整 理 3.2 2020年高考热门本科专业类对应十大行业 序号 本科专业类名称 行业 1 计算机类 、 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 2 自动化类 、 仪器类 工业自动化 3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金融学类 、 统计学类 、 经济学类 、 经济与贸易类 、 工商管理类 金融 4 建筑类 、 土木类 建筑 5 电气类 、 能源动力类 能源 6 电子商务类 电商 7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8 测绘类 卫星应用 9 新闻传播学类 传媒 10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 3.3.1 计算机类专业概况 专业类 : 计算机 类 专业代码 : 0809 学科门类 : 工学 62 14 12 12 11 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区块链工程 物联网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2020年普通高校新增专业数量 TOP5 ( 单位 : 家 ) 注 : “ 新设专业 ” , 是指 代 2 0 1 4 年以后新设的专业 ; 反之为 “ 传统专业 ” 资料来 源 : 教育 部 整 理 序号 下设专业 增设年份 序号 下设专业 增设年份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15 2 软件工程 / 11 网络空间安全 2015 3 网络工程 / 12 新媒体技术 2016 4 信息安全 / 13 电影制作 2016 5 物联网工程 / 14 保密技术 2017 6 数字媒体技术 / 15 服务科学与工程 2019 7 智能科学与技术 / 16 虚拟现实技术 2019 8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17 区块链工程 2019 9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 在计算机类的传统热门专业方面 , 前瞻综合了就业率 、 薪酬两项指标的排名顺序 , 选取了计算机类的 下设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 , 根据全国第三轮 、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以及软科公布的 2020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 进行院校的专业竞争力评比 , 结果如下 : 3.3.1 计算机类 -传统热门专业院校评比 1 2 3 4 5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6 7 8 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9 南京大学 10 同济大学 1 2 3 4 5 080902 软件工程 清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大学 6 7 8 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9 浙江大学 10 注 : “ 新设专业 ” , 是指 代 2 0 1 4 年以后新设的专业 ; 反之为 “ 传统专业 ” 资料来 源 : 教育部 、 软 科 整 理 天津大学 在新设专业方面 , 截至 2020年末 , 有 681家高校新增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专业 , 数量排名首 位 ; 其次是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 排名第三 、 第四的是区块链工程及虚拟现实技术专业 。 截至 2020年度计算机类新设专业新增院校数量排名及领先院校名单 3.3.1 计算机类 -新设热门专业院校评比 681 84 区块链工程 15 虚拟现实技术 14 新媒体技术 5 保密技术 4 电影制作 3 服务科学与工程 1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双一流高校 ( A类 ) 首批新增 北京大学 、 中南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华东师范大 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同济大学 、 厦门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兰州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央民族大 学 、 山东大学 、 重庆大学 、 北京理工大 学 、 华 中 科技大学等 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 首批新增 厦门大学 、 四川大学 清华大学 、 武汉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 、 中山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北京 邮电大学 、 四川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上海 交通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南京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东南大 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科学院大 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浙江大学 、 解放军信 息工程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山东大学 080910T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080911TK 网络空间安全 注 : “ 新设专业 ” , 是指 代 2 0 1 4 年以后新设的专业 ; 反之为 “ 传统专业 ” 资料来源 : 教育 部 3.3.2 电子信息类专业概况 专业类 : 电子信息 类 专业代码 : 0807 学科门类 : 工学 130 11 10 10 8 通信工程 3 人工智能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电子信息工程 2020年普通高校新增专业数量 TOP5 ( 单位 : 家 ) 注 : “ 新设专业 ” , 是指 代 2 0 1 4 年以后新设的专业 ; 反之为 “ 传统专业 ” 资料来源 : 教育 部 序号 下设专业 增设年份 序号 下设专业 增设年份 1 电子信息工程 / 1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2 电子科学与技术 / 11 医学信息工程 / 3 通信工程 / 12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4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13 电波传播与天线 / 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1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6 信息工程 / 15 电信工程及管理 / 7 广播电视工程 / 16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 8 水声工程 / 17 人工智能 2018 9 电子封装技术 / 18 海洋信息工程 2019 在电子信息类的传统热门专业方面 , 前瞻综合了就业率 、 薪酬两项指标的排名 , 选取了电子信息类 的 下设专业 : 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 , 根据全国第三轮 、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以及软科公布 的 2020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 进行院校的专业竞争力评比 , 结果如下 : 3.3.2 电子信息类 -传统热门专业院校评比 1 2 3 4 5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北京邮电大学 清华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6 7 8 上海交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9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2 3 4 5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 东南大学 北京大学 6 7 8 南京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复旦大学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 注 : “ 新设专业 ” , 是指 代 2 0 1 4 年以后新设的专业 ; 反之为 “ 传统专业 ” 资料来 源 : 教育部 、 软 科 整 理 浙江大学 345 2 人工智能 海洋信息工程 在新设专业方面 , 截至 2020年末有 345家高校增设人工智能专业 , 数量排名首位 。 根据全国高校人工 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的调研数据 , 2021年人工智能专业教育综 合 实力排名前三十的院校如下 : 截至 2020年度电子信息 类 2021年人工智能专业教育综合实力排名 TOP30 新设专业新增院校数量 注 : “ 新设专业 ” , 是指 代 2 0 1 4 年以后新设的专业 ; 反之为 “ 传统专业 ” 资料来 源 : 教育部 、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 新 联 盟 3.3.2 电子信息类 -新设热门专业院校评比 人工智能专业新增趋势 180 130 35 2018 2019 2020 排名 院校名称 排名 院校名称 排名 院校名称 1 清华大学 11 北京理工大学 21 同济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12 中国人民大学 22 吉林大学 3 浙江大学 13 厦门大学 23 西北工业大学 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 四川大学 24 华中科技大学 5 南京大学 15 重庆大学 25 复旦大学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6 山东大学 26 北京师范大学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17 武汉大学 27 华南理工大学 8 西安交通大学 18 兰州大学 28 中山大学 9 天津大学 19 上海交通大学 29 中国农业大学 10 电子科技大学 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0 中南大学 3.3.3 自动化类专业概况 专业类 : 自动化 类 专业代码 : 0808 学科门类 : 工学 2020年普通高校新增专业数量 ( 单位 : 家 ) 注 : “ 新设专业 ” , 是指 代 2 0 1 4 年以后新设的专业 ; 反之为 “ 传统专业 ” 资料来 源 : 教育 部 整 理 53 6 5 序号 下设专业 增设年份 1 自动化 / 2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3 机器人工程 2015 4 邮政工程 2016 5 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 2017 6 智能装备与系统 2019 7 工业智能 2019 2 2 机 自 智 轨 工 器 动 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