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全国297个地级市及直辖市人口流动全景.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0-2020全国297个地级市及直辖市人口流动全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0-2020全国297个地级市及直辖市人口流动全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0-2020全国297个地级市及直辖市人口流动全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0-2020全国297个地级市及直辖市人口流动全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0-2020全国297个地级市及直辖市人口流动全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截至 2021 年 7 月,全国 293 个地级市及 4 个直辖市披露了 2020 年第七 次人口普查公报,本文以此为样本,分析过去十年全国人口区域和城乡流 动特征。 过去十年全国人口流动的四个特征。 特征一:人口总体由北向南迁移, 珠、长三角城市群人口大幅流入,东北人口明显减少。 过去十年珠三角、 长三角城市群人口增加 2312.0 万、 1861.0 万,在各城市群中遥遥领先,其 中珠三角十年人口增长达到 21.9%;东北城市群十年人口降幅达到 10.4%; 部分南方城市群表现较好,如成渝城市群人口增量超京津冀居第三;海西、 滇黔、北部湾城市群人口增速也较高。 特征二:人口向高能级城市集中。 2010-2020 年一、二线城市人口大幅增长,增幅达到 26.2%、 21.7%,三四 线城市人口减少 0.4%。 特征三:中西部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东部人口 向城市群聚集。 过去十年中西部人口更多呈现“点状”聚集的特征,中部 地区的长沙、武汉、南昌、河南、太原、青岛、济南人口增长率较高;西 部地 区省会城市人口增长率较高。东部地区人口更多“块状”聚集,珠三 角区域的深圳、珠海、广州、中山、佛山、惠州、东莞人口增长率较高, 长三角区域的杭州、金华、合肥、宁波、苏州人口增长率较高。 特征五: 城乡流动加速,城镇化率大幅提升。 2010-2020 年全国城镇化率上升 14.2 个百分点至 63.9%,高于本世纪初十年的升幅。其中,上海、北京、天津、 广东、江苏、浙江、辽宁 7 省市城镇化率达 70%以上。 2020 年一、二线城 市整体城镇化率达到 90.7%、 77.6%,三四线城市为 58.2% 分区域来看,( 1)华北区域:人口增速较低 。 过去十年华北区域人口年 均增长率仅 0.29%,其中北京人口增长相对较多,年均增长率 1.11%,其 他人口增速较高的城市还有廊坊、石家庄、太原等。 ( 2)东北区域:人口 降幅较大,仅 3 市人口正增长。 东北常住人口十年下降 10.4%,仅长春、 沈阳、大连人口正增长。 ( 3)华东区域:人口大幅净流入,城镇化水平高。 华东人口十年增长 7.5%,其中浙江、福建、江苏人口净流入城市占比 81.8%、 66.7%、 53.8%,安徽、江西、山东人口净流出城市居多。 2020 年上海、合 肥、厦门、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城镇化率已超八成。 ( 4)中南区域: 多数省份人口净流入,广东人口吸引力最强。 中南六省中,广东、河南、 广西、海南人口净流入,其中广东人口增量居全国之首。区域最具人口吸 引力的城市包括深圳、珠海、三亚、广州、郑州、长沙等。 ( 5)西南区域: 总体人口小幅净流入,城镇化水平不高。 西南常住人口 十年增 7.1%,其 中 重庆、贵州、西藏人口净流入,四川、云南净流出;贵阳、成都、拉萨、 昆明 4 个省会城市人口增长较快。 ( 6)西北区域:人口小幅净流入,西安 优势明显。 西北常住人口十年增加 6.3%。其中西安人口增量达 448.5 万、 年均增长率 4.3%,在西北城市 群中明显领先。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具有不完整性;因各省市行政区划调整所造成的数 据口径差异等。 Table_Tit le 2021 年 7 月 16 日 全国 297 个地级 市 及直辖市 人口流动全景 ( 2010-2020) Table_BaseI nfo 固定收益 主题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池光胜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8100003 陈雨田 报告联系人 Tabl e_Report 相关报告 2 固定收益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过去十年全国人口流动的四个特征 . 3 1.1. 特征一:人口总体由北向南迁移 . 3 1.2. 特征二:人口向高能级城市集中 . 4 1.3. 特征四:中西部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东部向城市群聚集 . 4 1.4. 特征五:城乡流动加速,城镇化率大幅提升 . 5 2. 过去十年全国各区域人口流动情况 . 6 2.1. 华北区域:人口增速较低,北京人口增长相对较多 . 6 2.2. 东北区域:人口降幅较大,仅长春沈阳大连 3 市人口正增长 . 7 2.3. 华东区域:人口大幅净流入,城镇化水平高 . 8 2.4. 中南区域:多数省份人口净流入,广东人口吸引力最强 . 9 2.5. 西南区域:总体人口小幅净流入,城镇化水平不高 . 10 2.6. 西北区域:人口小幅净流入,西安优势明显 .11 图表目录 图 1:各省及直辖市 2010-2020 年人口变化(按地级市加总,万人, %) . 3 图 2:各城市群 2010-2020 年人口变化(按地级市加总,万人, %) . 3 图 3: 2010-2020 年各能级城市人口占比( %) . 4 图 4: 2010-2020 各能级城市人口变化(万人, %) . 4 图 5:全国 297 个地级市及直辖市人口增长率分布( 2010-2020, %) . 4 图 6:各省及直辖市 2010-2020 年城镇化率变化( %) . 5 图 7: 2020 全国 297 个地级市及直辖市城镇化率分布( %) . 5 图 8:华北地区北京和天津人口增速相对较高(万人, %) . 6 图 9:华北地区人口净流入城市较少(万人, %) . 6 图 10:华北地区城镇化率较高的城市有北京、天津、太原、乌海等( %) . 6 图 11:东北三省人口降幅较大(万人, %) . 7 图 12: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人 口负增长(万人, %) . 7 图 13:东北地区城市城镇化率有一定提高( %) . 7 图 14:华东区域浙苏鲁闽沪人口增加较多(万人, %) . 8 图 15:华东区域厦门、杭州等人口增长率较高(万人, %) . 8 图 16:华东区域多数城市城镇化水平较高( %) . 9 图 17:中南六省中广东人口增速最高(万人, %) . 9 图 18:中南六省中广东人口净流入城市最多(万人, %) . 9 图 19:中南地区中广东城镇化水平最高( %) . 10 图 20:西南地区川渝黔人口增长最多(万人, %) . 10 图 21:西南省会城市人口增速较高(万人, %) . 10 图 22:西南地区多数 城市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 %) .11 图 23:西北五省中陕西人口增量相对较多(万人, %) .11 图 24:西北地区西安人口增量明显领先(万人, %) .11 图 25:西北城市城镇化率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 12 3 固定收益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截至 2021 年 7 月, 全国 293 个地级市 及 4 个直辖市 披露 了 2020 年第七次 人口普查 公报 , 这 297 个 市 常住总人口 共 13.2 亿,占全国的 91.3%。 本文以此为样本,分析过去十年全国 人口区域和城乡 流动 特点。 需要说 明的是, 反映一个地区人口流入情况 常用常住人口增长率 和自然增长率对比,前者高于后者表示净流入,由于 地方 自然增长率数据 披露不完整,我们 采用 过去十年全国平均自然增长率( 0.52%) 作为参考。 实际中各地自然增长率 存在 一定 差 异,但多数地区差异幅度相对不大, 2019 年全国 80%的省及直辖市自然增长率在 0.2%-0.7% 之间。 1. 过去十年 全国 人口流动的 四 个 特征 1.1. 特征一: 人口总体 由北向南 迁移 2010-2020 年珠、长三角城市群人口大幅增多,东北人口明显减少。 过去十年珠三角、长三 角城市群人口增加 2312.0 万、 1861.0 万人 ,在各城市群中遥遥领先, 其中珠三角十年人口 增长达到 21.9%,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群, 与 区域经济较为发达同时落户政策相对宽松 有关 。 两个城市群人口减少,为东北和山西中部城市群 ,人口各减少 79.7 万、 1106.7 万,其中东 北十年人口降幅达到 10.4%。 部分南方城市群表现较好 ,如 成渝城市群 , 人口增量 超过京津 冀居第三 , 十年人口增长 620.0 万人 ;海西、滇黔、北部湾城市群人口十年总增长在 8%以 上。 图 1: 各城市群 2010-2020 年人口变化(按地级市加总,万人, %) 资料来源: 地方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分省份来看, 过去十年广东、浙江是全国唯二常住人口增加 1000 万以上的省份 ,年均增长 率达到 1.9%、 1.7%,自然增长率如按照全国过去十年平均水平估算( 0.52%),人口大幅净 流入; 过去十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常住人口减少均在 100 万以上 ,其中黑龙江人口减少高 达 628.5 万,其他人口减少的省份还有山西、内蒙古和甘肃。 4 个直辖市常住人口保持较高 水平的增长 ,年均增长率均在 0.7%以上。 图 2: 各省及直辖市 2010-2020 年人口变化(按地级市加总,万人, %) 资料来源: 地方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 -1% -1% 0% 1% 1% 2% 2% 3% -1500 -1000 -5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珠 三 角 长 三 角 成 渝 京 津 冀 山 东 半 岛 中 原 海 峡 西 岸 滇 黔 西 北 北 部 湾 长 江 中 游 山 西 中 部 东 北 2010-2020常住人口变动 2010-2020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右) 全国年均自然增长率(右) -3% -2% -1% 0% 1% 2% 3% 4% -1000 -5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广 东 浙 江 江 苏 山 东 河 南 福 建 广 西 重 庆 贵 州 四 川 河 北 陕 西 北 京 上 海 云 南 新 疆 海 南 天 津 宁 夏 湖 南 湖 北 江 西 西 藏 安 徽 青 海 甘 肃 内 蒙 古 山 西 辽 宁 吉 林 黑 龙 江 2010-2020常住人口变动 2010-2020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右) 全国年均自然增长率(右) 4 固定收益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2. 特征二 : 人口 向 高能级 城市 集中 2010-2020 年一二线城市常住人口大幅 增长,三四线 微降 。 2020 年 一线城市常住人口 8300.0 万人,相比 2010 年 增 1724.4 万人,增幅 达到 26.2%,二线城市 ( 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 及 部分 经济强市 ) 2020 年常住人口 3.3 亿人,相比 2010 年增 21.7%;而三四线城市过去十年 人口减少 0.4%。 2010年, 26.9%的人口生活在一二线城市, 2020年,这一比重上升至 31.2%。 图 3: 2010-2020 年 各能级城市人口 占比 ( %) 图 4: 2010-2020 各能级城市人口变化(万人, %) 资料来源: 地方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地方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3. 特征 三 : 中西部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东部向城市群聚集 过去 十年 中西部 人口 向区域中心城市聚集 。 中部地区 中 ,长沙、武汉、南昌 、 河南 、 太原 、 青岛 、 济南 人口增长率较高; 西部地区中,省会城市人口 增长率较高 ,西安、银川、贵阳、 成都、昆明、乌鲁木齐 6 市 人口十年增长超 30%。 北方地区 中, 长春、北京、石家庄 等 人口 增长率较高 。 东部地区人口更多 呈现 “块状”聚集 的特点 ,向城市群集中 , 珠 三角 区域的深 圳、珠海、广州、 中山 、佛山、惠州、东莞 十年人 口增长 超过 20%, 长三角区域的杭州、金 华、合肥、宁波、苏州十年人口增长超过 20%。 图 5: 全国 297 个地级市及直辖市人口增长率分布 ( 2010-2020, %) 资料来源: 地方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备注:由于各市自然增长率数据披露不完整,我们采用过去十年全国平均自然增长率( 0.52%)替代,常住人口增长 率高于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净流入,反之为净流出。 本图红色区域为人口净流入,蓝色为人口净流出。 6.3% 24.9% 68.8%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四线城市 -20% 0% 20% 4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一线 二线 三四线 2010年常住人口 2020年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变动(右轴) 2020 年 2010 年 5 固定收益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4. 特征 四 : 城乡流动加速,城镇化率大幅提升 从全国七普公报来看, 2020 年全国城镇人口共 9.0 亿人,城镇化率达 63.9%,与 2010 年 六 普 相比, 上升 14.2 个百分点。而 2000-2010 年,全国城镇化率上升 13.5 个百分点, 近十年 中国城镇化进程 有所 加快。 7 省市 城镇化率 超 70%, 一二线城市城镇化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 2020 年 上海、北京、天津、 广东、江苏、浙江 、辽宁 7 省市 城镇化率达到 70%以上 。 过去十年 贵州城镇化 率升幅最大, 提升 19 个百分点至 55.1%, 河南 、四川 、陕西 等 城镇化率提升幅度也较大 。 分 城市群看, 珠三角、长三角城镇化率最高,达到 74.1、 71.0%,滇黔、成渝、中原城市群城镇化率升幅 显著。 分 能级来看, 一二线城市城镇化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2020 年分别达到 90.7%、 77.6%, 三四线城市总体为 58.2%。 图 6: 各省及直辖市 2010-2020 年 城镇化率变化( %) 资料来源: 地方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备注:由于地级市数据披露不全,本图数据直接采用省人口普查公报数据。 图 7: 2020 全国 297 个地级市及直辖市城镇化率分布 ( %) 资料来源: 地方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备注: 63.89%为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公布的城镇人口比重 。 0% 5% 10% 15% 20% 25% 0% 20% 40% 60% 80% 100% 上 海 北 京 天 津 广 东 江 苏 浙 江 辽 宁 重 庆 福 建 内 蒙 古 黑 龙 江 宁 夏 山 东 湖 北 陕 西 吉 林 山 西 江 西 海 南 青 海 河 北 湖 南 安 徽 四 川 新 疆 河 南 广 西 贵 州 甘 肃 云 南 西 藏 2010年城镇化率 2020年城镇化率 全国城镇化率 城镇化率变动 6 固定收益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 过去十年全国各区域人口流动情况 2.1. 华北区域:人口 增速较低 ,北京人口增长 相对 较多 2020 年 华北地区常住人口为 1.6 亿人 (按地级市加总 ) , 过去十年增加 2.9%,年均增长率 仅 0.29%,低于全国平均自然增长率( 0.52%) 。 图 8: 华北 地区 北京和天津人口增速相对较高 (万人 , %) 资料来源: 地方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北京 人口增长相对较多 , 过去十年 常住人口增 226.1 万人, 年 均增长率 1.11%。 华北地区其 他人口增速较高的城市还有廊坊、石家庄、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和太原 ;乌兰察布、呼伦贝 尔、忻州等人口降幅较大。 图 9: 华北地区人口净流入 城市较少 (万人, %) 资料来源: 地方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红 色:人口净流入 (年 均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 黄色 :人口净流出 (年 均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 黄色:人口净流出(年均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 黄色:人口净流出(年均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 黄色:人口净流出(年均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 黄色:人口净流出(年均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 黄色:人口净流出(年均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重 庆 贵 阳 遵 义 六 盘 水 安 顺 铜 仁 毕 节 成 都 攀 枝 花 遂 宁 德 阳 自 贡 乐 山 雅 安 绵 阳 宜 宾 泸 州 南 充 眉 山 内 江 达 州 广 元 巴 中 广 安 资 阳 拉 萨 林 芝 山 南 昌 都 昆 明 玉 溪 曲 靖 丽 江 普 洱 昭 通 保 山 贵州 四川 西藏 云南 城镇化率变动 2020年城镇化率 全国城镇化率 -2% -1% 0% 1% 2% 3% 4% 5% -1000 -5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广 东 浙 江 江 苏 山 东 河 南 福 建 广 西 重 庆 贵 州 四 川 河 北 陕 西 北 京 上 海 云 南 新 疆 海 南 天 津 宁 夏 湖 南 湖 北 江 西 西 藏 安 徽 青 海 甘 肃 内 蒙 古 山 西 辽 宁 吉 林 黑 龙 江 2010-2020常住人口变动 2010-2020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右) 全国年均自然增长率(右) -2% 0% 2% 4%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兰 州 嘉 峪 关 定 西 金 昌 庆 阳 酒 泉 张 掖 陇 南 白 银 平 凉 天 水 武 威 银 川 吴 忠 石 嘴 山 中 卫 固 原 西 宁 海 东 西 安 榆 林 延 安 铜 川 安 康 汉 中 商 洛 咸 阳 宝 鸡 渭 南 乌 鲁 木 齐 哈 密 克 拉 玛 依 吐 鲁 番 甘肃 宁夏 青海 陕西 新疆 2010-2020常住人口增加 2010-2020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右) 12 固定收益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西北区域 城镇化率 整体不高 。 2010-2020 年 西北地区总体城镇化率由 40.5%上升至 55.8%, 城镇化率水平 低于全国其他区域 。 区域分化较明显, 嘉峪关、兰州,银川,西安 城镇化率较 高,在 80%以上 。 图 25: 西北 城市 城镇化率 多数低于全国 平均 水平 ( %) 资料来源: 地方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备注: 新疆、陕西铜川 数据 未披露 嘉 峪 关 兰 州 金 昌 酒 泉 白 银 定 西 张 掖 武 威 天 水 平 凉 庆 阳 陇 南 银 川 石 嘴 山 吴 忠 中 卫 固 原 西 宁 海 东 西 安 榆 林 延 安 宝 鸡 咸 阳 汉 中 安 康 渭 南 商 洛 甘肃 宁夏 青海 陕西 城镇化率变动 2020年城镇化率 全国城镇化率 13 固定收益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分析师声明 池光胜声明,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勤勉尽责、诚实 守信。本人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 研究观点独立公正、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特此声明。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说明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取得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本公司及其投资咨询人员可以为证券投资人或客户提供证券投 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等直接或间接的有偿咨询服务。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 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本公司可以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 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 并向本公司的客户发布。 免责声明 为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 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本 报告中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 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 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 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同时,本公司有权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 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 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如有需要, 客户可以向本公司投资顾问进一步咨询。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 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 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提请客户充分注意。客户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其投资决 策的惟一参考因素 ,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客户自身的投资判断与决策。在任何情 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无论是否已经明 示或暗示,本报告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在任何情况下,本 公司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 复制、发表、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 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且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估值结果和分析结论是基于所预定的假设,并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和模型得出 的,由于假设、估值方法和模型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估值结果和分析结论也存在局限 性,请谨慎使用。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本声明条款具有惟一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14 固定收益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Table_Addr ess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深圳市 地 址: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 2008 号中国凤凰大厦 1 栋 7 层 邮 编: 518026 上海市 地 址: 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 638号国投大厦 3层 邮 编: 200080 北京市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 2 号楼国投金融大厦 15 层 邮 编: 100034 Tabl e_Sal es 销售联系人 上海联系人 潘艳 上海区域销售负责人 18930060852 侯海霞 上海区域销售总监 13391113930 朱贤 上海区域销售总监 13901836709 李栋 上海区域高级销售副总监 13917882257 刘恭懿 上海区域销售副总监 13916816630 孙红 上海区域销售副总监 18221132911 苏梦 上海区域销售经理 13162829753 秦紫涵 上海区域销售经理 15801869965 陈盈怡 上海区域销售经理 13817674050 徐逸岑 上海区域销售经理 18019221980 北京联系人 张莹 北京区域销售负责人 13901255777 张杨 北京区域销售副总监 15801879050 温鹏 北京区域销售副总监 13811978042 刘晓萱 北京区域销售副总监 18511841987 王帅 北京区域销售经理 13581778515 游倬源 北京区域销售经理 010-83321501 深圳联系人 张秀红 深圳基金组销售负责人 0755-82798036 侯宇彤 北京区域销售经理 18210869281 胡珍 深圳基金组高级销售副总监 13631620111 范洪群 深圳基金组销售副总监 18926033448 聂欣 深圳基金组销售经理 13540211209 杨萍 深圳基金组销售经理 0755-82544825 黄秋琪 深圳基金组销售经理 13699750501 喻聪 深圳基金组销售经理 18503038620 马田田 深圳基金组销售经理 183180540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