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商贸零售行业 2022年 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1 . 行业回顾: 零售数据与业绩: 2021年社会消费在曲折中逐步复苏,金银珠宝、化妆品等品类增长亮眼。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层面,超市板块持 续承压,医美、化妆品、黄金珠宝板块龙头公司增长较好。 零售企业竞争策略:围绕年轻一代消费偏好变化,全渠道融合、数字化升级,实现 “ 人、货、场 ” 效率提升。 2 . 细分板块梳理分析: 医美: “ 轻医美 ” 需求风起,国货品牌竞争力突出;行业层面监管趋严,利好龙头产品方和医美机构。产品端重点看好玻尿酸、 肉毒素、再生类和光电类四大优质细分赛道;机构端关注区域龙头的资质、医师资源和品牌优势。 化妆品:大单品、多渠道逻辑持续检验,国货龙头凭借强运营能力市占率有望提升;看好皮肤学级、强功效性护肤品和彩妆赛道。 黄金珠宝:终端消费持续高景气,龙头品牌加速下沉扩张,看好省代模式赋能和新渠道新产品助力。 传统零售:超市板块面对外部激烈竞争,仍将持续承压;母婴连锁渠道价值突出,头部企业并购扩张加速。 电商新零售:抖音打造兴趣电商,国货品牌抢占自播新阵地;社区团购引领下沉市场零售革命,秋冬旺季表现可期。 3 .投资建议:沿 “ 颜值经济 ” 、 “ 电商新零售 ” 、 “ 线下零售(黄金珠宝) ” 三条主线布局。 颜值经济:( 1)医美:重点推荐医美产品龙头爱美客、华熙生物;( 2)皮肤学级和功效性护肤品:重点推荐敏感肌龙头贝泰妮, 受益标的珀莱雅;( 3)彩妆:受益标的国潮彩妆龙头毛戈平(已过会) 。 电商新零售: ( 1)社区电商:关注社区团购秋冬旺季发展,受益标的美团、拼多多;( 2)跨境电商:重点推荐吉宏股份。 线下零售:关注高景气黄金珠宝板块,重点推荐周大生(省代模式赋能),受益标的周大福、潮宏基。 4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风险,疫情反复,行业竞争加剧等。 目 录 零售行业综述:社会消费曲折中复苏,零售企业经营承压 医美:监管趋严利好龙头公司,关注玻尿酸、肉毒素等优质细分赛道 化妆品:大单品、多渠道逻辑检验,国货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 黄金珠宝:终端消费高景气,头部品牌持续下沉,看好省代模式助力 传统零售:超市持续承压,母婴连锁龙头扩张 电商新零售:国货抢占品牌自播新阵地,社区团购旺季可期 投资建议 1 2 3 4 5 6 7 8 风险提示 1 .1 零售数据指标:社会消费稳步复苏,金银珠宝类表现亮眼 社会消费整体稳步复苏,但也受到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 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社零总额 31.8万亿元(同比 +16.4%),其中一、二、 三季度单季同比分别 +33.9%/+13.9%/+5.1%,整体延续复苏态势,但三季度受到疫情反复等影响增速放缓。 分品类看,粮油食品等必选消费表现稳健,金银珠宝等可选消费品亮眼。 2021年前三季度,粮油、食品类等必选消费品平稳增长。 消费升级品类整体维持较快增长,其中化妆品 2021Q1-Q3单季同比分别 +41.4%/+15.0%/+2.2%,金银珠宝受益于疫情后婚庆需求释放, 维持较高增速( 2021Q1-Q3单季同比分别 +93.3%/+34.3%/+13.8%)。 图 1: 2021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稳健复苏 图 2:必选消费品类表现稳健,金银珠宝等可选消费品类维持较快增长 1 00% 4 3 2 1 0% 0% 0% 0% 8 6 4 2 0% 0% 0% 0% 0 % - - - 10% 20% 30% 0 % -20% -40% -6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当月同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020Q1 2020Q2 2020Q3 2020Q4 2021Q1 2021Q2 2021Q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 .2 零售渠道特征:线上延续高景气,线下复苏步伐放缓 线上渠道延续较高景气。 疫情加速消费线上化进程,而消费者习惯具备惯性,推动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021年 1-9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总额同比 +15.2%,占社零总额比重为 23.6%,线上渠道渗透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2021年天猫双十一开 2 售仅 1小时,多达 2600余个品牌成交额超过 2020年全天;京东双十一开售 4小时累计售出 1.9亿余件商品,线上消费热情高涨。 线下渠道受疫情反复影响,复苏速度放缓。 三季度以来,受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影响,线下消费复苏步伐略有放缓。按零售业态分, 2 021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超市 /便利店 /百货店 /专业店 /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6.2%/14.5%/19.9%/17.1%/19.8%。 重大节假日旅游消费尚未完全恢复。 2021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达到 3011亿 /272亿 1132亿 /294亿 /371亿 /3891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的 59%/57%/77%/75%/79%/60%),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 图 3:线上渠道渗透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图 4:线下渠道受疫情反复影响,复苏速度放缓 图 5:重大节假日旅游消费尚未完全恢复 3 5% 4500 79%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3 2 2 1 1 0% 5% 0% 5% 0% 77% 7 5% 2 3.6% 4 3 3 2 000 500 000 500 30% 25% 20% 60% 5 9% 5 7% 2000 1 1 5% 0% 1 1 500 000 5 0 % % 5 0 % 5 00 0 % 超市 便利店 百货店 专业店 专卖店 春节 清明 劳动 端午 中秋 国庆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比重:累计值 2021H1零售额同比增速 2021Q1-Q3零售额同比增速 旅游收入(亿元) 占疫情前同期比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1 .3 零售企业经营业绩:一季度恢复较快,二三季度利润端承压 2 021年年初至今零售(商业贸易)指数下跌 6.16%。 表现弱于大盘(沪深 300同期跌幅为 5.88%),在 28个一级行业中位于第 18名。 零售企业 2021年前三季度收入端整体恢复稳健。 我们选取 8家超市、 15家百货、 8家医美化妆品、 5家黄金珠宝和 2家专业连锁合计 8家上市公司(下简称行业整体)作为样本,对零售行业业绩做梳理分析。一季度单季行业整体收入端同比 +9.5%,恢复较快;二、 3 三季度零售行业整体营业收入恢复稳健,同比分别 +7.3%、 +4.4%。 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二、三季度利润端显著承压。 一季度单季行业整体利润端同比 +92.5%,同期低基数下实现较快增长。二、 三季度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 -33.0%/-56.3%,受疫情反复及外部竞争等因素影响,业绩端承压较明显。 图 6: 2021年年初至今,商业贸易指数下跌 6.16% 图 7:前三季度行业收入端整体恢复稳健 图 8:一季度行业利润端恢复较快,二、三季度承压 1 1 5% 0% 1 1 1 600 400 200 15% 10% 70 60 120% 1 8 00% 0% 5 0 % % 5 4 0 0 60% 0% 20% 5 0 % % 1000 4 - - - 5% 10% 15% 8 6 4 2 00 00 00 00 0 30 0% -20% 2 0 0 0 - 5% -20% -25% -30% - 40% 60% 1 - - 10% 15% -80% - 1 2/31 2/28 沪深 300 4/30 6/30 8/31 10/31 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右轴) 扣非归母净利润(亿元) 同比(右轴) 商业贸易 数据来源: Wind、(截至 2021年 10月 31日) 数据来源: Wind、 数据来源: Wind、 1 .3 零售企业经营业绩:黄金珠宝、医美化妆品龙头公司增长较好 收入端看,超市基本持平,医美化妆品、黄金珠宝增长较快。 2021年前三季度,超市板块营收(同比分别 -9%/-3%/+1%)显著承压; 医美化妆品板块营收同比分别 +43%/+28%/+15%,黄金珠宝板块则同比分别 +25%/+27%/+15%,收入端均维持较快增长。 利润端看,超市下滑明显,百货、医美化妆品、黄金珠宝三季度利润亦承压。 受同期高基数、疫情反复及社区团购新业态冲击等因素 影响, 2021年前三季度超市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 -66%/-374%/-293%;百货、医美化妆品、黄金珠宝、板块上半年扣非归母净 利润增长较快,但单三季度同比增速均有所下滑。 特征:头部企业经营表现显著优于板块整体。 受益于品牌、渠道、供应链等优势,头部企业竞争优势边际提升,整体经营表现优秀。 医美板块龙头爱美客、化妆品板块龙头贝泰妮和黄金珠宝板块龙头周大福、周大生均收获亮眼业绩。 图 9:除超市板块外, 2021年前三季度各板块营收均有明显恢复 图 10:零售各细分板块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 00% 6 4 2 0% 0% 0% 1 0 % - - - 100% 200% 300% 0 % - - - 20% 40% 60% -400% 超市 百货 医美化妆品 2021Q2 2021Q3 黄金珠宝 超市 百货 医美化妆品 2021Q2 2021Q3 黄金珠宝 2 020 2021Q1 2020 2021Q1 数据来源: Wind、 数据来源: Wind、 1 .4 “ 人、货、场 ” 演进升级 新人群、新需求、新流量和新品牌 “ 人 ” :低线城市孕育消费潜力,年轻一代引领消费潮流。 从地域分布看:受益居民消费意愿觉醒和消费能力提升,低线城市孕育 广阔潜力,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发力布局下沉市场。从年龄分层看: 90/95后等新生代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懒宅经济、颜值经济等 新消费蓬勃发展,而年轻一代对短视频、社交、直播等社媒的高接受度,也催生出抖音电商、直播带货等持续火爆。 “ 货 ” :新人群、新需求催生新品牌,赛道细分化赋予突围机会。 消费者身份认同与个性表达已成为购物新需求,催生新品牌发展 机会,而赛道的细分化,加速新品牌突围崛起。越来越多品牌从小众品类或单品类入手打造尖刀产品,抢占小众市场,典型代表如 掀起 “ 泡面革命 ” 的拉面说、匠心制造的鲜炖燕窝品牌小仙炖及健康食品领域的 “ 麦片届黑马 ” 王饱饱等。 “ 场 ” : “ 兴趣电商 ” 崛起,短视频沉浸式消费激发用户需求。 用户流量持续向短视频平台倾斜,短视频平台电商崛起,已对传统 电商平台造成明显分流,其相对优势体现在:( 1)通过沉浸式观看体验激发用户需求,而非只是满足需求;( 2)通过兴趣内容精 准推送,而非根据搜索关键词简单匹配;( 3)直播带货等形式,对用户消费引导力更强。 图 11: 90后是各电商平台的消费主力( 2021年 1-6月) 图 12:赛道细分化赋予新品牌突围机会 图 13:短视频和直播持续火爆 1 0 8 6 4 2 0 (亿人 ) 100% 80% 60% 40% 20% 0% 1 00% 8 6 4 2 0% 0% 0% 0% 4 1 6.1 9.3 2 4.1 24.3 15.4 22.4 23.6 19.2 0 % 2 018.06 2018.12 2019.06 2020.03 2020.12 淘宝 京东 苏宁易购 手机天猫 1 3 8岁以下 6-40岁 19-24岁 41-45岁 25-30岁 46岁以上 31-35岁 短视频用户规模 短视频使用率 网络直播用户规模 网络直播使用率 数据来源: QuestMobile、 资料来源:李子柒等各品牌官网 数据来源: QuestMobile、 1 .5 年度零售关键词:品牌自播 品牌自播强势入局,占比不断上升。 品牌自播是指有品牌资质的商家使用店铺官方账号开播的经营方式,由于具备多种优势而成 为各大商家的新选择。据淘宝直播数据, 2021年双十一预售第一周,成交额破千万的直播间共 165个,其中品牌直播间占比近 9成。 相较于传统达人带货,品牌自播具备三大优势: ( ( ( 1)高曝光:品牌店铺自播可以和短视频联动,通过高质量短视频提升用户认知,高频次自播承接短视频引入流量。 2)高转化:旗舰店直播一般有品牌信誉作为隐性担保,用户信赖度高、转化率高。 3)高收益:自播商品价格由品牌商自己把控,调整空间大,且无需缴纳 KOL坑位费和佣金,显著降低成本。 图 14:预计 2021年品牌自播规模占比将有所提升 00% 图 15:薇诺娜、周大生、鸿星尔克等品牌纷纷在抖音开启品牌店铺自播 1 3 6 2% 8% 8 6 4 2 0% 0% 0% 0% 4 3% 5 7% 0 % 2 020 2021E 达人播市场占比 品牌自播市场占比 数据来源: QuestMobile、 资料来源:抖音 APP 1 .5 年度零售关键词: DTC DTC模式真正打通了 “ 人、货、场 ” 。 DTC商业模式以用户为核心,直接面向消费者出售商品或服务,从而高效地创造价值。 DTC是全链条层面的系统重构,形成 “ 产品研发 -营销传播 -交付体验 -反馈收集 ” 的生产营销闭环,真正打通 “ 人、货、场 ” 。 DTC模式直面消费者更具优势。 与传统模式进行对比, DTC模式优势在于:( 1)更接近终端消费者,更关注消费行为研究及消 费者生活形态把握;( 2)具有成本和效率优势,让利消费者以此提升竞争力。 各企业深化 DTC模式转型,实现快速变革与提升。 新兴 DTC品牌,实现 “ 以产品为中心 ” 向 “ 以消费者为中心 ” 的运营模式转变。 目前国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花西子,服饰品牌安踏、优衣库等通过 DTC改革,均取得显著成效。 图 16: DTC真正打通 “ 人、货、场 ” 图 17:各企业深化 DTC模式转型实现快速变革 资料来源:交大海外华南中心 资料来源:完美日记等各公司官网 1 .5 年度零售关键词:国潮 图 18:新生代成为国潮消费主力军( 2020年) 民族自信提升,年轻人群成为消费主力,驱动国潮兴起。 随着 90后及 00后人群逐渐成为消 费主力军,年轻一代的突出特质是民族自信,因此对国货接受程度较高。根据国潮骄傲搜 索大数据报告统计,消费者对国货关注度已由 2016年的 45%提升至 2021年的 75%。 1 .8% 2 .7% 4.2% 1 6.9% 国潮赋能新老品牌打造爆品,形成品牌积淀。 未来 “ 国潮 ” 有望持续成为风口,国产品牌 借助创新营销优势打造国潮爆款产品,在抢占年轻消费市场同时,也将逐步形成品牌沉淀。 例如, 2018年花西子推出故宫口红系列引起国潮热,之后完美日记、李子柒、李宁、波司 登、老凤祥等品牌接力,持续引领了美妆、服饰、珠宝、食品等各品类的消费热潮。 4 8.6% 25.8% 9 0后 00后 80后 70后 60后 其他 图 19:国潮化赋能新老品牌打造爆品,长期看将逐步形成品牌沉淀 数据来源: 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 1 .6 零售企业竞争策略:全渠道融合 +数字化升级 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成大趋势。 随着消费场景多元化,越来越多企业开启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将线上需求 引导延伸到线下门店,另一方面通过线下门店体验增加转化率,再吸引消费者返回线上购买,形成相互加持的全渠道模式。 围绕 “ 人货场 ” 的数字化升级,仍为各企业重要发展方向。 企业通过 “ 人货场 ” 全链路的数据化、可视化,实现智能精准的消 费者、商品与场景运营,让品牌不断贴近消费者的内心需求。 ( ( ( 1)数字化人群分析:根据用户状态与偏好变化,通过数字化实现可分析、可识别、可触达的精准营销。 2)数字化产品生产:在消费者需求数据赋能下实现 C2M定制及生产全流程互联,搭建实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柔性供应链。 3)数字化场景体验:企业通过 “ 交易 +交互 +交付 ” 全面提升消费者体验,实现线上线下全场景拓展。 图 20: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成大趋势 图 21: “ 人货场 ” 数字化仍为各企业发展主流方向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目 录 CONTENTS 零售行业综述:社会消费曲折中复苏,零售企业经营承压 医美:监管趋严利好龙头公司,关注玻尿酸、肉毒素等优质细分赛道 化妆品:大单品、多渠道逻辑检验,国货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 黄金珠宝:终端消费高景气,头部品牌持续下沉,看好省代模式助力 传统零售:超市持续承压,母婴连锁龙头扩张 电商新零售:国货抢占品牌自播新阵地,社区团购旺季可期 投资建议 1 2 3 4 5 6 7 8 风险提示 2 .1 医美行业:颜值压力催生旺盛需求,大空间低渗透黄金赛道蓬勃发展 颜值压力催生旺盛医美消费需求,大空间、低渗透黄金赛道蓬勃发展。 供给端:非手术类 “ 轻医美 ” 项目崛起,降低消费者初尝试门槛; 需求端:医美接受度提高,年轻化趋势催生美肤、抗衰等日常化需求; 市场规模:根据 Frost & Sullivan数据, 2019年我国受监管医美市场规模为 1436亿元,但渗透率( 3.6%)远低于日、美、韩等医美 成熟市场水平。 中游医美产品商占据价值链核心环节,前期研发、资质审批、产品推广构筑竞争壁垒。 行业政策:监管趋严,利好合规优质医美产品及区域龙头医美机构。 医美产品端:看好透明质酸、肉毒素、再生类、光电 &射频四大细分赛道。 ( 1)透明质酸:主打抗初老 &填充,国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目前行业内合规 类医疗器械透明质酸产品达 40款,未来重点 关注水光类等细分赛道优质产品。 ( ( ( 2)肉毒素:应用于除皱、瘦身领域,目前合规产品仅 4款;爱美客、复星医药等多家企业也正通过自研、代理等方式积极布局。 3)再生类:受益于医美终端消费升级,行业景气度高,爱美客 “ 濡白天使 ” 7月上市、华东医药伊妍仕少女针 8月发布。 4)光电 &射频:美肤、美白等医美日常化项目代表,明星项目热玛吉深受终端消费者欢迎,目前市场中仍以进口设备为主。 医美机构端:监管趋严,看好在资质、医师资源和品牌方面占据优势的区域龙头机构。 2 .1 医美行业:产品方占据医美产业链核心环节 医美产业链中,生产商占据医美产业链核心环节,议价权较高。 医美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原料供应商、中游产品器械生产制造商、下游 医美机构和消费者构成。相较而言,中游产品厂商的技术、资质壁垒高,掌握产业链议价权,因此也具有较高的利润率。 图 22:医美产品生产商占据产业链核心环节 上游 中游(医美产品生产企业占据产业链主要利润) 下游 消费场景 医美机构 获客渠道 垂直平台 消费者 爱美客 1 4% 华熙生物 玻尿酸原料供应商 格局相对集中, 进入壁垒高 8% 直营 经销 昊海生科 6% 海外公司 65% 转诊平台 社群 欧壁医药包装科技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 北京中原合聚经贸等 医院 其他 综合平台 7 % 预灌封注射器等是医美生产商重要 原料成本 格局相对集中,海外占主导 高进入壁垒、强议价权 医美机构高度分散, 低进入壁垒、亏损企业多。 垂直平台是重要信息流通渠道 25元 351元 980-3800元 原料 出厂售价 医院售价 消费者 加价 14倍 加价 3-13倍 毛利率: 70%-80% 净利率: 25%-35% 毛利率: 85%-95% 净利率: 30%-60% 毛利率: 50%-60% 净利率:亏损 +10% 资料来源:新氧 APP、艾瑞咨询、 2 .1 医美行业:监管趋严引导行业规范发展,未来合规产品发展空间大 合规医美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大。 根据 Frost & Sullivan数据, 2019年监管医美市场 /非监管医美市场规模分别为 1436亿元 /1349亿元,占总 市场规模的比例分别为 52%/48%,行业有近一半规模为非监管市场,未来合规医美服务市场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医美行业整体监管趋严,政策频出。 由于行业不合规现象较多,国家多次颁布政策法规对医美行业进行监管。 2021年 6月,八部委联合 开展打击非法医美服务专项整治,包括严厉打击非法开展医美相关活动、严格规范医美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售治药品医疗器械、查处 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四方面内容; 8月,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对医美广告进行监督。 监管趋严有利于行业规范发展,长期利好具备合规 类医疗器械资质的产品方和合规龙头医美机构。 图 23: 2019年我国合规医美市场仅占市场总规模半数 表 1:国家多次颁布政策法规监管医美行业 颁布时间 政策名称 颁布单位 政策内容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在我国境内上市的药品和第二、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 注册管理,未取得注册批准的产品不得上市;未依法取得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合法资 质的,不得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 亿元 5857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 卫健委、药监委 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 等部门 2 020.4 多部门联合加强药品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商务部门要督 促电商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海关要加大药品和医疗器械进口监管力度;药品监管部门要 依职责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 2 672 卫健委、药监局关于开展 卫健委、药监局 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 等部门 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 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注射用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肉毒毒素等药品、医疗器械行为。严厉打 击走私注射用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肉毒毒素等药品、医疗器械行为 加大对行政区域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力度:督促其严格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 法和关于将 A型肉毒毒素列入毒性药品管理的通知相关要求,自觉依法依规生产经营 加强注射用 2 1 785 349 2017.5 2016.7 项行动的通知 1 281 3185 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注射 1 436 用 A型肉毒毒素管理的通 药监局 A型肉毒毒素购销管理: 注射用 A型肉毒毒素生产(进口)企业和指定经营企业必须严格审 核购买单位资质,建立客户档案,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购、销、存管理,保证来源清 楚,流向可核查、可追溯 知 2 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 监管市场 非监管市场 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 药监局、卫健委 遏制非法制售透明质酸钠行为:依法查处未经许可生产经营注射用透明质酸钠产品 和生产 钠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公安部等 经营使用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透明质酸钠产品等违法行为 2015.1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 资料来源: Frost & Sullivan、 2 .1 医美行业:低渗透率 &消费观念改变 &年轻化趋势推动行业高速增长 我国医美渗透率远低于美国与日韩,未来提升空间大。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我国与其他医美行业发展成熟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2019年我国医美项目渗透率仅为 3.6%,相比日本 11.0%、美国 16.6%、韩国 20.5%的水平,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随着消费者观念逐步转变,医美消费行为的接受度在明显提高。 随着社交媒体发展,医美项目逐步被社会熟悉,居民对医美消费行 为接受度也在明显提高。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目前近六成消费者对于医美消费行为持正面态度。 从年龄代际上看,医美用户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随着年轻消费者步入市场,行业有望扩容。 从消费者年龄构成上看,根据德勤 & 美团中国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 2018-2019年 20岁 -35岁消费者是医美的主要消费群体;艾瑞数据也显示, 2020年超过 60%的消 费者为 25-35岁女性。随着年轻消费群体进入医美消费市场,行业有望扩容。 图 24:我国医美项目渗透率远低于美国与日韩 图 25:近六成消费者对医美消费行为持正面态度( 2019年)图 26:医美消费者年龄分布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 .9% 3.3% 0.8% 2.0% 4 20岁以下 20-25岁 25-30岁 2 2 1 1 5% 0% 5% 0% 10.8% 2 0.2% 2 0.5% 2 6.0% 30.6%33.7% 16.6% 18.2% 5.7% 1 1.6% 16.7%20.4% 3 3 0-35岁 5-40岁 1 8 .4% 6 .6% 11.0% 0.3% 1 8.1% 5.9% 4 2 0岁以上 0岁以下 1 4.8% 0 .1% 0 .4% 2 .1% .3% 2 2 3 3 0-25岁 5-30岁 0-35岁 5-40岁 3 2 2.1% 3 .6% 3.7% 4 .5% 5 % % 2.4% 2.7% 2 .9% 1 .1% 1 .2% 0 2 9.2% 40岁以上 0.0% 2019年 1.0% 1 .0% 中国 日本 014年 美国 2019年 韩国 比较羡慕 不表态 较为支持 无法接受 可以理解 无用消费 中立 10.0% 20.0% 30.0% 40.0% 2 018年 2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数据来源:中国医美市场趋势洞察、 2 .2 医美产品:前期研发 &资质审批 &产品推广构筑竞争壁垒 前期市场洞察 &研发:所需时长较长。 以医疗器械为例,研发项目需要经过开发样品、动物实验、中试放大、生产转化、第三方型 式检验、临床检验等程序,从市场洞察到产品开发临床检验完成所需时间较长(整体时长通常在 6年左右)。 资质审批:完成临床试验后注册申报至少需要 6-9个月。 临床通过后,提交注册申请还需技术审批、行政审批等流程,不确定性因素 多,仍需要一年左右时间。 产品推广:新产品 2-3年开始放量。 在产品获批后,市场教育所需时间也较长(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新需求 机构医生认可并推 广 消费者认知提升)。 图 27:前期产品研发所需时间长(以爱美客项目为例) 图 28: 类医疗器械资质申请较为严格 图 29:产品放量所需时间长(以爱美客产品为例) 3 2 1 0 .0 .0 .0 .0 亿元 嗨体( 2016.12) 宝尼达( 2012.10) 爱美飞( 2019) 爱芙莱( 2015.04) 逸美一加一( 2016.12) 逸美( 2009.10) 资料来源:爱美客招股说明书、 资料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数据来源:爱美客招股说明书、 2 .2 医美产品:透明质酸、肉毒素、光电类等是非手术类项目主力 医美产品中,非手术类项目主要包括透明质酸、肉毒素、光电类等。 根据我们测算, 2019年透明质酸、肉毒素、光电类产品终端合 规市场规模分别为 206亿元、 101亿元、 84亿元,是目前非手术类医美项目的主力。 图 30:非手术类医美项目主要包括透明质酸、肉毒素、光电类项目等 手术类项目 面部脂肪填充 30%、隆鼻 22%、 面部 胸部 25亿 * 身体与四肢 290亿 * 眼睑 18%、面部提升 7%、 下巴 7%、唇部 5%、吸脂 3%、 眉毛提升 4%、其他 4% 8 36亿 5 21亿 * 2 2 015-2019CAGR=21.1% 020-2025CAGR=9.8%* 医美终端市场 436亿 1 透明质酸 06亿 015-2019CAGR=26.2% 020-2025CAGR=16.6%* 肉毒素 101亿 2015-2019CAGR=31.2% 2020-2025CAGR=21.4%* 2 2 015-2019CAGR=22.5% 020-2025CAGR=12.9% 注射类 309亿 再生类及其他 2 2 亿 2 2 2 015-2019CAGR=24.4% 非手术类项目 00亿 6 2 015-2019CAGR=24.6% 非注射类 光电类 2 020-2025CAGR=16.7%* 射频类 冷冻溶脂 2 91亿 8 4亿 2 015-2019CAGR=3.0% 资料来源: Frost & Sullivan、艾媒咨询、新氧大数据、 Wind、(图中市场规模为测算数据) 2 .2 医美产品:透明质酸 -主打抗初老 &填充,国产品牌市占率逐渐提升 医疗美容级玻尿酸终端市场快速发展。 根据 Frost&Sullivan数据, 2019年我国合规医疗美容级玻尿酸市场规模达 47.6亿元(入院价), 2015-2019年 CAGR达 26.2%,行业持续高增长, 2024年终端产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20亿元。 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目前,前三名本土企业透明质酸市场份额已从 2016年 20.5%提升至 2019年的 28.1%,提升明显。其中 爱美客 2016-2019年市占率分别为 5.7%/7.0%/8.6%/14.0%,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 水光类产品景气度高,目前合规产品少、市场空间广阔。 水光产品主要满足补水保湿等抗衰需求,市场空间广阔。目前市场上合规 水光产品少,部分海外知名品牌如菲洛嘉等在国内未获得 类医疗器械牌照,国货龙头公司爱美客、华熙生物等已纷纷加码高景气 水光赛道。 图 31: 2024年我国合规医美级玻尿酸有望达 120亿元 图 32:国产玻尿酸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高 图 33:爱美客发布 冭 活泡泡针 1 1 1 40 20 00 20.4 35% 30% 1 7.8% .0% 5.7% 6.0% 8.1% 7 25% 1 4.0% 80 60 40 20 0 20% 4 7.6 15% 10% 1 8.8 5% 0% 2016 2017 2018 2019 其他 韩国艾莉薇 昊海生科 瑞典瑞蓝 华熙生物 美国艾尔建 爱美客 韩国 LG 透明质酸规模(亿元) 同比增速(右轴)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 资料来源:爱美客线上发布会 2 .2 医美产品:肉毒素 -应用于除皱、瘦身领域,市场空间广阔 肉毒素市场快速增长。 根据 Frost&Sullivan数据, 2019年我国合规医美肉毒素市场规模为 36亿元, 2015-2019年 CAGR达 31.2%,预计 2024年将达到 80亿元( CAGR为 17.5%),行业有望保持高增长。 肉毒素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在我国医美市场上肉毒素美容位于不同年龄段(从 70后 -00后)医美需求项目前三; 更美 APP也显示, 2019、 2020年肉毒素均为更美平台轻医美订单量前十的产品。考虑到目前医美市场中除皱需求较高,且肉毒素与 其他轻医美项目配合使用也有较好效果,我们认为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 我国肉毒素监管审批严格,目前市场上合规产品仅有 4家。 截至 2021年 3月,国内仅批准四种注射用 A型肉毒毒素,分别为国产兰州生 物的 “ 衡力 ” 、美国艾尔建公司的 “ 保妥适 ” 、英国益普生公司的 “ 吉适 ” 以及韩国 Hugel公司的 “ 乐提葆 ” 。其中保妥适 /衡力在 2 019年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56%/44%。 图 34:预计医美肉毒素市场将保持较高增速 图 35:肉毒素注射项目受到消费者欢迎 图 36:乐提葆受到消费者欢迎 9 8 7 6 5 4 3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80 70% 6 5 0% 0% 40% 30% 3 6 2 1 0% 0% 12 0% 医美肉毒素规模(亿元) 同比增速(右轴)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 资料来源:更美 APP 资料来源:四环医药公司公告 2 .2 医美产品:再生胶原类产品 -满足消费者进阶需求 再生胶原类产品可以实现从填充到再生的功效,满足消费者进阶需求。 再生胶原类产品终端需求旺盛,而合规产品仅三款。 童颜针通过刺激胶原蛋白再生达到较自然的长期填充效果。 “ 童颜针 ” 泛指一系列含聚左旋乳酸( PLLA)微球的注射填充剂。普通 玻尿酸产品通过填充起到支撑提拉等作用,而童颜针注射后会有效成分 PLLA微球会在人体内缓慢水解并释放乳酸,在一个较长周期 内持续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吸引免疫细胞聚集于填充区域。爱美客新品 “ 含左旋乳酸 -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 ” 于 2021年 6月正式获批, 7月 “ 濡白天使 ” 产品上市。 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未来含聚左旋乳酸的填充剂类未来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少女针伊妍仕发布,也可起到胶原再生类作用。 华东医药旗下伊妍仕少女针于 8月 29日正式发布,成分含聚己内酯( PCL)微球和羟 甲基纤维素( CMC)。 PCL微球与 “ 童颜针 ” 的 PLLA作用原理类似,通过在人体内缓慢降解刺激免疫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胶 原蛋白;而另一主要成分 CMC则具有一定黏度和弹性,注射后可以快速填充凹陷。 图 37:爱美客发布濡白天使 图 38:含聚左旋乳酸的填充剂产品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图 39:华东医药发布少女针 4 4 3 3 2 2 1 1 5 0 5 0 5 0 5 0 5 0 80% 70% 4 0.2 6 5 4 3 2 0% 0% 0% 0% 0% 1 .7 10% 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市场规模(亿元) 同比增速(右轴) 资料来源:濡白天使发布会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 资料来源:华东医药官网 2 .3 医美机构:监管趋严,利好区域龙头 我国民营医疗美容市场规范程度低,高昂获客成本挤占利润空间。 据艾瑞咨询统计, 2019年中国约有 9.3万家机构提供医疗美容服务, 其中合法合规机构比例不到 12%,行业整体规范程度低。此外,医美机构获客成本通常较高,根据德勤 &美团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 头部医美机构线上渠道获客成本均在 1200元以上,头部上市公司营销及获客成本占到收入的 20%-45%,对利润侵蚀较大。 合法优质医师是医美机构稀缺资源。 根据艾瑞咨询, 50%以上消费者在医美消费时考虑医生因素,而我国合规整形外科医院医师仅 3 000余人(其中合法医师占比仅有 28%),而正规医师培养年限往往长达 5-8年,因此,优质医师成为行业的稀缺资源。 监管趋严,利好在资质、医师资源和品牌方面占据优势的区域龙头企业。 2021年以来国家多次颁布政策法规对医美行业进行监管, 引导行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未来,经营资质全面、优质医师资源丰富、品牌力突出的区域龙头医美机构有望长期获益。 图 40:医美机构销售及获客成本较高 图 41:超 50%消费者选择医美机构会考虑医生因素( 2020年) 表 2:上市公司布局下游医美机构赛道 5 4 4 3 3 2 2 1 1 000 500 000 500 000 500 000 500 000 250% 200% 150% 100% 50% 收购方 被收购方 公告日期 内容 机构资质 知名度 /口碑 环境卫生 67.7% 67.3% 浙江连天美企业 管理有限公司 奥园美谷 2021/3/19 以 6.97亿收购了 55%股权 2021/4/2 以 2.37亿元收购了 36%股权 52.0% 51.4% 50.6% 任职医师 使用的产品 /药品 /仪器 品牌 广东韩妃医院投 资有限公司 金发拉比 麦迪科技 44.3% 38.7% 36.1% 25.9% 5 00 0 服务流程 苏州美贝尔美容 医院有限公司 常熟瑞丽美贝尔 医院有限公司 0% 机构所在地 拟收购两家公司各不低于 2 017 2018 2019 2021/5/6 80%股权 百度获客成本(元) 医美获客成本(元) 促销优惠活动 百度竞价投产比(右轴) 医美获客平台投产比(右轴) 数据来源:德勤、美团、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 目 录 CONTENTS 零售行业综述:社会消费曲折中复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