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2017 年 07 月 02 日 社会服务 增持 (维持) 梅昕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6080001 研究员 021-28972080 meixinhtsc 1开元股份 (300338,买入 ): 高管增持股份,彰显发展信心 2017.06 2开元股份 (300338,买入 ): 职教白马,畅享成长 2017.06 资料来源: Wind 搭乘时代东风,掘金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行业 系列深度报告 (一) 需求牵引 +政策驱动,职业教育行业迎来黄金窗口期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随着我国劳动力人口红利释放结束,产业升级进入关键阶段,国内技术型人才供需面临结构性矛盾,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势在必行;国家政策端加速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开放引入民间资本和市场竞争机制增强行业活力。民促法修正案 三审通过,标志着民办教育上市融资资质障碍扫除,资产证券化进程开始加速。 学历职业教育改革深化,在线职业培训行业兴起 吸纳社会资本、职教集团化办学是当前的政策重点。上市公司积极参股民办院校,逐步显现积极的治理效应;职业教育集团化势力崛起,预计未来几年有望通过内生增长资源整合涌现大型职教龙头集团。校企合作不对等、学历职教认可度低、上升通道狭窄、财政和专业人才短缺等障碍仍需扫除。非学历职教方面,职业技能培训与互联网教育模式深度契合,在线职教培训行业迅速兴起。随着资本竞逐加速优胜劣汰,大型成熟职教平台和重度垂直细 分龙头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千亿市场空间快速扩张,职业教育投资布局正当其时 随着职教行业改革政策加速落地,产业升级刺激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提升,社会资本加码布局优质教育资产。 根据智研咨询预测, 2020 年职教市场空间超过 5000 亿元,其中在线职教市场占比持续提升, 2020 年可达 700 亿元,相比 2016 年翻倍。 建议把握职教资产证券化和大型职教集团趋势,关注进军职教产业战略明确、具有资产布局先发优势、实力雄厚积极整合行业资源的上市公司,以及细分领域行业集中度提升和龙头成长机遇。建议关注重点标的:新南洋、中国高 科、洪涛股份、文化长城、新开普等。 开元股份 维持 “买入” 评级 ,东方时尚 首次覆盖 给予 “增持”评 级 开元股份收购恒企教育和中大英才 , 内生增长动力强劲,外延扩张 有望成长为综合职业技能培训巨头。我们预计 开元股份 2017-2019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6亿元、 2.68 亿元和 3.08 亿元, EPS 分别为 0.55 元、 0.79 元和 0.91 元,对应 PE为 39.19/27.24/23.68 倍,目标价 27.4-28.4 元,维持“买入”评级。东方时尚作为国内驾校龙头和唯一上市公司,兼具成长性和稀缺性,是 A 股纯正的职教标的。我们预 计上市公司 2017-2019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1 亿元、 3.63 亿元和 4.28亿元, EPS 分别为 0.74 元、 0.85 元 和 1.01 元,对应 PE 分别为 51.11/ 44.00/ 37.27 倍,目标价 40.7-42.9 元,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风险提示: 社会 环境变化风险; 政策落地进度不达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 风险;技术进步颠覆现有竞争格局风险 。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收盘价 (元 ) 投资评级 EPS(元 ) P/E( 倍 ) 2016 2017E 2018E 2019E 2016 2017E 2018E 2019E 300338.SZ 开元股份 21.50 买入 0.02 0.55 0.79 0.91 1282.59 39.19 27.24 23.68 603377.SH 东方时尚 37.59 增持 0.59 0.74 0.85 1.01 62.54 51.11 44.00 37.27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7%-2%3%8%13%1607 1609 1611 1701 1703 1705社会服务 沪深 300重点推荐 行业走势图 相关研究 行业评级: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7 年 07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行业概况:职之所需,教之所行 . 3 职业教育概念分类 . 3 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 4 发展环境:蓄势待发,破茧而出 . 9 需求端:人才结构性短缺 . 9 政策端:利好密集出台 . 10 发展趋势:制度改革,技术创新 . 14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深化,职教集团崛起 . 14 技能培训:在线教育兴起,商业模式多样 . 20 美国 MOOC 平台发展启示 . 23 技术革命优化教育体验 . 26 投资逻辑:空间广阔,剑指龙头 . 28 需求、政策共振,千亿市场扩张 . 28 把握行业龙头,分享成长红利 . 29 大型职业教育集团起航 . 29 细分市场优质公司崛起 . 30 A 股职教相关标的手册 . 33 开元股份( 300338.SZ):华丽转型职教,增长动力强劲 . 33 新南洋( 600661.SH):依托交大资源,扩张教育版图 . 35 中国高科( 600730.SH):加速产业布局,缔造 职教集团 . 36 洪涛股份( 002325.SZ):建筑装饰龙头,积极转型职教 . 37 世纪鼎利( 300050.SZ):依托通信主业,发力 IT 职教 . 39 文化长城( 300089.SZ):主业面临瓶颈,坚定转型职教 . 40 新开普( 300248.SZ) :智慧校园龙头,目标剑指职教 . 41 重点公司 .42 东方时尚 ( 603377, 增持 , 目标价 : 40.7-42.9 元 ) .42 PE/PB - Bands . 50 风险提示 . 52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7 年 07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行业 概况 : 职之所需,教之所行 2014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 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总书记的表态反映了政府在促进经济新动能发展、产业升级的大战略中,将人力资源和人才培育作为首要目标,而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完善将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人口素质提升奠定基石。 职业教育 概念分类 广义地说,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 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按照受教育者学习目的区分,我们将职业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两大类。 学历职业教育:上升通道亟需打通 从学历教育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和普通高等教育体系是两个类型关系,而非层次关系。参考先进国家经验,两个教育体系应该分别拥有从高中至博士的完整层次。这意味着职业教育这一体系应该拥有独立的中职 专科 本科 研究生(硕博)的层次晋升体系。 我国学历职教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文凭晋升通道堵塞是导致职业教育被视为“低人一等”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职教体系在初等 职教、中等职教(如普通中专、职初职高、技校)和高等职教(高专、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等)日臻完善,从供给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然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教体系内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高职教育学历晋升困难、生源数量和教学质量堪忧、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 图表 1: 当前我国学历教育体系基本框架 图表 2: 我国学历职教体系塔形结构图 资料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年),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华泰证券研究所 发展职教本科教育、增加高等职教供给是大势所趋。在国内 现行招生体制下,重点院校“掐尖”,职业院校“掐尾”,高职院校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的末端,绝大部分职教学生缺乏继续学业的上升途径,因此在企业、家长和学生眼中“低人一等”。一方面主流理念倡导“教育并无贵贱之分”,而现实中高等职教供给不足与产业升级面临技术人才短缺矛盾重重。因此, 行业专家 呼吁教育部门积极发展职教本科教育、提升高等职教院校数量和质量。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7 年 07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丰富形式多样 广义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包括企业和个人层面,即企业培训和个人职业技能学习。 企业培训包括基本技能培训和定制培训,主要由企业内部组织开展,为员 工学习工作技能提供平台。个人职业技能学习需求喷发受益于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城镇化加速人口向城市聚集、技术进步催生新职业,针对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市场供给纷纷涌现。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智能硬件设备普及,在线教育的兴起充分满足了个人职业技能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未来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图表 3: 非学历职业教育分类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华泰证券研究所 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尽管职业教育与大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在国内却成为最被忽视的一个教育领域 ,这与近几十年职业教育普及工作落后有直接关系。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 职教由于教育对象、培养体系、社会需求的差别,其现代发展历程也呈现差异化趋势。国内学历职业教育主要呈现出政府主导管理、政策法律驱动的特征;非学历职教则更加灵活,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增长、高层次的发展趋势。 学历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恢复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旋律,我国逐步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我们根据政府政策思路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将最近四十年的历史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恢复阶段( 1976-1984 年)、发展阶段( 1985-1996 年)、滑坡阶段( 1997-2001 年)、重振阶段( 2002-2010 年)以及革新阶段( 2010 年至今)。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7 年 07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图表 4: 中国现代职教体系发展划分成五个阶段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 1)恢复阶段( 1976-1984 年) : 这个阶段主要政策目标是恢复被破坏的职业教育制度,扭转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问题,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为此政府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1)扩大农业中学及各种中专技校的比例; 2)形成了多部门、多行业共办职业教育的途径与格局; 3)疏通办学主体渠道,允许社会力量办学。其中, 1980 年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出台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在推动这些目标的实现中扮演 的关键角色。到1985 年,高中阶段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业职业高中的在校生分别比 1980 年增长了 26.4%、 9.1%和 480%,总人数达到 415.6 万人。 图表 5: 1976 年 以后 中等职教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学生人数比例实现反弹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年鉴,华泰证券研究所 注:历史上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在规模上占据中国学历职教体系的主体地位,因此采用中职在校生人数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比例可以大致反映出职业教育在国内教育领域的发展情况。 ( 2)发展阶段( 1985-1996 年) : 这一阶段从 1985 年中共中央关 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至 199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政府推动、外部驱动、规模发展迅速等特点。这段时期职业教育领域主要成就包括: 1)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确立; 2)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和质量提升并重; 3)职业教育引入市场机制; 4)职业教育立法,开始走上依法建设的轨道。这一阶段,由于计划经济惯性下职业教育就业前景良好、城市服务业快速发展增加需求、政府鼓励政策刺激等内外部因素作用,52.60%6.10%35.90%56.77%47.40%93.90%64.10%43.23%0%10%20%30%40%50%60%70%80%90%100%1965 1976 1985 1996中职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 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占比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7 年 07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职业教育呈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到 1996 年中职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比例已经提升至 56.77%,达到历史性新高。 图表 6: 1985 年以来中职学校占高中阶段招生比例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 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7: 职业教育政策法规逐步规范落地 政策法规 颁布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 年 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发展路径以及相关政策进一步系统化,提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明确要求各单位招工应优先录用职教毕业生的倾斜政策,并且确定了学校教育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的方针。 决定肯定了“社会力量办学”,为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提供了政策基础。 决定中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确定了基调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1991 年 ( 1)有计划地建设骨干校、示范校。从 1991 年起推动建设一大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通过 扩大对职业学校的投入来提升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 。 ( 2)提出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要求制订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任职条件,采取措施逐步 提高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待遇 。 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继续扩大招生规模,使全国中职的在校生人数超过普通高中的在校生人数,同时主要走内涵 发展的路子 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职教师资班学生享受师范生待遇的通知 1995 年 职教师资班的学生可享受师范生待遇 ,免收学费,并实行专业奖学金制度,以保障职教师资队伍有稳定的来源。 明确了职教师生的待遇水平 国家教委关于推荐应届职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的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1 年 推荐报考的职业高中毕业生与普通高中会考合格的考生具有同样的资格和权利, 录取时应同样对待。 打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鸿沟,中职生继续教育通道宣告开通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3 年 继续强 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首次提出今后职业学校要走 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产教结合 的路子。 标志着政策放开市场机制引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年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职业教育举办者主体由原来的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辅的政策取向转变为 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办学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的政策,逐步在职业教育的招生和就业、教学设施、专业设置和课程等方面逐渐减少政府的计划控制和支持。 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化改革方向 全国人大职业教育法 1996 年 确定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规定了政府、社会、企业、学校以及个人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和权利,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方法途径,规定了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和进入条件等。 标志着职业教育开始走上依法建设的轨道 资料来源:教育部,华泰证券研究所 ( 3)滑坡阶段( 1997-2001 年) : 本阶段是职业教育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引入市场驱动机制的转型期,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代表的职教行业陷入发展瓶颈。自 1997 年起,中职教育占高中阶段招生的比例持续下降,招生人数减少。 1997-2001 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从520.77 万人减至 397.63 万人,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从 1.64 1 降至 0.71 1。我们认为社会经济环境变化、高等院校扩招、职教自身改革滞后等因素是导致职教发展滑坡的原因。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7 年 07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所谓高校扩招,指的是 1999 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1998 年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建议中央扩大招生数量;1999 年教育部出台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0 年,高等教 育毛入学率将达到 15%。各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快速扩张强化了“普通高中 -本科研究生”的升学路径,挤占了更多优质职业教育的优质生源,对职业学校的招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图表 8: 1998-2001 年是普通高校招生比例的历史高峰期 图表 9: 1999 年全国普通高校录取率急剧提升 资料来 源: 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 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 4)重振阶段( 2002-2010 年) : 在经历了职业教育发展低谷期后,政府和教育界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 2002-2005 年国务院连续三次 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体现了政府的决心和意志。总体而言,政策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扩大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使中职、高职的在校生数分别达到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数的一半; 2)加大财政投入和硬件升级,坚持就业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 3)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图表 10: 国务院密集出台文件重新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政策文件 意义 核心内容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2) 原则宣示 1)发展规模目标:到 2010 年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 800 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 2)引入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提出了职业教育要适应人们终身学习需要、与劳动就业密切结合、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国务院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4) 原则细化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005) 确定发展目标、 措施和投入 资料来源:国务院,华泰证券研究所 ( 5)革新阶段( 2010 年至今) :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改革深化阶段,产业升级 、高端制造、万众创新等战略目标对我国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改革需求更加迫切。 2014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年),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具体部署,职教行业发展提速。此外,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硬件普及,职业教育搭乘信息化、网联化快车,迎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机遇。 0%10%20%30%40%50%60%70%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7 年 07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8 图表 1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量化目标( 2020 年为目标值 ) 目标 单位 2012 年 2020 年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 万人 2114 2350 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数 万人 964 1480 继续教育参与人次 万人次 21000 35000 职业院校职业教育集团参与率 % 75 90 高职院校招收有实际工作经验学习者比例 % 5 20 职业院校培训在校生(折合数)相当于学历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比例 % 14 30 实训基地骨干专业覆盖率 % 35 80 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 % 35 60 职业院校校园网覆盖率 % 90 100 数字化资源专业覆盖率 % 70 100 资料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年),华泰证券研究所 非学历职业职教 :非学历职业教育 ,主要是指职业技能培训,在国内的起步要晚于学历职教。改革开放以后的 1980-2000 年期间,职业培训行业处于小而分散的特点,学习模式以传统的“学徒制”为主。随着经济市场化转型,职业培训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发展局面,语言培训、资格考试培训、职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形式的职业培训纷纷涌现。从培训层次来看,传统的中等职业培训走向衰落,而高等教育进修和培训快速崛起,这一趋势与我国教育层次水平提升、产业发展升级有密切关联。 图表 12: 高等层次职业培训教育正在兴起( 单位: 万人) 资料来 源: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华泰证券研究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21 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创造高质量的人口红利方面意义重大。 2016 年11 月 7 日,民促法修法在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民办教育机构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分类管理点燃了资本热情,作为民办教育前沿阵地的职业教育迎来发展契机。尽管我国现代职教体系起步晚、发展坎坷,大幅落后教育先进的国家,但从需求端、政策端、资本端和技术端来看,职业教育产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高等教育进修及培训注册生数(左) 中等职业教育注册生数(右)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7 年 07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9 发展环境:蓄势待发, 破茧而出 需求端:人才结构性短缺 人口红利结束,产业升级紧迫,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提升。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强,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比不断降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6 年我国 15-64 岁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 72.56%,人口总抚养比达 37%,我国 65 岁人口比重达到了 10.8%。 当前低生育率和高期望寿命下中国的人口结构产生了 深刻 变化,也同样影响着我国劳动市场的供给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抉择。 图表 13: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滑 图表 14: 2011 年以来劳动人口占比下降显示 人口红利释放完毕 资料来源: Wind,华 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高素质的技术型劳动力需求提升。产业发展战略从劳动密集型向附加值更高的技术密集型转变,以“中国制造 2025”和“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新型发展战略对我国劳动力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市场调查,目前国内用人单位对大专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已经超过 60%,未来这一比例将会继续提升。 图表 15: 2015 年 国内用人单位所需学历占比结构大专以上超过 60% 资料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华泰证券研究所 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0%5%10%15%20%25%30%35%40%1952 1970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2012 201669.5%70.0%70.5%71.0%71.5%72.0%72.5%73.0%73.5%74.0%74.5%75.0%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10.5%15.2%14.4%38.0%18.9%2.4% 0.7%无要求高中及以下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7 年 07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0 社会需求与技术型人才供给呈现结构性矛盾。目前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以及高职专科类学校的招生增速不断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趋势。 中职教育在经历了 2005 年至 2009 年的上涨后迅速回落,至 2013 年底跌落至 2005 年水平;高职专科院校招生增速也非常缓慢, 2011 年以来 招生人数稳定在 320 万上下 。随着社会“学历崇拜”情况趋于严重,普通高校本科招生数不断攀升,本专科招生规模差距拉大。中职及高职招生规模增幅小于市场需求,职业教育市场目前存在严重供需失衡。 根据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数据 , 2015 年我国职业技术人员市场供给规模与社会企业需求数量存在严重失衡,尤其是高级技能 人员、技师、高级技师类和高级工程师的人才供需比低于 0.8:1。 图表 16: 本专科招生规模差距持续拉大(单位:万人) 图表 17: 2015 年 我国职业技术人才供需比情况 资料来源: 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 ,华泰证券研究所 政策端:利好密集出台 利好政策频出,职教产业迎来改革春风。 作为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一直是国家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改革频出,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利好的发展环境。目前政策发力点集中在加速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以及通过校企合作、开放引入民间资本和市场竞争机制 方面。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 2017 年 07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1 图表 18: 职教政策重点集中于校企合作、开放民间资本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序号 政策法律 出台年份 出台部门 主要内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996 年 人大常委会 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 职业教育体系 2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2000 年 教育部 对高等职业学校的规模、师资、专业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3 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2 年 国务院 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 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 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对不按规定实施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收取其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4 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 2003 年 国务院 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 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的多元办学格局 5 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4 年 教育 部 建立 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 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扩大相关院校的自主权。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扩大相关院校的自主权 6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2004 年 教育部 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 7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005 年 国务院 大力推行 “双证书”制度 ,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 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 8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6 年 教育部 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大力推行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的培养模式 9 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 2006 年 教育部 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 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逐步建立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10 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2010 年 教育部 明确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11 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 2010 年 教育部 职业院校要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进一步扩展和 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转变 12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0-2020) 2011 年 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我国将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龙头,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 13 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 2011 年 国务院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师资、专业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14 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2011 年 教育部 每年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100 万人,实现 2020 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 1800万人的目标。办好 1000 个涉农专业点,组建一批 农业职业教育集团 。每年开展各类农民和农民工培训 8000 万人次 15 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1 年 教育部 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大力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职责,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 ,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16 关于积极推进高校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指导意 见 2013 年 教育部 今后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要逐步扩大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比例,本科学校要逐步扩大面向高职学校和中职学校学生比例。同时要逐步扩大面向在职人员的招生比例 17 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 2014 年 国务院 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 ,推广“知识 +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规范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切实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整合优化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融合体。对未升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实施 一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规范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18 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