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数据 (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纺织品和服装指数 3054.83 沪深 300 指数 3864.05 上证指数 3154.28 深证成指 10635.50 中小板综指 10813.25 相关报告 1.纺织服装行业 2017 年、 2018Q1 业绩总结:消费回暖趋势延 ., 2018.5.4 2.从“一个房间到底有多大”讲起 大数据视角下的二手房及连带消 . ,2018.4.10 吴劲草 联系人 wujc gjzq 唐川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7110001 tangchuan gjzq 产品革命到效率革命,零售新物种 -小米, 究竟 改变了什么? 行业观点 消费品金字塔 ,中端 &大众市场聚集,品牌化形成带来巨大行业发展红利 。高端市场: 产品强调个性化、设计感,具有高品牌附加值和高毛利,但群体差异性较强, 中端市场: 产品强调品质和性价比,产品毛利率并不高但是消费人群规模巨大,具有聚集效应,规模化生产、供应链搭建实现高周转率和高效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众市场: 以标品为主,无品牌或山寨产品是主流,消费群体大但价格敏感,消费决策前无需太多体验要求,流量优势,曝光度,和价格优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端市场和大众市场具有相当大的品牌集中红利,企业能够依靠低毛利率,流量优势、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建立起品牌护城河,且经营时间越长品牌辨识度越强,获客成本越低,流量越大,企业护城河越深,故能压制其他竞争对手,提升市场集中度。可口可乐,宝洁,格力电器等消费品企业的崛起均有这个集中逻辑,小米也如是。 通过 高效 供应链 +流量 集聚 ,小米 利用 低毛利 率 低营销费用 率 筑就 了 性价比市场 的 高 壁垒 和 护城河 ,快速 收割蚂蚁市场无品牌 产品 和山寨产品市场份额, 成为众多消费品行业中迅速崛起的零售 新物种 ,有望 充分享受中端 &大众消费品市场品牌 &品类集中带来的红利 。 小米通过庞大的硬件生态链整合供应链资源,实现规模化优势和 定价优势 :小米的智能 手机、 IoT 生活消费品及 硬件生态链 ,产品品类众多, 能够对 供应商 形成 更大的议价能力, 以 最低成本 生产 出最 优质 的产品 。此外 ,小米 以性价比策略,降低 加价倍率, 以 高性价比的产品赢得用户, 凸显品牌价值,有效压制长尾竞争对手。 流量 优势 +渠道差异化布局, 实现 极低的 销售 费用率 , 提高产品性价比 : 针对 潜在 空间巨大的 消费品 中端及大众市场,小米通过互联网低成本营销及 线上 线下 多品类差异化 渠道布局及 搭配销售, 极大地提升了 渠道利用效率, 将高性价比的硬件 以最快的周转速度和最高的效率销售给用户 , 在产品端注重产品的品质, 同时在商业效率上给予对手打击, 有效提高终端产品性价比,持续积累口碑, 进一步 吸引流量降低销售费用率, 提升 品牌的市场集中度。 受益于 高性价比的硬件生态链及高效的新零售模式 , 小米 互联网服务获客成本及用户规模极具优势 。未来硬件 品类的扩张及市场份额的增 长为互联网服务提供 流量基础 ,当互联网服务渗透率接近天花板后,小米 持续的变现能力主要取决于 互联网服务 ARPU 的持续提升。 投资 建议 推荐 流量聚集 &经销商供应商深度绑定 ,本质 与小米有一定相似性的 新零售新星南极电商( 002127.SZ) : 预计 2018-2020 年,南极电商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37 亿, 11.35 亿, 14.98 亿,对应 PE 分别为 30x,22x,17x,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20.4 元。 建议 关注 小米生态链出行领域的品牌商开润股份( 300577.SZ): 小米生态链企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借力小米生态链的品牌背书、供应 链资源及流量和渠道资源,已成为国内箱包 及 出行领域的领导品牌, 具有持续增长潜力。 风险提示: 小米手机销量不及预期,中端 &大众消费品的市场聚集进度不达预期,供应商工厂所在地人力 &土地成本提升的风险 。 3023334236613980429846174936170517170817171117180217180517国金行业 沪深 300 2018年 05月 17 日 消费升级与娱乐研究中心 纺织品和服装 行业研究 买入 ( 维持评级 ) ) 行业深度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研究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1.小米是谁?怎样一路走来? .5 1.1 八年创业,千亿销售,“硬件 +新零售 +互联网”铁三角业务模式 .5 1.2 八年累计融资 15.8 亿美金,估值超过 450 亿美金 .6 1.3 产品至上、充满激情的初创团队 .6 2. 小米搅动了什么市场?改变了哪些环节? .8 2.1 小米直击大众和中端消费品行业中,尚未品牌化的领域 .8 2.2 小米模式重塑品牌商与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10 3.如何理解小米的产品革命和硬件板块业务? .12 3.1 小米和传统公司产品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2 3.2 小 米是如何对待用户的?为什么它要做净利率不超过 5%、感动人心的硬件产品? .12 4. 如何理解小米的效率革命和新零售业务? .16 4.1 以创始人强 “IP”+互动性的口碑营销与病毒式传播为特色,成本优势显著.16 4.2 线上线下差异化布局,高效实现渠道扩张 .17 5. 为何小 米要投资构建一个庞大的硬件生态链? .23 6. 如何理解小米的变现及互联网服务业务? .26 6.1 受益于产品革命与效率革命,互联网服务获客成本及用户规模极具优势.26 6.2 米家 app 联动产品生态,持续维护用户粘性 .26 6.3 未来变现依靠用户流量的增长及 ARPU值的持续提升 .27 7. 横空出世的零售新物种,小米究竟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冲击? .28 7.1 高效供应链 +流量集聚,低毛利低营销费用筑就性价比市场高壁垒 .28 7.2 对上下游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公司具有高效的营运能力 .29 8.小米模式在 A 股上市公司上的映射 .31 8.1 南极电商( 002127.SZ) 流量聚集 &经销商供应商深度绑定,同样的新零售新星 .31 8.2 开润股份( 300577.SZ) 小米生态链出行领域的新零售品牌商 .31 行业深度研究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目录 图表 1:小米公司发展历程 .5 图表 2: 2015-2017 营收(亿元)及增速 .5 图表 3: 2015-2017 调整后净利润 (亿元) .5 图表 4:小米 公司融资概览 .6 图表 5:小米 “八大金刚 ”创始团队 .6 图表 6:消费品市场金字塔 .8 图表 7:品牌已崛起与待崛起消费品行业示例 .9 图表 8:小米模式改变消费品行业格局 .9 图表 9: 2017 年小米手环市场份额与 Fitbit 并列第一 .10 图表 10: 2015-2017 小米耳机出货量(万条) .10 图表 11:传统品牌商产业链解析 .10 图表 12:小米公司产业链 解析 . 11 图表 13:小米商业模式解析 . 11 图表 14: 2017 小米各业务收入及毛利占比 .12 图表 15: 2015-2017 小米及分业务毛利率 .13 图表 16:小米智能手机产品系列 .13 图表 17:小米 6X与华为荣耀 10 产品对比 .14 图表 18: 2011-2017 小米手机年销量(万台) .14 图表 19:中国手机市场市场份额 .15 图表 20:小米 IoT 与生 活消费品的竞品对比 .15 图表 21:小米发烧友制作的雷军 “神曲 ”.16 图表 22:小米官方对 “Are You OK”神曲的回复 .16 图表 23:小米社区 .17 图表 24:小米与苹果、华为销售管理费 用率比较 .17 图表 25:小米新零售 “倒三角 ”漏斗布局 .18 图表 26:小米新零售渠道体系 .18 图表 27:小米商城网站界面 .19 图表 28:小米商城日均 UV 访 问量(周平均,万) .19 图表 29:小米商城日均 PV 访问量(周平均,万) .19 图表 30:有品网站界面 .19 图表 31:有品与其他精品电商比较 .20 图表 32:线下小米之家布 局逻辑 .21 图表 33:线下小米之家 .21 图表 34:小米之家坪效(万元 /平米)对比 .22 图表 35:小米之家扩张数量 .22 图表 36:小米生态链圈层及投资逻辑 .23 图表 37:开润 “90分 ”旅行箱竞品对比 .23 行业深度研究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38:小米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长期投资(亿元) .24 图表 39: 2017 按已连接设备数量计算的消费级 IoT(不含手机及电脑)市场份额 .25 图表 40: 2017 年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公司每名新月活用户的获客成本(美元).26 图表 41: 2015-2017MIUI月活跃用户(亿人) .26 图表 42: 2015-2017 每用户平均互联网服务收入(元) .26 图表 43:米家 app 用户界面 .27 图表 44:米家 app 功能介绍 .27 图表 45:小米与数码零售企业 A、箱包品牌企业 A 成本、费用结构对比 .28 图表 46:小米与数码零售企业 A、箱包品牌企业 A 营业利润(亿元)对比 .29 图表 47: 2015-2017 小米存货周转天数 .30 图表 48: 2015-2017 小米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0 图表 49: 2015-2017 小米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30 图表 50:小米与同类企业现金周转天数比较 .30 行业深度研究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小米是谁?怎样一路走来? 1.1 八年创业,千亿销售,“硬件 +新零售 +互联网”铁三角业务模式 8 年奋斗,小米由 互联网手机新国货品牌 发展为 具有“硬件 +新零售 +互联网”铁三项商业模式的公司,已成为收入突破 1000 亿元历时最短的企业。这一速度快过包括谷歌、苹果、腾讯在内的科技巨头。 图表 1:小米公司 发展历程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2017 年,小米营业收入为 1146.25 亿元,同比 +67.50%。 以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小米报表调整 ,把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股份支付薪酬、投资公允价值、无形资产摊销加回后,小米 2016 年 扭亏为盈,2017 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 53.62 亿元,同比 +182.81%。 图表 2: 2015-2017 营收 (亿元) 及增速 图表 3: 2015-2017 调整后净利润 (亿元) 来源: 招股说明书, 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 招股说明书, 国金证券研究所 668.11 684.34 1146.25 2.43% 67.50% 0%10%20%30%40%50%60%70%8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5 2016 2017营业收入 (亿元 ) 营收增速 (3.04) 18.96 53.62 (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5 2016 2017行业深度研究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2 八年 累计融资 15.8 亿美金 ,估值超过 450 亿 美金 自成立以来小米共获得 9 轮融资,累计募集 15.81 亿美金 , IPO 前 最后一轮私募融资公司估值超过 450 亿美金。 投资机构包括晨兴、启明、 IDG、顺为、高通、淡马锡、 DST、厚朴、云锋等知名一线美元基金。 图表 4:小米 公司融资概览 轮次 募集金额 (美金) 首份购股 协议日期 最后支付 日期 投资机构 估值 (美金) A 1025 万 2010.9.28 2011.5.17 晨兴资本、启明创投、 IDG 2.5 亿 B 2750 万 2010.12.21 2010.12.24 B+ 275 万 2011.4.11 2011.4.21 B+ 60 万 2011.8.24 2011.9.16 C 8800 万 2011.9.30 2012.4.16 启明创投、顺为资本、 IDG、晨兴资本、高通投资、淡马锡 10 亿 C+ 210 万 2011.11.10 2011.11.29 D 2.16 亿 2012.6.22 2012.12.21 DST Global、淡马锡 40 亿 E 1 亿 2013.8.5 2013.8.6 DST Global 100 亿 F 11.34 亿 2014.12.23 2017.8.24 GIC、 DST Global、厚朴基金、云锋基金 450 亿 来源:招股 说明书, 国金证券研究所 1.3 产品 至上 、 充满激情的 初创 团队 初创 团队 由追求创新并充满激情的“八大金刚”工程师和设计师组成 : 董事长兼 CEO 雷军 曾是金山软件和卓越网的创始人及天使投资人; 总裁林斌 曾任微软亚洲工程院工程总监和谷歌研究院副院长; 品牌战略官黎万强 是国内最早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专家及领军人物; MIUI 业务负责人洪锋是 Google 高级工程师; 生态链业务负责人刘德 曾创办了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并担任系主任。 盒子及电视业务负责人王川 曾创立雷石科技和多看科技; 原手机研发和供应链负责人周光平 曾担任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和高级总监; 原小米云、路由器等业务负责人黄江吉 是微软工程院首席工程师。 图表 5:小米 “八大 金刚 ”创始团队 来源:招股 说明书, 国金证券研究所 顺应市场格局的变化和小米业务的发展 ,小米团队也经历了一定的调整。“八大金刚”团队中 周光平和黄江吉 因在供应链和米聊业务板块业绩表现不佳,在小米 IPO 之前 辞去公司职务 。团队中亦 对重要板块补充了经验丰富的资深高管如尚进 (多年游戏行业经验,负责小米互娱业务)、 马努 (负行业深度研究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责小米印度业务)、 周受资 (负责小米财务与投资)和 张峰 (手机及通讯行业 20 余年经验,负责手机供应链业务)。 成立 至今不断 对 团队成员实施股权激励 :小米集团从 2010 年 4 月 1 日至2018 年 5 月 1 日,已经授出但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共计有 224,500,097 股 B类普通股份,其中 11 名董事高管获授 2,212 万股,超过 5500 名小米员工获授 222,380,097 股。未来行权 后占小米的股权比例将在 10%左右, 如果小米上市后估值超过 600 亿 美金, 5500 余 名员工所持股权市值将超过 60亿 美金, 核心员工随着公司的成长也实现了个人财富的指数级增值。 行业深度研究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小米搅动了什么市场?改变了哪些环节? 2.1 小米直击 大众 和 中端 消费品 行业中,尚未品牌化的领域 消费品 市场可以分为高端、 中端 和 大众 三 个 层次 : 高端市场 : 产品强调个性化、具有高品牌 附加值,产品具有 较高毛利率但消费群体相对有限, 消费 决策 非常 依赖线下体验, 单个产品的 个性化 和设计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中端 市场 :产品 主打品质和性价比,产品 毛利率 并不 高 但是消费人群规模 巨大, 消费 决策前对产品体验 有 一定要求, 强调产品品质 , 通过规模化 生产、供应链搭建实现高周转率和 高 效率 是 企业核心竞争力 ; 大众 市场 :以 标品为主, 无品牌 或山寨产品是主流, 消费 群体大但 价格 敏感 , 消费决策前无需太多体验 要求 , 流量优势 , 曝光度 , 和 价格优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中端 市场和 大众 市场的品牌集中度 潜力 最大 :高端 产品的个性化定位决定了其市场 集中度具有一定天花板。我们 认为 , 中端产品 和 大众 产品 具有 较强 的流量吸引能力和较大的市场空间潜力 , 企业能够 依靠 流量优势 、 规模优势 和效率 优势 建立起品牌 护城河 , 且 经营时间越长 品牌 辨识度越强,获客成本越低,流量越大, 企业护城河 越深, 故能 挤压其他竞争对手,提升市场集中度 。 图表 6:消费品市场 金字塔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绘制 我国 众多 消费品行业仍为 “蚂蚁市场 ”,处于 品牌空白阶段: 在我国 , 除了部分成熟的 消费品 行业 形成 了市场的寡头垄断 ,例如碳酸饮料 行业的 可口可乐 和百事可乐 、 乳制品行业的伊利和蒙牛、 快消品 行业的联合利华和宝洁, 大量 消费品 行业仍然处于 高端 产品价格昂贵 且 受众较小, 众多低端 小品牌 或 山寨产品 分割巨大 市场 但 品牌空白 的 阶段 ,例如小米 所涉足的 耳机 、移动电源、自拍杆等 手机周边行业 , 智能 手环、 平衡 车、 扫地机器人 等 智能 设备行业以及 插线板 、 行李箱 、 服饰 、毛巾等 生活 消费品行业。 可口可乐 , 宝洁等大众 消费品 , 在中国市场聚集度提升的过程当中 , 享受到了相当强的成长红利 , 我们认为 , 在其他的这类大众消费品蚂蚁市场集中的过程中 , 同样是蕴含着巨大市场潜力的 , 我们认为 , 小米模式 , 有望享受这一波集中增长红利 。 行业深度研究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小米遵从“满足 80%用户的 80%需求”的原则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品质消费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小米选择面向大众市场,选择标准化程度高和通用性强的功能性产品,致力于产品核心功能的开发和优化。这样能聚焦有限的资源,解决用户核心痛点,防止产品功能泛化带来的开发成本虚高,以效率的提升换来终端产品价格的大幅削减,打造爆款,进而以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实现产销良性循环。 图表 7: 品牌 已 崛起与待崛起 消费品 行业示例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小米直击中端 市场与 大众市场 ,且依靠自身 效率 与流量优势 收割 大部分 中端 &大众市场及部分高端市场份额 :一方面, 依靠深度绑定的数量众多供应商,构筑起共同体,提升 运转效率 ,最终向终端提供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并以性价比策略,凸显品牌价值;另一方面 , 聚集 起来的 流量优势会直接体现在 营销费用率的降低 ,继续加强规模优势,不断提高品牌市占率。 最终 , 大量零散 的 无 品质保证的山寨产品 因 为无法 在 相同价格下 提供 优质产品而被清出,部分价格虚高的高端品也会因 消费者 的逐渐理性而丢失部分市场,高性价比的 品牌市场 将会崛起。 图表 8:小米模式 改变消费品 行业 格局 行业深度研究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小米成为众多 消费品行业 中 迅速崛起的新兴大众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例如小米 手环生产企业 华米科技 成立 不到 5 年 已经成为 全球智能手环领域市场 份额并列第一的公司,并 于 2018 年 在纽交所上市 。 小米 耳机 生产企业 万魔声学 2013 年 成立以来出货量迅速增加, 2015-2017 年耳机 出货量分别为 500 万 、 800 万和 1000 万条 。 图表 9: 2017 年 小米手环市场份额 与 Fitbit 并列第一 图表 10: 2015-2017 小米耳机 出货量 ( 万 条) 来源:华米 科技招股说明书, 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共达电声 公告, 国金证券研究所 2.2 小米模式重塑品牌商 与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 对比传统品牌商和小米的产业链构成 ,我们认为小米通过发动 产品革命和效率革命 , 改变和重塑了自己与生产商、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品牌商尽力提高单价或者压缩生产商成本来提高产品毛利,以留取更多的空间支付渠道费用 。传统品牌商 的 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相互割裂,只有生产成本能被品牌商管控,不论线上的广告、搜索,还是线下的展示,都是一个渠道流量生意,在流量没有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传统 品牌商与 供应商关系亦不够紧密,所以其 会将 更多的精力投到比如百度搜索和各个平台广告的渠道上,故产品品质并不能得到保障。在这种 情况下, 供应链 、渠道 商和品牌商,会显示出越来越强的马太效应。 图表 11:传统 品牌商产业链 解析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小米对品牌和生产商以及品牌和用户之间的关系都进行了变革和重塑 :从产品定义到工业设计,到生产,到宣传设计销售,小米在所有环节都介入较深。 首先 用好的产品击穿市场, 吸引足够 多的流量 ; 其次 从 精准的 线上线下渠道销售, 节省大量中间环节的费用,规模化 生产 保持 高运转效率 ,清退中小玩家 , 提高市场份额 ; 最后 积累 线上线下 大量 的 用户流量, 进行流量 二次 变现 的同时,利用 流量 反馈和数据分析指导新产品选款,制造出更多的爆品, 沉淀和吸引更多的流量 。 13.7% 13.7% 10.3% 6.0% 5.0% 51.3% 小米 Fitbit 苹果 华为 Garmin 其他 500 800 1000 0200400600800100012002015 2016 2017行业深度研究 - 1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2:小米公司 产业链 解析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因此,小米模式与传统品牌商最大的区别和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商业 模式 : 产品为先,高 性价比硬件 生态 链产品 吸引 流量 :把每个产品做到打动人心,做出类似无印良品的高颜值、高科技、强实用性的产品,让产品性价比达到极致, 吸引到足够多的流量; 新零售助力“薄利多销”, 迅速清退中小品牌, 收割 市场份额 : 保证将产品高效率地销售,线上 线下减少经销商环节, 基本 以自营为主,线上除了小米网和有品,同时在京东、天猫等平台有效利用流量;线下主要 以销售爆品品类集合的 自营 小米之家为主, 能够 做到极致效率 和周转率。 互联网 服务,流量的 持续 沉淀和二次变现 : 小米 的 多数 产品 可以通过小米 系统 控制, 用户 购买产品后会 成为 小米的互联网用户,今后可以消费 更多互联网 服务; 此外用户的 数据 积累 反馈后 ,可以指导 新 产品的选款,帮助 公司 打造出更多的爆品 。 图表 13:小米 商业模式解析 来源:招股说明书 , 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研究 - 1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如何理解小米的产品革命和硬件板块业务? 硬件 板块收入 贡献占比 超过 90%, 毛利贡献占比仅为 59%: 2017 年,小米实现 营业收入 1146 亿元,其中智能手机占比 70.30%, IoT 与生活消费品占比 20.50%,互联网服务占比 8.60%,其他占比 0.60%。 IoT 与生活消费品主要包括其他自主研发产品,包括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音箱及智能路由器和生态链产品,包括部分 IoT 及其他智能硬件产品及部分生活消费产品。而 从 毛利 润 来看, 2017 年智能 手机 占比为 46.9%,IoT 与生活消费品占比 12.9%,互联网服务占比 39.3%,其他为 0.9%。 图表 14: 2017 小米各业务 收入及毛利占比 来源:招股说明书 , 国金证券研究所 在理解小米的产品革命和硬件板块定位时, 让我们先来思考以下 两 个问题: 3.1 小米和传统公司产品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传统公司的产品观是 : 制定生产计划批量销售; 尽可能提高产品毛利(通过提升定价和压低生产成本实现); 尽量多而广地铺设渠道 ,以求获取更多的用户,销售费用较高。 小米的产品观是: 用户体验为先 :让用户先尝后买,卖的不是商品,是体验,强调用户对产品的感官体验、交互体验、浏览体验、情感体验和信任体验; 流量 变现 :羊毛出在猪身上,小米互联网服务的变现模式主要有电商、广告、游戏及其他增值服务,变现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巨大的用户群体,享受互联网服务的用户已不仅仅是用户,而成为产品的一部分; 口碑为王 :不采取铺天盖地的广告模式,而是让每一个用户变为自己产品的推销员,流量获取成本大幅降低。 尽可能 缩短渠道: 减少 经销商 环节,搭建 自营渠道 ,注重 自身渠道的高效 运转 。 3.2 小米是如何对待用户的?为什么它要做净利率不超过 5%、感动人心的硬件产品? 2015-2017 年,小米整体业务毛利率为 4%、 10.6%和 13.2%,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分别为 -0.3%、 3.4%和 8.8%, IoT 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分别为 0.4%、 8.2%和 8.3%。 70.30% 46.90% 20.50% 12.90% 8.60% 39.30% 0.60% 0.90% 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收入占比 毛利润占比 智能手机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互联网服务 其他 行业深度研究 - 1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5: 2015-2017 小米及分业务毛利率 来源:招股说明书 , 国金证券研究所 智能手机业务方面 ,为满足多样化用户的需求,小米将手机分为五个价格区间的产品系列: (i)高端旗舰机, 3,000 元及以上; (ii)旗舰机, 2,000 元至2,999 元; (iii)中高端机, 1,300 元至 1,999 元; (iv)中端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