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1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智能制造 2018 年 05 月 14 日 3C 自动化和装配应用引领增长,零部件 /本体国产化进程加速 看好 智能制造小组机器人深度系列报告之一 相关研究 证券分析师 张滔 A0230517070001 zhangtaoswsresearch 马晓天 A0230516050002 maxtswsresearch 研究支持 张滔 A0230517070001 zhangtaoswsresearch 林桢 A0230116070001 linzhenswsresearch 陈桢皓 A0230118040004 chenzhswsresearch 联系人 张滔 (8621)232978187403 zhangtaoswsresearch 本期投资提示: 我们认为本轮 3C、新能源以及自动化率较低的一般工业等领域将成为国内机器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未来行业仍将保持 20%以上的增速。 ( 1) 据 IFR 统计, 2016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全年累计销售 8.7 万台,同比增长 26.6%(全球销量 29.4 万台)。 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2016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为 68 台 /万人,规划 到 2020 年实现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 150 以上, 我们从这个角度推算,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的年均增速在 20%以上, 对应整个产业链在千亿规模 (不包括集成测算为 378 亿元 )。 ( 2) 从行业层面, 除了汽车以外的 3C 等 领域的机器人使用密度较低(例如 3C 机器人密度不到 20)但对于自动化需求十分迫切的行业将继续处于机器换人的浪潮之中 。从工艺的角度,根据 GGII 数据显示,装备环节占比 16%提升最快但依然是突破难点, 装配的高要求导致部分装配环节机器换人仍然存在阻碍, 我们认为 一旦实现该环节的技术难点,将为行业带来又一轮爆发式增长。 装配应用需求的释放将直接带动 SCARA、小六轴销量的迅速提升,轻小负载机器人厂商将直接受益。 技术逐渐突破,关键零部件和本体国产化进程加速 。 我们认为 关键 零部件和本体 制造环节相互 依托下,受益于行业增长以及国产化率提高 ,增长将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集成环节处于红海竞争,则 主要依托于下游自动化需求的提升 保持成长 。 ( 1)上游零部件: 机器人最为核心的减速机、伺服、控制器这三个上游零部件仍然大部分需要进口(根据机器人产业白皮书数据,进口比例在 70%以上)。 减速器: 国产企业占比不到 10%,国产企业深耕多年 正 逐步起量,耐疲劳性和寿命等指标仍需努力,市场对国产减速器的信任度正逐渐提升。 其中 谐波减速器:苏州绿的等。 RV 减速器:双环传动、中大力德、上海机电、秦川机床、南通振康等。 伺服系统: 目前进口产品在我国伺服市场上占有率接近 80%。国内多家企业均已开发了机器人使用的伺服系统, 产品可靠稳定性差距逐步缩小,成本和服务上国内企业占优。 例如埃斯顿、汇川技术、英威腾、广州数控等。 控制系统: 控制器一般由机器人厂商自主研发设计,各品牌机器人均采用自己的控制系统, 控制器的市场份额受机器人本体市场份额影响很大,竞争格局基本与机器人保持一致,国际四大家族所占份额超过 50%。 ( 2)中游本体:多关节和 scara 国产占比不到 3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零部件等关键技术 、工艺、品牌等方面。国产机器人企 业中有多 家企业突破千台,其中埃斯顿、埃夫特等一批企业都有不错的增长,在国产零部件放量的传导下正 不断扩充产能抢占市场。 ( 3)下游集成商:竞争红海,未来强者恒强。 行业工艺(工程师)、项目经验、规模和资金实力等是主要壁垒。目前国内机器人厂商主要集中在系统集成商领域,整体处于竞争红海。 未来集成商的发展将是强者恒强或者专注细分另辟蹊径 。 投资建议:伴随着行业的高速成长和国内企业技术逐步突破, 短期来看, 我们认为各环节的生产企业都将迎来相应的投资机会, 出货量层面, 技术得到突破的零部件和本体生产企业将率先享受国产替代所带来 的红利 ;利润层面,价格下行趋势下盈利困难,集成领域是盈利必争之地 。 长期来看,真正具有技术和渠道的全产业链布局的公司将能够成长为巨头。( 1)零部件领域, RV 减速器业务逐步发力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推荐中大力德 (多年深耕减速电机和减速器, RV 减速器目前已实现小批量供货 ,募投加码精密减速器) 。 关注双环传动。 (2)本体领域, 我们认为具有核心技术优势、成本 优势、品牌优势的本体生产企业最终能占领国内的机器人市场。 重点推荐 埃斯顿 (国产机器人体量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全产业链布局, 自主化率 80%,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 (3)集成领域, 我们认为两类企业能够胜出:一方面规模较大、资金充裕、项目经验较多的集成商;另一方面细分领域占优的集成商。重点推荐 克来机电 (汽车电子生产领域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领军企业) 、拓斯达 (国内集成商规模和增速处于行业领先的集成商 ) 。关注新松机器人。 ( 标的 与申万机械组共同覆盖)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 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2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2 页 共 46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投资案件 关键假设点 假设下游自动化的需求持续深入,在政策继续推动下 2020 年行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达到 150,未来行业年均增速保持 20%增长。 假设国产核心零部件技术继续突破, 本体成本继续下降。 假设国产零部件企业 逐渐 被本体企业和终端客户 认可 ,拉动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 。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1、 行业需求和驱动 上 : 市场对于行业的判断基本一致,整体继续保持高增。但是我们从行业和工艺做了更细分拆解和探讨,从行业层面,我们认为本轮国内 3C、新能源以及自动化率较低的一般工业等领域将成为国内机器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这些领域的机器人使用密度较低(例如 3C 机器人密度不到 20)但对于自动化需求十分迫切的行业将继续处于机器换人的浪潮之中 。从工艺的角度,根据 GGII 数据显示,装备环节占比16%提升最快但依然是突破难点, 目前应用工艺中搬运码垛与焊接占比依然最高,装配应用增长最快。装配应用占比提升明显主要受益于 3C、新能源等行业的需求释放,预计未来三年装配应用占比将继续快速提升, 装配应用需求的释放将直接带动SCARA、小六轴销量的迅速提升,轻小负载机器人厂商将直接受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装配的高要求导致部分装配环节机器换人仍然存在阻碍,众多的工业装配生产线上还是大量依赖人工来完成螺钉拧紧装配而不是用机器人, 我们认为 一旦实现该环节的技术难点,将为行业带来又一轮爆发式增长。 2、 产业逻辑判断 上 : ( 1)零部件领域, 我们认为国内企业中零部件企业将持续受益,当然也面临价格下滑的风险,盈亏平衡向后推移,但板块中弹性较大。 ( 2) 在本体领域, 我们判断未来行业的发展可能经历如下阶段:第一阶段,随着中低端市场的应用的打开以及国产零部件的放量,国产本体继续放量,最终行业供大于求,竞争加剧与之对应的是外资品牌为了市场而继续降价进而导致本体行业的均价继续下行,本体企业在中低端领域逐渐走向红海 。 这个阶段以伯朗特为代表的公司通过低价策略或许能 迎来一定的市场,但是从盈利的角度短时间行业内企业都不乐观。长期来看(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本体的放量也使得部分企业面临产品质量的考验,最终行业将重新洗牌, 同时 未来针对某一细分领域的定制化本体(例如埃斯顿的钣金折弯机器人)将具有更高的壁垒 。 我们认为具有核心技术优势、成本的优势、品牌优势的本体生产企业最终能占领国内的机器人市场。重点推荐埃斯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3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3 页 共 46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顿。 ( 3)集成商层面 ,企业将继续分化, 本体企业为了市场和盈利也将涉足集成领域,我们认为 未来强者恒强或者专注细分,类似于新松和拓斯达等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可能越做越大,其他小的企业要生存只有不断深耕到细分行业去做,通过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把产品做成标准化提高效率才能形成壁垒抢占市场。 核心假设风险 市场自动化需求不达预期导致行业增长放缓; 竞争加剧 (外资降价) 带来价格快速下行,毛利率下滑企业盈亏平衡点往后推移; 国际巨头加大本土化投入对国内企业造成冲击,国产替代脚步放缓;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4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4 页 共 46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 自动化需求带来机器人行业高速成长,对应 2020 年千亿市场 . 8 1.1 国内市场仍将保持 20%以上增长 . 8 1.2 3C 应用驱动行业高增长,装配环节仍然是重要的突破点也是主要增量之一 . 10 1.3 3C、新能源以及其他自动化率较低的一般工业领域将成为国内机器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 11 2. 机器人产业链:关键零部件逐渐突破放量,国产化进程加速. 12 2.1 上游零部件:技术努力追赶,与国内本体企业共同成长 . 13 2.2 中游本体:多关节和 scara 国产占比不到 3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1 2.3 下游集成:竞争红海,未来强者恒强 . 24 3. 投资逻辑 . 26 4推荐公司 . 29 4.1 中大力德:多年深耕减速电机和减速器,募投加码精密减速器 . 29 4.2 埃斯顿:国产机器人领军企业,步入高速增长阶段 . 31 4.3 拓斯达:国内规模和增速处于行业领先的集成商,打造智能制造生态系统 . 34 4.4 克来机电:汽车电子领域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领军企业 . 37 4.5 机器人:拥有全球最丰富机器人产品线 . 40 附录 . 42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42 行业标准逐步形成 . 43 目录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5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5 页 共 46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表目录 图 1: 2011-2020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及预测 . 8 图 2: 2017 年我国工业机器产量 13.1 万台,增速 68% . 8 图 3: 2011-2016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台 /万人) . 8 图 4: 2016 年全球主要市场工业机器人密度对比(台 /万人) . 8 图 5: 2017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市场份额 . 10 图 6: 2015 年核心零部件进口比例 . 10 图 7: 2013-2017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分布 . 10 图 8: 2013-2017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分布增长率 . 10 图 9: 2013-2017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工艺分布 . 11 图 10: 2013-2017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工艺分布增长率 . 11 图 11:新能源汽车产量 (台 ) . 12 图 12:全球 3C 主要产品出货量 . 12 图 13:国内机器人产业链 主要构成 . 13 图 14:垂直多关节机器人 . 13 图 15: SCARA 机器人 . 13 图 16: 全球减速器市场份额 . 14 图 17: 2014-2017 年中国精密减速器市场份额 . 14 图 18:伺服系统示意图 . 16 图 19:伺服电机的构成 . 16 图 20:伺服驱动器 . 16 图 21:伺服编码器的组成 . 16 图 22:伺服系统分类 . 17 图 23:各类电机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比例 . 17 图 24:伺服电机分类 . 17 图 25: 2015 国内伺服系统市场份额(按品牌) . 18 图 26: 2015 年国内伺服系统市场份额(按销售额) . 18 图 27:工业控制卡片 . 19 图 28:运动控制器 . 19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6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6 页 共 46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 29:控制器市场份额 . 20 图 30: 2016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结构 . 22 图 31: 2016 年关节和 Sacra 机器人国产比例仍然不到 30%(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结构 ). 22 图 32:机器人在码垛搬运领域的应用 . 24 图 33:机器人在焊接领域的应用 . 24 图 34: 2017 年收入增 速 34% . 30 图 35: 2017 年净利润增速 28% . 30 图 36: 2014-2017 年综合毛利率水平稳定 30%左右 . 31 图 37:减速器占比提升至 24% . 31 图 38:公司机器人在码垛搬运领域的应用 . 32 图 39:公司机器 人在焊接领域的应用 . 32 图 40:近两年收入 40%以上增长(单位:百万元) . 33 图 41:近两年净利 30%以上增长(单位:百万元) . 33 图 42: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水平 . 33 图 43:公司管理费用变化 情况(单位:百万元) . 33 图 44:机器人业务占比提升至 45% . 34 图 45:公司机器人业务保持翻倍增长(单位:百万元) . 34 图 46:拓斯达致力于打造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 34 图 47: 2017 年收入增速 77%(单位:百万元) . 35 图 48: 2017 年利润增速 78%(单位:百万元) . 35 图 49:毛利率保持在 40%左右,净利率 18%左右 . 35 图 50: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比 20%左右(单位:百万元) . 35 图 51: 2017 年收入增速 31%(单位:百万元) . 37 图 52: 2017 年利润增速 38%(单位:百万元) . 37 图 53: 2017 汽车行业收入占比 96% . 38 图 54:汽车行业毛利率维持在 35-40%(单位: %) . 38 图 55:整体毛利率稳定在 35%-40%(单位:百万元) . 38 图 56:管理费用率占比 11%-12%(单位:百万元) . 38 图 57: 2018Q1 公司实现营收 5.43 亿元 . 40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7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7 页 共 46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 58: 2017 年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为 31.20% . 40 图 59: 2018Q1 公司归母净利率有所下降 . 41 图 60: 2018Q1 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所增加 . 41 表 1: 主要减速器厂商情况 . 15 表 2:国内伺服竞争格局 . 19 表 3:国内控制器竞争格局 . 20 表 4:机器人本体按照坐标形式分类 . 21 表 5:机器人本体按照行业应用分类 . 22 表 6: 165kg 焊接机器人成本 . 23 表 7:国内外本体生产商 . 23 表 8:机器人价格对比 . 24 表 9:主要公司估值情况 . 27 表 10: 公司主要产品 . 29 表 11: 2017 机器人业务占比 57%(拓斯达收入结构) . 36 表 12:技术人员上市以来迅速扩充,占比接近 1/3 . 36 表 13: 三类工程师的分工 . 36 表 14:主要客户情况 . 40 表 15:国家相关部门政策梳理 . 42 表 16:机器人产业标准逐步形成 . 43 表 17: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部分优势企业列表 . 44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8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8 页 共 46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 自动化需求带来机器人行业高速成长,对应2020 年千亿市场 1.1 国内市场仍将保持 20%以上增长 近 5 年国内机器人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未来行业仍将保持 20%以上的增速。 据 IFR统计,我国连续数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2016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全年累计销售 8.7 万台,同比增长 26.6%( 2016 年全球市场机器人销量 29.4 万台)。在应用行业上,据 GGII 相关数据显示, 2017 年汽车产业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占比依然最高达 33%,在 3C 制造业用量占比第二达 28%,但增长最快(同比增长 86%)。在下游需求推动下,2017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 13.1 万台,同比增长 68%。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同时伴随着下游 3C 制造业、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整车制造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等工业领域回暖,工业机器人需求量不断增加,企业产量持续扩张。在政策、成本、技术等推动下,未来机器换人的热潮在相当长的时间不会衰减,焊接、打磨、喷涂等枯燥、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等工业领域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需求。根据 IFR2016 年的统计报告 WorldRobotics2016, 2017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预计为 11.5 万台, 2018-2020 年 复合年均增长率 为 22%, 至 2020 年将达到 21 万台 /年,如果每台机器人按 18 万人民币计算, 2020 年市场规模将可达到 378 亿元,对应整个产业链在千亿规模。 图 1: 2011-2020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及预测 图 2: 2017 年我国工业机器产量 13.1 万台,增速 68% 资料来源: IFR,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 wind,申万宏源研究(注:每年的增速经过修正) 目前 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 接近 世界平均水平 , 但距发达国家 仍有 较大差距 。 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为 68 台 /万人,全球平均 74 台 /万人。其余主要国家中,韩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为 631 台 /万人。在国家工业转型以及相关政策支持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在例如汽车整车领域自动化水平已经很高,机器人的使用与国外基本一致,但是与先进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增长潜力还很大。 图 3: 2011-2016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台 /万人) 图 4: 2016 年全球主要市场工业机器人密度对比(台 /1150001400001700002100002%59%56%20%27%32%22% 21%24%0%10%20%30%40%50%60%70%05 0 , 0 0 01 0 0 , 0 0 01 5 0 , 0 0 02 0 0 , 0 0 02 5 0 , 0 0 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E 2018E 2019E 2020E中国机器人销量(台) Y OY ( % )34%30%55%52% 50% 52%57%63%69% 69% 69%68%0%10%20%30%40%50%60%70%80%02 0 , 0 0 04 0 , 0 0 06 0 , 0 0 08 0 , 0 0 0100, 000120, 000140, 000产量 : 工业机器人 : 累计值(台) 产量 : 工业机器人 : 累计同比 ( 右轴)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 使用。9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9 页 共 46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万人) 资料来源: IFR, wind,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 IFR, wind,申万宏源研究 产业政策扶持力争 2020 年机器人密度规划 150 以上,攻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