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追光AI,安防产业格局骤变(预告),2018年中国AI+安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目录CONTENTS,01,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I+Security Industry安防行业AI化发展历程,020304,AI+安防行业发展现状AI+安防企业案例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Case Study Strategies of Public Companies in SecurityIndustry安防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变化安防上市企业案例分析AI应用安防行业场景分析Applications of AI+Security industryAI+安防行业格局变化及走向预测Trends of AI+ Security Industry,2016年北京安博会2016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6智能家居市场创新大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标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正式施行;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公布;,宇视科技股权置换苏州科达上市海康威视获A&S安防榜首,XX,百度媒体指数,根据XX显示(搜索关键词:智能安防),2009年AI技术开始在多行业初步应用,安防监控是人工智能最先大规模产生商业价值的领域,成为许多AI技术研发公司的切入点。2012年,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让众多安防企业开始接触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国家政策方面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对整体AI安防的推动,越来越多的AI和CV公司开始将安防领域作为主要发展点。,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AI化发展历程,政府推出 “平安城市”建设、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3111”工程)建设,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发展规划,AI技术的应用成为安防行业重要发展趋势,“十三五”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智能楼宇的安防建设9部委提出“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天网工程“二期”项目建设,中央部署开展“雪亮工程”建设1数据来源:XX,国际机场周界安防系统,2016年,2017年,从2005年开始的平安城市建设,到2011年启动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后续提出的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安防重点项目,AI在安防领域中不断渗透,智能安防产品运用于实际事件的需求凸显。从2012年起,传统安防企业和CV公司都开始注重安防产品在城市级别上的应用。从地区维度上看,智能安防产品的应用最先出现在人口密集区域,典型的像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中部地区,这些地区对于安防产品智能需求较高,安防意义较大。从2016年智能安防概念被大面积提及开始,各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智能安防领域应用落地举措加大,应用场景也从最初的公安和交通层面,标题,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开始向其他行业拓展。 无锡国科微纳建设浦东 宇视科技在吉林搭建首个边境视频监控网, 5月浙江推进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 依图人像识别系统在厦门公安指挥中心上线, 旷视科技人脸识别安防方案将在无锡市大范围试点, 合肥市局与旷视科技合作上线人脸识别视频专网, 旷视科技助力无锡老旧小区视频监控升级改造, 依图宁波公安人脸识别系统正式上线, 云南“商洽会”期间公安厅使用商汤科技SenseFace人脸实战平台, 2018年3月平安科技与深圳监狱合作共建智慧监狱 大华“雪亮工程”解决方案在山东临沂、四川成都、江西南昌、河北和贵州等地试用 武汉东湖绿道创新性部署海康威视人脸大数据系统, 云从科技与西安悦泰联合实施银川河东机场人脸识别系统 宇视科技开始在多地打造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 上海南站上线依图蜻蜓眼人像大平台系统,AI技术在安防领域全国落地应用,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AI化发展历程,2018年,2012年 2012年 依图科技与苏州公安局合作识别套牌车,2011年,2数据来源:XX,需求变化:安防从事后查证向事前预警前移,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AI化发展历程,4K超高清,标清MEPG4,700TVLH.264,600万像素H.265,1080TVL(更高压缩比),前端图像视频编码,传统视频行为监测,人脸识别,画面对象分析,环境分析,智能分布,模拟视频监控,高清网络监控,智能化监控,多系统联动监控,监控技术,模型预测事前预警,重应用、重实战,重建设、轻应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主动应用和事前预警变为了可能;人脸识别、异常行为分析、人数计数、音频检测等智能化应用将事后查证向事前预警前移,有效防止各类案事件的发生;视频浓缩、视频摘要检索全面提升事后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大数据应用下的云存储和云计算也在为构建新一代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提供有力的保障。 安防从传统模式大踏步迈入智能新时代,从1.0的“事后追溯”、“人防”为主升级为“实时监管”与事前预防,“技防”为主。技术层面,事件的发现能力、事件的分析能力、事件的研判能力、事件的处置能力、数据采集以及存储能力,应急响应所需的数据要涵,盖流量数据、终端数据、SIEM数据、以及结合第三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实时监看事后取证,3,安防产业发展前景乐观,AI技术凸显附加价值,XX:2010-2018年安防行业市场规模,2250,2773,3240,3883,4300,4860,5400,6480,7452,1000,60005000400030002000,8000700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AI附加价值(亿元),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安防企业数量近2.2万家,从业人数达160万人。根据2018年同花顺反馈的数据,目前所属概念为安防的上市公司有65家,主营业务为安防的达到17家,新三板企业在安防领域中有62家公司,相关业务与安防有关的达到86家,其中大部分业务基于安防热门子领域技术研发。从安防行业规模来看,考虑到AI技术普及度不高,智能化产品价格偏高,场景应用局限性大,对智能产品接受度不够等因素,目前大部分安防企业对于AI还处在接受并尝试使用阶段,超过90%的市场份额还是传统安防占据,但从增长趋势中可以看出,AI在安防领域的附加价值开始凸显。根据A&S“全球安防50强”排行中国企业数量来看,2017年的数量突破与AI技术引用关系匪浅。,2,4,3,3,3,3,7,0,642,8,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XX: A&S“全球安防50强”中国大陆企业数量变化,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AI+安防行业发展现状,传统安防市场规模(亿元)数据来源:XX;,4,热度值1000以上,300-1000,100-300100以下,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智能安防产业集群形成XX:智能安防产业地区热度值,长三角,该地区为全国安防行业技术研发的核心区域,海康、大华和宇视三巨头都在此建立,“长三角”地区企业发挥技术、资金优势,高投入、高起点、发展快,形成了一批技术密集型的优秀企业,加上近年来外资企业进入较多,竞争优势明显。,京津地区以市场应用为导向,该地区企业集成能力、技术研发能力提高较快,安防应用系统工程的研发、运营服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发展后劲充足。,京津地区,珠三角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深圳和广州两大安防发展城市。深圳市场流通性高,是中国著名的安,防产品制造中心和产品集散地,大多数产品都在外地消化。两地拥有众多AI企业,智能安防产业集群形成情况全国领先。,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AI+安防行业发展现状,备注:热度值主要基于智能安防内容浏览情况,根据关注人群所在地区进行统计;,5数据来源: XX;,AI安防企业图谱上游安防产业成为AI公司根据地,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AI+安防行业发展现状,解决方案,产品集成商,安防产业根据产业链划分为上中下游,包括上游的零部件、技术及算法供应商,中游的产品生产商和下游的产品经销商,其中大众了解的安防企业大多聚集在中游领域,但随着智能技术的引入,人脸识别已经逐渐成为安防产业新热点,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性视频监控项目建设的新要求。注:该图谱中公司按照产品类型划分,同产品类型公司在相同颜色区域内,部分公司因为业务多样化并存颜色区域会有重叠;,软件,硬件,算法和AI芯片,6,安防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升级,性质的转变,从企业更新的年报中,XX筛选并整理了自2008年起安防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升级以及安防性质的转变。三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在:1)2009年,网络技术的普及3G技术的成熟,视频监控向数字化发展;2)2013年,智能手机、4G技术的发展给安防带来了更加智能的操作空间;3)2016年,人工智能和VR大热,智能化安防产品越来越多。,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商转变,视频监控从模拟向数字化过渡,安防视频监控设备以场景进行分类,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2009 年3G技术成熟2 0 1 3 年-2 0 1 2 年4G技术/无限网络“看得清”到“看得懂”“看视频”到“用视频”2016 年,2010 年3G技术/三网融合/物联网2011 年“看得见”到“看明白”2017 年,2008 年从简单安防产品向可视化传感器转变2014 年网络通信/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手机普及从传统模拟DVR加矩阵方案向着高清化、IP化解决方案2015 年,人工智能/VR/AR/云计算/大数据,从语音业务过渡到网络视讯,基于本地的小规模监控发展到基于网络的大型远程监控系统,深度学习算法,Part.2 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安防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变化,数据来源:XX整理;,7,新兴AI企业在安防领域的产品发展,4月,发布SenseFace3.0平台SenseFoundry方舟城市级视觉开放平台(深度学习),10月,城市数据大脑产品(深度学习)10月,发布蜻蜓眼 人,商汤科技,旷视科技,随着AI在安防行业的渗透,全线产品AI化成了国内主流安防监控厂商的新战略。随着AI在行业深入落地,AI在视频监控领域的产品形态也开始趋于稳定。自2012年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之后,部分AI企业将视角转向安防领域,并研发出基于人工智能或深度学习的AI安防产品。从产品线来看,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等相继推出了AI安防产品,主要分为人像识别布控系统、视频结构化分析系统、车辆大数据平台、警务大数据平台、AR实景指挥系统,且都有不同方向小范围的运用。,Part.2 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安防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变化,10月,推出天眼系统(深度学习)10月,推出智能安防摄像机MegEye C1(深度学习),11月,动态人像识别“深目”2.0系统(深度学习)11月,端到端智能安防解决方案(深度学习)12月,火眼人脸大数据平台(深度学习)7月,人像抓拍摄像机及人像抓拍机(人工智能)9月,发布全帧智能人像抓拍机MegEye-C3S(深度学习),8月,“深目”警用级动态人像识别解决方案(深度学习),像大平台(深度学习)10月,提出ReID 跨摄像头识别方案(深度学习)10月,发布SenseGuard“智护”安防管理系统、 SenseVideo视频结构化系统、SenseFace2.0自主人脸识别(深度学习&人工智能)12月,神锋-S人脸静态比对服务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依图科技 云从科技/佳都科技云天励飞10月,发布蜻蜓眼 车辆大平台(深度学习)解决方案/平台系统后端硬件前端硬件,4月,基于AI的新洞鉴人像引擎SDK(深度学习)4月,推出实时人像聚类引擎(深度学习)5月,搭建“玖富云从人工智能平台”(人工智能)2月,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深度学习&人工智能)3月,“炬眼”智能人脸识别相机(深度学习&人工智能)5月,发布“御眼人脸卫士”(深度学习&人工智能),8数据来源:XX,10月,科达发布AI战略,解决方案/平台系统,雪亮工程解决方案,多城市试用,作系统(AI+人工智能),拥抱AI,安防企业产品创新发展史,大型安防上市企业AI产品发布(部分),10月,AI Clould框架发布(边缘计算+云计算),10月,推出大华睿智视频服务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9月,推出慧系列AI摄像机(深度学习),10月,“深眸”、深度智能交通摄像机、双目智能摄像头等(深度学习算法),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联合实验室(开展深度学习),大华股份海康威视,宇视科技苏州科达,安防产业发展数十年,当前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梯队,大众所熟知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苏州科达等,等,稳居全国安防市场前列,在新技术变革之下,积极拥抱AI技术在安防领域的重造与升级。XX整理了近年来安防上市企业在结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研发的AI产品线。大型安防上市企业虽很早,就提出对应策略,但从图表所表达的信息来看,真正推出AI产品的时间却集中在2017下半年,在时间上远不及布局安防市场的新兴AI企业,但应用层面,依托于前期构建,大数据和综合指挥平台的资源优势,实际落地周期要更短一些。另一方面,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AI产品依然局限于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的视频监控系统和摄像机,如果技术层面没,有更好的突破,安防行业依然面临产品同质化的问题。,2月,科达猎鹰人像大数据应用平台2.0(深度学习),Part.2 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安防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变化,12月,“明眸”近景人脸识别系统(深度学习)3月,IMOS7.0 IP多媒体操6月,推出立体云防系统,高新兴东方网力,10月,推出人工智能全套方案天目、函谷、潼关(深度智能算法)11月,嵌入式人脸识别服务器(AI+大数据分析)12月,科达海燕3.3(深度学习),5月,与中科曙光打造人工智能8月,与电科大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前端硬件1月,大华睿智系列人脸网络摄像机(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后端硬件,战略/规划,9数据来源:XX,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