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非金属建材行业中期投资分析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非金属建材行业中期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年非金属建材行业中期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年非金属建材行业中期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年非金属建材行业中期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年非金属建材行业中期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续看好水泥龙头,玻纤基本面持续改善,2018年非金属建材行业中期投资分析报告,2018 年 6 月 29 日,2018 年 6 月 29 日, 产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行业整体业绩表现靓丽。2018 年,水泥、玻璃价格继续维持高位,截至 2018 年 6 月 28 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为 142 点;全国玻璃价格指数为 1,178 点。产品价格的高位运行也带动行业公司业绩同比实现大幅增长。2017 年,建材行业 79 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 373 亿元,同比增长 56.45%; 2018 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 75 亿元,同比增长 213%。 水泥行业:“供给收缩”“需求下滑”,供需格局仍将偏紧。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下行,下游基建与房地产领域对水泥需求拉动力度也在减弱,水泥消费需求下滑趋势仍将继续。而在供给端,随着错峰限产时间和规模不断扩大,供给将进一步收缩,此外叠加原燃料价格高企,助推水泥价格高位运行。分区域来看,南方供需格局明显优于北方。 玻璃行业:需求端存回升预期,供给端或将继续收缩。房地产投资以及房屋新开工面积均在回暖,新开工-竣工面积剪刀差存在修复预期,玻璃下游需求依然有回升的可能。由于新增产能被卡死,环保约束不断加码使部分玻璃企业面临停产风险,此外叠加冷修复产受制以及冷修步入高峰期,玻璃行业供给端或将继续收缩。 玻纤行业:需求端支撑明显,价格仍有上涨空间。玻纤中高端领域需求持续放量,行业准入壁垒较高导致新增产能有限,同时 2018 年仍是池窑冷修高峰期,因此整体产能冲击不大,供给端仍将偏紧。整体来看供需关系持续平稳向好,价格仍有上涨空间,行业高景气度有望维持。 投资逻辑与评级:我们认为,水泥行业供需关系仍将偏紧,此外获成本端支撑,价格有望继续高位运行。玻璃供给受多因素制约,或将继续收缩,若下游需求恢复超预期,价格将重回上升通道。玻纤下游需求不断增长,而供给端放量有限,产能冲击不大,供需格局继续改善。子行业中,建议关注行业景气度较高的水泥和玻纤。由于供给端影响因素较多,而下游需求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我们维持行业“中性”评级。 建议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中国巨石。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水泥行业供给端收缩不达预期;玻璃行业冷修复产超预期或冷修产能不及预期;玻纤市场需求不达预期。,2018 年中期投资策略本期内容提要:,继续看好水泥龙头,玻纤基本面持续改善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投资策略,非金属建材行业上次评级:中性, 2017.12.7建材行业相对沪深 300 表现,目 录投资聚焦.1产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行业整体业绩表现靓丽 .2水泥行业:“供给收缩”“需求下滑”,供需格局仍将偏紧.3水泥消费需求下滑趋势仍将继续.3错峰生产继续加码,供给端将进一步收缩 .6煤炭价格高位叠加石灰石矿山治理,水泥价格获成本支撑 .7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9南方供需格局优于北方,水泥价格有望继续高位震荡 .11玻璃行业:需求端存回升预期,供给端将继续收缩.13下游需求持续低迷,下半年存有回升预期 .13环保约束叠加冷修高峰,供给端或将持续收缩.15原料价格趋于平稳,供需关系改善存有希望.18玻纤行业:需求端支撑明显,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18下游应用广泛,需求端持续放量.18供给仍将趋紧,行业景气有望维持.21行业评级与投资主线.23行业投资逻辑与投资主线 .23建议关注的公司.23风险因素.25表 目 录表 1:各省市已披露的非采暖季错峰生产政策.6表 2:2017 年海螺水泥单位成本构成(单位:元/吨,%).7表 3:各地矿山治理部分政策.8表 4:沙河市关停生产线情况.16表 5:近年来玻璃行业供给侧改革部分政策.16表 6:2018 年中国巨石、泰山玻纤新建及冷修复产计划.22,图 目 录图 1:2011-2018 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点).2图 2:2011-2018 全国玻璃价格指数(点).2图 3:2013-2018Q1 建材行业营业总收入(亿元,%).2图 4:2013-2018Q1 建材行业净利润(亿元,%).2图 5:2013-2018Q1 水泥、玻璃与其他建材营业总收入(亿元).3图 6:2013-2018Q1 水泥、玻璃与其他建材净利润(亿元).3图 7:2011-20181-4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4图 8:2005-2017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亿元,%) .4图 9:房屋施工面积及增速(万平方米,%) .5图 1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亿元,%).5图 11:2007-2017 水泥产量与增速(亿吨,%).5图 12:2012-2018 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K)平仓价(元/吨) .8图 13:2008-2017 我国水泥熟料设计总产能及增速(亿吨,%).10图 14:2008-2017 我国新增水泥熟料设计产能及增速(吨,%).10图 15:2017 年度中国水泥熟料产能十强(单位:万吨/年) . 11图 16:2018 年 1-4 月各地区水泥产量及增速(万吨,%).12图 17:2011-2018 各地区水泥均价(PO42.5,元/吨).12图 18:平板玻璃下游需求占比.13图 19: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与平板玻璃产量变化关系.13图 20:房屋竣工面积与平板玻璃产量关系.14图 21:房屋新开工面积与房屋竣工面积关系.14图 22:2012-2018 房屋新开工面积与累计同比(万立方米,%).15图 23:2012-2018 房屋竣工面积与累计同比(万立方米,%) .15图 24:2012-2018 浮法玻璃产能与利用率(亿重量箱,%).15图 25:2012-2018 平板玻璃产量与增长率(亿重量箱,%).15图 26:2012-2018 全国重质纯碱市场价(元/吨) .18图 27:2012-2017 全国主要城市浮法玻璃价格(元/重量箱) .18图 28:国内玻纤下游需求占比.19图 29:2012-2017 我国汽车产销量及增速(辆,%).20图 30:2012-20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速(辆,%).20图 31:2010-2016 我国 PCB 产值及增速(亿美元,%).21图 32:2011-2017 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及增速(GW,%) .21图 33:我国主要玻纤企业产能分布.21图 34:2011-2017 我国玻纤产量及增速(万吨,%).21,投资聚焦,关键假设点,行业环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行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玻璃、玻纤冷修产线顺利关停;玻纤行业下游需求持续回暖。,有别于大众的认识,虽然房地产投资增速依然上行,但由于土地购置费用高企,建安工程增速其实并未如数据那样美好。房屋施工面积才是直接与水泥消费挂钩的变量,施工面积越高则水泥需求量越大。受房地产调控影响,地产开发商有意放缓施工节奏,此外环保治,理也在拖累施工进度,致使 2016 年以来房屋施工面积增速逐步走低,房地产对水泥需求拉动力度逐渐减弱。此外 PPP 项目,管控趋严将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水泥消费进一步减少,水泥需求继续下滑将是大概率事件。,推荐逻辑,水泥消费需求下滑趋势仍将继续,不过随着错峰生产时间和规模的扩大,供给也将进一步收缩,此外叠加原燃料价格高企,水泥价格有望继续高位运行。分区域来看,南方供需格局明显优于北方。,房屋新开工-竣工面积剪刀差存在修复预期,玻璃下游需求依然有回升的可能。由于新增产能被卡死,且受环保约束加码以及,冷修复产受制等因素的影响,玻璃行业供给端有望持续收缩。若下游需求恢复超预期,价格将重回上升通道。,玻纤下游中高端领域需求持续放量,而供给端由于行业资金、技术壁垒较高导致新增产能有限,同时 2018 年仍是玻纤池窑冷修高峰期,因此整体产能冲击不大,供需基本面仍将偏紧。玻纤价格仍有上涨空间,行业高景气度有望维持。,由于供给端影响因素较多,而下游需求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我们维持行业“中性”评级。,市场表现催化剂,宏观经济向好;建材行业去产能进度加快;环保政策力度加大;房屋新开工-竣工面积剪刀差修复。,建议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中国巨石。,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水泥行业供给端收缩不达预期;玻璃行业冷修复产超预期或冷修产能不及预期;玻纤市场需求不达预期。,产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行业整体业绩表现靓丽由供需基本面支撑的本轮建材行业高景气周期继续延续,作为传统建材的代表,水泥和玻璃的价格在高位震荡中前行。截至2018 年 6 月 28 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为 142 点,在一季度经历小幅回调后,继续向上攀升;全国玻璃价格指数为 1,178 点,较年初有所下滑,但仍高于 2017 年平均水平。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带动建材行业整体业绩表现靓丽。根据申万一级分类,2017 年,建筑材料行业 79 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 3,464 亿元,同比增长 10.71%;净利润为 373 亿元,同比增长 56.45%。2018 年一季度,建材行业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 719 亿元,同比增长 4.66%;净利润 75 亿元,同比增长 213%。,图 1:2011-2018 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点)图 3:2013-2018Q1 建材行业营业总收入(亿元,%),图 2:2011-2018 全国玻璃价格指数(点)图 4:2013-2018Q1 建材行业净利润(亿元,%),从细分板块来看,水泥制造行业业绩表现最为亮眼。2017 年,水泥板块 19 家公司实现净利润 256 亿元,同比增长 84.17%,创历史新高;2018 年一季度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280%,达到 57 亿元。玻璃制造行业与其他建材行业内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图 5:2013-2018Q1 水泥、玻璃与其他建材营业总收入(亿元),图 6:2013-2018Q1 水泥、玻璃与其他建材净利润(亿元),水泥行业:“供给收缩”“需求下滑”,供需格局仍将偏紧水泥消费需求下滑趋势仍将继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渐企稳,水泥下游需求增长乏力。我国水泥需求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下游消费领域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和农村领域,占比分别为 30%、25%和 15%。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下滑,2017 年固定资产完成额为 631,684 亿元,增速为 5.90%,较上年同期下滑 2.24 个百分点;2018 年 1-4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 154,358 亿元,同比增长 6.95%。根据以往数据统计,前 4 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一般要高于全年水平,因此我们认为 2018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有超预期增长。PPP 项目管控趋严将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继续下滑。2017 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为 173,08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3.86%,同比下降 1.94 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 4 年出现下滑。PPP 项目一直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但近年来针对 PPP 运作不规范行为以及为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管控政策。2017 年 11 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92 号文),明确了 PPP 的入库标准和负面清单,要求在 2018 年 3 月底前完成对在库项目的集中清理。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23 日,各地累计清理退,库项目 1,695 个,涉及投资额 1.8 万亿元;需要整改项目 2,005 个,涉及投资额 3.1 万亿元。此次对 PPP 项目进行清理影响面较广,新疆多地目前已停建 PPP 项目,西南地区清退项目也较多,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受到一定影响,增速或进一步放缓。,图 7:2011-20181-4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图 8:2005-2017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亿元,%),房地产对水泥需求拉动力度也在减弱。房屋施工面积是直接与水泥消费挂钩的变量,施工面积越高则水泥需求量越大。房屋施工面积自 2016 年以来在震荡中逐步走低,2017 年全国房屋施工面积为 781,484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3%;2018 年 1-4 月份为 664,410 亿平方米,增速仅为 1.6%。虽然房地产投资增速依然上行,但由于土地购置费用高企,建安工程增速其实并未如数据那样美好。随着国家对住房定位的调整,房地产调控并未放松,地产开发商也在有意调整施工节奏,放缓施工进度,这是导致房屋施工面积增速的下滑的重要原因。此外,环保治理力度也在加大,由于房屋施工对户外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当空气质量超标,施工项目则被勒令停工,也将拖累施工进度。,图 9:房屋施工面积及增速(万平方米,%),图 1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亿元,%),在 2018 年度策略中,我们指出仅从投资数据分析,我国水泥需求仍然强劲,但由于建材和钢材等原料的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基建投资额来测算的话,对原料在量上的需求增速实际是出现了下滑。2017 年我国水泥产量为 23.4 亿吨,同比下降 2.62%,我们的观点再次得到验证。由于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滑趋势不减,房屋施工面积增速持续低迷,我们认为 2018 年水泥消费需求下滑趋势仍将继续。图 11:2007-2017 水泥产量与增速(亿吨,%),错峰生产继续加码,供给端将进一步收缩由 于水 泥行业 市场 化程度 较高 ,从而 缺乏 行政性 的强 制目标 和手 段,目 前行 业错峰 生产 是政府 对水 泥供给 端采 取的最 主要的行政约束。自 2014 年开始,短短 3 年时间内,在北方十五省的基础上,错峰生产已经覆盖到国内多数水泥生产大省,国务院 办公 厅关于 促进 建材工 业稳 增长调 结构 增效益 的指 导意见 更 是明确 将推 进错峰 生产 作为一 项产 业政策 。在 环保趋 严的大背景下,错峰限产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标准也更加严格。伴随着新一轮的大气治理攻坚,全年错峰渐成常态,水泥供给端收缩力度加大。目前多省市已经发布 2018 年错峰生产政策 ,与 2017 年相比,错峰生产规划明显更加严格,具体表现为各地区限产时间更长,限产规模更大。不仅采暖季限产时长增加 ,并且错峰生产已经由采暖季延伸至非采暖季。例如,河北省唐山市要求 2018 年 3 月 16 日至 2018 年 11 月 14 日,全市水泥窑限产 30%,2017 年该市并未参与非采暖季限产;山西省要求 4 月 26 日至 10 月 10 日,水泥企业分三阶段停窑 60 天,而上年同期仅为 20 天。整体来看,2018 年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时间和规模在 2017 年基础上整体再次提升,水泥供给将进一步受到抑制。表 1:各省市已披露的非采暖季错峰生产政策,省份/地区山东山西河北唐山河北邯郸江西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广西青海新疆湖北河南,具体规定2018 年 6 月 1 日至 6 月 20 日,全省水泥熟料生产企业错峰停窑;2018 年 8 月 17 日至 9 月 5 日,全省熟料企业错峰停窑分别于 2018 年 4 月 26 日至 5 月 15 日、6 月 26 日至 7 月 15 日、9 月 21 日至 10 月 10 日停窑,共计 60 天2018 年 3 月 16 日至 2018 年 11 月 14 日,水泥窑限产 30%(按设计产能计算),水泥粉磨站限产 30%(按生产天数计算)2018 年 4 月 1 日至 2018 年 11 月 15 日,水泥企业限产比例 20%左右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错峰生产 55 天,其中春节(2-3 月)不少于 35 天,夏季酷暑不少于 10 天,环境敏感期不少于 10 天一季度停产 45 天,梅雨和高温期间停产 30 天2018 年春节期间及酷暑伏天开展错峰生产行动,从春节前至 8 月 30 日,分 2 个阶段停窑 60 天2018 年错峰生产停窑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85 天,一季度不少于 35 天,四季度不少于 20 天,全年计划错峰生产停窑 40 天2018 年所有熟料生产线错峰生产 55 天,其中春节期间(2-3 月份)不少于 35 天,夏季酷暑不少于 10 天,环境敏感期不少于 10 天自 2017 年 12 月 1 日起错峰停产 150 天。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4 月 30 日连续停窑 120 天;其余于 2018 年 7月 1 日至 2018 年 9 月 30 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确定停窑时间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石河子区域传统水泥生产企业于 2017 年 11 月 1 日至 2018 年 5 月 16 日,共停窑 6 个半月;其余企业 3-5 个月不等约 80%生产线停窑需超过 60 天,全年每条窑停产时间超过 70 天,非冬季错峰停产天数达到平均 30 天以上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3 月,包括特种水泥,不包括粉磨站、粉磨工序和承担协同处置城市垃圾的生产线均需停,窑;对 2018 年 10 月底前稳定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企业,当年给予错峰生产豁免政策激励,重庆,二季度错峰停窑共计 21 天,资料来源:各地方政府网站,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整理煤炭价格高位叠加石灰石矿山治理,水泥价格获成本支撑水泥企业对成本上涨转嫁能力强,成本端的变化将导致水泥售价的调整。水泥的生产成本主要由石灰石、煤炭、电力、人工成本等构成,以 2017 年海螺水泥的单位成本为例,燃料及动力占比最高,占总成本的 62%;石灰石等原材料占比 17%;人工成本占比 13%。在燃料及动力成本中,电力价格受到政府管控,变动幅度较小,而煤炭价格则随行就市,因此煤炭价格的变动对水泥企业的成本影响最大。此外原材料石灰石价格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泥的定价。表 2:2017 年海螺水泥单位成本构成(单位:元/吨,%),海螺水泥,项目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折旧费用人工成本及其他合计,单位成本(元/吨)27.8398.7112.5220.70159.76,比重(%)17.4261.787.8412.96100.00,冀东水泥公司公告显示,煤炭价格每上升 10%,可能带动水泥全部成本上涨 3%左右。2017 年以来煤炭价格中枢一直较为稳定,2018 年上半年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K)平仓价在 570580 元/吨波动。随着煤炭下游需求端平稳,供给侧释放缓慢,煤价仍将高位运行。,图 12:2012-2018 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K)平仓价(元/吨)石灰石矿山治理是大势所趋,环保、安全不达标的小型矿山将加速退出市场,资源供给进一步收缩。我国石灰石开采行业一直存在企业数量众多、经营规模偏小,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随着“美丽中国”被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国家更加重视“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局面有望改观。2017 年开始,不断有矿山行业整治文件出台,逐渐加大矿山治理力度 。2018 年 5 月 7 日唐山市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的通告,要求露天非金属矿山全部停产,未经批准复产的企业,一律取消整治资格;无法整改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矿山,一律关闭取缔。这是政府决心加大矿山整治力度的一个缩影。石灰石开采行业向“集中化、规模化、正规化”转变的同时必将短期伴随着产量的减少,石灰石供给紧张推动价格上涨,进而对水泥价格构成一定支撑。一直以来,国内大型水泥企业均具备自有矿山,石灰石资源较为丰富,开采流程也较为规范,在矿山整治中受冲击较小。而中小水泥企业随着外购石灰石成本的上涨,利润空间将被压缩,导致行业盈利格局分化加剧。表 3:各地矿山治理部分政策,时间,部门,政策,内容,2017.06,原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构建部门协同、四级联创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力争到 2020 年,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2017.11,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黑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新模式。建设 50 个以上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完成绿色矿山建设示范试点工作并推广试点经验,到 2020 年,建设 1至 2 家绿色矿业示范区,确立建设 100 家绿色矿山。加快绿色环保技,术工艺装备升级换代。到 2020 年,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到 15%,建,立省市县联创、企业主建、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体系,2017.12,中国砂石协会,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我国矿业期盼已久的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很快颁布实施。矿石行业的,2017.12,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 2017 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义务双随机抽查工作的通知,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 9 个行业的绿色矿山建设规范通过了技术审查,有望明年颁布实施要求采矿权人了解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按方案要求实,施恢复治理工程,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包括矿区地形地貌破坏、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矿山地下含水层影响破坏及矿山土地压占与破坏,情况,2018.012018.012018.05,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原国土资源部唐山市公安局、国土资源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局,湖南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审批登记管理的通知关于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的通告,新建矿山企业必须全部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进行建设;到 2020年,完成 100 家在建、生产矿山企业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对矿产资源勘查准入,探矿权新立、延续、保留和变更的审批管理,以及探矿权的监督管理作出进一步规范。要求露天非金属矿山全部停产,未经市政府批准擅自恢复生产的,一律取消整治资格。凡达不到环保、安全生产标准,无法整改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取缔,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在错峰生产措施给短期供给带来约束的同时,水泥行业长期供给侧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中。在“十九大”报告中,中央对新时期经济增长奠定的基调是提质增效,供给侧改革依然是工作重点。水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7 年我国水泥熟料设计总产能同比下降 0.55%,为 18.2 亿吨,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然而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仍未改变,实质性供给侧改革仍是大势所趋。控制新增产能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且已取得显著效果。早在 2009 年发改委就停止了新建水泥生产线的审批,至今基本没有恢复新的生产线;2016 年发布的 34 号文,再次明确提出严禁新增产能。2018 年 1 月 8 日,工信部印发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对原有产能置换政策进行修改,污染敏感地区交换比例从 1.25:1 增长为 1.5:1,非污染敏感地区(西藏除外)从 1:1 增长为 1.25:1,并要求只有从 2018 开始的产能关闭才有资格交换。新的产能置换办法使未来新增产能将被关闭产能部分有效抵消,对控制产能总量起到重要作用。 2010 年开始,我国新增水泥熟料设计产能逐年下滑, 2017 年降至 2,046万吨。随着新的产能置换办法出台,我们预计 2018 年我国新增水泥熟料产能将继续下滑。,图 13:2008-2017 我国水泥熟料设计总产能及增速(亿吨,%),图 14:2008-2017 我国新增水泥熟料设计产能及增速(吨,%),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2018-2020)出台,首次明确行业去产能目标。与钢铁、煤炭行业不同,水泥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直接行政干预关闭产能的方法无法适用,推进一直较为缓慢。直至 2017 年 12 月,中国水泥协会发布的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2018-2020)正式提出,3 年内压减熟料产能 39,270 万吨,关闭水泥粉磨站企业 540 家;前 10 家大企业集团的全国熟料、水泥产能集中度分别达到 70%和 60%;设立去产能专项资金,形成市场化去产能长效机制;力争 2018 年上半年全面停止 32.5 强度等级水泥等。未来水泥行业去产能将以政府协会引导与企业层面市场化出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虑到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利益,仅靠政府用补贴方式进行产能去化可能难以进行,因此借助市场化手段积极推动行业的兼并重组,进而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倒逼产能出清的目的。随着行业供给侧改革逐步推进和不断深化,我们预计未来行业产能过剩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善,行业竞争格局也将进一步优化,行业高景气态势有望继续延续。大型水泥企业将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充分受益。我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一直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2016 年我国前十大水泥企业的熟料产能集中度已提升至 57%,不过距离 70%的目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政策推动和市场自我调节的双重作用下,未来集团间的横向重组和大企业的纵向收购行为将更加频繁,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大型水泥企业市占率将持续提升,参照去产能过程中钢铁、煤炭行业中大型企业的盈利状况走势,水泥行业“强者愈强”逻辑已逐渐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