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为 中高风险。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医药生 物 行业 超配(维持)国产替代正当时 生物科研试剂行业 深度报告 2023 年 2 月 27 日 魏红梅 SAC 执 业证 书编 号:电话:0769-22119410 邮箱:申万 医药生物 指数走势 资料来 源:东莞 证券 研究 所,Wind 相关报告 投资要 点:生物科研试剂按产品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生物科研试剂产品可分为蛋白类、细胞类和分子类三大类别,其中蛋白类主要指围绕蛋白质大分子进行的实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类型,常见的产品主要包括重组蛋白、抗体、蛋白芯片等。细胞类主要指围绕体外细胞进行的实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类型,产品主要涵盖转染试剂、培养基等。分子类主要指核酸及小分子进行的试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类型,主要应用于分子诊断、高通量测序、疫苗原料以及基础科研等领域等。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9年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28亿美元增长至175亿美元,CAGR约为8.1%。预计到2024年,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246亿美元,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7.1%。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以快于全球市场的速度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9年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72亿元增长至13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7.1%,增速快于同期全球市场。预计到2024年,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260亿元,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3.8%。国内市场仍然被外资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大。我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长期被外资品牌垄断,国产厂商市场份额还较低。多种因素推动国产替代加速:我国研究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生物药、体外诊断、CRO行业蓬勃发展,带动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国内产业发展及国产替代。投资策略: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虽然我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起步较晚,但在多种因素推动下,我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国产龙头进口替代空间大。建议关注研发能力较强、品类较为丰富、渠道布局较有优势的义翘神州(301047)、百普赛斯(301080)、诺唯赞(688105)、阿拉丁(688179)、近案蛋白(688137)等。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贸易摩擦、核心人才流失、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升级迭代等风险。深度研究 行业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2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目 录 1.生物 科研 试剂 行业 概况.4 1.1 生 物科 研试 剂产 品分 类.4 1.2 生 物科 研试 剂产 业链 构成.5 2.生物 科研 试剂 行业 规模 保持较 快增 长.5 2.1 全 球生 物科 研试 剂行 业规模 持续 扩大.5 2.2 中 国生 物科 研试 剂行 业增速 快于 全球 市场.6 2.3 国 内市 场仍 然被 外资 主导 国产 替代 空间 大.6 3.多重 因素 推动 生物 科研 试剂行 业发 展.8 3.1 研 究经 费投 入有 望持 续增加.8 3.2 生 命科 学基 础研 究蓬 勃发展.10 3.3 国 家政 策促 进产 业发 展.11 3.4 下 游生 物药 市场 方兴 未艾.12 3.5 下 游体 外诊 断行 业保 持快增.12 3.6 下游 CRO 市 场仍 然保 持较快 增长.13 4.行业 内重 要公 司.14 4.1 义 翘神 州:国内 蛋白 类生物 科研 试剂 龙头.14 4.2 百 普赛 斯:国内 重组 蛋白试 剂龙 头.16 4.3 诺 唯赞:国 内分 子类 生物试 剂龙 头.17 5.投 资策 略.18 6.风 险提 示.19 插图目录 图1:2019 年中 国生 物科 研试剂 市场 构成(%).4 图2:2019 年中 国蛋 白类 生物科 研试 剂市 场构 成(%).4 图3:2019 年中 国生 物科 研试剂 市场 构成(%).5 图4:2019 年中 国蛋 白类 生物科 研试 剂市 场构 成(%).5 图5:生物 科研 试剂 产业 链.5 图6:全球 生物 科研 试剂 行业市 场规 模(十亿 美元).6 图7:中国 生物 科研 试剂 行业市 场规 模(十亿 元).6 图8:2020 年中 国分 子类 生物试 剂市 场竞 争格 局.6 图9:中国 抗体 试剂 市场 份额情 况.7 图10:2019 年 中国 重组 蛋 白试剂 市场 竞争 格局.7 图11:美 国研 发经 费及 其 占 GDP 的比 例(亿美 元,%).8 图12:德 国研 发经 费及 其 占 GDP 的比 例(亿美 元,%).8 图13:中 国研 究经 费及 其 同比增 速(亿元,%).9 图14:各 国研 究经 费占 GDP 的比 例对 比(%).9 图15:全 球生 命科 学领 域 研究资 金投 入(亿美 元).10 图16:中 国生 命科 学领 域 研究资 金投 入(亿元).10 图17:全 球生 物药 市场 规 模(十 亿美 元).12 图18:中 国生 物药 市场 规 模(十 亿元).12 图19:全 球IVD 市 场规 模(十亿 美元).13 图20:中 国IVD 市 场规 模(十亿 元).13 图21:全 球CRO 市 场规 模 及其同 比增 速(十亿 美元,%).13 图22:全 球CRO 渗 透率(%).13 ZXAZuNnQpMrQqOoNmRsNnMbR9RbRpNmMtRtQkPpPpNeRoMuM6MmNmMwMmOsRNZnOoM 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3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图23:中 国CRO 市 场规 模 及其同 比增 速(十亿 美元,%).14 图24:中 国 CRO 渗 透率(%).14 图25:义 翘神 州营 收构 成(万元).15 图26:义 翘神 州营 收构 成(%).15 图27:义 翘神 州(亿元).15 图28:义 翘神 州业 绩同 比 增速(%).15 图29:百 普赛 斯各 项业 务 收入构 成(亿元).16 图30:百 普赛 斯各 项业 务 收入构 成(%).16 图31:百 普赛 斯业 绩(亿 元).17 图32:百 普赛 斯业 绩同 比 增速(%).17 图33:诺 唯赞 各项 业务 收 入构成(亿 元).17 图34:诺 唯赞 各项 业务 收 入构成(%).17 图35:诺 唯赞 业绩(亿 元).18 图36:诺 唯赞 业绩 同比 增 速(%).18 表格目录 表1:生物 科研 试剂 类别.4 表2:政府 出台 政策 促进 研究经 费投 入增 加和 基础 研究水 平提 升.9 表3:我国 科研 试剂&生 物 药相关 产业 政策.11 表4:重点 公司 盈利 预测 及投资 评级(2023/2/24).19 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4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1.生物科研试剂行业 概况 1.1 生物科 研试 剂 产品分 类 生物科研试剂按产品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生物科研试剂产品可分为蛋白类、细胞类和分子类三大类别,其中蛋白类主要指围绕蛋白质大分子进行的实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类型,常见的产品主要包括重组蛋白、抗体、蛋白芯片等。细胞类主要指围绕体外细胞进行的实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类型,产品主要涵盖转染试剂、培养基等。分子类主要指核酸及小分子进行的试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类型,主要应用于分子诊断、高通量测序、疫苗原料以及基础科研等领域等。表 1:生物 科研试 剂类别 产品大类 定义 产品种类 蛋白类 主要指围绕蛋白质大分子进行的实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类型 重组蛋白、抗体、蛋白芯片;专用于蛋白的修饰、纯化、电泳的单个产品或试剂盒;其他等 细胞类 主要指围绕体外细胞进行的实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类型 细胞为主要组成成分的产品;专用于细胞培养、转染、凋亡、裂解的单个产品或试剂盒;其他 分子类 主要指核酸以及小分子进行的实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类型 核酸为主要组成成分的产品;专用于核酸及小分子合成、剪切以及连接的单个产品或试剂盒;专用于核酸、外泌体的提取与纯化、产品回收、染色、修饰的单个产品或试剂盒;用于克隆的产品;其他与核酸相关的产品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诺唯赞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从市场构成上看,核酸等分子类、蛋白类试剂占比大。根据 数据,年,我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中,分子类、蛋白类和细胞类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和。其中蛋白类生物科研试剂中,重组蛋白和抗体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 和,其他类市场规模占比为。图 1:2019 年 中国生 物科研 试剂市场 构成(%)图 2:2019 年 中国蛋 白类生 物科研试 剂市场 构成(%)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诺唯赞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诺唯赞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从客户类型看,生物试剂市场以科研客户为主导。根据 数据,年全球生物试剂市场中,科研用户市场规模占比达到,工业用户市场规模占比约。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5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中,科研用户市场规模占比达到,工业用户市场规模占比约。图 3:2019 年 中国生 物科研 试剂市场 构成(%)图 4:2019 年 中国蛋 白类生 物科研试 剂市场 构成(%)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义翘神州招股 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义翘神州 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1.2 生物科 研试 剂 产业链 构成 生物科研试剂产业链构成。生物科研试剂产业链上游主要由生物、化学原料、生产设备、包装材料及耗材供应商组成。中游由生物科研试剂生产商组成。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生物药开发、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体外诊断试剂、新型疫苗研发与生产等,用户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通量测序服务企业、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制药企业及 CRO企业等。图 5:生物 科研试 剂 产业 链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诺唯赞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2.生物科研试剂行业规模 保持较快增长 2.1 全球生 物科 研试剂行 业规 模 持续 扩大 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根据 数据,年全球 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6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由 年的 亿美元增长至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预计到 年,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 亿美元,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图 6:全球 生物科 研试剂 行 业市场规 模(十 亿美元)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义翘神州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 研究所 2.2 中国生 物科 研试剂行 业增 速快于 全球 市场 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以快于全球市场的速度增长。根据 数据,年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由 年的 亿元增长至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增速快于同期全球市场。预计到 年,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 亿元,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图 7:中国 生物科 研试剂 行 业市场规 模(十 亿元)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义翘神州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 研究所 2.3 国内市 场仍 然被外资 主导 国产 替代空 间大 国内分子类生物科研试剂市场,外资占据主导地位。根据 数据,年,中国分子类生物科研试剂市场 约为,其中外资厂商赛默飞、凯杰、市场占有率分别为、和,合计占据超过 的国内市场份额;国产厂商中,诺唯赞市场占有率最高,但仅为。图 8:2020 年 中国分 子类生 物试剂市 场竞争 格局 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7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诺唯赞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国内抗体试剂市场,国产厂商市场份额低。从国内抗体试剂行业市场集中度看,进口品牌占据了主导,市场占有率接近 90%,其中 Abcam、Merck、CST、Thermo Fisher分别占了 8.4%、7.3%、6.6%和 5.7%的市场份额,国内厂商大多规模小,能提供的品种较少,产品偏中低端领域。图 9:中国 抗体试 剂市场 份 额情况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东莞证券研究所 国内重组蛋白试剂市场主要被外资占据。根据 数据,年,中国重组蛋白试剂市场 约为,其中外资厂商、市场占有率分别居第一、第二名,市场份额分别为 和,国产厂商义翘神州、百普赛斯、近案蛋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和,分别位列第三、四、五名。图 10:2019 年中国 重组蛋 白试剂市 场竞争 格局 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8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义翘神州 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3.多重因素推动生物科研 试剂行业发展 3.1 研究经 费投 入 有望持 续增 加 发达国家研究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美国、德国 年研究经费占 的比重分别提升了 个百分点和 个百分点,研究经费投入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和。年,美国、德国研究经费投入分别达到 亿美元和 亿美元,占 的比重分别为 和,。图 11:美国 研发 经费及 其 占 GDP 的比例(亿美 元,%)图 12:德国 研发 经费及 其 占 GDP 的比例(亿美 元,%)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我国研究经费投入已居世界第二,增速快于发达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 年研究经费投入由 亿元增长至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增速快于同期美国和德国的研究经费投入。年,我国研究经费投入达到 万亿元,同比增长。目前我国研究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已居世界第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经费投入占 GDP 的比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年,我国研究经费投入占 的比例为,而同期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分别为、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经费投入占 的比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9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图 13:中国 研究 经费及 其 同比增速(亿元,%)图 14:各国 研究 经费占 GDP 的比例 对比(%)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国家出台政策促进研究经费投入增加。2016 年国务院出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 2020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例达到 2.5%,到2030年达到 2.8%;到 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02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 8%以上。另外,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加强“从 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等政策支持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表 2:政府 出台政 策促进 研 究经费投 入增加 和基础 研究 水平提升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发布单位 主要相关内容 2016 年 5月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国务院 到 2020 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5%;到2030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8%;到 2050 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017 年 5月“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 科技部等 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学术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注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试剂和高端高纯专用试剂。2018 年 1月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 到 2020 年,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若干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科学前沿重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解决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到 2035 年,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在更多重要领域引领全球发展,产出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成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10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2020 年 1月 加强“从 0到 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科技部、发改委等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结合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遵循科研活动规律,自主布局基础研究;在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中突出支持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原创方向,持续支持干细胞、合成生物学、蛋白质机器等重点领域。重点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2021 年 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四五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资料来源:相关部委官网,东莞证券研究所 3.2 生命科 学基 础研究蓬 勃发 展 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资金投入保持较快增长。生命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研究层次涉及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及群落和生态系统。生命科学研究既探究生命起源、进化等重要理论问题,又帮助解决人口健康、农业、生态环境等国家重大需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健康、环境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随着研究手段及实验技术的进步,生命科学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全球各国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也快速增长。根据 数据,年,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资金投入由 亿美元增加至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由 亿元增长至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图 15:全球 生命 科学领 域 研究资金 投入(亿美元)图 16:中国 生命 科学领 域 研究资金 投入(亿元)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义翘神州招股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义翘神州招股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全球及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未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1)R&D 经费投入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全球各国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R&D 经费投入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也将拉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经费投入保持快增。(2)新兴国家研究 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11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投入加快。从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经费投入地域分布来看,2019年美国、欧洲研究经费投入占比分别达到48.2%和22.1%,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经费投入全球占比约为8.3%。近年来,新兴国家经济发展迅猛,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逐步加大研究投入。在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生物科研试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命科学研究的投入中,约 10%-15%用于生物科研试剂的投入。全球及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方面投入的增长将带来生物科研试剂需求的上升。3.3 国家政 策促 进产业发 展 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如“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均中提出要加强国产科研用试剂研发,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试剂和专用试剂,提升自我保障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强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重点提升新型生物药生产技术,包括重点开发超大规模(1 万升/罐)细胞培养技术,双功能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多肽偶联药物、新型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新型生物药的产业化制备技术。“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细胞制备自动化等先进技术,推动抗体药物、重组蛋白、多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等生物药发展。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促进科研试剂产业及生物药产业发展,我国生物科研试剂产业发展有望加快。表 3:我国 科研试 剂&生 物 药相关产 业政策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发布单位 主要相关内容 2016 年 7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国务院 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实验动物、科研试剂等保障研究开发的科研条件建设。加强国产科研用试剂研发、应用与示范,研发一批填补国际空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研用试剂,不断满足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和高端检测领域的需求。加强高端检测试剂、高纯试剂、高附加值专有试剂研发,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试剂;开展科研用试剂共性测试技术研究,加强技术标准建设,完善质量体系,提升科研用试剂保障能力。2016 年11 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务院 推进适应生命科学新技术发展的新仪器和试剂研发,提升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整体竞争力。2016 年12 月“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发改委 加强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进适应生命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生命科学新仪器和试剂的研发,持续专注于技术创新。2017 年10 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 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 加强科研试剂等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加强微生物菌种、基因、病毒、细胞、标准物质、科研试剂、实验动物、人类遗传资源等资源的收集、整理、保藏和利用。开发出一批重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试剂和专用试剂,注重高端检测试剂、高纯试剂、高附加值专有试剂的研发,提升自我保障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强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12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2019 年10 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国家发改委 鼓励分析、实验、测试以及相关技术咨询与研发服务。鼓励生物高分子材料、填料、试剂。鼓励重大疾病防治疫苗、抗体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细胞治疗药物、重组蛋白质药物、核酸药物,大规模细胞培养和纯化技术、大规模药用多肽和核酸合成、抗体偶联、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培养、发酵、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诊断用酶等酶制剂,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2022 年 1月“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工信部 重点提升新型生物药生产技术:重点开发超大规模(1 万升/罐)细胞培养技术,双功能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多肽偶联药物、新型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新型生物药的产业化制备技术。2022 年 5月“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国家发改委 发展微流控芯片、细胞制备自动化等先进技术,推动抗体药物、重组蛋白、多肽、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等生物药发展。资料来源:相关部委官网,东莞证券 研究所 3.4 下游生 物药 市场方兴 未艾 全球及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生物药是一种包括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疫苗及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等的药品。与化学药相比,生物药具有更高功效及安全性,且副作用及毒性较小。凭借卓越的疗效、生物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全球及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根据 数据,年,全球生物药市场从 亿美元增长至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预计到 年增长至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由 亿元增长到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预计到 年增长至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生物药市场规模的扩大,将带来生物药领域研发支出的增长,从而拉动对生物科研试剂需求的上升。图 17:全球 生物 药市场 规 模(十亿 美元)图 18:中国 生物 药市场 规 模(十亿 元)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荣昌生物招股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荣昌生物招股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3.5 下游体 外诊 断行业保 持快 增 全球及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样品(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 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13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息,是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医疗决策的基础,其核心原料包括抗原、抗体、诊断酶等。近几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及传染病等发病率的上升、技术进度等,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由 亿美元增长至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预计到 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由 亿元增长至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预计到 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体外诊断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将会带动对抗原、抗体、诊断酶等核心原料的需求上升。图 19:全球 IVD 市场 规模(十亿美 元)图 20:中国 IVD 市场 规模(十亿元)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诺唯赞招股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诺唯赞招股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3.6 下游 CRO 市场 仍然保 持较 快增长 全球 CRO 市场仍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 CRO 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 443亿美元增长至 2019年的 626亿美元,CAGR为 9.0%,预计到2024 年有望达到 960亿美元,CAGR 为 8.9%。全球 CRO 的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进行测算,年全球 市场渗透率约为,预计到 年将提高至,其中药物发现、临床前和临床 渗透率将提升至、和。图 21:全球 CRO 市场 规模 及其同比 增速(十亿美 元,%)图 22:全球 CRO 渗透 率(%)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14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泰格医药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泰格医药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中国 CRO 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 CRO 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26亿美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69 亿美元,CAGR 为 27.3%。预计到 2024 年有望达到 222 亿美元,CAGR为26.5%。年我国 市场渗透率,预计到 年将提高至,其中药物发现、临床前和临床 渗透率将提升至、和。图 23:中国 CRO 市场 规模 及其同比 增速(十亿美 元,%)图 24:中国 CRO 渗透率(%)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泰格医药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泰格医药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4.行业内重要公司 4.1 义翘神州:国内蛋白类生物科研试剂龙头 公司是国内蛋白类生物科研试剂龙头。公司主要向客户提供包括重组蛋白、抗体、基因和培养基等产品,以及重组蛋白、抗体的开发和生物分析检测等服务,同时也为制药公司或者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单克隆抗体候选药物的临床前规模生产服务。公司目前生产和销售的现货产品种类超过5.2 万种,其中重组蛋白超过 6,500种,包括 4,500多种人源细胞表达重组蛋白产品,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对于最接近人体天然蛋白结构和性质的重组蛋白需求;公司还能提供约 14,000 种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数量超过 4,900 种,能够覆盖生命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干 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15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细胞研究等基础科研方向和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一站式”采购生物试剂产品和相关技术服务的渠道。公司的客户涵盖大学、科研院所、医药研发企业等国内外各类生物研发单位。重组蛋白和抗体为公司贡献了主要收入。疫情前,2017-2019 年,公司重组蛋白营收占比分别为 62.4%、64%和 61.9%,抗体收入占比分别为 8.9%、9.4%和 11%,CRO 服务、培养基类和基因收入占比合计值分别为 29.7%、27.3%和 27.1%。2020年,新冠病毒相关蛋白、抗体需求量大,带动相关重组蛋白、抗体收入大幅增长,尤其是抗体爆发式增长,抗体营收占比跃升至 65%,重组蛋白营收占比回落至29.8%,CRO 服务、培养基类和基因收入占比合计值回落至 5.1%。2021-2022H1 年,新冠病毒相关业务需求回落,重组蛋白营收占比回升至 43.8%,抗体营收占比回落至 34.1%,CRO 服务、培养基类和基因收入占比合计值回升至 22.1%。图 25:义翘 神州 营收构 成(万元)图 26:义翘 神州 营收构 成(%)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及财报,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及财报,东莞证券研究所 近两年业绩有所回落,积极开拓非新冠病毒相关业务应对。疫情前,2017-2019年,公司营收由1.01亿元增长至1.81亿元,CAGR约为33.9%;归母净利润由 0.13亿元增长至0.36亿元,CAGR约为66.4%;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公司快速研发出多款新冠病毒相关试剂产品,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带来业绩大爆发,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5.96亿元和 11.28亿元,规模达到历史高点,分别同比增长783%和 2997%。2021-2022年,受新冠病毒相关业务回落影响,业绩同比均有所下滑。公司积极调整业务中心,开拓非新冠病毒相关业务,陆续推出了一批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非新冠病毒相关业务保持持续增长。年公司非新冠病毒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营收占比;预计 年非新冠病毒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营收占比达到 以上。图 27:义翘 神州(亿元)图 28:义翘 神州 业绩同 比 增速(%)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16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建立相对闭环的研发体系。公司的重组蛋白、抗体、基因和培养基产品均为自主研发,经过多年投入和建设,建立了较强的研发实力。目前,公司已经自主研发了规模较大的蛋白和抗体试剂产品库(现货产品),其中蛋白试剂产品数目超过 6,500种,抗体试剂产品数目约 14,000种,另有现货基因产品近 32,000 种,并能独立生产用于培养HEK-293、昆虫细胞等的多种培养基。公司建立起品类齐全、规模庞大的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个“一站式”科研试剂和服务采购体验;同时,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试剂,公司也能独立开发并量身定制,有效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并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4.2 百普赛斯:国内重组蛋白试剂龙头 公司是国内重组蛋白试剂龙头。公司主要产品为重组蛋白和检测服务,同时提供试剂盒、抗体、填料、培养基等相关产品。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病、传染病等疾病的药物早期发现及验证、药物筛选及优化、诊断试剂开发及优化、临床前实验及临床试验、药物生产过程及工艺控制()等研发及生产环节。公司客户覆盖强生、辉瑞、诺华、吉利德、罗氏、默克等全球 医药企业以及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传奇生物等国内知名生物医药企业,以及赛默飞、药明康德等全球生物科技及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图 29:百普 赛斯 各项业 务 收入构成(亿元)图 30:百普 赛斯 各项业 务 收入构成(%)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业绩保持较快增长。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 分别为 和。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17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年新冠疫情爆发,公司快速研发出新冠病毒相关产品,拉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年,公司新冠病毒相关产品增速有所下降,受此影响业绩增速有所回落,但因非新冠病毒相关产品较快增长,业绩仍保持较快增长。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 亿元和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和。图 31:百普 赛斯 业绩(亿 元)图 32:百普 赛斯 业绩同 比 增速(%)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不断增加品类覆盖率,拓宽产品应用场景。公司的产品覆盖了绝大部分经临床验证过的疾病靶点和生物标志物,可应用在生物药和细胞治疗中的靶点发现及验证、候选药物的筛选及优化、开发及中试生产、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商业化生产等从药物发现到临床试验研发及商业化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年上半年,公司有近 种产品实现了销售和应用,未来公司将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覆盖细胞治疗、免疫检查点、酶产品、细胞因子、传染病相关蛋白、抗体、磁珠及试剂盒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研发和生产需求。4.3 诺唯赞:国内分子类生物试剂龙头 公司生物科研试剂主要集中于分子类,产品管线不断丰富。公司业务围绕生命科学、体外诊断、生物医药三大业务板块开展。公司常规业务涵盖生物科研试剂、测序试剂、诊断原料、诊断试剂及仪器、生物医药试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疫苗临床 服务和临床研究服务等技术服务。针对新冠疫情防控,公司积极研发并推出系列抗疫产品与服务,包括新冠检测相关生物试剂原料与终端检测试剂等。公司生物科研试剂主要集中于分子类,产品管线不断丰富,现已开发出千余种生物试剂,形成了 系列、系列、分子克隆系列、逆转录系列、基因测序系列、系列、提取纯化系列、基因编辑系列和细胞 蛋白系列等多个产品系列。图 33:诺唯 赞各 项业务 收 入构成(亿元)图 34:诺唯 赞各 项业务 收 入构成(%)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18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业绩保持较快增长。疫情前,2017-2019年,公司营收由 1.12亿元增长至 2.68亿元,CAGR 约为 54.7%;归母净利润由0.04 亿元增长至 0.26 亿元,CAGR约为 155%。年受益于新冠疫情,公司产品需求大增,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和。年,由于新冠相关业务下降及上年同期基数高,年业绩增速有所下滑。年上半年,受益于国内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需求上升,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和。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公司坚持走“从 到”的自主创新路线,在生命科学和医疗诊断等核心关键领域攻坚多项高端酶、抗原抗体瓶颈技术,打破垄断。目公司前已形成基于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基于单 细胞的高性能抗体发现平台、基于规模化多系统重组蛋白制备平台、基于量子点修饰偶联与多指标联检技术平台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基于自主可控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公司可以快速、高效、规模化地进行产品开发,现有 余种基因工程重组酶和 余种高性能抗原和单克隆抗体等关键原料,拥有 多个终端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高通量测序、体外诊断、医药及疫苗研发和动物检疫等领域。5.投资策 略 投资策略: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虽然我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起步较晚,国内企业与 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图 35:诺唯 赞业 绩(亿 元)图 36:诺唯 赞业 绩同比 增 速(%)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 究所 生物科研试剂行 业 深度报告 19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海外龙头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来我国持续出台政策促进产业发展。未来随着我国研究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生物药、体外诊断、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发展可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建议关注研发能力较强、品类较为丰富、渠道布局较有优势的义翘神州(301047)、百普赛斯(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