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析手册进阶:税收篇.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财政分析手册进阶:税收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财政分析手册进阶:税收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财政分析手册进阶:税收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财政分析手册进阶:税收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财政分析手册进阶:税收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20 Table_Title 宏观专题报告 20180508 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 宏观专题报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Main 财政分析手册进阶:税收篇 摘要 税收收入相关指标呈现“双降” 趋势。 一是税收收入增速的逐年下降(由 2010 年的 23%下降至 2016 年的 4.35%), 二是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 (由 2010 年的 88.1%下降至 2016 年的81.68%)。不过, 2017 年税收收入增速下滑 态势有所好转,税收收入的占比回升,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 我国 目前 采用的是复合税制(共 5 大税类 18 个税种)。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税种 , 2017 年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占比 35.63%,企业 所得税占比 20.29%,两者合计已经超过全部税收收入的一半。流转税类和所得税类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税类。 我国的税收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1994 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税收收入占比显著提高,不过却造成了地方财权和支出责任的不匹配,并 产生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土地财政”等问题。 我国的税收结构有如下四个特点:( 1) 间接税为主体、直接税比重较低 , 不过近年来我国的直接税占比呈上升趋势,间接税占比呈 下降趋势 ;( 2) 二、三产业的税收比重逐渐分化 ,第二产业的税收占比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税收占比逐年增加; ( 3) 企业是最主要的纳税人 ,自然人缴纳的税款只占我国税收收入总额 很小 的 一部分;( 4)宏观税负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 ,我国广义宏观税负水平不超过 30%,且近年来呈现稳中有降态势。 税收数据和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 1)因为价格水平、核算方法、税收制度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指标( GDP、工业增加值)的变化趋势表现出差异性;( 2) 价格水平( PPI)是引起税收收入变动的重要因素 ,在通货膨胀(紧缩)时期,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税收收入增速也会加快(放慢);( 3)企业所得税的同比增速和企业利润 总额同比增速的变动会趋于一致,企业利润的较高增速会支撑企业所得税的较快增长 ;( 4) 进口环节税收 (包括关税和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 的增速与进口金额增速的变化 保持同步 ;( 5) 交 易环节相关税收的同比增速与我国商品房销售额的同比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 我国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利于调节贫富差距。 税制改革的方向应当是改变当前税制结构 ,即降低间接税(“减”)的同时,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增”) 。另外,在地方财政支出占比仍然较高的情况下,长远来看仍需要通过税制改革使得地方获得稳定的财源, 一是要完善地方税种,二是要扩大地方税权。 风险提示 : 1) 减税降费力度加大,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 2) 经济下行超预期,税收收入增速不及预期; 3) 多个 税种立法进度偏慢, 税制改革 进展 或不及预期。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1 全球视野的积极财政:法国篇 -20180402 2 地方财政还有余粮吗?-20180324 3 财政分析手册初阶:预算篇-20180322 4 31+334: 2017 年省级、地市经济财政全景图 -20180314 5 财政那些事儿 -20180307 6 17 年财政超支 7,000 亿,钱从哪来? -20180127 7 房产税,呼之欲出? -20180111 8 2018 年宏观经济展望:风起于青萍之末 -20171213 Table_Report Table_Author 2018 年 05 月 08 日 证券分析师 周岳 执业证书编号: S0600518010003 021-60199782 zhouyuedwzq 研究助理 肖雨 021-60199607 xiaoydwzq 2 / 2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目录 1. 税收概览 . 4 1.1. 我国税收基本情况 . 4 1.2. 我国的复合税制 . 4 1.3. 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 . 6 1.4. 国地税的 “分”与“合” . 7 2. 我国税收特点 . 8 2.1. 间接税为主体 、 直接税比重较低 . 8 2.2. 二、三产业的税收比重逐渐分化 . 10 2.3. 企业是最主要的纳税人 . 10 2.4. 宏观税负低于发达经济体 . 11 3. 税收数据与经济指标的关系 . 12 3.1. 税收收入与 经济增长( GDP、工业增加值 ) . 12 3.2. 税收收入与价格水平( PPI) . 13 3.3. 企业所得税与工业企业利润 . 14 3.4. 进口环节税收与进口 金额 . 14 3.5. 房地产相关税收与商品房销售 . 15 4. 我国税制改革展望 . 16 4.1. “减” 间接税 . 16 4.2. “增” 直接税 . 17 4.3. 总结 . 18 5. 风险提示 . 18 3 / 2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图表目录 图表 1 : 2001-2017 年税收收入增速及占 公共财政收入比重 . 4 图表 2 : 2017 年我国主要税种收入结构 . 5 图表 3 : 2017 年我国小税种收入结构 . 5 图表 4 :我国现行 18 个税种及其基本规范 . 5 图表 5 :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 . 6 图表 6 :分税制后中央税收收入占比提高 . 7 图表 7 :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和占比不断提高 . 7 图表 8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 . 7 图表 9 :我国税务机构设置及改革方案 . 8 图表 10 : 2017 年我国各税类收入结构 . 9 图表 11 : 2007-2017 年我国直接税和间接税占比 . 9 图表 12 : 2017 年中、美直接税和间接税占比 . 9 图表 13 : 2010-2016 年第一二三产业税收收入占比 . 10 图表 14 : 2015 年分企业类型统计的税收收入 . 11 图表 15 : 2013-2017 年我国狭 义宏观税负和广义宏观税负 . 12 图表 16 :部分 OECD 经济体宏观税负水平 . 12 图表 17 : 2001-2017 年税收收入与 GDP 同比变化 . 13 图表 18 : 2001-2017 年税收收入与工业增加值同比变化 . 13 图表 19 : PPI 的较高增速支撑税收收入的高增长 . 13 图表 20 :企业利润的较高增速支撑企业所得税增长 . 14 图表 21 :进口环节税收增速与进口金额增速保持同步 . 15 图表 22 :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 . 15 图表 23 :交易环节税收增速与商品房销售额增速较为相似 16 图表 24 :增值税税率档次的调整 . 17 4 / 2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随着财政上升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1,读懂财政数据成为宏观经济分析的 必要 条件。本文从税制结构出发,对我国的税收种类、特点等做了梳理,对税收收入数据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并 对税制改革方向进行了展望 , 以供投资者参考。 1. 税收概览 1.1. 我国税收基本情况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理解税收的内涵需要从三个方面予以把握: 1) 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 2) 征税的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它不同于按生产要素进行的分配; 3) 课征税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这表明除了筹集财政收入外,税收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 要手段:一方面可以通过不同产业间的差别化 税收政策 ,以税收优惠 措施 来鼓励支持新兴、重点产业的发展,从而调节经济结构;另一方面税收的收入分配属性,可以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2017 年我国实现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2,566.57 亿元,同比增长7.40%,其中税收收入 144,360 亿元,同比增长 10.74%,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 83.65%。整体来看, 近年来税收收入相关指标呈现“ 双降” 趋势:一是税收收入增速的逐年下降 (由 2010 年的 23%下降至 2016年的 4.35%), 二是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 入的比重逐年下降 (由 2010年的 88.1%下降至 2016 年的 81.68%)。不过, 2017 年税收收入增速 下滑态势有所好转,税收收入的占比回升,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 2017 年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速和税收收入占比分别比前值提高 6.39 和 1.98 个百分点)。 图表 1: 2001-2017 年税收收入增速及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 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0 5 10 15 20 25 30 35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税收收入同比增速税收收入 / 公共财政收入(右轴)% %数据来源 : Wind 资讯 ,东吴证券研究所 1.2. 我国的复合税制 同绝大多数国家一样, 我国采用的是复合税制,即同时征收多种税类多个税种的税收制度 。复合税制通过对不同征税对象征收不同的税种,以及 调整同一 税种 在不同环节的分布,可以形成功能互补的税制体系。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共有 18 个税种(包含环境保护税,不含营业税2),既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4 个主要税种,1 资料来源: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2 注:环境保护税于 2018 年 4 月 1 日开征 ; 2016 年 5 月 1 日 “营改增”全 面放开,营业税停征。 5 / 2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也包括土地增值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等 14 个小税种。其中,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税种 , 2017 年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占比 35.63%,企业所得税占比 20.29%,两者合计已经超过全部税收收入的一半(税收占比不含出口退税,下同)。 4 个主要税种(包括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和 14 个小税种 2017 年的收入比重 约为 8:2,个别小税种收入占比较低。 图表 2: 2017 年我国主要税种收入结构 3 图表 3: 2017 年我国小税种收入结构 国内增值税 , 35.63%企业所得税 , 20.29%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 , 10.09%个人所得税 , 7.56%国内消费税 , 6.46%其他税种(小税种) , 19.96%土地增值税 , 3.10%契税 , 3.10%城市维护建设税 , 2.76%车辆购置税 , 2.07%关税 , 1.89%房产税 , 1.65%城镇土地使用税 , 1.49%印花税 , 1.39%耕地占用税 , 1.04%资源税 , 0.86%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 , 0.60%数据来源: Wind 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 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我国现行 18 个税种按照征税对象可以分为五大税类: 1) 商品和劳务税类(流转税类) ,它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在生产、销售、进口等流通环节征收和发挥调节作用; 2) 所得税类 ,它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对生产经营者利润和个人纯收入发挥调节作用; 3) 财产和行为税类 ,主要对某些财产和行为发挥调节作用; 4) 资源税类 ,主要对因开发和利用 差异性 自然资源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发挥调节作用; 5) 特定目的税类 ,主要对特定对象和特定行为发挥调节作用。 现行 18 个税种中,除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环境保护税 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发布实施外,其他 14 个税种都是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立法,由国务院以暂行条例的形式发布实施。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这是中共十八届三种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要求“ 新开征税种,一律由法律进行规范;将现行由国务院行政法规规范的税种上升为由法律规范,同时废止有关税 收条例,将力争在 2020 年前完成 ” 4。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8 年的立法工作计划,个人所得税法(修订)、消费税法、房地产税法、契税法、印花税法进入预备审议项目,可见我国正在加快推进 2020 年“税收法定”目标的实现。 图表 4: 我国现行 18 个税种及其基本规范 税种类别 税种名称 现行基本规范 商品和劳务税类(流转税类) ( 1)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 2)消费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 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3)关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3 注:此处各税种的收入占比是指各税种收入 /不考虑出口退税的税收收入, 2017 年税收收入为 144,360 亿元,出口退税 13,870 亿元是税收收入的减项,则不考虑出口退税的税收收入为 158,230 亿元。 4 资料来源: gov/xinwen/2015-03/25/content_2838356.htm。 6 / 2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所得税类 ( 4)企业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5)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财产和行为税类 ( 6)房产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 7)车船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 8)印花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 9)契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 资源税类 ( 10)资源税 中华人 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11)环境保护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 ( 12)土地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 13)城镇土地使用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特定目的税类 ( 14)城市维护建设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 ( 15)车辆购置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 ( 16)耕地占用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 17)船舶吨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暂行条例 ( 18)烟叶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暂行条例 数据来源: 财政部, 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1.3. 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 建国以来,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 1949-1978):实行 “统收统支、高度集中” 的财政管理体制,财力主要集中在中央,地方与中央“一灶吃饭”。 第二阶段( 1978-1994):改革开放后,为了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国家下放财权,实行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的财政管理体制。然而,“分灶吃饭”使得中央财政吃紧,“两 个比重”(中央财政 收入 /国家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收入 /GDP)急剧下滑。 第三阶段( 1994-至今):为了缓解中央财政吃紧的局面,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我国于 1994 年实行 “分税制” 财政管理体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 1993 85 号) 5, 我国的税收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 图表 5: 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 税收收入归属 税收种 类及分享比例 中央政府固定收入 ( 1)关税 ( 2)车辆购置税 ( 3)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增值税 ( 4)消费税( 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部分 ) 地方政府固定收入 ( 1)城镇土地使用税 ( 2)耕地占用税 ( 3)土地增值税 ( 4)房产税 5 资料来源: yss.mof.gov/zhuantilanmu/zhongguocaizhengtizhi/cztzwj/200806/t20080627_54328.html。 7 / 2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 5)车船税 ( 6)契税 ( 7)烟叶税 中央、地方共享收入 ( 1)增值税 ( 非进口环节 ) :中 央 50%,地方 50%6 ( 2)企业所得税:中央 60%,地方 40%( 其中,中国铁路总公司、各银行总行、海洋石油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收入全部归中央 ) ( 3)个人所得税:中央 60%,地方 40%( 其中,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除外 ) ( 4)资源税: 海洋石油企业的资源税归中央 ,非海洋石油企业的资源税归地方 ( 5)城市维护建设税: 中国铁路总公司、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的城建税归中央 ,其他城建税归地方 ( 6)印花税: 证券交易印花税归中央 (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 ,其他印花税归地方 数据来源:财政部,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后,中央税收收入占比显著提高 , 1993年中央税收收入占比仅为 20.77%, 1994 年大幅提升至 55.24%,此后一直稳定在 50%左右。那么, 地方税收收入占比必然会显著下降 ( 1993 年为79.23%, 1994 年为 44.76%),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和占比却并未减少, 1994 年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为 69.71%, 2017 年已大幅提升至 85.32%。“分税制”改革所形成的地方财权和支出责任的不匹配,也 产生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土地财政”等问题。 图表 6:分税制后中央税收收入占比提高 图表 7: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和占比不断提高 0102030405060708090100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中央税收收入占比 地方税收收入占比%010203040506070809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中央财政支出 地方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 : 比重 地方财政支出 : 比重亿元 %数据来源: Wind 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 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1.4. 国 地税的“分”与“合” 我国现行税务机构设置是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税务总局(正部级),省及省以下税务机构分设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另由海关总署及下属机构负责关税征收和受托征收进出口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收。 图表 8: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 税务机构 征税范围 国家税务局系统 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地方银行、非银行金融企业缴纳的所得6 资料来源: 全面推开营 改增试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国发 2016 26 号)。 8 / 2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资源 税,部分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税 地方税务局系统 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包括上述由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部分),部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 ,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烟叶税,环境保护税 海关系统 关税,船舶吨税,进出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代征) 数据来源: 财政部, 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国地税分设 。分设国税、地税是 1994 年分税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 1993 85 号)提出“建立中央和地方税收体系 ,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 国地税合作 。 2015 年 11 月,中办、国办印发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强调要“实施国税、地税合作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合作水平,建立服务合作常态化机制”,采取国税地税互设窗口、共建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服务中心等方式来降低征纳成本,提高征管效率。 国地税合并 。 2018 年 3 月 13 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强调要“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图表 9: 我国税务机构设置及改革方案 税务机构 改革前 改革后 省级 省以下级 国家税务局系统 国家税务总局垂直领导 上级税务局垂直领导 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 机构合并,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地方税务局系统 地方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 上级税务机关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 海关系统 海关总署 及下属机构负责关税征收管理和受托征收进出口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收 数据来源: 国务院, 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2. 我国税收特点 2.1. 间接税为主体、直接税比重较 低 前文已述,我国税收 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 分为五大税类。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是第一大税类,在税收收入中占据“半壁江山”, 2017 年占比达到 54.08%。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第二大税类, 2017 年占比为 27.86%,其中企业所得税占比( 20.29%)明显高于个人所得税( 7.56%)。其余三种税类收入占比相对较低。 9 / 2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图表 10: 2017 年我国各税类收入结构 商品和劳务税类(流转税类) , 54.08%所得税类 , 27.86%财产和行为税类 , 6.14%资源税类 , 5.45%特定目的税类 , 5.87%数据来源 : Wind 资讯 ,东吴证券研究所 根据税收负担能否转嫁 ,我国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 的预期税负不能转嫁,纳税人就是实际税收负担人;间接税的预期税负可以转嫁,纳税人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或者提高收费标准等方式将部分税负予以转移,纳税人与实际税收负担人并不一致。 关于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分类,并没有明确的统一界定。一般而言,商品和劳务税类(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属于间接税 ,是由于这些税种按照商品和劳务收入计算征收,而这些税种虽然是由纳税人负责缴纳,但最终是由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即消费者)负担,纳税人与实际税收负担人相分离; 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属于直接税 ,是由于这些税种的纳税人本身就是负税人 ,一般不存在税负转移或转嫁问题。另外,由于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附加税 ,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课税对象,征管方法也完全比照“两税”的有关规定办理,可以将其划分为间接税 ;由于 资源税 对在境内从事应税矿产品开采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可以包含在矿产品和盐的价格中进行转嫁,从而也可以被划分为间接税 。那么, 本报告将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城市维护间接税和资源税归为间接税,除此之外的其他税种划分为直接税 。 图表 11: 2007-2017 年 我国直接税和间接税占比 图表 12: 2017 年中、美直接税和间接税占比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间接税占比 直接税占比%96.2942.313.7157.69020406080100美国 中国直接税占比 间接税占比%数据来源 : Wind 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 资讯,东吴证券研究所 根据以上划分方法,近年来我国的直接税占比 呈上升 趋势,间接税占比 呈下降 趋势。 2017 年我国直接税占比为 42.31%,间接税占比是57.69%, 我国的税收结构仍然呈现出以间接税为主体,直接税比重相对 10 / 2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较低的特点 。 国际上来看, 多数发达国家以直接税为主体,主要对财产和所得额进行征税,而发展中国家多以间接税为主体,主要对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征税 。以美国为例,其 2017 年直接税占比达到 96.29%,间接税占比却仅为 3.71%,而且美国的直接税占比长期维持在 90%以上,这与我国明显不同。 直接税和间接税比重的相对高低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关系 。发展中国家直接税占比相对较低,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收入较低,个人财产较少,所得税和财产税税源不足,而间接税的征税对象广泛,基本上可以对一切商品和劳务进行征收,税源相对充足,从而能够保证财政收入的实现。 2.2. 二、三产业的税收比重逐渐分化 分产业来看,三次产业的税收收入占比明显不同。第一产业的税收收入占比极低,基本维持在 1%以下,二三产业的税收收入占比相差不大,不过 近年来二三产业的税收收入比 重分化,第二产业的税收占比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税收占比逐年增加 。 2016 年三次产业的税收收入占比分别为 0.17%、 43.31%和 56.52%,其中占比较高的行业依次 为 制造业( 32.00%)、房地产业( 13.35%)、批发和零售业( 12.77%)、金融业( 12.71%)等。 2017 年第二、三产业税收对全部税收增收的贡献率分别为 48.4%、 51.7%,几乎“平分秋色”, 相比 2016 年 第二产业减收、第三产业贡献全部增收的 情况,税收结构有所 优化 7。 图表 13: 2010-2016 年第一二三产业税收收入占比 0 10 20 30 40 50 6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税收收入:第一产业:占比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比税收收入:第三产业:占比线性 ( 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比 )线性 ( 税收收入:第三产业:占比 )%数据来源 : Wind 资讯 ,东吴证券研究所 2.3. 企业是最主要的纳税人 从纳税人结构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纳税人可以分为自然人(包括个体经营者、其他个人)和法人(可按企业的不同所有制性质来进行分类)。我国绝大部分的税收是由企业上缴的 ,包括流转税类中除个体经营者缴纳的部分、所得税类中的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类(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财产和行为税类(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以及特定目的税类(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船舶吨税、烟叶税、部分车辆购置税)。 7 资料来源:财政部 2017 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mof.gov/zhengwuxinxi/caizheng- xinwen/201801/t20180125_2800163.htm。 11 / 2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图表 14: 2015 年 分企业类型 统计的税收收入 股份公司 , 49.94%外商投资企业 , 12.13%国有企业 , 11.76%私营企业 , 9.57%港澳台投资企业 , 6.11%个体经营 , 5.03%其他内资企业 , 4.30%集体企业 , 0.65%股份合作企业 , 0.44%联营企业 , 0.05%数据来源 : 中国税务年鉴( 2016) ,东吴证券研究所 与自然人相关的税收中,一部分是由个体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上缴,2015 年该比例为 5.03%(由中国税务年鉴( 2016)所得);另一部分是由其他个人缴纳的与买卖出租房产、取得并使用车辆有关的税款,由自然人直接缴纳的税款在征管方面通常并不到位;还有一部分是由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这部分比例仅为 7%左右( 2017 年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比重为 7.56%)。因此,整体来看, 自然人缴纳的税款只占我国税收收入总额 中 很小 的 一部分,企业是最主要的纳税人 ,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 以家庭、个人缴税为主,企业缴税为辅的税制显著不同。 2.4. 宏观税负低于发达经济体 宏观税负的衡量并没有 国际 统一标准,结合政府收入构成状况,通常分为大(广义宏观税负)、中、小(狭义宏观税负)三种口径。 狭义宏观税负指税收收入占 GDP 的比重,中口径宏观税负指税收收入和社会保障缴款之和占 GDP 的比重( OECD 口径),广义宏观税负指政府全部收入占 GDP 的比重( IMF 口径) 。 按照 IMF 颁布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口径,政府财政收入包括税收、社会保障缴款、赠与和其他收入(主要指财产收入、出售商品和服务收入、罚金罚款和罚没收 入以及其他杂项收入)。与之相对应, 我国的广义政府收入是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不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的合并数据(剔除重复计算部分) 。根据 IMF 的定义,政府收入是指增加政府权益或净值的交易,而国有土地出让行为是一种非生产性资产的交易,结果只是政府土地资产的减少和货币资金的增加,并不带来政府净资产的变化,不增加政府的权益,因而不计作政府收入。 8 相关公式: 狭义宏观税负 =税收收入 /GDP OECD 口径:中口径宏观税负 =(税收收入 +社会保障缴款) /GDP IMF 口径:广义宏观税负 =广义政府收入 /GDP 广义政府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重复计算调整 9 8 资料来源: yss.mof.gov/2016js/201709/t20170928_2714298.html。 9 注:主要是扣除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中的财政补贴收入, 2017 年该数值为 12,264.49 亿元。 12 / 20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宏观专题报告 据此计算, 近年来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呈现稳中有降态势 。从狭义角度 看, 2013-2017 年我国的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