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5-国金证券-宏观经济报告_美国是否具备软着陆的条件__19页_3mb (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30115-国金证券-宏观经济报告_美国是否具备软着陆的条件__19页_3mb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0115-国金证券-宏观经济报告_美国是否具备软着陆的条件__19页_3mb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0115-国金证券-宏观经济报告_美国是否具备软着陆的条件__19页_3mb (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0115-国金证券-宏观经济报告_美国是否具备软着陆的条件__19页_3mb (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0115-国金证券-宏观经济报告_美国是否具备软着陆的条件__19页_3mb (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热 点 思 考:美国 是 否具 备 软着陆的条件?2023 年伊始,市场对美国是否会衰退产生了分歧:衰退或已经不再是一致预期,软着陆的概率边际上修。如果 2023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强化软着陆的预期,美联储会进一步抬升终点利率指引、推迟降息吗?市场会如何重新定价联邦基金利率的路径,权益资产风格如何选择,10 年期美债利率还有多少下行空间?加息与否与衰退与否的条件概率是模糊的,重要的不是美联储是否加息,而在于加息的细节和经济条件。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短的加息周期和加息节奏的前置(front-loaded)都有 助于 实现 软着 陆;2.以高 GDP 增速、高职位空 缺率、低期 限利 差、低实 际利 率、低居 民杠 杆率、低通 胀和 通胀 下行 为初 始条 件的 加息周期 更有可能实现软着陆。本次 美联储 加息周期明显滞后于通胀,降息周期也明显滞后于 经济 周期,都 指 向“硬着 陆”。截至 2023 年初,服 务 通胀仍创新高,美国或已越过扩张周期的顶点,但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降息的时点更要显著滞后于衰退的 起 点。考虑到当前美国 经济走弱的现实和劳动力市场短缺的现状,这次很可能是一次非典型的“充分就业衰退”。海 外 基 本面 跟踪 大 类 资 产高 频跟 踪 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反复超预期;地缘政治“黑天鹅”。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内容目录 一、热点思考: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和条件.4(一)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被显著低估了.4(二)软着陆的条件:加息的细节和经济基本面状况.5(三)这次有什么不一样?一次非典型的 充分就业衰退.6 二、海外基本面跟踪.9(一)通胀:美国 12 月 CPI 回落,环比首次转负.9(二)消费:美国零售数据回落,但信心提升.11(三)库存:商业原油库存大幅增加.12 三、大类资产高频跟踪(2023/01/09-2023/01/13).13(一)权益市场追踪:全球资本市场多数上涨.13(二)债券市场追踪:发达国家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行.14(三)外汇市场追踪:美元指数走弱,美元兑人民币贬值.15(四)大宗商品市场追踪:动力煤价格大幅下跌、铝锌价格共振上涨.16 四、风险提示.18 图表目录 图表 1:这次不一样?1958 年来美联储的 12 次加息周期和美国经济的9 次硬着陆、3 次软着陆.4 图表 2:美联储加息的细节与美国经济软着陆、浅衰退和深衰退.5 图表 3:软着陆和硬着陆的条件:这次有什么不一样?.5 图表 4:泰勒规则隐含的 合宜的利率水平.7 图表 5:降息周期 后移:芝商所隐含的联邦基金利率路径.7 图表 6:非农薪资就业视角看 充分就业衰退.8 图表 7:非农薪资就业视角看 无就业复苏.8 图表 8:2022 年4 季度美国工业生产加速回落.8 图表 9:2022Q3 美国工业和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见顶.8 图表 10:12 月美国 CPI 同比增速回落.9 图表 11:12 月 CPI 环比首次转负.9 图表 12:12 月能源及核心商品推动 CPI 下跌.9 图表 13:核心商品与能源商品降幅较大.9 图表 14:美国 CPI 结构中,服务价格粘性较强.10 图表 15:美国 CPI 下跌趋势进一步确立,但住房、服务价格粘性较强.10 图表 16:12 月能源商品和核心耐用品降幅较大.11 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图表 17:12 月核心耐用品同比降至-0.1%.11 图表 18:服务价格中,住房粘性较强.11 图表 19:12 月服务 项价格创新高.11 图表 20:新年第一周红皮书零售增速降低至至 10.2%.12 图表 21:当周折扣店销售增速回落较大.12 图表 22:红皮书零售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2 图表 23:1 月份美国 消费者信心反弹.12 图表 24:美国当周原油库存大幅增加 1896 万桶.13 图表 25: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当周减少 80 万桶.13 图表 26:当周,发达国家股指普遍上涨.13 图表 27:当周,新兴市场股指多数上涨.13 图表 28:当周,美股 行业多数上涨.14 图表 29:当周,欧元区行业多数上涨.14 图表 30:当周,恒生指数全线上涨.14 图表 31:当周,恒生行业多数上涨.14 图表 32:当周,主要发达 国家 10Y 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行.15 图表 33:当周,美德英 10Y 利率下行.15 图表 34:当周,主要新兴国家 10Y 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行.15 图表 35:当周,巴西 10Y 国债收益率下行.15 图表 36:当周,美元指数下跌,欧元兑美元升值.15 图表 37:欧元、英镑兑美元均升值.15 图表 38:当周,主要新兴市场兑美元多数升值.16 图表 39:雷亚尔、土耳其里拉、韩元兑美元均升值.16 图表 40:当周,主要发达国家兑人民币涨跌互现.16 图表 41:当周,美元兑人民币贬值.16 图表 42:当周,大宗商品价格多数上涨.17 图表 43:当周,WTI 原油、布伦特原油价格均上涨.17 图表 44:当周,动力煤价格下跌,焦煤价格上涨.17 图表 45:当周,铜铝价格共振上涨.18 图表 46:当周,通胀预期 回落.18 图表 47:当周,黄金价格上涨,白银价格上涨.18 图表 48:当周,10Y 美债实际收益率下行.18 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一、热 点思 考:美 国经 济软 着陆 的概 率和 条件 在 美国国内 就业市场保持韧性,通胀持续下行,以及 中国 重启 与欧 洲经 济连 续好 于预 期 的情况下,市场对 2023 年 美国是否会衰退产生了分歧:衰退或已经不再是一致预期,软着陆的概率边际上修。如果 2023 年上半年 美国 经济数据持续强化软着陆 的预期,美联储 会进一步抬升终点利率指引、推迟 降息吗?市场会如何重新定价 联邦基金利率的路径,权益资产风格如何选择,10 年期美债利率还有多少下行空间?首先 要回答的是:美联储加息与美国经济衰退是什么关系?软着陆、浅衰退和深衰退在交易和配置上有什么区别?更为根本的是:美国会不会衰退,以及 深衰退还是浅衰退?(一)美联 储加 息背 景下,美 国经 济软 着陆 的概 率被 显著 低估 了 美联储加息与美国经济衰退存在一定的“领先-滞后”关系,如 1980 年、1981-82 年、2001年、2008-2009 年衰退之前都经历了加息周期。这一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常被诠释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美联储加息刺破了金融泡沫,扭转了经济-金融的正反 馈循环,使得实体 经济从加杠杆到去杠杆,进而导致经济衰退。美联储加息固然有收缩总需求的效应,但不宜脱离加息的细节、经济基本面,及其它外生冲击而简单地进行归因。美联储加息周期后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概率 或 被显著低估了。1958 至 2021 年共有 12次加息周期,其后对应着 9 次衰退和 3 次软着陆(1965 年、1983-84 年和 1993-95 年)。在 9 次衰退中,根据 实际 GDP 最大跌幅 与均值的比较,可认为其中 4 次是浅衰退(1960、1970、1990-91 和 2001),5 次是深衰退(1973-75、1980、1981-82、2008-09 和 2020)。仅从统计层面而言,衰退和软着陆的概率分别为 75%和 25%。但这显然 低估了后者。假如2020 年没有新冠疫情,2015-2019 年加息周期大概率对应着一次软着陆。仅考虑这一 案例,衰退 和软 着陆 的次 数就 分别 修正 为 8 和 4,概率 为 67%和 33%。如果 再考 虑 2001 年案例(典型的浅衰退)叠加 了“911”事件 的冲 击,次数将被修正为 7 和 5,概率为 58%和 42%。那么,尚未 结束 的第 13 次加息周期是否会导致美国衰退,是深衰退还是浅衰退?1 1958 12 9 3 Wind NBER 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5 2 Wind 1.2.(二)软着 陆的 条件:加 息的 细节 和经 济 基本面状况 加息与衰退不是一个“二值选择”问题,加息与否与衰退与否的 条件 概率 是模 糊的,更是弱因果关系。重要的不是美联储是否加息,而在于加息的细节 和经济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IS)基于对 19 个发达经济体 和 6 个新兴经济体的 70 次货币紧缩的比较研究发现: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短的加息周期和加息节奏的前置(front-loaded)都 有助于实现软着陆;2.以高 GDP 增速、高职位空缺率、高期限 利差、低实 际利率、低居民杠杆率、低通胀和通胀下行 为初始条件的 货币紧缩周期 更有可能实现软着陆。3 序号 加息周期 周期长度(月)起点利率(%)终点利率(%)加息幅度(b ps)衰退的起点 衰退的终点 从加息到衰退(月)加息终点到衰退(月)衰退周期长度(月/季)实际G D P 降幅(%)G D P 负增长(季)1 1958.05-1960.04 24 0.13 4.00 387 1 9 6 0.0 5(Q 3)1 9 6 1.0 2(Q 1)24 1 1 0(3)-1.34 2/32 1965.12-1966.11 12 4.13 5.75 162-软着陆3 1967.08-1969.08 25 3.50 9.75 625 1 9 7 0.0 1(Q 1)1 9 7 0.1 1(Q 4)29 5 11(4)-0.65 3/54 1972.02-1974.06 29 3.13 13.31 1018 1 9 7 3.1 2(7 4 Q 1)1 9 7 5.0 3(Q 1)22-6 16(5)-3.14 4/55 1977.01-1980.03 39 4.17 19.85 1568 1 9 8 0.0 2(Q 2)1 9 8 0.0 7(Q 3)37-1 6(2)-2.18 2/26 1980.08-1980.12 5 9.93 22.00 1207 1 9 8 1.0 8(Q 4)1 9 8 2.1 1(Q 4)12 8 16(5)-2.52 3/57 1983.06-1984.07 14 8.94 11.83 289-软着陆8 1988.03-1989.05 15 6.67 10.48 381 1 9 9 0.0 8(Q 4)1 9 9 1.0 3(Q 1)19 15 8(2)-1.37 2/29 1994.01-1995.04 16 2.85 6.60 375-软着陆10 1999.01-2000.06 18 4.07 6.86 279 2 0 0 1.0 4(Q 2)2 0 0 1.1 1(Q 4)27 10 8(3)-0.11 2/311 2004.06-2007.07 38 1.02 5.28 426 2 0 0 8.0 1(Q 1)2 0 0 9.0 6(Q 2)43 6 18(6)-3.84 5/612 2015.12-2019.07 44 0.08 2.40 232 2 0 2 0.0 3(Q 1)2 0 2 0.0 4(Q 2)51 8 2(2)-9.56 2/213 2022.03-9+0.08 4.33 425均值 23.3 4.1 9.8 579.1 29.3 5.1-2.7中位数 21.0 3.8 8.3 384.0 27.0 6.0-2.2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6 Boissay,De Fiore and Enisse Kharroubi,2022.Hard or soft landing?BIS Bulletin No.59.加息的细节远不止加息周期的长度和加息的节奏,除此之外,加息 的时 点(领 先 或滞后于通胀)、起点 利率水平、加息 的幅度 和降息的时点1(领先或滞后于衰退)都会 影响 软着 陆的概率。一般 而言,领先 于 通胀加息、更短的加息周期、更低的起点利率、更小的加息幅度和前置的加息节奏都有助于 实现 软着陆。同样重要的是降息的时点 能否在 通胀 的压力缓解和 经济衰退 的压力增加时果断转向。以 3 次软着陆为例。1965 年加 息周 期(1965.12-1966.11)时长 12 个月,在 12 次加息周期中排排序倒数第 2(仅次于 1980 年 沃尔克时代第一阶段加息)。加息 幅度 为 162bp(4.13-5.75%),排 序倒 数第 1。在 1965 年 12 月首次加息时,美国整体 CPI 通胀率仅为 1.92%,虽然相对于年初上行了 0.8 个百分点,但仍处于低位。所以,可视之为一次“预防性 加息”。值得补充的是,约翰逊时代扩张的财政政策也做出了重要贡献。1983-84 年同样是 一次 经典案例。第一,加息周期 14 个月,仅 比 1965 年长 2 个月,历史排序中倒数第 3;第二,加息幅度为 289bp,是前 9 次加息周期中的次低值,仅次于 1965年;第三,1983 年 6 月首 次加 息时,美国 整体 CPI 同比已经下降到 2.47%;第四,在 1984年 3 月 CPI 触顶下行后,沃尔克 8 月果断开始降息,且降息斜率更逗,幅度更大。1994-95 年也符合前述 软着陆的 条件。第一,加息周期长度 16 个月,比 1983-84 年多两个月,低于 12 次加 息的 平均 值(约 23 个月,中位 数 21 个月);第二,加息 周期 的起 点 为2.85%,为前 10 次加息周期的次低值(仅次于 1958-60 年);第 三,加息 幅度 385bp,在 前9 次加息中排序倒数第 3(紧随 1983-84 年);第四,在 1994 年 1 月开始加息时,美国 整体 CPI 通胀率为 2.45%,且处 于下 降通 道中;第五,1995 年 5 月降息周期与 CPI 通胀 率 的定点基本同步,表明降息的时点也非常及时。在 4 次浅衰退中,1990-91 年和 2001 年对应的加息周期都比较短(15 和 18 个月),均小于历 史均 值(中 位数);加息幅度也 都低 于均 值(579bp)或中 位数(384bp);从加息 终点到衰退的 距离看2,这两次分别为 15 个月和 10 个月,说明美联储控制了紧缩的幅度,也即在衰退之前就开启了降息周期;1960 年和 1970 年衰退对应的加息周期都比较长(24 和25 个月),幅度 为 387bp 和 625bp(均高于中位数,后者高于均值),但前一次加息起 点 为0.13,后一次加息起点到衰退的距离也长达 29 个月。在 5 次深衰退中,最典型的“紧缩式衰退”是 1973-75 年、1980 年和 1981-82 年,均 发生在“大滞胀”时代。3 次衰退对应的加息周期的长度分别为 29、39 和 5 个月,幅 度 分别为 1,018、1,568 和 1,207bp。其中,前两次降息周期明显落后于经济周期 因为降息周期的起点落后于衰退周期的起点(分别为 6 个月和 1 个月)。(三)这次 有什 么不 一样?一次非典型的“充分就业 衰退”截止到 2022 年底,美联 储第 13 次加息周期已进行 9 个月,累计加息 幅度为 425bp。芝商所 隐含的信息是,市场定价的 加息终点为 475-500bp,首次降息的时间为 2023 年 11 月(2022 年底为 9 月)。据此,本轮加息 周期的起点为 0、幅度475bp、长度为 19 个月。其中,幅度为 1983 年以来的最大值,长度比 2004-2007 年和 2015-2019 年都短。所以是一次起 点很 低、周期 较短 和幅 度较 大的 加息 周期,故而 也是 一次 节奏 很快 的周 期。仅从 这 3个变量中较难得到软着陆或硬着陆(含深衰退和浅衰退)的概率。但是,这一 次加 息周 期明 显滞 后于 通货 膨胀,降息 周期 也明 显滞 后于 衰退 周期。我们拟合的新泰勒规则能够较好的拟合 2015-2019 年加息路径。其隐含的联邦基金利率在 2021 年9 月已 经转 正(0.4),而此 时美 联 储尚未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Taper),仍然 认为 通 胀是临 时的。在 2022 年 3 月首 次加 息时,美国 整体 与核 心 CPI 通胀率已经分别上升至 7.91%和 6.42%,且升势未止。2022 年底美国或已越过扩张周期的顶点而进入衰退区间,但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降息的时点更要显著滞后于衰退的起点(可比 1972-1974 年)。1 隐含在加息周期的长度中。2 部分反映了 美 联储行动的快慢 时间越长行动越快。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7 4 5 当然,负的 实际利率缺口、高职位空缺率 和 2008 年后持续修复的 居民 部门资产负债表 都可以提升软着陆的概率。但 2023 年实际利率曲线或全面转正。相对于新泰勒规则隐含的利率水平,5%的终点利率意味着“过度紧缩”。考虑到当前美国经济走弱的现实和劳动力市场短缺的 现状,这 次很可能是 一次 非 典 型 的“充 分 就业 衰退”:衰退仍是大概率事件,但期间 失业率可能 都不会大幅提升 前 9 次衰退的均值为 3.81%,前 8 次为 2.89%,最小的一次为 1.5%(1980 年 6 个月衰退阶段)。在 NBER 周期委员会观察 的 6 个指标中,实际个人收入(扣除转移支付)早在 2021 年11月就已见顶。批发与零售实际销售额的高点出现在 2022 年 4 月。非农薪资就业、工业生产指数和家庭调查就业分别在 2022 年 8 月、9 月和 10 月见 顶,实际 个人 消费 支出 还 在 创新高,但 11 和 12 月持 平。结合 谘商 会(TCB)经济 领先 指数、中小 企业 信心 调查(NFIB)和金融条件来看,多数指标或继续向下,2022 年底 或成为周期的 顶点。区 间/日 期 20-04 20-06 20-07 20-09 20-11 20-12 21-01 21-03 21-04 21-06 21-07 21-09 21-11 21-12 22-01 22-03 22-05 22-06 22-07 22-09 22-11 22-12 23-02 23-03 23-05 23-06 23-07 23-09 23-11 23-12575-6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550-57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525-55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5 4 2 1 0500-52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31 34 26 17 10 1475-5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77 55 50 46 37 28 10450-47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7 95 19 12 11 21 32 34 28425-45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73 0 0 0 0 3 11 21 34400-42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6 20375-4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6 0 0 0 0 0 0 0 1 6350-37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4 0 0 0 0 0 0 0 0 1325-35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7 0 0 0 0 0 0 0 0 0 0300-32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3 0 0 0 0 0 0 0 0 0 0275-3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250-27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6 0 0 0 0 0 0 0 0 0 0 0225-25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75 0 0 0 0 0 0 0 0 0 0 0200-22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175-2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150-17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97 0 0 0 0 0 0 0 0 0 0 0 0125-15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100-12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75-1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50-7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25-50 0 0 0 0 0 0 0 0 0 18 0 0 0 7 6 97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2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82 100 100 100 93 9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8 6 7 8 2022 4 9 2022Q3 通胀仍是美联储的主要关切,在未来一段时间仍是主导货币政策走向的关键变量。但值得强调 的是,继 2022 年 7 月例会首次提到过度紧缩(more than necessary)风险 后,12 月例会美联储再次从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的角 度讨 论了 平衡“过 度紧 缩”(主 要担心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和“紧缩不足”风险的问题。有一部分成员开始认为,通胀风险已趋于平衡 向上的风险不再明显占优。我 们 重 申:2023 年,在政 策立 场和紧缩 力度 上,美联 储更 需要 在紧 缩不 足和 紧缩 过度 之 间取得 平衡,以实 现政 策的 跨期 最优:短期 压制 通膨 和中 期 降低 衰退 的深 度(或 实现 软着 陆)。政策的主次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切换。2023 年上半年,美联储或需要在双重目标间 取得平 衡,但不 改变 矛盾 的主 次关 系。美联 储会 放缓 加息 节奏,而后 停止 加息,保持 利率 高位运行一段时间,监测通胀、就业、金融稳定和海外风险,预计主次矛盾将在2023 年下半年逐步取得平衡。如果经济放缓速度超预期,在通胀向 2%目标收敛的趋势明朗后,美联储会适时放缓缩表节奏,也会果断开启降息周期。我 们 的 基准 判断 是:1.联邦基金利率终点区间为475,500bp,2023 年底 开始 降息,但降息空间有限;2.美国经济“浅衰退”充分就业衰退,时长 3 个季度(2023Q1-Q3)。对应的资产配置含义是:美股尚未充分定价企业盈利的下修,“右侧机会”尚需等待,2023年价值与成长风格面临切换;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贵金属还存在上行空间。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9 二、海 外基 本面 跟 踪(一)通胀:美国 12 月CPI 回落,环比首次转负 美国 12 月 CPI 同比连续第 6 个月 回落,创年 内新 低,环比 首次 转负。具体 来看,12 月 CPI同比上涨 6.5%,符合预期值,低于前值 7.1%,为 1 月份以来最低水平;12 月 CPI 环比-0.1%,低于预期的 0%,为 2020 年 4 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为疫情以来首次转为负增长。核心 CPI 同比上涨 5.7%,持平预期。综合来看,本次公布的通胀数据与市场预期较为一致。环比转负的背后,美国通胀风险缓解,但仍未完全解除。12 月 CPI 环比为 2020 年 5 月以来首次转为负增长,但通胀结构继续失调,主要粘性集中在服务项上。从主要分项看,CPI服务项中除运输类项目外,其他主要分项的环比增速本月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权重超过三分之一的住房分项环比由0.4%抬升至0.8%。医院 服务 项环 比上 升幅 度较 高,本月 为1.7%,前值 0%。10 12 CPI 11 12 CPI 12 12 CPI 13 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0 14 CPI Wind 15 CPI Wind 商品价格方面,能源价格降幅较大,汽油的急剧下降是 CPI 回落下降的重要原因。食品、能源商品价格同比降至 10.4%、7.3%,均较 前值 的 10.7%、13%回落。燃油 项本 月环 比 下 跌 16.6%,车用燃油本月环比跌 9.2%,导致能源项环比总计下跌 4.5%。作为通胀的重要驱动因素二手车价格本月环比下跌 2.5%,同比 下跌 8.8%。耐用 品(能 源商 品和 核心 耐用 品)降幅较大,核心耐用品同比降至-0.1%,美国能源商品和核心非耐用品对商品 CPI 同比拉动进一步下降。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1 16 12 17 12-0.1%服务项价格创 1983 年以来的新高。服务项 12 月同比增 7%,前值 6.8%,环比增速由前月的 0.4%回升至 0.5%。服务价格分项中,租金项和运输价格在前期微跌后再度上涨,同比分别升至 8.3%和 14.6%,前值 分别 为 7.9%和 14.4%;CPI 服务项中除运输类项目外,其他主要分项的环比增速本月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权重较高的住房分项环比由 0.4%抬升 至0.8%。医疗价格延续回落,同比 4.1%,前值 4.4%。最终导致服务项同比增 7%,继 续 创 下新高。18 19 12 市场反应较为纠结,继续交易紧缩放缓。美国 CPI 数据 公布 后,由于 与预 期较 为一 致,美股期货市场上下波动,开盘后,标准普尔 500 指数微跌 0.2%。道琼 斯工 业指 数下 跌 0.2%。纳斯达克下跌 0.4%。大宗商品市场涨跌互现。布油上涨 1.2%,伦敦期铜期货下跌 0.9%。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至 3.5%,美元 指数 回落 至 102,COMEX 黄金价格收盘至 1900。我们在年度展望报告中总结到:2023 年,在政 策立 场和 力度 上,美联 储更 需要 在紧 缩不 足和紧缩过度之间取得平衡,以实现政策的跨期最优:短期压制通膨 和中 期实 现“软 着陆”。政策的主次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切换。2023 年上半年,美联储或需要在双重目标间 取得平 衡,但不 改变 矛盾 的主 次关 系。美联 储会 放缓 加息 节奏,而后 停止 加息,保持 利率 高位运行一段时间,监测通胀、就业、金融稳定和海外风险,预计主次矛盾将在2023 年下半年逐步取得平衡。如果经济放缓速度超预期,在通胀向 2%目标收敛的趋势明朗后,美联储会适时放缓缩表节奏,也会果断开启降息周期。重申 观点:通胀 仍是 2023 年主导美联储政策走向的关键变量。12 月例会美联储再次从风险管理角度讨论了平衡“过度紧缩”和“紧缩不足”风险的问题。部分成员认为,通胀风险已 趋于 平衡(向 上的 风险 不再 明显 占优)。2023Q3-Q4,美联 储大 概率 将 FFR 从“过 度 紧缩”水平下调至中性水平。(二)消费:美国 零 售数据 回落,但 信心提升 美国圣诞新年消费季接近尾声,零售增速回落,但消费者信心提升。1 月 7 日当周美国红皮书零售销售指数增速 5.3%,前值 10.2%,度过 年末 消费 季后 增速 回落。结构 上,折扣 店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2 销售 回升 较大。折扣 店增 速 6.2%,前值 12.4%;百货 商店 增速 1.5%,前值 4。9%。与往 年同期相比,美国年初消费低于 2022 年同期水平。与消费数据回落相反,1 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从 12 月份的 59.7 上升到 64.6,达到 2022 年4 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预期指数和现状指数同样分别回升到 62 和 68.6,主因来自通胀放缓和衰退担忧降低。20 10.2%21 22 23 1(三)库存:商业 原 油库 存 大幅增加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大幅增加。1 月 6 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大幅增加 1896 万桶,库 存量至 4.4 亿桶。主因 是上 周美 国寒 潮,大部 分炼 油厂 关闭,导致 原油 库存 大增。本周 三 EIA数据 公布 后,原油 期货 仍震 荡上 行。原油 上涨 的乐 观情 绪主 要来 自中 国复 苏预 期改 善、西方制裁俄罗斯引发的减产担忧。当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增加10.0 万桶至1220.0 万桶/日。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库存减少 80 万桶至 3.7 亿桶,为 39 年来最低水平。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3 24 1896 25 80 三、大 类资 产高 频 跟踪(2023/01/09-2023/01/13)(一)权益 市场 追踪:全 球资 本市 场多 数上 涨 发达国家股指普遍上涨,新兴市场股指多数上涨。纳斯达克指数、德国 DAX、澳大 利亚 普通股 指数、标普 500、法国 CAC40、道琼 斯指 数、英国 富时 100 和日经 225 分别上涨 4.8%、3.3%、3.1%、2.7%、2.4%、2.0%、1.9%和 0.6%。俄罗 斯 RTS、韩国 综合 指数、巴西 IBOVESPA指数、泰国 SET 指数分别上涨 7.18%、4.20%、1.79%、0.42%,南非 富时 综指 保持 不变,仅伊斯坦布尔证交所全国 30 指数下跌 5.81%。图表26:当周,发达国家股指普遍上 涨 图表27:当周,新兴市场股指多数上 涨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美国、欧元 区各 行业 多数 上涨。从美 国标 普 500 的行业涨幅来看,本周美股行业 多数上涨。其中非必需消费、信息技术、房地产、材料和通信设备领涨,分别上涨 5.76%、4.60%、4.39%、4.29%和 4.07%;仅必 需消 费和 医疗 下跌,分别 下跌 1.46%和 0.19%。从欧 元区 行 业板块 来看,本周 欧元 区行 业多 数上 涨。其中 科技、非必 需消 费、工业、公用 事业 和金 融领涨,分别上涨 5.99%、3.40%、2.67%、1.89%和 1.33%;仅医疗保健下跌 0.49%。4.8%3.3%3.1%2.7%2.4%2.0%1.9%0.6%0.0%1.0%2.0%3.0%4.0%5.0%6.0%7.18%4.20%1.79%0.42%0.00%-5.81%-8.0%-6.0%-4.0%-2.0%0.0%2.0%4.0%6.0%8.0%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4 图表28:当周,美股行业多数上涨 图表29:当周,欧元区行业多数上涨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香港市场全线上涨,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上涨 3.56%、3.47%和2.79%。行业方面,恒生行业多数上涨,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非必需性消费、电讯 业和资讯科技业领涨,分别上涨 7.78%、7.30%、5.10%、4.11%和 3.92%;仅地 产建 筑业 下跌1.19%。图表30:当周,恒生指数全线上涨 图表31:当周,恒生行业多数上涨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二)债券 市场 追踪:发 达国 家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多 数下行 发达国家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行。其中,美国 10Y 国债收益率下行 6bp 至 3.49%,德国 10Y 国债收益率下行 23bp 至 2.11%,英国 10Y 国债收益率下行 6bp 至 3.53%。法 国、和意大利 10Y 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 13.20bp 和 22.80bp,仅日本 10Y 国债 收益 率上 行0.10bp。5.76%4.60%4.39%4.29%4.07%2.66%2.03%1.53%0.45%-0.19%-1.46%-2.0%-1.0%0.0%1.0%2.0%3.0%4.0%5.0%6.0%7.0%5.99%3.40%2.67%1.89%1.33%1.26%1.18%1.16%0.79%-0.49%-1.0%0.0%1.0%2.0%3.0%4.0%5.0%6.0%7.0%3.56%3.47%2.79%0.0%0.5%1.0%1.5%2.0%2.5%3.0%3.5%4.0%恒生指数 恒 生 中 国 企 业 指 数 恒生科技7.78%7.30%5.10%4.11%3.92%2.95%2.44%-1.19%-2.0%-1.0%0.0%1.0%2.0%3.0%4.0%5.0%6.0%7.0%8.0%9.0%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深度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5 图表32:当周,主要发达国家 10Y 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行 图表33:当周,美德 英 10Y 利率 下行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新兴市场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行。土耳其 10Y 国债收益率上行 191bp 至 10.40%,巴西 10Y 国债收益率下行 54.60bp 至 12.34%。越南、印度和南非 10Y 国债收益率分别下 行21.00bp、7.40bp 和 24.50bp。图表34:当周,主要新兴国家 10Y 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行 图表35:当周,巴西 10Y 国债 收 益率 下行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三)外汇 市场 追踪:美 元指 数走 弱,美元 兑人 民币 贬值 美元 指数 走弱,发达 国家 货币 兑美 元多 数升 值。欧元、英镑 和日 元兑 美元 分别 升值 1.78%、1.20%和 3.32%。主要 新兴 市场 兑美 元多 数升 值,印尼 卢比、菲律 宾比 索、雷亚 尔和 韩元 兑美元分别升值 3.33%、0.78%、2.53%和 1.31%;土耳其里拉兑美元贬值 0.10%。图表36:当周,美元指数下跌,欧元 兑美元升值 图表37:欧元、英镑兑美元均升值-6.00-23.00-13.20-5.98-22.800.10-25-20-15-10-505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日本(bp)-1.0-0.50.00.51.01.52.02.53.00.00.51.01.52.02.53.03.54.04.55.0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美国10Y 英国10Y 德国10Y(右轴)(%)(%)-16.00-7.40191.00-54.60-24.60-100-50050100150200250越南 印度 土耳其 巴西 南非(b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