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咨询2022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报告精华版_46页_3mb.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智咨询2022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报告精华版_46页_3mb.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智咨询2022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报告精华版_46页_3mb.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智咨询2022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报告精华版_46页_3mb.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智咨询2022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报告精华版_46页_3mb.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智咨询2022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报告精华版_46页_3mb.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刊所有内容文字、数据和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所有。2.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司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3.已经本公司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智咨询”,违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4.如 需 转 载 或 引 用 本 刊 内 容,请 致 电 021-54594545*6610,联 系【中 智 咨 询】工作人员。5.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刊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纠纷、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公司不承担责任。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刊内容者,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中智咨询版权声明如需公众号或服务号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请扫码联系工作人员前 言样本、统计与其他说明1.数据来源2.报告统计口径3.数据有效性说明4.专有名词释义上篇:2022 年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画像及典型案例第一章市场整体实践情况概述第二章市场整体股权激励核心要素观察下篇:细分市场领域股权激励核心观察及典型案例分析专题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放慢脚步”专题二:双创板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依旧活跃专题三:北交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迎来机遇结语目录/CONTENTS截至 2022 年底,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已历经十七载,即将迈入“成人”阶段,数据显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已经呈现平稳运行态势,股权激励成为众多上市公司吸引、保留核心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报告围绕 A 股上市公司 2 0 2 2 年股权激励这一主题,从市场整体观察切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双创板块上市公司、北交所上市公司等细分层面,以数据分析、政策解读、案例研究等为主要研究分析方法,力求较为全面深入地展现 2022年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情况,并提炼特点、给出思考建议。上篇以数据分析为基础、辅以案例分析,重点关注 2 0 2 2 年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市场全貌。该篇选取的样本为 A 股上市公司中发布股权激励计划预案公告时间为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 1 日的企业,通过数据分析,力求对全市场不同类型企业股权激励计划方案有全貌认知;同时,通过挑选和解读典型案例,体现股权激励具体工具对激励核心骨干、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下篇以专题研究形式展开,聚焦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双创板块及北交所板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该篇通过选取 2 0 2 2 年 A 股相关性质和板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样本数据,从各个细分领域的市场实践、核心要素分析及案例观察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梳理,以期能够为企业合理选择股权激励方式、开展激励频次、确定激励对象、设置考核条件等提供思考和建议,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操作、合理施策提供参考。前言PREFACE样本、统计与其他说明本报告数据来源、所采用分类规则与具体类别情况均基于 Wind 数据库平台。上篇:选取 A 股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预案公告时间为 2022 年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下述简称“样本期间”),共 736 家合计公告的 752 期激励方案数据;不包含股东大会未通过及终止实施的样本数据。案例解读部分数据周期不限于样本期间,以实际内容需要为准。下篇:主要选取 A 股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预案公告时间为2 0 2 2年1月1日 至2 0 2 2年1 2月3 1日,共7 3 6家 合 计 公 告 的7 5 2期激励方案数据;部分专题在对比分析时选用了双创板和北交所开板以来的全部数据;不包含股东大会未通过及终止实施的样本数据。(一)数据来源(二)报告统计口径各篇在分析具体核心激励要素时根据需求选取针对性的样本范围(具体样本范围均在各部分相应内容地方做出备注说明)。同时考虑数据有效性,已剔除部分虽公告但最终未经国资委/股东大会审批通过终止实施的样本,及无法通过公告获取到相关数据的样本。本报告样本数据摘录时以截至 2 0 2 2 年 1 2 月 3 1 日为静态节点,而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告(含修订版计划公告)为动态数据,因此会存在与本报告统计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或时效性有部分偏差的现象,提请报告使用者注意。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包括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及其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包括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及其各级出资企业控股或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其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 其他国有上市公司。其中,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指根据股权结构,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地方国资委、地方国有企业的上市公司;其他国有上市公司是指实际控制人为其他国有企业,不属于上述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或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归类的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包括民营上市公司、外资上市公司及其他无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三)数据有效性说明(四)专有名词释义 1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中 智咨 询 2 0 2 2 年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报告精华版上 篇2022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画像及典型案例 2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2 0 2 2 年,经历重重考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不减,作为晴雨表的资本市场上,虽然相较于 2 0 2 1 年,2 0 2 2 年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数量略有下降,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挑战的来看,仍然是如火如荼、热情不减的一年。本篇采用总分结构,先从 A 股市场整体画像入手,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数量、地域分布、覆盖板块、企业属性、行业特点等角度分析,全面呈现 2 0 2 2 年整个 A 股市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概况。接下来,第二章将继续从激励方式、激励对象、激励数量、股票来源、激励价格、时间安排、业绩考核、股份支付等股权激励核心要素入手,深入剖析 2022年 A 股市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开展特点。最后,第三章将通过用友网络、广汽集团、大华股份等典型案例分析,凸显股权激励计划与业务发展、战略布局紧密联动的重要意义。本篇精华版内容仅展示核心观点内容,欲了解更多市场股权激励核心要素内容及相关案例,敬请关注完整版报告。3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第一章 市场整体实践情况概述丨 计划数量股权激励整体画像样本期间,共有 7 3 6 家 A 股上市公司合计公告了 7 5 2 期股权激励计划,占 A 股上市公司数量 5,0 6 6 家(上市公告日截至为 2 0 2 2 年 1 2月 31 日)的 14.53%。较 2021 年 全 年 共 805 家 A 股 上 市 公 司 公 告820 期股权激励计划相比,实施户数及公告期数同比降幅分别为8.57%和 8.41%。805736820751-8.41%-8.57%-8.8 0%-8.7 0%-8.6 0%-8.5 0%-8.4 0%-8.3 0%-8.2 0%6807007207407607808008208402021 2022家数 激励计划期数 增幅 4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激励期数从激励期数来看,样本期间共有 722 家 A 股上市公司公告单期股权激励计划方案;有 1 4 家 A 股上市公司样本期间公告多期激励计划;单年开展多期股权激励计划数量与上年数量基本持平。受限于国资监管审批相关政策,单年度开展多期股权激励计划群体仍集中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值得关注的是,单年开展多期股权激励计划的案例中占比超过 70%为双创板块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在长效激励方面的节奏更快。多期计划户数 单期计划户数14 722主板 28.57%28.57%28.57%42.86%创业板 42.86%科创板 28.57%5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地域分布按照行政区划分布,样本期间公告激励计划最多的上市公司所属区域排名前五的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公告股权激励计划 上 市 公 司 数 量 分 别 为 154 家、101 家、97 家、70 家 及 57 家。整 体排位与上年股权激励市场情况基本趋于一致,仅浙江省与江苏省的名次发生替换;5 个排名前列省份公告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数量较上年均呈现递减趋势,降幅均值为 12.19%。股权激励活跃地区范围仍保持稳定,但开展股权激励上市公司数量同比下降趋势明显。2021 年股权激励实施乏力地区今年迎来实质突破。值得关注的是,2021 年部分股权激励实施乏力地区在 2022 年实现质的突破,陕西、河北、贵州、内蒙古自治区同比公告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幅均超 1 0 0%;江西、辽宁等地区公告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增幅也超过 80%。15410197705704080120160广东 浙江 江苏 上海 北京公告激励计划最多的上市公司所属区域排名前五6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覆盖板块样本期间,主板、双创板块、北交所股权激励各有特点主板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数量同比虽有所下降,但仍为各板块中股权激励的重地;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开展股权激励公司占比突破 30%;科创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企业数量同比呈现递增趋势,占比由2021 年 17.87%提升至 20.38%;截至 2 0 2 2 年底,北交所已开板运行一年有余,上市公司合计数量174 家,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数量占比为 11.49%,仍处在不断探索当中,市场空间广阔。31.25%20.38%45.92%2.45%0%20%40%60%创业板 科创板 主板 北证2022年板块开展股权激励覆盖率7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企业属性17.76%5.58%非国有控股上市 公 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截至2022年底上市公司数量13453721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样本期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数量占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数量仅 5.58%。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样本期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数量占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数量 17.76%。样本期间,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仍有较大空间,整体覆盖率较低。8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所属行业样本期间,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成为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数量排名前四位的行业;四大行业合计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为 6 7 5 家,占 2 0 2 2年整个 A 股市场总实施企业数量的 91.71%。教育业、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几乎未参与股权激励实践,样本期间仅合计有 5 家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占 2 0 2 2 年整个 A 股市场总实施企业数量比例仅0.68%。但需注意的是,与 2 0 2 1 年相比,股权激励实施数量排名前列的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降幅明显,降幅达到27.27%。若您需要更多行业数据或者需要定制行业分析报告,欢迎联系我们。股权激励实施数量行业分布集中,四大行业股权激励实施数量占整个A 股市场比例超过 90%。9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5488819 2011 3 5 9 1919182 5 0 174.46%11.96%2.58%2.72%1.49%0.41%0.68%1.22%0.14%1.22%0.14%1.22%0.14%1.09%0.27%0.68%0.00%0.14%-5%5%15%25%35%45%55%65%75%0100200300400500600制造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 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 产和供 应业 建筑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 理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金融业 采矿业 房地产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教育 农、林、牧、渔业 综合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 务业 公司股权激励户数 占比情况10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第二章 市场整体股权激励核心要素观察丨 激励方式本章主要政策依据详见“148 号令1”相关内容。0.48%22.21%37.89%39.43%股票增值权股票期权第二类限制性 股 票第一类限制性 股 票2022年股权激励方式工具占比3323191874 1 关于修改 的决定的简称,下述同本条注释。2 频次统计将单期计划中运用组合型激励方式按照多次计算,下述同本解释。样本期间,限制性股票(含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与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成为 A 股上市公司使用频次2最高的激励方式,在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中合计使用 6 5 1 次,占比达 7 7.3 2%;股票期权激励方式使用频次为 1 8 7 次,占比为 2 2.2 1%;另有 4 家上市公司公告激励计划使用股票增值权作为激励方式,该 4 家公司均针对其外籍核心人员或在海外工作的中国籍核心人才设计使用。限制性股票为最受市场青睐的激励方式,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实施数量同比实现增长。11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激励对象样本期间,A 股上市公司中激励对象占公司总人数比例的平均值为 1 2.3 0%。从已激励对象人数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范围来看,约92.54%的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在 30%范围内,有4.53%的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占比在 30%(含)-50%(不含)范围内,有 1.73%的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占比在 50%(含)-80%(不含)范围内。超九成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在 30%以内。1.73%4.52%92.42%50%(含)-80%(不含)30%(含)-50%(不含)30%以内激励对象占比情况6953413 12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激励数量1.激励总量20.88%21.01%29.65%28.46%3%(含)及以上2%(含)-3%(不含)1%(含)-2%(不含)1%(不含)以内激励总量占公司股本的比例区间2142231581577 9.1 2%的激励计划中激励总量在股本总额的 3%以内。激励总量占公司股本的比例分布区间如下图所示。通过观察可知,多数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时,对激励数量的授予有一定控制。6 家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激励股份总数达到公司总股本的 1 0%(含)以上,分别为嘉凯城(000918.SZ)、兆 新 股 份(002256.SZ)、蓝 丰 生 化(002513.SZ)、*ST 新 文(300336.SZ)、ST 开 元(300338.SZ)、方 大 特 钢(600507.SH),其中*ST 新文(300336.SZ)激励总量最高,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15%。总体情况:样本期间,股权激励授予总量占公司股本比例的平均值为2.10%。13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2.预留情况占样本期间股权激励计划比例69.15%数量(期)首次授予数量占激励总数的比例1 60%以下5 60%(含)-70%(不含)6 70%(含)-80%(不含)507 80%(含)-100%(不含)设置预留股权的激励计划数量(期)5203.高管激励数量94.28%60.24%50%(含)以 内15%(含)以 内高管激励数量占总激励数量比例情况453709A 股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中设置预留股权计划的数量占激励计划总数的 69.24%,首次授予数量占激励总数的比例在 80%(含)-100%(不含)的激励计划有 507 期,比例在 70%(含)-80%(不含)的激励计划有 6 期。从整体来看,过半数激励计划设置预留,为相关人员提前预留权益空间。从整体来看,样本期间,A 股上市公司已公告激励计划中高管激励数量占总激励数量比例大多集中在 50%(含)以内,该类公告占比超过了九成。超半数公司高管激励总量占总激励数量比例在 15%(含)以内。样本期间,高管的激励数量占总激励数量比例的平均值为 15.93%。14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股票来源整体上,定向增发仍是上市公司选择激励股票来源的首选方式,回购方式的使用率不高。定向增发方式仍为市场实践首选。8.38%3.06%88.30%回购定向增发及/或回购定向增发激励计划股票来源统计情况表664236315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激励价格从整体来看,采取自主定价方式确定价格的激励计划频次占比为3 3.7 8%;其余均遵循政策定价原则。北交所上市公司采用自主定价方式占比最高,为 6 6.6 7%,双创板次之,为 4 5.0 1%,主板最低,仅为19.24%。选取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的激励计划中,定价折扣均值为 5.1 折,超 6 成激励计划选取价格打 5 折作为定价标准,价格折扣低于 5 折的激励计划占比仅不到 2%。66.22%33.78%遵循政策定 价自主定价激励计划定价方式分布情况25449819.24%45.01%66.67%主板双创板北交所254期构成1217666样本期间,将近 1/3 的激励计划采取自主定价方式,板块差异化分布显著。16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时间安排占比 5 6.3 8%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设定时间安排为“1+3”模式(即锁定期/限制期 1 年,解锁期/行权期 3 年,下同);1 2.2 3%左右的股权激励计划设定“1+2”模式。此外,也有部分企业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业务发展的需要,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设计个性化的时间周期安排。如,外资企业伯特利设置了“5+5”的时间周期安排,对激励对象实施远超平均时间安排的长期激励。“1+3”、“1+2”的时间安排成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设计的主流。10.64%12.23%9.97%10.77%56.38%其他1+21+42+31+3时间安排8175924248017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业绩考核1.授予考核有授予环节考核19 国有企业1 非国有整体看来,在授予环节设定考核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并不普遍。样本期间,开展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仅有 2 0 户企业在授予环节设定了业绩考核指标,占比不足 3%。于授予环节设定考核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并不普遍。18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2.行权考核样本期间,占比 8 8.2 4%的激励计划中仅设定 1 或 2 类行权环节业绩考核指标。选择四类(种)及以上数量行权考核指标的激励计划占比仅 3.44%。近 9 成激励计划设定 1 或 2 类行权业绩考核指标3。43930470181152.14%36.10%8.31%2.14%1.31%0%10%20%30%40%50%6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一类指标 二类指标 三类指标 四类指标 五类及以上行权考核数量 占比 合计:842 100%3 该样本数据考虑同一企业的同一期激励计划中使用不同激励方式下的业绩考核。19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样本期间,占比超过 6 成的激励计划中行权考核指标设定为“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累计增长率/股东净利润增长率等”或“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长率”;其他成长类考核指标选择依次为“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现金回报率”“经济增加值”“业务销量/特定业务销量/增长率”等。指标选取多为反映公司成长性的考核指标,利润类、营收类考核指标成为首选。4814927123 2163.96%65.43%9.44%3.06%2.79%-10%0%10%20%30%40%50%60%70%0100200300400500600净利润相关 营业收入相关 净资产相关EV A销量相关行权指标统计数量 占比20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3.对标考核样本期间,仅有 1 0.2%(7 5 户)上市公司激励计划设定了横向对标考核,近 9 成企业除设定自身纵向年度业绩考核指标外,不再与同行业或对标企业业绩横向比较,凸显对员工的激励性导向。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政策原因,大部分国有企业考核时都会设定横向对标考核。样本期间,设定横向对标考核的国有控股企业共 7 0 户,占全部国有控股企业的 9 3.3 3%,符合 1 7 1 号通知4中第二条第三项的规则和精神“上市公司在授予和行权环节的业绩目标水平不能低于同行业平均业绩(或对标行业 50 分位值/75 分位值)水平”。仅 10.2%的激励计划设定了横向对标考核。4 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08171 号)的简称。国有企业总户数 设定了横向对标考核的户数75 70占比 93.33%7570510.20%93.33%6.67%-50%-30%-10%10%30%50%70%90%110%0102030405060708090100设定横向对标考核的公司 总户数 其中国有企业(户)非国有(户)横向对标考核数量 占比 21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样本期间,共 7 5 户上市公司披露对标企业口径,其中横向对标选取单一对标行业的有 55 家,占比 73.33%,“证监会行业”口径成为对标首选,其他依次是“申万行业”、“Wind 行业”。上市公司多选择单一行业对标,一方面基于公司业务特性(集中或多元化)考虑,另一方面也有管理难易程度考虑。超七成激励计划对标单一行业,“证监会行业”成为最热门的对标口径选择。单一口径(户)多口径(户)不详55 16 473.33%21.33%5.33%352379546.67%30.67%9.33%12%6.67%-10%0%10%20%30%40%50%05101520253035404550证监会口径 申万w in d其他 不详横向对标考核数量 占比备注:部分计划选取口径不止 1 个 22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股份支付股票期权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多选取“B l a c k-S c h o l e s 期权定价模型”(以下简称“B-S 模型”)进行股份支付测算;少数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独树一帜选取 B-S 模型进行股份支付测算。样本期间,按照激励工具区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选取 B-S 模型进行股份支付测算的占比达到 9 8.9 3%(其他激励计划草案未写明测算方式);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选取 B-S 模型进行股份支付测算的占比也达到 9 6.2 4%。另有 6.0 2%的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也使用了期权估值模型进行股份支付测算。更多精彩分析及案例分析,详见完整版报告。1873193321853072098.93%96.24%6.02%0%20%40%60%80%100%120%050100150200250300350期权 二类 一类B-S模型总期数 使用B-S 模型的 占比 23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中 智咨 询 2 0 2 2 年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报告精华版下 篇细分市场领域股权激励核心观察及典型案例分析 24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本篇采用平行结构,依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双创板块上市公司、北交所上市公司 2 0 2 2 年股权激励进行分类盘点,以专题形式分别展示其股权激励实践特点,数据结合案例剖析,力求为各类型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经验借鉴。第一个专题聚焦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 A 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股权激励也是近年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之一。本专题通过数据和案例,全面剖析 2 0 2 2 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面的推行情况。第二个和第三个专题以板块为单位,分别聚焦双创板块上市公司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近年来随着科创板和北交所先后开板,创业板持续转型和股权激励新规出台,三个板块的股权激励政策均与 A 股主板有显著不同,三个板块上市公司也为 A 股市场股权激励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实践案例。更多详细的数据内容及完整案例解析可参见完整版报告下篇内容。25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专题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稳妥推进”丨 总览概况样本期间,共有75家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其中有 3 2 家 A 股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公告其股权激励计划;有 4 3家A股其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在 2022 年面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资本市场状态起伏情况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数量较 2 0 2 1 年同比降低 21.95%,地方及其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数量较 2 0 2 1 年同比降幅为27.12%,整体而言 2 0 2 2 年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开展股权激励更加谨慎、稳妥。2022 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数量下降。26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改革专项工程类上市公司概况改革专项工程类上市公司凸显股权激励方面引领示范作用。“科改示范企业”、“双百企业”中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覆盖率均超 50%,远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整体覆盖率30.68%。改革专项工程类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推进程度差异化明显,中央较地方层面热度更大、积极性更强。丨 激励方式丨 激励对象范围丨 预留授予地方及其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式方面更显灵活性。组合型激励方式目前仅在地方及其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有案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仍未实现突破。激励对象范围仍有所控制,严格落实相关监管政策中“精准激励”、“聚焦核心骨干”的要求。超过 9 6%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范围在20%以内,过半数比例激励对象范围在 10%以内。通过“预留”股权方式为引进核心人员提供长期激励通道。7 0.1 3%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设定了预留开口,为激励增量人员提供通道。27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时间安排丨 对标考核丨 长周期激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时间安排上整体延续以往常规的“2+3”的模式;锁定期时间安排方面,地方及其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较 2021 年同期情况相比,呈现“趋严”变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标考核方面,1 9.4 8%的案例根据其业务及行业特点,选择多个对标口径/维度,对标方式灵活。占比 8 0.5 2%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激励计划横向对标仅选取单一行业考核,“证监会行业”口径成为对标首选。考虑长期激励计划搭配分期实施方案的案例在股权激励的历程中不在少数,本部分挑选长周期激励计划及分期实施方案特点较为突出的案例展开分析。经梳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两家控股上市公司“中航沈飞(600760.SH)”、“中航光电(002179.SZ)”均以“长周期+分期实施方案”形式推进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关于整体方案特点、实施效果的介绍请在完整版报告中一探究竟。28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专题二:双创板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依旧活跃丨 政策规定创业板、科创板股权激励政策依据详见“证监会令第 154 号5”、“上证 函20224 号6”、“上 证 发2020101 号7”、“证监会令第169 号8”、“深证上 2020 1292 号9”、“创业板业务指南第 5 号10”等相关内容。另 外,科 创 属 性 评 价 指 引(试 行)(2022 修 正)于 2022 年 12月 3 0 日施行,对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和修订,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也将进一步产生影响。5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证监会令第 154 号)的简称,下述同本条注释。6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 4 号股权激励信息披露上证函20224 号的简称,下述同本条注释。7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 年 12 月第二次修订)(上证发2020101 号)的简称,下述同本条注释。8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证监会令第 169 号)的简称,下述同本条注释。9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 年 12 月修订)(深证上20201292 号)的简称,下述同本条注释。10创业板上市公司业务办理指南第5号股权激励的简称,下述同本条注释。29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整体概况样本期间,合计共有 380 家 A 股双创板块上市公司(指创业板与科创板上市公司,下同)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整个 A 股市场共计 736 家企业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双创板块占比 5 1.6 3%,相较于 2 0 2 1 年占比47.2%,双创板块表现相较于其他板块依旧活跃。样本期间,共 380 家 A 股双创板块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这与 2 0 2 1 年数量一致。其中,2 0 2 2 年有 1 5 0 家 A 股科创板上市公司公告其股权激励计划;有 230 家 A 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较 2 0 2 1 年全年共 1 4 2 家 A 股科创板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相比,同比涨幅 5.63%,较 2021 年全年共 238 家 A 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相比,同比降低 3.3 6%。2022 年双创板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同期相比实施速度放缓。380 38080573647.20%51.63%30%35%40%45%50%55%02004006008002021 年 2022 年双创板块实施股权激励企 业数量(户)A 股市场实施股权激励 企业数 量(户)双创板块实施占比2022 年,双创板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其他板块相比依旧活跃。但同时,2022 年双创板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同期相比实施速度放缓。30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从企业属性观察,双创板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数量较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大差距,双创板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样本期间股权激励实施企业数量占比为 2.37%,较 2021 年占比 3.46%进一步降低。样本期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与 2 0 2 1 年相比,仍然成为创业板和科创板股权激励实践排名前三的行业;三个行业合计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家数为 1 7 6 家,占实施企业总量的 4 6.3 2%。与 2 0 2 1 年该行业合计实施股权激励企业 228 家相比,占比下降 13.68%。更多双创板精彩分析及案例介绍,详见完整版报告。实施股权激励企业户数占该板块上市公司总量占比板块上市公司数量一年内实施2期及以上激励方案的企业户数占2022年实施股权激励企业比例一年内实施3期激励方案的企业户数一年内实施2期激励方案的企业户数期数 户数18.67%1232 2.61%6 236 230 创业板29.94%501 2.67%1 3 155 150 科创板10.66%3172 1.48%5 343 338 主板18 18 北交所59.26%4905 752 736 合计2022 年,双创板块多期计划占比较主板更高,部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节奏与主板公司比更为快速。2 0 2 2 年,双创板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企业数量占比较2021 年进一步降低。股权激励行业分布集中,三大行业股权激励实施数量覆盖全行业数量近一半,但行业集中度有降低趋势。31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专题三:北交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迎来机遇丨 政策变化概述丨 上市公司整体情况画像2022 年北交所股权激励政策与 2021 年相比,无明显变化。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至 162 家,相较 2021 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加 80 家,较开市时数量翻了一番。北交所上市公司覆盖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 9个国民大类行业,行业分布情况如表 1 所示,其中制造业类上市公司数量占比最高。其他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制造业 行业9 6 18 141 数量5.56%3.7%11.11%87.04%占比上市公司整体情况:上市公司数量翻一番。上市公司涵盖行业类别丰富,且集中在制造业。32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上市公司中,除了行业大类分布呈现以制造业为主的特点之外,从其他行业角度分类,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司有 1 5 9 家,产业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样本期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北交所开市时的 1 7 家上升至 6 8 家,占北交所上市公司比例从 2 0.7 3%提高至 4 1.9 8%。部分“小巨人”公司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进口替代或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专利。数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39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34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2 节能环保产业21 新材料产业21 生物产业7 新能源汽车产业6 新能源产业6 相关服务业3 数字创意产业2022年 2021年 年份68 17“专精特新”公司数量(家)41.98%20.73%占比“小巨人”企业切实发挥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引领作用。33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丨 股权激励整体情况样本期间,共有 1 8 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其中从精选层平移的有 6 家,首发 I P O 上市的有 1 2 家。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占北交所上市总公司数量的比例为 1 1.1 1%,相比主板实施股权激励比例高 0.48%,相比双创板低 10.67%。1 8 家公司共实行 2 1 期股权激励计划。其中,首次实施激励计划的有 13 家,占实施激励企业总量的 72.22%;实施第二次激励计划有 5 家,占比 27.78%。1 8 家公司共实行的 2 1 期股权激励计划中,采用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的有 8 家,占比 4 4.4 4%,使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有 7 家,占比 3 8.8 9%。实施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与股权期权的组合型激励 3 家,占比 16.67%,分别是天润科技、吉冈精密、锦好医疗。更多北交所股权激励分析及案例详见完整版报告。北交所 双创板 主板 上市板18 380 338 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数量162 1745 3180 上市公司数量(截止20 22 年12 月31 日)11.11%21.78%10.63%占比 34 2 02 2 年 A 股 上 市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报 告-精 华版2 0 1 6 年 7 月 1 3 日,证监会根据股权激励的发展趋势及实践总结完善了股权激励政策,重新发布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自此,从股权激励实施数量上看,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也开启了 A 股市场规范实施股权激励的时代。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覆盖不同企业性质、不同上市板块的股权激励政策体系,股权激励实施经验不断丰富。相信随着不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