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车酷研究院: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分析报告_68页_14mb (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速途车酷研究院: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分析报告_68页_14mb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速途车酷研究院: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分析报告_68页_14mb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速途车酷研究院: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分析报告_68页_14mb (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速途车酷研究院: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分析报告_68页_14mb (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速途车酷研究院: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分析报告_68页_14mb (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0 2 3.0 1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分析报告速途车酷研究院出品2 0 2 2 年,是 中 国 新 能 源 汽 车 出 口 元 年。这 轮 由 中 国 新 能 源 智 能 汽 车 推 动 的 出 海 热 潮,既 表 现 了 向 世 界 最 大 汽 车 出 口 国 日 本、汽 车 发 源 地 及 B B A 老 巢 德 国 进 军 的气 概,也 呈 现 被 广 泛 传 颂 的 所 谓“量 价 齐 升”“名 利 双 收”的 势 头,以 及 跨 出 2 海 外 建 厂、建 设 服 务 体 系、开 拓 全 新 营 销模式的全产业链出海步伐。甚至,有媒体高呼“借新能源革命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换道超车”。速 途 车 酷 研 究 院 推 出 的 这 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分析报告,就 是 要 整 理 分 析 中 国 汽 车 企 业 当 下 新 能 源 智能 汽 车 出 海 的 现 状 和 面 临 的 问 题,总 结 归 纳 其 中 的 规 律、经 验 和 教 训,希 望 能 够 给 关 心 中 国 新 能 源 汽 车 产 业 发 展 的 各 位有所助益。我 们 必 须 看 到,中 国 的 汽 车 产 业 还 很 分 散,还 没 有 成 长 起 来 能 够 在 中 国、美 国、欧 洲 三 大 汽 车 消 费 市 场 均 占 据 优 势 地 位的 明 星 汽 车 企 业。但 是,中 国 在 新 能 源 汽 车 产 业 领 域 先 发 入 局,新 能 源 汽 车 产 业 链 已 经 逐 步 完 善,具 有 战 略 发 展 眼 光 一批中国车企已经行动起来。前 路 没 有 坦 途,他 们 已 经 启 锚 出 发。序 言 1胡明沛速途车酷研究院团队速途网络副总裁速途车酷研究院院长出海报告分析师李 昊 泽途网络资深编辑速途车酷研究院主笔出海报告分析师秦 韶 华吕 燕速途网络资深编辑速途车酷研究院主理人出海报告分析师速途网络资深编辑速途车酷研究院编辑出海报告分析师李昊泽 秦韶华 吕燕2速途车酷研究院 特邀分析师李昊泽速途车酷研究院这份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分析报告,用全球视角、详尽的数据分析、评价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的出海目的地的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关键要素,从海外市场的眼光剖析了中国车企出海的客观情况。用可量化评价的“中国车企出海市场推荐指数”“中国车企出海品牌力指数”两个基础标尺来对出海市场和车企做了多维度量化分析。作为一名汽车产业从业者,颇受启发。哪吒汽车助理总裁、智能研究院副院长 俞松耀z中国新能源车行业有着先天的全球化属性,这个报告在认真梳理和总结中国新能源车企品牌实现这一使命的密码:如何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有效沟通,如何打造一个真正被国际市场认可的品牌,或许在这个报告里都能找到答案。速途网络董事、首席运营官COO 荀冠龙速途网络副总裁、速途科技金融CEO 孟祥龙在这份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分析报告中,我们能看到乘风出海的典型中国新能源车企,分析了四种不同的出海模式,初步建立了“中国企业出海品牌力评价指数”,相信能够给车企、研究者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汽车工程系主任王建最近几年,很多中国车企,以新能源作为核心产品,入局全球各级市场,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重构的背景下,这些中国企业可以说是“勇闯天涯”,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鼓励,速途车酷研究院出品的这份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报告,回顾了车企十分不易的出海历程,也从各个维度,给车企出海,提供了参考和建议,值得一读。相信在车企的努力和机构媒体的关注下,中国企业,一定会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以及世界经济进化的关键推动力。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发展趋势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趋势开篇概述出海市场风云初现,因此本篇报告并不贪多求全,我们力求对那些已具代表性的海外市场和出海汽车企业抽丝剥茧、以小见大,最终对这场出海大潮形成更加具体的认知。第 一 部 分 中国新能源汽车目的地构成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目的地代表国家和地区:第 二 部 分 挪威(北欧国家代表)德国(欧洲大陆代表)泰国(东南亚代表)非洲(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代表)中国新能源车企重点企业:第 三 部 分 比亚迪(公共交通)蔚来(订阅+直营)小鹏(经销+直营)上汽名爵MG(收购+渠道)第 四 部 分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出口特点比较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面临的挑战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出海机遇402中国汽车出口量呈现波动上涨趋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其中的占比也逐年提升。海外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成为必然趋势。中国汽车出口增量不断扩大,出口国数量稳定增加,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出海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情况和燃油车虽同属汽车出口,但实际出口情况并不尽相同,甚至在出口定位上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报告根据“现实收益、潜在收益、易进入程度”3个维度对挪威、德国、泰国及非洲市场进行综合打分,最终得出“中国车企出海市场推荐指数”,以期为各新能源品牌的出海之路提供更直观的参考。03 挪威等北欧国家,有着类似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同样重视环保,积极拥抱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位居世界前列,是中国新能源出海较为理想的登陆地。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趋势核心观点速览010405507德国新能源车市场的格局可以归纳为:特斯拉与转型中的传统车企的混战。政策扶持下,中国车企仍然面临竞争大、环保严、关税高等问题。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具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低价格、高性价比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在东南亚市场的重要突破口。受制于经济发展情况,非洲这片市场目前还只是一支“潜力股”。中国新能源能否在这里有所作为,不仅取决于车企们的战略,也要依据当地的发展情况。针对每一家企业在海外的实践,速途车酷研究院推出了“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品牌力指数”,从“目前的海外销量、产业布局广度、产品技术积累”3个方面为车企进行打分,为行业提供一把可供对比的标尺。08 比亚迪乘用车出海的高速增长为人们注入了信心。比亚迪2022年7月-12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分别为4026辆、5092辆、7736辆、9529辆,12318辆和11320辆。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趋势核心观点速览060910612蔚来汽车出海具备“直营+换电+订阅”的独特战略,将这份优势发挥出来则需重资产模式,这一整套服务体系、汽车文化的出海,比单单的产品出海更具挑战性。小鹏采取的“经销+直营”模式是具有开创性的,但销量暂未实现突破性增长。截至2022年6月,小鹏汽车在挪威两年仅卖出1006辆车。依托上汽集团的全方位支持以及独特的海外“血统”带来的品牌优势,名爵早早地开始布局全球化发展,已突破了发展困境、实现了销量的高速增长。在各国政策倾斜、全球新能源市场广阔的大背景下,国产新能源车凭借技术优势,竞争力逐渐增强,势必将能在国际市场上具备蓬勃发展的潜力。13 出海不是易事,也并非一时,中国新能源出海要承担的还有国际竞争、品牌力不足、出海壁垒等多方面的挑战。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趋势核心观点速览1 114157中 国 新 能 源 汽 车 产 业出 海 概 况Export overview中国汽车制造业起步晚,产业分散,一直在追赶国际汽车强国、谋求快速发展。然而近些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和长足的进步。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规模和消费量的变化,中国汽车一边归拢国内市场,一边剑指全球,扬帆出海。尤其是立足在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浪潮之上,中国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换道超车”。该部分将以近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规模的发展情况为依据,描绘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行业发展进程、主要目的地、主要企业的基本情况,为本份出海趋势报告提供背景支持。0181.1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发展趋势中国汽车出口量呈现波动上涨的趋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其中的占比也日益提升。海外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新能源汽车出海成为必然趋势。数据2: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变化 202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暴增,出口量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共出口20.2万辆,同比增长1.3倍单 位:万 辆*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图:速途车酷研究院2 0 2 292012-2021 中国汽车商品出口情况(数量、金额)1.1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发展趋势 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1、中国汽车出口增量不断扩大,有望保持增长趋势,出口国数量稳定增加。2、新能源车在中国汽车出口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在出海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造车新势力蔚来将出海首站放在了挪威,由此开始自己欧洲版图的扩张 小鹏汽车出海第一站也选在了欧洲挪威,宣称未来会平衡国内外交付量 比亚迪将海外市场分为美洲、欧洲、亚太、中东非洲四个板块,分派人员进行专业管理中国新能源车企坐上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快车,迈出了新能源中国制造“走出去”的重要一步。10本部分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国家进行地区划分,在报告第二部分将选取各地区的代表性国家进行具体分析。综述数据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目的地构成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前十名的国家分别是:比利时、英国、泰国、印度、孟加拉、菲律宾、斯洛文尼亚、法国、澳大利亚和阿联酋。按照这些国家所在地域划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国总体集中在欧洲和东南亚。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国集中在欧洲、东南亚地区,它们的新能源车市场环境及政策对于中国车企更友好、有利。*数 据 来 源:南 京 大 学 数 据 新 闻 官 方 制 图:速 途 车 酷 研 究 院单 位:万 辆11综述受进口国国家政策、市场、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虽同属汽车出口,但出口实际情况并不相同,甚至在出口定位上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针对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业态、新形式、新趋势。1.3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与燃油车相比有哪些新特点?2012年-2013年间,我国汽车市场出口主要集中在南美、亚洲和非洲。在中国汽车出口五大洲总量中,出口非洲的新能源汽车量位列第三,占我国出口汽车总量的23.91%2013年,阿尔及利亚成为当时我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国,我国向阿尔及利亚出口汽车11.7万辆,占当年出口总量的12.4%。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我国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出口的不同,在出口国家方面体现为:燃油车出口国家为非洲、南美等欠发达地区,新能源汽车出口则以欧洲、东南亚等经济基础良好的地区为主。121.3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与燃油车相比有哪些新特点?论据 国产龙头比亚迪在2021年宣布进军挪威市场后,今年又宣布进军日本、德国、法国“新势力”中的蔚来、小鹏也都已经早早开展了进军欧洲的战略,有些还针对当地的市场环境专门定制了销售策略 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我国技术与供应链等层面的崛起,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拥有了国际竞争优势和登陆发达国家的“底气”,更多中国车企开始选择出海发达地区开拓市场。131.3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与燃油车相比有哪些新特点?我国车企都在逐步满足全球多样化市场需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表现更为出色,成为带动出口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力量。2018年我国出口车型均价为1.29万美元,而这个数值在2022年8月达到了1.89万美元,增幅达到了47%。(图)中国汽车品牌“旧貌换新颜”,逐步以高端车切入市场。2018年我国出口车型均价为1.29 万美元,而这个数值在2022年8月达到了1.89 万美元,增幅达到了47%。总结我国车企都在逐步满足全球多样化市场需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表现更为出色,成为带动出口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力量。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定位正向高端化迈进。产品定位决定品牌形象,新能源汽车时代颠覆了燃油车时代以低价出口为优势的中国汽车形象,高质量出口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主流。141.3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与燃油车相比有哪些新特点?结品牌本土化形式多样获得主动权优势存在新掣肘 自燃油车时代起,我国车企就积极探索当地建厂:如长城汽车就在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建立了组装厂 目前,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海外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些模式包括跨境品牌合作、自建销售渠道、共用技术定制化开发等。新能源车出口占据优势,海外发展的主动权也更多。部分车企还积极探索在海外建立集研发、营销、物流、零部件、制造、金融和二手车等面向全球市场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受制于国外新能源品牌的挤压 受欧洲出口目的地法律和政府的环保要求,国产车企还面临着涉及采集个人信息的智能化技术削弱、电池制造与回收产业链不完整等等多方的问题 随之而来的是车企要对应出海当地政策,及时调整发展模式。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中国车企的海外发展仍处在初步探索期,新能源汽车本土化面临很多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新问题,这需要车企积极探索新的出海模式。15报告案例研究在考虑品牌知名度、新能源造车技术实力以及出海战略布局规划的情况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比亚迪、小鹏汽车、蔚来汽车以及上汽名爵MG为重点企业,同时覆盖传统车企新能源出海以及新势力车企出海。本小节为读者提供企业的海外销售情况概览,便于掌握企业基本销售情况,并在第三部分进行详细的企业出海模式解读。比亚迪2022年7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4026 辆;8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5,092 辆;9月海外新能源乘用车销售7736 辆;10月合计9,529 辆;11月合计销量共计12318 辆;12月销量共计11320 辆。2022年下半年期间,比亚迪的海外销售额保持稳定增长,于11月突破一万台。比亚迪1.4 重点新能源车企出海关键数据2022 年7 月-12 月 比 亚 迪 海 外 销 量销 量(辆)*数 据 来 源 比 亚 迪 月 度 财 报 制 图:速 途 车 酷 研 究 院16小鹏汽车2021年小鹏汽车在挪威交付了438辆新车,其中G3共销售406辆,P7销售额为32辆。而2022年1月-6月,小鹏G3累计销量284辆。蔚来汽车上汽名爵MG2021年5月,蔚来宣布了进军挪威市场的战略,并计划在两年内交付7000辆ES6和ES8。然而数据显示,2021年ES8在挪威的销量仅有200辆,落后于小鹏的474辆、比亚迪的1247辆以及上汽名爵的14228辆。而2022年的1月-7月,蔚来海外市场共交付了550辆。2020年1月-2月份,名爵品牌在海外总销量超过25000辆,同比增长了150%。2021年MG名爵全年海外累计批售364032辆,成为年度中国汽车品牌出口销量第一。2022年1月-7月,上汽名爵海外销量以12659辆的成绩霸占榜首。在上汽名爵的辉煌战绩中,新能源车型也在逐渐发力。纯电动SUV名爵EZS 先后登陆英国、荷兰、挪威等国家,半年内欧洲出口量超过10000辆。1.4 重点新能源车企出海关键数据 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出海销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于战略布局不尽相同,各企业的发展情况具有个体差异性。17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特 点 分 析Feature Analysis本章节选取挪威、德国、泰国、非洲四块市场作为案例,对各自的市场特点、市场现状、中国品牌入驻现状、前景与挑战等各项信息依次分析。并根据“现实收益、潜在收益、易进入程度”三大维度进行综合打分,最终得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市场推荐指数”,以期为各新能源品牌的出海之路提供更直观的参考。02182.1 挪威:北欧国家市场典型代表 市场特点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等几个北欧国家,有着相似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而且都同样重视环保,积极拥抱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即在一定时期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都位居世界前列。挪威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新能源车渗透率为全球最高,如今已达到近90%。2021年,挪威销售的所有新车中,65%为纯电动汽车;2022年,这一数字达到了79.3%。新能源已经占据了绝对主流。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挪威的电动化进程领先世界15年,全球市场需要到2034年才能达到挪威今日的渗透率水平。制图:速途车酷研究院19据挪威电动车协会(NEVA)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挪威人购买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免收/降低过路费(33%)免车辆购置税(31%)车辆使用开销低(30%)免交通保险费(29%)免增值税(25%)2.1 挪威:北欧国家市场典型代表 政策特点扶 持提 高 了 传 统 燃 油 车 的 各 类 污 染 相 关 税 种20挪威国土面积约38.5万平方公里,略小于中国云南省,极大缓解了人们的“里程焦虑”。当地充电桩覆盖率高国土面积缓解里程焦虑2.1 挪威:北欧国家市场典型代表 基础设施 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在激进的扶植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小的国土面积等几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挪威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且挪威本土并没有过于强势的汽车品牌,因此对外来品牌来说,挪威市场环境相对开放、公平。21日产LEAF、现代KONA等特斯拉大众ID.4、奥迪Q4 e-tron2.1 挪威:北欧国家市场典型代表 市场现状挪威成为世界各国电动车品牌厮杀相当激烈的战场,也是众多中国品牌登陆欧洲的第一站。如今挪威的新能源市场格局,有三股主要势力: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挪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以特斯拉、日系车和德系车为主,这三股势力在全球市场上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中国车企进入挪威必然要寻求拓展品牌知名度的道路。22国产车在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国家的表现,虽然目前还并不突出,但增长趋势明显。2022年1至7月,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在挪威的注册量已达5726辆,且市场占有率在第二季度达到了历史新高10.1%。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持有的合资品牌极星在挪威表现亮眼,2021年极星2的全年销量4103辆,位列年度销量第十。在众多国产品牌中,目前上汽名爵和比亚迪的表现较为突出。特别是名爵,第三季度注册量达到了1056台,市占率达到了4%。2.1 挪威:北欧国家市场典型代表 中国品牌入驻现状232.1 挪威:北欧国家市场典型代表 前景与挑战1 2 3 挪威人口540余万,去年的汽车总销量17万辆,市场需求有限。由于税收减免,2021年挪威政府出现了3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6亿元)的财政缺口,挪威的立法机构也已经在研究缩减对电动汽车的税收减免幅度。242.2 德国:欧洲腹地的典型代表 市场特点作为汽车的发源地,如今的德国是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堪称欧洲乃至世界汽车的大本营,有着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众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车企巨头。尽管是以传统燃油车起家,但德国如今也在积极朝电动化转型。2021年,德国以69.01万辆的新能源销量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同比增长72.7%。同时,德国新能源的新车渗透率已超过26%,是全球除北欧四国之外的最高水平。2021年,欧盟提出了一揽子气候提案“Fit for 55”减碳55%,即2030年对气候有害的排放量较1990年的水平减少55%,并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2019年,欧盟要求截止到2030年全欧盟范围内的汽车平均碳排放要降低37.5%,具体来说,乘用车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高于95克,而轻型商用车不得高于147克。欧盟的环保政策252.2 德国:欧洲腹地的典型代表 现有政策及预测 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欢迎 在可预见的未来政府将不再补贴262.2 德国:欧洲腹地的典型代表 基础设施目前德国只有大约7万个充电站,且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地区差异十分巨大。2022年,德国政府批准在三年内花费63亿欧元,在全德范围内迅速扩大电动车充电站的数量。德国颁布了充电桩法案修正案,宣布自2023年7月1日开始,各运营商必须保证其充电桩可使用普通借记卡和信用卡来进行支付,如Master、Girocard和Visa。同时,必须支持至少一种非接触式支付,如 NFC 或手机 APP。充电桩数量严重不足不同充电桩规范不统一尽管德国官方很早就开始重视充电网络的建设,并颁布了相关条例,但目前德国在这一领域仍然亟待提升。272.2 德国:欧洲腹地的典型代表 市场特点波士顿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在欧洲市场,特别是D、E、F 级的高端车市场中,订阅、租赁等使用权市场占到了近60%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30年,欧洲的订阅市场可能达到500万辆的订阅数量,占新车销售的 15%,价值300亿至400亿美元。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拿下欧洲市场,就意味着品牌形象的高端化,以及更强的溢价能力。这也是国产新能源前赴后继进军欧洲的最重要原因。同时,快速适应订阅、租赁模式有利于提高欧洲市场份额。欧洲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的高端属性。公司租赁(Corporate leasing)汽车是一个很流行的现象。欧盟汽车销量中,公司车占比超 50%,是欧洲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82.2 德国:欧洲腹地的典型代表 市场现状综述 大众集团的销量在2020年(46193辆)和2021年(72110辆)都稳居榜首,而它也是德国三大汽车集团中电动化转型最积极的;位居次席的则是特斯拉,2021年的销量(39714辆)相对于2020年(16694辆)翻倍;第三位是本土的雷诺电动汽车。特斯拉Model 3是德国2021年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型,单车销量达35262辆;大众集团的UP和ID.3紧随其后,分别是30797辆和26693辆;雷诺的ZOE系列曾经连续4年(2017年-2020年)位居欧洲最畅销车型,直到2021年掉到了第四,销量24736辆。品牌数据车型数据德国新能源车市场的格局可以归纳为:特斯拉与转型中的传统车企的混战292022年1月-9月,二者在德国的注册量分别为7340辆、2506辆,市场占有率的总和刚刚超过2.5%。2022年8月,比亚迪宣布与欧洲头部的经销商之一Hedin Mobility达成合作,宣布进军瑞典及德国市场。10月比亚迪又从德国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SIXT那里拿下了10万辆的大订单。蔚来则在10月初高调举办了柏林发布会,宣布进军德、荷、丹、瑞四国,并且选择主打租赁模式。2.2 德国:欧洲腹地的典型代表 中国品牌入驻现状*数 据 来 源 公 开 新 闻制 图:速 途 车 酷 研 究 院302.2 德国:欧洲腹地的典型代表 中国车企挑战 作为汽车工业的核心腹地,德国市场对于目前的中国车企来说,难度首先来自强大的竞争对手们。政策方面,欧洲严苛完善的环保政策也将会给外来者一定的压力。不同于0关税的挪威,将整车出口德国是要交关税的,这意味着中国车企出口德国将损失一部分价格优势。德国人对本土品牌有十分明显的偏好,当地有不少家庭几代人都购买同一品牌汽车,品牌忠诚度极高。1234 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对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德国市场的竞争、政策、关税及消费者偏好都是短时间难以突破的壁垒。321如今的东南亚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拥有超过6亿的人口,市场潜力巨大。然而,东南亚国家普遍依赖进口原油,这一方面造成了能源安全的隐患,一旦油价高涨,就会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还加重了污染问题。因此,东南亚向新能源转型的需求是巨大的。泰国也是很多中国企业开始出海的第一站。2.3 泰国:东南亚市场典型代表 市场特点作为东南亚的第二大经济体,泰国的GDP在2021年已达到5055亿美元,它也是亚洲除了中国、日本和韩国以外,最重要的汽车销售及生产大国,目前本土市场汽车产量约为200万辆/年(且基本都是国外品牌在当地建的厂),销量规模约在100万辆/年。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目前泰国新能源渗透率依然只有2.6,上升空间巨大,在官方相关扶持政策的助力下,将来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数 据 来 源 中 国 海 关制 图:速 途 车 酷 研 究 院*数 据 来 源 泰 国 陆 路 运 输 部制 图:速 途 车 酷 研 究 院32鼓励消费政策 2022年6月,泰国把纯电动车的税率从8%降低到了2%,每辆纯电车还有15万泰铢(约等于27000余元人民币)的购车补贴 将2022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注册使用的纯电动汽车的年度道路通行税减免80%泰国政府还计划未来几年吸引4000亿泰铢的投资,力争到2036年实现120万辆电动汽车的产能2.3 泰国:东南亚市场典型代表 激励政策 鼓励消费政策 从2022年起至2025年5月底,免征在本地免税区、自由贸易区组装或制造的部分电动车的关税,并对进口电池、牵引电机、压缩机等重要的电动汽车部件免关税 对于售价不超过2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39.78万元)的纯电动汽车,整车进口关税降低40%;价格在200万至7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139.23万元)之间的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到2023年降低20%关税政策泰国政府先后批准了降低电动车的进口关税、消费税以及提供市场补贴,将重点围绕零排放汽车、下一代汽车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三大领域,打造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致力于将本国打造成东南亚电动汽车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33目前泰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数量仅为900多个,且主要分布在曼谷及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泰国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也更看重汽车的耐用性与实用性。泰国人均月收入约为2700元人民币。2.3 泰国:东南亚市场典型代表 市场特点 充电桩是泰国的短板。342.3 泰国:东南亚市场典型代表 市场现状 2022年上半年,宝马和奔驰共同占据了PHEV市场62%的份额 中国车则在纯电市场占据了优势,上半年长城欧拉和上汽名爵共同占据了77%的份额,其中欧拉自己就占据了一半以上 特斯拉在泰国反倒表现不佳,在纯电领域仅占据了9%77%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如今泰国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渗透率还比较低,燃油车(特别是日系燃油车)依然占据着绝对大头;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表现出色的品牌,主要来自德系以及中国。*数 据 来 源 于Marklines制 图:速 途 车 酷 研 究 院*数 据 来 源 于Marklines制 图:速 途 车 酷 研 究 院35 数据:截至2022年11月,长城汽车已经累计向泰国用户交付新能源汽车超1.3万辆,包括泰国产哈弗H6 HEV、哈弗JOLION HEV和欧拉好猫。布局:另外,长城在泰国还拥有罗勇工厂,于2021年6月开始生产汽车,当地售卖的哈弗H6 HEV、哈弗JOLION HEV等新能源车型均产自于此。长城 数据:目前上汽名爵是在泰国销量最高的中国品牌(在上半年的乘用车市场占据了6.15%的份额)。布局:这主要因为它进入泰国市场较早,且车型矩阵丰富。早在2012年,上汽集团就先后多次与泰国企业合资建厂。进入泰国市场以来,名爵品牌销量也持续走高。上汽名爵 数据:10月10日,比亚迪元PLUS(在泰国名为ATTO 3)的长续航版本(NEDC 480KM)在泰国上市,一个月后标准续航版本随之上市。截至到12月12日,这款车在泰国斩获了10,305台的销售数据。布局:同年9月8日,比亚迪与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约,正式签署建厂相关协议。比亚迪 布局:2022年8月底,哪吒V右舵版在泰国上市,成为中国首个登陆泰国的新势力车型。9月,哪吒海外首家3.0形象体验空间在泰国开业,这也是中国新势力在泰国的第一家直营店。9月16日,在第十九届东博会上,哪吒汽车与泰国国家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即PTT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充 电桩生产与安装”“公共充电服务”“未来意向生产战略规划”等方面一同深耕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哪吒2.3 泰国:东南亚市场典型代表 中国品牌入驻现状 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目前国产车在泰国成绩较为卓著的长城与上汽名爵。而随着比亚迪、哪吒在泰国市场接连发力,中国品牌有望继续扩大战果。36 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尽管目前大多还是发展中国家,但6.6亿的人口、合计超过3.2万亿美元的GDP总量,再加上政策的扶植,新能源前景绝对是广阔的。前景广阔 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主流消费品牌日系车在纯电动市场发展空缺。市场机遇 国产车需要针对这里的特殊市场环境采取针对性的市场策略。鉴于消费者收入普遍不高的现实情况,国产车在这里可以多以“性价比”优势来抢夺本来选择燃油车的消费者。鉴于当地的充电设施的空缺对新能源普及造成了阻碍,国产品牌在卖车的同时,在这些基础设施领域也应该同步推进。竞争策略2.3 泰国:东南亚市场典型代表 竞争策略 37 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非洲地区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落后。而反映在汽车消费上,就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极低,近乎空白。亚非拉等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市场目前在新能源领域近乎空白。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对这些地区保持关注。毕竟,如果在手机行业,非洲市场都可以哺育出传音这样的巨头企业,电动车也值得期待。2.4 非洲:亚非拉市场典型代表 市场特点二手车消费十分盛行带来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隐患,定位中低端的电动汽车将会是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2015年至2018年,全球共计出口了1400万辆二手轻型汽车,其中80%流向了低、中等收入国家,一半以上流向了非洲。2020年,在人口超过4.2亿的南美洲,电动汽车的累计注册量不到1.8万辆;非洲则更加夸张,在拥有12亿人口的非洲,只有南非注册了新能源汽车,然而2020年总计也只有1509辆。亚非拉市场现状38359,78180%621,7812.4 非洲:亚非拉市场典型代表 中国品牌入驻现状早在2018年,雷丁汽车集团就已经开始深耕中南美洲市场,如今,除了埃塞俄比亚,雷丁的新能源汽车还出口至墨西哥、巴西、巴拿马、秘鲁等27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于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雷丁汽车将目光瞄准了非洲。爱驰汽车2022年7月向以色列出口了522台爱驰U5,创下了爱驰海外单一国家的月出口记录,也在当地成为了爆款。另外,国产车在以色列也颇有建树,2022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几何C型电动汽车在以色列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高达22%,还被当地汽车杂志评为“年度最佳购买车型”。雷 丁 汽 车 吉 利 汽 车 爱 驰 汽 车 3901 02 03很多非洲国家暂时不具备完善健全的电力网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造车充电桩普及困难。故障率相对较高,需要匹配起完善的服务网络。2.4 非洲:亚非拉市场典型代表 前景与挑战40政府扶持2.4非洲:亚非拉地区市场的典型代表41*注:速途车酷研究院根据“现实收益、潜在收益、易进入程度”3个维度打分,最终得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市场推荐指数”。4201 0203 04具体能否实现品牌的本土化发展,需要车企依据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调整。43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策 略 分 析Strategy Analysis由于海外市场的种种特点,国内新能源车企在出海时往往也会像“八仙”一样各显神通。总之,尽管这场史诗般的新能源汽车出海征途前景尚需时间检验,但这诸多策略无疑都彰显了中国企业的智慧。本报告着重选取了4家国产新能源品牌:比亚迪、蔚来、小鹏、上汽名爵MG,并依次分析它们的出海策略:公共交通切入、订阅+直营、经销+直营、收购+强大的渠道。而针对每一家企业在海外的实践,速途车酷研究院也特别推出了“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品牌力指数”,从“目前的海外销量、产业布局广度、产品技术积累”3个方面为车企进行打分,为行业提供一把可供对比的标尺。0344策略作为国产车的龙头,比亚迪在销量、技术积累以及产业链的完整性方面都首屈一指。它早早就开始的出海之路,也十分值得后来者们好好研究,甚至可以说:比亚迪的出海模式,是少有的已被验证有效的模式之一,堪称“范本”。电池 1998年,比亚迪欧洲分公司在荷兰鹿特丹市成立。1999年进入美国市场,成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的电池供应商。商用车 2012年,拿到荷兰的电动大巴订单,并于次年交付,开启了比亚迪电动大巴出海的辉煌历程。2014年-2017年,比亚迪连续四年位居纯电动大巴全球销量第一。近两年,比亚迪的电动卡车先后被瑞典、墨西哥、荷兰等国家采购。在萨尔瓦多和巴西与当地政府合建云轨线项目,成功在海外开拓了轨道交通业务。如今,比亚迪的商用车出海业务已经涵盖了城市公交、机场摆渡车、城市物流等多个领域,纯电动商用车全球累计交付超过8.5万辆,其中纯电大巴已突破7万辆。3.1 公共交通切入-典型案例:比亚迪 45早在 2000 年,上汽召开全球化工作大会,全面部署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全球经营战略。小鹏是新势力中最早开启整车出口计划的企业。2020年底,100辆小鹏G3i抵达挪威,开始向挪威28个城镇用户交付,这是小鹏出海之路的起点。比亚迪与哥伦比亚经销商Motorysa达成合作,在当地销售比亚迪全系列新能源乘用车,打响了乘用车出海的第一枪。2020公司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随后与挪威汽车经销商RSA集团合作,将比亚迪唐EV打入当地市场。2021比亚迪的乘用车出海按下了加速键:7月份在东京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进军日本乘用车市场,发布了ATTO 3(即元PLUS的海外版)、海豚和海豹三款电动车型。2022宣布与欧洲最大的经销商之一的Hedin Mobility合作,进军瑞典和德国市场,8月8日,在曼谷召开品牌发布会,进入泰国市场。202220229月28日,召开新能源乘用车欧洲线上发布会,正式进军欧洲,并推出汉、唐及元PLUS三款车型。202210月17日,携以上三款车型在全球五大车展之一的巴黎车展上亮相;之后,又先后官宣了进军墨西哥、摩洛哥、巴西的计划。3.1 公共交通切入-典型案例:比亚迪 乘用车出海历程 46 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纵观比亚迪的出海历程,称得上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全面出击。B端市场2022年10月,比亚迪宣布拿下德国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SIXT的大订单:在随后六年里,SIXT将向比亚迪订购10万辆电动汽车,占SIXT现有汽车数量的四成多。总体布局提高海外产能,自建工厂:2022年9月,比亚迪与泰国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署土地认购及建厂的相关协议,标志着比亚迪全资投建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在泰国落地。比亚迪在印度的全资工厂也已经提上了日程,还与壳牌等国际能源巨头达成合作,在海外布局充电服务。3.1 公共交通切入-典型案例:比亚迪 市场布局 47 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在商用车的战场,国产车占据性价比优势可以大杀四方;但在乘用车领域,需要长远考虑品牌建设、销售网络等等因素,而它们的建构都需要时间,这也是国产车企相对于海外品牌最大的短板。乘用车市场对于技术、品牌等综合实力要求极高,竞争极其激烈。在以前,国产车在这些方面还有所欠缺,而商用车则并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因此先以性价比优势拿下商用车市场,提高人们对品牌的接受度。原因1长期的商用车出海经验,也训练了比亚迪的团队、打磨了其销售体系,这也为乘用车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原因2从大巴车市场到租赁市场、轨道交通项目再到乘用车,比亚迪优先主攻了商用车,即B端公共交通。商用车一方面对品牌起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让品牌形象从此与低端绑定,为以后向高端进军埋下了隐患。弊端1在海外的销售与服务渠道方面,比亚迪选择的是“轻资产模式”,要与当地经销商分成,对于品牌建设不利。弊端23.1 公共交通切入-典型案例:比亚迪 策略特点分析 48欧洲一些国家“公司批量租/买车,员工享有使用权”的情况比较流行,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需要“拥有”一辆车,而是想“使用”一辆车;相应地,车企的角色也不再是一家卖车公司,而更多地变成了一家运营服务公司。一些品牌意识到了这个趋势,开始转换思路,试水“订阅制”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其中就包括中国的蔚来。2022年10月,蔚来在德国柏林高调举办了发布会,宣布进军德国、荷兰、瑞典、丹麦市场,并且在这四国采用了“只租不卖”的模式,也就是订阅制(后来很快又增加了售卖选项),且依然是直营。2021年5月,蔚来正式宣布进入挪威,这也是它进入欧洲的首站。在这里,蔚来移植了国内的模式,即直营、直销,还花重金将2100平米的蔚来中心开到了首都奥斯陆的商业文化中心卡尔约翰大道的核心地段。早在2015年,也就是公司刚刚创立的第二年,蔚来德国、英国、北美公司就陆续成立,负责研发、设计等各项工作。3.2 订阅+直营 典型案例:蔚来 出海历程蔚来出海历程概述49 速途车酷研究院观点:直营+换电+订阅,这些因素加起来,就注定了蔚来在欧洲要走一条“重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