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01月08日红日药业(300026.SZ)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领先,药械全面发展公司研究 深度报告医药生物 中药投资评级:增持(维持评级)证券分析师:陈益凌021-S0980519010002证券分析师:彭思宇0755-S098052106000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报告摘要:从中药产品制造商向大健康产业服务提供商转型2 产品线丰富,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以研发精药、生产良药为己任,专注重症领域、肿瘤及免疫、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研究与创新,业务横跨成品药、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原辅料、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药械智慧供应链等六大领域。随着业务领域拓展,公司从优秀中药产品制造商向卓越大健康产业服务提供商不断转型。中药配方颗粒长期前景广阔,公司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2021年11月试点结束后,配方颗粒的使用终端将由二级及其以上中医院拓展至所有具备中医执业资格的各级医疗机构,使用范围大大拓宽,叠加医保覆盖等支付端利好,行业有望迎来数倍增长空间。目前行业虽受限于品种数量短期受挫,但长期前景广阔。作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一步,配方颗粒标准化势不可挡,随着后续更多国标品种的颁布实施,配方颗粒行业将逐步恢复,有望于2023年迎来拐点,进入市场扩容的机遇期。公司作为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有望持续受益。成品药和医疗器械板块增长空间充足。成品药方面,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为主、仿创结合的总体思路,持续加强创新及临床能力建设,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血必净注射液在脓毒症、重症新冠肺炎救治中具有明确疗效,且成功续约国谈,仍具有充足市场空间等待开拓,为业绩增长提供支撑;在研项目众多,新药上市有望进一步促进成品药业务发展。医疗器械方面,血氧系列产品在新冠疫情期间国际业务拓展顺利,在研产品储备丰富,国际渠道顺畅+后续新品上市,促进业务持续增长。综上,我们认为成品药和医疗器械板块仍具备充足增长空间。原辅料、药械智慧供应链:业务发展稳定。原辅料方面,俄乌战争对出口的影响有望逐渐减弱,客户粘性较强,预计原辅料业务未来将维持平稳增长。药械智慧供应链方面,短期受到高值耗材集采影响,公司通过积极调整业务发展方向,后续有望逐步趋于稳定。原辅料和药械智慧供应链板块合计占公司收入比重约为1-2成,业务有望维持稳定。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配方颗粒推进及新品推出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投资建议:国标颁布势在必行,配方颗粒有望迎来恢复,维持“增持”评级。2022年公司因配方颗粒品种数目不足业绩有所承压,从中长期维度来看,配方颗粒是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步,随着2023年国标的陆续出台,业务有望迎来同比拐点,迎来强势恢复。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整体收入65.66/81.33/98.02亿元,同比增速-14.40%/23.87%/20.52%,归母净利润5.53/7.13/9.39亿元,同比增速-19.50%/+28.86%/+31.66%,当前股价对应PE=32/25/19x。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合理估值为6.74-7.30元,相较当前股价有15.2%-24.7%溢价空间。公司是配方颗粒领先企业,业务横跨成品药、医疗器械、原辅料、药械智慧供应链等六大领域,增长稳健,随着配方颗粒业务恢复,带动业绩增长,维持“增持”评级。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配方颗粒领先,各业务均衡发展01目录成品药、医疗器械:增长空间充足03原辅料、药械智慧供应链:业务发展稳定04配方颗粒:短期承压,长期前景广阔02财务分析、盈利预测05估值和投资建议、风险提示0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发展历程:从优秀中药产品制造商向卓越大健康服务提供商不断转型4 中医药企业起家,努力成为中国医药领军者。红日药业成立于1996 年,中药企业起步,2004年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血必净注射液,以确切疗效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奠定了在危重病领域的研究基础,逐步形成了创新产品群,企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9年上市,实现资本驱动,成为全国首批、天津首家登录创业板的企业;2010年收购康仁堂,进军中药配方颗粒领域,是全国最早试点生产配方颗粒的六家企业之一,行业地位领先;2015年,连续收购北京超思和湖州展望,获得医疗器械和药用辅料领域的竞争优势,开启集团化运营,布局全产业链;2016年,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潜心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服务,依托中医生资源,实现线下实体医馆+“医珍堂”+线上诊疗平台“上医仁家”三位一体;2019年,兴城集团成为控股股东,成都国资委成为实控人,发挥和兴城集团的协同效应,从优质的中医药制造商向卓越的大健康服务提供商不断转型升级。公司持续践行“为百姓享受高品质中医药服务而奋斗”及“为中国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而奋斗”两个价值主张,努力成为中国医药的领军者,已跻身2021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第41位,中药企业百强第17位。图:红日药业发展历程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红日药业前身成立1996年大通红日制药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更名,变更为股份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血必净注射液上市,奠定在危重病领域的研究基础新品上市 企业高速发展登陆创业板全国首批、天津首家创业板企业天津市1996-200020042009201520192010 2016进军中药配方颗粒、医疗器械领域收购康仁堂、兰州汶河线下实体医馆+“医珍堂”+线上诊疗平台“上医仁家”三位一体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开启集团化运营收购北京超思、湖州展望,设立东方康圣,布局药用辅料、大健康产业成都国资委成为实控人兴城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向卓越大健康服务提供商转型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背靠成都国资委,创始人植根行业5 成都国资委为实控人,子公司布局多元。成都国资委通过旗下兴城集团拥有红日药业22.24%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创始人姚小青先生拥有公司11.73%股份,股权架构稳定。公司旗下子公司布局多元,涉及配方颗粒、医疗器械、成品药等多个领域,借助国资平台,有利于公司提高集团化运营效率,从优质的中医药制造商向卓越的大健康服务提供商不断转型升级。创始人学历、行业背景深厚,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姚小青先生为博士、执业医师、高级工程师、天津医科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创办红日药业后,始终站在科技前沿,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由其担任第一完成人的项目“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制备及其防治SIRS和MODS的研究”获得天津市科委颁发的天津市科技成果证书,血必净注射液上市后,推动企业高速发展。姚小青先生多年来和公司一同成长,曾获得“科技创新带头人”、“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等荣誉称号,经验丰富、战略部署得当,能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图:红日药业股权结构和主要参控股子公司(2022中报)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注:截至2022年12月12日公告,姚小青已减持至持股11.21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上市以来已实施两次股权激励6 上市以来两次实施股权激励,提高员工积极性。红日药业自上市以来,分别于2014年和2019年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范围涉及姚小青、郑丹、蓝武军等高管及上百名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将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绑定,大大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表:红日药业股权和管理团队变化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案公告日 2013-12-26 2019-03-05股东大会公告日 2014-01-11 2019-04-25(首次)授予日 2014-01-22 2019-04-26激励总数(万股)878.8 2965激励总数占当时总股本比例 2.34%0.98%激励对象董事、高管7人:董事长姚小青、总经理孙长海、康仁堂总经理吴玢、副总郑丹、张广明、李勇、财务总监蓝武军;中管、核心人员61人董事、高管8人:总经理郑丹、副总蓝武军、陈瑞强、张坤、高国伟、QIAN XIAOLUN、行政负责人李春旭、总工程师潘勤;中管、核心人员50人分期解锁比例 40/30/30%50/50%考核目标相比基期2012年,2014-16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68.8/110.8/153%,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2/12/12.5%相比基期2017年,2019-20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0/60%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布局六大板块,全产业链运营7 涉及六大领域,产业链布局完善。公司自成立以来,以研发精药、生产良药为己任,专注重症领域、肿瘤及免疫、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研究与创新,目前已发展成为横跨成品药、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原辅料、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药械智慧供应链等六大领域,集投融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医药健康产业集群。配方颗粒贡献核心收入。自2010年收购北京康仁堂以来,配方颗粒业务发展迅速,逐渐支撑起公司业绩“半边天”,2021年营收中,配方颗粒及饮片占比达55.2%,同比增长41.6%。北京康仁堂是最早试点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的企业之一,行业地位领先。图:红日药业2020和2021年各业务营收情况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红日药业2021年各业务营收占比情况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配方颗粒领先,各业务均衡发展01目录成品药、医疗器械:增长空间充足03原辅料、药械智慧供应链:业务发展稳定04配方颗粒:短期承压,长期前景广阔02财务分析、盈利预测05估值和投资建议、风险提示0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配方颗粒是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实践9 中药现代进程势不可挡,配方颗粒是重要一步。中药配方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取浓缩而成的单味颗粒,具有便携、稳定等特点。国家自2001年启动配方颗粒部分企业的生产试点,经过20多年的研制、生产,于2021年结束试点,配方颗粒生产权和处方权放开的同时也标志着标准化进程正式启动,作为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步,配方颗粒全国标准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将推动行业标准化有序发展,让配方颗粒成果真正惠及于民。表:中药配方颗粒主要政策和发展历程时间 部门 政策文件 备注 发展阶段1993年原国家科技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药配方颗粒列入“星火计划”开始组织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科研,并在江阴天江制药有限公司和广东一方制药厂进行试点科研试点1996年8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单味中药精制颗粒科研规范(讨论稿)配方颗粒研制指南 科研试点2001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首次统一命名“中药配方颗粒”,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点研究生产、使用试点2001-04年 国家药监局 批准试点生产企业批准江阴天江、广东一方、北京康仁堂、华润三九、四川新绿色、培力(南宁)等6家企业试点生产配方颗粒生产、使用试点2003年10月 国家药监局 中药配方颗粒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和使用 生产、使用试点2015年12月 国家药监局 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制订“中药配方颗粒统一药品标准”生产、使用试点2016年2月 国家发改委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提出“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包含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使用试点2019年11月 国家药监局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关于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生产、使用试点2021年2月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 提出11月1日起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 结束试点、有序发展2021年4月 国家药监局 国家药监局批准颁布第一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 颁布第一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160个)结束试点、有序发展2021年11月 国家药监局 国家药监局批准颁布第二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 颁布第二批(36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 结束试点、有序发展2022年5月 国家药典委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2022年第一期)的公示公示了50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 结束试点、有序发展2022年6月 国家药典委 关于转发第三批4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的通知 颁布4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 结束试点、有序发展2022年8月 国家医保局 关于印发医保中药配方颗粒统一编码规则和方法的通知配方颗粒编码在现有中药饮片编码规则基础上,借鉴西药、中成药编码规则制定,由7部分组成结束试点、有序发展2022年9月 国家药典委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2022年第二期)的公示公示了19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 结束试点、有序发展资料来源:各政府网站,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红日药业在配方颗粒行业地位领先10 北京康仁堂是最早试点生产配方颗粒的企业之一,行业地位领先。配方颗粒是红日药业核心业务,2021年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业务收入42.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55.2%,为公司最核心的业务板块。康仁堂是红日药业旗下从事配方颗粒业务的主要公司,业务重点在北京地区,并背靠北京,辐射全国,是首批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试点的六家企业之一,具备先发优势,与华润三九、新绿色处于行业第二梯队,共占据约一半市场份额。图:红日药业配方颗粒及饮片板块营收占比情况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红日药业配方颗粒及饮片板块毛利占比情况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配方颗粒行业竞争格局(2021年)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国标颁布缓慢,2022年配方颗粒短期业绩承压11 配方颗粒标准切换,业务短期受挫。配方颗粒行业处于标准切换阵痛期,2021年11月起不得生产企标品种,而新标品种数不足,医生组方受到较大限制,导致配方颗粒行业整体销量下滑,2022H1公司营收配方颗粒及饮片板块营收同比下降9.5%,标准提升导致成本上扬,毛利率同比下降3.31pp。配方颗粒国标颁布缓慢,品种仍存不足,业务恢复不及预期。公司积极推进配方颗粒备案,国标方面,目前国标品种仅颁布实施200个,公司22年9月底在各省的国标备案已接近饱和,而22年5/9月分别公示的50/19个国标仍未正式颁布,导致22Q4公司在国标备案上未有较大进展;省标方面,各省品种数量、品种参数等存在一定差异,给省标备案带来困难,公司在北京等优势地区备案进展顺利,但部分地区仍进展缓慢。省标备案难度较大叠加国标颁布缓慢导致公司可销售的新标品种数不足,对于等级医院而言,通常需要300个以上的常用品种才能满足70-80%以上的组方需求,而截至22年12月底,公司在26个省份备案的国省标品种数仍未超过350个,在10个省份备案的国省标品种数仍未超过300个,销量受到较大影响,业务恢复缓慢。图:红日药业配方颗粒及饮片板块营收情况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红日药业配方颗粒及饮片板块毛利情况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2023年国标制定有望加速12 国家标准加速制定中,预计到2023年下半年颁布实施的国标品种数目有望超过300个。目前已颁布实施和公示的中药配方颗粒国标品种数共计269个,各企业正协助国家药监局加速国家标准研究制定,2022年10月国家药监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第6188号建议的答复显示,112个品种的190份研究资料正在审批过程中,后续还将组织制定其他临床常用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国标的颁布实施和推广是大势所趋,预计到2023年下半年颁布实施的国标品种数目有望超过300个,可覆盖全国各级医院的临床组方需求,带动配方颗粒企业强势恢复,配方颗粒行业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和落实,将极大促进中药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和健康发展。图: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公示及颁布进程资料来源:国家药典委、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2019年11月8日:160个标准公示2021年4月29日:160个标准颁布2021年4月30日:36个标准公示2021年10月22日:4个标准公示2021年11月2日:36个标准颁布2022年5月27日:50个标准公示2022年6月13日:4个标准颁布2022年9月1日:19个标准公示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基层空间巨大,配方颗粒市场扩容可期13 配方颗粒长期前景广阔,有望迎来数倍扩容。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截至2020年末,我国卫生机构(含医院)102.2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万家,医院3.5万家。其中:综合医院20133家、专科医院9021家、中医医院4426家,预计二级及其以上中医院数量仅为2500家左右。自2021年试点结束后,配方颗粒的使用终端将由二级以上中医院拓展至所有具备中医执业的各级医疗机构,使用范围大大增加,有望迎来数倍增长空间。目前行业虽受限于品种数量短期受挫,但长期前景广阔,作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一步,配方颗粒标准化势不可挡,随着后续国标品种颁布实施,配方颗粒行业将逐步恢复,2023年有望迎来拐点,进入市场扩容的机遇期。图:中国医疗机构分布(家,%)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中国医院分布(家,%)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配方颗粒领先,各业务均衡发展01目录成品药、医疗器械:增长空间充足03原辅料、药械智慧供应链:业务发展稳定04配方颗粒:短期承压,长期前景广阔02财务分析、盈利预测05估值和投资建议、风险提示0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成品药:自主创新,仿创结合15 自主创新,仿创结合。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为主和仿创结合的总体思路,优选靶点和品种,持续加强创新及临床能力建设,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应用开发和市场转化工作。主要产品为血必净注射液、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成品药业务占比逐年下降。公司上市之初,成品药营收占比近100%,血必净、盐酸法舒地尔、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为主要品种,血必净注射液贡献主要收入,公司上市后募集资金进行血必净注射液的扩产,2012-14年成品药业务发展迅速,2015年后,受到医保控费、公立医院改革、医联体、限制辅助用药、带量采购等政策,业务体量有所下降。2020年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首个过评上市,同年8月入围国家第三批集中采购药品目录名单,2021年国采期满后又中选多个集采项目,获得16个省市的市场份额,产品迅速起量。表:成品药板块主要产品名称 适应症 类别 备注血必净注射液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中药二类新药自主知识产权,独家生产安若泰-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成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指南推荐多科室抗感染治疗的一线用药首个过评仿制药国家基药和国家医保目录产品博璞青-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预防血凝块形成;预防与手术有关的血栓形成 仿制药 国家基药和国家医保目录产品川威-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适应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症状,还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肺动脉高压、急性冠脉综合征 PCI 手术中血管痉挛等疾病的防治仿制药 首仿上市,国家医保目录产品博舒尔-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成人需要阿片水平镇痛的中度急性疼痛的短期治疗,用于术后疼痛,是国内外多项指南共识推荐的抗炎镇痛基础用药仿制药 国家医保目录产品固泰维-伊班膦酸钠注射液 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引起的骨痛等 仿制药 国家医保目录产品博乐妥-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末次胸痛发作12小时之内且伴有ECG改变和/或心肌酶升高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仿制药 国家医保目录产品芬瑞特-复方电解质注射液(II)用于治疗伴随或预期出现酸中毒的等渗性脱水,补充细胞外液的丢失 仿制药 非医保、非基药伊诺 清肺散结丸 用于肺癌气阴两虚、痰热瘀阻证,也可作为肺癌手术、放化疗的辅助用药 中药 地方医保增补品种、龙圣堂独家品种亨通 抗癌平丸 用于热毒瘀血壅滞肠胃而致的胃癌、食道癌、贲门癌、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中药 地方医保增补品种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成品药:收入占比1.5成,血必净注射液为核心大品种16图:成品药板块主要产品营收占比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成品药板块营收、营收占比及毛利占比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成品药:血必净降价,2020-2021年成药板块毛利率明显下滑17图:成品药单价(元)、毛利率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注:单价=成品药板块营收/销售量图:成品药板块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万支/万盒)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成品药:价格风险已基本体现18图:血必净注射液营收(亿元)、毛利率(%)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表:血必净注射液价格、销量、营收时间销量(万支)营收(亿元)单价(元/支)2006 184 0.24 13.172007 453 0.53 11.742008 727 0.83 11.422019 1867 7.71 41.302020 2282 5.04 22.082021 2819 6.22 22.08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和测算 注:2019年价格根据国谈价格推算,2020-21年价格为国谈价格,2019-2021年的销量根据单价推算表:部分成品药量价情况药品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总销量(万支)44 207 418营收(亿元)0.06 0.40 0.80 0.91 0.89 0.64 1.41 1.95 2.17 1.77 0.70 1.07 1.05 0.83 0.54 0.26价格(元/支)14.54 19.47 19.23毛利率(%)79%91%93%92%92%87%92%94%93%21年集采 第五批国采中选7个地区,15.48元/盒,采购周期3年,首年采购量44万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总销量(万支)304 385 363营收(亿元)0.21 0.22 0.21 0.28 0.37 0.43 0.58 0.64 0.78 0.77 0.86 1.29 1.64 1.90 2.18 2.91价格(元/支)6.79 5.74 5.91毛利率(%)64%45%-1%45%-12%27%47%51%48%21年集采 中选地区11个,0.4ml和0.6ml价格是11.5484-12.24元/支和15.7517-16.7元/支,采购周期2年,首年采购量359万支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营收(亿元)0.43 1.6821年集采 中选16个地区,价格32.47-32.8元/瓶,采购周期1-2年,首年采购量133万瓶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成品药:血必净仍有增长空间19 血必净注射液具有充足市场空间待开拓。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血必净注射液填补了世界脓毒症治疗领域的空白,新冠肺炎救治中,因其明确的重症患者临床疗效,入选中国方案“三药三方”、多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并向世界推广。血必净注射液具有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2019年完成了历时6年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顶刊,表明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8.8%,获国际认可。同年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产品价格下降46.54%,从原来15个省的地方医保扩大到全国31个省,未覆盖的医院较多,且2021年顺利续约谈判,广阔的市场空间等待开拓以支撑业绩增长。表:血必净注射液发展历程研制红日药业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广州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国内数十所著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密切合作,联合攻关,历时13年,成功研制2003年SARS患者出现的内毒素血症、循环呼吸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紊乱等症状与血必净注射液的适应症吻合,血必净注射液被列为首选治疗药物之一,进入审批“绿色通道”,成为同类中第一个获准上市的新药2004年 正式上市2006年 被科技部和国家保密局联合认定为“秘密级国家秘密技术”,保密期限为5年2008年 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由2006年的184万支、2,425.44万元扩大至 2008年的728万支、8,307.09 万元,2006-2008年价格为13.17、11.74、11.42元/支2009年被卫生部甲型 H1N1 流感诊疗方案(2009 年试行版第二版)选定为中医辩证治疗药物;红日药业上市,募集资金投资血必净技改扩产项目,将年生产能力将由900万支提高到2600万支2011年 保密证书延期2年至2012年8月16日止2012年 血必净营销模式调整和变革基本完成,组建公司的自营销售队伍2013年 正式启动“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2014年 被列入人感染 H7N9 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 年版)推荐用药;被列为登革热诊疗用药2015年 销量受到较大影响,2015年至2019年间,血必净注射液共有26次被列为辅助与重点监控用药2019年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历时6年完成,国际重症医学顶刊美国重症医学杂志发表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疗效的RTC研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血必净注射液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8.8%,取得了中医药循证研究方法学的重大突破。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产品价格下降46.54%,为22.08元,从原来15个省的地方医保扩大到全国31个省2020年 被连续纳入国家第四、五、六、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19年底二级以上医院保有量2332家,2020年一季度末达到了3886,增长1500家2021年 成功续约谈判进入医保目录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成品药:储备品种贡献未来长期增长动力20 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在研项目丰富。红日药业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每年持续上涨,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导向,专注重症领域、肿瘤及免疫、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致力于高品质、具有突出治疗优势药物的研究开发,以降低中国ICU的死亡率为企业责任和使命。截至2022H1末,公司拥有在研项目30余个,包括重症领域创新药KB、抗肿瘤PD-L1等5个1类新药,已申报CDE等待评审5余个项目,临床研究阶段2个,有效专利500余项。公司未来仍将继续践行创新研发,不断将创新成果产业化。表:公司主要研究项目进展(截至2022年中报)药品名称 适应症 所属类别 所处阶段 进展情况KB 脓毒症的治疗 化药1.1类 b临床研究在全国40多家医院开展b 临床研究,目前临床试验进展顺利PTS 抗肿瘤 化药1.1类 目前正在审评 完成国家局现考,正在CDE 审评过程抗丙肝一类化学新药 丙型肝炎的治疗 化药1.1类 临床申报前研究 IND申报前的研究ML-4000 非甾体抗炎药,用于关节炎 化药1.1类 临床申报前研究 IND申报前的研究艾姆地芬片(PD-L1)抗肿瘤药 化药1.1类 临床研究阶段 完成预定4个剂量组耐受性试验,启动扩展试验胸腺法新及其制剂 免疫调节剂 化药6+6 己取得生产批件安立生坦及其制剂治疗有WHO级或级症状的肺动脉高压患者(WHO组1),用以改善运动能力和延缓临床恶化化药3+6 排队待审评 CDE排队待审评醋酸特利加压素及其制剂用于肝硬化并发症(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肝肾综合症、腹水)的治疗,同时还适用于泌尿生殖道及其他腹腔脏器出血、感染性休克、烧伤、急性肝功能衰竭、心脏骤停等化药4+4 发补研究中 发补研究中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化药4 己取得生产批件那屈肝素钙注射液 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化药4 己取得生产批件2-乙基-1,3-己二醇 辅料 备案 目前正在审评 CDE审评过程癸二酸 辅料 备案 目前正在审评 CDE审评过程资料来源:公司2022半年报、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医疗器械:不断丰富产品线、开拓国际市场(1)血氧系列产品在新冠疫情期间快速拓展国际市场,为后续新品推出打下渠道基础。北京超思与兰州汶河为该为公司医疗器械板块主要子公司。北京超思依托血氧系列产品,打造居家养老和基层医疗新模式,获得了世界上四个国家政府部门(加拿大HC、美国FDA、巴西ANVISA、日本MHLW 和PMDA)的认可,拥有海外产品注册证及出口销售许可110项,国内产品注册证42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指夹血氧仪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品海外市场订单较上年增加近4倍,国内市场订单较上年增加近3倍,国际市场开拓顺利,为后续新品推出打下渠道基础;兰州汶河主要从事与医用高分子耗材相关的医疗器械研发及推广,并逐步拓展到药食同源为基材的食品类产品。新品研发与认证上市持续推进,为业务增长提供动力。公司在研产品和在研技术开发储备项目丰富,未来将通过自主研发与校企合作等模式,强化技术开发与储备,加快新品研发与认证上市,2022上半年产品认证完成10项(国内4项和海外6项),实现新品上市8个,试产1个,新产品推出将不断为业务增长提供动力。表:公司医疗器械板块主要产品(1)公司 类别 产品 产品描述 图片超思互联网医疗产品解决方案多参数随诊检测仪ITB8000系列、健康管理智慧终端移动医疗、健康检测智能终端产品。可用于家庭健康检测,全科医生随访,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养护中心健康检测,乡村卫生室,社区健康中心,乡镇社区医院,国家基础公共卫生服务等超思呼吸产品解决方案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MD2000C、指夹血氧仪MD300CI218R、超思红外体温计CFT-308C精准的血氧、脉率、呼吸率、体温等检测,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为专业的医护人员/居家患者提供一系列的测量结果,适用于床旁监护、移动查房及门诊或自我健康管理超思血管产品解决方案手持式心电检测仪MD100A12-B、笔式心率检测仪MD100P10、无线心电记录仪MD100C对心脏、血管相关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和记录,帮助用户和医生及早察觉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对策,让用户时刻了解自己的心脏健康超思睡眠产品解决方案及其他腕式血氧仪MD300W628/MD300W628R、兰津灵次氯酸消毒液睡眠产品: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脉率、呼吸率,配备三种探头,适合不同应用场景,守护睡眠&呼吸健康;消毒领域相关产品:适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皮肤消毒、创面创口消毒等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2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医疗器械:不断丰富产品线、开拓国际市场(2)表:公司医疗器械板块主要产品(2)公司 类别 产品 产品描述 图片汶河 耗材敷创净)次氯酸护创抗菌敷料次氯酸、独立喷雾头。直接使用清洁创伤、组织、粘膜汶河 耗材一次性使用鼻氧管氧气接头、输氧管、鼻塞。多种型号配置满足普通吸氧汶河 耗材一次性使用氧气湿化器湿化瓶、瓶盖、湿化用水、气泡发生器组件、出氧嘴、鼻导管。整体配置,方便使用汶河配药设备医用配药抽吸泵精密配药主机、泵头、脚踏开关专用配药机器。用于自动充液,定量排液,精密配药汶河 耗材一次性使用无菌配(溶)药器金属置换针、护帽。高低位双开孔,加速混合溶解药物,最大限度减少药物残留汶河 耗材一次性使用吸氧面罩成人型、儿童型、气切型吸氧面罩。用于不同病人,常规吸氧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医疗器械板块营收及增速、毛利率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配方颗粒领先,各业务均衡发展01目录成品药、医疗器械:增长空间充足03原辅料、药械智慧供应链:业务发展稳定04配方颗粒:短期承压,长期前景广阔02财务分析、盈利预测05估值和投资建议、风险提示0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原辅料:持续加强合作,产品行销海内外24 积极推进合作,国内外布局。公司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整合研发资源,除自研项目外,持续加强与客户、科研机构的合作,已与超过29家药企/CRO公司、近20家高校及科研院所达到合作,为新产品的持续推出和市场覆盖率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旗下展望药业、亿诺瑞、万泰药业为原辅料板块主要子公司。展望药业研发生产的有23个药用辅料品种,9个原料药品种及6个食品添加剂,形成了以药用辅料为主,原料药、食品添加剂三大系列产品的综合性大型医药生产企业。亿诺瑞专注肝素和分级低分子肝素原料药,已取得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土耳其等5个国内外GMP证书,产品行销亚、欧、美十余个国家;万泰医药是中国聚丙烯酸树脂产品生产、供应商。图:原辅料板块主要子公司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原辅料板块营收及增速、毛利率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药械智慧供应链:打造数字化药械供应链与物流延伸服务平台25 应用信息技术与自动化设备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短期受高值耗材集采影响。全资子公司正康医疗科技是国内领先的供应链科技公司,主要业态为SPD技术研发与服务、器械销售,组建了SPD技术自主研发团队与运营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符合智慧医院建设要求的数字化、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在器械销售业务方面,影像设备和植入介入类医用耗材是正康医疗科技布局全国的重要支撑产品,在高值耗材集采下,业务短期受到影响,公司将积极调整业务结构,确定发展方向,推动业务回归正轨。图:子公司正康医疗科技服务范围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药械智慧供应链板块营收及增速、毛利率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配方颗粒领先,各业务均衡发展01目录成品药、医疗器械:增长空间充足03原辅料、药械智慧供应链:业务发展稳定04配方颗粒:短期承压,长期前景广阔02财务分析、盈利预测05估值和投资建议、风险提示0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财务分析:2022年受配方颗粒标准切换影响,业绩承压27 2022年受配方颗粒标准切换影响,业绩承压。公司2019-2021年业绩稳健增长,实现营收50.03/64.88/76.71亿元,同比增速18.44/29.69/18.22%,CAGR 22.00%;归母净利润4.03/5.73/6.87亿元,同比增速90.96/42.45/19.87%,CAGR 48.29%。2022年业绩承压,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9.00亿元(-10.68%),归母净利润4.70亿元(-26.15%),扣非归母净利润4.10亿元(-34.10%),营收、利润均同比下滑,利润端下滑幅度大于收入端,主要是受配方颗粒标准切换影响,国标品种数不足,省标推进存在困难,大部分地区在售品种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