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91.140.90 CCS Q 78 31 上 海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1/T 8852024 代替 DB 31/T 885-2015 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afety estimation of aged lifts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2024-04-02发布 2024-06-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1/T 885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估机构要求.2 4.1 制度要求.2 4.2 人员要求.2 4.3 仪器设备要求.3 5 安全评估程序.3 5.1 通则.3 5.2 前期准备.3 5.3 现场评估.3 5.4 出具安全评估报告.6 附录 A(规范性)设备本体评价项目.7 附录 B(规范性)建筑相关评价项目.9 附录 C(资料性)使用管理评价项目.10 附录 D(资料性)日常维护保养评价项目.11 参考文献.12 DB 31/T 885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1/T 8852015在用电梯安全评估技术规范。与DB31/T 885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适用范围内容(见第1章);b)删除了在用电梯的定义(见2015年版3.1);c)增加了老旧住宅电梯定义(见3.1);d)更改了风险隐患定义(见3.10,2015年版3.3);e)删除了安全评估机构的资质要求(见2015年版3.1);f)增加了评估机构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见4.2.3);g)增加了评估机构应建立评估结果报告制度的要求(见4.2.4);h)删除了评估小组组长的资格要求(见2015年版4.3.2);i)增加了前期准备中评估小组的成立要求(见5.2.2);j)增加了前期准备中技术准备工作要求(见5.2.3);k)增加了现场评估中安全及时交底的要求(见5.3.1);l)删除了设备本体评估项目(见2015年版5.3.1);m)删除了使用管理评估项目(见2015年版5.3.2);n)删除了日常维护保养评估项目(见2015年版5.3.3);o)增加了评估项目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见5.3.1.3);p)更改了综合评分的方法(见5.3.3.1,2015年版5.6.1);q)增加了单项措施的要求(见5.3.4.1);r)更改了出具安全评估报告的要求(见5.4,2015年版第6章);s)删除了附录A报告格式(见2015年版附录A);t)增加了附录A设备本体评价项目(见附录A);u)增加了附录B及建筑相关评价项目(见附录B);v)增加了附录C使用管理评价项目(参见附录C);w)增加了附录D日常维护保养评价项目(参见附录D)。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上海市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长三角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电梯检测中心、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安装维修分公司、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安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建科电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浙江城际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海南省检验检测研究院特种设备检验所、绍兴市特种设备检测院、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上海科技馆、华恺智联电梯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沧州分院。DB 31/T 8852024 III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国强、金彦、朱宇华、马海麟、张鹏、罗丹、张忻元、李啸凌、孙伟民、严明、傅天之、周博、于建明、王宇峰、张勇、唐艳同、黄超亮、应晨耕、戚方晨、翁家铮、王博、罗斌、许海翔。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5年首次发布为DB31/T 885201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 31/T 8852024 1 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老旧住宅电梯的安全评估机构要求、安全评估程序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曳引驱动老旧住宅电梯的安全评估,对于安装在其他建筑物内的曳引驱动电梯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和家用电梯。注:在特殊情况下(如:残障人员使用电梯、火灾情况等),除本文件的要求外,可能需要考虑附加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024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 7588.12020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GB/T 209002007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 GB/T 24804 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 GB/T 318212015 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GB/T 426152023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GB/T 7588.12020、GB/T 209002007、GB/T 24804、GB/T 318212015、GB/T 4261520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老旧住宅电梯 aged lifts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安装在住宅楼中,投入使用时间15年(含)以上的电梯。3.2 设备本体 equipment body 涉及电梯安全运行及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电梯机电部件。来源:GB/T 426152023,3.2 3.3 危险 hazard 潜在的伤害源。来源:GB/T 209002007,2.5 3.4 风险 risk 伤害发生的概率与伤害的严重程度的综合。来源:GB/T 209002007,2.10 DB 31/T 8852024 2 3.5 情节 scenario 危险状态、原因和后果组成的先后次序。来源:GB/T 209002007,2.14 3.6 安全评估 safety assessment 以消除不可接受风险为目的,对设备本体、建筑相关项目进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电梯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并结合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降低风险措施的全过程。来源:GB/T 426152023,3.11 3.7 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 系统地运用可获得的信息识别危险和评估风险的过程。来源:GB/T 209002007,2.11 3.8 风险评定 risk evaluation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降低风险的过程。来源:GB/T 209002007,2.13 3.9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由风险分析及风险评定组成的全过程。来源:GB/T 209002007,2.12 3.10 隐患 potential 设备本体、建筑相关、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中存在的危险缺陷。注:隐患如电梯设备的老化和磨损、井道的封闭与防护、管理活动和日常维护保养中存在的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情况等。4 评估机构要求 4.1 制度要求 4.1.1 评估机构应按照本文件的要求制定包括安全评估程序、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等在内的安全评估作业指导文件,并在本机构正式发布。4.1.2 评估机构应建立制度对电梯安全评估质量实施控制,并对安全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负责。4.1.3 评估机构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安全评估报告应上传至相关方。4.1.4 评估机构应建立评估结果报告制度,将评估结果及时告知委托方等相关方。4.2 人员要求 4.2.1 电梯安全评估人员应具有三年以上与电梯检验检测、生产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4.2.2 评估小组组长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a)熟悉电梯的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b)掌握电梯安全评估的流程和方法;c)不受任何偏见影响;DB 31/T 8852024 3 d)具有保障安全评估公正实施的组织能力;e)当安全评估不能达成一致时具有仲裁能力。4.3 仪器设备要求 评估机构应配备能够满足安全评估需求的仪器设备,其测量范围和精度应满足评估的要求。5 安全评估程序 5.1 通则 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工作的开展,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a)前期准备;b)现场评估,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安全技术交底;2)风险等级评定;3)综合安全状况等级确定;4)降低风险的措施。c)出具安全评估报告。5.2 前期准备 5.2.1 确定安全评估范围 在安全评估过程开始前,评估机构应根据安全评估目的与委托方协商确定安全评估范围,并书面确认。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范围可以包含以下的一个或多个:a)设备本体;b)建筑相关;c)使用管理;d)日常维护保养。5.2.2 成立评估小组 安全评估小组成员和组长应符合4.2的要求,且评估机构在遵循利益关联回避原则的基础上,选派安全评估人员组成评估小组。5.2.3 技术准备 在安全评估现场工作开始之前,评估机构应根据评估项目,完成现场评估记录表、仪器设备和工具等技术准备工作。5.3 现场评估 5.3.1 安全技术交底 5.3.1.1 安全交底 评估人员到达评估现场,应听取使用单位等相关方对电梯使用情况的介绍,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开展现场评估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