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3.280 CCS F 73 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方标准 DB45/T 2700 2023 环境地表 氡析出 率监 测技术规 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radon exhalation rate of environmental surface 2023-08-10 发布 2023-09-30 实施 广西壮族 自治区 市场监 督管理 局 发 布 DB45/T 2700 2023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基本要求.1 5 监测技术 要求.2 6 数据处理.3 7 记录与报 告.4 8 质量保证 和质量控 制.4 附录 A(资料 性)环境地表 氡析出率 测量原始 记录 表.5 参考文献.6 DB45/T 2700 2023 II 前 言 本文 件按照GB/T 1.1 2020 标准化 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 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 件的某些 内容可能 涉及专利。本文件 的发 布机构不承 担识别专 利的责任。本文件由 广 西壮族自 治区生态 环境厅 提 出、归口 并 宣 贯。本文件起草 单位:广 西壮族自 治区辐射 环境监督 管理 站。本文件主要 起草人:许明发、彭文斌、常青、向 辉云、林 晨、贾 力博、江 岳、何叶 娜、于慧 君、郑黄婷、李清 峰、赖晓 洁、陈晶、张巍、梁潇栩、黎润 华、林秋莲、崔伦、李玮衡、袁海容。DB45/T 2700 2023 1 环境地表 氡析出 率监测 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环境地 表氡析出 率监测技 术的基本 要求、监测要求、数据处 理、记录 和报告、质量控制等 要求。本文件适用 于 广西壮 族自治区 行政区域 内环境地 表(土壤、岩石 等)氡析 出率的监 测。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 的内容通 过文中的 规范性引 用而构成 本文 件必不可少 的条款。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 应的版本 适用于本 文件;不 注日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HJ 61 2021 辐射环 境监测技 术规范 HJ 12122021 环境 空气中氡 的测量方 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3.1 氡浓度 radon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 气中氡的 放射性活 度,单位 为贝可每 立方 米(Bq/m3)。来源:HJ 1212 2021,3.1,有修改 3.2 氡子体 radon progeny 氡的短寿命 衰变产物,主要包 括钋 218、铅214、铋 214和钋 214。来源:GB/T 16146 2015,3.3 3.3 表面氡析出 率 surface radon exhalation rate 单位时间内 从单位面 积物质中 析出的氡 放射性活 度值,单位为贝 可每平方 米秒(Bq/(m2s)。3.4 集氡罩 radon collecting cover 使用不透气、不吸氡、不溶氡 材料制成,扣在待 测介 质表面,用 于收集氡 的取样设 备。3.5 干燥器 dryer 内装干燥剂,用以除 去含氡气 体中水分 的设备。4 基本要求 仪器和设备 4.1 DB45/T 2700 2023 2 4.1.1 仪器 仪器 包括 氡 浓度测量 仪 和集氡 罩,氡浓 度测量仪 应符 合下列要求:不确定度:20;探测下限:5 Bq/m3。4.1.2 辅助设备 4.1.2.1 辅助设备应 至少包括 温湿度计、空气过 滤装置、接收 存储装置。4.1.2.2 空气过滤装 置宜包括 灰尘过滤 器、干燥 器、连接 管线 等,应符合 下列要求:空气过滤装 置具备过 滤灰尘、过滤氡子 体与干燥 采样 气体的功能;在空气过滤 装置中,连接装有 空气干燥 剂的干燥 器,降低采样系 统内部的 相对湿度(控制在10 以内);监测仪器的 进气口处 设置 1 个 入口过滤 器。4.1.2.3 数据接收存 储装置宜 包括电脑、数据采 集软件、电缆 线等。监测条件 4.2 应满足以下 要求:工作温度:-10 40;相对湿度:90;遇雨天,应 在雨停 24 h 后 测量。监测周期 4.3 土壤等疏松介 质(软)表面的测 量周期宜设 置为10 min 20 min,岩石等 致密介质(硬)表 面的测量周期宜设 置为30 min。5 监测技术要 求 点位选取 5.1 5.1.1 点位应 具有 代表性,远离公路、烟囱等 污染物排 放位 置。5.1.2 点位 表面应 平坦,避 开凹地和 潮湿区域,不应选 择地 表环境被改 变的位置(污垢、沥青等)。5.1.3 对于区域氡析出 率调查,根据监测目 的、地理环 境等 进行布点,在较小 的测量 区域范围(如建设用地、矿 场等)内 进行氡析 出率水平 调查时,宜按照 100 m100 m、40 m40 m 或 20 m 20 m 的网 格布点,采样点应 位于网格 交叉点处,数量宜16 个;在大范围(如 地市或跨 地市级)区 域进行 氡析出率调查时,布点方式 根据实际 情况而定。监测要求 5.2 5.2.1 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的 构成见 图1。DB45/T 2700 2023 3 干燥器集氡罩进气 出气氡浓度测量仪被测介质进气 出气灰尘过滤器 图1 环境地表氡 析出率的 测量系统 示意图 5.2.2 监测前准备 及监测过 程 5.2.2.1 监测前,应 清除循环 测量系统 内残留的 氡。5.2.2.2 监测前,应 确保设备 连接无堵 塞,连接 管路无弯 折、压迫,宜缩 短系统管 路。5.2.2.3 监测前,应 清扫测量 点位,去除 腐殖质、杂草及 石块,把集氡罩扣 在平整后 的地面上,集氡罩周边应密封,集氡罩 边缘部分 与待测表 面的接触 应无 缝隙。5.2.2.4 当集氡罩周边 密封后,应立即 启动氡浓 度测量仪。5.2.2.5 应采用连续 取样监测,测量次 数3 次。5.2.2.6 用同一氡浓度测 量仪连续进 行不同点 位 监测时,在进 行下一测量点的 监测前,应净化 氡浓 度测量仪 内的 残余氡气 体 接近环 境水平。6 数据处理 计算 公式 6.1 环境地表氡 析出率应 按式(1)进行计算。=(1)式中:被测介 质表面氡 析出率,单位为贝 可每平方 米秒(Bq/(m2s);从测量 开始到第i 个测量点 测量时刻 之间的 时间 间隔,单位 为秒(s);时刻测得整个循 环测量系 统内的氡 浓度,单 位为 贝可每立方 米(Bq/m3);集氡罩 与介质表 面所围住 的空气体 积,单位 为立 方米(m3);集氡罩 底面积,单位为平 方米(m2);测量次 数。DB45/T 2700 2023 4 数据 修约 6.2 有效数字与 数据修约 规则应符 合 HJ 61 2021 中8.1 的规定。7 记录 与报告 记录内容 7.1 7.1.1 记录内容 应 至少 包括 测量 仪器的型号 及 编号、监 测时 间、环境条件、测量读数,原始记录 表格示例见附录 A。7.1.2 监测人员应 根据现场 情况绘制 监测点位 布设图,标明 每个监测点 位的位置。7.1.3 校核人员应 对原始记 录 数据的 准确性、逻辑性、可比 性和合理性 进行审核。记录保存 7.2 7.2.1 应及时将各类监 测数据和 记录进行分 类整理、编 码、存档,包括环境 地表氡析 出率监测项 目任务合同(委 托书/任务 单)、环 境地表氡 析出率 测量 原始记录表、监测点 位布设图、监测报 告等资料。7.2.2 在保证安全 性、完整 性和可追 溯的前提 下,可使 用电 子介质存储 代替纸质 文档归档 保存。7.2.3 监测原始记 录、报告、证书的 保存期限 通常不少 于 6 年。监测报告 7.3 监测报告内 容包括:任务来源、监测环 境条件、监测 点位的信息、监测开 始和结束 时间、监 测仪器的型号、编 号和检定 证书信息、监测 方 法依据、氡析 出率监测结 果 等。8 质量保证 和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和 质量控制 应符合HJ 1212 2021 第6章 的规 定。DB45/T 2700 2023 5 附录A(资料性)环境地表氡 析出率测 量原始记 录表 表A.1 给出了 环境地表 氡析出率 测量原始 记录表 的示例。表A.1 环境地表氡 析出率测 量原始记 录表 项目名称:委托单 位:监测地点: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坐 标:天 气:工作温 度:相对 湿度:仪器名称:集氡罩 体积:集氡罩底 面积:第 页 共 页 点位 点位 描述 仪器 型号 仪器 编号 监测 开始 时间 监测 结束 时间 测量 读数(Bq/m3)监测 周期(min)备注 点位 示意 图及 备注 监测人员:校核人 员:校核日 期:年 月 日 DB45/T 2700 2023 6 参 考 文 献 1 GB/T 16146 2015 室 内氡及 其子体 控制要 求 2 GB 50325 2020 民用 建筑工 程室内 环境污 染控制 标准 3 EJ/T 979 1995 表面 氡析出 率测定 积累 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