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慧供热技术规范DB12/T 1312-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城市智慧供热技术规范DB12/T 1312-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城市智慧供热技术规范DB12/T 1312-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城市智慧供热技术规范DB12/T 1312-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城市智慧供热技术规范DB12/T 1312-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城市智慧供热技术规范DB12/T 1312-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91.140.10 CCS P 46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 1312 2024 城市智慧 供热技术 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ity intelligent heating technology 2024-04-09 发布 2024-06-10 实施 天津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委员会 发 布 DB12/T 1312 2024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 天 津市 城市 管理 委员会 提出 并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天津 市 城市管 理委 员会、天津 市 城市公 用事 业管 理局、天 津市供 热燃 气管 理事 务中心、天津 市供 热协 会、天津市 丰源 燃气 热力 工程 设计有 限公 司、河北 工业 大学、天津 市城 安 热 电 有 限公司、天津 市热 力有 限公 司、天 津市 政工 程设 计研 究总院 有限 公司、天 津地 热勘查 开发 设计 院、天 津 泰达热电 能源 管理 有限 公司、天 津天 保能 源股 份有 限 公司、天 津市 滨海 供热 集 团有限 公司、河北 同力 自 控阀门制 造有 限公 司。本文件 主要起 草人:张威、丁鑫、曾宪 钢、郑晓彤、陈颖、张浩、付 国英、张玉、赵璐、董深 博、李昀、刘 俊丽、逢金 龙、卢文、尚 进、由 世俊、阎 刚、郝小 可、师 硕、邓瑞 华、杨亚 龙、范 文 强、王 成文、孙 韬、王 雅然、郑晓 菲、阮 传侠、石峰、徐英 捷、刘 露、温 斌、杨弘、李岩松、韦连 起、苏元 伟、贾瑞良、耿 超、党海 峰、马景岗、张 祎、王佳。DB12/T 1312 2024 1 城 市智慧 供热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城 市智 慧供 热的基 本规 定、系统 要求 及组成、热 源本 地监 控系 统、热 力站、隔 压 站 本地监控 系统、中 继泵 站本 地监控 系统、末 端调 控系 统、数 据采 集与 传输、节 能、系 统验 收以 及 运 行 与 维护等内 容。本文件 适用 于天 津市 智慧 供热系 统的 设计、建 设、验收、运行 及维 护。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13271 锅炉 大气 污染 物排放 标准 GB/T 13283 工 业过 程测 量和控 制用 检测 仪表 和显 示仪表 精确 度等 级 GB/T 14394 计 算机 软件 可靠性 和可 维护 性管 理 GB 50041 锅炉 房设 计标 准 GB 50058 爆炸 危险 环境 电力装 置设 计规 范 GB 50093 自动 化仪 表工 程施工 及质 量验 收规 范 GB 50736 民用 建筑 供暖 通风与 空气 调节 设计 规范 CJJ/T 34 城镇 供热 管网 设计标 准 CJJ 138 城镇 地热 供热 工 程技术 规程 CJ/T 188 用户 计量 仪表 数据传 输技 术条 件 CJJ/T 241 城 镇供 热检 测 与调控 系统 技术 规程 HG/T 20507 自 动化 仪表 选型设 计规 范 HG/T 20511 信 号报 警及 联锁设 计规 范 HG/T 20700 可 编程 序控 制器系 统工 程设 计规 范 HG/T 20573 分 散型 控制 系统工 程设 计规 范 DB12/151 锅 炉大 气污 染 物排放 标准 DB12/T 816 中 低温 地热 资源节 约集 约利 用评 价规 程 DB12/T 1053 地热 资源 动 态监测 规程 DB/T 29-26 天 津市 集中 供热住 宅计 量供 热设 计规 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智慧供 热 intelligent heating 利用人 工智能、云 计算、大数据、仿真 系统 及物联 网和数 字孪生 等技 术对供 热系统 的热源、热 网、热力站、隔 压站、中 继泵 站、用 户终 端的 生产 和调 度运行 一体 化管 理,对系 统内重 要设 施设 备 和 运 行 参数实时 监控,对 系统 进行 负荷预 测、生产 运行 分析 和策略 优化,实 现按 需供 热和精 准供 热。DB12/T 1312 2024 2 3.2 智慧供 热系 统 intelligent heating system 具备自 主感知 调节、分析 决策能 力的,数字 化、智 慧化的 供热系 统,物理形 态上涵 盖物理 设备 层、数据传 输层、智 慧决 策层 三个部 分。3.3 智慧供 热平 台 intelligent heating platform 在传统 供热 信息 系统 平台 的基础 上叠 加大 数据、人 工智能 等新 兴技 术,实现 海量异 构数 据汇 聚 与 建模分析、供热 知识 软件化 与模块 化、创 新应 用开发 与运行,支持 供热 智能决 策、智 能调度、智 能调 节、智能控 制、智能 诊断、智 能维护、智 能管 理及 智能 服务的 软件 集合。3.4 城市级 智慧 供热 管理 系统 intelligent heat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ity 城市供 热管 理部 门通 过供 热数据 信息 采集、供 热保 障动态 分析 以及 供热 质量 监测评 价,实现 市 级 供热高效 监管 服务 的智 能信 息系统。3.5 企业级 智慧 监控 系统 intelligent heating monitor system of enterprise 供热企 业通 过供 热数 据信 息采集、数 据挖 掘、预测 分析、智能 决策、远 程调 控,实 现供 热系 统 优 化运行以 及热 用户 管理 与服 务的智 能监 控系 统。3.6 本地监 控系 统 local supervisory and control system 实现对 热源、热 力站、隔 压站、中继 泵站、末 端调 控系统 的主 要参 数和 设备 的运行 状态 进行 数 据 采集、监 视控 制、自动 调节 的本地 软件 系统 及硬 件设 施。4 基本要求 智慧供 热系 统应 与智 慧城 市顶层 设计 以及 城市 其他 相关规 划、政策 文件 相衔 接。4.1 智慧供 热系 统应 具备 自主 感知调 节、分析 决策、数 据可视 化等 能力,应 实现 以下目 标:4.2 a)保障供 热系 统运 行的 安全 性和稳 定性;b)提高供 热系 统的 能源 利用 效率,节约 能源 成本;c)提升供 热企 业的 运行 管理 水平,节约 人力 资源;d)提高热 用户 的舒 适度 和用 热满意 度;e)实现供 热数 据的 统一 监控,供热 资源 的统 筹配 置。智慧供 热系 统的 设计 应结 合实际 条件 及预 期目 标进 行统一 规划,可 分步 实施。4.3 智慧供 热系统 应具 备前瞻 性,可 实现多 种数 据采集、信息 传输技 术协 议,宜 支持系 统扩容 及 产 品 4.4 升级能 力。新建供 热工 程的 智慧 供热 系统宜 与供 热主 体工 程同 步设计、同 步施 工、同步 运行。4.5 智慧供 热系 统的 权限 设置 宜细化 到每 个功 能模 块,并采用 分组 权限 管理 模式。4.6 智慧供 热系 统开 发应 符 合GB/T 14394 的有 关规 定,在保障 数据 安全 的前 提下,满 足功 能性、可 靠 4.7 性、易 用性、效 率、维护 性和可 移植 性的 要求。智慧供 热系统 应具 备实时 性,在 规定时 间内 完成对 供热信 息的采 集分 析并对 智慧供 热指令 具 有 快 4.8 速响应 的能 力。智慧供 热系统 宜具 备“源-网-荷-储”一 体互 交、多 热源融 合、综 合调 控的功 能,充 分发挥 安全、4.9 经济、节能、低 碳、稳定 的作用。DB12/T 1312 2024 3 本地监 控系 统应 能独 立完 成自动 运行,并具 备实 时 数据上 传、远 程调 控、参 数 越限及 设备 故障 报 4.10 警、联 锁保 护、视频 监视 及执行 智慧 供热 系统 指令 的功能。本地监 控系 统应 提供 通讯 接口与 智慧 供热 系统 实现 互联互 通。4.11 本地监 控系 统的 软、硬件 宜满 足 HG/T 20505、HG/T 20507、HG/T 20700、HG/T 20573、GB 50093 4.12 的相关 规定。本地监 控系 统应 采用 UPS 供电,后备 工作 时间 不应 小于 30 分钟,并 应留 有 20%裕量,且 备 用 电 4.13 源启动 信号 应上 传至 中心 监控系 统。本地监 控系 统的 仪器 仪表 应符合 下列 规定:4.14 a)根 据 工艺 流 程、测量 介 质、安 装环 境、防 护等 级、压 力 等级、测量 范围 及 仪表 特 性等 因素综合确定;b)防护、防爆 等级 符 合 GB 50058 的相 关规 定;c)精度符 合GB/T 13283 的 相 关规定。5 系统要 求及 组成 智慧供 热系 统的 建设 应包 括物理 设备 层、数据 传输 层、智 慧决 策层 的建 设,其 架构图 参见 附 录 A。5.1 并应符 合下 列要 求:a)物理设 备层 应由 供热 设备、智能 仪表 及本 地监 控系 统等部 分组 成;b)数 据 传输 层 应由 数据 通 讯模 块、通 讯 协议 转换 模 块、数 据存 储 模块 及数 据 处理 模 块等 部分组成;c)智 慧 决策 层 应由 数据 分 析模 块、供 热 智能 调控 模 块、故 障分 析 模块 及数 据 可视 化 模块 等部分组成。物理设 备层 应满 足以 下要 求:5.2 a)供热设 备配 置合 理、设计 科学、响应 及时、运 行可 靠;b)热 源、热 网、热 力站、隔压 站 及热 用 户各 关键 节 点的 采 集、监 测、调节 设 备配 置 齐全,满足智慧供 热系 统建 设及 运行 的需要;c)本 地 监控 系 统具 备独 立 实现 自 动运 行 的能 力,安 全可 靠、及 时 快速,并 能 与智 慧 决策 层无缝对接。数据传 输层 应满 足以 下要 求:5.3 a)根据工 程实 际情 况,选用 经济可 靠的 数据 传输 方式;b)数据编 码和 通讯 协议 设计 统一,数据 传输 及时 准确;c)编码应 统一 规则,实 现企 业级智 慧供 热系 统数 据与 城市级 智慧 供热 系统 数据 的互联 互通。智慧决 策层 应满 足以 下要 求:5.4 a)具 有 数据 处 理分 析,系 统设 备 状态 评 价、调控 策 略制 定、数 据 可视 化展 示、供 热 资源 调度、供热成 本分 析等 功能;b)运行可 靠、操作 简单、界 面友好,并 易于 维护;c)对故障 有报 警能 力,并可 自主采 取合 适的 应急 措施;d)各功能 宜采 用模 块化 设计,并具 备良 好的 输入 输出 环境,支持 不同 控制 系统 的应用。数据分 析模 块 应利 用供热 系统运 行数据,对 燃料、水、热、电耗 等指 标进行 计算,并结合 各 类 能 5.5 源价格,从 经济 效益 角度 推进供 热系 统优 化运 行。供热智 能调控 模块 应由热 负荷预 测、全 网水 力分析 等子模 块组成。热 负荷预 测子模 块及全 网 水 力 5.6 分析子 模块 建立 的模 型应 采用系 统实 际运 行参 数进 行校验。DB12/T 1312 2024 4 热负荷 预测子 模块 应根据 历史运 行数据、室 外气象 参数、热网延 时特 性、末 端采暖 形式、建 筑 特 5.7 性等维 度,结合 热力 系统 机理分 析及 机器 学习 算法 对热负 荷需 求进 行预 测。全网水 力分析 子模 块应根 据历史 运行数 据、管网实 际结构、管网 关键 节点参 数等维 度,结 合 热 力 5.8 系统机 理分 析及 机器 学习 算法建 立热 力管 网模 型,实现仿 真计 算及 运行 优化 功能。故障分 析模块 应对 系统运 行参数 及设备 运行 状态进 行监测,并具 备对 系统异 常情况 进行报 警、记 5.9 录、分 析、处理 的功 能。故障分 析模 块的 报警 功能 应满足 以下 要求:5.10 a)对系统 关键 运行 数据 进行 报警上 下限、报 警时 间设 定,设 定权 限应 分级 管理;b)对报警 信息 进行 记录 存储,并支 持不 同方 式的 查询 及导出;c)按参数 异常、设 备故 障、用户反 馈等 类别 分类 显示;d)提供报 警的 触发 信息、时 间、位 置等 信息,方 便查 看报警 并及 时处 理;e)不同类 别、不同 紧急 程度 的报警 信号 采用 不同 形式 标识;f)报警信 息具 备监 控系 统声 光信号、WEB 页 面语 音、移 动 电话 语音、短 信推 送等 多 种发 布方 式。智慧供 热系 统按 功能 分为 城市级 智慧 供热 管理 系统 及企业 级智 慧供 热监 控系 统两个 级别,数 据 应 5.11 具备传 输同 步功 能。城市级 智慧 供热 管理 系统 宜具备 供热 数据 监测、服 务监管、供 热数 据可 视化 展示、应急 抢 险、能 5.12 耗管理、地 理信 息系 统、行业统 计、信息 发布、台 账管理、报 警推 送等 功能。企业级 智慧 供热 监控 系统 宜具备 热用 户台 账、设备 台账、运行 监测、智 慧预 测、智 慧调 节、室 温 5.13 监测、能耗 分析、供 热质 量评价 及热 用户 智能 服务 等功能。6 热源本 地监 控系 统 一般要 求 6.1 6.1.1 应提供 通讯 接口 与智 慧供 热平台 实现 互联 互通。6.1.2 企业智 慧供 热监 控系 统对 热源运 行参 数的 采集 频率 宜为 每 10 秒一 次。6.1.3 热源厂 烟气 排放 系统 的监 测应符 合 GB 13271 和 DB12/151 的 有关 规定。6.1.4 热源厂 地热 系统 的监 测应 符合 CJJ 138 和 DB12/T 1053 的 相关 规定。数据采 集与 控制 功能 6.2 6.2.1 锅炉房 本地 监控 系统 的数 据采集 及监 测除 应满 足 GB 50041 相关 规定 外,还宜 对 以下数 据进 行采集和监 测:a)烟气 C0 的 浓度;b)烟气再 循环 流量;c)除污器 进出 口压 力差;d)自来水 出口 压力。6.2.2 锅炉房 本地 监控 系统 的控 制功能 除应 满 足 GB 50041 相关规 范外,还应 具备 根 据热网 预测 负荷 及热网输 配延 时特 性,对热 源供热 量进 行自 动调 节的 功能。6.2.3 地热系 统本 地监 控系 统的 数据采 集及 监测 除应 满 足 CJJ 138 和 DB12/T 1053 相关规 定外,还 宜对以下 数据 进行 采集 和监 测:a)潜水泵、加 压泵 的耗 电量;b)热泵的 耗电 量和 其他 驱动 热源能 耗;c)地热流 体总 管及 各支 路热 量;d)地热侧 除砂 器、换热 器、过滤器 等设 备前 后压 力;DB12/T 1312 2024 5 e)硫化氢、甲 烷等 气体 浓度。6.2.4 地热系 统本 地监 控系 统应 具备下 列控 制功 能:a)地热潜 水泵 出水 量自 动调 节;b)地热加 压泵 出水 压力 自动 调节;c)各级换 热器 地热 侧出 水温 度自动 控制;d)热泵蒸 发器 侧进 水温 度自 动控制;e)电动设 备、阀门 远程 控制。报警与 联锁 保护 6.3 6.3.1 锅炉房 本地 监控 系统 的参 数报警 除应 满 足 GB 50041 相关规 定外,还 宜具 备以 下报警 内容:a)除污器 前后 压差 高限 位报 警;b)自来水 压力 低限 位报 警。6.3.2 锅炉房 本地 监控 系统 的联 锁保护 功能 应满 足 GB 50041 相 关规 定。6.3.3 地热系 统本 地监 控系 统宜 按表 1 的规 定设 置报 警。表1 地热系 统监 控系 统报 警设 置 报警项目 报警信息 报警项目 报警信息 设备故障停运 参数过高 参数过低 设备故障停运 参数过高 参数过低 开采井液位 回灌井液位 地热开采管道压力 地热回灌管道压力 除砂器前后压差 过滤器前后压差 热泵蒸发器进水温度 潜水泵、电机、变频器 热泵机组 各阀门执行器 加压泵、电机、变频器 硫化氢、甲烷气体浓度 注:为必选项,为可选项 6.3.4 地热系 统本 地监 控系 统应 设置下 列联 锁:a)能进行 热泵 机组、水 泵、阀门等 设备 的顺 序启 停和 联锁控 制;b)在发生 局部 设备 故障 跳闸 时,联 锁启 动和 停止 相关 的设备;c)开采井 液位 低于 限值 或回 灌井液 位超 过限 值时,潜 水泵频 率降 至频 率下 限;d)潜水泵 停运 时,联锁 停运 地热系 统相 关水 泵;e)硫化氢、甲 烷气 体高 于限 值,与 排风 系统 联锁 控制;f)地热井 泵房 和地 热井 室水 浸系统 与强 排泵 系统 联锁 控制。7 热力站、隔 压站 本地 监控 系统 一般要 求 7.1 7.1.1 应提供 通讯 接口 与智 慧供 热平台 实现 互联 互通。7.1.2 企业智 慧供 热监 控系 统对 热力站、隔 压站 运行 参数 的采集 频率 宜为 每 20 秒 一 次。7.1.3 应安装 视频 监控 系统,并 将视频 和报 警信 息上 传至 智慧监 控平 台。DB12/T 1312 2024 6 数据采 集与 控制 功能 7.2 7.2.1 热力站、隔压 站本 地监控 系统的 数据 采集 和监 测除 应满 足 CJJ/T 34 相 关规 定 外,还宜 采集 和监测以下 内容:a)电动调 节阀 前后 压力;b)除污器 前后 压力;c)电气控 制柜 柜内 温度;d)补水水 质。7.2.2 热力站、隔 压站 本地 监控 系统应 具备 下列 控制 功能:a)二级管 网供 热参 数自 动调 节;b)二级管 网供 回水 压差 自动 调节;c)系统补 水自 动调 节;d)水箱液 位的 自动 调节。报警与 联锁 功能 7.3 7.3.1 热力站、隔 压站 本地 监控 系统应 设置 下列 工艺 参数 的超限 和设 备故 障报 警:a)二级管 网供 水温 度、压力 限值报 警;b)定压点 压力 限值 报警;c)水箱水 位限 值报 警;d)变频器 综合 故障 信号 报警;e)电动调 节阀 故障 信号 报警;f)除污器 前后 压差 限值 报警;g)自来水 供水 压力 限值 报警;h)一、二 级管 网供 回水 温度、压力 限值 报警。7.3.2 热力站、隔 压站 本地 监控 系统宜 设置 下列 工艺 参数 的超限 和设 备故 障报 警:a)阀门开 度限 值报 警;b)补水水 质监 测限 值报 警;c)热力站、隔 压站 水浸 报警;d)热力站、隔 压站 水泵 故障 报警。7.3.3 热力站、隔 压站 本地 监控 系统应 设置 下列 联锁 保护:a)补水泵 与软 化水 箱水 位超 低联锁 保护;b)能进行 水泵、阀 门等 设备 的顺序 启停 和联 锁控 制。8 中继泵 站本 地监 控系 统 一般要 求 8.1 8.1.1 应提供 通讯 接口 与智 慧供 热平台 实现 互联 互通。8.1.2 企业智 慧供 热监 控系 统对 热力站、隔 压站 运行 参数 的采集 频率 宜为 每 20 秒 一 次。8.1.3 应安装 视频 监控 系统,并 将视频 和报 警信 息上 传至 智慧监 控平 台。数据采 集与 控制 功能 8.2 8.2.1 中继泵 站本 地监 控系 统应 按表 2 的规 定进 行数 据采 集和监 测。表2 中继泵 站数 据采 集和 监测 表 DB12/T 1312 2024 7 监测项目 数据采集和监测要求 监测项目 数据采集和监测要求 指示 积算 记录 指示 积算 记录 泵站进出、口母管压力 泵站进出、口母管温度 每台水泵吸入口及出口的压力 除污器前后压力 水泵轴承温度 水泵电机定子温度 高温水泵冷却系统温度 水泵频率给定 水泵电流反馈 水泵频率反馈 水泵状态信号 泵站进、出口母管流量 电动阀门各种状态信号及阀位反馈信号 注:为必选项,为可选项 8.2.2 中继泵 站本 地监 控系 统应 具备下 列功 能:a)可设置 控制 策略 优先 级;b)中继泵 的顺 序启 动及 停止 及变频 运行;c)电动阀 门的 远程 控制。报警与 联锁 功能 8.3 8.3.1 中继泵 站本 地监 控系 统应 设置下 列工 艺参 数的 超限 和设备 故障 报警:a)水泵轴 承温 度和 水泵 定子 温度限 值报 警;b)工作泵 的故 障报 警;c)电动阀 门故 障信 号报 警;d)除污器 前后 压差 限值 报警。8.3.2 中继泵 站本 地监 控系 统应 设置下 列联 锁保 护:a)中 继 泵轴 承、轴 瓦、电 机定 子 绕组 等 超温、中 继 泵组 入 口管 网 压力 超低、高温 泵 冷却 水压力超低等 联锁 停中 继泵 的保 护控制;b)中继泵 停运 时联 锁关 闭出 口电动 门;c)中继泵 启动 时联 锁打 开出 口电动 门;d)入口电 动门 关闭 或入 口压 力低于 限值 或变 频器 故障 时,不 允许 启动 中继 泵;e)任何一 台中 继泵 停运 时,联锁启 动备 用中 继泵;(频率默 认为 故障 水泵 频率)f)中继泵 全停 时,自动 打开 总旁路 门;g)冷却水 泵互 为备 用联 锁;9 末端调 控系 统 一般要 求 9.1 9.1.1 末端调 控系 统设 置应 满 足 GB 50736 及 DB/T 29-26 中的相 关规 定,并满 足智 慧供热 系统 调控 的要求。9.1.2 热力站 至用户 散热 设备的 调控系 统中,宜逐 级设置 调节装 置和数 据采 集装置。数据 传输采 用 统一的数 据编 码及 通讯 协议,各 调节、采集 装置 应与 智 慧供热 系统 进行 有效 对接,实 现供 热数 据采 集及 远程调控 功能。9.1.3 企业智 慧供 热监 控系 统对 末端调 控系 统运 行参 数的 采集频 率宜 为 每 30 分钟 一 次,户 用设 备采 集DB12/T 1312 2024 8 频率可 自主 设定。9.1.4 调节、采集 装置 的供 电宜 采用集 中供 电方 式,电源 综合布 线。9.1.5 选择调 节、采 集装 置时应 综合考 虑设备 动作 寿命、设备用 电安全、管 网水质、通讯 形式等 带 来的影响。9.1.6 末端调 控系统 中应 设置监 测装置,监测 装置 的配置 方案应 综合考 虑系 统形式、设备 形式、用 户需求、经济 条件、数 据传 输模式 及智 慧供 热系 统配 置要求 后决 定。9.1.7 楼宇热 力入口 装置 宜设置 智能平 衡装置,并 应在水 力工况 末端设 置具 备流量、温度、压力(压差)数 据采 集和 流量(压 差或温 度)调控 装置,并 实现与 热力 站循 环泵 变频 器的闭 环控 制。9.1.8 入户装 置宜 设置 智能 调控 装置,实现 与室 内温 度或 回水温 度的 闭环 控制。9.1.9 末端调 控装 置应 具备 自检 及报警 能力。9.1.10 安装室 温采 集装 置时,应 满足以 下条 件:a)在 条 件允 许 的情 况下,逐户 在 具有 代 表性 位置 上 安装 室 温采 集 装置;当 条 件 不 允 许逐 户安装时,应 在入 住率 满足60%的楼栋 内,选取 典型 热用 户,如 顶层、底 层、边 角 及中间 层等,安 装率不宜 低 于10%;b)室 温 采集 装 置设 置在 室 内温 度 具有 代 表性 的位 置,应 考 虑户 型、日 照、室 内空 气 流动、采暖形式、采暖 管道 位置 走向 和设置 高度 等条 件带 来的 影响;c)同一建 筑相 同户 型的 室温 采集装 置安 装位 置相 近。9.1.11 室温采 集装 置应 具备 以下 功能:a)测温元 件测 温偏 差不 大 于0.5,年 漂移 量不 超过 1%;b)实时数 据传 输频 率不 低 于30 分钟 1 次;c)具备移 位报 警、故障、低 电量报 警功 能。数据采 集 9.2 末端调 控系 统应 按表3的 规 定进行 数据 采集 和监 测。表3 终端系 统数 据采 集和 监测 表 监测项目 参数采集和监测要求 监测项目 参数采集和监测要求 指示 积算 记录 指示 积算 记录 调控终端供、回水温度 调控终端供、回水压力 典型热用户 室内温度 电动调节阀开度 调控终端流量、热量 调节装置耗电量 采集装置电池电量 注:为必选项,为可选项 10 数据采 集与 传输 DB12/T 1312 2024 9 一般要 求 10.1 10.1.1 智慧供 热系 统应 配备 相应 的网络 传输 设备:服务 器、交换机、路由 器、硬 件防 火 墙、网络 机柜、通讯线 路及 各种 感知 设备。通讯 能力 应满 足系 统的 最低要 求,抗干 扰能 力强。10.1.2 应支持 多种数 据服务、通 讯协议 和接口,能够 从 DCS/PLC/仪表/模块/DDE/OPC/端口等 多种 软件、设 备、协议 获取 数据,并能 通过 开放 接口 向各 应用提 供数 据,保证 数据 的可靠 性和 时效 性,宜 采 用冗余模 式。热源、热 力站、隔压 站等 监控 系统 应能 支持多 种现 场总 线和 标准 的通讯 协议。10.1.3 感知、监测 设备 及控 制系 统应提 供远 程通 讯接 口,通过 VPN、GPRS、4G、5G 等公共 通信 网络,进行数 据传 输,在保 障数 据安全 的条 件下 实现 全方 位的互 联互 通。通讯 网络 应为开 放型。数据采 集及 处理 10.2 10.2.1 智慧供 热系 统涉 及的 热源 监控系 统、热 力站、隔压 站 监控系 统、中 继泵 站监 控 系统和 末端 调控系统的 计量 数据、运 行参 数需和 本规 范的 第 6、7、8、9 章规 定的 数据 采集 规 范一致。城 市级 智慧 供热管理系 统的 数据 采集 频率 不应低 于 每60 分钟 一次。10.2.2 智慧供 热系 统数 据采 集与 调控应 符 合 CJJ/T 241 的 相关规 定。10.2.3 智慧供 热系统 与各 级本地 监控系 统的通 讯内 容、格 式应统 一标准,以 实现数 据传输 的规范 性、可靠性、有 效性。10.2.4 末端调 控系 统和 边缘 控制 器之间 应实 现网 络连 接控 制,数 据通 讯方 式应 符 合 CJ/T 188 的相 关规定。10.2.5 智慧供 热系 统采 集的 数据 应进行 预处 理,保证 数据 的准确 度和 合理 性。通讯网 络 10.3 10.3.1 智慧供 热系 统与 各级 本地 监控系 统通 讯网 络宜 采用 冗余模 式。10.3.2 主信道 与备 用信 道宜 采用 不同性 质的 信道,以 保证 网络的 传输 畅通。10.3.3 智慧供 热系 统与 各级 本地 监控系 统通 讯网 络应 能实 现数据 的双 向传 输,达到 远程监 控。10.3.4 通讯网 络带 宽应 留有 不少 于 20%的裕 量。10.3.5 通讯网 络的 运行 状态 应能 在智慧 供热 平台 中进 行显 示。10.3.6 视频信 息上 传至 智慧 监控 平台宜 利用 公共 网 络 VPN 方式。信息安 全 10.4 10.4.1 智慧供 热系 统中 的通 讯系 统应具 备在 线监 测、诊 断 机制,确 保数 据传 输的 安 全性、稳 定性 及可靠性。10.4.2 智慧供 热系 统通 讯网 络应 设硬件 防火 墙,实现 与外 界网络 安全 隔离。10.4.3 智慧供 热平 台应 符合 以下 规定:a)通过设 置密 码,实现 不同 等级的 操作 权限,防 止他 人非法 操作,并 应符 合国 家相关 管 理 规 定;b)具备用 户信 息、操作 信息 安全保 护功 能;c)具备各 种异 常处 理功 能,具备较 强的 系统 容错 及恢 复功能,以实 现漏 洞出 现 时能立 即被 修 复;d)智慧供 热系 统应 取得 网络 安全等 级保 护备 案证 明。10.4.4 信息传 输、转储 或导 出时 应采取 加密 措施,防 止数 据传输 过程 中被 恶意 盗用 或篡改 导致 生 产事故。10.4.5 数据提 供给 第三 方处 置时,应 采用 数据 脱敏 处理,涉 及单位 或个 人的 非公 开信 息,应取 得授 权后提供。10.4.6 单位或 个人 的隐 私数 据保 护,应 符合 国家 和行 业对 隐私规 定的 要求。10.4.7 数据管 理方 应对 数据 进行 存储、备份,保 持数 据的 完整性、可 靠性、可 溯源 性和安 全性。数 据DB12/T 1312 2024 10 保存时 间,根据 工艺 特点 及供热 企业 管理 要求 确定。企业 无明 确要 求时,数 据执行 实时 动态 备 份,保 存时间宜 大 于5 年。10.4.8 应定期 对智 慧供 热平 台进 行病毒 查杀 与安 全漏 洞检 查。11 工程验 收 一般要 求 11.1 11.1.1 智慧供 热系 统建 成后,应 依照国 家相 关标 准及 供需 双方约 定的 评判 依据 对其 质量、安 全、能 效等进行 验收。11.1.2 智慧供 热系 统各 单位 工程 完工后,承 包单 位应 组织 相关人 员进 行验 收,并提 交验收 报告。11.1.3 下述条 件满 足后,可 对智 慧供热 系统 进行 整体 验收:a)各单位 工程 验收 完成;b)各单位 工程 单体 调试 完成、联合 调试 完成、试 运行 合格。11.1.4 智慧供 热系 统试 运行 合格 后,应 进行 能效 验证 试验 并提供 能效 验证 报告。a)智慧供 热系 统应 在室 温合 格率不 低 于90%的条 件下,进行 能耗 分析;b)智慧供 热系 统的 能效 验证 结果应 进行 室温 合格 率、室外温 度等 方面 的校 正;c)用于能 效验 证的 各 项 数值 应以各 结算 计量 表计 数值 为准。11.1.5 智慧供 热系 统整 体验 收合 格后应 签署 验收 文件 并整 理归档。验收资 料 11.2 智慧供 热系 统整 体验 收时 应提供 以下 资料:a)工程合 同文 件;b)竣工资 料;c)智慧供 热平 台软 件设 计说 明书;d)智慧供 热平 台软 件测 评报 告;e)各单位 工程 验收 报告;f)试运行 报告;g)数据库 设计 说明 书。验收合 格评 判 11.3 智慧供 热系 统的 验收 结论 分为 合 格和 不合 格。验 收 合格时,移交 工程 应签 署 交接书;验收 不合 格时应整改,直 至验 收合 格。12 运行与 维护 运行 12.1 12.1.1 移交工 程交 接前,应 对供 热企业 运行 人员 进行 岗位 和安全 培训,培 训合 格后 方可上 岗。12.1.2 智慧供 热系 统每 次投 运前,应对 系统 设备 及软 件进 行核查,检 验合 格后 方可 投运。12.1.3 智慧供 热系 统中 的仪 表、传 感器应 定期 进行 维护、校 验,并保 存相 关记 录。校验 不 合格的 仪表、传感器 应及 时维 修更 换。维护 12.2 DB12/T 1312 2024 11 12.2.1 智慧供 热系 统应 由专 职人 员进行 维护,并 有完 整的 维护维 修日 志。12.2.2 智慧供 热平 台软 件应 定期 进行维 护升 级,并 保留 日 志。软件 的维 护升 级不 应 影响供 热安 全,同时应提 前通 知供 热企 业,在其规 定的 时间 进行 操作,并应 做好 应急 预案。DB12/T 1312 2024 12 A A 附录A(资料 性)智慧供 热系 统框 架图 智慧供 热系 统架 构图 见图A.1。图A.1 智慧供 热系 统架 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