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B63/T 2276-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B63/T 2276-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B63/T 2276-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B63/T 2276-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B63/T 2276-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B63/T 2276-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CCS B 05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22762024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2024-4-8发布 2024-6-15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2762024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湿地保护中心提出。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湿地保护中心、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处、青海师范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锋、马建海、毛旭锋、马春艳、宋维菊、祁承德、莫玉花、陆阿飞、于一雷、魏晓燕、马元杰、季海川、张引娥、吴桂玲、祁有琛、郭永超、雅琴、李菲、侯永慧、祁骁杰、汪海蓉、李文渊、刘海秀、陈霞、陈永红、朵旦增、李玲霞、卢文义。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DB63/T 22762024 1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方法、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和报告编写的要求。本文件适用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的生态影响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 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 710.5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爬行动物 HJ 710.6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两栖动物 LY/T 2899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 DB63/T 1359 湿地监测技术规程 DB63/T 2050 湿地高分遥感监测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建设项目 涵盖了在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各种规划、设计、建造、改建、扩建、拆除或重大修复的工程活动,可能涉及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项目等以生态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建设项目。3.2 湿地占用 建设项目永久占用和临时占用湿地的行为。3.3 永久占用 指建设项目或活动对湿地的长期利用,其影响是持久性的,不易逆转或恢复至原状态的一种状态或行为。DB63/T 22762024 2 3.4 临时占用 占用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并不得在占用的湿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3.5 湿地沉积物 湿地环境中物质经过动力过程累积形成的富含有机质、可形成泥炭的物质。3.6 影响评价区 根据建设项目内容划定的可能对湿地生态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地理空间范围,属于重点评价区域。4 基本要求 4.1 评价目的 4.1.1 明确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可能对湿地生态造成的影响;4.1.2 提出湿地保护方案和临时占用湿地恢复方案;4.1.3 强化湿地保护意识,实现占用湿地的生态影响最小化。4.2 评价原则 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4.3 评价程序 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成立评价专家组,开展现场考察、确定影响评价区、选择评价指标、收集相关资料、开展野外调查和内业数据分析、计算生态影响评分、编制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报告。逐级上报各级林草主管部门核查。4.4 评价专家组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专家组成员应符合以下要求:a)根据占用湿地类型和建设项目性质,确定评价专家组成员数量和专业结构,总人数不少于 5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专家人数不少于 3人。b)应熟悉湿地保护修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相关学科理论、技术方法,熟悉建设项目基本情况。5 影响评价区 按照HJ19执行。6 评价指标体系 DB63/T 22762024 3 6.1 评价指标体系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体系见表1。表1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名称 代码 名称 代码 湿地景观面积 A1 湿地景观斑块数量 A2 湿地景观生态 A 湿地景观美学价值 A3 湿地水文连通性 B1 湿地水深、水量/流量 B2 湿地水文水环境 B 湿地地表水水质 B3 湿地土壤/沉积物物理性质 C1 湿地土壤/沉积物 C 湿地土壤/沉积物化学性质 C2 湿地植被群落多样性、类型及面积 D1 湿地鸟类种类、数量及栖息地 D2 湿地兽类种类及数量 D3 湿地两栖、爬行类种类及数量 D4 湿地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 D5 湿地生物群落 D 生物入侵种类及数量 D6 湿地植物资源、水产品生产和水资源供给 E1 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功能 E2 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固碳释氧 E3 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 E4 湿地生态功能 栖息地质量和连通性 E5 DB63/T 22762024 4 6.2 评价指标分值 按照专家的各项指标评价分值,计算各项平均值。评价分值见附录A。7 评价方法 7.1 资料收集 包括但不限于:a)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b)建设项目资料,包括工程建设单位法人证明、建设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及方案(作业设计)批复文件、湿地权属证明、占用湿地坐标点位等;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d)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e)湿地监测数据、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和管理计划等。7.2 野外调查 7.2.1 湿地景观调查 按照 DB63/T 2050执行。7.2.2 湿地水文水环境调查 按照DB63/T 1359执行。7.2.3 湿地土壤/沉积物调查 按照DB63/T 1359执行。7.2.4 湿地生物群落调查 湿地生物群落调查按照DB63/T 1359执行;爬行动物调查按照HJ 710.5执行;两栖动物调查按照HJ 710.6执行。7.2.5 湿地生态功能评价 按照LY/T 2899执行。7.3 评价 按照附录A评分标准确定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按照附录B评分。8 评价结果 8.1 否决 建设项目涉及下列情形之一,则否决该项目:a)对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景观格局造成严重破坏;b)可能导致湿地影响区域土壤严重侵蚀;DB63/T 22762024 5 c)可能导致湿地水环境发生严重污染或水生态明显退化;d)对湿地内主要生物物种(植物、兽类、鸟类、两栖和爬行类等)繁殖场所、重要栖息地和主要分布区域生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包括严重污染);e)可能导致湿地发生外来物种入侵或有害生物入侵,对本土物种造成严重威胁;f)对某一级指标包含的所有二级指标评分大于等于 90分。8.2 湿地生态影响指数 评价结果采用湿地生态影响指数(WEI)确定。根据附录B中公式(1)和表B.1,计算出各一级指标分值,然后再按照公式(2)和表B.2 计算出湿地生态影响指数(WEI)。8.3 湿地生态影响程度分级 根据生态影响指数,将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程度分为中低度影响、中高度影响、严重影响三级,其分值区间见表2。表2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程度分级 级别 中低度影响 中高度影响 严重影响 生态影响指数(WEI)WEI60 60WEI80 WEI80 9 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报告正文、附表、附图和附件组成,报告编制大纲见附录C。DB63/T 22762024 6 附 录 A(规范性)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分标准及评分体系表 表A.1给出了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分标准及评分体系 表A.1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分标准及评分体系 一级指标及代码 二级指标及代码 评价标准及依据 影响程度 分值 景观类型面积变化幅度较小 中低度影响 50 景观类型面积变化幅度中等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景观类型面积(A1)景观类型面积变化幅度较大 严重影响 90 对湿地景观完整性影响程度较小 中低度影响 50 对湿地景观完整性影响程度中等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景观斑块数量(A2)对湿地景观完整性影响程度较大 严重影响 90 对景观美学价值影响较小 中低度影响 50 对景观美学价值影响中等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景观生态(A)湿地美学价值(A3)对景观美学价值影响较大 严重影响 90 对湿地水文连通性影响较小 中低度影响 50 对湿地水文连通性影响中等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水文连通性(B1)对湿地水文连通性影响较大 严重影响 90 对湿地地表水水质影响较小 中低度影响 50 对湿地地表水水质影响中等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地表水水质(B2)对湿地地表水水质影响严重 严重影响 90 对湿地水深、水量/流量影响较小 中低度影响 50 对湿地水深、水量/流量影响中等 中高度影响 70 湿 地 水 文 水 环 境(B)湿地水深、水量/流量(B3)对湿地水深、水量/流量影响较大 严重影响 90 对湿地土壤/沉积物物理性质影响较小 中低度影响 50 对湿地土壤/沉积物物理性质影响中等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土壤/沉积物物理性质(C1)对湿地土壤/沉积物物理性质影响较大 严重影响 90 对湿地土壤/沉积物化学性质影响较小 中低度影响 50 对湿地土壤/沉积物化学性质影响中等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土壤/沉积物(C)湿地土壤/沉积物化学性质(C2)对湿地土壤/沉积物化学性质影响较大 严重影响 90 中低度影响 50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植被群落多样性及类型(D1)按照受影响生物群落的特有性进行评定 严重影响 90 中低度影响 50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生物群落(D)湿地植被群落面积(D2)按照受影响的生物群落类型和面积综合评判受影响程度 严重影响 90 DB63/T 22762024 7 表A.1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分标准及评分体系(续表)有可能影响湿地鸟类种类及、数量及栖息地 中低度影响 50 很有可能影响湿地种类及、数量及栖息地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鸟类种类、数量及栖息地(D3)极有可能影响湿地种类及、数量及栖息地 严重影响 90 有可能影响湿地兽类种类及数量 中低度影响 50 很有可能影响湿地兽类种类及数量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兽类种类及数量(D4)极有可能影响湿地兽类种类及数量 严重影响 90 有可能影响湿地两栖、爬行类种类及数量 中低度影响 50 很有可能影响湿地两栖、爬行类种类及数量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两栖、爬行类种类及数量(D5)极有可能影响湿地两栖、爬行类种类及数量 严重影响 90 有可能影响湿地鱼类种类及数量 中低度影响 50 很有可能影响湿地鱼类种类及数量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鱼类种类及数量(D6)极有可能影响湿地鱼类种类及数量 严重影响 90 有可能影响生物入侵种类及数量 中低度影响 50 很有可能影响生物入侵种类及数量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生物群落(D)生物入侵种类及数量(D7)极有可能影响生物入侵种类及数量 严重影响 90 有可能影响湿地植物资源、水产品生产和水资源供给 中低度影响 50 很有可能影响湿地植物资源、水产品生产和水资源供给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植物资源、水产品生产和水资源供给(E1)极有可能影响湿地植物资源、水产品生产和水资源供给 严重影响 90 有可能影响水文和气候调节功能 中低度影响 50 很有可能影响水文和气候调节功能 中高度影响 70 水文和气候调节功能(E2)极有可能影响水文和气候调节功能 严重影响 90 有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固碳释氧 中低度影响 50 很有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固碳释氧 中高度影响 70 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固碳释氧(E3)极有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固碳释氧 严重影响 90 有可能影响旅游等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 中低度影响 50 很有可能影响旅游等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 中高度影响 70 旅游等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E4)极有可能影响旅游等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 严重影响 90 对栖息地连通性影响较小 中低度影响 50 对栖息地连通性影响中等 中高度影响 70 湿地生态功能(E)栖息地连通性(E5)对栖息地连通性影响严重 严重影响 90 备注: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分标准及评分采用专家评议方法来打分。DB63/T 22762024 8 附 录 B(规范性)对(一级指标)的影响评价评分表 表B.1给出了对(一级指标)的影响评价评分表 表 B.1 对(一级指标)的影响评价评分表 二级指标 影响程度a 分值(Nj)简要说明b 权重(Wj)得分 中低度影响 中高度影响 严重影响 中低度影响 中高度影响 严重影响 中低度影响 中高度影响 严重影响 中低度影响 中高度影响 严重影响 中低度影响 中高度影响 严重影响 合计 1.00(Si)a 将评定的影响程度等级图表内打上响应的,例如;b 简单描述支持评定影响程度等级的最直接、最重要理由。DB63/T 22762024 9 表B.2 给出了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指数计算表。表 B.2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指数计算表 一级指标 得分(Si)权重(Wi)湿地生态影响指数(WEI)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 对湿地水文水环境的影响 对湿地土壤/沉积物的影响 对湿地生物群落的影响 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 合计 1.00 湿地生态影响指数(WEI)计算:njWj Ni Si1)(.(1)siWi Si WEL1)(.(2)式中:一级指标的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一级指标权重值;二级指标权重值;湿地生态影响指数。DB63/T 22762024 10 A B 附 录 C(规范性)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报告提纲及内容要求 表C.1给出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报告提纲及内容要求 表 C.1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报告提纲及内容要求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报告提纲及内容要求 摘要 概述项目名称、湿地概况、委托单位、评价单位、评价目的、评价方法、生态影响评价区概况、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结论。1前言 简要介绍评价项目的来源、委托和评价的目的,评价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过程等。2评价原则、依据和方法 2.1评价原则 列出评价依据的原则。2.2评价依据 详细列出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建设项目文件、湿地区域相关资料以及参考的文献资料。2.3调查与评价方法 2.3.1调查方法 说明各个评价专业的野外调查方法和技术、调查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等。2.3.2评价方法 3湿地概况 3.1自然地理概况 简要说明湿地的地理位置、范围、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文水环境等情况。3.2湿地类型及等级 简要说明湿地从属的类型,保护等级上属于重要湿地还是一般湿地,目前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3.3生态结构和功能现状 简要说明湿地景观/生态系统、水文水环境、土壤/沉积物、生物群落等结构现状,以及湿地生态功能现状。3.4社会经济概况 3.5已建设项目概况 列出生态影响评价区外延范围(根据专家意见确定的外延范围)内湿地区域内已经建成或在建的设施/工程,详细说明各自的名称、位置、内容和规模等情况。4建设项目概况 4.1建设项目背景 叙述项目来源、资金、实施单位、实施时间、地点,主要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并简要说明拟建项 DB63/T 22762024 11 表 C.1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报告提纲及内容要求(续表)目的必要性、与相关规划的关系、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建设方与湿地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情况。4.2建设项目选址 简要说明项目的具体地理位置,叙述建设项目选址的唯一性和必要性,以及无法避让湿地的原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并且充分论述项目选址在湿地内的理由。4.3建设项目内容、规模和布局 叙述建设项目在湿地上主要建设内容、施工设计等 4.4建设项目占用湿地情况 说明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的具体地点、边界、面积、占用性质(永久、临时)和土地利用类型等情况。4.5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说明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设计文件中提出施工期和运营期采取的具体的湿地生态保护措施,临时占用湿地的,提出具体的修复措施和方案。5生态影响评价区湿地生态现状 5.1生态影响评价区划定 明确生态影响评价区划定的依据、原则、范围和面积。5.2自然地理 说明生态影响区湿地水文、水环境、植被和动物等情况。5.3湿地景观生态 5.4湿地水文水环境 5.5湿地土壤/沉积物 5.6湿地生物群落 5.7湿地生态功能 6生态影响评价 6.1对湿地景观生态的影响 6.2对湿地水文水环境的影响 6.3对湿地土壤/沉积物的影响 6.4对湿地生物群落的影响 6.5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 以上各节均根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根据专家组成员评分结果论述,并且分别做出评价小结。7生态影响评价结论 7.1生态影响评价指数计算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根据公式计算出生态影响评价指数结果。7.2综合生态影响结论 根据生态影响评价指数计算结果,结合以上章节的论述,综合得出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结论。8减缓影响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给提出工程建设期间关于保护湿地而采取的减缓影响的措施和建议,以及相关湿地恢复的建议方案。8.1评价报告附表 包括项目建设区土地利用类型表、影响评价区动植物名录、样方样线调查记录表等。DB63/T 22762024 12 表 C.1 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评价报告提纲及内容要求(续表)8.2评价报告附图 包括湿地位置示意图、建设项目与湿地区位关系图、建设项目工程布局图、野外调查路线及样方、样线分布图、影响评价区景观分布图、影响评价区植物分布图、影响评价区水系分布图、影响评价区主要植物资源部分图。附图遵循GB/T 20399 的要求。8.3评价报告附件 包括评价专家组名单、专家打分表及签名、评价意见等;项目建设方关于对占用湿地生态影响范围内湿地的保护修复措施,以及恢复方案的书面承诺书。项目建设方与湿地管理机构签订的补偿协议;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区实景照片,湿地主要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照片、视频资料。DB63/T 22762024 13 参 考 文 献 1 GB/T27647 湿地生态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2 GB/T 27648 重要湿地监测指标体系 3 LY/T 2242 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