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参阅本报告尾部免责声明 生物医药 行业 /公司研究 ReportType 行业 分析 /公司 研究报告 T_RankInfo 报告日期: 2018-07-16 目录 1.新上市规则生效,首批公司即将上市 p2 2.新药研发:风险与回报并存 p3 3.中国生物医药发展进入快车道 p6 4.生物医药领域“独角兽”公司介绍 p9 4.1 歌礼生物 p9 4.2 华领医药 p11 4.3 盟科医药 p12 4.4 信达生物 p14 4.5 复宏汉霖 p16 4.6 基石药业 p19 4.7 前沿生物 p20 4.8 亚盛医药 p22 5. 风险提示 p24 T_Analyst 李艾蔚 PhD 行业分析师 +852-22131400 aiweilieif.hk “独角兽” 强势 崛起 ,引领生物医药技术革新 -创新型 生物医药企业 深度报告 报告摘要 国内创新药进入快速发展期,独角兽公司逐个涌现 近年来,受益于技术发展、海外人才回流、资本支持,以及支持药品研发和使用的政策的落实,国内生物医药领域涌现大批创新研发型企业。部分企业实现产品海外授权,显示其研发能力已达到全球标准。我们梳理了国内部分优质研发型生物医药公司的 发展历程、创始人情况 及研发管线。包括 已提交上市申请的: 歌礼生物 : 深耕抗病毒领域,拥有 丙肝 +艾滋病毒综合管线 华领医药 : VIC 模式代表企业,新机制 GKA 抗糖药物 全球领先 盟科医药 : 中美同步研发 多重 耐药菌抗生素突破性产品 信达生物 : 单抗研发黑马型企业 , 综合布局肿瘤治疗多种靶点 以及可能赴港上市的 : 复宏汉霖 : 广泛布局 , 迎接 生物类似药 市场爆发期 基石药业 : PD-L1/PD-1/CTLA-4 全面覆盖,大小分子综合布局肿瘤免疫治疗 前沿生物 : 历时 16 年研发首个长效抗艾产品 亚盛医药 : 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处领先地位,覆盖多种靶点 其中歌礼生物作为首家递交 IPO 申请且通过聆讯的企业,预计在 8 月初上市。 我们看到 各公司 的 管理层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的行业经验, 研发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产品 布局肿瘤、丙肝、艾滋病、糖尿病、耐药菌抗生素、生物类似药等前沿领域, 市场空间在十亿甚至百亿以上 。 新药研发 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同时 具有 成本高、周期长 、风险 大的特点 新药研发包括早期研发、临床前、临床试验、申请上市几个主要阶段。根据美国 药企 数据 统计, 一款新药 平均研发时间长达 13.8 年,进入临床 I 期的药物能够成功上市的概率仅为 9.6%,其中肿瘤药概率最低为 5.1%。 平均 每款新药的 研发成本 已 超过 20 亿美元 (计入研发失败的成本) 。 但药物研发是药企长期发展的驱动力,新药的成功研制也为企业带来丰厚回报。各研发阶段中 ,临床试验是最 为 重要的 ,同时也是失败风险最大、资金消耗最多的环节 。在美国市场, 生物科技 创新型公司 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来支撑其 临床阶段的 研发活动 已成为较为成熟的模式 。 投资建议: 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主板上市的 新上市规则 已在 4 月底生效, 目前已有数家公司提交上市申请。我们预计 首 家 公司将 在 7-8 月正式 上市 。该类创新型公司 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实力和市 场前景广阔 的产品 ,值得积极关注。但 需注意 临床试验 失败和时间延长的风险。此外,产品上市后 公司商业化能力 和营销能力, 以及药品招标、医保等政策均会影响 产品销售。 风险提示 : i) 研发失败或进度慢于预期; ii)产品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iii)国内外同类产品竞争。2018年 07月 16日 安信国 际 请参阅本报告尾部免责声明 第 2页 1 新上市规则生效 ,首批公司即将 上市 今年 4 月 30 日, 港交所新上市规则生效,允许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 根据港交所 4 月 24 日刊发的上市规则修订咨询总结 内容, 此类公司在香港上市需要符合三个主要条件: 1)产品受药监局规管; 2)已通过 概念开发阶段(通过 临床 I 期试验且获批开展 II 期或其后阶段临床试验 ) ; 3)至少有一名资深第三方投资者做出相当数额的投资 ;( 4) 市值不小于 15 亿港元 。此外还有 上市前至少 2 年从事现有业务、 运营资金 涵盖未来 12 个月开支的至少 125%等额外要求。4 月 30 日起, 联交所 开始接受上市申请和首次公开招股前正式查询。 目前已有至少4 家公司按新制度提交上市申请, 预计 首批公司 将在 7 月 或以后 上市。 表 1. 创新生物科技企业港股上市规则 上市资格原则 1.产品受主管当局规管 主管当局包括: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 其他机构应个别情况考虑 2. 已通过概念开发流程 已通过第一阶段临床试验,且主管当局不反对开展第二阶段(或其后阶段)临床试 验; 产品须进行人体测试 3. 最少一名资深投资者 做出相当数额的投资,证明已得到一名资深第三方投资者认可 额外要求 1.市值 至少 15 亿港元 2.业绩记录 上市前至少 2 个会计年度从事现有业务 管理层大致相同 3.运营资金 未来至少 12 个月开支的 125%(包括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 主要包括( a)一般、行政及运营开支;( b)研发开支 4.基石投资者限制 计算公司在上市时或 6 个月禁售期内是否符合最低持股要求时,基石投资者的持股不计算在内 现有的 IPO 前投资者可参与 IPO,计算公司是否符合 公众持股量最低要求时,其认购股份不计算在内 5.管理风险的特别措施 主营业务根本变动必须获得联交所同意 除牌流程短(须在 12 个月内重新遵守有关规定) 股份名称结尾加上股份标记 B 资料来源:港交所;安信国际 创新型 公司 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为美国市场常态 根据港交所资料, 目前香港上市公司行业高度 较为集中在 金融与地产 行业。而全球增速较快的行业 占比较低,例 如:制药、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占比约 1%;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约 1%;软件与服务占比约 9%(如不包括腾讯则只有 1%)。 而在美国, 由于需要长期的、大量的研 发投入,包括生物科技在内的一些创新型行业,无长期盈利记录的公司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成为常态。 尚未盈利而上市的公司比例由 1980年的 24%上升至 2016年的 68%。其中生物科技行业,超过 90%的首次公开招股 公司都未盈利 ( 2016 年) 。 2018年 07月 16日 安信国 际 请参阅本报告尾部免责声明 第 3页 图 1: 过去 10 年上市的新经济与旧经济公司组成(按市值) 图 2: 美国首次公开招股中尚未盈利公司的占比 数据来源: 彭博( 2017 年 6 月)、港交所 ;安信国际 *新经济:包括生物科技( Biotech)、医疗保健技术、网络与直接行销零售也、网络软件与服务、资讯技术服务、软件、电脑 与周边设备。 数据来源: 港交所 ; 安信国际 2 新药研发 :风险与回报并存 一般情况下,新药研发 流程 主要分为: 1)早期研究:包括靶点识别及筛选( Screen)、分子结构优化 (Lead optimization); 2)临床前研究:细胞及动物试验检查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代谢特点等; 3)向监管部门(美国 FDA、中国 CFDA、欧盟 EMA等)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IND 申请); 4)临床试验:包括 I 期 -在健康受试者身上检测药物安全性、 II 期 -在病患身上测试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 III 期 -在更多的患者群体身上测试药物的有效性及安 全性; 5)向监管部门提交上市申请( NDA/BLA申请)。其中临床试验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同时也是 耗时最长、 失败风险最大、资金消耗最多的环节。 图 3. 新药研发 流程 (时间参考美国化学新药) 资料来源: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04;安信国际 一款新药的研发成本约 20-30 亿美元 Tufts University 通过研究不同规模的 10 家跨国药企的 106 项研发品种发现,一款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在 20-30 亿美元之间(计入失败项目成本)。临床试验的费用占据药品研发 支出 的 大 部分。 根据 2010-201560% 47% 16% 16% 14% 12% 12% 3% 1% 0%20%40%60%80%100%旧经济 新经济 24% 9% 33% 30% 68% 75% 92% 41% 0%20%40%60%80%100%整体 科技 生物科技 其他 198020162018年 07月 16日 安信国 际 请参阅本报告尾部免责声明 第 4页 年间 726项在病人身上进行临床试验 数据总结,临床 I-III期的费用 中位数 分别在 340万、 860万、 2140万美元 , 临床试验花费中位数 共计 3340万美元 。 此外提交 NDA/BLA申请的费用大概在 200万美元左右 。 影响费用的因素包括试验中心个数及所在地区、招募受试者数量、试验持续时间、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是否是罕见病等因素。 例如, III 期试验 中 每增加 1 个月会额外花费的中位值为 67.1 万美元。 临床 试验所需时间中位数 8.3 年,肿瘤药需 13.1 年 根据 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 2017 年报告, 药物研发从靶点识别到首次获批上市的平均时间是 13.8年。其中临床试验占据其中大部分。根据 Biostatistics 2018 年的报告, 不计准备时间,临床 I 至 III 期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 1.6、 2.9、 3.8 年,共计 8.3 年。不同治疗领域的临床试验所需时间 介于 5.9-7.2 年不等,肿瘤药则需平均需要 13.1 年。 临床试验长度的因素包括外包 (outsourcing)、疾病复杂程度、试验规模、受试者 招募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图 4. 临床试验 中位数时长(根据 美国 2000-2015 年间406,038 项试验统计) 图 5.临床试验费用中位数(根据美国 2010-2015 年间 726项临床试验费用统计 *Phase IP:在病人身上进行的临床 I 期试验 数据来源: Biostatistics 2018;安信国际 数据来源: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7 进入临床 I 期的新药能最终成功上市概率为 9.6% 根据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6 年的一篇报告, 临床试验各阶段中验证药物疗效的临床 II 期成功率最低,仅为 30-40%;而即使成功完成 III 期,仍然有 6-8%失败的概率。 从疾病领域看,成功概率最高的依次是 血液疾病 、感染、 眼科,而 肿瘤药的成功概率最低 。生物药 的成功率略高于化学药。此外, 获得 孤儿药认证的产品成功概率更高。 肿瘤药 中 ,处于临床 1 期的 获得 孤儿药 认证的肿瘤药 成功上市的概率为 23.0%,而未获得孤儿药认证的 仅为 6.7%。 图 6. 新药研发各阶段的成功率 (2012-2014) 图 7. 各疾病领域药物 从临床 1 期到成功上市的概率 数据来源: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6; 安信国际 数据来源: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6; 安信国际 5.9 6.2 6.3 6.3 6.4 6.6 6.9 7.1 13.1 0.0 5.0 10.0 15.0泌尿生殖 代谢 /内分泌 自身免疫 /炎症 中枢神经系统 传染病疫苗 眼科 心血管 感染 肿瘤 中位数时长(年) I期 II期 III期 49% 32% 62% 94% 64% 43% 72% 92% 0%20%40%60%80%100%小分子 生物药 26.1% 19.1% 17.1% 16.3% 15.3% 15.1% 14.7% 13.2% 12.8% 11.4% 11.1% 9.6% 8.4% 6.6% 6.2% 5.1% 0%5%10%15%20%25%30%血液疾病感染眼科其他代谢类胃肠道过敏内分泌呼吸泌尿学自身免疫所有领域神经系统心血管精神疾病肿瘤2018年 07月 16日 安信国 际 请参阅本报告尾部免责声明 第 5页 我国研发成本及 成功率具有 一定 优势 我国研发人员薪资、临床试验志愿者费用较欧美明显更低 。 且 人口基数决定我国患者人数较多, 使得 临床试验患者招募难度 较易且招募时间更短 。故我国新药研发成本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根据药明康德招股书,我 国临床前和临床试验各阶段的研究费用仅为发达国家的 30%-60%。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 更 多 采用针对 成熟靶点的 me-too、 me-better、 fast-follow 的 药物 研发策略 ,成功率 高于针对 全新靶点的药物研发。 表 2. 国内研发投入超过 1 亿元的部分国产新药 品种 公司 阶段 累计研发费用 马来酸 吡咯 替尼 恒瑞医药 III 期,报产 5.2 亿元 复方丹参滴丸 天士力 美国 III 期 3.72 亿元 HLX01 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 复宏汉霖 申报生产 2.9 亿元 HLX02 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 复宏汉霖 III 期 2.02 亿元 海泽麦布片 海正药业 III 期 1.53 亿元 Her2 单抗 -AS269 偶联 浙江医药 I 期 1.25 亿元 AT132 重组人源化抗 TNF抗体 丽珠医药 II 期 1.1 亿元 磷酸瑞格列汀片 恒瑞医药 报产后撤回 1.01 亿元 HLX04 贝伐单抗生物类似药 复宏汉霖 I 期 0.95 亿元 资料来源: 公开信息、医药魔方; 安信国际 图 8. 新药 研发成功率与其创新程度成反比 资料来源: Developing Novel Drug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018; 安信国际 新药研发是药企长期发展的动力 根据德勤报告,以欧美 大型 药企 ( big pharma)数据来看 ,研发回报率自 2010 年起逐年降低。 以 4 家 (包 括 艾伯维、 Biogen、新基、吉利德 ) 规模较老牌大型药企小的生物科技公司 来看 , 虽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 研发回报率在 10%或以上,远高于大型药企 。 药企也通过研发外包、收并购、购买产品权益( license-in)等不同策略提高研发回报率。此外, 免疫疗法、基因治疗等 新技术的突破, 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医药研发与应用中的延伸, 都 有望提升新药的研发回报率。 2016 年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一篇文章 估算了 经研发成功概率调整后,平均每个新药的净现值。 在临床前阶段,一款化学药和生物 药的 NPV 平均值分别为 0.37 亿和 1.04 亿美元。 由于生物药的成功概率略高,故在研发前期生物药的净现值显著高于化学药,但在进入临床 III 期及以后,这种差距迅速减小。 2018年 07月 16日 安信国 际 请参阅本报告尾部免责声明 第 6页 图 9. 经研发成功概率调整后,处于不同阶段的每个药品的净现值均值 资料来源: Nature Reviews | Drug Discovery 2016;安信国际 图 10. 药品现金流曲线示意图 资料来源: Nature Reviews | Drug Discovery 2005;安信国际 3 中国生物医药 发展 进 入快车道 根据 IMS 数据,中国整个医药市场 2016 年已经达到 1170 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药品市场。 而从 2007-2015 年间在研创新药和上市创新药数量衡量,中国对全球医药创新的贡献大约 4%,远小于美国的 50%。 同时 , 2015 年全世界创新药市场接近 6000 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占了不足 100 亿美元,其中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不到 5 亿美元 ,未来中国创新生物医药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由于技术 积累 、 海外人才回流、 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及政府资本的支持,中国医药创新进入发展快车道。部分企业实现产品的海外专利授权, 研发能力达到国际 水准 。 37 63 143 624 1533 2161 104 145 256 837 1687 2212 110100100010000临床前 临床 I期 临床 II期 临床 III期 申请上市 上市 NPV (US$millions) 小分子化学药 生物药 2018年 07月 16日 安信国 际 请参阅本报告尾部免责声明 第 7页 表 3. 2015 年至今鼓励医药创新部分重点政策梳理 时间 文件 重点内容 2015-08 国务院 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 44 号文) 提高审评审批质量、 鼓励药物创新 ,对临床急需创新药 (包括肿瘤、罕见病、儿童老年用药、先进技术、创新疗法等) 加快审评 。提出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2016-06 国务院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 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将在 10 个省(市)开展试点工作,促进医药创新 2017-03 CFDA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征 求意见稿) 加快引进国际新药,建立全球化竞争格局, 激励国内药企创新 2017-04 人社部 关于公开征求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有关意见建议的通知 逐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支持创新药品临床使用 2017-06 CFDA 成为 ICH 成员 监管体系国际化 (利于国产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进口药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格局国际化 2017-10 CFDA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改革临床试验管理;优化审评审批; 加强创新权益保护( 专利链接制度 ),上市 许可持有人制度 2018-04 国务院 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 构建专利预警机制, 保护原研产品专利 ;明确专利强制许可路径;完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 2018-04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 CFDA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为鼓励抗癌制药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 2018年 5月 1日起,国产和进口 抗癌药品增值税降低至 3%。 资料来源:各政府网站;安信国际 图 11. 国内创新药在研项目储备丰富 图 12. 2017年国内医疗健康行业细分领域 VC/PE融资情况 数 据来源: 中国药促会; 安信国际 数据来源: 中国药促会; 安信国际 66 262 65 38 12 52 80 12 11 5 050100150200250300申请临床 临床 I期 临床 II期 临床 III期 上市申请 化学 1.1类新药 生物 1类新药 0 1000 2000 3000医疗健康 医疗服务 医疗设备 研发外包 生物技术 医药行业 融资案例数量 融资案例规模(百万 USD) 2018年 07月 16日 安信国 际 请参阅本报告尾部免责声明 第 8页 表 4. 近年来国内 药企 自主研发产品授权海外公司 列表 企业名称 转让企业 药品 靶点 适应症 授权获益 时间 恒瑞医药 Arcutis SHR0302 JAK1 类风湿性关节炎 2.23 亿美元 2018 TG Therapeutics SHR1459 BTK 血液肿瘤 首付和里程碑费 3.5 亿美元 +销售分成 2018 SHR-1266 BTK 百济神州 新基 BGB-A317 PD-1 实体瘤 4.13 亿美元预付款和股权投资 +里程碑 9.8 亿美元 2017 默克雪兰诺 BGB-283 BRAF 实体瘤 首付款 +里程碑 2.33 亿美元 2013 BGB-290 PARP 实体瘤 南京传奇 杨森 LCAR-B38M BCMA 骨髓瘤 首付款 3.5 亿美元 2017 誉衡药业、药明生物 Arcus GLS-010 PD-1 实体瘤 首付款 +里程碑费 +商业化里程碑费 8.16 亿美元 2017 正大天晴 强生 TLR7 激动剂 TLR7 乙肝 首付款 +里程碑费 2.53 亿美元 2016 信 达生物 礼来 IBI308 PD-1 实体瘤 首付及里程碑 33 亿美元 2015 IBI301 CD20 淋巴瘤 3 个 双特异性抗体 康方生物 默沙东 AK-107 肿瘤 首付 +里程碑 2 亿美元 2015 和记黄埔 礼来 呋喹替尼 VEGFR 结直肠癌 首付及里程碑付款 8650 万美元 2013 阿斯利康 沃利替尼 c-Met 非小细胞肺癌 首付 款 2000 万美元 +1.2 亿销售里程碑费 2011 溥瀛生物 梯瓦 长效重组人血清 白 蛋白融合蛋白 白细胞减少 1000 万美元 2013 微芯生物 HUYA Biosciences 西达本胺 HDAC 淋巴瘤、实体瘤 2800 万美元 2006 资料来源:中国药促会 、公司资料 ;安信国际 2018年 07月 16日 安信国 际 请参阅本报告尾部免责声明 第 9页 4 生物医药 领域“独角兽”公司 介绍 4.1 歌礼生物 Ascletis 歌礼生物成立于 2013 年, 致力于研发和销售治疗癌症和传染性疾病的新药。 目前有 治疗丙肝、乙肝、艾滋病和肝癌的 创新药品种处于 不同研究 阶段,其中新型抗丙肝病毒药物丹诺瑞韦已获批上市。 可与丹诺瑞韦联合组成全口服丙肝药物的拉维达韦也进入临床 III 期阶段。为准备丙肝产品的销售,歌礼已组建由 145 名成员组成的销售 团队,也在浙江绍兴生产基地建立了年产能 1.3 亿片的一条片剂生产线。 公司 上市前 已完成 1.55 亿美元的融资 ,投资方包括 康桥资本 、 天士力 、 新加坡兰亭资本 、高盛、前海基金等。 表 5. 歌礼生物融资情况 日期 系列 金额 投资方 2015.08 3500 万美元 康桥资本 、 天士力 、 新加坡兰亭资本 2015.12 2000 万美元 高盛 2016.12 B 轮 1 亿美元 康桥资本 、 前海基金、分众传媒江南春基金会、蔡氏家族投资公司 、 高盛、天士力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安信国际 公司创始人 吴劲梓博士 , 国家“千人计划” 特聘专家,中科院药物所客座研究员。曾担任葛兰素史克 副总裁(美国),负责艾滋病新药的全球研发 。还曾先后担任加拿大 Ambrilia 生物制药公司副总裁 ; 美国安进公司部门主任;诺华美国资深研究员 、部门主管;安万特公司(美国)资深生化科学家 、 项目主管。拥有 20 多年新药研发经验, 负责和领导其团队成功开发多个世界领先的抗肿瘤和传染病的临床新药。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学位。 表 6. 歌礼生物发展里程碑 日期 发展里程碑 2013 公司成立 2012.07 获 Alnylam 肝癌 小核酸药物 ALN-VSP 大中华地 区独家权益 2013.04 获罗氏丙肝新药 Danoprevir( ASC-08)大中华地区独家权益 2013.04 获杨森 艾滋病创新药物 TMC310911 大中华地区独家权益 2015.03 ASC08 II 期临床试验数据公布: 台湾基因 1 型非肝硬化患者 经 12 周治疗后 治愈率达 94% 2016.06 ASC08+ASC16 全口服方案台湾地区 II 期临床试验中期数据发布, 12周治疗后治愈率 100% 2016.12 ASC-08 上市申请获 CFDA 受理 2017.02 ASC-08 进入 CDE 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2017.08 获 Medivir 丙肝核苷类 NS5B 抑制剂药物 ASC21(MIV-802)大中华地区 独家权益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医药魔方,安信国际 公司 在研产品覆盖 丙肝 、 艾滋病 、乙肝以及肝癌领域 ,其新型抗丙肝病毒药物丹诺瑞韦已获批上市, 是第一个国产新型丙肝药品。 另一新型丙肝药物拉维达韦已进入临床 III 期,若成功上市可与达诺瑞韦联合用药成为全口服丙肝治疗方案。公司另有以 VEGF 和 KSP 为靶点的, 针对肝癌 的产品在研。 表 7. 歌礼生物在研产品管线 在研产品 靶点 拟 适应症 临床进展 预计上市时间 授权方 ASC-08 NS3/4A 丙肝 获批上市 Roche 2018年 07月 16日 安信国 际 请参阅本报告尾部免责声明 第 10页 达 诺瑞韦 ASC-16 拉维达韦 NS5A 丙肝 III 期 Presidio ASC-09 (TMC310911) HIV-1型蛋白酶抑制剂 艾滋病 II 期 2020 Jassen ASC21 NS5B 丙肝 临床前 Medivir 先导药物鉴别 未披露 乙肝 临床前 自主研发 ASC-06 (ALN-VSP) VEGF&KSP 肝癌 I 期 Alnylam 先导药物鉴别 脂肪性肝炎 临床前 自主研发 资料来源:招股书、 ClinicalTrials,安信国际 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肝脏疾病, 通过血液传播, 是导致包括肝硬化及肝癌等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7 年,我国 HCV 患病率约1.82%,感染者约 2520 万人 。目前主要疗法为聚乙二醇干扰素加利巴韦林联合用药,其 24 周治愈率仅 60%。而以吉利德公司的 索 非 布韦 为代表的新型丙肝药物,12 周治愈率可达 90%以上。索非布韦在 2014 年,即上市第二年实现了 102.8 亿美元的 年 销售 额 峰值。 2017 年 12 月索非 布韦 在中国获批上市(商品名索迪华),定价 19660 元每 28 片,一个疗程( 12 周)治疗价格为 58980 元人民币。此外 2018年 5 月,针对所有病毒基因型的第三代全口服丙肝新药丙通沙( 索 非 布韦 /维帕他韦 )获批上市。 若每年有 1%的丙肝感染者得到治疗,根据索非布韦定价估算,国内丙肝市场规模约每年 150 亿元人民币。 达诺瑞韦 ,商品名戈诺卫 ,是一种 NS3/4A 蛋白抑制剂,是第一个国产的新型抗丙肝 DAA( direct-acting antivirals 直接抗病毒)药物。 2018 年 6 月 11 日获批上市,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共同使用,用于治疗丙肝。该产品在 2013 年 4 月由罗氏授权获得大中华地区的开发、生产与商业化的唯一独家权利。 拉维达韦 是一种针对丙肝 NS5A 靶点的泛基因型 DAA。可与达诺瑞韦和利巴韦林联合使用,构成全口服、无干扰素的抗丙肝病毒治疗方案。该产品预计在 2018 年 3季度提交新药申请。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全口服治疗方案的治愈率达到 99%( SVR12)。该产品在 2014 年 9 月由 Presidio 公司授权获得大中华地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唯一独家权利。 ASC21 是作用于 NS5B 靶点的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体外研究证明 ASC21 具有泛基因型的抗丙肝病毒活性。该产品预计 将在 2018 年 3 季度在国内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IND)。该产品在 2017 年 6 月由 Medivir 授权获得合成物质及抗病毒治疗专利产业的唯一及独家权利,在大中华地区开发、制造和商业化 ASC21 ASC09 是一种治疗 1 型艾滋病病毒( HIV-1)感染的,有潜力成为 best-in-class蛋白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基因耐药屏障。目前该产品已完成临床 I期及 IIa期试验,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及抗病毒活性。公司计划 2020 年在中国启动 IIb 期临床试验。 歌礼在 2013 年 7 月与 Janssen(强生子公司)达成在中国及澳门开 发、制造、商业化 ASC09 的唯一及独家许可权。根据公司招股书, 2017 年中国有 110 万人携带HIV, 10 万人为新感染者,接受治疗的患者比例为 66%。目前已上市的 蛋白酶抑制剂类 艾滋病药物 中, 阿扎那韦 2011 年 全球 销售峰值 15.7 亿美元, 2017 年销售额6.98 亿美元 ; 达芦那韦 2017 年全球销售额 18.2 亿美元。 ASC06 是一种 RNA 干扰的治疗肝癌的产品,能抑制与肝癌细胞生长相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纺锤体驱动蛋白( KSP)。 ASC06 已完成 I 期及 I 期延长试验,结果显示 50%接受 =0.7mg/kg 药物治疗的受试者病情接近稳定,一名受试者获得完全应答。公司预计 2020 年在中国启动 II 期临床试验。歌礼于 2013 年 7月继承了世方药业于 2012 年 6 月与 Alnylam 订立的有关 ASC06 的独家许可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