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农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农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农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农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农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昌盛宏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 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 鄂尔多斯市昌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昌盛宏业 农业开发 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0 年 7 月 项 目 名 称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昌盛宏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 建 设 单 位 : 鄂尔多斯市昌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昌盛宏业 农业开发 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 项目联系人: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 1 1.2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 1 1.3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结论 . 3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 4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6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7 第三章 建设条件 . 10 3.1 项目区概况 . 10 3.2 项目实施的基础和优势 . 12 第四章 市场需求与预测 . 15 4.1 市场分析 . 15 4.2 市场预测 . 17 第五章 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 18 5.1 园区建设原则和目标 . 18 5.2 发展 定位 . 19 5.3 建设规模 . 20 5.4 园区建设方案 . 20 5.5 基础设施建设 . 25 第六章 建设期限和进度安排 . 30 6.1 建设期限 . 30 6.2 建设内容 . 30 6.3 建设进度及安排 . 30 第七章 投资估算 . 33 7.1 投资估算依据 . 33 7.2 总投资估 算 . 33 7.3 资金筹措 . 39 第八章 环保与节能 . 41 8.1 环境保护 . 41 8.2 节能节水 . 44 第九章 组织管理与运行 . 46 9.1 组织管理 . 46 9.2 运行机制 . 46 9.3 项目建设中的管理 . 47 9.4 项目建成后的管理 . 48 9.5 项目主要管理 制度与方法 . 48 第十章 效益分析 . 50 10.1 社会效益 . 50 10.2 生态效益 . 50 10.3 经济效益 . 50 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 54 11.1 组织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 54 11.2 投资风险及应对措施 . 54 11.3 技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 55 11.4 自然风险及应对措施 . 55 11.5 政策风险及应对措施 . 55 11.6 对项目受益者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55 第十二章 建设招标 . 56 12.1 招投标组织 . 56 12.2 招投标依据 . 56 12.3 招投标范围 . 56 12.4 招标方式 . 56 12.5 招标程序 . 56 12.6 评标程序 . 57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 58 13.1 结论 . 58 13.2 建议 . 58 附表: 附表 1 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2 外购原材料费估算表 附表 3 外购燃料和动力费估算表 附表 4 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 附表 5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附表 6 无形资产和其 他资产摊销费估算表 附表 7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8 销售收入与税金估算表 附表 9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附表 10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附表 11 资产负债表 附表 12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附图: 附图 1 园区 地理位置 图 附图 2 园区现状图 附图 3 园区 功能分区 图 附图 4 园区 建设布局 图 附图 5 园区道路规划图 附图 6 园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乌审旗昌盛宏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昌盛宏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 1.1.2 项目建设单位 鄂尔多斯市昌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昌盛宏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1.1.3 项目主管部门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 人民政府 1.1.4 项目建设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 1.1.5 项目建设 性质 新建 1.1.6 项目建设 范围 园区沿 达嘎 路,以布寨嘎查为中心,建设范围 22705 亩 。 1.1.7 项目建设 期限 2010 年 -2014 年 1.1.8 项目 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 133774.8 万元,其中企业自筹 73774.8 万元 , 申请银行长期贷款60000 万元 。 1.2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1.2.1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 ( 1) 国农办【 2002】 175 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 ( 2)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2001-2015)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4) 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和 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科学技术部,国科发农社字 2001229 号) 乌审旗昌盛宏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2 (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9)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922号) ( 10)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 ( 11)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12) 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13)乌审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 14) 乌审旗新农村新牧区发展总体规划 ( 15)政府工作报告( 2010 年 1 月 19 日乌审旗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 16)乌审旗细毛羊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 2015 年远景目标 ( 17)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昌盛宏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 规 划基础资料 1.2.2 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 本项目依据 鄂尔多斯 市 乌审旗 的自然资源、政策资源和旅游市场资源, 在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 镇 ,拟建设 农牧业科技园区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包括: ( 1) 项目建设必要性 和可行性 ; ( 2) 项目建设条件 ; ( 3) 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方案 ; ( 4) 项目建设内容和方案 ; ( 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 6) 财务分析及经济技术评价 ; ( 7) 环境影响评价 ; 乌审旗昌盛宏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 ( 8) 项目组织与管理 ; ( 9)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1.3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结论 项目以探索形成荒漠产业化治理模式, 促进现代农牧业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乡村和谐共处 为目标,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项目建设技术条件成熟,基础条件完善,项目建设单位的生产组织条件成熟,建设方案切实可行。 项目建成后, 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 及乌审旗 城乡统筹的示范点 、 内蒙古乃至全国的荒漠化治理试验示范基地 、 国内知名的沙漠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对荒漠可持续治理与应用模式的创建和示范、实现区域产业集聚,集约经营,促进农业主导产业的飞速发展、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增强科技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 项目以高新技术应用与生态农业为主题,项目 建设 考虑到污染物的处理,因此,项目实施后不会产生污染,此外园区还将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对区域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影响。 综合上述分析,该项目实施后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项目是可行的。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将对乌审旗嘎鲁图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及早批准立项实施。 乌审旗昌盛宏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与 可行性 2.1 项目建设的 背景 2.1.1 中央统筹城乡发展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 园建设已成为我国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新的发展模式。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 2010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强调重点研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措施,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重点实施。 20 世纪 90 年代, 现代 农业 示范 园这一种创新性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由于其适应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对农业科技进步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园区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有效途径。 现代农业示范园 具有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等特点,能够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化要求组织生产和管理经营,进行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而且,现代农业 示范 园 可以 通过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从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上逐步引导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现代化和产业化之路。 国家科学技术部 2001 年印发的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中 指出,农业科技园区的 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 , 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 , 发挥区域优势 , 突出地方特色 ,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 , 促进传统农业的 改造与升级 ; 通过政府引导 , 社会参与 ,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 完善运行机制 ,促进体制创新 。 发展重点是引导园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 ; 引导园区农产品加工实现高效化和市场化 ; 引导园区设施农业实现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 ; 引导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和国际化 。 2.1.2 土地荒漠化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沙产业理论的提出使沙漠综合治理和沙漠资源开发成为可能,沙产业正在成为鄂尔多斯市乃至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乌审旗昌盛宏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5 当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 267.4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27.9%,也就是说我国近三成的土地受到了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荒漠化业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沙化地区的自然条件虽有恶劣的一面 , 但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独特的沙土地 ,又成为其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 20 世纪 80 年代 ,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沙产业理论 , 认为西部开发要积极发展沙产业。沙漠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 , 使得开发沙漠资源成为现实。 我国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五大草原,在内蒙古自治区 118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八大沙漠的一半和四大沙地的全部。应用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理论,把太阳光留住,把生物链延伸,“寓防治于开发 之中”,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类与生态双赢的新型平衡系统,决定着内蒙古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市多年来防沙治沙、用沙管沙,实现了由植被建设向产业发展的飞跃,逐步形成了绒、肉、乳、药四大绿色支柱,其中沙产业托起的“沙漠药圃”引人注目,甘草、沙棘、锁阳、麻黄、苦豆籽、螺旋藻等有顽强生命力的半野生中草药材,经过原产地认证,规模化种(养)植,规范化管理,多层次转化,市场化运作,品牌化打造,已成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的新型后续主导产业。 2.1.3 乌审旗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按照“天堂草原, 绿色乌审”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三个集中”,实现“三大转换”, 全力打造鄂尔多斯新的经济增长极 。 内蒙古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煤炭和石油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草原文化。 乌审旗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落实“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秉承“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之路,以统筹学和系统论为根本方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以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着力 点,建立城乡统筹长效机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1.4 昌盛宏业投资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致力于沙漠产业化治理模式的探索,高起点、高标准的打造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 乌审旗昌盛宏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6 鄂尔多斯市昌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是 2007 年注册成立的一家多元化经营的现代化企业。公司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节能建材生产和路桥、市政建设为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及新能源产业。为了积极响应市、旗两级政府关于在优势区域发展公司和农牧业和现代精品农牧业的政策号召,大力发展公司的长效基础产业,于 2009 年 3 月注册成立了鄂尔多斯市昌盛宏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建成一个配套完整的集种植、养殖、加工、科研培训和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园区致力发展沙漠产业,既可进行沙漠治理,又可形成适度开发型、环境保护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 是 对荒漠可持续治理与应用模式的创建和示范 的需要 。 沙漠治理的传统方法主要依靠国家投入,种植生态林治沙,这种治沙思路方法单一,难以对沙区进行多方位立体化综合治理,并且由于当地农民缺乏养护积极性,形成的 沙区植被较难长期保持。园区应用沙漠可持续性治理与应用新模式,在多方位立体化综合治理沙漠的同时,探索沙生植物的产业化开发,实现“沙害无害可利用资源”的转变。从生态、资源和城乡统筹等多视角考虑沙漠的治理与应用,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园区 发展形成 荒漠产业化治理生产和科研体系,研究 包含 荒漠化治理 的核心技术 : 防风固沙综合集成技术、农牧结合配套技术等,必然能在沙漠化土地治理中发挥 示范和试点的 独特作用。 2.2.2 园区 将沙漠治理 与城乡统筹 相结合, 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沙漠资源的基础上 探讨沙漠地区 可持续发展 的新模式 , 是 实 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需要 。 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关心农民生计的重要举措。沙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探讨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合理利用沙漠水源地资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园区在统筹安排农村牧区生产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基础上,加强新农村建设、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牧业,通过规模化经营、种养结合等方式, 乌审旗昌盛宏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7 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沙漠整治力度,营造整洁、卫生、文明的居住环境。 2.2.3 园区 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用工业 化 的理念来建设和管理 , 是 实现产业集聚,集约经营,促进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飞速发展 的需要 。 园区是现代农牧业在空间地域上的聚集区, 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用工业园区的理念来建设和管理 。 通过土地流转, 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管, 指导影响区域内 农业 要素配置,实现农业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可以使农业资源和投入要素如人才、销售网络、市场份额和资金投入等形成集聚效应,为区域内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产 业集聚以后,园区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可有效抵御分散经营带来的市场风险。此外,园区内部企业之间、农户之间形成密切的横向联系,在向外部拓展的过程中,又会同外部建立起更加广泛密切的联系,从而带动整个地区各个产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区域效应,园区产业的品牌效应也将更加明显。 2.2.4 园区建设 是 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的需要 。 园区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以毛乌素沙漠脆弱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荒漠化防治理论和方法,以沙漠综合治理技术创新为关键,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荒漠化生态 系统的恢复与保育技术进行研究,兼顾生态与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高效的生态经济型沙漠综合治理模式,最终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主要创新技术包括:荒漠植物保护、引种驯化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荒漠化防治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沙漠化逆转过程与技术研究;人工与荒漠植被服务功能研究等。 2.3 项目建设的 可行性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 已 高达 267.4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27.9%,土地荒漠化业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治理沙漠,利用沙化地区丰富和光热资源和独特的沙土地,开发建设现代农牧业 科技园区成为我国西部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3.1 符合 国家和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