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8年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8年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8年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8年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网络软化下的战略选择 (2018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8年7月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 人类历史正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这促使电信运营商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历程。 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创新,其内涵也不断地得到丰富。 近期,网络软化技术的发展再次使得电信运营商的数 字化转型的内涵得以扩展。转型从前期主要聚焦于业务层,发展为业务层、网络层和内部管理运营更加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并且,网络软化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成为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部分。 相比其前期单一的做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而言, 网络软化使得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不再仅停留于业务层转型, 更需要展开对企业内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 因为,网络软化使得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交付方式发生根本改变,对其核心能力提出了挑战,也从思维模式、 价值理念到人员技能和运营模式等都对电信运营商提出了全方位的转型要求。如何实现这样的全面转型是电信运营商在整个数字化浪潮中必须要交出的一份答卷。 本报告聚焦于网络软化进程中电信运营商普遍面临的三大重要问题,生态位选择、运营组织方式变革和人才队伍转型。报告力图为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给出一 些新的方向性和具体性的建议, 为政府推动电信行业升级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网络软化将给业务创新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网络业务的个性化也将提升客户体验,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大幅提升网络价值。因此,网络软化有望给电信业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推动电信运营商实现数字化转型。但要想获取 数字化转型的红利,运营商必须建立起后端网络的自主能力和前端网络产品的创新能力。 然而我国运营商的公司运营模式历来以项目管理为主,缺乏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是迎接更大的挑战建立强大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还是维持原有的运营方式, 大量的委托与外包?这是最终会决定运营商在未来生态中的生态位,未来的竞争优势,以及 转型路径和自身转型难度的问题。 研究后发现, 目前大部分电信运营商还处在这两种能力都较为缺乏的“维持型”生态位,即只能努力保有原有市场地位,而且价值空间仅能维持生存。面向未来,电 信运营商只有建立起前端网络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后端网络的自主能力, 才能逐步走向“业务拓展型”生态位,即可以通过拓展前端市场,获得较多的价值空间,并最终向“双向拓展型”生态位努力,即可 以同时通过拓展前端市场和压降后端网络成本,获得更为理想的价值空间。 为实现生态位的演进,在未来的转型中,运营商需要建立适应于转型的机制,吸引具有 IT 专长的人才和培养 ICT 复合型人才,培育和保留住一支数字化转型的优秀人才队伍, 并创新运营模式和业务交付模式,建立起极大的竞争优势。 为了便于大家在阅读中对内容的理解, 有必要明确核心关键词的内涵。一是,本报告研究的电信业专指拥有网络资产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的集合, 个体的运营商所面临的数字化转型问题反映了电信业发展的普遍问题。二是, “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概念目前在业内被广泛采用,内涵非常丰富。本报 告所涉及的内容,属于电信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并非全部。 主要由网络软化带来的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重构、流程再造、思维模式 、企业文化、人员技能等一系列的转型,是电信运营商进行上层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第三,本报告中提到的网络产品创新是专指网络服务产 品而非互联网平台类的业务或网络设备产品。 目 录 一、生态位选择 . 1 (一) 网络软化驱动力 . 1 (二) 网络架构重构 . 2 (三) 运营商所处的新生态 . 3 (四) 运营商的生态位选择 . 6 1. 四种生态位 . 6 2. 生态位选择所需的决策 . 8 3. 生态位演进路径建议 . 17 二、运营组织方式变革 . 19 (一) 运营组织架构变革 . 20 (二) 网络运维层变革 . 21 1. 由纵向垂直化专业分工,转变为横向水平化分层管理 . 21 2. 增强软件编程能力,壮大 IT 研发团队 . 22 3. 增加对网络微功能软件的管理和维护 . 23 4. 增加编排管理新职能 . 24 5. 运维保障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 24 (三) 网络产品研发与运维层变革 . 25 1. “网络切片”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 25 2. 开发和运营的一体化 . 26 3. 呈现分布式、小团队需求 . 27 (四) 产品层与网络层的运营衔接 . 27 (五) 变革带来的冲突与挑战 . 29 1. “尽力而为”和“5 个 9 保障”的矛盾 . 29 2. “传统的管理和考核方式”与“变革思维”的冲突 . 30 三、人才队伍转型 . 31 (一) 人才需求 . 31 1. 能力需求变革 . 32 2. 人才规模需求 . 33 (二) 人才供给 . 36 1. 全行业面临 IT 人才短缺 . 36 2. 初中级 IT 人才愈发紧缺 . 36 (三) 人才竞争 . 37 (四) 人才获取 . 38 1. 外部获取 . 39 2. 内部培养 . 40 四、结束语 . 42 附录 . 4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18 年) 1 一、生态位选择 (一) 网络软化驱动力 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连接主体 、应用场景多样化,通信网络需求发生着两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一是,连接数量和流量规模的爆发式增长,根据爱立信预测,2016 年到 2022 年全球连接数量将从160 亿增长到 290 亿, 年均复合增速为 10.4%,同期全球数据流量规模将以 42%的年复合增速增长; 二是, 客户对网络的容量、 速率、时延、稳定、安全、规模等性能的要求不尽相同,而且要求“按需供给” 。以上网络需求的两个变化,要求网络既要有足够的容量或者高度的可扩展性,满足需求规模的爆发,又要具备高度的弹性、灵活性、隔离性,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和“按需供给”的需求变革。 另外,互联网巨头顺应“云网融合”的趋势,进入基础通信领域(如图 1 所示) 。过去几年,互联网巨头凭借其极强的 IT 能力,在云服务提供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现在, 伴随业务和应用上云的趋势,以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云服务商以降低自身运营成 本、满足客户“云网融合”需求为出发点,开始构建 DCI 网络,并通过“云”+“网”融合的营销方式和提供在线自助管理的服务方式,抢占基础通信服务在企业市场的价值空间。 电信运营商需要以更灵活、 更优质、 更低成本、更快速的网络服务,应对来自互联网企业的竞争。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图 1 ICT 产业变化 而电信运营商的传统网络架构,不能满足其应对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网络构成复杂,资源难以协同,缺乏灵活性、可扩展性 ;二是,传统网络架构下业务难以融合,新业务开发困难,难以 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三是,传统网络规划、建设和运维复杂,运营成本高。因此, 引入 SDN/NFV、云计算、大数据、AI 等新型信息通信 技术,重构网络架构,实现管道的软化、云化、智能化升级,是电信运营商满足市场需求,应对市场竞争,突破数字化转型瓶颈的核心路径。 (二) 网络架构重构 未来通信网络架构将演变为三层架构,基 础资源层、网络功能层和网络功能管理编排层(如图 2 所示)1。 1参考资料:ESTI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sation -Update White Paper;AT&T,Domain 2.0 Vision White Paper; SDN/NFV 产业联盟,NFV 产业发展白皮书;中国移动, NovoNet2020 愿景; 中国电信, CTNet2025网络架构白皮书;中国联通,新一代网络架构白皮书(CUBE-Net2.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18 年) 3 图 2 通信网络的三层架构 其中,第一层是共享的网络资源,基于虚拟化 OS,所有的硬件资源实现云化、共享,支撑利用率弹性 伸缩、灵活调用;第二层是软化的网络功能,网络功能以软件形式出现,便于修改、升级、编排、调用、扩展;第三层是智能化的协同管理编排, 基于 IT 方式,实现网络功能、性能的自动化编排与管理。 (三) 运营商所处的新生态 新网络架构下,电信运营商所处的产业新生态由六部分构成: 一是,供应商。NFV 技术推动软硬件分层解耦,产业链被拉长,虚拟化 OS 提供商、VNF 提供商、VIM 提供商、VNFM 提供商、NFVO 提供商等新生主体出现,原产业链中的通信设备提供商向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而运营商对其供应商的议 价能力,取决于电信运营商新型网络的标准制定、设计、研发与运维 能力,以及产业生态的构建能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4力(下文简称“网络自主能力”)的强弱。 二是,企业市场竞合者。 互联网公司基于其云服务能力和 DCI 网络能力,抢占企业通信市场空间,成为电信运营商在企业市场的“竞争者” (目前互联网公司主要通过租赁运营商接入网的方式,实现其“最后一公里”的接入能力,因 此互联网公司也是电信运营商在企业市场的“合作者” ) 。而通信设备提供商巨头与 IT 设备提供商巨头均具备进入企业通信市场所需的 IT 能力和 CT 能力。因此,电信运营商对新型网络的自主能力,以及网络产品的创新、运维能力(下文简称“网络产品创新能力” ), 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是,大众市场竞合者。 面向大众市场大量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电信运营商因仅靠一己之力无法全 部满足,而选择开放其业务编排能力 API,充分利用第三方应用开发商的创新能力与垂直领域专业能力,挖掘长尾市场价值,因此第三方应用开发商成为运营商的“合作者” 。但,如果运营商的网络产品创新能力不及第三方,运营商将面临沦为单纯的基础通信管道提供者的压力,对行业实现新的增长极为不利。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三方应用开发商对运营商存在一定的 “竞争者”属性。因此,运营商与第三方应用开发商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运营商网络产品创新能力的强弱。 四是,购买者, 包括大众客户与企业客户。与遭遇“天花板”效应的大众通信市场不同,随着产业互联 网的快速发展,企业通信市场展示出巨大的价值空间。而且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服务技术的推动下,信息通信服务不断创新与融合发展,信息通信服务提供主体的类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