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牧5号”红三叶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287-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鄂牧5号”红三叶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287-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鄂牧5号”红三叶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287-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鄂牧5号”红三叶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287-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鄂牧5号”红三叶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287-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鄂牧5号”红三叶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287-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B 40 备案号: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42 DB42/T 1287-2017“鄂牧5 号”红三 叶高效栽 培技术规 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rifolium pratense L.cv.Emu No.5(报批稿)2017-10-20 发布 2017-11-20 实施 湖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2/T 1287-2017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生产环境.2 5 播种前准备.2 5.1 种子处理.2 5.2.1 种子质量.2 5.2.2 根瘤菌接种.2 5.2.3 药剂拌种.2 5.2 整地.2 5.3 基肥.3 6 播种.3 6.1 播种期.3 6.2 播种量.3 6.3 播种深度.3 6.4 播种方式.3 7 管理.3 7.1.查苗补苗.3 7.2 杂草防除.4 7.3 施肥.4 7.3.1 苗肥.4 7.3.2 追肥.4 7.4 灌溉与排水.4 7.4.1 灌溉.4 7.4.2 排水.4 7.5 病虫害防治.4 8 刈割利用.5 8.1 刈割.5 8.1.1 刈割时期.5 8.1.2 留茬高度.5 8.1.3 刈割茬数.5 8.2 利用.5 8.2.1 青饲.5 8.2.2 放牧.5 DB42/T 1287-2017 II 8.2.3 干草.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鄂牧5 号”红三叶.7 DB42/T 1287-2017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GB/T 1.1-2009 标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的 结构 和编 写 给出 的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湖 北省 农业 科学 院提出。本标准 由湖 北省 农业 科学 院归口 管理。本标准 起草 单位:湖 北省 农业科 学院 畜牧 兽医 研究 所、湖 北省 畜牧 技术 推广 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鹤 山、刘 洋、蔡传鹏、田 宏、熊军波、蒲跃进、陈 明新、李晓锋、索效军、张 年、杨前 平、熊 琪、陶 虎、熊 秀红。DB42/T 1287-2017 1“鄂牧 5 号”红三 叶高效 栽培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鄂牧 5 号”红三 叶的 生产 环境、播种前准备、播 种、管理 和刈割利用技术 要 求。本 标准 适用 于 湖 北地 区“鄂牧 5 号”红三 叶 的 栽培利用。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对于 本文 件的 应用是 必不 可少 的。凡 是 注日期 的引 用文 件,仅 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文 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所 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文 件。GB 6141 豆科 草种 子质量 分级 GB/T 8321.9 农 药合 理使 用准则(九)GB 12475 农药 贮运、销 售和使 用的 防毒 规程 NY/T 1342 人工 草地建 设 技术规 程 NY/T 1343 草原 划区轮 牧 技术规 程 3 术 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标准。3.1“鄂 牧5 号”红 三叶 Trifolium pratense L.cv.Emu No.5 湖北省 农业 科学 院畜 牧兽 医研究 所选 育,2015 年 通 过全国 草品 种审 定委 员会 审定,登 记号 478。3.2 单播 single planting 在同一 地块 上,只种 植一 种(品种)牧草 或饲 料作 物的种 植方 式。DB42/T 1287-2017 2 3.3 混播 mixed planting 在同一 地块 上,同期 混合 种植两 种或 两种 以上 牧草 的种植 方式。4 生 产环 境 大面积 种植 时 选 择较 开阔 平整的 地块,以便 机械 作 业。进行 种子 生产 时应 考 虑充足 的光 照和 传播花粉 的昆 虫等 条件;壤 土、砂 壤土 和黏 土均 可栽 培,土 壤适 宜 pH 值 5.5 7.5;种子 适宜 发芽 温度 15 25,低于 5 或高 于 40 时种 子发 芽受抑。植 株生 长适 宜气 温为 20 25,可耐-15 的严 寒,超过 35 时 生长 受 阻。草 地建 设应符 合 NY/T 1342 中 的 规定。5 播 种 前 准备 5.1 种子 处理 5.2.1 种子 质量 选用经 过检 疫和 检验、无 病虫害、符 合 GB 6141 中 规 定的 三 级 以上 的种子。5.2.2 根 瘤菌 接种 初次 播 种地 需 用 根瘤 菌 剂 拌种。接种 后应 及时 播种,防止 太阳 曝晒。5.2.3 药 剂拌 种 在病虫 多发 地区,防 治地 下害虫,可 用杀 虫剂 拌种;防治 病害,可用 杀菌 剂 拌种。接种 了根 瘤菌的种 子不 得再 进行 药 剂 拌种。5.2 整地 清除 生 产地 残茬、杂草、杂物,耕 翻、平整 土地;如 在农田 进行 种子 生产,可 开厢以 便于 排水,厢宽 3 m,厢 沟 深 15 cm 20 cm,宽 30 cm。DB42/T 1287-2017 3 5.3 基肥 在翻耕 前 每 公顷 施基 肥(农家肥、厩肥)15000 kg 30000 kg,过 磷酸 钙 600 kg 750 kg。6 播种 6.1 播种 期 低山丘 陵平 原地 区秋 播,时间 为 9 月底至 10 月初。二高山 地区 宜春 播,4 月 下旬 至 5 月 上旬播种。6.2 播种 量 单播时,以 刈割 为利 用目 的,若 条播,播量为 7.5 kg/hm210.5 kg/hm2,若撒 播,播 种量 适当增加 30%50%;以收 获 种子为 目的,条 播时,播 种量 为 6.0 kg/hm29.0 kg/hm2,撒播时播 种量 适当增加。与多 年生 黑麦 草 或鸭茅 混播,若以 放牧 利 用,则种 子混 播比 例以 1(红 三叶):4(黑 麦草或鸭茅)为 宜,红三 叶 播 种量为 其单 播时 的 25%30%;若 以割 草地 利用,则 混播比 例定为 1:1,红三叶 播种 量为 其单 播时 的 60%70%。6.3 播种 深度 条播时 播种 深度 或覆 土厚 度以 0.5 cm 1.0 cm 为宜;撒播时 可在 播种 后轻 耙地 面 以 代 替覆 土 措施,使 种子 与土 壤紧 密接 触。6.4 播种 方式 采用条 播、撒播。条 播时,以割 草为 主要 利用 方 式 的,行距 20 cm 25 cm,以收种 子为 目的时,行距 为 40 cm 50 cm。人工 撒播 时 可 用小 型手 摇播种 机播 种,也可 将种 子与细 沙混 合均 匀,直接用 手撒 播。7 管理 7.1.查苗 补苗 检查出 苗成 苗情 况,对 缺 苗地段 及时 补播。DB42/T 1287-2017 4 7.2 杂草 防除 幼苗较 弱,及时 清除 杂草。混播 草地 及时 清除 有毒 有害杂 草;单播 草地 可通 过人工 或化 学方 法清除杂草。除草 剂要 选用 选择性 清除 单子 叶植 物的 一类药 剂,以免 毒害 红三 叶。使 用化 学方 法除 杂草时要 按照 农药 产品 标签 或 GB/T 8321.9 和 GB 12475 的规 定使 用农 药,控制 施药剂 量(或浓 度)、施药次 数和 安全 间隔 期。7.3 施肥 7.3.1 苗肥 在幼苗 34 片 真叶 时要 根 据苗情 及时 追 施 苗肥,使 用尿素 或复 合肥,施量 75 kg/hm2,可 撒施、条施或 叶面 喷施。7.3.2 追肥 以割 草为 利用 方式 的红三叶 草地,每次 刈割 后 追 施肥 料,以过 磷酸 钙为 主,施 量 为 150 kg/hm2300 kg/hm2,可 以撒 施、条 施。混 播草 地中 禾本 科牧 草长势 较弱 而红 三叶 生长 过旺时 追施 氮肥;红三叶生 长不 良,而禾 本科 牧草生 长正 常时 则追 施磷 肥。7.4 灌溉 与排 水 7.4.1 灌溉 湖北 地区 草地 改良 或以 放 牧、割草 为主 的红 三叶 人 工草 地 成苗 后通 常不 需要 灌溉,但 以生 产种子为目 的 时 视情 况适 当浇 水,以 保证 种子 产量。7.4.2 排水 多雨 季节,及 时排 水,防止 涝害 发生。7.5 病虫 害防 治 病虫害 防治 要以 预防 为主,一旦 发生 要采 取控 制措 施。红 三叶 锈病 可用 波尔 多液、石硫 合剂 喷洒防治;红 三叶 菌核 病可 用 1:50 的 青矾 水浇 灌或 喷洒多 菌灵;红 三叶 黑斑 病可采 取及 时而 频繁 的刈割来 避免。红三 叶虫 害 主要有 三叶 草根 瘤象 甲、蚜虫、叶 蝉等,可 用 低毒、低残留 药剂 进行 喷洒,DB42/T 1287-2017 5 禁止使 用国 家明 令禁 止的 高毒、剧 毒、高残 留的 农药 及其混 配农 药类型。无 论 使用哪 一种 药物 防治,红三叶 喷药 后 10 d 内不 能 饲喂畜 禽。8 刈割 利用 8.1 刈割 8.1.1 刈 割时 期 适宜刈 割期 为初 花期,湖 北地区 全年 可刈 割 3 5 次。8.1.2 留 茬高 度 留茬高度 2 cm 3 cm 为 宜。8.1.3 刈 割茬 数 在高 海拔 地区 可全年 刈割 利用,全年 可刈 割 3 5 次;在低 海拔 地区 夏季 高温 多伏旱,应 在 6月底 之 前停 止 刈 割,以利 其越夏。8.2 利用“鄂 牧 5 号”红 三叶 可 直 接放牧 或刈 割后 晒制 干草。8.2.1 青饲 鲜草 刈割 后 可 直接 饲喂 家 畜,但要 控制 牛、羊饲 喂 量,以免 引起 臌胀 病;猪、鸡、鸭、鹅 可直接采食 或与 精饲 料混 合饲 喂。发 霉变 质的 红三 叶牧 草不允 许饲 喂畜 禽。8.2.2 放牧 混播草 地可 直接 放牧,秋 季放牧 要在 露水 消退 后进 行,以 免采 食后 引起 拉稀。放牧 利用 应符 合NY/T 1343 中 的规 定。DB42/T 1287-2017 6 8.2.3 干草 天然干 燥时 在刈 割后 现场 晾晒,可 适当 翻晒 1-2 次,至 含水 量 40%左 右搂 草,再 集中 晾晒,减少田间 机械 损失。也 可利 用机械 设备 进行 烘干 来调 制干草。DB42/T 1287-2017 7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鄂 牧5 号”红 三叶“鄂牧 5 号”红 三叶 为 豆 科 三叶草 属短 多年 生植 物,茎直立 或斜 生,分枝 力强,株 高 90 cm 102 cm;掌 状三 出复 叶,小叶长 椭圆 形。头 状花 序 腋生,含 小花 95150 朵;花 瓣蝶 形,红 色或 紫红色;种子 肾形,黄 褐色,种子 千粒 重 1.612 g。该 品种 草 质优 良,适口 性好,牧草 产量 高。分枝期干物 质 粗 蛋白 含 量 22.8%,粗 脂肪 含量 3.4%;干 草产 量 9000 kg/hm212000 kg/hm2。适宜 湖北地区栽 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