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30 B 45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T 964 2017 病死猪堆 积自然发 酵技术规 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natural heap fermentation for the pigs died from disease 2017-10-23 发布 2018-01-01 实施 江 西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36/T 964 2017 I 目 次 前 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堆 积发 酵.2 5 堆 积发 酵料 处置.3 DB36/T 964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 照GB/T 1.1-2009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的结 构和 编写 规则 给出 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 由江 西省 农业 厅提 出,江 西省 畜牧 业标 准化 技术委 员会 归口。本标准 由江 西省 畜牧 技术 推广站 负责 起草。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吴志 勇、徐 晓云、张 磊、吴志 坚、余 峰、邱俊、万 华敏、徐俊 杰、宋方 坤、胡爱明、钟玮、赖 作金。DB36/T 964 2017 1 死 猪堆积 自然发酵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 病 死猪 堆积 自然发 酵的 堆积 发酵 以及 堆积发 酵料 处置。本标准 适用 于因 机械、一 般性疾 病死 亡的 猪只。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18596 畜禽 养殖 业污 染物排 放标 准 GB/T 17824.1 规模 猪场 建设 NY/T 388 畜禽 场环 境质 量标准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病死猪 本标准 中病 死猪 是指 在生 产过程 中,由于 机械、一 般性疾 病等 死亡 的猪 只,中华 人民 共和 国动 物防疫法 所 规定 的一、二 类动物 疫病 不适 用于 本标 准。3.2 病死猪 堆积 自然 发酵 在有氧 或厌 氧的 环境 中利 用自然 细菌、真 菌等 微生 物对病 死猪 进行 自然 分解 的过程。3.3 发酵基 料 在堆积 自然 发酵 中,能被 微生物 利用、构 成细 胞代 谢产物 碳素 来源 的物 质,主要是 锯末、稻 壳和 稻草等。3.4 氮源 DB36/T 964 2017 2 本标准 中的 氮源 指堆 积自 然发酵 的病 死猪。3.5 碳/氮比 每Kg堆 料中 碳重 量与 氮重 量的比 值。4 堆积发 酵 4.1 场地选 择 病死猪 自然 发酵 间选 址应 符合GB/T 17824.1、GB 18596、NY/T 388 要求。4.2 堆积发 酵间 养殖场 可以 根据 规模大 小 设计多 个发 酵单 元。每 个 发酵单 元以30m350m3为宜,三面 墙体:长5m 8m,宽 3m,墙体 高2m,顶棚 高2.5m 3.0m,地 面使 用 水泥硬 化,要 求地 面做 防 渗处理 并高 出周 围地 面10cm厚,避 免雨 水浸 入渗 漏到 地表层,屋 顶使 用彩 钢瓦 或普通 屋顶,要 坚固 防风,周边设 有围 墙(见下 图)。图1 堆积 发酵 间设 计 4.3 操作步 骤 4.3.1 发酵基 料 4.3.1.1 发 酵基 料C/N 参 考指标 表。表1 发酵 基料C/N 参 考指 标(以 干物 质计)DB36/T 964 2017 3 序号 发酵基 料 碳()氮()碳:氮 1 锯末 49.18 0.10 491.8:1 2 稻壳 40.91 0.55 74.3:1 3 稻草 42.30 0.72 58.7:1 4.3.1.1 发酵基 料选 择。根据 当地 资源情 况,选择 锯末、稻 壳、稻 草等 一种 或多 种混 合作为 发酵 基 料。4.3.2 堆积发 酵 4.3.2.1.1 堆料 选用含20%水 分的 发 酵基 料 放入发 酵池中 作为 垫料,垫料厚 约30cm,确 保垫料 层、发 酵池四 周边 缘都覆盖 碳源,将 病死 猪放 入发酵 池中,病 死猪 四周 都应有 足够 的碳 源,病死 猪覆盖 碳源 厚度 约为30cm,覆盖完 全后可逐层放入病死猪,到距离顶棚1m 时为止,堆 积自然发酵顶层堆料厚度 至少60cm 以 上,堆料控制 碳氮 比为25:130:1,以1000kg 发酵 基料 中 放置病 死猪300kg 400kg。在一 个发 酵单 元内,以放入最 后一 批病 死猪 为止,作为 一个 批次。4.3.2.1.2 换池 当堆积 自然发 酵90d 时,把 堆积肥 料转移 到另 一个发 酵池内,调节 垫料 的温湿 度,进 入 二次 发酵。再次发 酵90d 后,未 见软 骨 组织,第二 阶段 堆积 自然 发酵结 束,可清 理干 净准 备下一 次发 酵。4.3.3 温湿度 堆积自 然发 酵过 程中,堆 积自然 发酵 湿 度 保持40%60%,温度 保持 在55 70。温 度高 于70,对堆体 适当 增加 翻耙 次数;温度 低于55,可 通过 压实堆 体、调节 堆体 湿度 等方式 进行 调整。4.3.4 记录 做好病 死猪 堆积 自然 发酵 相关记 录,包括 记录 病死 猪处理 量、堆积 自然 发酵 日期、温度、湿 度等,记录资 料妥 善保 存至 少两 年。5 堆积发 酵料 处置 5.1 制 作成 有机 肥原 料 堆料经 过6个 月以上 自然发 酵分解,堆料 中的 病原微 生物、寄生虫 等均 已被杀 死,堆 料已经 腐熟,外观成 黑色 颗粒,犹 如腐 殖质物 质,可作 为有 机肥 料原料。5.2 作 为再 次发 酵基 料 部分未 完全 腐熟 的堆 料(如表面 覆盖 物、未完 全分 解的骨 头等)可 作为 再次 发酵的 基料。A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