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泄漏应急处置规范DB41/T 1933-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氨泄漏应急处置规范DB41/T 1933-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氨泄漏应急处置规范DB41/T 1933-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氨泄漏应急处置规范DB41/T 1933-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氨泄漏应急处置规范DB41/T 1933-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氨泄漏应急处置规范DB41/T 1933-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13.200 C 7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933 2019 氨泄漏应 急处置规 范 2019-11-21 发布 2020-02-21 实施 河 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41/T 1933 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应 急响 应.1 5 防 护措 施.2 6 安 全确 认.3 7 现 场恢 复.3 DB41/T 1933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河 南省 承压 类标 准化技 术委 员会 提出 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 南省 锅炉压 力容 器安 全检 测研 究院。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李 勇、任 刚、赵 彦杰、杨 俊浩、欧俊、王 峰、李 永赞、李 连爽、张齐、张 永红、赵中艳、席 净、张立 国、刘璞、张亚 超。DB41/T 1933 2019 1 氨 泄漏应 急处置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 涉 氨场 所 氨 泄漏应急 处置 的 术语 和定 义、应急 响 应、防护措 施、安全确 认 和 现场 恢 复。本 标准 适用 于 氨 的储 存、使用单位 编 制氨 泄漏 应急 预案和 涉氨 设备 发生 泄漏 事故时的 应 急处 置。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 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 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2890 呼 吸防 护 自吸 过 滤式防 毒面 具 GB 12268 危险 货物 品名 表 GB/T 18664 呼 吸防 护用 品 的选择、使 用与 维护 GB 20266 耐化 学品 的工 业 用橡胶 靴 GB/T 24536 防 护服 装 化 学防护 服的 选择、使 用和 维护 AQ 6102 耐 酸(碱)手套 HG/T 20660 压 力容 器中 化 学介质 毒性 危害 和爆 炸危 险程度 分类 标准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涉氨设备 生产工 艺中 储存 和输 送氨 的设备 及其 附件。3.2 应急预案 为有效 预防 和控 制可 能发 生的事 故,最大 程度 减少 事故及 其造 成损 害而 预先 制定的 工作 方案。3.3 应急处 置 在应急 响应 过程 中,为 最 大限度 地降 低事 故造 成的 损失或 危害,防止 事故 扩 大,而采 取的 有效 措施或行动。4 应急响应 4.1 启动应 急预案 4.1.1 氨泄漏 事故 发生 后,事故 单位主 要负 责人 应立 即赶 到现场 组织 事故 应急 处置,如事 故单 位主 要负责人 不能 及时 到达,事 故现场 其他 负责 人应 临时 担任 应 急处 置 总 指挥,成立 现场 应急 处置 领导 小组,由主要 负责 人担 任总 指挥,组织 协调 事故 应急 处置。DB41/T 1933 2019 2 4.1.2 立即停 止涉氨 设 备运 转,并切断 涉氨 场所 的电 源(事故应 急电 源除 外)。4.1.3 组织撤 离泄 漏污 染区 人员 至安全 地带,隔 离泄 漏区,严格 限制 人员 及车 辆进 入,并 严禁 动火。4.1.4 组织 技 术人 员判 明具 体泄 漏部位,确 认自 动喷 淋装 置是否 投入 使用。4.1.5 如有人 员被 困,则应 立即 组织 人 员佩 戴有效 个体 防 护用品 后实施 营救,禁止 在没有 佩戴 有效 个体 防护 用品 的情 况下 进入 可能危 害健 康的 环境 中。4.1.6 启动应急 排 风系 统,加强 事故 现 场通 风,降低 事故 现场 的 氨气 浓度。4.2 事故报告 4.2.1 氨泄漏 事故 发生 时,现场 救援负 责人 应立 即向 主管 部门和 应急 部门 报告。报 告内容 应包 括:事故发生 时间、地 点、泄漏 部位氨 的总 量、现场 状况、联系 人、联系 电话 等。4.2.2 如有人 员伤 亡,应立即 拨 打急救 电话。4.3 隔离和 疏散 4.3.1 根据储 氨量 及泄 漏情 况、地理位 置、气象 条件(风 向、风速)、周 边建 筑等 情况设 立事 故隔 离区,设 置警 示标 识牌,禁 止无关 人员 和车 辆 进 入。4.3.2 立即 疏 散隔 离区 及周 边群 众,严 禁烟 火。5 防护措 施 5.1 个体防 护 5.1.1 事故救 援人 员 应 做好 自身 防护,确保 自身 安全,应 相互配 合,不应 单独 行动,事故 现场 禁食、禁饮水。5.1.2 救援人 员 穿 戴的 防护 服、防毒面 具、呼吸 器等 防护 用品 应 符合 相应 的 国 家标 准 或行 业标 准。5.1.3 救援人 员防 护用 具 应 按GB/T 24536 的 要求 选择 防氨 渗、防静 电 的 化学 防护 服,选 择符 合GB 20266要求 的 工业 用橡 胶靴,选 择符合 AQ 6102 要求 的耐 酸(碱)手 套。5.1.4 救援人 员应 佩戴 符 合GB/T 18664 要 求的 呼吸 器。5.2 监控措 施 5.2.1 事故救援 人员 应 熟悉 场所 布局及 工艺 控制 流程,或 由事故 单位 熟悉 工艺 流程 的技术 人员 协助 现场指导 工作。5.2.2 救援人员 操 作涉 氨 设 备上 的阀门 时应 准确 无误,避免 误操 作。5.2.3 事故救 援人 员应 按预 案的 要求携带 和 使用 防爆 器材。5.2.4 安排相关 人员 随 时采 集、检测,空气 中氨 的浓度、地表污 染度,及 时汇 报 抢 险救援 领导 小组。5.2.5 在应急 处置 过程 中,随时 关注救 援人 员健 康状 况,及时清 点救 援人 员。5.2.6 现场 救 援领 导小 组 负 责人 密切注 意各 种危 险征 兆,如 遇 事 故泄 漏加剧 时,或 有失控、起 火、爆炸等危 险征兆 时,应及 时 下达撤 退命 令,事 故救 援 人员收到 事 先规 定的 撤退 信号后,应迅 速撤 退至 安 全地带。5.3 现场勘查 5.3.1 泄漏部 位周 围应 根据 事故 现场情 况 建 立水 幕,以达 到 稀释、溶 解泄 漏 的 氨,并保证 救援 期间 水幕覆盖 的吸 收效 果。5.3.2 由熟悉 设备 工况 的救 援人 员,佩 戴 符 合要 求的 防护 用具进 入现 场。DB41/T 1933 2019 3 5.3.3 根据现 场勘 查勘查 情况,研究制 定抢 险救 援方 案,要根据 可能 产生 的异常 情 况,制定 备选 方案。5.4 漏点控 制 5.4.1 救援人 员进入 事故 现场 应 立即切断 氨 泄漏 设备 相连 接的所有 阀门,迅速 隔离 氨源。5.4.2 救援人 员应 根据 漏点 形式(点、缝隙)宜 采用 耐氨 型 封堵 设备 对漏 点部 位进 行 控制。5.4.3 阀门处 泄漏 宜采 用 耐 氨型 阀门堵 漏工 具组 进行 控制。5.4.4 法兰处 泄漏 宜采 用 耐 氨型 专用法 兰夹 具 进 行漏 点 控 制。5.5 余氨转移 5.5.1 现场氨 漏点 得到 有效 控制 后,应 对事 故现 场余 氨进 行转移 处理。5.5.2 转移余 氨应 制定 详细 的方 案。5.5.3 接收余 氨 的 压力 容器 及连 接管道 等设 备应 采用 耐氨 腐蚀材 料。5.5.4 转移余 氨用 动力 设备 应具有 防爆、耐 氨腐 蚀 的 性能。6 安全确 认 6.1 事故消 除确 认 6.1.1 应对氨 泄漏 设备 进行 严格 检查,确认 事故 危险 状态 已消除。6.1.2 再次确 认 对 氨泄 漏设 备进 行 有效 隔离,以 备 后 续事 故 调查 工作 开展。6.1.3 对事故 现场 的其 他设 备、救援用 具以及 建筑 物、路 面 等采 取可 靠措 施 进 行清 洗,消除 氨的 污染。6.1.4 现场通 风,对事 故周 边空 气 氨气 浓度 进行 监测,如 达不到 要求,则 应及 时采 取措施 加速 氨的 扩散。6.2 废水处 理 6.2.1 应采取 有效 措施 收集 废水,并防 止废 水流 入地 下管 网。6.2.2 将泄漏 现场 可回 收利 用 的 废水由 专业 机构 进行 回收 处理。6.2.3 不可回 收利 用 的 废水 转移 至 规定 地点,进 行消 除污 染处理。7 现场恢 复 确认危 险彻 底消 除后 对受 影响 的 区域 进行 不间 断监测,待 事故 原因 调查 结束 后方可 进行 现场 清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