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范DB51/T 2400-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城市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范DB51/T 2400-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城市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范DB51/T 2400-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城市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范DB51/T 2400-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城市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范DB51/T 2400-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城市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范DB51/T 2400-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35.040 L 72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4002017 城市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范 2017-09-19发布 2017-10-01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24002017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标识编码结构.1 5 标识编码规则.2 6 标识编码管理规则.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信息资源标识示例.5 DB51/T 2400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工业学院、成都边界元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高科技产业化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益民、陈峥、郭剑锋、杜红玲、林曦、刘德勇、杨明广、梅勇、张国梁、吴天。DB51/T 24002017 1 城市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信息资源标识符的范围、结构和管理。本标准适用于政务组织、非政务组织和居民信息资源的标识、编目、注册、发布、查询、维护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030-2005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GB/T 20091-2006 组织机构类型 GB/T 21063.5-2007 政务信息资源标识体系 第5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 3 术语和定义 3.1 城市信息资源 city information resource 城市运营相关的数据集、档案、文件、报告和服务,具体形式是数据库、图片、文档、音视频和服务等。3.2 标识符 identifier 用于标识或命名一个数据项目并可能指出该数据确定性质的一个或一组字符。3.3 编码 coding 按一定规则将一个集合的元素映射为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的过程。3.4 标识管理者 identifier manager 对相应行政区划内的信息资源标识进行管理的机构,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等四级。4 标识编码结构 4.1 信息资源标识符 DB51/T 24002017 2 由前段码(5位字母数字)和后段码(不定长的字符串)两部分组成,前段码和后段码之间用字符“/”隔开,其形式如图1所示。图1 信息资源标识符的结构 4.2 前段码 前段码用来标明各级标识管理者和拥有并提供信息资源的地市级以上政务部门,以及提供信息资源的区县级政府部门、各级非政务组织和居民的分类。4.3 后段码 后段码用来对同一标识管理者、同一地市级以上政务部门内部所管理或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唯一标识,以及对同一类非政务组织和居民的实体及其管理或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唯一标识。5 标识编码规则 5.1 前段码编码规则 前段码共5位,由GB 18030-2005中规定的10个阿拉伯数字(09)和26个大写罗马字符(AZ)组成。前段码编码规则如表1所示。表1 前段码编码规则表 编码规则说明 信息资源拥有者 或管理者 编码规则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保留(国家标识管理者、国家级政务部门)00*0 0*:任意字母、数字,1位,下同*SM省级标识管理者 SM000 0 0 SM省级政务部门 SM0BM BM:部门码(由省级标识管理者分配),2位,取值范围Q*Y*SM省属非政务组织 SM0ZF SM:省码(按GB21063.5附录B.1),2位 0 Z F:组织分类码(按GB/T 20091中的一级分类码),1位,下同/后段码 分隔符 前段码 DB51/T 24002017 3 表1(续)编码规则说明 信息资源拥有者 或管理者 编码规则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D地市级标识管理者 SMD00 0 0 D地市Q区县级标识管理者 SMDQ0 0 Q区县属组织 SMDQF F Q居民 SMDQG Q:区县码(由地市级标识管理者分配),1位,取值范围1P G:个人分类码,1位,取值范围QZ,其中RZ保留 D地市级政务部门 SMDBM BM:部门码(由地市级标识管理者分配),2位,取值范围Q*Y*D地市属非政务组织 SMDZF SM:省码(按GB21063.5附录B.1),2位 D:地市码(由省级标识管理者分配),1位,取值范围1Z Z F 央属及其他非政务组织 ZF000 Z F 0 0 0 5.2 后段码编码规则 当信息资源为标识管理者、地市级以上政务部门管理或拥有(即前段码为00*、SM000、SM0BM、SMD00、SMDBM、SMDQ0形式)时,后段码标识该标识管理者或政务部门的信息资源,其长度和编制规则本标准不作规定,所采用的字符可以是GB 18030中规定的任意字符,原则上采用顺序号,由程序自动生成。当信息资源为区县级以下政务部门或各级非政务组织和居民管理或拥有(即前段码为除标识管理者和地市级以上政务部门以外的其他形式)时,后段码标识该政务部门、组织或居民的信息资源,由后段实体码和后段资源码组成,后段实体码和后段资源码之间用字符“-”隔开,其形式如图2所示。图2 针对区县级以下政务部门、各级非政务组织和居民的信息资源标识符的后段码结构 后段实体码为18位编码,由所属区域标识管理者确定其具体的编码规则或分配编码,并确保其唯一性和稳定性。后段资源码标识后段实体码对应的政务部门、非政务组织和居民管理或拥有的信息资源,其长度和编制规则本标准不作规定,所采用的字符可是GB 18030-2005中规定的任意字符,原则上采用顺序号,由程序自动生成。6 标识编码管理规则 6.1 隐私保护 在后段码采用有含义的编码规则时,应注意对信息资源管理和拥有者的隐私保护。后段资源码 后段分隔符 后段实体码 DB51/T 24002017 4 6.2 避免相似字符 在编制信息资源标识符时,应避免使用I和O两个罗马字符。但信息资源标识解析、管理等相关平台应能对所有由符合GB 18030-2005的字符构成的标识符进行处理。DB51/T 24002017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信息资源标识示例 A.1 信息资源标识示例 A.1.1 案例一:信息资源标识中心的信息资源标识 33A00/00001:成都市信息资源标识管理中心的00001号信息资源。33表示四川,A表示成都,00表示标识中心,00001为后段资源码。A.1.2 案例二:政务部门的信息资源标识 330Q1/00001: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00001号信息资源。33表示四川,Q1表示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00001为后段资源码。A.1.3 案例三: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标识 330Z5/125100004507212197-00001:成都工业学院的00001号信息资源。33表示四川,0表示省属,Z表示非政务组织,5表示事业单位,125100004507212197为成都工业学院的后段实体码,00001为后段资源码。A.1.4 案例四:企业的信息资源标识 33A11/91510100594668664Y-00001:成都边界元科技有限公司的00001号信息资源。33表示四川,A表示成都,1表示成都高新区,1表示企业,91510100594668664Y为成都边界元科技有限公司的后段实体码,00001为后段资源码。A.1.5 案例五:居民的信息资源标识 33A1Q/513822199112218772-00001:刘海涛(个人)的00001号信息资源。33表示四川,A表示成都,1表示成都高新区,Q表示居民,513822199112218772为刘海涛的后段实体码,00001为后段资源码。_ DB51/T 2400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