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径级毛竹材用林培育技术规程DB36/T 502-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大径级毛竹材用林培育技术规程DB36/T 502-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径级毛竹材用林培育技术规程DB36/T 502-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径级毛竹材用林培育技术规程DB36/T 502-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径级毛竹材用林培育技术规程DB36/T 502-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径级毛竹材用林培育技术规程DB36/T 502-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61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T502 2017 代替 DB36/T 502-2006 大径级毛竹材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large diameter timber forest of Phyllostachys edulis 2017-10-23 发布 2018-01-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T502 2017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竹林结构因子指标.4 5 竹材产量指标.4 6 竹林培育技术.4 7 竹林砍伐.6 8 竹林保护.6 DB36/T502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修订。本标准 与DB36/T 603-2010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内容如下:较大变动的条文有:立竹年龄、竹材产量指标、树种组成调整、立竹密度调整、平均胸径调整、年龄结构调整、施肥、疏笋养竹、砍伐年龄、砍伐量和砍伐季节等;删除的条文有:立竹分布均匀度(E)、立竹 整齐 度(U)、竹林生长量、竹 林采伐量、竹林蓄积量、生长量指标中竹子(竹秆)的重量与株数之间的换算式、大径级毛竹材用林营造等;新增的条文有:竹材产量、秆柄(螺丝钉)、劈山、垦复、施肥方法、检验检疫、附录A(资料性附录)毛竹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 法。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江西省宜丰县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聪荣、刘爱兵、廖光庐、陈昆。本标准代替DB36/T 502-2006。DB36/T502 2017 1 大径级毛竹材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径级毛竹材用林的 竹林结构因子指标、竹林产量指标、竹林培育技术、竹林砍伐和竹林保护。本标准适用于大径级毛竹材用林的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6/T 693 毛竹竹腔施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大径级毛竹 胸 径11.0cm 以 上的毛竹称大径级毛竹。3.2 大径级毛竹材用林 竹林 平均胸径11.0cm 以上,以生产 大径级竹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毛竹林称大径级毛竹材用林。3.3 毛竹林立地级 立地条件按其对毛竹生长的适宜程度区分为若干等级,称毛竹林立地级。本标准将其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立 地级 适用于培育大径级毛竹材用林。3.3.1 立地级 位于低山台地、山麓缓坡,土壤疏松、湿润,腐殖质丰富,土 层厚100cm以上。3.3.2 立地级 DB36/T502 2017 2 位于低山坡中下部、高丘缓坡下部,土壤较疏松、湿润,腐殖质较丰富,土层厚80cm 100cm。3.3.3 立地级 位于低山 山坡 上部、高丘 坡中部,土壤较疏松、潮,腐殖 质中等,土层厚60cm 100cm。3.3.4 立地级 位于高丘 坡地中上部、低丘缓坡 下部,土壤较松、较干,腐殖质量少,土层 厚40cm 60cm。3.3.5 立地级 位于低丘 山脊、坡上部,土壤坚实、干燥、粘重,腐殖质贫乏,土层厚40cm 以下。3.4 毛竹林结构 与毛竹林生长量关系密切的林分结构因子的数量组合。3.4.1 树种组成 竹林树种的组成 比例。用 各树种胸径横断面积和之比值的十分数表示(或各树种 树冠投影面积 和 之比值的十分数表示)。3.4.2 立竹密度 单位面积 内 活立竹的株数,用“株/hm2”或“株/亩”表示。3.4.3 立竹大小 立竹个体的大小,用竹 秆 胸径表示;竹林立竹大小则以单位面积 内 立竹平均胸径表示。胸径指130cm高处竹秆的直径,单位为“cm”。3.4.4 立竹年龄 单株立竹存活的时间,用“年(龄)”或“度”表示。新竹长成到第2 年春完成换叶前为1度;以后每2 年换叶1次,增加1度。3.4.5 年龄结构 DB36/T502 2017 3 毛竹林是由不同年龄立竹所构成的异龄林,其年龄结构 用各 年(龄)立竹 株数 占竹林总株数的百分数表示。3.5 疏笋养竹 采挖部分竹笋以控制留养竹笋数量、质量,确保新成长竹的数量和质量。3.6 号竹 用不易褪色物品在竹秆上标明其成竹年份及经营者代号等,以利于保证严格按年龄砍伐和确定竹林年龄结构。3.7 竹材产量 单位面积竹林每 年砍伐立 竹株数(或重量),单位 为“株/hm2”或“株/亩”(或“t/hm2”或“t/亩”)。3.8 杆柄(螺丝钉)竹秆与竹鞭的连接部位。3.9 劈山 用刀劈倒林内杂草灌木等,并平摊于林地。3.10 垦复 深翻林 地30cm 左右,挖除树蔸、竹蔸等。3.11 施肥方法 3.11.1 穴施 在距立竹基部30cm 处的坡上部开深约15cm 的 半月形沟,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3.11.2 沟施 沿等高线水平开沟,深约15cm,宽约20cm,沟距200cm 300cm,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DB36/T502 2017 4 3.11.3 桩施 在竹子砍伐后1y 3y 的伐桩中,用铁钎等打破节隔,施入化肥,然后用泥土封好。3.11.4 竹腔施肥 用钻、锥等 钻孔 器械 在毛 竹秆 的基 部(第1 节或第2节)处钻 孔至 竹腔,然后 用注 射器 将液 体肥 料钻孔注入竹腔的一种施肥方式。4 竹林结构因子指标 大径级毛竹材用林结构因子指标见表1。表1 大径级毛竹材用林结构因子指标 表 立地级 树种组成“9 竹 1 木”或“10 竹”8 竹2 木 7 竹3 木 立竹密度(株/hm2)3300 3600 2700 3000 2400 2700 平均胸径(cm)12.0 11.5 11.0 年龄 结构 13竹各占 30%,4 度竹占 10%注 1:现有毛竹林培育 4y6y 后达到上述指标;注 2:年龄结构比例为大约数。5 竹材产量指标 大径级毛竹材用林每 年竹材 产 量指标见表2。表2 大径级毛竹材用林每年竹材产量指标表 立地级 产量指标 株数(株/hm2)450 375 315 平均胸径(cm)12.0 11.5 11.0 注:竹笋等副产品产量指标暂不作规定。6 竹林培育技术 6.1 林分选择 海拔300m800m、坡 度小 于 25、立地 级 的毛 竹林;竹林 长势 较好,立竹 密 度1800 株/hm2以上、平均胸径9.0cm 以上的现有毛竹纯林或竹 阔混交林;连片经营面积1.0hm2以上。6.2 林分结构调整 DB36/T502 2017 5 6.2.1 树种组成调整 立地级竹林以经营纯林为主;、立地级竹林以经营竹阔混交林为主,按竹林结构因子 指标 中混交 树种 比例 调整树种组成,选留树干通直、冠幅较小、落叶或固氮树种(如杨梅、枫香、椤木石楠、拟赤 杨、南酸 枣、山杜 英以 及槠、栲等),砍伐 霸王 树及 过量 的混 交树 木。对于 混交 比例 未达 到的 竹林应适量选留其林下阔叶树种幼树,以促成阔叶树种达到混交比例指标。6.2.2 立林密度调整 竹林尚未达到立竹密度指标前,应尽量留养6y生以内各龄立竹,减少年砍伐量,每年多留养新竹,促使立竹密度尽早达标;达标后,按新竹生长量严格调控砍伐量,确保立竹密度。6.2.3 平均胸径 调整 尚未达到平均胸径指标的竹林,首先清除胸径7.0cm 以下的小径竹、病虫危害严重竹、雪压竹、风倒竹,每年砍伐时仅砍伐竹林平均胸径以下的小径竹(包括部分未达砍伐年龄的小径竹);除7年生竹外,尽量留养各龄大径竹,逐年提高竹林平均胸径;达标后,每年疏笋养竹提高留养标准,增加大径新竹比例,砍伐部分未达砍伐年龄的小径竹来提高竹林平均胸径。6.2.4 年龄结构 调整 在重点 留养1y 4y(1 3)生竹、砍伐6y(4)生 以上老竹及部分5y(3)生 竹 的前提下,依据竹林现实各年龄立竹比例数,适当抽砍部分未达砍伐年龄立竹,逐年调整各年龄竹比例,促成年龄结构达标。达标后,严格依据新竹生长量和各龄竹比例实施砍伐,维持竹林年龄结构。6.3 竹林生长条件改善 6.3.1.1 劈山 隔年 在杂灌茂盛时(6 月至8月)劈山1次。林 内杂灌 草稀少时,一般不 劈山。6.3.1.2 垦复 每 隔5y6y年 于盛夏 进行 一次 垦复。为了 防止 水土 流失,坡度 较小(20 度以 下)的竹 林,可采 取全面垦 复;坡度 较大(大 于20)的竹 林,沿等 高线 进行 带状 垦复,垦复带 及 和保留带 均为3m左右,隔带轮流垦复。6.3.2 施肥 6.3.2.1 毛竹 孕笋 期(9 月至 10 月)或春 笋出 土前1 个月 施肥,施肥 量每 hm2约为含氮量 100kg 120kg(每亩 7kg 8kg)、含磷 量 20kg 25kg(每 亩 1.3kg 1.7kg)、含钾 量 40kg 45kg(每亩 2.7kg 3.0kg)的有机肥、化肥或其它肥料。可采取穴施、桩施或沟施等方法。6.3.2.2 竹腔 施肥 按照 DB36/T 693 要求执行。6.3.3 水分管理 6.3.3.1 在秋季孕笋时节,如遇干旱,应充分利用周边的山泉、水渠、小河等水源条件,引水或设置蓄水池灌溉。6.3.3.2 平缓和山谷易积水的林地,雨季应确保排水通畅。6.4 疏笋 养竹 DB36/T502 2017 6 11月至翌年2月采挖部分浅鞭冬笋,挖后笋穴及时覆土,禁止追鞭挖笋;3月至4月春笋期间每2d 3d选挖达不到竹林平均胸径的小笋、歪笋、分布过密的笋、退笋和病虫危害笋等。重点选留出笋前期和盛期 健壮 大笋,护养 成竹,并逐 年提 高留 养竹 笋大 小和 质量 的标 准。疏笋 数量 一般 控制 在出 笋株 数的50%左右。6.5 号竹 每年(或2年)秋冬 季在所发新竹上坡方向竹秆高约1.5 m位置上标写成竹年份和经营者代号,以记录竹龄等信息。7 竹林 砍 伐 7.1 砍伐原则 遵循 砍老 留幼、砍密 留稀、砍小 留大、砍弱 留强、留养 小年 竹的 原则。对 不到砍伐年龄的 病虫 危害竹、雪压 竹、风倒 竹和 畸形 竹,应及 时砍 伐。伐桩 不超 过10cm,并 随即 将其劈破或打通节隔,以 加速竹蔸腐烂。7.2 砍伐方式 按年(或度)择伐。7.3 砍伐年龄 砍伐6y 7y(4)生竹及部分5y(3)生竹。7.4 砍伐量 砍伐量应低于 或等于当年新竹数。砍伐量单位为“株/hm2”或“株/亩”,由 竹林 砍 伐前 的立 竹密度减去竹林结构指标要求 达到的立竹密度确定,其差数则为竹林砍伐量。7.5 砍伐季节 宜在秋 冬季砍伐,即白露至翌年立春前砍伐。发笋长竹期(3 月至 5 月)禁止伐竹。8 竹林保护 8.1 现有林 在培育过程中,保留一定数量呈星状混交的窄冠、深根型乔木树种和部分幼树。同时,兼顾保留珍稀濒危树种。8.2 在坡度较大、坡长或易出现水土流失的地方,严禁采用全 垦,并应保留和保护山顶、山脊、山脚的植被带。8.3 竹林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为主。对 黄脊 竹蝗、竹毒 蛾、竹螟、竹 卵园蝽及毛竹枯梢病等危害性大的病虫害要认真做好预测预报,及早防治,做 好病虫害的检疫,防止蔓延扩散。8.4 在雪压、冰挂、风倒等危害严重的地方,宜采用竹阔混交经营模式,并提高混交树种的比例或 因地制宜采取钩梢或 幼竹 摇梢等预防措施。8.5 根据竹林分布范围、地形、交通情况及人为活动状况等,开设防火线或营造防火林带。8.6 加强管护,防止人为、野兽和牲畜危害。DB36/T502 2017 7 A A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