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27.010 F 01 备案号:56042-2017 DB11 北京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420 2017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 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of Low-carbon Building Operation 2017-06-29 发布 2017-10-01 实施 北 京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1/T 1420 2017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基 本要 求.2 5 评 价指 标体 系.2 6 计 算方 法.3 7 评 价方 法.9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主要能 源碳 排放 因子 取值.10 附录B(资 料性 附录)低碳建 筑(运行)评 价报 告书格 式.11 附录C(资 料性 附录)低碳建 筑(运行)评 价报 告编写 指南.12 DB11/T 1420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 依据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北 京市 发展 和改 革委员 会提 出并 归口。本标准 由北 京市 发展 和改 革委员 会组 织实 施。本标准 主编 单位:中 国建 筑科学 研究 院、中国 质量 认证中 心。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于震、王晓 涛、高彩 凤、李怀、赵宝、韩 建军、吴 剑林、张时 聪。DB11/T 1420 2017 III 引 言 为提高 北京 市建 筑碳 排放 管理水 平,促进 建筑 在运 行中的 节能 环保,规 范建 筑运行 阶段 碳排 放评 价工作,制定 本标 准。本标准 采用 定量 评价 与定 性评价 相结 合的 评价 方法。定量评 价部 分使 用建 筑的 真实碳 排放 数据 进 行评分,注 重评 价过 程的 透 明性和 客观 性;定 性评 价 部分对 建筑 运行 中所 采用 的减碳 措施 进行 评分,注 重发挥评 价 系 统的 鼓励 和引 导 作用。对 于建 筑运 行阶段 无法 控制 或改变 的 内容,减轻 其得 分 权 重或 不 进 行评价,体现 标准 的针 对性 和适用 性,同时 简化 了评 价难度,降 低 了 评价 成本。DB11/T 1420 2017 1 低 碳建筑(运行)评价技 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运 行阶 段的 低碳建 筑的 基本 要求,评 价指标 体系,评 价方 法和 评价程 序。本标准 适用 于已 完成 竣工 验收处 于运 行阶 段的 低碳 民用建 筑评 价工 作。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适 用于 本文件。GB 50034 建筑 照明 设计 标准 GB/T 51161-2016 民用 建 筑能耗 标准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低碳建 筑 low-carbon building 通过使 用高 性能 的建 筑设 备和设 施,鼓励 低碳 行为,开展 低碳 管理,增 加碳 汇,降 低能 源和 物质 消耗,减 少二 氧化 碳排 放的 建筑。3.2 活动水 平 activity level 量化导 致 二 氧化 碳 排 放的 生产或 消费 活动 的活 动量,例如各 种化 石燃 料的 消耗 量、原 材料 的使 用量、购入的 电量 等。3.3 建筑基 准碳 排放 强度 Building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Baseline 根据 北 京市 民用 建筑 碳排 放 统计 数据 的平 均值,计 算得出 的被 评价 建筑 年单 位面积 碳排 放强 度,单位是 kgCO 2/m2a。3.4 建筑实 际碳 排放 强度 Building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DB11/T 1420 2017 2 将被评 价建 筑的 活动 水平 数据乘 以相 应的 碳排 放因 子,计 算得 出的 被评 价建 筑 年单位 面积 碳排 放 强度,单 位kgCO 2/m2a。4 基本要 求 本标准 仅针 对建 筑运 行阶 段碳排 放进 行评 价,不考 虑建筑 生命 周期 的其 他阶 段,如 生产、运 输、建造、改 造和 拆除 阶段 的碳 排放。本标准 适用 于已 完成 竣工 验收,投入 使用 一年 以上 的住宅、办 公、商业 和酒 店建筑。本标准 应以 民用 建筑 单体 为评价 对象。评 价时,凡 涉及系 统性、整 体性 的指 标,应 基于 被评 价建 筑所属工 程项 目的 总体 指标 进行评 价。本标准 碳排 放评 价范 围包 括为被 评价 建筑 服务 的供 暖、供冷、照明、生 活热 水 等系统 能耗 产生 的 二氧化碳 排放。被评价 建筑 应满 足以 下要 求:a)建筑面 积大 于500 m2;b)70%以 上建 筑面 积有 供暖 设 施;c)办公建 筑使 用率 超 过 60%;其它 各类 建筑 应能 证明 其超 过60%的面 积已 经投 入正常 使用;d)每周使 用时 间超 过 40 小时;e)居住建 筑户 入住 率达 到 70%以上。5 评价指 标体 系 低碳建 筑(运行)评 价技 术指标 体系 包含 碳排 放强 度、节 能、绿化 及管 理措 施四项 准则 层内 容,16项指标 层内 容。详见 表1。表1 低碳建 筑(运行)评 价指 标体系 准则层 指标层 分值 碳排放强度 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 70 节能 能耗分项计量 2 围护结构可开启面积比 2 冷、热源机组能效等级 2 照明功率密度值 2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2 照明节能 2 电梯节能 2 余热废热利用 2 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 2 绿化 绿化方式 2 绿化面积占比 2 管理 能源资源绩效管理 2 碳排放工作专人管理 2 能耗、碳排放数据的核算分析 2 低碳宣传活动 2 DB11/T 1420 2017 3 6 计算方 法 6.1 公共建 筑 6.1.1 建筑基 准碳 排放 强度 建筑基 准碳 排放 强度 应按 照 式(1)计算:Eb=E1+E2(1)式中:Eb 建筑 基准 碳 排放 强 度,单 位为 千克 二氧 化碳 每平米 每年(kg CO2/m2 a);E1 由建 筑供暖 导致 的 基准碳 排放 强度,单 位为 千克二 氧化 碳每 平米 每年(kg CO2/m2 a);E2 由供 暖外的 各类 能 源消耗 所导 致的 基准 碳排 放强度,单 位为 千克 二氧 化碳每 平米 每年(kg CO2/m2 a)。在本评价方 法中,建筑的 供暖基准碳 排放强 度E 1 见表2;除供暖 外其他 能源消 耗导致的综 合基准 碳排放强 度E 2 取值 见表3。注1:供暖基准碳排 放强度是由 供暖 源侧能源消耗 指标乘以相 应能 源形式的碳排 放因子计算 得到。供暖能源消 耗 指标及除供暖外能源消耗指标参照 GB/T 51161-2016 民用建 筑能耗标准执行,基准碳排放强度由能源消耗指标乘以相应能源的碳排放因子获得。注2:根据 GB/T 51161-2016 民用 建筑能耗标准,A 类公共建 筑是指体量相对较小,建筑物进深浅,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条件较好,多采用分体空调、多联机等分散式或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形式满足冷热需求,单位面积能耗相对较低的一类建筑;B 类公共建筑是 指体量较大,外窗一般不能开启,难以通过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满足室内环境需求,多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和机械通风方式满足室内需求的建筑。表2 供暖基 准碳 排放 强度 供暖基 准碳 排放 强 度 kgCO 2/m2a 供暖方 式 区域集中 供暖 小区集中 供暖 分栋分户 供暖 燃煤供 暖 21 37-天然气 供暖 19 22 19 表3 建筑基 准碳 排放 强度(除 供暖外)建筑类别 基准碳排放强度 k g C O 2/m 2 a A 类建 筑 B 类建 筑 办公 党政 机 关办 公建 筑 58 74 商业 办 公建 筑 69 85 宾馆酒 店 三星级 及以 下 72 103 四星级 88 124 五星级 103 155 商场建 筑 百货 商 店 82 144 购物中 心 82 180 超市 113 175 6.1.1.1 混合功 能建 筑基 准碳 排放 强度 DB11/T 1420 2017 4 具备多 种功 能的 综合 性建 筑应满 足以 下原 则:适评 业态的 面积 之和 占总 面积 比例大 于 70%,并且 此适评业 态可 进行 单独 计量 确定相 关排 放数 值。在评 价时,应 按 照式(2)计 算:=a1+a2+a3+.+an(2)式中:混合 功能 建筑 基准 碳 排放强 度,单位 为千 克二 氧化碳 每平 米每 年(kg CO2/m2 a);ai 第 i 种业 态的 面积 占总建 筑面 积比 例,1 ai;第 i 种 业态 的 基 准碳 排放强 度,各业 态计 算方 法参照 式(1)。6.1.1.2 特殊功 能区 域 特殊功 能区 域是 指服 务功 能与建 筑主 体功 能区 域不 一致,且碳 排放 水平 与所 在 建筑主 体功 能区 域 差别较大 的区 域,如数 据中 心、健 身房、游泳 池、餐 饮、洗 浴等 区域。对于 特 殊功能 区域,如 果 能 够提 供证明材 料,对这 些特 殊功 能区域 能源 消耗 单独 计量,可将 该部 分的 碳排 放从 该建筑 的总 碳排 放中 扣减,面积也 应相 应减 去。6.1.2 实际碳 排放 强度 建 筑 运 行期 间 的实 际 碳排放 包 含 建筑 消 耗的 各 种化石 燃 料 所产 生 直接 碳 排放和 电 力 消耗 隐 含的 间接碳排 放。采 用 基于 活动 水平和 碳排 放因 子的 计算 方法进 行核 算,即式(3)Er=(3)式中:i 能 耗类 别,如电 力、天然 气、热力 等;年消 耗能 源 i 所产 生的 碳 排放量,计 算方 法见 式(4),单位为 千克 二氧 化碳 每年(kgCO2/a);A 实际 建筑 面积,单 位为平 米(m2)。(4)式中:活动 水平 数据,即 年消 耗 能源 i 的 总量,电 力:单 位为千 瓦时(kW h);天然 气:单 位为立方 米(m3);热力:单位为 吉焦(GJ);能源 i 的碳 排放 因子。注3:活动水平数据 应根据被评 价建 筑的能源台账 获得。能源 碳排 放因子应根据 国家发展和 改革 委员会最新发 布 的中国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规定计 算获得,建筑主要消耗能源 的碳排放因子取值见附录 A。6.1.3 实际碳 排放 强度 修正 DB11/T 1420 2017 5 6.1.3.1 被评价 公共 建筑 实际 使用 强度偏 离标 准使 用强 度时,可依 据修 正公 式进 行修 正。各 类公 共建筑标准 使用 强度 如下:办公建 筑:年使 用时 间2500 小时,人 均建 筑面 积10 m2;宾馆酒 店建 筑:年平 均客 房入住 率50%,客房 区建 筑 面积占 总建 筑面 积比 例70%;超市建 筑:年使 用时 间5500 小时;百货/购物 中心 建筑:年 使 用时间4570 小时;一般商 铺:年使 用时 间5000 小时。6.1.3.2 办公建 筑 实 际碳 排放 强度 应 按式(5)(7)进行 修正:2 1 rr E E(5)HH0.7 0.3 01(6)02AA0.3 0.7(7)式中:修正 后的 办公 建筑 实 际碳排 放强 度,单位 为千 克二氧 化碳 每平 米每 年(kg CO2/m2 a);rE 为本 标准 第 6.1.2 节 计算得 出的 办公 建筑 实际 碳排放 强度,单 位为 千克 二氧化 碳每 平米 每年(kg CO2/m2 a);1 使用 时间 修正 系数;H 办公 建筑 实际 年使 用 时间(以 小时 计),单位 为小 时每年(h/a);0H 办公 建筑 标准 年使 用 时间(以 小时 计),单位 为小 时每年(h/a),取值 2500h/a;2 人员 密度 修正 系数;A 实际 人均 建筑 面积,为总建 筑面 积与 总人 员数 的比值,单 位为 平米 每人(m2/人);0A 办公 建筑 标准 人均 建 筑 面积,取 值 10m2/人。6.1.3.3 宾馆酒 店建 筑 实 际碳 排放 强度应 按式(8)(10)进行修 正:2 1 rr E E(8)HH0.6 0.4 01(9)DB11/T 1420 2017 6 02RR0.5 0.5(10)式中:修正 后的 宾馆 酒店 建 筑 实际 碳排 放强 度,单位 为千克 二氧 化碳 每平 米每 年(kg CO2/m2 a);rE 为本 标准 第 6.1.2 节 计算得 出 的 宾馆 酒店 建筑 实际碳 排放 强度,单 位为 千克二 氧化 碳每 平米每年(kg CO2/m2 a);1 入住 率修 正系 数;H 宾馆 酒店 建筑 年实 际 入住率;0H 宾馆 酒店 建筑 年平 均 客房入 住率,取 值 0.5;2 客房 区面 积比 例修 正 系数;R 实际 客房 区面 积占 总 建筑面 积比 例;0R 客房 区建 筑面 积占 总 建筑面 积比 例,取 值 0.7。6.1.3.4 商场建 筑 基 准碳 排放 强度 应 按式(11)、式(12)进行修 正:1 rr E E(11)HH0.7 0.3 01(12)式中:rE 修正 后的 商场 建筑 实 际碳排 放强 度,单位 为千 克二氧 化碳 每平 米每 年(kg CO2/m2 a);rE 为本 标准 第 6.1.2 节 计算得 出 的 商场 建筑 实际 碳排放 强度,单 位为 千克 二氧化 碳每 平米 每年(kg CO2/m2 a);1 使用 时间 修正 系数;H 商场 建筑 实际 使用 时 间(以小 时计),单 位为 小时 每年(h/a);0H 商场 建筑 标准 使用 时 间。超 市:5500h/a;百货/购物中 心:4570h/a,一般 商铺:5000h/a。6.1.4 碳排放 强度 相对 值 DB11/T 1420 2017 7 计算建 筑 碳 排放 强度 相对 值 时,应先 分别 计算 建筑 运行阶 段基准 碳 排放 强度 与实际 碳排 放强 度值,再按式(13)计 算获 得:rrbEE(13)式中:r 被评 价建 筑的 碳排 放 相对值,%;Er 被 评价 建筑 实际 碳 排放强 度(或修正 后的 实 际碳排 放强 度),单位 为千 克二氧 化碳 每平 米每年(kgCO2/m2 a);Eb 被评 价建筑 基准 碳 排放强 度,单位 为千 克二 氧化碳 每平 米每 年(kgCO2/m2 a)。碳排放 强度 以一 个完 整的 日历年 或者 连续12个 日历 月的累 积值 计。6.2 居住建 筑 6.2.1 居住建 筑基 准碳 排放 强度 居住建 筑基 准碳 排放 强度 应按照 式(14)计算 Eb=E1+E3(14)式中:E1 由建 筑供暖 导致 的 基准碳 排放 强度,单 位为 千克二 氧化 碳每 平米 每年(kgCO2/m2 a);E3 由供 暖外的 各类 能 源消耗 所导 致的 基准 碳排 放强度,包 括每 户自 身和 公共部 分分 摊的 能源消耗两 部分 导致 的 碳 排放 强度的 总和,单 位为 千克 二氧化 碳每 平米 每年(kgCO2/m2 a);建筑的 供暖 基准 碳排 放强 度 E1 取 值同 第 6.1.1 节 表 2;除 供暖 外其 他能 源消耗 导致的 综合 基准 碳 排放强 度 E3 取 3164 kgCO2/户a。注4:该处指标值根据民用建筑能耗标准第 4.2.1 节非供暖能 耗指标乘以相应碳排放因子计算获得。6.2.2 居住建 筑实 际碳 排放 强度 居住建 筑 实 际碳 排放 强度Er 的计 算方 法同 第6.1.2 节 式(3)公 共建 筑实 际碳 排 放强度 的计 算方 法。6.2.3 居住人 数修 正 当住户 实际居 住人 数大于3 人时,由供暖 外的 各类能 源消耗 所导致 的基 准碳排 放强度 应按式(15)进行修 正:N3 EEr r(15)式中:rE 住户 的 实 际碳 排放 强 度 修正 值;Er 通过 6.1.2 节 计算 得出的 住户 实际 碳排 放强 度值;6.2.4 N 住户 的实 际 居住 人 数。居 住建 筑碳 排放 强度 相对值 DB11/T 1420 2017 8 居住建 筑碳 排放 强度 相对 值r 的计 算方 法同 第6.1.4 节 式(13)公 共建 筑碳 排放 相 对值的 计算 方法。6.3 节能、绿化 和管 理措 施项 节能、绿化 和管 理措 施定 性评价 条文 见下 表4。表4 节能、绿化 和管 理措 施项 评价条 文 指标层内容 细则 分值 Qi 节能 能耗分项计量 建 筑 的 暖 通 空 调、照 明、动 力 等 各 部 分 能 耗 宜 进 行 独 立分项计量(C1)2 分 围护结构可开启面积比 透 明 围 护 结 构 可 开 启 面 积 不 小 于 同 朝 向 外 墙 或 幕 墙 总 面积的5%(仅评判20 层及以下 各层)(C2)2 分 冷、热源机组能效等级 冷、热 源 机 组 的 能 源 效 率 等 级 均 高 于 北 京 市 现 行 有 关 能效等级标准规定 1 级(C3)1 分 冷、热 源 机 组 的 能 源 效 率 等 级 均 高 于 北 京 市 现 行 有 关 能效等级标准规定 2 级(C3)2 分 照明功率密度值 不少于总建筑面积 60%的区域,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规定的目标值(C4)1 分 所 有 区 域 的 照 明 功 率 密 度 值 均 不 高 于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规 定的目标值(C4)2 分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具 备 楼 宇 设 备 自 控 系 统,可 远 程 监 控 制 冷 机、水 泵、空气处理机组等末端设备(C5)1 分 在 楼 宇 设 备 自 控 系 统 具 备 基 本 监 控 功 能 的 基 础 上,还 具有 能 源 管 理 优 化 功 能,可 实 现 冷 热 源 站 机 房 优 化 群 控,需求侧响应节能等功能(C5)2 分 照明节能 具备分区、定时、感应等照明节能控制措施(C6)2 分 电梯节能 采 用 节 能 型 电 梯 和 自 动 扶 梯,并 采 取 电 梯 群 控、扶 梯 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C7)2 分 余热废热利用 合 理 利 用 余 热 废 热 提 供 建 筑 所 需 的 蒸 汽、供 暖 或 生 活 热水等(C8)2 分 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 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不低于 50%(C9)2 分 可 再 生 能 源 提 供 的 空 调 用 冷 量 和 热 量 的 比 例 不 低 于25%(C9)2 分 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量比例不低于 2%(C9)2 分 绿化 绿化方式 公 共 建 筑 绿 地 采 用 复 层 绿 化、垂 直 绿 化、屋 顶 绿 化 方 式增加绿化面积(C10)2 分 绿化面积占比 公共建筑的绿地率,35%40%(C11)1 分 公共建筑的绿地率,高于 40%(C11)2 分 居住建筑乔木配置不小于 3 株/100m2(C11)2 分 DB11/T 1420 2017 9 表4 节能、绿 化 和 管理 措施项 评价 条文(续)管理 能源资源绩效管理 实施能源资源管理激励制度,管理业绩与节约能源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挂钩(C12)2 分 碳排放工作专人管理 设有专人管理建筑碳排放相关环节工作(C13)2 分 能耗、碳排放数据的核算分析 定期进行能耗、碳排放数据的核算分析(C14)2 分 低碳宣传活动 定期开展、参加主管部门举办的低碳宣传活动(C15)2 分 7 评价方法 7.1 得分计 算 碳排放 强度 采用 定量 评价 的方法,对被 评价 建筑 运 行年碳 排放 量进 行核 算,根据核 算结 果评 分;其余低碳 措施 项采 用定 性评 价的方 法进 行评 分。定量评 价部 分分 值具 体算 法见表5。表5 评分计 算方 法 定量评价得分 S1 r 0.5 S1=100 分 0.5 r 1 S1=50+100(1-r)1 r 2 S1=100-50r r 2 S1=0 分 注5:r 碳排放相对值,计算 方法见 式(13)。措施项 分值 见表4,总得 分 应按式(16)计 算:S 141ii=10.7 S+Q(16)评 价 等 级采 用 星级 评 价,由 低 到 高分 为 一星 级、二星 级 和 三星 级。星 级 获得的 依 据 为:总 得分50分59 分为 一星 级,60分 69分 为二 星级,70 分以 上为三 星级。7.2 评审方 式 评审方 式分 为文 件资 料评 审和现 场评 审,由专 家组 对申报 文件 资料 进行 初步 评审,确定 其得 分达 到评价星 级要 求,对 有疑 问 部分提 出补 充资 料要 求。其后由 专家 进行 现场 评审,查 阅现 场情 况及 相关 证 明材料。7.3 报告书 编制 低碳建 筑评 审单 位 宜 参考 附录B 和附 录C的 内容 及格 式编制 最终 评价 报告。DB11/T 1420 2017 10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主要能 源碳 排放 因子 取值 表A.1 主要能 源碳 排放 因子 取值 序号 能源种类 单位 碳排放因子(kgCO2/单位)1 天然气 Nm3 2.16 2 电力 kW h 1.06 3 热力 GJ 110.00 DB11/T 1420 2017 11 A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低碳建 筑(运行)评 价报 告书格 式 封页:低 碳建 筑(运行)评价报 告书 报告书 编号 评价机 构名 称(加盖 公章)年 月 日 封二:报告书 名称:项 目低 碳建 筑评价 报告 书 评审组 组长:姓 名、技术 职务、签名 评审组 成员:姓 名、技术 职务、签名 报告书 编写 人:姓名、技 术职务、签 名 报告书 审核 人:姓名、技 术职务、签 名 报告书 签发 人:姓名、签 名 封三:目录 正文:按照 目 录 内容 编写,纸质 规 格 A4 纸,字体 为 国标仿 宋体,标 准 小4 号。页眉:低碳 建筑 评价 报告 书、报 告书 编号、字 体为 国标宋 体,标准 小5 号。页脚:评价 机构 名称,页 码(第 X 页 共XX 页),字 体为国 标宋 体,标准 小5 号。附件:低碳 建筑(运 行)评价委 托书、其 他应 该列 入的有 关资 料。DB11/T 1420 2017 12 附 录 C(资料 性附 录)低碳建 筑(运行)评 价报 告编写 指南 1.项目 概况 1.1 评 审目 的 1.2 评 审范 围 1.3 评 审准 则 2.评审 过程 2.1 核 查组 织 2.2 文 件评 审 2.3 现 场核 验 3 评审 结果 3.1 碳 排放 定量 得分 计算 3.2 措 施项 定性 得分 计算 4.评审 结论 附件:资料 清单 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