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规范DB35/T 1676-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规范DB35/T 1676-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规范DB35/T 1676-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规范DB35/T 1676-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规范DB35/T 1676-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规范DB35/T 1676-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01.040.03 A 0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6762017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规范 Large Amusement Device use and Management Regulation 2017-10-24发布 2018-01-24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福建省地方标准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规范 DB35/T 16762017*2017年 11 月第一版 2017年 11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6762017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3 5 应急准备与应急处理.9 6 评价与改进.1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基本情况汇总表.11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内容.12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大型游乐设施日检、月检、年度及重大节假日检查内容.17 附录 D(规范性附录)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协议.19 附录 E(资料性附录)大型游乐设施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内容.20 参考文献.22 DB35/T 1676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漳州分院、南平市幸福游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斌、林尧、黄连华、黄美强、徐仲南、李晓宁、林辉、刘凌、陈永阳、郑敏、林毅、张祯建。DB35/T 16762017 1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应急准备与应急处理、评价与改进。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的使用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767-2010 游乐园(场)服务质量 TSG 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 140 号)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154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49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号)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大型游乐设施 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 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 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用于体育运动、文艺演出和非经营活动的大型游乐设施除外。3.2 移动式大型游乐设施 无专用土建基础,方便拆装、移动和运输的大型游乐设施。3.3 安全装置 保障乘客、游乐设施的安全而设的装置。注:安全装置主要有:安全带、安全压杠、锁紧装置、制动装置、止逆装置、运动限制装置、超速限制装置、缓冲装置等。3.4 运营使用单位 从事大型游乐设施日常经营管理的,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一般是大型游乐设施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大型游乐设施实际使用管理者。DB35/T 16762017 2 注1:出租大型游乐设施,租赁合同约定由承租人履行安全管理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承租人为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租赁合同约定双方分别负有安全管理义务、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双方均为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租赁合同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清的,出租人为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注2:共有产权的大型游乐设施,产权共有人聘请或委托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管理的,受委托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共有人未委托的,实际管理人为运营使用单位,没有实际管理人的,共有人是使用单位,共有人应当共同指定管理代表,履行相关法定安全管理义务,但法律责任由共有人共同承担。注3: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大型游乐设施的使用实施合同管理并承担当相应法律责任的,该受托服务机构为运营使用单位。3.5 主要负责人 运营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最高管理者,对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运营安全负总责。3.6 安全管理负责人 运营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3.7 安全管理员 具体负责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3.8 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 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从事大型游乐设施操作、修理的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和大型游乐设施安装、修理单位从事安装、修理人员的统称。注: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目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发布。3.9 安装 把大型游乐设施部件组装成完整产品或者将大型游乐设施整体就位于使用场所的过程。3.10 改造 通过改变主要受力部件、主要材料、设备运动形式、重要几何尺寸或主要控制系统等,致使大型游乐设施的主体结构、性能参数发生变化的活动。3.11 维护保养 通过设备部件拆解,进行检查、系统调试、更换易损件,但不改变大型游乐设施的主体结构、性能参数的活动,以及日常检查工作中紧固连接件、设备除尘、设备润滑等活动。3.12 修理 通过设备部件拆解,进行更换或维修主要受力部件,但不改变大型游乐设施的主体结构、性能参数的活动。3.13 重大修理 通过设备整体拆解,进行检查、更换或维修主要受力部件、主要控制系统或安全装置功能,但不改变大型游乐设施的主体结构、性能参数的活动。DB35/T 16762017 3 3.14 报废 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且无改造、修理价值的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消除了该大型游乐设施的使用功能,采取停用、注销、拆卸的行为。4 基本要求 4.1 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 4.1.1 安全管理机构 对使用10台以上(含10台)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或符合TSG 08-2017规定条件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4.1.2 安全管理负责人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授权或委托,并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资格证书。4.1.3 安全管理人员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配备满足本单位安全运营要求的专职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并保证设备运营期间,至少有1名安全管理人员在岗。安全管理人员应取得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4.2 作业人员管理 4.2.1 持证上岗 4.2.1.1 从事大型游乐设施作业的人员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4.2.1.2 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必须经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雇(聘)用后,方可在该人员许可的项目范围内作业或在相应岗位从事管理工作。4.2.1.3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及本单位设备数量、特性,配备满足本单位安全运营要求相应的持证作业人员,并保证每台大型游乐设施运营期间至少满足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的作业人员。4.2.1.4 运营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组织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进行复审,并应当在持证人员复审期届满 3 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4.2.2 安全教育培训 4.2.2.1 运营使用单位应对上岗前的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作业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4.2.2.2 运营使用单位应定期对在岗的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作业人员在持证一个有效周期内应接受安全与节能教育培训不少于 20 学时或平均每年接受安全与节能教育培训不少于 6 学时。4.2.2.3 运营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并经培训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DB35/T 16762017 4 4.2.2.4 在岗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源、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运营使用单位不具备培训能力条件的,可以委托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4.2.3 作业人员档案 运营使用单位应建立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档案,并妥善保管。档案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基本情况汇总表(见附录 A);b)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c)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记录。4.3 管理制度 4.3.1 安全管理制度 4.3.1.1 运营使用单位应至少制定以下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见附录 B 中 B.1 的规定),明确其责任范围:a)主要负责人职责;b)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负责人职责;c)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职责;d)大型游乐设施操作人员职责;e)大型游乐设施维护保养人员职责;f)大型游乐设施运营服务人员职责。4.3.1.2 运营使用单位应制定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并根据情况适时进行更新。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下列内容(见附录 B 中B.2 的规定):a)设备管理制度;b)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c)隐患排查整改制度;d)日常安全检查、日常维护保养制度;e)使用登记、申报定期检验制度;f)作业人员和服务人员守则;g)作业人员及相关运营服务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h)应急救援演练制度;i)意外事件和事故处理制度;j)定期安全例会制度;k)采购、安装、改造、修理、报废等制度。4.3.1.3 运营使用单位应建立大型游乐设施设备台账,该台账应包括以下内容:a)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及规格、出厂日期及编号;b)运营使用单位设备内部管理编号及安装地点;c)设备检验日期及下次定期检验日期。4.3.2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运营使用单位应根据相关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使用说明书,编制各台(套)大型游乐设施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悬挂于操作场所。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至少应包括的内容:a)设备运行参数;DB35/T 16762017 5 b)操作程序和方法;c)安全注意事项;d)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紧急操作程序。4.3.3 文件和记录管理 4.3.3.1 运营使用单位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性质、生产规模的特点等条件,建立并保持与自身相适宜的安全管理的各类文件。文件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电子化形式或其它媒体形式。4.3.3.2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文件应包括编制、审核、批准,标识编号,制定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执行日期。4.3.3.3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运行、日常维护保养、日常安全检查、修理等记录应受控管理。记录应填写完整、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妥当保管。4.3.4 安全管理信息 4.3.4.1 信息收集 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应建立获取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政府有关文件及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等信息的渠道,主动定期获取和更新大型游乐设施安全信息、最新版本,并确认其适用性。4.3.4.2 信息传达 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应将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政府有关文件及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信息在内部各层次之间以及内外部之间及时有效地传达,并将发现的大型游乐设施安全隐患及时通报给相关责任人员。4.3.4.3 信息沟通 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有关内部信息沟通的形式,根据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特点可以是会议、文件、公告、宣传报道等形式。与外部进行信息沟通应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及时了解外部有关大型游乐设施安全信息,与大型游乐设施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检测机构、评价机构、外部维护保养部门建立有效的联络、交流机制。4.4 使用管理 4.4.1 购置与迁移 4.4.1.1 所采购的大型游乐设施必须由取得相应许可资质的企业制造,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设计文件鉴定报告、型式试验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书等随机文件。移动式大型游乐设施还应当附有拆装说明书。4.4.1.2 迁移在用大型游乐设施应当提供以下资料:a)具有原运营使用单位注销登记的证明和迁移证明;b)具有上一检验周期经定期检验合格报告;c)具有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安装及使用和维护说明书、定期检验报告等);d)剩余设计使用寿命 2 年以上或经原厂家评估后有 2 年以上的使用寿命。DB35/T 16762017 6 4.4.2 大型游乐设施安装、改造、修理、重大修理 4.4.2.1 大型游乐设施安装、改造、修理、重大修理应委托具有相应许可资质的单位负责施工。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安装、改造、修理、重大修理情况书面告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4.4.2.2 移装按下列要求办理:a)大型游乐设施不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移装的,运营使用单位按 4.4.2.1 办理施工告知;b)大型游乐设施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移装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持使用原登记证和使用登记表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并按 4.4.2.1办理施工告知;c)上一次定期检验为不合格且无法整改的设备、剩余设计使用寿命不足 2 年不得进行移装。4.4.2.3 办理开工告知后,运营使用单位或者委托施工单位应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安装(含移装)、改造或重大修理过程的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大型游乐设施不得交付使用。4.4.2.4 安装、改造、修理和重大修理验收后 30 日内,运营使用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至少提供以下施工技术资料:a)随机文件或技术档案(适用于安装、移装、改造);b)监督检验及无损检测报告;c)安装、移装或改造质量证明;d)调试及试运行记录;e)自检报告;f)改造、修理和重大修理主要零部件和安全装置合格证书等技术资料。4.4.3 使用登记 4.4.3.1 大型游乐设施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30日内,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向使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对于整机出厂的大型游乐设施应当在投入使用前办理使用登记。4.4.3.2 移动式大型游乐设施在每次重新安装投入使用前,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向使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拆卸后应当在原使用登记部门办理注销登记。4.4.3.3 对超过整机设计使用期限仍有修理、改造价值可以继续使用的大型游乐设施,应由具有相应制造资质的制造单位、专业技术机构安全评估,由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批准,并办理使用登记变更后,方可继续使用。4.4.3.4 大型游乐设施主要受力部件超过设计使用期限要求的,应当及时进行更换。4.4.3.5 大型游乐设施停用 1 年以上或者超过定期检验时间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将该设备封存,设置停用标志,向登记机关书面报告。重新启用该设备前,应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检验,经检验合格并到原登记机关办理重新启用后,方可重新启用。运营使用单位在设备停用期间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保证停用设备处于安全状态。4.4.3.6 大型游乐设施改造、移装、变更运营使用单位或运营使用单位更名、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继续使用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按 TSG 08-2017 规定,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运营使用单位变更时,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技术档案移交新运营使用单位。4.4.3.7 办理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登记时,运营使用单位应按 TSG 08-2017 提有关资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4.4.3.8 大型游乐设施报废时,产权单位或运营使用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设备的使用功能,并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且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4.4.4 使用标志 4.4.4.1 设备标志包括登记标志、设备标志以及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标志。DB35/T 16762017 7 4.4.4.2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在大型游乐设施的入口处及易于引起乘客注意等显著位置张贴登记标志、检验(合格)标志、乘客须知、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标志,并注明该设施的运动特点、乘客范围、禁忌事宜等。4.4.5 操作管理 4.4.5.1 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应携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4.4.5.2 大型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运行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对设施重要部位、仪表及其显示的参数进行检查和记录分析,做好运行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4.4.5.3 应严格按照各岗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每次运行前应当向乘客告知安全注意事项,运行前应逐一对乘客座舱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运行时应当密切注意乘客动态及设备运行状态,发现事故隐患或其它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停止运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并且按照规定程序向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报告。4.4.5.4 安全管理人员应对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4.4.6 运行记录 应对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情况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应填写完整、字迹清晰、标识明确,并由作业人员签字确认。运营使用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a)运营前试运行检查记录;b)日常检查记录;c)日常维护保养记录;d)月检检查记录;e)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4.4.7 维护保养 4.4.7.1 运营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维护说明书,制订维护保养周期、内容和要求,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保证在用大型游乐设施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4.4.7.2 由本单位实施维护保养的,需满足下列条件:a)使用 5 台以下(含 5 台)大型游乐设施的,至少应配备 1 名维护保养人员;使用 5台以上,10台以下(含 10 台)大型游乐设施的,至少应配备 2 名维护保养人员;使用 10 台以上(不含10 台)大型游乐设施的,至少应配备 3 名维护保养人员;b)维保人员应当取得大型游乐设施维修资质证书;c)配备必要的设备、工具、计量器具和检测仪器。4.4.7.3 由外单位实施维护保养的,维护保养应由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维护保养。4.4.8 日常检查 4.4.8.1 大型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见附录 C中 C.2 的规定)。4.4.8.2 运营使用单位每月应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查(见附录 C 中附录 C.3 的规定)。DB35/T 16762017 8 4.4.8.3 对使用的大型游乐设施,每年至少要进行 1 次全面检查;水上大型游乐设施年度检查应在每年营业季开始前进行。4.4.8.4 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或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前或暑期前,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对大型游乐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并加强日常检查和安全值班(见附录 C中 C.4 的规定)。4.4.8.5 园区、景区、游乐园等场地提供单位,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检查游乐设施运营单位的安全例会落实情况。4.4.9 定期检验 4.4.9.1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规定,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4.4.9.2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大型游乐设施,不得继续使用。4.4.10 设备故障处理和隐患整改 4.4.10.1 故障报告 在运营过程中,大型游乐设施出现故障或者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4.4.10.2 原因分析及整改方案 应对大型游乐设施的故障及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整改方案。4.4.10.3 落实整改 应严格按整改方案,逐一落实整改,并按规定做好整改记录,对难以整改的设备应采取有效措施封存,停止使用。4.4.11 对分包方的管理 4.4.11.1 运营使用单位应对从事大型游乐设施安装、改造、修理、检测、安全评价等活动的分包方及其作业人员是否取得国家有关法定的资格进行确认,并选择具备资格的分包方。4.4.11.2 运营使用单位应对大型游乐设施安装、改造、修理、检测、安全评价等分包方的活动实施有效管理与统一协调,确保分包方的服务符合质量与安全的要求。4.4.11.3 运营使用单位租借场地开展大型游乐设施经营的,应当与场地提供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见附录 D),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双方各自职责,场地提供单位应核实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要求的运营使用条件,定期对运营使用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4.4.12 接受安全监察的管理制度 4.4.12.1 运营使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应当积极配合安全监察人员行使现场检查权、查阅复制权和调查询问权,并对提供内容的真实性负责。4.4.12.2 对安全监察人员下达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4.4.12.3 运营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发生变化的,应当主动告知负责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检验机构。DB35/T 16762017 9 5 应急准备与应急处理 5.1 应急准备 5.1.1 应急机构和队伍 运营使用单位按照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和队伍(参见附录E)。5.1.2 建立应急预案 运营使用单位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每台(套)专项应急预案,明确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处理办法、程序及部门和人员的职责。5.1.3 应急设施、装备与物资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5.1.4 应急演练 5.1.4.1 运营使用单位应对救援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每年至少对每台(套)大型游乐设施组织 1次应急救援演练。5.1.4.2 运营使用单位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其他运营使用单位或公安消防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制定联合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联合演练。5.1.4.3 运营使用单位应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修订专项应急预案,确保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5.1.5 保持应急联系通畅 运营使用单位应建立内、外部应急联络渠道并保持联系通畅。及时更新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分包方(特种设备维护保养方)、医院、消防等部门/人员的联络方式。5.2 应急处置 5.2.1 大型游乐设施发生事故和突发事件危及安全时,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特种设备事故报告与处理规则规定,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概况。5.2.2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还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尽量保持好现场原始状态;确需改变现场状况,必须做好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相或者拍照,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5.2.3 大型游乐设施发生事故后,运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设备作业人员等应遵守特种设备事故报告与处理规则规定,接受事故调查处理。DB35/T 16762017 10 6 评价与改进 6.1 安全例会 运营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例会,分析本单位安全状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部署进一步改进薄弱环节的工作,做好会议记录,并对每次会议所决定的措施,要督促落实到位。6.2 专题会议 运营使用单位根据日常检查、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安全监察、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安全例会、上次专题会议研究问题的落实情况,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改进的办法与措施,明确具体落实的责任部门、人员与时限。6.3 评价 运营使用单位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评价,验证各项管理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6.4 改进 运营使用单位应根据使用安全管理的评价结果,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使用安全管理水平。DB35/T 16762017 11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基本情况汇总表 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基本情况汇总表应包括以下内容:a)姓名、身份证号、证书编号等身份信息;b)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作业类别、作业项目、有效日期及发证部门;c)聘任单位和聘任期限等信息。DB35/T 16762017 12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内容 B.1 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编制内容 B.1.1 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B.1.1.1 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负责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安全全面负责。B.1.1.2 组织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安全技术规范,保证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B.1.1.3 审批颁发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大型游乐设施安全工作。B.1.1.4 任命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负责人,设立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机构或任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B.1.1.5 对大型游乐设施管理重大事项作出决策。B.1.1.6 确保投入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需要的资金。B.1.2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负责人岗位职责 B.1.2.1 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的领导职责,全面负责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B.1.2.2 组织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安全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B.1.2.3 组织制定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编制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B.1.2.4 组织制定大型游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B.1.2.5 组织对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B.1.2.6 定期组织对大型游乐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主持召开大型游乐设施安全工作会议,提出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督促有关人员(部门)实施大型游乐设施事故隐患的整改。B.1.2.7 当安全管理员报告大型游乐设施存在事故隐患应当停止使用时,立即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及时报告单位主要负责人。B.1.2.8 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定期检验。B.1.2.9 发生大型游乐设施事故时,组织救援,上报有关部门。B.1.2.10 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大型游乐设施事故调查分析,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B.1.3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B.1.3.1 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熟悉并贯彻执行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DB35/T 16762017 13 B.1.3.2 确保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的采购和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负责本单位大型游乐设施安装、验收、使用登记、运行、定期检验、维护保养、维修、改造、停用报废等环节的日常管理工作。B.1.3.3 协助制定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组织建立大型游乐设施运行、维护保养、故障维修和事故记录等安全技术档案。B.1.3.4 对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大型游乐设施并及时报告安全管理负责人。B.1.3.5 协助组织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查,对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的设备,应立即组织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B.1.3.6 纠正和制止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B.1.3.7 编制大型游乐设施的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B.1.3.8 协助制定大型游乐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协助组织演练。B.1.3.9 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报告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负责人,上报有关部门。B.1.3.10 参加事故救援工作,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B.1.4 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B.1.4.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参加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B.1.4.2 熟悉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B.1.4.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操作人员守则,杜绝执行危害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违章指挥,如实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交接班等记录。B.1.4.4 每次运行前应当向乘客告知安全注意事项,对保护乘客的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B.1.4.5 运行时应当密切注意乘客动态及设备运行状态,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B.1.4.6 熟悉应急救援流程。发生故障或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停止运行或采取紧急措施保护乘客,并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报告。B.1.4.7 对大型游乐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作出记录。B.1.5 大型游乐设施维护保养人员岗位职责 B.1.5.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B.1.5.2 熟悉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B.1.5.3 掌握大型游乐设施维护保养知识和维修技能。B.1.5.4 负责大型游乐设施维护保养工作,认真填写各项维护保养记录。B.1.5.5 参与对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查,协助有关人员(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B.1.5.6 熟悉各类大型游乐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参加演练。B.1.5.7 参加事故的救援工作,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B.1.6 大型游乐设施服务人员岗位职责 B.1.6.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B.1.6.2 掌握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服务工作。B.1.6.3 负责维持好站台秩序,引导游客有序候车、乘车,主动帮助乘客上下车,防止乘客拥挤或进入危险区域,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乘客时要及时制止其乘用。DB35/T 16762017 14 B.1.6.4 运行中应密切注视乘客的安全状态和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操作人员报告。B.1.6.5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及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必要的应急救护常识,乘客发生意外事故时,按照预案采取紧急救援措施,认真做好安抚工作。B.2 安全管理制度 B.2.1 设备管理制度编制内容 运营使用单位应按本规范要求制定大型游乐设施各项管理制度,在制定日常检查、维护保养、隐患排查等制度时,应还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游乐设施的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增加针对不同类型大型游乐设施专业化的管理制度。B.2.2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编制内容 B.2.2.1 明确安全技术档案管理部门、责任人,制定安全技术档案的归档收集、整理、更新、移交处理等要求,并逐台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a)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表;b)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鉴定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型式试验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c)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d)年度自行检查记录;e)维修、改造的有关资料和记录;f)运行、维护保养、设备故障与事故处理记录;g)应急救援演练记录;h)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B.2.2.2 安全技术档案保存期限:a)大型游乐设施的合格证、使用登记证、技术文件资料、监督检验报告和重大修理记录、设备部件更换记录等重要资料长期保存,保存期限至设备报废为止;b)修理记录至少保存 5 年,日常使用运行、日常维护保养、日常安全检查等至少保存 2 年;c)定期检验报告、自行检查记录至少保存 2 个定期检验周期。B.2.3 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编制内容 B.2.3.1 明确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查和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的部门或负责人。B.2.3.2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查的日检、月检、重大节日、年度检查时间和频次、内容及部门或责任人。B.2.3.3 做好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查的记录,检查人员签字确认。记录的内容包括:检查时间、参加检查的人员、检查的项目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等。B.2.4 安全隐患整改 B.2.4.1 发现安全隐患后,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B.2.4.2 整改责任人负责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安全隐患的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报有关部门。B.2.4.3 负责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的负责人或部门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及验收。DB35/T 16762017 15 B.2.5 日常维护保养规定编制内容 B.2.5.1 明确日常维护保养的部门或负责人。B.2.5.2 编制各台(套)大型游乐设施的年度、月维护保养计划,按期完成计划维护保养。B.2.5.3 规定对各类大型游乐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做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B.2.5.4 做好大型游乐设施维护保养的记录,并及时归档。B.2.6 申报定期检验规定编制内容 B.2.6.1 明确申报定期检验的部门或负责人。B.2.6.2 编制定期检验计划,规定申报约检的时间。B.2.6.3 大型游乐设施检验前,按规定做好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清洁、清理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B.2.6.4 大型游乐设施检验时,指定专人或部门在场配合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检验工作。B.2.6.5 大型游乐设施检验后,指定专人或部门办理领取检验报告等手续,并更新检验合格标志。B.2.6.6 大型游乐设施检验时发现的问题,由安全管理负责人组织整改。B.2.6.7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B.2.6.8 大型游乐设施因故停用及重新启用应办理的相关手续。B.2.7 作业和服务人员守则编制内容 运营使用单位应依据GB/T 16767-2010第7章“服务质量”,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包括安全和服务质量两个方面内容的作业人员和服务人员守则。B.2.8 作业人员及相关运营服务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编制内容 B.2.8.1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教育培训的部门或负责人。B.2.8.2 规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B.2.8.3 规定每年度至少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次数及时间。B.2.8.4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a)大型游乐设施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b)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操作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c)大型游乐设施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d)大型游乐设施维护保养知识;e)大型游乐设施事故应急处置技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f)事故案例,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B.2.8.5 由专人负责做好培训记录,定期对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进行考核。B.2.8.6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指定专人或部门负责保存。B.2.9 应急救援演练管理制度编制内容 B.2.9.1 明确组织大型游乐设施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部门或负责人。B.2.9.2 规定大型游乐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范围与频次。B.2.9.3 制定大型游乐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确定演练负责人和各演练人员的职责。B.2.9.4 每次演练后应由演练负责人进行讲评及总结。B.2.9.5 做好演练全过程记录并归档。记录内容包括演练日期、时间、地点、演练内容、演练小结、参加人员签名等。DB35/T 16762017 16 B.2.10 意外事件和事故处理制度编制内容 B.2.10.1 明确大型游乐设施意外事件和事故处理的部门或负责人。B.2.10.2 规定事故报告程序及报告内容。B.2.10.3 事故现场的保护。B.2.10.4 配合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B.2.10.5 建立事故记录档案。DB35/T 16762017 17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大型游乐设施日检、月检、年度及重大节假日检查内容 C.1 一般要求 大型游乐设施日检、月检、年度及重大节假日检查应根据使用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