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淡水鱼池塘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规程DB4104/T 092-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大宗淡水鱼池塘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规程DB4104/T 092-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宗淡水鱼池塘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规程DB4104/T 092-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宗淡水鱼池塘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规程DB4104/T 092-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宗淡水鱼池塘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规程DB4104/T 092-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宗淡水鱼池塘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规程DB4104/T 092-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150 B52 DB4104 平 顶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04/T 0922019 大宗淡水鱼 池塘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规程 2019-08-06发布 2019-09-06实施 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04/T 092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平顶山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平顶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舞钢市农业农村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亚伟、张东艳、刘焕民、宋大朋、樊中伟、李海龙、华旭红、王艳艳、王明明、陈国贤、王东风、宋欣奇、张京周、张双印、千拥军、李炳坤、马春花。DB4104/T 0922019 1 大宗淡水鱼池塘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宗淡水鱼池塘绿色健康养殖的有关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场地条件、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捕捞和生产记录。本标准适用于平顶山市的大宗淡水鱼池塘绿色健康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073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T 5281 无公害食品鲤鱼养殖技术规范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0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SC/T 6048 淡水养殖池塘设施要求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大宗淡水鱼 本标准所述大宗淡水鱼是指鲢、鳙、鲤、鲫和草鱼。3.2 绿色健康养殖 绿色健康养殖是指养殖场所符合设施要求,投入品使用科学,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实现降低生产能耗、尾水处理达标排放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中通过采用投放无疫病苗种、投喂全价饲料及人为控制养殖环境条件等技术措施,使鱼类保持最适宜生长发育状态,实现减少养殖病害发生、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养殖方式。DB4104/T 0922019 2 4 环境条件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361的要求。4.2 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4.3 养殖用水水质 养殖池塘水质符合NY 5051 的规定。5 场地条件 5.1 水、电、路条件 交通便利、池塘配套设施齐全,符合SC/T 6048 要求。5.2 池塘条件 面积(0.330.67)hm2,池深(2.02.5)m。池底平坦,池底淤泥厚20 cm左右,保水性能好。5.3 机械设备 参照NT/T 5281 无公害食品鲤鱼养殖技术规范配备。6 放养前准备 6.1 池塘整修 冬季或早春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过多淤泥、杂物等,维修池坡和进排水口、加固堤埂。6.2 清塘消毒 鱼种放养前(1015)d,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清塘。6.2.1 干法清塘 将池水排至 10cm 左右,每亩用生石灰 75 kg,先将其分放在池中小坑内,用水溶化后均匀全池泼洒,杀菌除野。或者每亩用漂白粉10 kg用水溶化后随即全池泼洒。6.2.2 带水清塘 池塘水深(0.51.0)m,每667 m2用生石灰(150200)kg 或每 667 m2用漂白粉(1520)kg,用水溶化后随即全池泼洒。6.2.3 注水 消毒后(35)d注水,进水口设置网目为(6080)目过滤网过滤。鱼种池注水深度(5060)cm,成鱼池注水深度(100120)cm。DB4104/T 0922019 3 7 鱼种放养 7.1 鱼种来源及质量 投放的水产苗种为自繁自育或采购自正规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并符合相应的苗种质量标准。7.2 放养 7.2.1 放养时间 深秋、初冬或 2月下旬前放养,放养鱼种应选择在晴天进行。7.2.2 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消毒,一般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10)min,浸浴时间视水温、天气和鱼种忍受度确定。7.2.3 投放规格 鱼种规格整齐,同品种鱼规格基本一致,一般规格为(50100)g/尾。7.2.4 投放密度 依据以下三点确定放养密度:一是确定养殖类型,是混养还是单养;二是产量控制在1000 kg/667 m2以内;三是预期达到的出塘规格。7.3 主养鲤鱼模式 计划鲤鱼产量 1000 kg/667m2,鲢、鳙产量 200 kg/667m2:放养鲤鱼种规格(100150)g/尾,密度1000 尾/667m2;放养鲢、鳙鱼种规格(50100)g/尾,密度 300 尾/667m2。7.4 主养鲫鱼模式 计划鲫鱼产量 800 kg/667m2,鲢、鳙产量 100 kg/667 m2:放养鲫鱼种规格(2050)g/尾,密度3000 尾/667m2;放养鲢、鳙鱼种规格(2050)g/尾,密度 150 尾/667 m2。7.5 主养草鱼模式 计划草鱼产量 1000 kg/667m2,鲢、鳙产量200 kg/667m2:放养草鱼鱼种规格(150250)g/尾,密度1200 尾/667m2;放养鲢、鳙鱼种规格(50100)g/尾,密度400 尾/667m2。8 饲养管理 8.1 饲料 选择主养品种专用配合颗粒饲料,使用的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根据鱼的不同生长阶段选择投喂开口料、幼鱼料和成鱼饲料。8.2 投饲 DB4104/T 0922019 4 采用驯化投饲,遵循“四定”投饵原则,购进的鱼种应经过摄食驯化,具有上浮抢食习惯。在水温(1222)时(4月至5月),日投饲(13)次,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1%3%;在水温(2332)时(6月至 8月),日投饵(35)次,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5%7%;9 月至10月上旬,每天投喂 3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每次投饵(3050)min,待大部分鱼群散去,减少投喂量至停止投喂。并根据鱼摄食情况、水质和天气状况调整投饲量。8.3 水质调控 8.3.1 定期加注新水 一般每(710)d加注一次新水,每次注入 30 cm左右。换水应在晴天进行,并于下午 5 时前完成。8.3.2 开启增氧机 5 月中旬9月份,坚持晴天中午开机(23)h;阴天开机时间在早上(67)时左右;雨天为早晨3 时左右;连续阴雨天应在半夜前后(傍晚不开机),这时开机时间要长。8.4 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和有无浮头及病害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调水或开增氧机。作好池塘日志,观察和记录鱼吃食与活动情况。发现鱼活动、吃食异常,撒网检查,对症处理。8.5 环境管理 养殖区域应保持整洁、有序、干净、卫生,无异味;水面漂浮杂物、死鱼等及时打捞清理,保持水面洁净;饲料、药品、生产用具等整齐存放在专用场所。9 病害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预防工作包括:鱼种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鱼种入池前应检疫、消毒;饲养过程中应注意环境的清洁、卫生和食场消毒;网具和工具要消毒后使用,拉网操作要细心,避免鱼体受伤等。发现鱼病应由执业兽医师及时诊断治疗;药物的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10 捕捞 根据鱼类的生长情况并结合市场的需求,采取轮捕或集中捕捞的方式适时捕捞,均衡上市。采取带水捕捞,并进行暂养锻炼,保证水产品运输的质量。鱼产品质量符合SC/T 0004、NY 5070和NY 5073规定。排水捕捞时,池塘排放水应符合 SC/T 9101要求。11 生产记录 按照SC/T 0004规定记录。记录应当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两年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