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牙百合 第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规范DB43/T 215.2-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牙百合 第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规范DB43/T 215.2-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牙百合 第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规范DB43/T 215.2-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牙百合 第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规范DB43/T 215.2-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牙百合 第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规范DB43/T 215.2-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牙百合 第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规范DB43/T 215.2-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地理标志产品 隆回龙牙百合 第 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规范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cation-LongHui 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Part 2: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management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ICS 67.080.20B 38DB43/T 215.2 2019 2019-01-22发布 2019-04-22实施DB43/T 215.2 2019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种球繁育 14 栽培技术 35 病虫害防治 56 采收 57 生产档案 5附录 A(资料性附录)龙牙百合病虫害防治方法 6附录 B(资料性附录)龙牙百合生产档案记录表 9 DB43/T 215.2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5年第 78号令、2005年第 18号公告和 GB/T 17924 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部分是 DB43/T 215第 2部分。本标准由隆回 县人民政府特色 产 业开发办 公 室提 出。本标准由 湖南省市场 监督 管 理局 归口。本标准起草 单位:隆回 县人民政府特色 产 业开发办 公 室、药圣堂(湖南)制 药有限 公 司、湖南农业大学、湖南药圣堂中药科 技 有限 公 司、湖南省宝庆农 产品 进 出 口有限 公 司。本标准 主 要起草 人:王 志 勇、钟振平、胡中常、彭 国 平、魏 国 南、刘磊、李玲、李大江、陈乔 生。DB43/T 215.2 2019 1 地理标志产品 隆回龙牙百合 第 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 地理标志产品隆回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种 植 的种球繁育、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 与 生产档案的技术要求。本标准 适 用 于 地理标志产品隆回龙牙百合的栽培 管 理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 应 用是 必不可少 的。凡 是 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凡 是 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 的 修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 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 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 质量标准 GB/T 8321 农药 合理 使 用准则 NY/T 496 肥 料合理 使 用准则 中药 材 生产质量 管 理规范(试行)(2002年 版)中 华 人民 共 和国 药 典 3 种球繁育 3.1 选种 选 品种 纯度高,生 长健壮,个 大、座高、片长肉厚、无 病虫 伤 害、无机械损伤、异 地种 植 的百合 鳞 茎作 种球繁育 母 种球。在 7月 下 旬 8月上旬,选阴天或晴天 采 挖,置阴凉处摆放(3 5)天备 用。3.2 苗床准备 3.2.1 选地 选择背风向阳、排 水 良好 的 壤土 或砂 壤土,海拔(800 1400)m山 地 为宜。3.2.2 整地 播 种前(15 20)天,每 666.7 m2撒施 生 石灰(50 75)kg,深翻(20 25)cm后晒坯风化。播种前(5 7)天,每 666.7 m2撒施 生 物 有 机肥 200kg、充 分 发 酵 的 牛粪渣(300 500)kg,翻耕(15 20)cm深,达到 土 细肥匀。3.2.3 作畦 按 120cm分 厢 开 沟做畦,厢沟宽(25 35)cm,厢沟深(25 30)cm,主 沟,围 沟深(30 35)cm,DB43/T 215.2 2019 2达到雨停 水 干。3.3 鳞片准备 去除外层老片、干片,剥 取 鳞茎外 围第(2 4)层鳞片,用 50%多菌灵 可 湿 性 粉剂 800倍液浸(3 5)分 钟,捞 出,晾 干后播 种。3.4 播种 3.4.1 播种量 播 种 鳞片(5 6)万 片/666.7m2,约(100 150)kg/666.7m2。3.4.2 播种时间 播 种 时间以 7月 下 旬 8月上旬为宜,选晴天或阴天播 种。3.4.3 播种方法 条 播,幅 宽(15 20)cm,幅距(20 25)cm,片 距(4 5)cm,鳞片 尖端朝 上,每沟 两 行,梅花形交错 摆放。播后 覆 土(3 4)cm,耙 平 畦 面,盖 草 厚(3 5)cm。3.5 田间管理 3.5.1 清除覆盖“雨 水”前 后 清 除 覆盖。3.5.2 除草 及时清 除 杂 草,做到 小 草 早 除,防 止 草 荒失 收。3.5.3 水肥管理 天 气 干 旱时及时浇 水,保持 土壤 湿润;及时清 沟排 涝,防 止积 水。齐苗 后,追 施充 分 腐熟 的 人 粪 尿(2 3)次,每 次间隔(10 15)天,每 次 施 200kg/666.7m2,兑 水(500 1 000)kg,选阴天或晴天 施 用。3.6 病虫害防治 及时 防治 灰 霉 病、炭疽 病和 蚜 虫。防治方法 见 附录 A。3.7 种球采收 3.7.1 采收时间 7月 下 旬 8月 下 旬,选阴天或晴天 露 水 干后 至 上 午 10点 前 或 下 午 4点 后 采 挖 最 好。阴雨天、雨后初 晴天 不 宜 采 挖。3.7.2 种球选择 品种 纯度达到 100%,鳞片 整齐,无 病虫 伤 害、无异 味、无 霉烂,鳞片 抱 合 紧密,根 系 发 达 粗 壮,呈黄白 色,根 毛多。DB43/T 215.2 2019 3 3.7.3 种球分级 单 个 重 30g以 上 的种球 即符 合 大田 生产用种要求,按(30 50)g、(50 100)g、100g以 上 标准分 成三 个 等级,单 个 重 30g 以 下 的 鳞茎 不 符 合 大田 生产用种 需 求,需继续 培育。3.7.4 种球包装 采用 中 转 物 流筐 包 装,内壁 用草 纸 或 稻 草 垫衬。3.7.5 种球运输 用 恒温冷藏车 保持(20 25)温 度 条 件 下 运输。3.8 种球贮藏 3.8.1 种球消毒、杀虫 用 50%的 多菌灵 可 湿 性 粉剂 500倍液 加 20%甲氰菊酯乳油 500倍液浸 种 30分 钟 以 上,晾 干后 贮藏。3.8.2 储藏室消毒 用 50%的 多菌灵 可 湿 性 粉剂 500倍液 喷洒贮藏 室;紫 外 灯消毒:每 12m3,安 装 40瓦紫 外 线灯 管 一 根,照 射 30 分 钟。3.8.3 贮藏条件 以 温 度(20 25),相 对 湿 度(65 75)%为宜。4 栽培技术 4.1 选地 选择海拔(300 800)m,排 水 良好,土 层 60cm以 上,肥 力 中 上 的 壤土、砂 壤土,PH值(5.5 7.0),要求 稻 田(3 5)年,旱 土 8年 内 无 百合种 植 史,水 流 上 游 200m范围 3年 内 无 百合种 植 史。空气、水 源、土壤 质量 应 分 别 符 合 GB 3905、GB 5084、GB 15618中 的要求。4.2 整地 4.2.1 翻耕晒坯“立秋”“处 暑”间 深翻 地 块,旱 土 深翻(25 30)cm,水田 要 打破犁底 层,翻耕后 的 土 块 不 打碎,尽 量 成 块,自然曝 晒。4.2.2 分厢开沟 翻耕后 的地 块 按(150 200)cm分 厢 开 沟,厢沟宽 30cm,沟深(25 30)cm;腰 沟、围 沟宽 40cm,深(40 45)cm;要求 沟沟 相 通,雨停 水 干。4.2.3 整地施肥 采用 两次整 地法,播 种前(15 20)天,选晴天,每 666.7m2散 施充 分 腐熟 的 牛粪(1500 2000)kg或 腐熟 菜枯(150 200)kg,同 时 增 施 生 石灰(50 100)kg,翻耕深 25cm以 上,要求 土 碎 肥匀;播 种DB43/T 215.2 2019 4前(3 5)天,按(120 130)cm分 厢,整 细 整 平,畦 面呈 龟 背 形。4.3 种球准备 4.3.1 种球精选 选择 抱 合 紧密、色 白形 正、无 病虫 伤 害、无 霉烂、无 破 损、肉 质根 发 达 的种球,去除 种球 外层 的 枯片,去除老 根,于室 内 阴凉处 摊 晾(3 5)天。以 异 地 优 质种球 最 佳。4.3.2 种球分切 百合种球 一般 有 2个 以 上 球 茎 抱 合,栽种前用 削 成尖 刀状 的 竹 片,在 球 茎 分 离 处 将 鳞茎 盘均 匀 切 开,分 成 数 个 种球。4.4 栽种 4.4.1 栽种时间 以 8月 下 旬 9月 下 旬为宜。4.4.2 栽种密度 一般 每 666.7 m2用(30 50)g种球栽(7000 7500)株,株 行 距(20 30)cm;(50)g种球 栽(5500 6000)株,株 行 距(20 35)cm。4.4.3 栽种方法 按 行 距 在厢 面 横 向 开 挖播 种 沟,沟深(10 15)cm,按 株 距 单 个摆放 种球,顶 部 朝 上,摆 正 后 用 细土 培根。盖 土 厚(5 7)cm。选晴天或阴天 土壤 干 爽 时 进 行。4.4.4 覆盖清沟 栽 完 后 要 整 平 厢 面,覆盖 不 带 成熟 种 子 的 杂 草、秸秆、腐熟 牛粪或 防草 黑膜,保持 土壤 湿润,防 旱 抗冻。及时清 沟排 水。4.5 田间管理 4.5.1 掀除覆盖 翌 年 2月 立春 前 后,揭 除 覆盖杂 草、秸秆,集 中 处 理。4.5.2 破 膜 引苗 覆盖 地 膜 的百合地,出 苗时 要 及时 破膜 引 苗。破膜孔越 小 越 好,以 能 引出 苗 为宜。4.5.3 中 耕除草 3月 中下 旬,百合出 苗 后 应 多次 浅 耕除 草,结 合 中 耕,清 沟 培 土。4.6 水肥管理 4.6.1 追 肥 3月 下 旬,齐苗 后每 666.7 m2泼 施 腐熟 稀薄 人 粪 尿(150 200)kg;6月上 中 旬;苗 高(30 40)cmDB43/T 215.2 2019 5 时,每 666.7m2分 两次追 施 腐熟 饼 肥 200kg,或 45%硫酸钾复 合 肥(50 75)kg,采收前 50 天停 止 施肥,施肥 时 结 合培 土 壅蔸。4.6.2 排 水 抗旱 春 夏 多 雨 季节,要 及时清 沟排 水,保持三 沟 通 畅,做到雨停 水 干。(6 7)月干 旱 少 雨,土壤 过 干时,要 及时 灌溉“跑马 水”,以 水 满 沟 不 浸 厢 面 为宜,2 h后排干,选 清 晨 8:00前 或 傍晚 4:00后 灌水。4.7 打顶摘蕾 5月 中下 旬 6月上旬,适 时 摘 除 百合 花 蕾,蕾 期 即 现 即 摘,株 高 保 留 在 65 cm左右 为宜。打顶 摘蕾 选择晴天上 午露 水 干后 进 行,打顶 摘蕾 后 要 喷 施 50%的 多菌灵 可 湿 性 粉剂(500 600)倍液。5 病虫害防治 对 病虫害 应 以 预 防 为 主,采 取 综 合 措 施 治理,尽 量 减 少 化 学药 剂 用量。具体 病虫害防治 参 见 附录 A。6 采收 按照 DB43/T 215.3 2018 地理标志产品 龙牙百合 第 3部分 采收 与 加 工 技术规范 执 行。7 生 产 档案 建 立 生产档案,并 记录产地 环境、种球繁育、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等 相 关 内 容。格式 见 附表 B。DB43/T 215.2 2019 6 附录 A(资料 性 附录)龙牙百合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 名称 发 生 时 期 危 害 部 位 主 要 症 状 防治方法 病 毒 病 生 长 前 期、中期 植 株 主 要表 现 为 花 叶坏死斑、畸 形 和 丛 生。采用 无 病 毒 种球;加 强 田 间 管 理,发 现 病株 及时 拨 除,适 时 防治 蚜 虫和 红蜘蛛;发 病 初 期 用 2%氨基寡糖素 或 80%盐酸吗啉呱 加 啶虫 脒 1500倍液 同 时 加 营养 液 喷 雾,一般 需 连 续 3次,每 次间隔(7 10)天。立枯 病 苗 期 植 株 病 苗至 死而 不 倒,俗称“站 起 死”。幼 苗 受 害 后,变褐 色,渐 枯 死;严 重时,根 茎 部 变褐缢缩而 枯 死。实 行 轮 作,选择排 水 良好,土壤 疏松 的地 块 栽培;加 强 田 间 管 理,注 意 开 沟排 水,改善 通 风、光 照 条 件;增 施 磷、钾 肥,增 强 抗 病力;种球用 50%福美双 500倍液浸 种;出 苗 后 喷 施 50%多菌灵 500倍液 加 30%病 毒 克星 可 湿 性 粉剂 600倍 喷 雾。叶 枯 病(灰 霉 病)4月 下 旬 6月上旬 叶 片为 主,也侵 染 茎、花、芽、鳞茎。苗 期 染 病,常 致 幼 苗成 片 坏死,最 后 腐烂;幼 株 染 病,生 长 点 坏 死;叶 部 染 病,首先 在 叶 片上 出 现褐 色 圆 形 的病 斑,病 斑 中 心 呈 浅 灰 色;花 茎 受 害 呈湿腐 或干 腐 状,后 期 病部 失 水 缢缩,病部 以 上 萎蔫 或 倒 折;湿 度 大 时,病部产生 灰 色 霉 层;个 别 鳞茎 染 病,引 致 腐烂。选 用 健 康 的 鳞茎作 种球,田 间 应 通 风 透 光,避免 过 分 密 植;避免 过 量 施 用 氮 肥,适 当 增施 钙 肥、钾 肥,促 植 株 健壮,增 强 抗 病 力;及时 摘 除 病 叶、病 花,带 出 田 外深 埋,防 止 灰 霉 病 传 播 蔓延;冬 季 或 收 获 后 及时清 除 病 残 组织,对土壤进 行深翻;发 病 初 期 用 80%腐霉 利 或 20%吡唑醚 菌 酯 粉剂 加 25%异 菌 脲悬浮 剂兑 水 15 喷 雾 或 50%啶 酰 菌 胺 1200倍;哈茨木 霉 300倍液 喷 雾,注 意 不可 同 时 使 用 杀 菌剂。疫病 4 月 6月 茎、叶、花、鳞 片、球根 茎 部 染 病 初 生 水 浸 状 褐 色 腐烂,逐 渐 向上、下 扩展,加 重 茎 部 腐 烂,致 植 株 倒 折 或 枯 死;叶 片 染 病 初 生 水 浸 状 小 斑,扩展 成 灰 绿 色大 斑;花 染 病 呈 软 腐 状;球 茎染 病出 现 水 浸 状 褐斑,扩展 后 腐 败,产生 稀疏 的 白 色 霉 层。采用 高畦、深沟或 起 垄 栽培,发 现 病 株,及早 挖除,集 中 烧毁 或深 埋;施 用 酵 素 菌 沤 制 的 堆 肥或充 分 腐熟 有 机肥,采用 配 方 施肥 技术,适 当 增 施 钾 肥,提 高 抗 病 力。种 植 前 可选 用 66.5%霜 霉 威 盐酸盐 水 剂(400 600)倍液 进 行厢 面 土壤 喷 淋;发 病 初 期 用 嘧 菌 酯1000倍液 或 64%杀 毒 矾 可 湿 性 粉剂 500倍液 或 72%杜邦克 露 可 湿 性 粉剂 800倍液 或 氟 菌.霜霉 威 1200倍液 喷 雾。霜 霉 病 5月上旬 6月上旬 主 要 危 害百合 叶 片,有时 也 危害 茎 和鳞茎。苗 期 叶 片 容 易感 病,开 始 叶 上 出现 褪绿 斑 点,逐 渐 呈 枯 黄,不 规则的病 班,潮 湿时 叶 背 面 产生 灰 黑 色 霉 层,随着 病 情 发 展,下 部叶 很快 变 黄。成 株 期发 病,叶 上 出 现浅 绿 色水 渍 状 斑 点,病 斑 呈 多 角 形,黄 绿 色,后为 淡 褐 色,后 期 病 斑 汇 合 成 一 片,全 叶 干 枯卷 缩。潮 湿条 件 下 病 斑 背 面 长 成 灰 黑 色 霉 层,病 下 向上 发 展,严 重时 全 株 叶 片 枯 死,似火烧。选 用 无 菌 种球;改 善 生 长 条 件,及时 排 灌,通 风 透 气,阳 光 透 射;发 病 初 期可 选 用 80%代森锰锌 可 湿 性 粉剂(800 1000)倍液 或 47%加 瑞 农可 湿 性 粉剂(600 800)倍液 或 烯酰 吗啉.霜脲 氰 1500倍液 喷 施。DB43/T 215.2 2019 7 病虫害 名称 发 生 时 期 危 害 部 位 主 要 症 状 防治方法 白 绢 病 6月上旬 8月 鳞茎 和 茎 基 部 皮 层 变褐 色 腐烂,表 面 产生 白 色 绢丝 菌 丝。菌 核 初呈白 色,后 变 褐 色,鳞茎 受 害,产生 水 渍 状 暗 褐 色 病 变,然 后 变 质 腐烂。土壤日 光 高 温消毒,多 翻耕,多 晒 太 阳;加 强 田 间 管 理,及时清 除 中 心 病 株,病 株 撒石 灰 消毒,适 当 控 制 浇 水,施 用 充 分 腐熟 的 有 机 肥;24%噻呋 酰胺 50ml加 50%甲 基硫 菌灵 可 湿 性 粉剂 600倍液 或 98%恶 霉灵 2000倍液 喷 施。鳞茎 青 霉 病 贮 存 期 鳞茎 染 病 后 出 现 腐烂 斑 点,在 斑 点 上 先 长 出 白点,后长 出 绒 毛 状 青 绿 霉 层,内 部 鳞片 逐 渐 腐烂,最 后引起 整 个鳞片 散盘,经 过(1 2)个月 完 全 腐烂。实 行 轮 作,选择排 水 良好,土壤 疏松 的地 块 栽培;加 强 田 间 管 理,注 意 开 沟排 水,改 善通 风、光 照 条 件;增 施 磷、钾,增 强 抗 病 力;用 50%多菌灵 500倍液浸 泡 种球 10分 钟,捞 出晾 干后 贮藏,贮藏温 度 控 制 在(15 20)。炭疽 病 5 月 7月 叶、茎 秆 叶 片 染 病,初 期 出 现 水 浸 状 暗 绿 色 小点,以 后 发 展 成 近 圆 形至 椭 圆 形 灰 白至黄 褐 色 坏死斑,边缘 多 具 有 浅 黄 色 晕 环,叶 尖 染 病,多 向 内 坏死 形成 近梭 形 坏死斑。茎 部 染 病,形成 近椭 圆 形至 不 规 则 形 灰 褐 至黄 褐 色 坏死斑,略 下 陷,后 期 产生 黑 色 小点。重 病地 区 实 行 与 非 百合 科 作物 3 年 以 上 轮 作;收 获 后 及时清 理病 残组织,减 少田 间菌 源;发 病 初 期 选 用 45%咪鲜 胺、80%福美双1000倍液,25%炭 特 灵 可 湿 性 粉剂(600 800)倍液 喷 雾,一般 需 连 续 3次,每 次间隔(7 10)天。茎 腐 病 5 月 7月 鳞茎 幼 茎 基 部 最 初 底 部 叶 片 变 黄,茎 顶 端 变浅 紫 色,轻 度 弯曲,其 次 病 株底 部 叶 片 枯 黄 或 枯 萎 四 分 之 一 至 一 半,茎上 部 变 紫 变 曲。最 后 整 株 枯 萎,鳞茎 盘 变褐 腐烂。重 病地 区 实 行 与 非 百合 科 作物 3 年 以 上 轮 作;收 获 后 及时清 理病 残组织,减 少田 间菌 源;发 病 初 期,用 恶 霉灵(2000 3000)倍液 灌 根,施 药 前,先 松 表 土,每 株 用 药(0.20.25)kg,连 灌 2次,间隔(5 7)天。软 腐 病 多 雨 季节 叶、茎 基、鳞茎 叶 片 染 病,呈 水 浸 状 绿 褐 色 坏死 腐烂。患 病害 鳞茎,初 生 灰 褐 色 不 规则 水 浸 状 斑,逐 渐 扩展,向 内 蔓延,造 成湿腐,致 整 鳞茎 形 成 脓 状 腐烂。选择排 水 良好 的地 块 种 植 百合,施 用 充 分 腐 熟 的 有 机肥;挖 掘、种 植 时 不 要 碰 伤鳞茎,减 少 侵染。发 病 时 喷洒 30%绿 得 保 悬浮 剂400倍液 或 47%加 瑞 农可 湿 性 粉剂 800倍液,中 生 菌 素 1%水 剂(1000 1200)倍液 喷 雾。蚜 虫 4 月 7月 娕梢、嫩 叶 一般 受 害 叶 片 先 背向 萎卷,后 萎 缩 不发,同 时 分 泌蜜 露 引 发 烟煤 病,严 重时 植 株 萎蔫 干 枯。消 灭 越 冬 虫 源,清 除 附 近 杂 草,进 行 彻 底 清田;黄 板诱 蚜;10%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剂(1500 2000)倍液 或 3%啶 虫 脒 可 湿 性 粉剂 2000 倍液 喷 雾,前 期提 倡挑 治,即 只 对有 蚜植 株 进 行 喷 药;用 1:15的 比例 配 制 烟 叶 水,泡 制 4小时 后 喷洒。南 黄 蓟 马 高 温 干 燥 期 叶 伤 口 形成点点 锈 斑,叶 片 正 面初 成 灰 白 色,继 而 黄 化 至 局部 枯 萎。被 害 叶 片 略 向 下 卷 曲、变 小 无 法 伸 展。用 0.5%印楝 素 杀 虫 乳油 1500倍液、2.5%鱼藤酮 乳油 500倍液、5%多 杀 霉 素 悬浮 剂(8001000)倍液;喷 25%噻 虫 嗪 水 分 散 粒 剂 1800倍液、10%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剂 1200倍液。根 线 虫 整 个 生 长 期 根、鳞茎 发 病 初 期 病 株 叶 片 出 现过 早黄 化,植 株 严 重 矮 化。根 上 出 现坏死斑 和 伤 口,在 根 受 害 处 边缘 组 织 内 或鳞茎外层鳞片 的 浸 染 处 可发 现 线 虫。发 现 病 株 及时清 除 消 毁;种 植 前 剔 除 感 病 鳞茎或 进 行 药 剂浸 泡 处 理;用 5.7%甲 维 盐(2500 3000)倍浇 灌。DB43/T 215.2 2019 8病虫害 名称 发 生 时 期 危 害 部 位 主 要 症 状 防治方法 百合 螨 6 月 8月 鳞茎、根 成 若螨群 集 取 食 鳞茎,呈 筛 孔 状,被 害百合地 上 部分 枯 死,鳞 茎 及 根 变 黑 褐 色 腐烂。轮 作 换茬;选 用 无 病、螨 和 无机械损伤 的 鳞茎作 种;播 种前用 20%的 扫螨净 可 湿 性 粉 剂 4000 倍液 加 70%甲 基硫 菌灵 可 湿 性 粉剂1000倍液浸 鳞茎(3 5)分 钟;4月上 中 旬 用 20%的 扫螨净 可 湿 性 粉剂 3000倍液 加 5%的菌 毒 清 水 剂 300倍液浇 淋(2 3)次,每 次间 隔(15 20)天。小白 纹 毒 蛾 4月 5月 叶、花 蕾、花 瓣 叶 片 被吃 成 缺刻,严 重 仅 剩 叶 柄 用 菊酯 类 药 剂 或 氯 虫 苯 甲 酰胺、氟 虫 双酰胺 喷 杀。蛴螬 5 月 7月 根、鳞茎 主 要 活动 在 土壤 内,危 害百合的 鳞茎 百合根,吃掉 根 系 和 鳞茎 盘,并 造 成 病 菌 从 伤 口 感染,加 重 田 间 和 贮藏 期 间 百合 腐烂 率。在(6 7)月鳞茎 膨 大期 间 危 害 最 重。合理 安 排 茬 口,有 条 件 最 好 实 行 水 旱 轮 作;施 用 腐熟 有 机肥,以 防 止 招 引 成 虫 来 产 卵;在 田 间 出 现 蛴螬 危 害 时,可 挖 出 被 害 植 株 根际 附 近 的 幼 虫;50%辛 硫 磷 乳油 100g,拌 细 土(15 20)kg做 成 毒 土。百合种 蝇 春、夏 鳞茎 主 要 以 幼 虫 蛀 食 鳞茎,并 引起 鳞 茎 染 病、腐烂,严 重时 造 成 百合全 株枯 死。百合种 蝇 的 幼 虫 被 称 为 根 蛆、地 蛆。采用 诱 测 成 虫法 诱 杀,当 容 器 内 成 虫 数 量 突 增 或 雌雄蝇 比近 1:1时,即 为 成 虫 盛 期,应 立 即 防治。地 面 喷洒 2.5%溴 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隔 7天 一 次,连 续 防治(2 3)次。DB43/T 215.2 2019 9 附录 B(资料 性 附录)龙牙百合 生 产 档案记录表 项 目 操 作 时间 情 况说明(品 名、用量、稀 释 倍 数、方法)责任 人 前 期 准 备 生 产 管 理 肥 料 名称 施肥 方法 施肥 时间 面积(亩)总用量()稀 释 倍 数 天 气 责任 人 备 注 施 肥 情 况 农药 名称 施 药 方法 施 药 时间 用量/亩 总用量()防治 对 象 稀 释 倍 数 天 气 技术 员 责任 人 病 虫 害 防 治 情 况 技术 负责 人 责任 人 操 作 人 生产 负责 人 责任 人 操 作 人 质量 负责 人 责任 人 操 作 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