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 嘉儒蛤DB35/T 1624-2016.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地理标志产品 嘉儒蛤DB35/T 1624-201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理标志产品 嘉儒蛤DB35/T 1624-201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理标志产品 嘉儒蛤DB35/T 1624-201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理标志产品 嘉儒蛤DB35/T 1624-201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理标志产品 嘉儒蛤DB35/T 1624-201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7.120.30 B5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624 2016 地理标志产品 嘉儒蛤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Jia Ru clam 2016-12-30发布 2017-04-01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624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 GB/T 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的结构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要求编写。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福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清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清市海洋与渔业局、福清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州大学、福州福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福州保和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玉、陈国文、陈茂辉、孙美琼、陈峰、王丽虹、郑浩哲、谢友坪。DB35/T 16242016 1 地理标志产品 嘉儒蛤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嘉儒蛤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养殖技术、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嘉儒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 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 5009.6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30891-2014 水产品抽样规范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DB35/T 141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3 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嘉儒蛤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保护范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5年第44号公告),见附录A。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1 嘉儒蛤 生长在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镇嘉儒村及其附近滩涂(见附录 A),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菲律宾帘蛤DB35/T 16242016 2(Ruditapes philippinarum)。4.2 壳长 指嘉儒蛤的壳前端边缘至后端边缘的距离。5 嘉儒蛤养殖技术 参见附录B。6 质量要求 6.1 商品规格 壳长大于或等于3 cm。6.2 感官要求 感官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 求 壳长 采收规格大于或等于3cm 形状 壳顶稍突出,贝壳前缘稍圆,后缘呈截形,呈长卵圆形 壳表纹理 放射肋90100条,与同心生长纹交错形成布纹状 壳表色泽 淡褐色、红褐色斑点或花纹 活力 斧足发达,伸缩灵活,干露或受外界刺激时,则双壳紧闭 6.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该符合表2规定。DB35/T 16242016 3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粗蛋白质含量/(%)10 粗脂肪含量/(%)2 注:粗蛋白质、粗脂肪指软体部鲜重 6.4 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 GB 2733 的规定。7 检验方法 7.1 感官要求 7.1.1 感官检验 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将样品置于白色搪瓷盘内,对感官项目逐项进行检验。7.1.2 规格检验 抽取0.5kg嘉儒蛤测量壳长。7.1.3 活力检验 在海水中微张口,斧足与水管伸缩灵活,受惊或触碰时迅速闭合双壳。7.2 理化指标 7.2.1 蛋白质 按GB 5009.5测定方法进行。7.2.2 脂肪 按GB/T 5009.6测定方法进行。7.3 净含量 按JJF 1070规定的执行。8 检验规则 8.1 组批 以同一养殖场中养殖条件相同、同时收获的产品为同一组批。8.2 抽样方法 按GB/T 30891的规定执行。8.3 检验分类 DB35/T 16242016 4 嘉儒蛤销售交货时必须检验。产品检验分为出场检验和型式检验。8.4 出场检验 每批产品应进行出场检验,出场检验由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执行,检验项目应包括规格、感官项目。8.5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a)新建滩涂养殖场养殖的嘉儒蛤;b)嘉儒蛤养殖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d)出场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8.6 判定规则 8.6.1 感官指标 按 GB/T 30891-2014 中表1 的规定执行。8.6.2 理化指标 有一项不合格,则判本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得复检。8.6.3 卫生指标 有一项不合格,则判本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得复检。9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标签 外包装箱的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包装的标签应符合GB 7718、GB 28050的规定,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产品标准号、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净含量、生产日期。9.2 包装 用竹筐、聚乙烯网袋、塑料桶等。包装材料和容器要求洁净、无毒、无异味,并具有良好的透气和排水条件。塑料器具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包装材料及食品包装容器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盛具应容易清洗和消毒。9.3 运输 嘉儒蛤必须在良好的卫生条件下进行装运、贮存。运输中应避免日晒、雨淋或风干。长途运输时,温度控制在20以下。一般从嘉儒蛤采收运输到市场不超过48 h。在储运过程中要求轻放轻运,避免挤压和碰撞造成嘉儒蛤损伤。9.4 贮存 置于阴凉处。DB35/T 16242016 5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嘉儒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DB35/T 16242016 6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嘉儒蛤养殖技术 嘉儒蛤的养殖方式有滩涂养殖和垦土池蓄水养殖。重点介绍以下内容:养殖技术部分的产地设施设备、消毒平整、苗种的选择与运输、苗种的投放、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B.1 养殖滩涂 B.1.1 滩涂选择 养殖区域应选择不受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污染,符合DB35/T 141规定,交通便利且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宽广而平坦的砂质底或沙泥底的中、底潮区的滩涂。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 h。以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为好。B.1.2 蛤埕布局 分区划片,受洪水影响、靠近排洪道边的和低潮区埕地要筑堤,堤宽30 cm40 cm,需高出埕面 25 cm,整平埕地,底质较软处,要开沟整地畦,防止埕面积水,底质硬的埕地要翻松耙平。B.1.3 水环境要求 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和国家一类(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底质符合国家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底质以砂为主的砂泥底(含砂量60%80%)的滩涂。水体透明度:60cm80cm,pH值:7.68.6,溶解氧:大于或等于4mg/L。盐度:2026,潮间流速:0.23m/s0.33m/s。B.2 苗种的选择与运输 B.2.1 苗种的选择 选自保护区域内菲律宾帘蛤育苗场。嘉儒蛤苗种要求个体大小均匀、饱满、壳色鲜艳、无机械损伤,无病害、体质强壮。B.2.2 苗种的运输 在良好的卫生条件下进行装运、贮存。运输中应避免日晒、雨淋或风干。长途运输时,温度宜控制在20以下。B.3 苗种的播放 B.3.1 播种季节 DB35/T 16242016 7 见表B.1 表B.1 播种季节 苗 种 播种季节 小 苗 12月至翌年3 月 中 苗 5月至6月 大 苗 8月至9月 B.3.2 种苗规格 见表B.2 表B.2 种苗规格 苗 种 规格(粒/kg)小 苗 200000600000 中 苗 10002000 大 苗 400800 B.3.3 播种方法 B.3.3.1 干播 适用于小面积养殖及中潮区的播种。退潮后,将蛤苗均匀地撒播在蛤埕上。B.3.3.2 湿播 又叫带水播苗,适用于大面积养殖的播种。平潮时按事先插好标志,把蛤苗运到养殖场地。将蛤苗从船上按顺序向水面撒播,让苗下沉到埕地上。B.3.3.3 播种密度 小苗60000粒/m275000粒/m2,中苗0.3 kg/m20.9 kg/m2,大苗1.5 kg/m23 kg/m2。B.4 管理 B.4.1 饵料种类 饵料主要是天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等有机颗粒。B.4.2 日常管理 专人负责,每日巡埕,填补埕面,修补堤坝、水闸,防止人为踩踏,清除敌害生物等。B.4.3 防治生物敌害 B.4.3.1 食贝鱼类,可在埕地周围插上竹枝或挂网护蛤或在埕边放钩捕捉。B.4.3.2 梭子蟹、拟穴青蟹等食贝甲壳类,可在退潮时捕捉,也可在潮水将退干时,用推网捕捞或挂网阻拦。B.4.3.3 斑玉螺、福氏乳玉螺等食贝软体动物,可迫使其出洞,然后捕捉;可拣除卵带,以消除之。DB35/T 16242016 8 B.4.3.4 对寻氏肌蛤(俗称海瓜子)受害严重时将海瓜子连同嘉儒蛤一起收捕,利用二者比重不同在海水中淘洗,将其分离,嘉儒蛤重新播种。B.4.3.5 对食蛤多岐虫(俗称“腐片虫”,)可选择晴天,每亩用8kg茶籽饼、捣碎均匀撒在埕地上,或捣碎后浸泡24 h,加水至50kg,泼洒埕地。B.4.3.6 球栉水母、双齿围沙蚕等,当它们集中在背风角落时,用操网捞起。B.4.3.7 浒苔等附着性藻类,去除埕面石块、贝壳、粗砂,减少附着基;在自然海区浒苔放散孢子的高峰时,土池暂停进水;加深水层、投放人工贝类饲料、施肥等,以降低池水透明度,抑制浒苔生长,也可用耙子人工捞除。B.4.4 管理记录 认真做好环境因子、生长情况等方面的养殖日志记录。B.5 收成 B.5.1 收成季节 从5月开始直至8月结束。B.5.2 采收规格 壳长:大于或等于3cm。B.5.3 方法 B.5.3.1 锄洗法(适用于含泥较多底质埕地)B.5.3.1.1 划区 收成之前,将埕地划分成6070小块。B.5.3.1.2 围堤 每块小埋地周围锄挖埋土筑小堤,堤高20cm、堤宽30cm。B.5.3.1.3 留口 在地势较低的围堤挖一出水口,外放竹篮。B.5.3.1.4 锄翻 用锄在堤内连蛤带土翻起10cm,放水入埕。B.5.3.1.5 搅浆 翻松泥砂,耙碎并搅成泥浆。B.5.3.1.6 集蛤 将浮在表层的嘉儒蛤集中到出水口,经竹箕槽入篮、洗净、装运。B.5.3.2 荡洗法(适用于砂质埕)B.5.3.2.1 荡蛤 用荡具,在埕地用力向前拖移捞蛤。B.5.3.2.2 筛选 将荡入的嘉儒蛤倒入篮内筛选,将小蛤重新播撒在埕地继续养成。B.5.3.2.3 去杂 大蛤分批放入盛有泥浆的大木桶,用手上下左右鼓动搅拌,残壳等杂物下沉,大蛤上浮。将其捞起、洗净、装运。B.5.3.3 手耙法 又称翻拣法,用齿耙将泥土带蛤翻起,拣拾嘉儒蛤,采收潮下带的嘉儒蛤,要用特制的网兜和齿耙捞取。B.6 净化与暂养 B.6.1 净化 DB35/T 16242016 9 B.6.1.1 贝类净化厂的卫生条件参照水产品加工厂的卫生条件执行,设施设备需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行。B.6.1.2 净化水质量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B.6.2 暂养 B.6.2.1 暂养水域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B.6.2.2 暂养区周边要设置明显标志。B.6.2.3 暂养区内要有分隔设施,防止不同批混淆。经暂养后必须保持鲜活。_ DB35/T 16242016 福建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 嘉儒蛤 DB35/T 16242016*2017年 3月第一版 2017年 3月第一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