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搜索和营救训练要求DB35/T 1667-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地震灾害搜索和营救训练要求DB35/T 1667-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震灾害搜索和营救训练要求DB35/T 1667-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震灾害搜索和营救训练要求DB35/T 1667-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震灾害搜索和营救训练要求DB35/T 1667-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震灾害搜索和营救训练要求DB35/T 1667-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91.120.25 P 15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6672017 地震灾害搜索和营救训练要求 The requirements of search and rescue training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2017-07-03发布 2017-10-03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5/T 1667 2017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训练场地.2 5 训练设施.2 6 训练装备.4 7 训练对象.5 8 训练科目.6 9 训练安全.7 10 训练考核.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破拆训练设施样式和尺寸.1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顶撑训练设施样式和尺寸.14 附录 C(资料性附录)障碍物移除训练设施样式和尺寸.16 附录 D(资料性附录)绳索训练用锚固点建设样式.17 附录 E(资料性附录)网格管道建造样式和尺寸.18 DB35/T 1667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地震局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地震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海燕、危福泉、张永春、叶明云、黄宏生、梁静、尹光辉、林夏菲、李大祖、宋培刚、洪星、郭皓、王青平、张晓刚、黄谷霖、张国良、吴均、康雪娟、张毅瑜、王辉山、周跃勇、孙宇、叶晋余、苏玉龙、张剑星、廖吉鹏、钟伟元。DB35/T 1667 2017 1 地震灾害搜索和营救训练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灾害搜索和营救训练的训练场地、训练设施、训练装备、训练对象、训练科目、训练安全和训练考核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搜索和营救日常训练与考核。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T 63-2016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训练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428.1-2012和GB/T 29428.2-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cue team 简称救援队,经过选拔、培训,具有应对地震灾害现场处置能力的人员经一定组织形式、以挽救生命为主要目的实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的专业群体。3.2 搜索 search 采用人工、犬和仪器等方式寻找受困者的过程。GB/T 29428.1-2012,定义3.4 3.3 营救 rescue 采用各种方法使受困者脱离险境的过程。GB/T 29428.1-2012,定义3.5 3.4 支撑 shoring 通过增加构件稳定建(构)筑物受损部位的过程。GB/T 29428.2-2014,定义3.2 3.5 破拆 breaching 通过切割、钻凿、破碎、打孔等对障碍物进行拆除或局部分解的过程。GB/T 29428.2-2014,定义3.3 DB35/T 16672017 2 3.6 顶撑 uplifting 通过抬升、扩张障碍物,扩大空间的过程。GB/T 29428.2-2014,定义3.4 3.7 移除 removing 通过牵拉、吊升、起重等移动障碍物的过程。GB/T 29428.2-2014,定义3.5 4 训练场地 4.1 选址 训练场地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a)便于展开训练,无安全隐患;b)训练队伍集结便捷;c)周边道路畅通,交通便利;d)具备水、电等配套保障设施。4.2 面积 训练场地规划面积应与同时参加训练的人数与训练科目、功能分区等相匹配,宜不少于2000 m2。4.3 布局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训练场地的功能分区,并以满足各单项训练不受空间干扰为宜,具体要求见表1。表1 训练场地功能区设置要求 类 别 功能分区 专项技能训练 破拆训练区、顶撑训练区、障碍物移除训练区、绳索训练区 综合训练 网格管道训练区、简易废墟训练区 其他 训练装备库、训练器材库(室、区)注:有条件的,可增设救援心理行为训练区等其他功能区。5 训练设施 5.1 破拆训练区设施 破拆训练区设施建设要求见表2。DB35/T 16672017 3 表2 破拆训练区设施建设要求 设施名称 设施描述 图 例 数 量 破拆墙 由框架和活动墙体两个部分组成。框架由槽钢和混凝土底座构成;活动墙体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参见附录A图A.1 不少于3个 破拆台 由混凝土浇筑的四脚平台,中央预留空心方形凹槽用于放置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台上设铁围栏,一侧设爬梯。参见附录A图A.2 不少于2个 破拆管 由三节水泥圆管连接而成;连接处预留间隙用于放置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钢板或木板。参见附录A图A.3 不少于2个 钢筋切割架 由方铁管焊接成的三角支架。参见附录A图A.4 不少于3个 木材切割架 由方铁管焊接成三角支架,支架顶部留有U形卡槽;两个切割架中间架上木材。参见附录A图A.5 不少于4个 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主要使用抗压强度等级为C20、C30的混凝土。5.2 顶撑训练区设施 顶撑训练区设施建设要求见表3。表3 顶撑训练区设施建设要求 设施名称 设施描述 图 例 数 量 F形立墙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填砖块瓦砾,上盖混凝土预制板。参见附录B图B.1 不少于1个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板一面设置4个钢筋吊耳。参见附录B图B.2 不少于6块 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主要使用抗压强度等级为C20、C30的混凝土。5.3 障碍物移除训练区设施 障碍物移除训练区设施建设要求见表4。表4 障碍物移除训练区设施建设要求 设施名称 设施描述 图 例 数 量 水泥墩 墩体呈直角梯形体,梯形体顶面与斜面各有一对钢筋吊耳。参见附录C图C.1 不少于2个 5.4 绳索训练区设施 5.4.1 绳索训练区可利用区域内现有的建筑物、岩石体及其他物件作为训练设施。5.4.2 绳索训练用锚固点建设要求见表 5。DB35/T 16672017 4 表5 绳索训练用锚固点建设要求 设施名称 设施描述 图例 数量 锚固点 由圆钢(铁)管焊接而成。参见附录D图D.1 不少于4个 注:也可利用强度足够的栏杆、柱子、梁、窗台、岩石体等作为锚固点。5.5 网格管道训练区设施 网格管道训练区设施建设要求见表6。表6 网格管道训练区设施建设要求 设施名称 设施描述 图 例 数 量 网格管道 由钢筋混凝土方管和圆管混合搭建而成;部分管道与地面成一定夹角,形成高低错落的管道网,管道连接处预留间隙用于放置混凝土预制板、钢板或木板。参见附录E图E.1 不少于1个 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主要使用抗压强度等级为C20、C30的混凝土。5.6 简易废墟训练区设施 简易废墟训练区设施建设要求见表7。表7 简易废墟训练区设施建设要求 设施名称 设施描述 图 例 数 量 简易废墟 在地表或地下预铺管道,拐点不少于5个,覆盖破碎的建筑构件;设置钢筋混凝土、梁、架、柱、楼板、砖石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障碍物,以及观测孔、监控摄像头和报警装置等。废墟面积不少于200 m2;交错预设三种规格管道,净高分别为0.8m、1.0 m和1.2 m,宽度均不超过1 m;每种规格管道至少预设1组障碍,障碍总数不少于6组;地面搜救口不少于5个。不少于1个 6 训练装备 6.1 搜索训练装备 救援队搜索训练装备配置要求见表8。DB35/T 16672017 5 表8 搜索训练装备配置 大 类 小 类 说 明 人工搜索设备 救援人员利用喊话、敲击等搜索受困者使用的设备,如扩音器、监听设备、木棍、铁棍等 仪器搜索设备 利用高新技术探测受困者的设备,如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光学生命探测仪、电磁波生命探测仪等 搜索装备 生物搜索设备 利用生物对受困者进行搜索的设备,如搜救犬等 注1:装备数量根据训练规模进行配置。注2:有条件的,可配置其他搜索装备。6.2 营救训练装备 救援队营救训练装备配置要求见表9。表9 营救训练装备基本配置 大 类 小 类 说 明 凿钻设备 造成孔型破坏,形成救援通道或满足大型设备工作空间需求的设备,如凿岩机、电钻、冲击钻、手工钻、锤钻等 剪切设备 剪切钢筋、铁丝、木材等的设备,如链锯、无齿锯、剪切钳、多功能钳、切割锯、便携等离子切割器等 破拆装备 扩张挤压设备 通过向侧边顶推或挤压进物体内部,产生缝隙,满足救援通道或工作空间需求的设备,如扩张钳、开缝器等 顶升设备 将重物抬升的设备,如顶升气垫、千斤顶、顶杆、边缘抬升器等 顶撑装备 支撑设备 形成缝隙、通道后,较长时间内维持缝隙、通道存在的设备,如撑杆、垫块、双头钉等 牵拉设备 使物体做水平方向移动的设备,如牵拉器等 起重设备 使物体做竖直方向移动的设备,如起重机等 移除装备 搬运设备 使物体搬离的设备,如叉车等 高空救援设备 从高空下降到地面的设备,如绳索及套件、拉力计、护垫、船形担架等 绳索救援 装备 竖井救援设备 从地面下降到地下空间的设备,如绳索及套件、救援三脚架等 其他辅助 装备 个人防护设备 提供救援人员身体重要部位防护的设备,如头盔(含护目镜)、手电筒、耳塞、呼吸面罩、训练服(救援服)、腰带、手套、护膝及护肘、救援靴、方位灯、呼救器等。注:装备数量根据训练规模进行配置。7 训练对象 7.1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象是全体救援队队员。7.2 搜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对象是救援队中的搜索组。7.3 营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对象是救援队中的营救组。DB35/T 16672017 6 8 训练科目 8.1 基础知识 按DB/T 63-2016第3章规定的内容进行训练,年度总训练时间不少于42 h,复训队员可适当减少,但不少于总训练时间(42 h)的50%。8.2 基本技能 按DB/T 63-2016第4章规定的内容进行训练,年度总训练时间不少于42h,复训队员可适当减少,但不少于总训练时间(42 h)的50%。8.3 搜救专业知识和技能 8.3.1 搜索训练内容、训练时间和训练目标要求见表 10。表10 搜索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与目标 训练科目 训练内容 训练时间 训练目标 人工搜索定位的基本方法、步骤 人工搜索定位的基本模式 人工搜索 人工搜索询问的方法技巧 7 h 熟练掌握敲、喊、听、问等人工定位方法,能够初步判定幸存者位置及救助的方法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器的使用 21 h 光学生命探测器的使用 21 h 雷达生命探测器的使用 21 h 仪器搜索 热成像生命探测器的使用 21 h 熟悉掌握各种生命探测器的基本性能、构造、原理、用途以及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 搜索犬饲养管理、防病和治疗知识 训导基础理论与技术 各类人员被困场所的特点 犬搜索 搜救犬的搜索训练 21 h 熟悉搜救犬饲养管理、防病和治疗知识,掌握训导基础理论与技术 人工和仪器综合搜索方法及注意事项 人工和犬综合搜索方法及注意事项 犬和仪器综合搜索方法及注意事项 综合搜索 各种综合搜索方法的使用条件和使用顺序 25 h 熟悉掌握各种综合搜索方法以及搜索行动的组织程序 注1:搜索组初训队员的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37 h;复训队员可适当减少,但不少于总训练时间的50%。注2:夜训时间根据各救援队特点自行安排,但不少于总训练时间(137 h)的25。注3:地震救援演练不计入训练时间。8.3.2 营救训练内容、训练时间和训练目标要求见表 11。DB35/T 16672017 7 表11 营救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与目标 训练科目 训练内容 训练时间 训练目标 破拆程序、方法及安全要求 15 h 手动破拆器材的运用、维护与保养 7 h 电动破拆器材的运用、维护与保养 7 h 机械破拆器材的运用、维护与保养 14 h 破拆 液压破拆器材的运用、维护与保养 14 h 了解各种破拆器材的性能,熟悉使用时机,熟练掌握操作使用,学会维护与保养 顶升程序、方法及安全要求 15 h 液压顶升器材的运用、维护与保养 14 h 气动顶升器材的运用、维护与保养 14 h 了解各种顶升器材的性能,熟悉使用时机,熟练掌握操作使用,学会维护与保养 支撑程序、方法及安全要求 水平支撑技术的选择与运用 垂直支撑技术的选择与运用 倾斜支撑技术的选择与运用 叠状支撑技术的选择与运用 顶撑 复合支撑技术的选择与运用 14 h 了解各种支撑器材的性能,熟悉使用时机,熟练掌握操作使用,学会维护与保养 移除作业的原理及适用环境 障碍物质量计算方法 移除程序、方法及安全要求 移除 移除装备或器材的运用、维护与保养 7 h 了解障碍物移除原理与方法,熟悉使用时机,熟练掌握操作使用,学会维护与保养 绳结种类及使用环境 绳索连接使用方法、锚固点的选择与制作 绳索救援 绳索及相关套件的运用、维护与保养 35 h 了解和掌握绳结连接基本方法,熟悉使用时机,熟练掌握操作使用,学会维护与保养 注1:营救组初训队员的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56 h;复训队员可适当减少,但不少于总训练时间的50%。注2:夜训时间根据各救援队特点自行安排,但不少于总训练时间(156 h)的25。注3:地震救援演练不计入训练时间。9 训练安全 9.1 训练设施及装备安全要求 9.1.1 训练装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取得市场准入证明。9.1.2 建设简易废墟时,应设置监控摄像头、观测孔、报警装置等确保训练安全的控制设施。9.1.3 设置夜间训练用的照明设施。9.2 科目训练安全要求 科目训练安全要求见表12。DB35/T 16672017 8 表12 科目训练安全要求 类 别 安全要求 一般安全要求 1、设置安全员,负责对训练过程和现场进行安全监督并提供安全保障;2、制定训练急救预案,包括各种伤害处置程序;3、对训练场地、设施、装备进行安全检查、评估和必要的侦检;4、选用与训练科目相适宜的个人防护装备,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情况。人工搜索 搜索前进行漏电检测、空气检测等。仪器搜索 1、红外线生命探测仪的激光不得长时间直射人眼;2、雷达生命探测仪在开机状态下,人员不宜站在雷达主机发射面前方。搜索训练 犬搜索 为犬佩戴防护器具。破拆 1、确认作业区域无危险;2、操作前评估破拆对象的受力和稳定性情况以及破拆可能产生的后果或其他意外情况;3、破拆过程中注意可疑的声响和瓦砾等掉落情况;4、当切穿墙体或者地板时,应避免伤害其后面的其他人员;5、应避免对废墟承重结构件的破拆;6、移走破拆下来的碎块,应将尖锐的边棱磨平、覆盖或折弯。顶升 1、训练前检查器材各部件连接情况,确认无松动、损坏;2、使用撑杆和千斤顶时,其底部和顶部应加防滑垫块;3、使用高压起重气垫,应使气垫整体承受负荷,避免因减少顶升力而可能引起的气垫侧翻或滑出;4、为防止被顶升构件发生意外滑动,应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支撑 1、支撑前应对建筑物全面勘察(包括顶部和底部),避开或处理松动、移位、悬挂的危险构件或其他潜在危险;2、检查墙体是否为承重墙,是否倾斜以及墙体受力状态,如存在潜在倒塌危险,应予以支撑;3、支撑柱一旦被安置,不得撤出或挪动;4、所有支撑作业都应从遭到破坏的结构最下面的一层依次向上进行,确保支撑基础稳定。移除 1、吊装或牵拉障碍物前,检查钢(绳)索或挂钩连接固定是否稳定牢固,牵引钢(绳)索是否完好;2、大型工程机械移除障碍物时,预估作业危险性,做好个人防护。营救训练 绳索救援 1、设置安全员,负责监控、检查绳索系统的建立、运行中的安全状况;2、对绳索装备自查、互查,包括头盔、安全挂钩、吊带、手套、救援靴等;3、绳索系统所用装备的破损检查,包括绳索、滑轮、安全挂钩、止锁器、升降器等;4、检查绳结各连接部分、锚固点;5、宜备有安全绳。10 训练考核 训练考核科目、考核对象、考核方式和结果评定要求见表 13。DB35/T 16672017 9 表13 训练考核要求 考核科目 考核对象 考核方式 结果评定 基础知识 单兵 口试/笔试 基本技能 单兵 实地操作 搜索专业知识和技能 搜索组/单兵 口试/笔试、实际作业 营救专业知识和技能 营救组/单兵 口试/笔试、实际作业 搜救综合能力 全体救援队 地震救援演练 考核成绩可采用两级制或四级制进行评定,根据相关要求制定评分细则。注1: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考核成绩=口试/笔试成绩20%+实际作业成绩80%。注2:考核不及格者,应重新训练,并参加补考。DB35/T 16672017 10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破拆训练设施样式和尺寸 A.1 破拆墙 破拆墙建造样式和尺寸见图A.1。图A.1 破拆墙建造样式和尺寸 A.2 破拆台 破拆台建造样式和尺寸见图A.2。DB35/T 16672017 11 图A.2 破拆台建造样式和尺寸 A.3 破拆管 破拆管建造样式和尺寸见图A.3。DB35/T 1667 2017 1 2 图A.3 破拆管建造样式和尺寸 A.4 钢筋切割架 钢筋切割架建造样式和尺寸见图A.4。图A.4 钢筋切割架建造样式和尺寸 DB35/T 16672017 13 A.5 木材切割架 木材切割架建造样式和尺寸见图A.5。图A.5 木材切割架建造样式和尺寸 DB35/T 16672017 14 B A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顶撑训练设施样式和尺寸 B.1 F形立墙 F形立墙建造样式和尺寸见图B.1。图B.1 F 形立墙建造样式和尺寸 B.2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建造样式和尺寸见图B.2。DB35/T 16672017 15 图B.2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建造样式和尺寸 DB35/T 1667 2017 1 6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障碍物移除训练设施样式和尺寸 障碍物水泥墩建造样式和尺寸见图C.1。图 C.1 水泥墩建造样式和尺寸 DB35/T 16672017 17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绳索训练用锚固点建设样式 绳索训练用锚固点建设样式见图D.1。图D.1 绳索训练用锚固点建设样式 B DB35/T 16672017 18 C C 附 录 E(资料性附录)网格管道建造样式和尺寸 网格管道建造样式和尺寸见图E.1和E.2。图E.1网格管道建造样式 DB35/T 16672017 19 图 E.2 网格管道建造尺寸 _ DB35/T 16672017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地震灾害搜索和营救训练要求 DB35/T 16672017*2017 年 7 月第一版 2017年 7月第一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