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91.140.90 Q 78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042 2019 电梯维护 保养年度 自检规范 2019-07-04 发布 2019-08-01 实施 河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3/T 5042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河 北省 市场 监督 管理局 提出 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 北省 特种设 备监 督检 验研 究院、河北 省特 种设 备技 术检 查中心、石 家庄 市 同安电梯 工程 有限 公司、江 苏蒙哥 马利 电梯 有限 公司 河北分 公司、河 北顺 悦达 电梯有 限公 司、沃克 斯 电梯(中国)有 限公 司河 北分 公司、三菱 电梯 有限 公司 河北分 公司、迅 达(中国)电梯 有限 公司 北区 区 域培训中 心、保定 市申 龙电 梯有限 公司、秦 皇岛 秦迅 电梯有 限公 司。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刘宗 辉、王 爱香、刘 苏杨、井 科学、董君 卯、王建 楹、王亚东、郭 兴、宋捷、刘丽红、李 涛、乌云、张 士涂、聂立 涛、高星、李 合永、张汉 东、马宝 强、葛建庆、陈 树国。DB13/T 5042 2019 1 电 梯维护 保养年度 自检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电 梯年 度自 行检查 的条件、自检 项目 内容(要求 与方 法)、自 检流程、整 改情 况 确认、人 员和 报告 的内 容。本 标 准 适 用于 额 定 速度 不大 于6.0m/s 的 电力 驱 动 曳引 式 和 额 定速 度 不 大于0.63m/s 的 电力 驱 动强制式乘 客电 梯、载货 电梯。对于 额定 速度 大于6.0m/s 的电 力驱 动曳 引式 乘客 电 梯和载 货电 梯可 参照 执行。本标准 不适 用于 液压 电梯、杂物 电梯、仅 载货 电梯 和家用 电梯。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注日 期的版 本适 用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10058 电 梯技 术条 件 GB/T 10059 电 梯试 验方 法 3 术语和 定义 GB/T 7024、GB 7588 和GB/T 10060 确 立的 以及 下列 术 语和 定 义适 用于 本文 件。3.1 年度自 行检 查 Annual self-inspection 在特种 设备 检验 机构 定期 检验之 前,由维 保单 位对 电 梯进行 的每 年度 至少 一次 的自行 检查。3.2 自检人 员 Self-inspection personnel 由电梯 维保 单位 质量 体系 任命负 责自 行检 查的 专职 质量检 验人 员。4 自检条 件 4.1 电梯的 工作 条件 应符 合 GB/T 10058 的相 关要 求。4.2 应在做 完年 度维 保项 目后,向检 验机 构申 请定 期检 验前进 行。4.3 检验用 检验 仪器 和量 具应 符合 GB/T 10059 的 相关 要 求。5 自检项 目内 容、要求 与方 法 DB13/T 5042 2019 2 5.1 自行检 查项 目及 其内 容根 据使用 状况 决定,但 是不 少于附 录 A 规定 的检 验项 目及其 内容。5.2 自行检 查参 照附 录 A 规定 的检验 方法,也 可采 用更 先进、更科 学的 检验 方法。5.3 要求测 试数 据的 项目(即 附录 A 所述 检验 方法 中要 求测试 数据 的项 目),应 采 用符合 检验 内容 要求的仪 器设 备、计量 器具 进行测 量、测试、试 验。6 自检流 程 6.1 维保部 门或 维保 人员 应按 规定向 单位 质检 部门 提出 年度自 行检 查申 请。6.2 质检部 门收 到年 度自 行检 查申请 后确 定自 检人 员,一般 为 2 人,1 人为 组长,组长接 到自 检任 务后,应 当在 规定 时限 内与 使用单 位沟 通自 检时 间,做好自 检前 技术 资料、仪 器设 备 等准 备工 作。6.3 现场实 施自 检前,组 长负 责组织 召开 自检 前准 备会,召集 自检 人员、维 护保 养人员,了 解现 场 情况,说 明自 检程 序和 现场 人员的 分工,确 认现 场检 验条件,明 确危 险源 的控 制,落 实安 全要 求。6.4 现场自 检由 维保 人员 配合,自 检人 员应 当按 照 第 5 款规定 的自 检项 目、内 容、要求和 方法 进行 检验。自 检过 程中 自检 人员 应将自 检情 况如 实记 录。6.5 现场自 检结 束后,组长 负 责组织 召开 自检 总结 会,对自检 过程 中发 现的 问题 提出整 改要 求,确 定整改时 限。6.6 自检过 程发 现的 问题 影响 电梯安 全使 用的,自 检人 员应当 告知 使用 单位 立即 停止使 用,整改 或 者修理后 申请 复检。6.7 自检工 作(包括 对整 改情 况的确 认)完成 后,应当 按照规 定和 时限 完成 自检 报告的 编制、审 核、打印及 盖章 工作。7 整改情 况确 认 7.1 维保人 员或 使用 单位 应当 对自检 过程 中发 现的 问题 进行整 改,并 且在 规定 的时 限内向 检验 组 提 交整改见 证资 料。7.2 整改见 证资 料,应当 采用 现场实 物照 片等 能真 实反 映现场 实际 状况 的方 式。如整改 涉及 到其 他 关联检验 项目,还 应当 包含 关联项 目的 见证 资料。7.3 自检人 员应 根据 情况 采取 现场验 证或 者查 看见 证资 料的方 式,确认 整改 情况 是否符 合要 求。7.4 整改情 况确 认结 果及 确认 方式,应当 在自 检记 录中 进行记 录。8 人员 8.1 自检人 员应 熟悉 所检 验 电 梯产品 及本 标准 规定 的检 验内容、要 求和 方法。8.2 自检报 告审 核人 员应 是电 梯维保 单位 质量 体系 任命 的检验 与试 验责 任人。9 报告 DB13/T 5042 2019 3 9.1 电梯年 度自 行检 查报 告的 格式及 内容 参照 附 录 B 给 出的内 容出 具。9.2 电梯年 度自 行检 查报 告应 由自检 人员 签字,检 验与 试验责 任人 审核。9.3 电梯年 度自 行检 查报 告应 加盖维 保单 位公 章或 专用 章。DB13/T 5042 2019 4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自检项 目内 容、要求 与方 法 表A.1 给出 了电 梯自 检的 项 目内容、要 求与 方法。表A.1 自检项 目内 容、要求 与方 法 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1 1 使用单位提供的 资料 1.1 使用登记资料 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 审查相应资料 1.2 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制造、安装、改造重大修理资料,以及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保存完好 1.3 管理规章制度 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等 1.4 日 常 维 护 保 养 合 同 与本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1.5 特 种 设 备 作 业 人员证 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2 2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 2.1 通道与通道门 2.1.1 通道设置 应当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通道。采用梯子作为通道时,应符合以下条件:通往机房(机器设备间)的通 道不应当高出楼梯所到平面4m;梯子应固定在通道上而不能被移动;梯子高度超过 1.50m 时,其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当在6575 之间,并且 不易滑动或者翻转;靠近梯子顶端应当设置容易握到的把手 目测或者测量相关数据 2.1.2 通道照明 通道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 2.1.3 通道门 机房通道门的宽度应当不小于 0.60m,高度应当不小于 1.80m,并且门不得向机房 内开启。门应当装有带钥匙的锁,并且可以从机房内不 用钥匙打开。门外侧有下述或者类似的警示标志:“电梯机器 危险未经允许禁止入内”DB13/T 5042 2019 5 表A.1 自 检项 目内 容、要 求与方 法(续)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3 2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 2.2 机 房(机 器 设 备间)专用 机房(机 器 设 备 间)设 有 永 久 性 电 气 照 明;在 靠 近入口(或者多个入口)处 的 适 当 高 度 设 置 一 个 开关,控制机房(机器设 备间)照明 目测,操作验证各开关的功能 4 2.3 主开关设置 主开关不得切断轿厢照明和通风、机房(机器设备间)照明和电源插座、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照明、报警装置的供电电路 断开主开关,观察、检查照明、插座、通风和报警装置的供电电路是否被切断 5 2.4 驱动 主机 2.4.1 工作状况 无异常噪声和振动;驱动轮、导向轮轴承部润滑良好;电 动 机 与 减 速 机 联 轴 器 连 接 无 松 动,弹 性 元 件外观良好,无老化等现象;减 速 机 润 滑 油,油 量 适 宜,除 蜗 杆 伸 出 端 外 均无渗漏;减 速 机 润 滑 油 按 制 造 单 位 工 艺 要 求 适 时 更 换,保证油质符合要求;编码器清洁,安装牢固,工作正常。(1)目 测 驱 动 主 机 工 作 情况、曳引轮轮槽和制动器状况(或者按照电梯整机制造单位规定的方法对制动器进行检查);(2)认为轮槽的磨损可能影响 曳 引 能 力 时,进 行 8.11要求的试验,对于轿厢面积超过规定的载货电梯,还需要进行 8.12 要求的试验,综合试验结果验证轮槽磨损是否影响曳引能力 2.4.2 轮槽磨损 曳 引 轮 轮 槽 不 得 有 缺 损 或 者 不 正 常 磨 损;如 果 轮槽 的 磨 损 可 能 影 响 曳 引 能 力 时,进 行 曳 引 能 力 验证试验 2.4.3 制动器动作情况 制 动 器 动 作 灵 活,制 动 时 制 动 闸 瓦(制 动 钳)紧密、均 匀 地 贴 合 在 制 动 轮(制 动 盘)上,电 梯 运 行时制动闸瓦(制动钳)与 制 动 轮(制动盘)不发生摩擦,制 动 闸 瓦(制动钳)以 及 制 动 轮(制动盘)工作面上没有油污;制动衬清洁,磨损量不超过制造单位要求;制 动 器 铁 芯(柱塞)清 洁,磨 损 量 不 超 过 制 造 单位要求;制 动 器 作 为 轿 厢 意 外 移 动 保 护 装 置 制 停 子 系 统时 的 自 监 测 制 动 力 人 工 方 式 检 测 符 合 使 用 维 护 说明书要求;制动力自监测系统有记录;制 动 器 动 作 状 态 监 测 装 置 工 作 正 常,制 动 器 动作可靠;制 动 器 制 动 能 力 符 合 制 造 单 位 要 求,保 持 有 足够的制动力,必要时进行轿厢装载 125%额定载重量的制动试验。DB13/T 5042 2019 6 表A.1 自 检项 目内 容、要 求与方 法(续)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5 2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 2.4 驱动 主机 2.4.4 手动紧急操作装置 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对于可拆卸盘车手轮,设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最迟在盘车手轮装上电梯驱动主机时动作;松 闸 扳 手 涂 成 红 色,盘 车 手 轮 是 无 辐 条 的 并 且涂 成 黄 色,可 拆 卸 盘 车 手 轮 放 置 在 机 房 内 容 易 接近的明显部位;在 电 梯 驱 动 主 机 上 接 近 盘 车 手 轮 处,明 显 标 出轿厢运 行 方 向,如 果 手 轮 是 不 可 拆 卸 的,可 以 在手轮上标出;能 够 通 过 操 纵 手 动 松 闸 装 置 松 开 制 动 器,并 且需要以一个持续力保持其松开状态;进 行 手 动 紧 急 操 作 时,易 于 观 察 到 轿 厢 是 否 在开锁区(3)通过目测和模拟操作验证手动紧急操作装置的设置情况 6 2.5 控制柜、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 2.5.1 控制柜 断 相、错 相 保 护 功 能 有 效,电 梯 运 行 与 相 序 无关时,可以不设错相保护;控 制 柜 内 各 接 线 端 子 和 各 接 线 紧 固、整 齐,线号齐全清晰;控制柜各仪表显示正常;控制柜接触器,继电器触点接触良好;导电回路绝缘性能测试 符合标准;选层器动静触点清洁,无烧蚀。断开主开关,在其输出端,分别断开三相交流电源的任意一根导线后,闭合主开关,电梯应不能启动;断开主开关,在其输出端,调换三相交流电源的两根导线的相互位置后,闭合主开关,电梯应不能启动或者按正确方向启动;检查控制柜内各仪表,接线端子,触点清洁完好 2.5.2 紧急电动运行装置 紧急电动运行装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依 靠 持 续 揿 压 按 钮 来 控 制 轿 厢 运 行,此 按 钮 有防 止 误 操 作 的 保 护,按 钮 上 或 者 其 近 旁 标 出 相 应的运行方向;一 旦 进 入 检 修 运 行,紧 急 电 动 运 行 装 置 控 制 轿厢运行的功能由检修控制装置所取代;进 行 紧 急 电 动 运 行 操 作 时,易 于 观 察 到 轿 厢 是否在开锁区 目测;通过模拟操作检查紧急电动运行装置功能 2.5.3 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 无 机 房 电 梯 的 紧 急 操 作 和 动 态 测 试 装 置 应 当 符 合以下要求:在 任 何 情 况 下 均 能 够 安 全 方 便 地 从 井 道 外 接 近和操作该装置;能 够 直 接 或 者 通 过 显 示 装 置 观 察 到 轿 厢 的 运 动方向、速度以及是否位于开锁区;装置上设有永久性照明和照明开关;装置上设有停止装置或者主开关 目测;结合相关试验,验证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的功能 DB13/T 5042 2019 7 表A.1 自 检项 目内 容、要 求与方 法(续)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6 2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 2.5 控制柜、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 2.5.4 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 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在 层 门 和 轿 门 旁 路 装 置 上 或 者 其 附 近 标 明“旁路”字 样,并 且 标 明 旁 路 装 置 的“旁 路”状 态 或者“关”状态;旁 路 时 取 消 正 常 运 行(包 括 动 力 操 作 的 自 动 门的任何运行);只有在检修运行 或者紧急电动运行状 态 下,轿 厢 才 能 够 运 行;运 行 期 间,轿 厢 上 的听觉信号和轿底的闪烁灯起作用;能 够 旁 路 层 门 关 闭 触 点、层 门 门 锁 触 点、轿 门关 闭 触 点、轿 门 门 锁 触 点;不 能 同 时 旁 路 层 门 和轿 门 的 触 点;对 于 手 动 层 门,不 能 同 时 旁 路 层 门关闭触点和层门门锁触点;提供独立的监控信号证实轿门处于关闭位置 目测旁路装置设置及标识;通过模拟操作检查旁路装置功能 2.5.5 门回路检测功能 应当具有门回路检测功能,当轿厢在开锁区域内、轿 门 开 启 并 且 层 门 门 锁 释 放 时,监 测 检 查 轿 门 关闭 位 置 的 电 气 安 全 装 置、检 查 层 门 门 锁 锁 紧 位 置的 电 气 安 全 装 置 和 轿 门 监 控 信 号 的 正 确 动 作;如果 监 测 到 上 述 装 置 的 故 障,能 够 防 止 电 梯 的 正 常运行 分别模拟正常运行轿厢平层开门后,层门、轿门电气装置和监控信号不正确动作状态,电梯应不能再次正常启动 2.5.6 制动器故障保护 应 当 具 有 制 动 器 故 障 保 护 功 能,当 监 测 到 制 动 器的提起(或 者 释 放)失 效 时,能 够 防 止 电 梯 的 正 常启动 模拟制动器的提起(或者释放)失效状态,电梯应不能再次正常启动 2.5.7 自动救援操作装置 自动救援操作装置(如果有)应 当符合以下要求:设 有 铭 牌,标 明 制 造 单 位 名 称、产 品 型 号、产品 编 号、主 要 技 术 参 数,加 装 的 自 动 救 援 操 作 装置的铭牌和该装置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相符;在 外 电 网 断 电 至 少 等 待 3s 后 自 动 投 入 救 援 运行,电梯自动平层并且 开门;当 电 梯 处 于 检 修 运 行、紧 急 电 动 运 行、电 气 安全 装 置 动 作 或 者 主 开 关 断 开 时,不 得 投 入 救 援 运行;设 有 一 个 非 自 动 复 位 的 开 关,当 该 开 关 处 于 关闭状态时,该装置不能启动救援运行 对照检查自动救援操作装置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铭牌;通过模拟操作检查自动救援操作功能 DB13/T 5042 2019 8 表A.1 自 检项 目内 容、要 求与方 法(续)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7 2 机房(机 器设 备 间)及相 关设 备 2.6 限速器 2.6.1 电气安全装置 限 速 器 或 者 其 他 装 置 上 设 有 在 轿 厢 上 行 或 者 下 行速 度 达 到 限 速 器 动 作 速 度 之 前 动 作 的 电 气 安 全 装置,以及验证限速器复位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 目测电气安全装置的设置情况 2.6.2 封记及运转情况 限 速 器 各 调 节 部 位 封 记 完 好,运 转 时 不 得 出 现 碰擦、卡阻、转动不灵活等现象,动作正常 目测调节部位封记和限速器运转情况,结合8.4、8.5的试验结果,判断限速器动作是否正常 2.6.3 外观清洁 限速器轮槽、限速器钢丝绳清洁,无严重油腻 目测,检查限速器轮槽、限速器钢丝绳 2.6.4 动作速度校验 受检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每2 年(对于使用年限不超过15 年的限速器)或者 每 年(对于使用年限超过 15 年的限速器)进行一次 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校验结果应当符合要求 审查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记录,对照限速器铭牌上的相关参数,判断校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8 2.7 接地连接 所 有 电 气 设 备 及 线 管、线 槽 的 外 露 可 以 导 电 部 分应当与保护导体(PE,地线)可 靠连接 目测电气设备及线管、线槽的外露可以导电部分与保护导体的连接情况,必要时测量验证 9 2.8 电气绝缘 动 力 电 路、照 明 电 路 和 电 气 安 全 装 置 电 路 的 绝 缘电阻应当符合下述要求:分别测量各电路电阻值 标称电压/V 测试电压(直流)/V 绝缘电阻/M 安全电压 500 500 250 500 1000 0.25 0.50 1.00 10 3 井道及相关设备 3.1 井道安全门 3.1.1 门锁 门 上 应 当 装 设 用 钥 匙 开 启 的 锁,当 门 开 启 后 不 用钥 匙 能 够 将 其 关 闭 和 锁 住,在 门 锁 住 后,不 用 钥匙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打开、关闭安全门,检查门的启闭和电梯启动情况 3.1.2 电气安全装置 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DB13/T 5042 2019 9 表A.1 自 检项 目内 容、要 求与方 法(续)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11 3 井道及相关设备 3.2 井道 检修门 3.2.1 门锁 门 上 应 当 装 设 用 钥 匙 开 启 的 锁,当 门 开 启 后 不 用钥 匙 能 够 将 其 关 闭 和 锁 住,在 门 锁 住 后,不 用 钥匙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打开、关闭检修门,检查门的启闭和电梯启动情况 3.2.2 电气安全装置 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12 3.3 导轨 轿厢和对重/平衡重的导轨 表面清洁,压板牢固,支架固定可靠,无松动 检查导轨支架及其压板固定情况 13 3.4 轿厢与井道壁的距离 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不大于0.15m,对于局部高度不大于 0.50m 或者采用垂直滑动门的载货电梯,该间距可以增加到 0.20m。如果 轿 厢 装 有 机 械 锁 紧 的 门 并 且 门 只 能 在 开 锁 区 内打开时,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 测量相关数据;观察轿厢门锁设置情况 14 3.5 极限开关 井 道 上 下 两 端 应 当 装 设 极 限 开 关,该 开 关 在 轿 厢或者对重(如果有)接 触 缓 冲 器 前 起 作 用,并 且 在缓 冲 器 被 压 缩 期 间 保 持 其 动 作 状 态。强 制 驱 动 电梯 的 极 限 开 关 动 作 后,应 当 以 强 制 的 机 械 方 法 直接切断驱动主机和制动器的供电回路(1)将上行(下行)限位开关(如果有)短接,以检修速度使 位 于 顶 层(底层)端 站 的轿厢向上(向下)运行,检查井 道 上 端(下端)极 限 开 关动作情况;(2)短接上下两端极限开关和限位开关(如果有),以检修速度提升(下降)轿厢,使对重(轿厢)完 全 压 在 缓 冲器上,检查极限开关动作状态;(3)目测判断强制驱动电梯极限开关切断供电的方式 DB13/T 5042 2019 10 表A.1 自 检项 目内 容、要 求与方 法(续)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15 3 井道及相关设备 3.6 井道照明 井 道 应 当 装 设 永 久 性 电 气 照 明。对 于 部 分 封 闭 井道,如 果 井 道 附 近 有 足 够 的 电 气 照 明,井 道 内 可以不设照明 目测 16 3.7 底坑设施与装置 3.7.1 底坑照明 照明正常 目测;操作验证停止装置 3.7.2 底坑环境 底坑底部应清洁、平整,不得渗水、漏水 3.7.3 停止装置 底 坑 内 应 当 设 置 在 进 入 底 坑 时 和 底 坑 地 面 上 均 能够 方 便 操 作 的 停 止 装 置,停 止 装 置 的 操 作 装 置 为双 稳 态、红 色、标 以“停 止”字 样,并 且 有 防 止误操作的保护 17 3.8 限速器绳张紧装置的电气安全装置 限 速 器 绳 张 紧 轮(或 者 其 配 重)及 其 导 向 装 置应 工 作 正 常,轮 轴 承 部 无 异 常 声,无 振 动,润 滑良好;限速器钢丝绳磨损量、断丝数不超过要求;当 限 速 器 绳 断 裂 或 者 过 分 伸 长 时,应 通 过 一 个电 气 安 全 装 置 的 作 用,使 电 梯 停 止 运 转,该 电 气装置应工作正常(1)目测张紧和导向装置;(2)电梯以检修速度运行,使电气安全装置动作,观察电梯运行状况 18 3.9 缓冲器 3.9.1 固定和完好情况 缓冲器应当固定可靠、无明显倾斜,并且无断裂、塑性变形、剥落、破损等现象(1)目测缓冲器的固定和完好情况;必要时,将限位开关(如 果 有)、极 限 开 关 短接,以检修速度运行空载轿厢,将缓冲器充分压缩后,观察缓冲器是否有断裂、塑性变形、剥落、破损等现象;(2)目测耗能型缓冲器的液位和电气安全装置;(3)目 测 对 重 越程距离标识;查验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垂直距离 3.9.2 液位和电气安全装置 耗 能 型 缓 冲 器 液 位 应 当 正 确,有 验 证 柱 塞 复 位 的电气安全装置 3.9.3 对重越程距离 对 重 缓 冲 器 附 近 应 当 设 置 永 久 性 的 明 显 标 识,标明 当 轿 厢 位 于 顶 层 端 站 平 层 位 置 时,对 重 装 置 撞板 与 其 缓 冲 器 顶 面 间 的 最 大 允 许 垂 直 距 离;并 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19 3.10 随行电缆 连接处固定可靠,表面无损伤 目测;检查连接处固定 DB13/T 5042 2019 11 表A.1 自 检项 目内 容、要 求与方 法(续)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20 4 轿厢与对重(平衡重)4.1 轿顶电气装置 4.1.1 检修装置 轿 顶 应 当 装 设 一 个 易 于 接 近 的 检 修 运 行 控 制 装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由 一 个 符 合 电 气 安 全 装 置 要 求,能 够 防 止 误 操作的双稳态开关(检修开关)进 行操作;一经进入检修运行时,即取消正常运行(包括任何自动门操作)、紧急电动运行、对接操作运行,只 有 再 一 次 操 作 检 修 开 关,才 能 使 电 梯 恢 复 正 常工作;依 靠 持 续 揿 压 按 钮 来 控 制 轿 厢 运 行,此 按 钮 有防 止 误 操 作 的 保 护,按 钮 上 或 者 其 近 旁 标 出 相 应的运行方向;该 装 置 上 设 有 一 个 停 止 装 置,停 止 装 置 的 操 作装 置 为 双 稳 态、红 色、并 标 以“停 止”字 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检修运行时,安全装置仍然起作用(1)目 测 检 修 运 行 控 制 装置、停止装置的设置;(2)操作验证检修运行控制装置、安全装置和停止装置的功能 4.1.2 停止装置 轿 顶 应 当 装 设 一 个 从 入 口 处 易 于 接 近 的 停 止 装置,停 止 装 置 的 操 作 装 置 为 双 稳 态、红 色、并 标以“停 止”字 样,并 且 有 防 止 误 操 作 的 保 护。如果 检 修 运 行 控 制 装 置 设 在 从 入 口 处 易 于 接 近 的 位置,该停止装置也可以设在检修运行控制装置上 4.1.3 安全窗(门)电气安全 装置 如 果 轿 厢 设 有 安 全 窗(门),其 锁 紧 应 由 电 气 安 全装置予以验证。操作验证 21 4.2 轿厢机械装置 4.2.1 轿顶清洁,防护拦安全可靠 轿顶清洁,防护拦安全可靠 目测;检查连接处固定 4.2.2 轿顶各反绳轮轴承部工作状况 轿 顶 各 反 绳 轮 轴 承 部 无 异 常 声,无 振 动,润 滑 良好 目测 4.2.3 轿厢固定 轿 顶、轿 厢 架、轿 底、轿 门 及 其 附 件 安 装 螺 栓 紧固 目测;检查连接处固定 4.2.4 导靴工作状况 导靴上油杯吸油毛毡齐全,油量适宜,油杯无泄漏,靴衬、滚轮清洁,磨损量不超过制造单位要求 目测;必要时进行测量 4.2.5 安全钳座固定和完好情况 安全钳座固定可靠,无松动,钳口间隙均匀,符合制造单位要求 目测;检查安全钳座固定 DB13/T 5042 2019 12 表A.1 自 检项 目内 容、要 求与方 法(续)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22 4 轿厢与对重(平衡重 4.3 对重(平衡重)块 4.3.1 固定 对重(平衡重)块可靠固定,压 板紧固 目测 4.3.2 识别数量措施 具有能够快速识别对重(平 衡 重)块数量的措施(例如标明对重块的数量或者总高度)23 4.4 轿厢超面积载货电梯的控制条件 对 于 为 了 满 足 使 用 要 求 而 轿 厢 面 积 超 出 规 定 的 载货电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在 从 层 站 装 卸 区 域 总 可 看 见 的 位 置 上 设 置 标志,表明该载货电梯的额定载重量;该 电 梯 专 用 于 运 送 特 定 轻 质 货 物,其 体 积 可 保证 在 装 满 轿 厢 情 况 下,该 货 物 的 总 质 量 不 会 超 过额定载重量;该 电 梯 由 专 职 司 机 操 作,并 且 严 格 限 制 人 员 进入 检查层站装卸区域额定载重量标志、电梯专用等措施 24 4.5 轿厢电气装置和报警装置 4.5.1 紧急照明 正 常 照 明 电 源 中 断 时,能 够 自 动 接 通 紧 急 照 明 电源 接通和断开紧急报警装置的正常供电电源,分别验证紧急报警装置的功能;断开正常照明供电电源,验证紧急照明的功能 4.5.2 紧急报警装置 紧 急 报 警 装 置 采 用 对 讲 系 统 以 便 与 救 援 服 务 持 续联系,当电梯行程大于 30m 时,在轿厢和机房(或者紧急操作地点)之间也设置对讲系统,紧急报警装置的供电来自 4.5.1 所述的 紧急照明电源或者等 效 电 源;在 启 动 对 讲 系 统 后,被 困 乘 客 不 必 再做其他操作 4.5.3 检修开关 轿厢检修开关、停止装置工作正常 现场试验,验证开关有效性 4.5.4 轿内显示状况 轿内显示、指令按钮、IC 卡系 统齐全、有效 目测 25 4.6 地坎护脚板 轿 厢 地 坎 下 应 当 装 设 护 脚 板,其 垂 直 部 分 的 高 度不小于 0.75m,宽度不小于层 站入口宽度 目测或者测量相关数据 26 4.7 超载保护装置 设 置 当 轿 厢 内 的 载 荷 超 过 额 定 载 重 量 时,能 够 发出 警 示 信 号,并 且 使 轿 厢 不 能 运 行 的 超 载 保 护 装置。该装置最迟在轿厢内的载荷达到 110 额定载重量(对于额定载重量小于 750kg 的电梯,最迟在超载量达到 75kg)时动作,防止 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 层,并 且 轿 内 有 音 响 或 者 发 光 信 号 提 示,动 力驱动的自动门完全打开,手动门保持在未锁状态 进行加载试验,验证超载保护装置的功能 DB13/T 5042 2019 13 表A.1 自 检项 目内 容、要 求与方 法(续)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27 5 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 5.1 悬挂装置、补偿装置的磨损、断丝、变形等情况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悬挂钢丝绳和补偿钢丝绳应当报废:出现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弯折;一个捻距内出现的断丝数大于下表列出的数值时:钢丝绳直径小于其公称直径的 90%;钢丝绳严重锈蚀,铁锈填满绳股间隙。采用其他类型悬挂装置的,悬挂装置的磨损、变形等不得超过制造单位设定的报废指标。断丝的形式 钢丝绳类型 断丝数的 参考长度 为一个捻 距,约为 6d(d 表 示钢丝绳 的公称直 径,mm)6x19 8x19 9x19 均布在外层绳股上 24 30 34 集中在一或者两根外层绳股上 8 10 11 一根外层绳股上相邻的断丝 4 4 4 股谷(缝)断丝 1 1 1(1)全长检测或者分段抽测;测 量 并 判 断 钢 丝 绳 直径 变 化 情 况。测 量 时,以相距至少1m 的两点进行,在 每 点 相 互 垂 直 方 向 上 测量 两 次,四 次 测 量 值 的 平均 值,即 为 钢 丝 绳 的 实 测直径;(2)采用其他类型悬挂装置的,按 照 制 造 单 位 提 供的方法进行检验 28 5.2 端部固定 悬 挂钢丝绳绳端固定应当可靠,弹簧、螺母、开口销等连接部件无缺损。对于强制驱动电梯,应当采用带楔块的压紧装置,或者至少用 3 个压板将钢丝绳固定在卷筒上。采用其他类型悬挂装置的,其端部固定应当符合制造单位的规定 目 测,或 者 按 照 制 造 单 位的规定进行检验 29 5.3 悬挂装置清洁 悬挂装置清洁 目测 30 5.4 钢丝绳张力 钢丝绳张力均匀,符合制造单位要求 测 量,看 张 力 是 否 符 合 制造要求 31 5.5 补偿装置 5.5.1 绳(链)端固定 补偿绳(链)端固定应当可靠(1)目测补偿绳(链)端固定情况;(2)模拟断绳或者防跳装置 动 作 时 的 状 态,观 察 电气 安 全 装 置 动 作 和 电 梯 运行情况 5.5.2 电气安全装置 应当使用电气安全装置来检查补偿绳的最小张紧位置 5.5.3 补偿防跳装置 当电梯的额定速度大于 3.5m/s 时,还应当设置补偿绳防跳装置,该装置动作时应当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 DB13/T 5042 2019 14 表A.1 自 检项 目内 容、要 求与方 法(续)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32 5 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 5.6 松绳(链)保护 如 果 轿 厢 悬 挂 在 两 根 钢 丝 绳 或 者 链 条 上,则 应 当设置检查绳(链)松 弛 的 电 气 安 全 装 置,当 其 中 一根钢丝绳(链条)发 生 异 常 相 对 伸 长 时,电 梯 应 当停止运行 轿厢以检修速度运行,使松绳(链)电气安全装置动作,观察电梯运行状况 33 5.7 旋转部件的防护 在机房(机 器 设 备 间)内 的 曳 引 轮、滑 轮、链 轮、限 速 器,在 井 道 内 的 曳 引 轮、滑 轮、链 轮、限 速器 及 张 紧 轮、补 偿 绳 张 紧 轮,在 轿 厢 上 的 滑 轮、链 轮 等 与 钢 丝 绳、链 条 形 成 传 动 的 旋 转 部 件,均应 当 设 置 防 护 装 置,以 避 免 人 身 伤 害、钢 丝 绳 或者 链 条 因 松 弛 而 脱 离 绳 槽 或 者 链 轮、异 物 进 入 绳与绳槽或者链与链轮 之间。对于允许按照GB7588 1995 及 更早期标准生产的电梯,可以按照以下要求检验:采 用 悬 臂 式 曳 引 轮 或 者 链 轮 时,有 防 止 钢 丝 绳脱 离 绳 槽 或 者 链 条 脱 离 链 轮 的 装 置,并 且 当 驱 动主 机 不 装 设 在 井 道 上 部 时,有 防 止 异 物 进 入 绳 与绳槽之间或者链条与链轮之间的装置;井 道 内 的 导 向 滑 轮、曳 引 轮、轿 架 上 固 定 的 反绳 轮 和 补 偿 绳 张 紧 轮,有 防 止 钢 丝 绳 脱 离 绳 槽 和进入异物的防护装置 目测 34 6 轿门与 层门 6.1 门关闭后 门间隙 6.1.1 门扇间隙 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对 于 乘 客 电 梯 不 大 于 6mm;对 于 载 货 电 梯 不 大 于8mm,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允 许达到 10mm 测量相关尺寸 6.1.2 人力施加在最不利点时间隙 在 水 平 移 动 门 和 折 叠 门 主 动 门 扇 的 开 启 方 向,以150N 的人力施加在一个最不利 的点,前条所述的间隙允许增大,但对于旁开门不大于 30mm,对于中分门其总和不大于 45mm 35 6.2 玻璃门防拖曳措施 层 门 和 轿 门 采 用 玻 璃 门 时,应 当 有 防 止 儿 童 的 手被拖曳的措施 目测 36 6.3 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 动 力 驱 动 的 自 动 水 平 滑 动 门 应 当 设 置 防 止 门 夹 人的 保 护 装 置,当 人 员 通 过 层 门 入 口 被 正 在 关 闭 的门扇撞击 或 者 将 被 撞 击 时,该 装 置 应 当 自 动 使 门重新开启 模拟动作试验 DB13/T 5042 2019 15 表A.1 自 检项 目内 容、要 求与方 法(续)序号 项目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37 6 轿门与层门 6.4 门的运行和导向 层 门 和 轿 门 正 常 运 行 时 不 得 出 现 脱 轨、机 械 卡阻或者在行程终端时错位;如 果 磨 损、锈 蚀 或 者 火 灾 可 能 造 成 层 门 导 向 装置 失 效,应 当 设 置 应 急 导 向 装 置,使 层 门 保 持 在原有位置 层门门导靴磨损量不超过制造单位要求;层 门、轿 门 系 统 中 传 动 钢 丝 绳、链 条、传 动 带应保持清洁,松紧度应符合制造单位要求;层门地坎应保持清洁;层 门 装 置 和 地 坎 无 影 响 正 常 使 用 的 变 形,各 安装螺栓紧固 目测 38 6.5 自动关闭层门装置 在 轿 门 驱 动 层 门 的 情 况 下,当 轿 厢 在 开 锁 区 域 之外 时,如 果 层 门 开 启(无 论 何 种 原 因),应 当 有 一种 装 置 能 够 确 保 该 层 门 自 动 关 闭。自 动 关 闭 装 置采用重块时,应当有防止重块坠落的措施 将轿厢运行至开锁区域外,打开层门,观察层门关闭情况及防止重块坠落措施的有效性 39 6.6 紧急开锁装置 每 个 层 门 均 应 当 能 够 被 一 把 符 合 要 求 的 钥 匙 从 外面 开 启;紧 急 开 锁 后,在 层 门 闭 合 时 门 锁 装 置 不应当保持开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