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7.080.20 B 3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6222016 冬种马 铃薯 地 膜覆盖 栽培 技术规 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tato Cultivation with Plastic Film Mulching in Winter 2016-12-30 发布 2017-04-01 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622 2016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用地选择.1 4 品种选择.1 5 种薯选择 与处理.1 6 田间管理.2 7 收获.3 DB35/T 1622 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标准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文彬、汤浩、罗维禄、李华伟、纪荣昌、许泳清、邱思鑫、邱永祥、刘中 华、李国良、张鸿、林赵淼。DB35/T 1622 2016 1 冬种马 铃薯地 膜覆盖 栽培技 术规 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福建省冬种马铃薯地 膜覆盖栽培的用地选择、品种选择、种薯 选择与处理、田间管理及收获 等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福建省内冬种马铃薯 地膜覆盖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2005 农田灌 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1995 土壤环 境质量标准 GB 18133 2012 马铃薯 种薯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 用准则 NY/T 5010 2016 无公 害农产品 种 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HJ/T 332 2006 食用农 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3 用地选择 要求土壤 疏 松、pH 值5.5 6.6,耕作层深 厚、肥 力 中 等 以 上,排灌方便。灌 溉 水 质 应 符 合GB 5084 2005中有关蔬菜部分的规定。不能 与番茄、烟草、辣椒和茄子等茄科作物 连作。产地环境应符合GB 15618 1995、NY/T 5010 2016和HJ/T 332 2006 的规定。4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福建省种植的早熟或中早熟 鲜食型马铃薯品种。5 种薯选择与处理 5.1 种薯选择 购 买 的 种 薯应 符 合GB 18133 2012 的规定。种薯 应 避 免 暴晒、雨 淋,宜 保 存 在 通风、阴 凉、有 散射光的仓库或是有遮雨条件的场所。DB35/T 1622 2016 2 5.2 种薯切块 5.2.1 切块前的准备 种薯切块时间要求 在种植当天或前1 天。切块前准备好刀具(每人准备2 把切刀)、消毒液(75 酒精或0.5 高 锰酸钾 水溶液),将刀口浸泡于消毒液。5.2.2 切块的要求 切块时每个薯块至少包 含1 个芽眼,切好的薯块 大小为30 g 40 g。切块时淘汰 并销毁维管束变黑褐色或者腐烂的种薯,及时将刀擦拭干净,再用 消毒液浸泡消毒,同时换用刀具。5.3 种薯的消毒 5.3.1 消毒粉剂的制备 用1 kg70 甲 基 托 布 津 可 湿 性 粉剂,添 加0.1 kg70 农 用 链 霉 素 可 湿 性 粉 剂 或20 甲 基 立 枯 磷 可湿 性 粉 剂,拌入50 kg滑 石粉 或双飞粉,搅拌均匀备用。5.3.2 切块消毒 按每50 kg种 薯用2 kg 消毒 粉剂的比例,在种薯切块 后30 min 内使用消毒粉剂 拌种,要求切面均匀带药,晾干,备用。6 田间管理 6.1 翻耕、起垄 田块干燥时,选择晴天使用中小型机械翻耕、耙碎,要求深、松、细、平。翻耕深度30 cm 以 上,耙平后起垄,起垄高度35 cm 以上,垄宽(带 沟)1.1 m 1.2 m,中间留20 cm 宽播种槽,垄沟平整。6.2 防治地下害虫 起垄后 每公顷用5 二嗪 磷颗粒剂0.6 kg0.9 kg 或3 辛硫磷颗 粒剂1.8 kg 4.0 kg,加细 土150 kg 掺匀条施。条施时,需佩戴橡胶手套和口罩,防止人员中毒。6.3 施足基肥 采 用 有 机 肥 和 化 肥 混 合 施 用 作 为 基 肥,每 公 顷 施 商品有 机 肥9 000 kg12 000 kg,N 肥150 kg 225 kg、P2O5肥80 kg 90 kg 和K2O 肥225 kg 300 kg,基肥施在播种槽中间。6.4 播种覆膜 6.4.1 播种时期 时间一般安排 在10 月下 旬 至12 月下 旬。6.4.2 播种密度 采用单垄双行种植,播种深度8 cm 10 cm,每公顷 播种60 000 穴 75 000 穴,每公顷用种1 800 kg 3 000 kg。DB35/T 1622 2016 3 6.4.3 喷施除草剂 播种后5 7 天,每公顷用72都儿 乳油(甲草胺或二甲戊灵)1.5 L兑水750 kg 喷施,为保持效果,垄面保持湿润。出苗后沟边杂草,每公顷用12.5 高效盖草能450 mL 兑水750 kg 于杂 草3 4 叶期 喷雾。6.4.4 覆盖地膜 喷施除草剂后,选择0.015 mm0.02 mm 厚度的可 降解 地膜覆盖,地膜应覆盖整个垄面 和垄基部,两边地膜拉紧、用土盖严。6.4.5 破膜 在出苗处将地膜破一小口引出幼苗。6.5 追肥 封垄期开始 每隔7 10天用喷施宝、利多丰等 微 量元素叶面 肥喷施3 4 次。薯块膨 大期 结合病 害防治 用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每隔7 10 天 喷施3 4 次,促进薯块膨大。6.6 病害种类与防治 6.6.1 病害种类 冬种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晚疫病和早疫病。6.6.2 病害防治 晚疫病以预防为主,封垄后每隔7 10天,每公 顷 喷施70%安 泰生可湿性粉剂2.25 g 或80大生可 湿性粉剂1.8 kg 等保护性药剂。发现中心病株后,拔除病株,每公顷用银法利1.5 L 或 丁子香酚1.5 L 等内吸性药 剂防治,每隔7 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 3 次。为防 止病害发生抗药性,几种药剂轮换使用。早疫病以预防为主,封垄后 每隔7 10天,每公 顷喷施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 kg。发病初 期 每公顷 喷施32.5 阿米妙收悬浮剂600 mL 或10世高 水分散粒剂1.05 kg 1.5 kg 等内吸性专 用杀菌剂,连续防治2 3 次。为防止病害发生抗药性,几种药剂轮换使用。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 分)的规定。6.7 水分管理 播种后视土壤墒情灌水,灌水至垄沟三分之二高度时放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570。生长 前期干旱,要及时灌溉,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570。中后期,雨季来临,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产生涝害。7 收获 适时收获。收获时做到轻挖、轻放,避免碰伤薯块。DB35/T 1622 2016 1111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冬种马 铃薯 地 膜 覆盖 栽培 技术规 范 DB35/T 16222016*2017 年 6 月第一版 2017 年 6 月第一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