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B 05 备案号:56906-2017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280 2017 干旱半干 旱地区 春 小麦高效 节水丰产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water saving and high yield of wheat in arid and semi arid areas 2017-11-25 发布 2018-02-25 实施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5/T 1280 2017 目 次 前言.1 1 范围.2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3 3 术 语和 定义.3 4 播 前准 备.4 5 播种.6 6 田 间管 理.7 7 收 储与 利用.13 DB15/T 1280 2017 2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 起 草。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水 利厅提 出并 归口。本 标准 起草 单位:水 利部牧 区水 利科 学研 究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郝 伟 罡、刘虎、李 振刚、张瑞 强、王 丽霞、崔 丽萍、郭建 英、王 文君、陈 晓俊、周泉成、焦 瑞、刘华 琳、廖梓龙、宋 一凡、龙 胤慧。DB15/T 1280 2017 干旱半干 旱地区 春小麦高 效节水 丰产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 了春 小麦 高效 节水丰 产的 术语 和定 义、播 前准备、播 种、田间管 理和 收储利 用 技 术要 求。本标准 适用 于内 蒙古 大部 分地区,尤 其是 大兴 安岭 山麓周 边和 土默 川平 原地 区。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1354-2008 小麦 GB/T 3543.4-1995 农 作 物种子 检验 规程 发芽 试验 GB 4285-89 农 药安 全 使用标 准 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质 标准 GB 16151.12-2008 农业 机械运 行安 全技 术条 件 谷物联 合收 割机 GB/T 17317-2011 小麦 原 种生产 技术 操作 规程 GB/T 30600-2014 高 标 准农田 建设 通则 GB/T 50485-2009 微 灌 工程技 术规 范 NY/T 393-2013 绿色 食品 农药使 用准 则 NY/T 2470-2013 小麦 品种 鉴定技 术规 程 SL/T 246-1996 灌 溉与 排水工 程技 术管 理规 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春小麦 spring wheat 春季播 种的 小麦。春 小麦 区主要 分布 在长 城以 北,该区气 温普 遍较 低,生产 季节短,故 以一 年一 熟为主,主产 省区 有黑 龙江、新疆、甘 肃和 内蒙 古。春小麦 三月 下旬 四月 上旬 播种,7月 中下 旬收 获。DB15/T 1280 2017 4 3.2 拌种 seed dressing 在拌种 指的 是在 播种 前将 种子与 农药、菌 肥等 拌和。农药用 于防 止病 虫害,菌 肥 作为种 肥或 接种 剂。3.3 轮作 crop rotation 在同一 块田 地上,有 顺序 地在季 节间 或年 间轮 换种 植不同 的作 物或 复种 组合 的一种 种植 方式。轮 作是用地 养地 相结 合的 一种 生物学 措施。3.4 化控 chemical control 是应用 植物 生长 调节 剂,通过 影 响植 株体 内激 素系 统而调 节植 株长 发育 过程,促使 植株 能够 按照 人们预期 的目 的而 进行 生长 变化的 一种 技术。3.5 需水量 crop water requirement 作物正 常生 长时 蒸发 蒸腾 量与构 成植 株体 的水 量之 和。由 于后 者与 前者 相比 甚小,实际 应用 中常 以正常生 长的 作物 蒸发 蒸腾 量代替 作物 需水 量。3.6 灌溉制 度 irrigation regime 按作物 需水 要求 和不 同灌 水方法 制定 的灌 水次 数、每 次灌水 的灌 水时 间和 灌水 定额及 灌溉 定额 的总称。3.7 中耕 intertill 是指对 土壤 进行 浅层 翻倒、疏松 表层 土壤。一 般结 合除草,在 降雨、灌 溉后 以及土 壤板 结时 进行。采用中 耕锄 草,即起 到松 土结合 除草 作用,又 避免 使用除 草剂 对环 境的 污染。4 播前准 备 4.1 地段选 择 4.1.1 地势坡 地 DB15/T 1280 2017 一般根 据该 地区 农 业 生产 产业布 局和 合理 用地 规划,有 计划、有 步骤 地进 行,尽量满 足小麦 对 自然条件和 生产 条件 的要 求,一般应 考虑 地势 平坦 或稍 有起伏(坡度0.1%0.3%),便 于机 械或 人工 作业。4.1.2 土层厚 度与 土质 4.1.2.1 小麦根 系活 动范 围广,一 般可下 扎 2 m,最深 可达 5 m,因此要 求土 体厚 度 2m 以上,且 均匀一致,中间 无明 显障 碍。耕作层 厚 度 25 cm 以上,高产麦 田要 求 25 cm40 cm,且结 构良 好,总 孔隙 度为 50%55%,其中 毛管 空隙 占 3/4 左 右,大孔 隙 占 1/4 比 较适 宜。土壤 容 重 1.14 g/cm31.27 g/cm3。4.1.2.2 选择土 壤肥 力中 等以 上,富 含有机 质,养分 充足,杂 草 少的土 壤最 佳。有机 质含 量 大于 12 g/kg,碱解氮 60 mg/kg,速 效磷6 mg/kg,其他养 分含 量分 别为:沙质 土和 沙壤 土要 求 全氮含 量 0.07%0.08%,有效磷(P2O5)含量 大于 15 mg/kg,有 效钾(K2O)含量 大于 30 mg/kg;黏 质土壤 有机 质含 量应 大于15 g/kg,全氮 含量 达到 0.08%0.1%,有效 磷(P2O5)含量 大于 20 mg/kg,有 效钾(K2O)含量 大于 40 mg/kg。4.1.2.3 pH 值 6.5 7.5,土壤全 盐 含量小 于 0.4%。前茬 以不 安排重 茬为 宜,重茬 不宜 超过 23 年。4.1.3 水质要 求 有较丰 富的 水源 且水 质优 良,能 满足 灌溉 需要。按照GB 5084 规定 的执 行。4.1.4 排水与 地下 水 排水良 好,不得 有次 生盐 渍化胁 迫。4.1.5 环境要 求 无沙化 危险,不 得 在 风口 处,以 免引 起风 蚀沙 化;距离居 民点 及冬 春营 地要 近,便 于运 输和 管理;一般应 有保 护措 施,如围 栏、建 防护 林网 等,以防 人畜破 坏。4.2 种子筛 选 选用高 产、稳产、抗 倒、抗 病、抗逆 性好 的优 良小 麦品种。种 子纯 度要 达 到 98%以 上,发芽 率在95%以 上。对于 中肥 以下 的麦田,宜 采用 耐瘠 薄品 种;而 对于 肥水 条件 较好 的晚麦 区,可采 用春 性或半冬性,株 高中 等,茎秆 粗壮抗 倒伏,穗 大粒 多的 品种。4.3 种子处 理 4.3.1 播种前 对种 子进 行筛 选、晒种、拌种,必 要时 进行 浸种处 理。并且 由于 地膜 的增温 保水 作用,土壤病 虫害 对种 植发 芽影 响严重。DB15/T 1280 2017 6 4.3.2 筛 选:选择 大粒 饱满 的种 子,用 精选 机选 种,除去 秕粒、破碎 粒及 杂物 等。4.3.3 晒种:促进 种子 后熟,有 效提高 发芽 率和 发芽 势。4.3.4 拌种:巴彦 淖尔 地区 播前 可用 20%甲 基异 柳磷 闷种 12 h,待种 子阴 干后 播种,用法和 药量 为药:水:种 子=1:50:500;鄂 尔多斯 地区 为防 治黑 穗病,用 40#拌 种双,按 种子 重量 的 0.3%拌种;土 默川平原、乌 兰察 布市、赤 峰、通 辽是 等地 区,为防 治金针 虫等 地下 害虫 用甲 胺灵乳 油拌 种,用法 和 药 量为药:水:种 子:=1:60:600,等种 子阴干 后播 种。全蚀 病重 的地 块可 轮作 倒茬,避免 全蚀 病的 危害。4.3.5 浸种:只用 于晚 茬麦,目 的是催 芽。胚根 不宜 超过 种子长 度 的 1/3,且播 前晾 干。4.3.6 存放 3 年以 上的 种子,应 先做发 芽试 验,不必 做种 子处理。5 播种 5.1 播种条 件 5.1.1 播种时 间 内蒙古 干旱 半干 旱地 区小 麦 一般 采用 春播,播 种时 间 在4 月 中旬 至5月 末,当土 壤 温度在5 以上 时,墒情较 好即 可播 种。如有 灌溉条 件,最好 的播 前灌 水一次,一 般在4月 中、下 旬,5 月10 日前 完成 播种。不同区 域小 麦播 种时 间和 温度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小麦 种子 发芽 最适 宜 的温度 是 0 cm 10 cm 土层温度 达到 15 20,或者土 壤解 冻 6 cm10 cm 时,即可 播种;b)内 蒙古 东北 部大 兴安 岭沿麓 春小 麦晚 熟和 中晚 熟品 种 4 月 下旬5 月上 中 旬、中 早熟 品种 5 月12 日20 日播 种;c)内蒙 古中 部小 麦播 种 时间前山 为 3 月 25 日-4 月 5 日,后 山 为 4 月 中下 旬;d)内 蒙古 河套、土 默川 平原灌 区春 小麦 一般 要求3 月20日 前播 种完 成。5.2 播种量 与播 种深 度 5.2.1 播种量 根据土 壤肥 力、产 量指 标、种 子发 芽率 和土 壤保 苗 能力等 综合 因素 确定 播种 量,一般 旱地 小麦 播种量10 kg/亩12 kg/亩,亩 保苗20 万22 万株;水 肥条 件较好 地块 小麦15 kg/亩20 kg/亩,亩 保苗30 万40万株。5.2.2 播种深 度 播种深 度 为 3 cm 5 cm,保证种 子在 湿土 层上,建 议用 24 行 播种 机播 种,随 播种随 镇压。DB15/T 1280 2017 5.3 播种要求 具体如 下:a)整好 的地 块,在 播种 前 由专人 进行 规划,用悬 挂 气吸式 播种 机 采 用梭 形播 种法,播 前在 地块 一边插好 播种 线和 起落 线;b)在 积温 较低 的地 区,也可用 铺膜 播种 机进 行铺 膜播种,或在 条播 机上 增加 铺膜 装置,实行 铺膜播种;c)小麦 播前 进行 种子 包 衣或拌 种后 晾干,否 则影 响下种。6 田间管 理 6.1 田间杂 草防 除 6.1.1 轮作 干旱半 干旱 地区 春小 麦轮 作 符合 下列 规定:a)合理 换茬 是小麦 增 产 的重要 条件,小麦 消 耗地 力较强,常 发生 黑粉 病螟 等多种 病虫 害,不宜 连作;b)大 豆、玉 米、马铃 薯 茬种植 小麦 较好。采 用秋 翻地,秋施 肥。耕 深应 在 20 cm 以上,在 翻地 前施厩肥;c)在播 种前 通过 耕翻 耙 磨,把 杂 草 全部 翻压 下去,充当 绿肥,再 播种 小麦。6.1.2 化学防 除 6.1.2.1 常用的 麦田 草害 和防 治方 法:a)以播 娘蒿、荠菜、米 瓦罐等 阔叶 杂草 为主 的麦 田,每亩 用 1 g2 g 的 75%苯磺 隆干 悬浮 剂(盖阔)或 15 g 的 10%黄 旋锄 防治;b)以 野燕 麦、雀麦、节 节麦等 禾本 科杂 草为 主的 麦田,每亩 用 15 g 的 10%禾极 或 60 ml70 ml的 6.9%骠马 乳剂,也 可 用 15 g 10%的金 旋锄 防治;c)对猪 殃殃 发生 严重 的 田块 用 20%使 它隆 乳油 每 亩 50 ml60 ml 或者 10%黄旋 锄 15 g 进行 防 治;d)对 杂草 过多、密 度过 大的田 块应 提早 开展 冬锄。冬 锄除 草效 果不 仅有 利 于保根 增温,而且 为早春化除 打好 了基 础,从而 做到人 工与 化除 相结 合。6.1.2.2 还可采 取施 腐熟 厩肥、精 选种子 等办 法尽 量避 免杂 草种子 混入 田间。6.2 中耕 DB15/T 1280 2017 8 6.2.1 中耕时 间 根据地 表杂 草及 土壤 墒度 适时中 耕,第一 次中 耕一 般在 春 小麦 显行 后进 行。6.2.2 中耕要 求 春小麦 中耕 应 符 合下 列规 定:a)一般 中 耕 3 遍,前 两 次松土、保 墒、除草,第 三遍追 肥、开沟、培 土;b)第 一遍 中耕 以不 拉沟、不埋 苗为 宜,第二、三 遍中耕 护苗 带依 次加 宽,一般小于 10cm;c)第一 遍中 耕深 度 12 cm,第二 遍 14 cm,第三 遍 16 cm。6.3 小麦的 需肥 特性 与施肥 6.3.1 小麦 需 肥特 性 春小麦 不同 生育 阶段 对肥 料的需 要应 符合 下列 情况:a)一般 栽培 条件 下,每 生产100 kg 小麦,需 从土 壤中吸 收氮 素3 kg,五氧 化二磷1 kg 1.5 kg,氧化钾3 kg 4 kg,氮 磷钾 的 比例为3:1:3。春小 麦各 生 育时期 三要 素吸 收量 见表1。b)小 麦对 氮的 吸收 有两 个高峰,一 个是 出苗 到拔 节阶段,吸 收氮 占总 氮量 的40%左右;二是 在拔节到孕 穗开 花阶 段,吸收 氮占总 氮量 的50%60%,因此氮 肥的 运筹 重点 施好 基蘖肥 和拔 节孕穗肥。c)小麦 对磷、钾 的吸 收,在分 蘖期 吸收 量约 占总 吸收量 的30%左 右,拔节 以后吸 收率 急剧 增加。磷的吸收以孕穗到成熟期吸收最多,约占总吸收量的40%,并且磷吸收后在植株体内可以反复利用,因 此 磷 肥应 作基 肥使用。d)钾 的吸 收以 拔节 到孕 穗、开 花期 为最 多,占 总 吸收量 的60%左 右,到 开 花时对 钾的 吸收 已达 到最大量。表1 春小麦 各生 育时 期三 要素 吸收量 生育时期 氮(N)磷(P2O5)钾(K2O)吸收量 kg/亩 吸 收 百 分 率%吸收量 kg/亩 吸 收 百 分 率%吸收量 kg/亩 吸 收 百 分 率%播种-分蘖 1.90 11.60 0.66 11.39 1.78 16.82 分蘖至拔节 3.98 24.43 1.23 21.27 5.46 51.69 拔节至抽穗 4.87 29.89 1.91 33.04 3.41 32.33 抽穗至乳熟 4.18 25.66 0.99 17.19 2.51 23.74 乳熟至蜡熟 0.71 4.34 0.57 9.80-1.24-11.75 DB15/T 1280 2017 蜡熟至完熟 0.6 4.01 0.42 7.30-1.35-12.79 全生育期 16.25 100 5.78 100 10.57 99.97 6.3.2 底肥 每亩施 农家 肥1000 kg,同 时施入10 kg15 kg 复合 肥 或15 kg 二 胺作 种肥。6.3.3 追肥 春小麦 追肥 应根 据 下 列规 定:a)苗期 重施 氮肥,可 促 进植株 分蘖,根 系发 育和 幼穗分 化,应早 追施;b)分 蘖期 和拔 节期 分两 次追施,结 合降 雨和 灌溉,每次 用尿 素5 kg/亩;c)叶面 肥在 拔节 和灌 浆 期喷施 磷酸 二氢 钾2 次,浓 度0.3%。6.3.4 测土配 方 还可根 据目 标产 量进 行测 土配方 施肥,降 低成 本,提高肥 料利 用率,主 要步 骤:a)化验 计划 种植 地块 土 壤养分 含量(氮、磷、钾 及微量 元素);b)测 验土 壤养 分校 正系 数(空 白值 试验);c)对种 植条 田施 用肥 料 利用率 进行 测定;d)根 据目 标产 量确 定所 需肥料 种类 和使 用量。6.4 小麦耗 水规 律与 灌溉 制度 6.4.1 耗水规 律 春小麦 不同 生育 阶段 的耗 水量应 根据 下列 规定:a)水对 小麦 生产 的作 用,分为 生理 效应 和生 态效 应两个 方面,也 称为 生理 需水和 生态 需水。其 中生态需 水(土 壤蒸 发)约 占小麦 一生 总耗 水量 的 30%40%,生理 需水(叶 片 蒸腾)占 总耗 水量的 60%70%;b)春 小麦 的耗 水量 一般 为 260 m3400 m3/亩,相 当于 400 mm600 mm 降雨量。春小 麦耗 水量 的多少因 气候、栽 培条 件和 产量情 况而 异。气温 高、天气干 燥、风速 大,耗 水 量就多。增 施有 机肥、合 理密 植、中耕 松土、科学用 水可 降低 小麦 田间 耗水量。春 小麦 不同 生育 时期耗水 量 见表2。表2 春小麦 不同 生育 阶段 耗水 量 DB15/T 1280 2017 10 生育时期 耗水量 m3/亩 日耗水量 m3/亩 阶段耗水%播种-分蘖 11.86 0.41 4.65 分蘖至拔节 41.14 1.47 16.15 拔节至抽穗 61.89 3.44 24.29 抽穗至乳熟 91.25 4.56 35.81 乳熟至蜡熟 32.96 2.35 12.94 蜡熟至成熟 15.67 1.42 14.2 全生育期 254.77 2.05 100.00 6.4.2 灌溉制 度 内蒙古 干旱 半干 旱地 区 春 小麦不 同水 文年 份的 喷灌 灌溉制 度见 表 3。表3 内蒙古 干旱 半干 旱地 区春 小麦 不 同水 文年 份灌 溉制 度 降水量/mm 水文年 灌水 次数 次 灌水 定额 mm 灌溉 定额 mm 灌水时期 200400 湿润年 7 30 200 播 种、分 蘖、拔 节 前、拔 节 后、抽 穗、乳 熟、蜡 熟 中等年 8 35 240 播 种、分 蘖、拔 节 前、拔 节 后、抽 穗 前、抽 穗 后、乳 熟、蜡 熟 干旱年 9 35 290 播 种、分 蘖 前、分 蘖 后、拔 节 前、拔 节 后、抽 穗 前、抽 穗 后、乳 熟、蜡熟 200 湿润年 7 35 260 播 种、分 蘖、拔 节 前、拔 节 后、抽 穗、乳 熟、蜡 熟 中等年 8 40 310 播 种、分 蘖、拔 节 前、拔 节 后、抽 穗 前、抽 穗 后、乳 熟、蜡 熟 干旱年 9 40 360 播 种、分 蘖 前、分 蘖 后、拔 节 前、拔 节 后、抽 穗 前、抽 穗 后、乳 熟、蜡熟 6.5 病、虫、草 害防 治 6.5.1 主要病 害 的 防治 方法 不同病 害的 防治 应采 用下 列方法:a)赤霉 病:每 亩用 100 g 的 50%多菌 灵可 湿性 粉剂,或 50 g75 g 的 70%甲 基托布 津可 湿 性 粉剂加水 50 g75 kg 常 量喷 雾,在小 麦扬 花始 期喷 施一 次,间 隔 57 天再 喷施 一 次;b)白 粉病:每亩 用 20 g 30 g 的 12.5%禾 果利 可湿 性 粉剂 或 50 g 100 g 的 5%粉锈宁 可湿 性粉 剂,加水 45 g75 kg 常 量喷 雾,间 隔 710 天 喷一 次,连防 23 次;c)纹枯 病:播 前每 10 kg 麦种 用 5 g 6%立克 秀悬 浮 种衣 剂 10 ml20 ml 的 2.5%适乐 时乳 油拌 种;在小麦 返青 拔节 期,当病 株率 达 15%时,每 亩 用 30 g60 g 的 12.5%禾 果利 或 100 g 的 15%DB15/T 1280 2017 粉锈宁加 25 g50 g 的 20%的井 岗霉 素兑 水 45 g75 kg 对 小麦 茎基 部进 行喷 洒,隔 710 天再喷洒一 次,连 喷 23 次;d)锈 病:当大 田病 叶率 达 0.5%1%时 立即 进行 普治,每亩 用 30 g35 g 的 12.5%禾 果利 或 50 g100 g 的 15%粉锈 宁乳 油喷雾 防治;e)全蚀 病:于犁 地前 每亩 用 1.5 g2.5 kg 的 50%多 菌 灵或 70%甲基 托布 津可 湿 性粉剂 拌细 土 20 kg进行土 壤处 理;播种 前 每 10 kg 麦种 用 50 ml60 ml 的 3%敌萎 丹或 15 ml20 ml 的 2.5%适乐时或 1015 g 的 2%立克 秀 等进行 拌种 处理,早 春每 亩 用 20 g30 g 的 12.5%禾 果 利或 100 g150 g 的 15%三 唑酮 对水 60 kg 喷茎 基部;f)根腐 病的 防治:发 病初 期用 20 g30 g 的 12.5%禾 果利 或 40 g50 g 的 20%粉锈宁,对 水 50 g60 kg,喷 施小 麦茎 基部,每隔 15 天 一次,连 喷两 次 或用 50 ml 的强力杀 菌剂、迦 姆 5 ml,加水 40 kg 喷 雾,每隔 710 天喷一 次,连 喷 23 次;g)丛 矮病:当 春季 气温 稳 定通 过 5 时 就要 喷药 防 治,可用 40 的 氧化 乐果 乳油 1000 倍液,或50 的辛 硫磷 1000 倍液,每亩 喷施 药 液 50 g75 kg,隔 57 天喷 1 次,连 喷 2 次。6.5.2 主要虫 害 的 防治 方法 不同虫害 的 防治 应采 用下 列方法:a)胞囊 线虫 病:播种 期 亩用 300 g400 g 的 10%克线磷 颗粒 剂 或 10%噻唑 磷沟施;b)蚜 虫:每亩 用 30 g 的 24%抗 蚜吡 虫啉 可湿 性粉 剂或 50 ml 的 25%蚜 螨清 乳油,加 水 50 kg60 kg 常 量喷 雾;c)小麦 吸浆 虫:蛹 期防 治 每亩 用 300 ml 的 40%辛 硫 磷乳油 或甲 基异 柳磷 乳油 加水 5 kg 喷拌 干细砂土 20 kg25 kg 均 匀撒 施,撒后 及时 浇水,重 发生 麦田应 适当 增加 药量,成 虫补治 采用 每亩65 ml 的 40%辛 硫磷 乳油 或 25 ml 菊酯类 药剂,对 水常量 喷雾,间 隔 2 3 天,连 喷 35 次;d)麦 蜘蛛:每 亩用 810 ml 的 1.8%阿维菌 素乳 油,加 水 50 kg 75 kg 选 择 无风天 气的 早晨 或傍晚均匀 喷雾;e)地下 害虫(蝼蛄、蛴 螬、金 针虫 等):对 播种 前土 壤每亩 用 300 ml 的 40 辛硫磷 乳油 加 水 2 3 kg,喷 于 25 kg30 kg 细 土中制 成毒 土,顺垄 条施,施后 浅锄,或 撒于 播种 沟内或 地面,然后耕翻;用 10 ml 的 40%甲基异 柳磷 乳油 或 20 ml 的 40%辛硫 磷乳 油对 水 500 g 均匀 拌麦 种10 kg,拌 后堆 闷 13 小 时,待药 液全 部吸 收后 播种 预防地 下害 虫危 害;对蝼 蛄重发 田,每亩用 50 g100 g 的 50 辛 硫磷乳 油拌 炒香 的麦 麸 3 kg 4 kg,于傍 晚撒 于地 面;DB15/T 1280 2017 12 f)麦叶 锋:在 种麦 前深 耕 把土中 休眠 的幼 虫翻 出,使其不 能正 常化 蛹而 死亡;在幼 虫 3 龄前,每亩用 20 ml 的 2.5%高 效氯 氟氰菊 酯乳 油加 水 30 kg 均匀喷 雾。6.6 化控 6.6.1 施用时 期 将植物 生长 调节 剂用 于小 麦生长 发育 各阶 段,可以 人为地 促进 或控 制小 麦的 生长发 育。只要 使用 得当,就 可以 促进 小麦 提早 发芽、加速 生根,使 叶蘖 生长茂 繁;控旺 促壮 防倒 伏;提 早成 熟、增加 产量、改善品 质;抵御 自然 灾害。化控 一般 在无 风天 进行,适宜 的空 气温 度 为 2030。6.6.2 播种期 化控 播前用 矮苗 壮、多效 唑、壮丰安 等拌 种,可以 提高 出苗率;促 进麦 苗叶 片增 宽增厚、分 蘖增 加、增生次生 根,培育 壮苗,提 高抗寒、抗 旱能 力。播种 期化控 采用 以下 方法:a)矮 苗壮(由 多效 唑、其他调 节剂 和微 量元 素肥 等复配 而成)拌 种。用 矮苗 壮 15 g 加水 1 kg 1.5 kg 拌 麦种 7.5 kg 10 kg,风干后 播种。b)多效 唑拌 种。1 kg 麦 种用 15%多 效唑 可湿 性粉 剂 1 g 1.5 g 加 适量 水稀 释后拌 种,阴干 后播种。麦 种用多 效唑处 理,播种后 露在土 表和盖 土浅 的种子 出苗期 根系不 容易 下扎,免少耕 板茬种麦 不要 用多 效唑 处理 种子。c)壮丰 安拌 种。1 kg 水 中加 入 20 壮 丰安 乳油 3 ml 5 ml 拌麦种 10 kg,晾干后 播种。6.6.3 分蘖期 化控 此期施 用植 物生 长调 节剂,可以 使麦 苗叶 色浓 绿、分蘖增 加、次生 根增 多、植株矮 壮,提高 个体 素质,有 利于 安全 越冬。分 蘖期化 控采 用以 下方 法:a)在小 麦 2 叶 1 心期 至 3 叶期,每 亩用 矮苗 壮 60 g,加 水 50 kg 喷 雾;或 者每 亩用 15%多 效唑 可湿性粉 剂 50 g,加水 50 kg 喷雾;b)每 亩用 20%壮丰 安乳 油 2530 ml,加水 25 kg30 kg 喷雾。苗 弱的 田块 可 以每亩 用惠 满 丰 25 kg30 ml,加水 25 kg30 kg 均匀 喷雾。6.6.4 生长后 期化 控 此期喷 施植 物生 长调 节剂,可 增强 植株 光合 作用 能 力,提高 结实 率和 千粒 重,同 时能 抵御 干热 风影响。生 长后 期化 控采 用以 下方法:a)在 小麦 孕穗 期和 齐穗 期各 施 1 次 强力 增产 素增 产效果 好,每 次用 强力 增产 素 15 g/亩加水 40 kgDB15/T 1280 2017 均匀喷 雾;b)小麦 灌浆 期,每亩 喷 施浓度 为 50 mg/L 的植物生长抑 制 剂 ABA 溶液 20 kg30 kg,可 以抑 制穗发芽。7 收储与 利用 7.1 收获 7.1.1 适时收 获 小麦收 获时 期应 符合 以下 条件:a)人工 收割 的适 宜时 期 是蜡熟 末期,此 时小 麦茎 杆叶片 已经 变黄,穗 下节 间为黄 色,穗下 第一 节呈微 绿色,有80%90%的籽 粒已 经变 黄、变硬,内部 呈腊 质状,含 水量 为25%30%;b)谷物 联合 收割 机收 获,以完 熟初 期收 获为 宜,此期植 物枯 死、变脆,籽 粒变硬 并呈 现品 种固 有特征,籽 粒含 水量 小于20%;c)留种 用的 麦田 在完 熟 期收获。7.1.2 收获方 法 小麦收 获采 用以 下方 法:a)分别收获 法。是 用人 力、畜力或 机具分 别进行 割倒、捆禾、集堆、运输、脱粒、清 选等各 项作业;此法可 根据各 自生 产条件 灵活运 用,投 资也 较少,但功效 低,进 度慢,且一 般损失 较大;b)分段 收获 法。是 利用 在蜡熟 中期 至末 期割 倒的 小麦茎 秆仍 能向 籽粒 输送 养分的 道理,把收 割、脱粒分 两个 阶段 进行。第 一 阶段用 割晒 机或 经改 装的 联合收 获机 将小 麦植 株割 倒铺放 成带 状,进行晾 晒,使 其后熟;第 二阶段 用装有 拾禾器 的联 合收获 机进行 脱粒、初步 清选。分段收 获比直接 联合 收获 提早 57 天开始;能 提高 作业 效率 与 机械 利用 串,加快 收获 进度;能提 高 千粒重、品质和 发芽率;可 减少落 粒、掉 穗及破 碎率 等损失;减少 晒场及 烘干 机作业 量;便 于提前翻 地整地;减少 草籽 落地。分段收 获的技 术要 求,除 应注意 割倒的 适期 外,还 需掌握 割茬高 度 16 cm 22 cm,放 铺宽 度 1.2 m 1.5 m,麦 铺 厚度 615 cm,放 铺角 度 10 20,割 后晾干 25 天内 及时 拾禾 脱 粒等;DB15/T 1280 2017 14 c)直接联合 收获法。是 用联合收割 机在田 间一次 完成刈割、脱粒、初清。具有作业效 率高、损失少、收割 质量 好的 优点。技术 要求、剖 茬高 度适 宜,籽 粒总 损失 率及 破碎 率低,清洁 率高,作业精 度快。7.1.3 留茬 小麦收 割留 茬 高 度为 高于 地面15 cm 左右为 最佳,推 广留茬10 cm 以下。7.2 晾晒 7.2.1 晾晒厚 度 由于小 麦收获 时期 气温较 高,一 般不适 用烘 干设备。小麦 收获时 籽粒 含水量 一般在25 以上,应抓紧时间晾晒,使籽粒含 水量下降到13%以下,保证小麦安全贮藏。未晾干 的小麦要注意防雨,晴天后及时 摊开 晾晒,厚 度一 般不能 低于4 cm,以防 因 温度过 高造 成蛋白 质 变性,降低 小麦 加工 品质。7.2.2 晾晒方 法 可在水 泥晒 场或 者单 位水 泥广场、公 路上 晾晒,早 晨摊开 大约4 cm5 cm 厚度,中午12点 之前 可以不翻动,下 午25 点勤 搅动,按照6月 份天 气,大约2 晴天即 可。7.3 贮存 小麦储 存期 间的 主要 害虫 是麦蛾、玉 米象、谷蠹、大谷盗、赤 拟谷 盗等,其 中以玉 米象、麦 蛾危 害最严重。由 于小 麦成 熟、收获、入库 时气 温较 高,利于储 粮害 虫的 生长 与繁 殖,严 重影 响贮 藏小 麦 的 品质。7.3.1 储粮害 虫的 防治 小麦储 粮害 虫的 防治 采用 以下方 法:a)用80%敌 敌畏 乳油50100 倍 液喷 洒于 盖在 种子 表 面的报 纸上,密闭23 天,然后揭 开报 纸散 气;b)玉 米象 危害 时,先暴 晒麦种,再 用马 拉硫 磷20 g兑水100 g拌 麦糠500 g,将毒麦 糠均 匀拌 于种子内,一起 入仓。7.3.2 热入仓 密闭 储藏 法 即麦热、缸热、物 料热。选择晴 朗高温 天气,上午9 时左右 把小麦 薄摊 到晒场 上,压 盖小麦 的物 料晾晒并 用敌敌 畏或 防虫磷 喷洒消 毒。于 下午3 时前 后 聚堆,热闷半 小时,趁热 放进经 晾晒处 理的 缸。用DB15/T 1280 2017 消毒过 的物 料进 行压 盖,然后用 薄膜 密封 缸口,用 绳扎紧,使缸 内的 麦温 达 到40 以 上,保持810天,此后,粮温 逐渐 下降 与气 温平衡,转 入正 常密 闭储 藏。7.3.3 缺氧储 存法 利用小 麦后 熟期 长及 入缸 粮温高、呼 吸 旺 盛的 特点,在小麦 进缸 密闭 的情 况下 进行的 一种 自然 缺氧保管方法。缸内的氧气随着小麦和害虫及微生物的呼吸而逐渐减少,510 天 即 能 使 氧 气 浓 度 降 到2%5%,二 氧化 碳浓 度增 加到40%50%,保 持一 定时间 可使 害虫 窒息 死亡。7.3.4 化学保 藏法 对于靠 自然 缺氧 达不 到防 治目的 的小 麦,用化 学保 藏最为 适宜,投 药法 即用 纱布把 药片 包紧 放入 粮堆内即 可,此法 适用 于长 期储存,一 般用 磷化 铝片 剂3 g/t5 g/t 即可。7.3.5 贮藏期 间的 检查 小麦贮 藏期 间要 经常 检查 温度、水分、发 芽率、虫、鼠、雀、霉烂 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