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制小辣椒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474-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干制小辣椒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474-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干制小辣椒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474-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干制小辣椒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474-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干制小辣椒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474-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干制小辣椒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474-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CS 6 5.02 0.20B0 5DB41河南省地方标 准DB 41/T 14742017干制小辣椒露地生产技术规程2 0 1 7-0 9-3 0发 布 2 0 1 7-1 2-3 0实 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 B 4 1/T 14 7420 17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尚光贞、晋四清、吴荣平、吴明、汪醒平、牛景景、郑霞娟。D B 4 1/T 14 7420 171干制小辣椒露地生产技术规程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干制小辣椒露地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收获。本标准适用于干制小辣椒露地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23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6715.3 第三部分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NY/T 5010 无公害食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 产地环境应选择在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肥厚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且不与茄科作物连作。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 010的规定。4 生产技术4.1 品种选择应选用株型紧凑,产量高,结果集中,色泽好,果肉含水量小,干椒率高,抗病优质的干制小辣椒品种。如日本枥木,子弹头等。4.2 种子质量符合GB 1 6715.3中用种规定。4.3 育 苗4.3.1 育苗时间3月上中旬播种,苗龄60 d 左右。4.3.2 育苗设施拱棚加草苫等保温设施。4.3.3 种子处理D B 4 1/T 14 7420 172包衣种 子和丸粒化 种子直接播 种;未包衣 种子,播种前晒种 2 d,用55 6 0 温水浸 种,搅动1 5 min,捞出 后用0.1%高锰酸 钾溶液浸种 10 min,放入 3 0 以下的 冷水中浸种6 h 8 h,捞出 沥干明水后,用干净没有 油污的湿润 棉布包好种 子,放到 2 5 30 的环境 下催芽,当 80%的种子 露白时,即可播种。4.3.4 基质配制选择质量符合N Y/T 2 118蔬菜育苗基质;或使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3:1:1的比例混合,每立方米基质另加含 氮、磷、钾各15%的 三元复 合肥2 kg,充分 混匀拌水,使含水量达 到3 0%40%时装规 格为 72孔穴盘,如果重复使用穴盘用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晾干后装盘。4.3.5 穴盘播种在穴孔中间压深1 c m 播种穴,每孔播种23粒,覆盖基质或蛭石1 c m 厚,摆放到育苗棚中。4.4 苗期管理4.4.1 温度管理播种至齐苗,日温2 5 30,夜温1 5 18。齐苗至定植前,日温 20 25,夜温 10 1 5。4.4.2 水肥管理保持基质湿润,含水量在 50%60%。根据苗情喷 0.1%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 23 次。4.4.3 炼 苗定植前 5 d 7 d,撤去覆盖物,进行炼苗。4.5 定 植4.5.1 整地施肥每66 7 m2施腐 熟有机肥 40 00 kg 50 00 kg,过磷酸 钙50 kg 70 kg,磷 酸 二 铵 30 kg,氮、磷、钾各1 5%的复合肥50 k g,肥料使用应符合N Y/T 4 96要求。造墒深耕、整平,宜做南北向垄,垄距1 0 0 c m,垄高1 5 c m20 c m。4.5.2 定植时间5月上旬,当10 c m 地温稳定在1 0 以上时定植,当植株长到8片叶后,为定植适期。4.5.3 定植密度大行距6 0 c m,小行距40 c m,双株定植,穴距2 5 c m30 c m。4.6 田间管理4.6.1 植株调整缓苗后5 d7 d,适时打顶。4.6.2 中耕培土D B 4 1/T 14 7420 173开花结果期进行中耕除草,结果盛期,结合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地膜覆盖栽培不用培土。4.6.3 肥水管理4.6.3.1 苗期管理缓苗后至开花前,肥水以控为主,防止徒长,土壤含水量一般维持在50%60%,干旱时可浇小水。4.6.3.2 结果期管理座果后,保持土壤 含水量在60%8 0%。浇水时配合追肥,每 6 6 7 m2施氮、磷、钾各15%复合肥10 k g 15 kg。4.6.3.3 成熟期管理转色后,应控制田间含水量在 4 0%60%,以防植株贪青猛长。4.6.4 保花保果开花盛期,叶面喷施0.2%硼砂、0.1%硫酸锌溶液,或用50 m g/L的奈乙酸溶液喷花。5 病虫害防治5.1 主要病虫害5.1.1 主要病害立枯病、猝倒病、病毒病、枯萎病、疫病、青枯病、炭疽病等。5.1.2 主要虫害蚜虫、棉铃虫、烟青虫、茶黄螨、白粉虱等。5.2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害防治原则。5.2.1 农业防治宜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制度,与茄科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培育壮苗,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科学施肥。5.2.2 生物防治宜使用害虫天敌、病毒制剂、植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5.2.3 物理防治利用频振杀虫灯诱杀棉铃虫、烟青虫;采用黄板或黄皿诱杀白粉虱、蚜虫。5.2.4 化学防治农药使 用按照 GB/T 8321 的规定执 行,注意交替施药 和农药的 安全间隔期。(主要 病虫害防 治方法D B 4 1/T 14 7420 174参见附表 A。)6收 获6.1 采收时间一般在霜降前,8 5%以上果实转色为收获适期。6.2 采收方法采收前1 0 d 可喷洒乙烯利促进果实全部转色,采收时整株一次拔下。6.3 晾晒采摘整株搭架晾晒,适时分级采摘,采摘后及时摊开晒干包装出售。D B 4 1/T 14 7420 175A A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表A.1。表 A.1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防治对象 农药 使用方法猝倒病、立枯病64%恶霜灵+代森锰锌72.2%霜霉威水剂500 倍喷雾800 倍喷雾疫病70%代森锰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7%春雷霉素+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 倍喷雾600 倍喷雾8001000 倍喷雾炭疽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4%恶霜灵+代森锰锌600 倍喷雾500 倍喷雾青枯病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1:200 波尔多液500 倍喷雾500 倍喷雾病毒病病毒 A20%盐酸吗啉胍铜10001200 倍喷雾500 倍喷雾蚜虫粉虱2.5%溴氰菊酯乳油1.8%藜芦碱水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 倍喷雾800 倍喷雾20003000 倍喷雾棉铃虫烟青虫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 倍液喷雾3000 倍液喷雾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