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B 3 0DB5206铜 仁 市 地 方 标 准D B 5 2 0 6/T 8 3 2 0 1 8代 替 D B 5 2 2 2 0 0/T 6 4-2 0 0 9高 淀 粉 红 薯 品 种 豫 薯 抗 病 一 号2 0 1 8-1 2-0 6 发 布 2 0 1 8-1 2-0 6 实 施铜 仁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 布D B 5 2 0 6/T 8 3 2 0 1 8I目 次前 言.1 范 围.12 品 种 来 源.13 特 征 特 性.14 品 质.15 适 应 区 域.16 栽 培 要 点.17 产 量.2D B 5 2 0 6/T 8 3 2 0 1 8II前 言本 标 准 按 照 G B/T 1.1-2 0 0 9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的 结 构 和 编 写 给 出 的 规则 起 草。请 注 意: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这 些 专 利 的 责任。本 标 准 代 替 D B 5 2 2 2 0 0/T 6 4-2 0 0 9 高 淀 粉 红 薯 品 种 豫 薯 抗 病 一 号。主 要 变 化 是 进行 编 辑 性 修 改。本 标 准 由 铜 仁 市 农 业 委 员 会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标 准 负 责 起 草 单 位:贵 州 省 铜 仁 市 种 子 管 理 站。本 标 准 参 加 单 位:思 南 县 农 牧 科 技 局、沿 河 县 种 子 管 理 站、碧 江 区 种 子 管 理 站、印 江 县种 子 管 理 站、石 阡 县 种 子 管 理 站、德 江 县 种 子 管 理 站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李 永 凤、代 杨、王 文 芬、焦 群、石 俊、寇 中 贵、马 正 洪、廖 雪 红、张 海 丽、陈 仕 龙、王 烺、李 朝 霞、陈 正 福、张 旭 东、陈 忠本 标 准 的 历 次 版 本 发 布 情 况 为:D B 5 2 2 2 0 0/T 6 4-2 0 0 9。D B 5 2 0 6/T 8 3 2 0 1 81高 淀 粉 红 薯 品 种 豫 薯 抗 病 一 号1 范 围本 标 准 阐 述 了 红 薯 品 种 豫 薯 抗 病 一 号 的 来 源、特 征、特 性、品 质、适 应 地 区、栽 培 要 点和 产 量 表 现。本 标 准 适 用 于 铜 仁 市 红 薯 生 产、收 购、销 售 及 使 用 时 对 该 品 种 进 行 检 验。2 品 种 来 源由 河 南 省 世 中 薯 业 有 限 公 司 培 育。3 特 征 特 性3.1 农 艺 性 状中 蔓 型,主 茎 长 3 7 5 c m 左 右,茎 粗 0.7 2 c m 左 右,分 枝 3 5 个,叶 绿 色,茎 淡 紫 色,叶 柄 中 间 绿 色,两 端 紫 色,茎 叶 生 长 性 强。3.2 植 物 学 性 状大 田 全 生 育 期 2 2 8 d,生 长 势 较 强,生 长 整 齐。3.3 抗 逆 性耐 旱、耐 瘠 薄、抗 重 茬、抗 腐 病 性 强。4 品 质4.1 结 薯 集 中,大 薯 率 高,皮 紫 红,肉 淡 黄 色。4.2 干 物 质 3 4.6 9%,淀 粉 含 量 2 2.8 7%,水 溶 性 总 糖 3.8 7%。4.3 熟 食 面 甜。5 适 应 地 区适 应 性 较 强,可 在 全 市 2 0 0-8 1 0 m、不 同 地 壤 及 肥 力 地 区 推 广。6 栽 培 要 点6.1 密 度3 5 0 0-4 0 0 0 株/6 6 7。6.2 施 肥该 品 种 产 量 高 需 肥 量 大,重 点 施 足 底 肥 特 别 是 生 物 有 机 肥,每 6 6 7 施 生 物 有 机 肥1 0 0 0 k g、复 合 肥 2 5 k g。6.3 栽 植 时 间可 春 栽 也 可 夏 栽,最 适 宜 春 栽(4 月 中 旬 左 右)。D B 5 2 0 6/T 8 3 2 0 1 826.4 栽 植 方 式起 单 行 垄 栽 植。6.5 管 理封 行 后 提 蔓(不 能 翻 藤)连 续 两 次,每 隔 2 0 d 一 次,8 月 中 下 旬 用 矮 壮 素 加 磷 酸二 氢 钾 或 生 物 液 肥 叶 面 喷 施。7 产 量品 比 试 验 中 平 均 2 5 4 4.6 k g/6 6 7,大 面 积 高 产 示 范 栽 培 4 4 1 5.5 k g/6 6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