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B 62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11672017含笑属栽培技术规程 乐昌含笑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Michelia L.Michelia chapesis Dandy 2017-02-22发布 2017-02-22实施发布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DB52/T 11672017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采种.1 4 苗木培育.1 5 造林.3 6 幼林抚育管理.4 7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乐昌含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5 DB52/T 1167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伦秀、陈菊艳、赵勤、潘德权、李鹤、陈志萍、李从瑞、何光辉、任远、杜凌。DB52/T 11672017 1 乐昌含笑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乐昌含笑的采种、苗木培育、造林、幼林抚育管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本标准适用于乐昌含笑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0016 林木种子贮藏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3 采种 3.1 母树选择 选择15年生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结实良好的植株。3.2 果实采收 9月下旬10月中旬,果皮由青绿色转变为黄褐色,聚合蓇葖果有5%10%果皮裂开露出鲜红色假种皮时采收。3.3 种子处理 果实采回后在阴凉通风处阴干5天7天,待80%果皮裂开后收集。将带假种皮的种子放入容器中,用水浸泡1天2天捞出,搓去假种皮,反复淘洗干净去杂质,将沉水的种子捞出阴干,种子忌在阳光下晒干。3.4 种子质量 育苗种子应无损伤、千粒重110 g200 g,净度95%,种子发芽率50%。种子品质检验按GB/T 2772执行。3.5 种子贮藏 采用混沙湿藏,按照GB/T 10016执行。4 苗木培育 4.1 播种苗培育 DB52/T 11672017 2 4.1.1 苗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阳光直射少,排灌良好、土壤疏松、肥沃,微酸性的壤土或沙壤土。4.1.2 苗圃地整理 按照GB/T 6001 执行。4.1.3 播种量 播种量为4 kg/667 m27 kg/667 m2。4.1.4 播种时间 9月10月,随采随播;或2月3月当沙藏的种子有10%左右露白即可播种。4.1.5 播种方法 条播,间距15 cm20 cm,播种沟深1.0 cm2.0 cm,播种后覆土0.5 cm1 cm厚。4.1.6 苗期管理 4.1.6.1 覆盖于遮阴 播种后浇透水及时覆盖,幼苗出土后及时揭除覆盖,并在苗床上搭建塑料拱棚,高度50 cm80 cm。4月5月,将拱棚两端的塑料膜卷起。5月中下旬,揭除塑料膜换50%透光度的遮阳网遮荫。4.1.6.2 间苗与定苗 幼苗长出2 对4 对真叶时开始间苗,间苗2 次3 次,间密留稀、间弱留强、分次实施、间补结合,分布均匀,定苗密度40 株/m250 株/m2。4.1.6.3 水肥管理 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开始追肥,用0.2%0.3%尿素溶液喷施,间隔15 天20 天喷施1 次。6月 7月,每月撒施尿素3 kg/667 m25 kg/667 m2。8月9月,苗木基干木质化后,用1.5 kg/667 m23 kg/667m2 KH2PO4溶液叶面喷施1 次。4.1.6.4 除草 苗木出齐后,及时除草。4.2 容器苗培育 4.2.1 容器选择 选用直径6 cm10 cm,高10 cm15 cm的塑料袋或无纺布袋、纸袋等容器。4.2.2 基质配制 可用黄心土与腐殖土1:2、腐殖土与珍珠岩7:3、疏松的森林土或苗圃土等作为基质。基质加入 25 kg/m3复合肥及1000 mg/L浓度的敌克松、如特克利等杀菌、杀虫剂,混合均匀,覆塑料膜15 天 30 天自然发酵后装袋。4.2.3 上袋 经催芽的种子上袋,1 粒/袋2 粒/袋。用“2 叶1 心”、子叶张开转青后的芽苗上袋,1 株/袋。在每个营养袋内插2 cm左右深的孔,将种子或芽苗植入孔内,细土覆盖种子,厚度0.5 cm1 cm,或压实芽苗。DB52/T 11672017 3 4.2.4 苗期管理 按照LY/T 1000执行。4.3 苗木出圃 4.3.1 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见表1。表1 苗木质量 苗龄 年 苗高 cm 地径 mm 主根长 cm 根幅 cm 冠幅 cm 5cm级侧根数量 1 2540 510 2030 510 1525 510 2 110160 1525 2540 3060 3565 1020 4.3.2 起苗与运输 秋季苗木生长停止和春季苗木萌动前起苗,少伤侧根、须根,不折断苗干。及时运输,保持根部湿润不失水。播种苗按GB/T 6001执行、容器苗按LY/T 1000执行。4.3.3 标签 按照LY/T 2290执行。5 造林 5.1 造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300 m1500 m的山谷和山坡中、下部,土层厚度50 cm、土壤肥沃、质地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年平均气温15.0 17.4,年均降雨量1100 mm1300 mm,排水良好。5.2 造林密度 2 m2 m或2 m3 m、3 m3 m,即74 株/667 m2166 株/667 m2。5.3 造林地清理与整地 清除林地的杂草、灌木。穴状整地,规格40 cm40 cm30 cm。将磷肥200 g/穴300 g/穴拌入表土与心土回填呈馒头形。5.4 栽植时间 12月次年2月,选择雨后或阴雨天。5.5 栽植方法 做到苗正、根舒、压实,深栽至苗木原土痕上2 cm3 cm,覆土略高于地面成馒头形。5.6 补植补造 当年造林成活率低于90%的林地,于造林当年冬天或次年春天及时补植。DB52/T 11672017 4 6 幼林抚育管理 造林后第1年3年,抚育2 次/年。第1次穴抚,6月8月进行,结合割灌、除草半环沟埋施复合肥25 g/株次50 g/株次、表土培蔸5 cm10 cm高成馒头形。第2次带抚,10月11月进行,割除杂灌、杂草。7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DB52/T 11672017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乐昌含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A.1 乐昌含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主要症状 防治技术 立枯病 幼苗根颈部软腐,木质部外露,叶片变黄、脱落,整株萎焉,苗不倒伏。春夏发病,周期短、蔓延快,幼苗可连续多次发病。a)保持圃地通风排水好,忌播种过密,加强苗期管理。b)疏松土壤、及时挖除病株及其根系土壤,并用70%甲基托布津或70%百菌清500 倍800 倍液等浇灌,每隔5天7天浇1次。根腐病 发生在根部,病株叶片变黄,凋萎的叶片附在树上很长时间不脱落,在根部和木质部间常有白色或褐色的菌丝体,木质部干腐,剖面呈蜂窝状褐纹。a)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育苗;播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或15%可湿粉剂粉锈宁1000 倍液等进行土壤消毒。b)冬季及时挖出病死根、及时烧毁。c)发病及时拔出病苗,并用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或15%可湿粉剂粉锈宁1000 倍液等喷雾。茎腐病 根茎腐烂坏死,叶片萎蔫。a)配制好透水透气性能良好的营养土并加以消毒处理。b)坚持科学合理的浇水、施肥。c)霉雨和高温季节要喷施800 倍1000 倍液的托布津等农药。蚧壳虫 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枝叶汁液,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在蚧壳虫孵化盛期的6月7月和开花挂果期喷药预防,每隔7天用40%氧化乐果乳剂喷药1 次,连续喷3 次4 次。_ DB52/T 1167-201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