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S 6 5.02 0.20B0 5DB41河南省地方标 准DB41/T 14752017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2 0 1 7-0 9-3 0发 布 2 0 1 7-1 2-3 0实 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 B 4 1/T 14 7520 17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尚光贞、吴荣平、晋四清、汪醒平、吴明、苗亚波、蒋艳芬。D B 4 1/T 14 7520 171黄秋葵生产 技术规程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黄秋葵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苗培育、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本标准适用于黄秋葵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使用准则 通则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 产地环境宜避免与茄科作物接茬,产地环境符合NY/T 5 010的规定。4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市场需求、产品利用方式选择优质、抗性强、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5%、水分7%。5 种苗培育5.1 用种量每667 m2育苗用种量为250 g3 0 0 g,直播用种量为500 g6 0 0 g。5.2 直播时间因地制宜,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 以上为宜。5.3 育苗棚育苗棚一般宽3.3 m,高1.8 m,长18 m,大小可根据育苗规模和场地进行调整。育苗棚结构采用 膜网结合的拱棚形式,顶部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用60目防虫网覆盖。5.4 育苗基质DB 41/T 1 4 7 520 172选择质量符合N Y/T 2 118的蔬菜育苗基质;或使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3:1:1的比例混合,每立方米基质 另 加 含氮、磷、钾各15%的三元复 合肥2 kg,充分 混匀拌水,使含水量达到3 0%40%时装规 格为5 0 孔穴盘,如果重复使用穴盘用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晾干后装盘。5.5 种子处理将种子 浸于50 5 5 温水中 搅拌,持 续15 m in2 0 min,然后在25 30 条件下 继续浸泡1 2 h左右,用清水洗净粘液后即可催芽。用湿毛巾包裹置于 25 30 环境下催芽48 h,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5.6 穴盘播种在穴孔中间压深2 c m 播种穴,每孔播种1粒,覆盖基质或蛭石1 cm厚,摆放到育苗棚中。5.7 苗期管理5.7.1 温度管理白天适宜温度为2 5 35,夜间温度1 3 以上。5.7.2 水分管理播种后浇透水,保持基质含水量达到 70%80%。5.7.3 施 肥出苗后根据苗情长势喷施叶面肥12次。5.7.4 炼 苗移栽前7 d10 d控水、通风、见光、适温进行炼苗,保持基质含水量50%6 0%。苗龄3 0 d 3 5 d,34片真叶,株高在1 0 c m15 c m,根系包裹基质,可移栽。6定 植6.1 整 地播种 或定 植 前,将 土 地深 耕 20 cm 3 0 c m,结合整地 每 6 6 7 m2施入 腐 熟有 机肥(鸡粪、羊粪、牛粪等)1 5 0 0 k g2000 kg、复合肥50 k g,过磷酸钙2 5 k g,施用肥料应符合NY/T 4 96的规定。而后耙平作垄,7 0 c m宽起一垄,垄高15 c m 2 0 cm。6.2 直播与移栽6.2.1 密 度单行种植,株距4 0 c m50 c m,行距7 0 c m。每667 m2种植20002500株。6.2.2 直 播种子处理参照5.5 的要求,按规格开穴,浇窝水,每穴播种2粒,覆土1 c m 2 c m。6.2.3 移 栽D B 4 1/T 14 7520 173幼苗34片真叶时移栽,带基质定植,覆土以不超过子叶为宜。如采用地膜覆盖,可按照株距打孔,孔的直径为8 cm10 c m,定植后浇足定根水。6.2.4 间苗补苗直播苗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第一次间苗,去掉病残弱苗,23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移栽田缓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7 田间管理7.1 肥水管理7.1.1 施 肥采取少量多次追肥 的原则。移栽缓苗或直播齐苗后 10 d15 d 每 667 m2追施复合肥(15-15-15)10 kg,尿素 5 k g;开花 座果后每 1 5 d 追肥一 次,每 667 m2施复合 肥 1 0 k g,尿素 5 k g,硫酸 钾 6 kg,喷施 0.2%的磷酸 二氢钾水溶 液;采收期 每 6 67 m2施复合 肥 1 5 k g,尿素 7.5 k g,硫酸钾 6 k g,喷施 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1.2 浇 水移栽缓苗或直播齐苗后保持土壤含水量 6 0%左右,开花结果期宜保持土壤含水量 80%左右。7.2 中耕培土适时中耕除草、培土。7.3 整 枝单杆整枝,及时打掉侧枝。开花结果期间应及时剪除已采收过嫩果的各节老叶。7.4 清洁田园采收结束后,将植株连根拔起,并运出田外集中无害化处理。8 病虫害防治8.1 防治原则病虫害防治的基 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 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目的。8.2 农业防治选择无病虫种子,培育无病虫壮苗。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减少病虫害传播和发生。8.3 物理防治悬挂黄板诱杀蚜虫、叶蝉等,悬挂蓝板诱杀蓟马等,使用杀虫灯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害虫。8.4 生物防治DB 41/T 1 4 7 520 174宜使用害虫天敌、病毒制剂、植物源农药和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8.5 化学防治农药使用按G B/T 8 321规定执行,应注意施药的安全间隔期。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9采 收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嫩果采收为宜。收获初期与后期每隔2 d3 d 采收一次,收获盛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采收时宜用剪刀,戴手套,保留1 c m 左右果柄。D B 4 1/T 14 7520 175A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表A.1。表A.1主要防治对象农药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d猝倒病72.2%霜霉威水剂15%恶霉灵400 倍液喷雾450 倍液喷雾73病毒病1.5%植病灵乳剂20%病毒A 粉剂20%盐酸吗啉呱铜1000 倍液喷雾500 倍液喷雾500 倍液喷雾773蚜虫、烟粉虱、棉铃虫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顺式氰茂菊酯乳油2500 5000 倍液喷雾2000 3000 倍液喷雾3000 4000 倍液喷雾777蓟马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溴氰菊酯乳油2500 倍液喷雾1000 1500 倍液喷雾77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