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29.120.40 K60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618-2016 家用和类似用途智能开关通用技术规范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application smart switch 2016-11-11发布 2017-02-11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6182016 I 目 次 前 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技术要求.3 4.1 分类.3 4.2 规格参数.3 4.3 使用条件.3 4.4 外壳防护等级.3 4.5 安全性.3 4.6 电磁兼容性.3 4.7 性能要求.4 4.8 功能要求.5 5 试验方法.6 5.1 外壳防护等级.6 5.2 安全性.6 5.3 电磁兼容性.6 5.4 机械耐久性.7 5.5 电耐久性.7 5.6 高温工作性能.7 5.7 低温工作性能.7 5.8 防潮.7 5.9 跌落.7 5.10 面板及安装盒.7 5.11 通讯协议.7 5.12 照明智能开关.9 5.13 窗帘智能开关.9 5.14 调光智能开关.9 5.15 门锁智能开关.9 6 检验规则.9 6.1 检验分类.9 6.2 出厂检验.9 6.3 型式检验.10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1 7.1 标志.11 7.2 包装.11 DB35/T 16182016 II 7.3 运输.12 7.4 贮存.1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照明智能开关测试方法.13 附录 B(规范性附录)窗帘智能开关测试方法.18 附录 C(规范性附录)调光智能开关测试方法.20 附录 D(规范性附录)门锁智能开关测试方法.22 参 考 文 献.23 DB35/T 16182016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归口单位: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光速达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世端、林世铭、王文芳、陈立波、刘宗杰、郑炳山、林进晔、余能心、陈益华、雷建峰、黄志文。DB35/T 16182016 1 家用和类似用途智能开关通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智能开关(以下简称“智能开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规格参数、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安全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00V240V的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智能酒店及其它智能电气系统控制照明、电动窗帘、调光、智能门锁等电子开关。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5291-1994 半导体器件 第6部份 晶闸管 GB 16915.1-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6915.2-2012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 第2-1部分:电子开关的特殊要求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 17743-2007 电器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21711.1-2008 基础机电继电器 第一部份 总则与安全要求(IEC 61810-1:2003,IDT)JB/T 8593-2013 电器附件用面板、调整板和安装盒尺寸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家用和类似用途智能开关(Smart switche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use)由触摸屏、微控制器、输入和输出控制电路等一系列微电子芯片与器件和嵌入在微控制器中控制软件的组合及编程,并可以通过总线或无线网络组网通讯,以实现电路智能控制开关的单元。3.2 照明智能开关(lighting Intelligent switch)具有对灯光设备开、关控制功能实现照明控制的智能开关。DB35/T 16182016 2 3.3 窗帘智能开关(Curtain intelligent switch)具有对窗帘电机正转、反转、停止控制功能实现对窗帘电机开闭控制的智能开关。3.4 调光智能开关(Light adjusting)具有对灯光设备开、关及亮度调节功能实现调光控制的智能开关。3.5 门锁智能开关(Intelligent switch for door lock)具有对自动门、电控锁、电插锁等门锁进行开闭控制的智能开关。3.6 屏位 智能开关按键数目及按键功能的组合。3.7 多联控制(Multi link control)将智能开关网络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智能开关对同一负载,实现相互控制功能。3.8 场景控制(Scene control)通过智能开关网络内各类负载组合进行有效控制功能。3.9 上电场景(Power up scene)智能开关在通电后实现的负载状态集合。3.10 遥控场景(Remote scene)通过遥控器(不局限于红外或射频)等设备实现的场景控制。3.11 按键场景(Key scene)通过智能开关按键实现的场景控制。DB35/T 16182016 3 3.12 I/O 场景(Input/output scene)通过输入、输出触发实现的场景控制。4 技术要求 4.1 分类 按使用功能分:照明智能开关、窗帘智能开关、调光智能开关、门锁智能开关。4.2 规格参数 智能开关的规格参数见表1。表1 智能开关的规格参数 支持控制回路数 规格尺寸mm 工作电压V(AC)最大负载W(VA)14 86*86*45 100240 600 4.3 使用条件 符合本标准智能开关,在下列使用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工作温度:-20+55;b)相对湿度:10%95%;c)工作电源:100V240V(AC),50Hz。4.4 外壳防护等级 智能开关的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GB 4208 中规定的IP30。4.5 安全性 4.5.1 防触电保护应符合GB 16915.1-2014中第10章及GB 16915.2-2012第10章的要求;4.5.2 耐老化应符合GB 16915.1-201第15章的要求;4.5.3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应符合GB 16915.1-2014及GB 16915.2-2012第16章的要求;4.5.4 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应符合GB 16915.1-2014第23章及GB 16915.2-2012第23章的要求;4.5.5 绝缘材料耐非正常热应符合GB 16915.2-2012第24章的要求;4.5.6 耐热应符合GB 16915.1-2014第21章的要求。4.6 电磁兼容性 4.6.1 传导骚扰抗扰度 射频发射应符合GB 16915.2-2012中26.2要求。DB35/T 16182016 4 4.6.2 静电放电 应符合GB 16915.2-2012中26.1.4的要求。4.6.3 辐射的电磁场 应符合GB 16915.2-2012中26.1.5的要求。4.7 性能要求 4.7.1 通断能力 应符合GB 16915.1-2014中第18章的要求及GB 16915.2-2012中第18章的要求。4.7.2 机械耐久性 应符合 GB/T 21711.1-2008 中第15 章的要求 4.7.3 电耐久性 智能开关的通断能力应符合GB/T 21711.1-2008中第14章、GB/T 15291-1994及表2的要求。表 2 电耐久性要求 标称电流 通断能力 16A 120A/2ms负载浪涌电流,通断能力应能达到2104次 10A 60A/2ms负载浪涌电流,通断能力应能达到1104次 1A 正向/反向阻断峰值电压30 V3000V,控制极触发电压为2.5V;维持电流20mA 5A 无触点 正向/反向阻断峰值电压30 V3000V,控制极触发电压为3.5V;维持电流40mA 4.7.4 高温工作性能 智能开关在55 2 的温度下应能正常工作。4.7.5 低温工作性能 智能开关在-20 2 的温度下应能正常工作。4.7.6 防潮 应符合GB 16915.1-2014中第15章的要求。4.7.7 跌落 应符合GB 16915.1-2014中第20章的要求。4.7.8 面板及安装盒 智能开关的面板及安装盒尺寸应符合JB/T 8593的要求。DB35/T 16182016 5 4.7.9 通讯协议及接口 4.7.9.1 RS485系统总线 4.7.9.1.1 RS485通信接口 RS485通信接口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 3 RS485通信接口 参 数 要 求 波特率 60019200 bps 停止位 1bit 数据位 8bit 奇偶校验 无 流控制 无 4.7.9.2 RF系统总线 4.7.9.2.1 RF通信接口 RF通信接口应符合表 4的要求。表 4 RF 通信接口要求 参 数 要 求 通信频率 433M 灵敏度-120dBm 1kbps 输出功率 10dBm 传输速率 1 kbps100kbps 4.8 功能要求 4.8.1 总则 4.8.1.1 开关具有初始化功能;4.8.1.2 开关有控制与输出单元;4.8.1.3 开关应具有图文标识功能,图文可自定义;4.8.1.4 开关按键应具有背光功能,并可通过背光亮度识别输出状态;4.8.1.5 开关可实现组网功能,组网方式可以是总线或无线中的一种或组合;4.8.1.6 开关可通过网关接入以太网,其技术要求由产品规格另行规定;4.8.2 开关功能要求应符合表 5 的要求。DB35/T 16182016 6 表 5 智能开关功能要求 项目 照明智能开关 窗帘智能开关 调光智能开关 门锁智能开关 背光调节 智能开关背光亮度能够进行背光调节,能设置背光亮度为:5%100%。遥控信号接收 智能开关应能接收红外遥控信号,遥控距离0.1m6m。ID标识、编码 智能开关应具有网络(ID)标识设置功能,编码范围0255。场景控制 通过程序设置,能实现上电场景、遥控场景、按键场景。总开关控制 智能开关的总电源键能够控制负载的总开、总关。一键开关门:具有按键长按开门,门锁开启 30s后自动关闭 输入、输出(I/O)场景设置功能 通过智能开关及红外遥控器,应能设置正常模式、延时模式及对应的延时时间,输入触发信号,实现预先设定的场景控制 屏位设置 总电源设置路数:1;负载设置路数:14;场景设置路数:16;每个智能开关总电源、负载、场景总设置数需6。设置路数:12 屏位状态:上升(open)、停止(stop)、下降(close)设置路数:12 屏位状态:调亮、开关、调暗三个指示 注:门锁开关固定为一位屏开关,无需进行屏位设置。5 试验方法 5.1 外壳防护等级 按GB 4208-2008中第12章、13章、14章、15章进行试验。5.2 安全性 按GB 16915.2-2012中26.1、26.2进行试验。5.3 电磁兼容性 5.3.1 射频发射 按GB 17743-2007中第10章进行试验。5.3.2 静电放电 按 GB 17626.2-2006 进行试验。DB35/T 16182016 7 5.3.3 辐射电磁场 按 GB 17626.3-2006 进行试验。5.3.4 通断能力 按GB 16915.1-2014中18.1、18.2进行试验。5.4 机械耐久性 触点在不接入负载的条件下,以每分钟接通、断开300次的频率,持续进行到1106次数。检查触点是否能正常接通、断开。按GB/T 21711.1-2008中第15章、表13触点负载试验电路图进行试验 5.5 电耐久性 按GB/T 21711.1-2008/IEC 61810-1:2003中第14章进行试验。5.6 高温工作性能 将开关置于55的恒温箱中1h后,在55的高温条件下,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操作开关10次,开关应能正常工作。5.7 低温工作性能 将开关置于-20的恒温箱中1h后,在-20的低温条件下,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操作开关10次,开关应能正常工作。5.8 防潮 按GB 16915.1-2014中第15章的规定进行检测。5.9 跌落 按GB 16915.1-2014中第20章的规定进行检测。5.10 面板及安装盒 用误差不大于0.05 mm的量具进行测量。5.11 通讯协议及接口 使用PC机端串口调试软件,按设备通讯协议进行通讯功能试验,编辑对应的通讯帧并发送,应能控制对应的设备,连续发码能正常工作。举例如下:5.11.1 设备类型定义 设备类型定义见表 6 DB35/T 16182016 8 表 6 设备类型定义 设备大类 设备子类型 类型代码 照明 0 x10 调光 0 x11 窗帘 0 x12 智能开关 门锁 0 x13 5.11.2 帧格式 帧格式按表 7、表 8、表 9 进行测试 表 7 帧格式内容 帧头 设备类型 长度 帧内容 帧尾 1Byte 1Byte 1Byte nByte 1Byte 注1:帧头表示一个数据帧的开始,用于同步控制,约定为0 xFD。注2:帧尾表示一个数据帧的结束,用于同步控制,约定为0 xFE。注3:设备类型表示具体的设备,如表6 设备定义所述。注4:长度表示具体设备通信协议帧内容的长度。注5:帧内容表示具体设备通信协议帧内容。表 8 帧内容 表 9 状态值及含义 目的地址 源地址 键值 状态 CRC校验 4Byte 4Byte 5byte 1byte 1Byte 注1:键值由开关地址与按键编码组成。注2:CRC校验:采用 CRC16-CCITT-1。状态 值 含义 负载关 0 x00 关闭某一负载 负载开 0 x01 开启某一负载 反馈关 0 x02 负载关闭向中控反馈 反馈开 0 x03 负载打开向中控反馈 调光关 0 x04 关闭某一路调光 调光开 0 x05 开启某一路调光 反馈调光关 0 x06 调光关闭向中控反馈 反馈调光开 0 x07 调光开启向中控反馈 调暗 0 x08 调暗某一路调光 调亮 0 x09 调亮某一路调光 反馈调暗 0 x0A 调暗向中控反馈 反馈调亮 0 x0B 调亮向中控反馈 窗帘停止 0 x0C 停止某一路窗帘 DB35/T 16182016 9 表 9(续)5.12 照明智能开关 按附录A进行测试。5.13 窗帘智能开关 按附录B进行测试。5.14 调光智能开关 按附录C进行测试。5.15 门锁智能开关 按附录D进行测试。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 出厂检验 6.2.1 抽样与判定 出厂检验按 GB/T 2828.1-2012 一般检验水平 II、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接收质量限(AQL)值为 0.65 进行,应按表 10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产品合格证书后方可出厂。6.2.2 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为表10中规定的项目。6.3 型式检验 6.3.1 型式检验周期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a)新产品定型鉴定;b)老产品转厂生产时;c)正式生产的产品在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窗帘启动 0 x0D 启动某一路窗帘 反馈窗帘停止 0 x0E 窗帘停止向中控反馈 反馈窗帘启动 0 x0F 窗帘启动向中控反馈 窗帘下降 0 x10 下降某一路窗帘 窗帘上升 0 x11 上升某一路窗帘 反馈窗帘下降 0 x12 窗帘下降向中控反馈 反馈窗帘上升 0 x13 窗帘上升向中控反馈 DB35/T 16182016 10 d)产品停产六个月以上再生产时;e)产品批量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6.3.2 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的所有检验项目。6.3.3 抽样与判定 用作型式检验的产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每次抽取2套,型式检验项目为表10中规 定的项目。若2套样品的型式检验中均有一项检验项目不合格,则判该型式检验不合格;2套样品中,其中有1套有一项不合格,则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的项目复检,仍有不合格者,则判该型式检验不合格。表 10 检验内容 分类 序号 检 验 项 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要 求 检验方法 不合格分类 1 防护等级*4.4 5.1 A 2 安全性能*4.5 5.2 A 3 射频发射*4.6.1 5.3.1 A 4 静电放电*4.6.2 5.3.2 A 5 辐射电磁场*4.6.3 5.3.3 A 6 通断能力*4.7.1 5.3.4 A 7 机械耐久性*4.7.2 5.4 A 8 电耐久性*4.7.3 5.5 A 9 高温工作性能*4.7.4 5.6 B 10 低温工作性能*4.7.5 5.7 B 11 防潮*4.7.6 5.8 B 12 跌落*4.7.7 5.9 B 13 面板及安装盒*4.7.8 5.10 B 14 通讯协议及接口*4.7.9 5.11 B 14 功能要求*4.8 5.125.15 B 15 标 志*7.1 7.1 A 16 包装*7.2 7.2 A 18 运输*7.3 7.3 A 19 贮存*7.4 7.4 A 注:*表示需进行检验的项目。6.3.4 合格判定 6.3.4.1 型式检验 6.3.4.1.1 检验后如果均符合本标准各项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DB35/T 16182016 11 6.3.4.1.2 检验后如有样品的任一 A 类项目不符合本标准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6.3.4.1.3 检验后如有样品的任一 B 类项目不符合本标准时,应从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进行该项目的复检。复检合格,亦判为型式检验合格;如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6.3.4.1.4 检验后如有二个或二个以上 B 类项目不符合本标准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6.3.4.2 出厂检验 6.3.4.2.1 检验后如果均符合本标准各项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6.3.4.2.2 检验后如有样品的任一 A 类项目不符合本标准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6.3.4.2.3 检验后如有样品的任一 B 类项目不符合本标准时,应从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进行该项目的复检。复检合格,亦判为型式检验合格;如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6.3.4.2.4 检验后如有二个或二个以上 B 类项目不符合本标准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7.1.1 产品外表面上应有下列明显、牢固、清晰的标志:a)产品需有制造厂厂名或商标;b)铭牌上需有产品名称、型号、额定电压、频率和功率等;7.1.2 标志应经久耐用、清晰明了。是否合格,通过观察并进行如下试验检查:手持浸透水布片擦拭标志 15s,然后再以浸透汽油的布片擦拭 15s。7.2 包装 7.2.1 在最小包装单元或产品说明书上应标明本标准编号。7.2.2 开关应装入具有防潮、防尘功能的塑料袋内,再装入包装箱中。7.2.3 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装箱清单等文件。7.2.4 产品合格证上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a)检验员姓名或代码;b)制造商名称;c)检验日期。7.2.5 产品说明书上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a)用户手册;b)外形尺寸与安装尺寸;c)安装、使用方法;d)技术支持信息。7.2.6 装箱清单应为每个单件包装一份。装箱清单上至少应明确描述放置于箱内的所有的物品名称和数量。DB35/T 16182016 12 7.3 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包装完好,防止激烈振动、冲击,应有防止雨雪淋湿的保护措施。7.4 贮存 产品包装后应储存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介质的仓库内。仓库内不应有各种有害气体和易燃易爆物品及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DB35/T 16182016 13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照明智能开关测试方法 A.1 网络ID A.1.1 概述 为实现智能开关之间组网通信,每个智能开关需进行拨码设置(无线系列产品在同一网络中,信道ID必须相同,有线系列产品的触摸开关ID设置必须不同。最大设置编码数为:256个(0255)。A.1.2 测试方法:将智能开关和其它需组网通信的智能开关(可多个)的ID设成一致,通电;将红外遥控器对准待测智能开关面板,按相应关联设置键,选择智能开关和与它组网通信智能开关的负载键,保存设置并退出。红外遥控器按键说明如下图所示:A.1.3 RS485系统总线:DB35/T 16182016 14 A.1.4 RF系统总线:A.1.5 合格判定 按下智能开关的设定负载键,该负载键亮起的同时与它组网通讯的智能开关的负载键随之亮起,则ID组网通信功能合格。A.2 屏位设置 A.2.1 概述:智能开关能够根据场所要求设置屏位,进行总电源屏位、负载屏位、场景屏位设置。屏位按键顺序以总电源为首,负载次之,场景键最后。每个开关面板总电源、负载、场景总设置数需6。A.2.2 测试方法:进入开关屏位设置状态,将红外设置遥控器对准智能开关面板,距离面板 0.1m1m;按图A.1的操作流程完成测试。图 A.1 屏位设置测试流程图 屏位设置总电源键 负载键 场景键按下遥控器上的ON键按下遥控器对应的负载键按下遥控器对应的场景键完成设置是是是否 否否DB35/T 16182016 15 A.2.3 合格判定 如:将智能开关设置成1路总电源,外接2路负载,2个 场景,按图A.1进行设置后,按压智能开关,应为5位屏开关,一位屏为总电源,二、三位屏为负载,四、五位屏为场景,则屏位设置合格。A.3 总电源功能 A.3.1 概述 按压智能开关的总电源键,面板应实现总开或总关的环境氛围。A.3.2 测试方法 按下屏位1,屏位1亮起,全屏负载随之亮起;再次按屏位1,屏位1关闭,全屏负载同时关闭,则说明总电源功能合格。A.4 上电场景 A.4.1 测试方法 将红外遥控器对准触待测智能开关(0.1m1m),按红外遥控器的设置键,选择上电场景设置键;选择需要作为上电场景的负载键,保存设置并退出。A.4.2 合格判定 设置完成后,将开关面板断电,再重新上电,作为上电场景的负载亮起,则上电场景功能合格。A.5 按键场景 A.5.1 测试方法 将红外设置遥控器对准智能开关,按红外遥控器的设置键,进入场景设置状态,同一网络下的智能开关自动进入场景设置状态;选择场景键和需要加入该场景的负载键,保存设置并退出。A.5.2 合格判定 按下场景键,设置的负载灯应亮起,再次按下场景键,负载应关闭,则场景功能合格(只能场景控制负载,负载不能控制场景,是单向控制功能)。A.6 多联控制 A.6.1 测试方法 DB35/T 16182016 16 将红外设置遥控器对准待测智能开关,按红外遥控器的设置键,选择多联设置键,同一网络下的智能开关自动进入多联设置状态;选择在同一网络下智能开关需要设置多联的负载键;保存设置并退出。A.6.2 合格判定 按下多联健,其他被关联负载灯应亮起,按下关闭其中一个被关联的负载键,关联键和剩下被关联的负载键应关闭,则多联功能合格。A.7 遥控场景 A.7.1 测试方法 将遥控器对准待测智能开关(0.1m1m),按遥控器控制键,选择控制的相应的负载(可控制多个智能开关),保存设置并退出。A.7.2 合格判定 按遥控器的设置的控制键,相应的负载键随之亮起,则遥控场景功能合格。A.8 I/O场景 A.8.1 测试方法 进入I/O场景设置状态,将红外设置遥控器对准智能开关面板,距离面板 0.1m1m;按图A.2 的操作流程完成测试。图A.2 I/O场景测试流程图 说明:1、正常模式:指在外部 I/O触发时负载打开,触发消失后关闭;2、延时模式:指在外部 I/O触发时负载打开,延时一段时间后关闭;3、延时时间:延时时间有 30s、60s、90s,根据需要可自由组合。A.8.2 合格判定 DB35/T 16182016 17 给一个外部I/O触发信号,负载应能根据预先设定的场景触发工作,则I/O触发功能合格。A.9 背光调节功能 注:智能开关的背光灯,在低亮情况下,可支持四档调节 A.9.1 测试方法 将红外遥控器对准待测智能开关,选择背光调节设置键,选择所需亮度,保存设置并退出。A.9.2 合格判定 如:可重复设置两次不同背光亮度,观察背光灯低亮情况下,前后两次的亮度不一样,则背光调节功能合格。A.10 照明控制功能(智能开关控制本身外接负载)A.10.1 测试方法 将红外遥控器对准待测智能开关(0.1m1m),按屏位设置键,选择相应负载键,保存设置并退出。A.10.2 合格判定 如:设置3路负载键,外接3路负载,完成设置后,按压智能开关,应为3位屏;按第一路负载键,相应的负载随之反应;第二路与第三路的情况与第一路类似,则照明控制功能合格。DB35/T 16182016 18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窗帘智能开关测试方法 B.1 网络ID(参见 A.1)B.2 屏位组合 B.2.1 概述 智能开关可根据场所要求设置屏位,一个窗帘智能开关最多可设置两路窗帘;窗帘控制键分别为:开启(open)、停止(stop)、关闭(close)。B.2.2 测试方法 进入窗帘智能开关屏位设置状态,将红外设置遥控器对准待测窗帘智能开关,距离开关(0.1m1m);按图B.1的操作流程完成测试。图 B.1 窗帘智能开关测试流程图 B.2.3 合格判定 如:将窗帘智能开关设置成一路窗帘,按照测试方法设置后,按压智能开关,应为3位屏。第一位屏:开启;第二位屏:停止;第三位屏:关闭,则屏位设置合格。B.3 模式切换 B.3.1 概述 窗帘智能开关有两种模式:点动模式,持续模式。B.3.1 测试方法 同时按住窗帘智能开关的开启键和关闭键,直至停止键亮起,按停止键,模式切换完成。B.3.2 合格判定 屏位设置屏位选择 一路窗帘两路窗帘按下遥控器的dimmet1的上箭头键按下遥控器的dimmet1的下箭头键完成设置DB35/T 16182016 19 如将点动模式却换为持续模式:按照测试方法,完成设置后;点一下屏位按键,背光灯高亮,并且等60s后,背光灯熄灭,则模式切换功能合格。B.4 上电场景(参见A.4)B.5 按键场景(参见A.5)说明:同一网络下的窗帘智能开关能被照明智能开关加入场景状态,窗帘智能开关本身不能发起场景功能。B.6 群控功能 B.6.1 概述 同一网络中的窗帘智能开关,可任意选择一路窗帘控制键作为群控键,控制不同窗帘的开,关,停。加入群控的每一路窗帘将受群控键控制,又可独立控制。只需设置“开”、“关”控制键其中任一群控,其余两个控制键的群控由软件自动生成,无需重复设置。B.6.2 测试方法 将红外遥控器对准待测窗帘智能开关(0.1m1m),按设置键,选择群控键,并选择加入该键的窗帘控制键(开启、停止、关闭三种选其一),保存设置并退出。B.6.3 合格判定 按下群控键,相应的窗帘控制键的背光灯随之亮起,则群控功能合格。B.7 I/O场景(参见A.8)B.8 背光调节功能(参见A.9)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AAA BBB CCC DDD EEE FFF GGG HHH III JJJ KKK LLL MMM NNN OOO PPP QQQ RRR SSS TTT UUU VVV WWW XXX YYY ZZZ AAAA BBBB CCCC DDDD EEEE FFFF GGGG HHHH IIII JJJJ KKKK LLLL MMMM NNNN OOOO PPPP QQQQ RRRR SSSS TTTT UUUU VVVV WWWW XXXX YYYY ZZZZ AAAAA BBBBB CCCCC DDDDD EEEEE FFFFF GGGGG HHHHH IIIII JJJJJ KKKKK LLLLL MMMMM NNNNN OOOOO PPPPP QQQQQ RRRRR SSSSS TTTTT UUUUU VVVVV WWWWW XXXXX YYYYY ZZZZZ AAAAAA BBBBBB CCCCCC DDDDDD EEEEEE FFFFFF GGGGGG DB35/T 16182016 20 HHHHHH IIIIII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调光智能开关测试方法 C.1 网络ID(参见A.1)C.2 屏位组合 C.2.1 概述:智能开关可根据场所要求设置屏位,一个调光智能开关最多可设置两路调光;调光控制键分别为:调亮、开启/关闭、调暗。C.2.2 测试方法 进入调光智能开关屏位设置状态,将红外设置遥控器对准待测调光智能开关,距离开关(0.1m1m);按C.1 的操作流程完成测试。图 C.1 调光智能开关测试流程图 C.2.3 合格判定 如:将调光智能开关设置成两路调光,按照测试方法设置完成后,按压智能开关,应为2位屏。第一位屏的按键1:调亮;第一位屏的按键2:开启/关闭;第一位屏的按键3:调暗;第二位屏的按键1:调亮;第二位屏的按键2:开启/关闭;第二位屏的按键3:调暗,则屏位设置合格。C.3 上电场景(参见A.3)C.4 场景功能(参见A.5)说明:同一网络下的调光智能开关能被照明智能开关加入场景状态,调光智能开关本身不能发起场景功能。C.5 多联控制(参见A.6)屏位设置屏位选择 一路调光两路调光按下遥控器的dimmet1的上箭头键按下遥控器的dimmet1的下箭头键完成设置DB35/T 16182016 21 C.6 群控功能 C.6.1 概述 同一网络中的调光智能开关,可任意选择一路调光控制键作为群控键,控制不同调光开关的亮度控制键。加入群组的控制键将受群控键控制,又可独立控制。只需设置“调亮”、“调暗”控制键其中任一群控,其余两个控制键的群控由软件自动生成,无需重复设置。C.6.2 测试方法 将红外遥控器对准待测调光智能开关,按设置键,选择群控键,并选择加入该键的调光控制键(调亮、调暗,两种选其一),保存设置并退出。C.6.3 合格判定 按下群控键,相应的调光控制键的背光灯随之亮起,则群控功能合格。C.7 I/O场景(参见A.8)C.8 背光调节功能(参见A.9)DB35/T 16182016 22 B JJJJJJ 附 录 D(规范性附录)门锁智能开关测试方法 D.1 网络ID(参见A.1)D.2 屏位说明 门锁智能开关默认为一位屏开关,无需进行屏位设置;D.3 功能测试 如外接负载为自动门:按下门锁智能开关,门锁智能开关输出一个继电器闭合信号,自动门打开30S后断开,中间再按,继续延迟为30s后断开,则门锁智能开关功能合格。D.4 上电场景 D.4.1 测试方法 将红外遥控器对准门锁智能开关,按红外遥控器的设置键,选择上电场景的开关状态,保存设置并退出。D.4.2 合格判定 将门锁智能开关断电,通电,自动门应按照预设上电场景状态工作,则上电场景功能正常 D.5 多联控制 D.5.1 测试方法(参见A.6.1)D.5.2 合格判定:如外接自动门:按下关联键,关联负载应亮起,关联自动门打开,再按下关联键,负载关闭,自动门关闭。D.6 遥控功能(参见A.7)DB35/T 16182016 23 参 考 文 献 1 GB 16915.1-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2 GB/T 28219-2011 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 _ DB35/T 16182016 福建省地方标准 家用和类似用途智能开关 通用技术规范 DB35/T 16182016*2017年 5月第一版 2017年 5月第一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