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325 2017 两系杂交 中稻广两 优 15 栽培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ultivation for two-line hybrid rice variety Guangliangyou-15(报批稿)2017-12-11 发布 2018-03-15 实施 湖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2/T 1325 2017 I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V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3.1 广两 优15 Guangliangyou-15.2 4 品 种特 性.2 4.1 植物 学特 征.2 4.2 生物 学特 性.2 5 基本 要求.2 5.1 大气 条件.2 5.2 土壤 条件.2 5.3 水质 条件.2 6 栽 培技 术.2 6.1 种子 质量.2 6.2 播期.2 6.3 浸种 催芽.2 6.4 育秧.3 6.4.1 育 秧方 式.3 6.4.2 秧 田耕 整与 培肥.3 6.4.3 播种.3 6.4.4 苗 床管 理.4 6.5 大田 管理.4 6.5.1 大 田耕 整.4 6.5.2 秧 龄和 移栽 密度.4 6.5.3 施肥.4 6.5.4 水 分管 理.4 6.6 病虫 草害 防治.5 6.6.1 主 要病 虫草 害.5 6.6.2 病 虫草 害的 化学 防 治.5 6.7 收获.5 6.7.1 收 获时 期.5 6.7.2 晾 晒与 贮藏.5 附录A(规范 性附 录)常见病 虫草 害防 治.6 DB42/T 1325 2017 II DB42/T 1325 2017 III 前 言 本标准 根据GB/T 1.1-2009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1 部 分:标 准的 结构 和编 写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黄 冈市 农业 科学 院 提出。本标准 由湖 北省 农业 科学 院 归口 管理。本标准 起草 单位:黄 冈市 农业科 学院、武 汉金 丰收 种业有 限公 司。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涂军明、周强、曹志 刚、陈杰、王欢、吕 锐玲、黄岭、梅 凯华、张盛、丛 丽娟、卢华平。DB42/T 1325 2017 IV DB42/T 1325 2017 V 引 言 广两优15 是 黄 冈 市农 业 科学 院 选 育并 于2011 年 通过湖 北 省 农作 物 品 种审 定 委员 会 审 定的 两 系 杂交中稻品 种,2014 年 被列 为 湖北省 中稻 主推 品种,近 几年 来 在我 省应 用面 积逐 年扩大。为规 范该 品种 栽培技术,充分 发挥 品种 高产、优质、多抗 的特点,实 现良种 良法 配套,加速 该 品种 在 我省 的推 广应 用,特提出本 标准,为 该品 种标 准化生 产应 用提 供科 学依 据。DB42/T 1325 2017 1 两 系杂交 中稻 广两 优 15 栽培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 两 系杂 交中 稻 广两 优 15 品种 的 术语 和 定义、品种 特性、基本 要求 和栽培 技 术。本标准 适用 于湖 北省 两系 杂交中 稻 的 适宜 种植 区。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3095 环境 空气 质量 标 准 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质 标 准 GB 4404.1 粮 食作 物种 子 第一 部分:禾 谷类 GB/T 8321.1 农药 安全 合 理使用 准则(一)GB/T 8321.2 农药 安全 合 理使用 准则(二)GB/T 8321.3 农药 安全 合 理使用 准则(三)GB/T 8321.4 农药 安全 合 理使用 准则(四)GB/T 8321.5 农药 安全 合 理使用 准则(五)GB/T 8321.6 农药 安全 合 理使用 准则(六)GB/T 8321.7 农药 安全 合 理使用 准则(七)GB/T 8321.8 农药 安全 合 理使用 准则(八)GB/T 8321.9 农药 安全 合 理使用 准则(九)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标准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则 通则 NY/T 2156 水 稻主 要病 害 防治技 术规 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应 于本 标准。DB42/T 1325 2017 2 3.1 广两 优15 Guangliangyou-15 广两优15系 黄冈 市农 业科 学院用“广 占63-4S”作 母 本,两 系恢 复系“R15”作 父本配 组育 成的 两系杂交中 稻新 品种,2011 年4 月通过 省农 作物 品种 审定 委员会 审定,审 定编 号为 鄂审稻2011004。4 品种特性 4.1 植物学 特征 该品种 株型 适中,植 株高 大,分 蘖力 强,生长 势 旺,茎秆 粗壮。叶 色深 绿,叶鞘和 叶片 边缘 紫 色,剑叶中 长、挺直。穗 层整 齐,穗 大粒 多,结实 率 高。谷粒 长型,稃 尖紫 色,粒重较 大。后期 转色 好。4.2 生物学 特性 该品种 属迟熟籼型两系 杂交中稻 组合,全生育期133 d 139 d。湖北省 区域试验 中平 均每667m2产稻谷623.98 kg,比 对 照 扬两 优6 号增产2.01%。一 般每667m2产量650 kg左右,高 产 田 块 可 达到 每667m2产量750 kg。品种 稻谷 主 要理化 指标 达到 国标 三级 优质稻 谷质 量标 准。抗倒 性好,耐高 温能 力强。5 基本要求 5.1 大气条 件 应符合GB 3095 规定。5.2 土壤条 件 应符合GB 15618 的规 定。5.3 水质条 件 应符合GB 5084 的规 定。6 栽培技 术 6.1 种子质 量 种子质 量符 合GB 4404.1 的规定 6.2 播期 根据前 茬的收 获期 确定适 宜的播 期,在 茬口 不矛盾 的情况 下,鄂 北4月20日 左 右播种,江汉 平原 及鄂东等 地5 月10 日左 右播 种。6.3 浸种催 芽 DB42/T 1325 2017 3 播种前 将种子 晾晒1 d2 d。将晒 好的 种子用 强氯 精500倍液 或用0.3%多菌灵 溶 液浸种24 h,药剂处理后 的种 子用 清水 淘净 后再浸 种催 芽。采用 日浸 夜 露方法 间歇 浸种,谷 种露 白 后调温 到25 30,适温催 芽促根。待 芽长半 粒谷、根长1 粒谷时 即可 播 种下田,机插 抛栽 育秧芽 长要适 当短些。催 芽中 要随时注 意谷 种温 度的 变化,防止谷 种温 度过 高或 过低。在播种 前要 把催 好芽 的谷 种摊开 在常 温下 炼芽36小时 后播 种。6.4 育秧 6.4.1 育秧方 式 人工栽 插采 用水 育秧 或旱 育秧,机械 插秧 采用 秧盘 集中育 秧。具体 育秧 方式 如下:水育秧:宜 稀播,秧 田与 大田面 积比 例为1:8 1:10;旱育秧:按每667m2大田 准 备净面 积 为25 m2左右 的苗床;机插育 秧:按照 秧田 与大 田1:100 的 比例 备足 秧田,每667m2备足20 25 张软(硬)盘。6.4.2 秧田耕 整与 培肥 水育 秧:应选择地 势平坦、土 质肥沃、排灌 方便的田块 作苗床。用施 腐熟有机肥1000 kg/667m2及20 kg/667m2复合 肥(氮 磷钾 总养分 大于40%以上),或 施40 kg/m2碳酸 氢铵、50 kg/667m2磷酸 钙、25 kg/667 m2氯化 钾和 锌肥0.2 kg/667m20.3 kg/667m2做 底肥。先施 肥后 耙田。旱育秧:选 择地 势平 坦、土质肥 沃、排灌 方便 的旱 地砂壤 土或 菜园 土作 苗床;床土 培肥 最好 在 冬 季前进行,前作 收获后及时翻耕,冬炕冬 凌;播前20 d 再翻 耕,每667m2施腐熟优质农 家肥2 t3 t;播种前2 d3 d 再 次耕 整,并 搞好床 土施 肥、调酸、消 毒灭菌 及地 下害 虫、病害、杂草 的防 治工 作,做 到田平土 细,按1.3 m 宽的 厢 面开沟 作厢。机插 育 秧:要 在年 前准备 育苗营 养土,选择土 壤疏 松 肥沃,无残茬、无 砾石、无杂草、无污 染、无病菌且当 季无除草剂的壤土,如耕 作熟化的旱田土或秋耕春 耖的稻田土。每667m2大田备土100 kg,水分适宜 时采 运进 库,经翻 晒干爽 后加 入1%2%的有 机肥,粉碎 后备 用,盖籽 土不培 肥。播种 前 育 苗 底 土每100 kg加 入优质 壮秧 剂0.75 kg 拌均 匀,现 拌现 用。盖籽 土不能 拌 壮 秧剂,营养土 冬前培 肥腐 熟好,忌播种 前施 肥。6.4.3 播种 人工栽插大田用种量1 kg/667m21.5 kg/667m2,机插秧用种量1.5 kg/667m22 kg/667m2。秧田播量水 育秧 为12 kg/667m215 kg/667m2,旱育 秧 为80 g/m2100 g/m2,机 插育 秧每盘 播牙 谷80 g100 DB42/T 1325 2017 4 g。水育 秧播 种后覆 盖即 可,以不 见牙谷 为宜。旱育 秧和 机 插秧播 种后 覆土厚 度0.3 cm0.5 cm,以 不见牙谷 为宜。播 种后 要覆 盖农膜 加盖 稻草 进行 控温 育秧。6.4.4 苗床管 理 水育秧 及 旱 育秧 秧 田管 理:秧苗2叶1 心前,晒露 秧厢,保持 厢 面湿 润;秧 苗2叶1 心 后,保 持1 cm左右薄 水层,忌 深水 灌溉。三叶 期施 尿素3 kg/667m2作断奶 肥施;移 栽前7 d 施 尿素5 kg/667m2和硫 酸钾3 kg/667m2作送 嫁肥。秧 苗2叶1心 时喷 施多 效唑 一次,三叶 后视 虫情 防治 稻蓟 马等,施药 方法 见附 录A。机插秧 秧田 管理:立苗 期保 温保湿,快出 芽、出齐 苗;棚内温 度控 制在2028,湿度 控制 在80%90%;齐 苗后 开始通 风炼 苗,一叶 一心后 逐渐 加大通 风量;盘土应 保持 湿润,如盘土 发白、秧苗 卷叶,早晨叶 尖无 水珠 应及 时喷 水保湿;齐苗 后喷 药防 病 促发根;移栽 前喷 施1%尿 素水作 送嫁 肥,并 打好 送 嫁药。6.5 大田管 理 6.5.1 大田耕 整 前作收 获后,先 清除 田间 杂草、残茬,通 过耕、耙、耖等 田间 操作,达 到土 壤松软,耕 层活 化,田平泥烂。机 插秧 待大 田平 整后先 沉降1 d 2 d 再插 秧。6.5.2 秧龄和 移栽 密度 水育秧 和旱 育秧 秧龄 控制 在30 d 左右,机 插秧 秧龄 控制在20 d 左右。人工栽插 以 宽行窄株方式移栽,每667m2插1.7万蔸 左右,5万7 万 基本苗。机插秧行 距30 cm,穴距13.3 cm,每 穴 插2-3苗。6.5.3 施肥 根据土 壤肥力 测定 值来确 定肥料 用量。中等 肥力的 田块,全生育 期 施 肥量 一 般施纯 氮15 kg,氮磷钾肥 用 量比 为15:6:12。肥 料施用 应符 合NY/T496 的 规 定。基肥:用 量为 每667m2施总量50%的氮 肥、钾 肥和 全部 的磷肥。耕整 施入,每667m2用腐 熟优 质农 家肥1000 kg,复混 肥50 kg 或 碳铵50 kg、磷 肥50 kg、氯化钾15 kg,另加 硫酸 锌1.5 kg。追肥:用量 为每667m2施总量50%的氮肥 和钾 肥。插后3 d5 d每667m2施尿 素7.5 kg 10 kg 作分 蘖肥。晒 田复 水后 到抽 穗前,根据 田间 长势 每667m2施2.5 kg 4 kg 尿 素、5 kg 氯化钾 作穗肥。6.5.4 水分管理 DB42/T 1325 2017 5 要求浅 水插 秧、返青、分 蘖,当每667m2苗数 达到20 万25 万时,晒 田7 d 10 d;拔 节至 抽穗 始期浅水勤 灌,干干 湿湿,每 次 水层2 cm 3 cm,待 落干 后 再进行 下一 次;孕穗 至扬 花 期深水 灌溉,水 层4 cm 5 cm;灌浆 期后 至乳 熟期 湿润灌 溉,每次 灌1 cm 左 右的薄 层水,干 湿交 替,保持田 面潮 湿;黄熟期自然落干,直至 收割 前7 d 彻 底 断水。6.6 病虫 草 害防 治 6.6.1 主要病 虫草 害种类 秧田主 要病 害:茎腐 病,立枯病,青 枯病 等;大田 主 要病 害:稻瘟 病,稻曲病,纹 枯病,白 叶枯 病 等;秧田主 要虫 害:稻蓟 马等;大 田主 要虫 害:二化 螟,三化螟,稻 纵卷 叶螟,稻 飞虱等;大田主 要草 害:稗草,水 莎草,鸭舌 草,千金 等。6.6.2 病虫草 害的 化学 防治 农药 的 安全 合理 使用 应符 合GB/T 8321.1GB/T 8321.9 的 要求。主 要病 害防 治 应符合NY/T 2156 的要求。常见 病虫 害 草 防治 准则参 照附 录A。6.7 收获 6.7.1 收获时期 当谷粒 有90%左 右达 到黄 熟 时,选 择晴 好天 气采 取机 收机脱。6.7.2 晾晒与 贮藏 将已脱 粒的 稻谷 风干 扬净 后,分 品种 晾晒 于稻 场或 晒垫上,勤 翻动,一 般晾 晒1 d 2 d。注 意 避 免在水泥 路面 上暴 晒,禁 止 在沥青 路面 上晾 晒,以 确 保收获 稻谷 的品 质。当 含 水量降 到13.5%14.5%时加工米质 最佳,贮 藏稻 谷 时 含水量 不大 于12.5%。A A DB42/T 1325 2017 6 B B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两系杂 交中 稻广 两 优15 栽 培技术 常见 病虫 草害 防治 表A.1 给 出了 两系 杂交 中 稻 广两 优15 栽培 技术 病虫 害 草 防 治方 法。表A.1 常见 病 虫 草 害防 治方法 种 类 防治时期 防治药剂及用量 克、毫升(有 效成份)/公顷 用药方法 稻蓟马 秧田卷叶株率 15%,百株虫量 200 头;大田卷叶株率 30%,百株虫量300 头。吡虫啉 30-45;啶虫脒 9-13.5;乐果 375-450 喷雾 褐飞虱 卵孵高峰至 1-2 龄若虫期 噻嗪酮 112.5-187.5;噻虫嗪 7.5-15;异丙威 450-600;吡蚜 酮 60-75 喷雾 白背飞虱 卵孵高峰至 1-2 龄若虫期 吡虫啉 15-30;噻嗪酮 112.5-150;异丙威 450-600 喷雾 稻纵卷叶螟 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 氯虫苯甲酰胺 30;氟虫双酰胺 30;呋喃虫酰肼 150-180;丙溴 磷600-720;苏云金秆菌(8000 IU/mg)3750-4500 喷雾 二化螟 卵孵高峰期 三唑磷 300-450;氯虫苯甲酰 胺 30;氟虫双酰胺 30;喷雾 三化螟 卵孵盛期 三唑磷 300-450;氯虫苯甲酰胺 30;氟虫双酰胺 30;杀螟丹 600-750;喷雾 秧苗立枯病 水稻秧苗 2-3 叶期 广枯灵 45-90;敌克松 875-975 喷雾 秧苗基腐病 水稻秧苗 2-3 叶期 敌克松 875-975 稻瘟病 发病初期 三环唑 225-300;稻瘟灵 600-800;异稻瘟净 900-1200;春雷 霉素30-45;肟菌 戊唑醇 168.75-225 纹枯病 发病初期 井冈霉素 150-187.5;苯醚甲环 唑 丙环唑 67.5-90;噻呋酰胺45.3-81.5;肟菌 戊唑醇 112.5-168.75;己唑醇 45-75 喷雾 白叶枯病 发病前期 叶枯唑 300-375;噻森铜 300-375;喷雾 稻曲病 破口前 3-5 天 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 67.5-90;戊唑醇 77.4-90.3;肟菌 戊 唑 醇112.5-168.75;己唑醇 52.5-75;琥胶肥酸铜 375-450;络氨铜 525-750;碱式硫酸铜 254-339;腈苯 唑 54-72 喷雾 稗草,千金等 大 田 分 蘖 期,稗草 1.5叶时 60%丁草胺 1500 混土撒施 注:除了以上所列的农药名称 和 剂量外,农药的施用还应符合农业部 公布的关于禁止、限制销售 和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名录的相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