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亲本繁殖与杂交制种技术规程DB36/T 1000-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芦笋亲本繁殖与杂交制种技术规程DB36/T 1000-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芦笋亲本繁殖与杂交制种技术规程DB36/T 1000-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芦笋亲本繁殖与杂交制种技术规程DB36/T 1000-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芦笋亲本繁殖与杂交制种技术规程DB36/T 1000-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芦笋亲本繁殖与杂交制种技术规程DB36/T 1000-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31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000 2017 芦笋亲本 繁殖与杂 交制种技 术规程 Asparagus hybrid parents reproduction and hybri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17-12-29 发布 2018-03-01 实施 江 西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36/T 1000 2017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亲 本组 培快 繁.1 5 杂 交制 种.3 6 果 实收 获.3 7 种 子脱 取与 处理.3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培养基 配方.4 DB36/T 1000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 照GB/T 1.1-2009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1部 分:标 准的 结构 和编 写 给 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江 西省 农业 厅提 出 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江 西省 农业科 学院 蔬菜 花卉 研究 所、江 西省 标准 化研 究院。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罗绍 春、周 劲松、汤 泳萍、张 岳平、尹玉 玲、谢启 鑫、陈光宇。DB36/T 1000 2017 1 芦 笋亲本 繁殖与杂 交制种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芦 笋 亲 本繁 殖与杂交 制种 技术 的 术语 和定义、亲 本组 培快 繁、杂 交制种、果 实收 获、种子脱 取与 处理 等芦 笋杂 交品种 亲本 繁殖 与杂 交制 种技术 过程。本 标准 适用 于芦 笋杂 交品 种亲本 繁殖 与杂 交种 子生 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3543.1 农作 物种 子 检验规 程 总则 NY/T 760 芦笋 NY/T 2496 植物 新品 种 特异性、一 致性 和稳 定性 测试指 南 芦笋 NY/T 5231 无公 害食 品 芦笋 生产 技术 规程 TG/130/4 国际 植物 新 品种保 护联 盟(UPOV)指 南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 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幼株期 芦笋定 植后 至可 开始 采笋 的生长 时期。3.2 外植体 用于植 物组 织培 养的 组织 或器官。3.3 培 养周 期 植物组 织培 养过 程中 外植 体培养 的继 代间 隔 时 间。4 亲本组 培快 繁 4.1 外植体 取材 与表 面消 毒 春季4 月 5 月 份,分别 选择 父本与母本生长 健 壮 的植 株(亲 本 选 择应 符 合NY/T 760、NY/T 2496和TG/130/4 要求),采取 新抽生 出的 长约25cm 的健 壮嫩茎 为外 植体。将 它置 于自来 水下 轻轻 冲洗5min DB36/T 1000 2017 2 10min,剪去 顶端鳞 片包 被 和底端 纤维化 程度 高的部 分。在 超净工 作台 上先用75%的酒 精浸泡30s,再用2%的次 氯酸 钠灭 菌8min 10min,无菌 水清 洗3 次5 次,无 菌滤 纸吸 干待 用。4.2 无菌培 养 4.2.1 培养条 件 以下培 养条 件均 为温度27 1,相 对湿 度70%80%,光照 时间12h/d,光照 强 度2500Lux。4.2.2 腋芽诱 导培 养 在超净 工作 台上,将 消 毒 完毕的 嫩茎 切成 每个 带有1 个 2 个腋 芽的 茎段,切 去 外植体 变色 部分,生长极性 朝上,接种 至腋芽 诱导培 养基,置于 无菌培 养室中 培养1 个周期(20d 30d,下同),每 个茎 段叶腋处 长出2个 3个 嫩茎。4.2.3 根丛诱 导培 养 将每个 茎段腋 芽处 诱导长 出的超 过5cm 的嫩茎 剪下,切去茎 尖,平 铺接 种于根 丛诱导 培养基 上,置于无菌 培养室 中培 养1个 周 期。每 个叶腋 处长 出1个 3个嫩茎,切 除嫩茎 茎尖,重新平 铺接种 于根 丛增殖培养 基上,继 代培 养1 个 2 个 周期,直 至每 个叶 腋 处长出3个 8个 成簇 的根 丛。4.2.4 根丛增 殖培 养 以根丛 为单 位,将 母体 茎 段切成 株高2cm 3cm 的根 丛,然后 接种 到根 丛增 殖 培养基 上,置 于无 菌培养室中 培养1个 周期。取 出 根丛,分割 成2 个 4 个小 根丛,接种 于更 新的 根丛 增殖培 养基 上,继代 培养1个 2 个周 期。4.2.5 生根预 分化 培养 将增殖 获得 的根 丛,修 剪 至株高2cm 3cm,接种 至 生根预 分化 培养 基中,置 于无菌 培养 室中 继代 培养1个 2个 周期,部 分根 丛基部 分化 诱导 长出1条 2条肉 质根。4.2.6 生根培 养 将生根 预分 化培 养的 根丛 取出,分 割成 每个 带3个 5 个茎 的小 根丛,株 高2cm3cm,接 种入 生根 培养基中,置于 无菌 培养室 中继代 培养1 个2 个周期,80%以 上根 丛基部 长出3 条5条 粗壮 的肉质 根,达到移栽 标准。4.3 组培苗 移栽 与管 理 4.3.1 移栽基 质 用富含 腐殖 质的 菜园 土6 份,泥炭、蛭石、珍珠 岩、沙 各1份 配制 移栽 基质,或用 蔬菜育 苗专 用基 质。4.3.2 移栽时 间和 方法 选择温 湿度适 宜的 春秋季,移栽 前开瓶 炼苗7d 14d,以提 高组培 苗的 移栽成 活率。移栽前 小心 洗净根系 上附 着的 培养 基,然后栽 入装 有基 质的 营养 钵中,并浇 透水。4.3.3 日常管 理 DB36/T 1000 2017 3 每天用 微喷 壶向 叶面 喷水 保湿。芦 笋试 管苗 生 长 温 度在15 28 为宜,高 温时遮 阳网 遮荫,低温时覆盖 小拱 棚提 温保 护。成活后 适时 喷施 MS 营养 液,促进 壮苗。日 常管 理应 符合NY/T 5231 技术 规范 要求。5 杂交制 种 5.1 选地 选择地 势平 坦,土壤 肥沃、质地 沙壤、排 灌便 利、通风透 光的 地块,切 忌重 茬种植。5.2 隔离 与相邻 芦笋 田距 离不 得小 于1000m,并用40 目 防虫 网 隔离。5.3 亲本定 植 杂交种生产采取塑料钢架连栋大棚设施栽培,父母本按2:8 比 例 梅 花 桩 式 定 植,株 距50cm,行 距1.8m,单行 种植。5.4 去杂去 劣 在定植 前、幼株 期、成株 期和开 花期 鉴定 父母 本,将杂、病和 劣株 全部 拨 除,及时 补足 亲本。5.5 幼株期 管理 定植后 幼株 期不 采笋,养 苗促生,母 本所 结少 量的 果实及 时摘 除。5.6 制种 5.6.1 错时留 母茎 成株期 错时留 母茎 制种。4 月上旬,母本 每株 先留取3 枝4枝 健壮 母茎;父本 则 分两期 留母茎,第一 期 与母 本 同步 留母 茎,5d 7d 后每 株再 留3枝 4枝健 壮 母茎,适时 摘顶 调 节花 期,以 保 证父 母本 花期相遇。5.6.2 授粉 4 月 下 旬至5 月中 上 旬进 入花 期,揭 开 两侧 和 棚头 薄膜,保留 隔 离纱 网,每4 连栋 大 棚放 入1 箱中 华蜂进行 虫媒 授粉。6 果实收 获 8月下 旬至9 月上 旬,待果 实熟至 深红 色,适时 采摘,分级 收获。7 种子脱 取与 处理 摘下果 实及 时 取 种子,晒 干、过 筛分 级,包装。种 子分级、包 装应 符合GB/T 3543.1 技术 规范。DB36/T 1000 2017 4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培养基 配方 A.1 腋芽诱 导培 养基 MS+0.2g L-1L-谷 氨酰 胺+0.1mg L-1KT+0.1mg L-1NAA+3%蔗糖+0.8%琼脂,pH5.8。A.2 根丛诱 导培 养基 MS+0.2g L-1L-谷 氨酰 胺+0.1mg L-1KT+3%蔗糖+0.8%琼脂,pH 5.8。A.3 根丛增 殖培 养基 MS+0.2g L-1L-谷 氨酰 胺+0.1mg L-1KT+0.1mg L-1嘧啶醇+3%蔗糖+0.8%琼脂,pH 5.8。A.4 生根预 分化 培养 基 MS+0.2g L-1L-谷 氨酰 胺+0.1mg L-1NAA+0.1mg L-1嘧啶 醇+3%蔗糖+0.8%琼脂,pH 5.8。A.5 生根培 养基 MS+0.2g L-1L-谷 氨酰 胺+0.1mg L-1NAA+0.1mg L-1嘧啶 醇+6%蔗糖+0.8%琼脂,pH 5.8。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