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清洁燃烧炉具废气排放检测方法DB13/T 2583-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民用清洁燃烧炉具废气排放检测方法DB13/T 2583-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民用清洁燃烧炉具废气排放检测方法DB13/T 2583-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民用清洁燃烧炉具废气排放检测方法DB13/T 2583-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民用清洁燃烧炉具废气排放检测方法DB13/T 2583-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民用清洁燃烧炉具废气排放检测方法DB13/T 2583-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13.040 Z 2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2583 2017 民用清洁 燃烧炉具 废气排放 检测方法 2017-11-22 发布 2017-12-22 实施 河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3/T 2583 2017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河 北省 农业 厅提 出。本标准 由河 北省 农村 能源 协会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 北省 环境监 测中 心、河北 浦安 检测技 术有 限公 司、青岛 崂应环 境科 技有 限 公司。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刘文 凯、董 立鹏、孙 振锋、谢 剑锋、杨树 平、侯冬 利、高芳、胡英 梅、冯 建社、崔 永琴、史 春桥、牛 洁平、孙 硕、穆 岩、高晨皓、张 策、刘 悦、张鸿 庆、薛会 文、刘 胜锁、陈 爱利、刘 翠红、田 力欣。DB13/T 2583 2017 1 民用清洁 燃烧炉 具废气排 放检测 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民 用清 洁燃 烧炉具 废气 排放 检测 的试 验仪器 设备、采 样位 置和 采样点、检 测准 备、颗粒物 的测 定、气态 污染 物的测 定、烟气 黑度、采 样频次 和采 样时 间、结果 计算与 表示、质 量保 证 和质量控 制等 内容。本标准 适用 于采 用符 合GB/T 21923、DB13/2081 标 准 燃料的 民用 清洁 燃烧 炉具 排放的 废气 中颗 粒物与气 态污 染物 检测 的 手 工采样 和测 定方 法,以及 便携式 仪器 检测 方法。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注日 期的版 本适 用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明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于 本文件。GB 13271 锅炉 大气 污染 物排放 标准 HJ/T 57 固定 污染 源排 气 中二氧 化硫 的测 定 定电 位 电解法 HJ/T 397 固定 源废 气监 测技术 规范 HJ/T 398 固定 污染 源排 放 烟 气黑 度的 测定 林格 曼烟气 黑度 图法 HJ 629 固 定污 染源 废气 二氧化 硫的 测定 非 分散 红 外吸收 法 HJ 692 固 定污 染源 废气 氮氧化 物的 测定 非 分散 红 外吸收 法 HJ 693 固 定污 染源 废气 氮氧化 物的 测定 定 电位 电 解法 DB13/T 2125 民用 清洁 燃 烧炉具 3 术语和 定义 HJ/T 397、DB13/T 2125 界 定的 以 及以 下 术 语和 定义 适用于 本文件。3.1 恒流采 样 将采样 嘴平 面正 对排 气气 流,以 恒定 的流 量在 排气 筒 中采 样。4 测试 仪 器设 备 4.1 自动烟 尘(气)测试 仪,满足JJG 680 要 求。4.2 颗粒物 采样 管,长 度 1.5 m。4.3 传 感器 式快 速烟 尘测 试 仪,满 足HJ/T 48 要 求。4.4 热电偶 或电 阻温 度计,其 示值误 差不 大 于3。DB13/T 2583 2017 2 4.5 定电位 烟气 分析 仪,满足JJG 968 要 求。4.6 非分散 红外 分析 仪,满 足JJG 968 要 求。4.7 林格曼 黑度 图,满足 HJ/T 398 要求。5 采样位 置和 采样 点 5.1 采样位 置及 采样 孔 采样位 置优先 选 择在 垂直 的 排气 筒 上,距 炉具 烟气 出口标 高1.0 m 左右。在选 定的采 样位 置上 开 设采样孔,采 样孔 的内 径应 不小于80 mm,采样 孔管 长 应不大 于50 mm。5.2 采样布 点 当炉具 排气 筒 直 径小 于300 mm时,取中 心位 置作 为采 样点;当 排气 筒 直 径大 于300 mm 时,按 照HJ/T 397要 求布 设采 样点。6 检测准备 6.1 检测工 况 检测应 在炉 具额 定供 热量 下进行。6.2 排气参 数的 测定 排气温 度、水分 含量、氧 含量、排气 流速、流 量等 排气参 数的 测 定 应符 合HJ/T 397 的规 定。7 颗粒物 的测 定 7.1 重量法 7.1.1 采样前 准备 工作 7.1.1.1 对自动 烟尘(气)测 试仪 进行流 量校 准;检查 所有 的测试 仪器 功能 是否 正常,干燥 器中 的 硅胶是否 失效,检 查仪 器的 气密性。7.1.1.2 滤筒处 理和 称重。将 滤筒 编号,在 105 110 之间的 烘箱 中烘 干 1 h,取出放 入干 燥器中冷 却至 室温。用 分度 值 0.1 mg 的天 平称 量,两次称 量之 差应 不超 过 0.5 mg。7.1.1.3 采样头 处理 和称 重按照 DB13/T 2375 中第8.2.1 条 的要求。7.1.2 采样步 骤 7.1.2.1 连接 采样 系统,自动烟 尘(气)测试 仪 开 机后输 入管 道尺 寸等 参数。7.1.2.2 测定 烟气 中水 分 含量,预 测流 速。排 气流 速小 于 5 m/s 时,采用 恒流 采样,采 气流 量 可 设为25 L/min;排气 流速 大 于 或等 于5 m/s 时,按照 HJ/T 397 要 求采 样。7.1.2.3 将已 称重 的滤 筒(采 样头)装 入采 样管 内,输 入滤 筒(采样 头)编 号,安装 仪器 推荐 尺寸 采样嘴。将组 合采 样管 背对 气流方 向插 入烟 道中,密 封采样 孔。DB13/T 2583 2017 3 7.1.2.4 使采 样嘴 及皮 托 管全压 测孔 位于 采样 点正 对气流 方向,启 动抽 气泵。7.1.2.5 采样 完毕 后,转 动采样 枪,使 采样 嘴背 对 气流方 向,从 烟道 中 取 出 采样管。将滤 筒(采 样头)放入专 用的 容器 中保 存。保存并 打印 采样 数据。7.1.3 样品分 析 采样后 的滤 筒(采样 头,采样头 外表 面应 用滤 纸沾 取无水 乙醇 擦拭 干净)烘 干、恒 重、称量 过 程和条件 同采 样前。采 样前 后滤筒(采 样头)质 量之 差与采 气标 况体 积比 值,即为颗 粒物 实测 浓度。7.2 射线 法 按照DB13/T 2376 中 第8章 的要求 进行 测试。8 气态污 染物 的测 定 8.1 定电位 电解 法 8.1.1 测定 前准 备工 作 8.1.1.1 检查并 清洁 采样 预处 理器 的颗粒 物过 滤器、除 湿器 和输气 管路,必 要时 更换 滤料。8.1.1.2 按照使 用说 明书 连接 采样 管、采 样预 处理 器和 检测 仪的气 路和 电路。8.1.1.3 定电位 烟气 分析 仪 的 校准 按照HJ/T 57 和 HJ 693 的 要求进 行。8.1.2 测定 步骤 8.1.2.1 将采样 管置 于环 境空 气中,接通 仪器 电源,仪 器自 检并校 正零 点后,自 动进 入测定 状态。8.1.2.2 将采样 管插 入烟 道中,密 封采样 孔使 之不 漏气,抽 取烟气 进行 测定,待仪 器 读数稳 定后 即可记录(打印)测 试数 据。8.1.2.3 读数完 毕,将 采样 管从 烟 道取出 置于 环境 空气 中,或切换 至空 气进 气管 路,抽取干 净空 气直至仪器 示值 符合 说明 书要 求后,将采 样管 插入 烟道 进行第 二次 测试。8.1.2.4 重复8.1.2.2 8.1.2.3 步 骤,直 至测 试完 毕。8.1.2.5 测定结 束后,将 采样 管从 烟道取 出置 于环 境空 气中,抽取 干净 空气 直 至 仪器 示值符 合说 明 书要求后 关机。8.2 非分散 红外 吸收 法 8.2.1 测定前 准备 工作 非分散 红外 分析 仪的 校准 按照HJ/T 57 和HJ 693 的 要 求进行。8.2.2 测定步 骤 把采样 枪插 入烟 道采 样点 位,以 仪器 规定 的采 样流 量连续 自动 采样,用 废气 清洗采 样管,抽 取 废气进行 测定,待 仪器 读数 稳定后 即可 记录 读数,每 分钟至 少记 录一 次检测 结 果。测 定结 束后,将 采 样管置于 洁净 的环 境空 气中,待仪 器的 示值 回到 零点 后关机。DB13/T 2583 2017 4 9 烟气黑 度 的 测定 烟气黑 度测 定按照HJ/T 398 中相 关规 定进行。10 采样频 次和 采样 时间 颗粒物 样品 采集 3 次,每 次采 样 时间 45 min;二 氧 化硫、氮 氧化 物每 小时 测 试 3 次,每 次测 试时间不 少于 10 min,每 分 钟至少 记录 1 次检测 结 果,取平 均值 作为 单次 检测 结果,3 次 数据 取平 均值为小 时浓 度值。11 结果计 算与 表示 实测的 颗粒 物、二氧 化硫、氮氧 化物 的排 放浓 度,应按公 式(1)折算 为基 准 氧含量 排放 浓度。2221()=21()OO(1)式中:大 气污 染物 基准 氧 含量排 放浓 度,mg/m3;实 测的 大气 污染 物排放 浓度,mg/m3;)O(2 实 测的 氧含 量;)O(2基 准氧 含量,取9.0。基准氧 含量 按照GB 13271 的要求 执行。12 质量保 证和 质量 控制 12.1 仪器的 检定 和校 准 仪器的 检定 和校 准应 符合 相关规 程规 定。属于 国家 强制检 定目 录内 的工 作计 量器具,必 须按 期 送计量部 门检 定,检定 合格,取得 检定 证书 后方 可用 于 检测 工作。12.2 颗粒物 的测 定 12.2.1 重量法 12.2.1.1 在制作 采样 头时,应 避免 滤膜破 损造 成质 量损 失,采样装 置制 作完 成后,部 件整体 应 密 封良好。12.2.1.2 同一称 量部 件在 采样 前后 称量使 用同 一天 平,环境 条件应 当保 持一 致。12.2.1.3 采用低 浓度 颗粒 物测 定方 法时,每次 称量 应使 用标 准砝码 校准 天平,标 准砝 码应与 需 称 量部件质 量相 当;同一 系列 中任何 低于 全程 空白 的结 果都是 无效 的。12.2.2 射线 法 测定过 程中 应确 保测 孔密 封,避 免改 变原 有流 场。DB13/T 2583 2017 5 12.3 气态污 染物 的测 定 12.3.1 定电 位电 解法 12.3.1.1 定电位 电解 法烟 气测 定仪,应 根据 仪器 使用 频率,每 3 个 月至 半年 校准 一次。在使用 频 率较高的 情况 下,应增 加校 准次数。12.3.1.2 定电位 电解 法烟 气测 定仪 的电化 学传 感器 寿命 一般 为 1 年 2 年,若 发现 传感器 性 能 明显下降 或已 失效,必 须及 时更换 传感 器,送计 量部 门重新 检定 后方 可使 用。12.3.2 非分 散红 外吸 收法 12.3.2.1 仪器抗 负压 能力 应大 于烟 道负压,避 免仪 器采 样流 量减少,导 致测 定结 果偏 低或无 法 测 出。12.3.2.2 每半年 至少 进行 一 次 NO2 至NO 转换 效率 的测 定,若 转化效 率低 于 85%,建议 更换 还 原 剂。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