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蛋白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B15/T 1144-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高蛋白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B15/T 1144-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蛋白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B15/T 1144-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蛋白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B15/T 1144-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蛋白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B15/T 1144-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蛋白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B15/T 1144-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53541-2017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144 2017 内蒙古高 蛋白大豆 生产技术 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high-protein soybean production in Inner Mongolia 2017-02-25 发布 2017-05-25 实施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5/T 1144 2017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栽 培技 术要 点.2 DB15/T 1144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GB/T1.1-2009 给 出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农 牧业科 学院 提出。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农 牧业 厅 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内 蒙古 自治区 农牧 业科 学院。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苏二 虎、李 强、王雪 娇、徐利 敏、高 天云、张 福金、王 新华、高凤 云、周宇、梁红伟。DB15/T 1144 2017 1 内 蒙古高 蛋白大豆 生产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内 蒙古 高蛋 白大豆 生产 的选 地整 地、品种选 用、种子 处理、播 种、水 肥调 控、病虫 草害防治、收 获等 技术 规范。本标准 适用 于内 蒙古 呼伦 贝尔市、兴 安盟、通 辽市、赤峰市、乌 兰察 布市 及呼 和浩特 市 等 大豆 产区高蛋白 大豆 生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4404.2 粮 食作 物种 子 第2部 分:豆类 GB/T 8321.1 9 农 药合 理使用 准则(所 有部 分)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垄三栽 培技 术 ridge-three technique 在垄作 基础 上,综合 采用 深松、分层 深施 肥、垄上 双行 精 量播 种 三 项技 术。垄距65 cm 70 cm,垄上双行 苗带 距离15 cm 18 cm。生产 上具 体应 用时,还要配 合使 用其 它常 规技 术。3.2 垄上三 行窄 沟密 植技 术 narrow trenches and compact planting of three lines on ridge 在65cm 垄宽 的基 础上,实 行机械 精播,垄 上播 三行。三行 苗带 总宽 度为22 cm 24 cm,行间距 为11 cm 12 cm。两 个边 行的 株 距9 cm 11 cm,中 间行 株 距为10 cm 12 cm。垄上 双行施 肥,施在 三行 苗带的行间,深 度为 种籽 下3 cm 5 cm 深。3.3 平播栽 培 flat planting technique 不起垄,选 用精 量播 种机 精量点 播,行距40 cm 55 cm。DB15/T 1144 2017 2 4 栽培技 术要 点 4.1 品种选 择 选择适 合当 地自 然条 件和 生产条 件,经 过内 蒙古 自 治区或 国家 审定 的丰 产、多抗、熟 期适 宜 的 高蛋白大豆 品种,品 种蛋 白质 含量45%以 上。4.2 地块选 择 选择土 壤较 肥沃,实 行3 年 以上轮 作,具备 一定 灌溉 条件,优先 选择 适宜 机械 作业的 地块。4.3 整地 4.3.1 平播整 地 4.3.1.1 无深翻、深 松基 础的 地块,进行 伏翻、秋 翻或 耙茬 深松整 地,耕翻 深 度 18 cm20 cm,耕深一致,耕 幅一 致,回 垡一 致,做到 不重 耕,不 漏耕。翻、耙结 合;无 大土 块和 暗坷垃,耙茬 深度12 cm 15 cm,深 松深 度25 cm 以 上。4.3.1.2 有深翻、深 松基 础的 地块,可进 行秋 耙茬,拣 净茬 子,耙 深 12 cm 15 cm,耙平耙 细。春 整地要做 到翻、耙、耢、压、连续 作业。4.3.2 垄播整 地 根据不 同的 品 种 和种 植方 式,选用 不同 的起 垄方 式。采 取秋 季灭 茬起 垄镇 压 一次完 成作 业,灭 茬深度10cm 15cm,粉碎 根茬 长度5 cm6 cm。实 施秸 秆 粉碎还 田地 块,采取 秸秆 覆盖或 耙地 处理,秸 秆粉碎率98%以上,秸 秆长度5 cm10 cm。春整 地的玉 米茬要 顶浆打 垄并 镇压。有深翻 基础的 玉米 茬,早春拿净 茬子,并 将茬 坑耢 平,达 到待 播状 态。4.4 种子 4.4.1 种子选 择 种子质 量应 符合GB 4404.2 大豆种子 要 求,籽 粒 饱 满,发芽率 85.0%,纯度 98.0%,净 度 99.0%,种子含 水量 12.0%(高 寒地区 13.5%)。4.4.2 种子处 理 4.5 精选过 的大 豆种 子用 大豆 种衣剂 包衣,剂 量为 种子 量的 1.5%,还 可进 行硼 钼微肥 及菌 肥拌 种。微肥拌 种与 种子 包衣 同时 应用时,应 先拌 种,阴干 后再包 衣。4.5.1 播种期 在适宜 播种期 内早播,当 土壤深 度5cm 10cm 地温 稳 定通过5 7 时 即可 播种。内蒙古 东部 区一般5 月上 旬至 中旬 播种,内蒙古 西部 区一 般4 月下 旬 至5月 上旬 播种。4.5.2 播种方 式与 密度 根据品 种特 性、当地 生态 和土壤 条件 选用 适合 的播 种方式 与适 宜的 播种 密度。4.5.2.1 垄三栽 培法 公顷保 苗25 万株 30 万株。DB15/T 1144 2017 3 4.5.2.2 垄上三 行窄 沟密 植法 公顷保 苗35 万株 40 万株。4.5.2.3 平播栽 培法 公顷保 苗30 万株35 万株。4.5.3 播种量 每公顷 播种 量按 公式(1)计算:A D X=1+C(1)V R 10 式中:X 每公 顷播 种量,单 位 为 千克/公 顷(kg/hm2);A 公顷 保苗 数,单位 为 万株/公顷(万 株/hm2);D 百粒 重,单位 为 克(g)V 净度,%;R 发芽 率,%;C 田间 损失 率,%,一 般以10%计算。4.5.4 播后镇 压 视土壤 墒情 播后 及时 镇压,达到 种子 均匀 一致,覆 土严密,坡 耕地 播种 深度4 cm5 cm,低洼 地播种深度3 cm 4 cm。4.6 施肥 应符合NY/T 496 肥料合 理 使用准 则,在 保证氮 肥的 基础上,增施 磷肥、钾肥,配合 微量元 素。一般公顷 施肥 量按 纯氮40 kg50 kg、五氧 化二 磷40 kg 60 kg、氧化 钾25 kg 32 kg。4.6.1 底肥 公顷施 用有 机肥(有 机质 含 量8%以上)15 t 以上,结 合整地 一次 性施 入,施肥 深度15 cm 18 cm。4.6.2 种肥 公顷施 用 大 豆专 用复 合肥(总养分 45%,NPK=10-20-15)250 kg 300 kg,种肥 一次施 于种 下4 cm5 cm处,或 分层 深施 于种 下7 cm 和14 cm 处,切忌 种、肥同 位,以免 烧种。4.6.3 追肥 大 豆 初 花 期后 进 行1 2次叶 面 喷 肥,每 公 顷 用尿 素8 kg 10 kg加 磷 酸 二氢 钾1.25 kg 溶于500 kg水中喷 施。4.7 田间管 理 DB15/T 1144 2017 4 4.7.1 中耕 当大豆 子叶 拱土 时,在内 蒙古东 部大 豆产 区要 进行 铲前深 松,深度20 cm 25 cm,西 部区 要进 行闷锄一遍。齐 苗后 及时 铲趟,深度8 cm 12 cm,做到 两铲三 趟,铲趟 不脱 节,伤苗率 小于3%,于 大豆 封垄前结 束。4.7.2 化学除 草 4.7.2.1 播后苗 前处 理 土壤墒 情正常 时,可 以在 大豆播 后3d左右 进行 封闭 处理。每公顷 用50%乙草 胺乳油2250 ml3000 ml+70%赛克 津可 湿性 粉剂300 g600 g,兑 水300 kg 350 kg;或每 公顷 用50%乙草 胺乳 油2250 ml3000 ml+20%氯 嘧磺 隆60 g,兑 水225 kg 300 kg 地 面喷雾。4.7.2.2 苗期除 草 大豆第 一片复 叶展开 后,杂草24 片叶 龄期进 行。选用12.5%烯 禾啶750 ml 1000 ml+48%异e草松600 ml750 ml+25%氟 磺胺草 醚600 ml 700 ml,兑水200 kg300 kg喷 施。4.7.3 灌溉 有灌溉 条件的 地方,根据 墒情及 大豆生 长规 律 及时 灌水。灌溉量:分 枝至开 花期30 mm,开花至 结荚期35 mm 45 mm,结荚 鼓励粒 期30 mm 40 mm。4.7.4 病虫害 防治 4.7.4.1 大豆灰 斑病 8月上旬,灰斑 病出 现时 用70%甲 基硫菌 灵 或50%多 菌灵可 湿 性粉剂,每公顷 用量为1.5 kg,兑 水450 kg 600 kg 喷雾。4.7.4.2 大豆胞 囊线 虫病 在合理 轮作的 基础 上,可用35%多克福 大豆 种衣剂 按种子 量的1%1.5%拌 种或用 种子量2%的生物制剂 保根 菌拌 种进 行防 治。4.7.4.3 大豆蚜 虫 点片发 生并 有5%10%的 植株卷 叶或 有蚜 株率 达到50%,用2.5%氯 氟氰 菊酯,每公顷 用量225 ml300 ml,兑 水350 kg 450 kg喷雾。4.7.4.4 红蜘蛛 点片发 生时 用1.8%阿 维菌 素,每 公顷150 ml,兑水300 kg 400 kg喷雾。4.7.4.5 大豆食 心 8月上 中旬,发 现食 心虫 成虫 集体 飞行 时,用10%氯 氰 菊酯,每公 顷300 ml 400 ml,兑水400 kg 500 kg 喷雾。4.8 收获与 储运 DB15/T 1144 2017 5 4.8.1 收获 实行高 蛋白 大豆 单独 收获。人工 收获 在10%叶 片尚 未脱落 时进 行;机械 联合 收割在 叶片 全部 落净,豆粒归 圆时进 行。割茬高 度以不 留底荚 为准,一般 为5 cm 6 cm。收 割损失 率小于1%,脱粒损 失率 小于2%,破 碎率 小于5%,泥花脸 率小 于5%,清洁 率 大 于95%。4.8.2 储运 脱粒后 进行 机械 或人 工清 选,产 品质 量符 合大 豆收 购质量 标准 三等 以上、水 分低于13.5%时,入 仓贮藏。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