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酸枣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DB35/T 1600-2016.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南酸枣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DB35/T 1600-201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酸枣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DB35/T 1600-201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酸枣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DB35/T 1600-201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酸枣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DB35/T 1600-201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酸枣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DB35/T 1600-201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66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600 2016 南酸枣 用 材林 栽培 技术规程 Cultural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imber plantation of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2016-08-22 发布 2016-11-22 实施 福 建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南酸枣 用材 林栽 培技 术规 程 DB35/T 1600 2016*2017 年 3 月第一版 2017 年 3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6002016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苗 木培 育.1 4 造林.3 5 有 害生 物防 治.5 6 技 术档 案.5 附录A(资 料性 附录)南酸枣 常见 有害 生物 及其 防治方 法.6 附录B(规 范性 附录)南酸枣 小班 档案 卡.7 DB35/T 1600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1部 分:标 准的 结构 和编 写 给出的 规则 编写。本标准 由福 建省 林业 厅提 出并归 口。本标准 主要 起草 单 位:福 建省大 田梅 林国 有林 场。本标准 参与 起草 单位:福 建省清 流国 有林 场、大田 县林业 局、福建 省林 业调 查规划 院、福建 省林 业科学研 究院、尤 溪县 林业 局、邵 武市 林业 科技 推广 中心、福建 省沙 县官 庄国 有林场、沙 县林 业局、福 建省建宁 国有 林场。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余 孟 杨、吴善 群、万泉、孙祥 水、何 文广、张 标强、李少 玲、张 海燕、肖 祥希、郑双全、章 进峰、肖 长汉、洪宜 聪、刘敬 灶、余桂 英、叶 远昌、林 欣海、蔡 世锋、李珊 瑚、杨秀 玲。DB35/T 16002016 1 南 酸枣 用 材林 栽培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南 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的苗 木培育、造 林、有害 生物 防治、技术 档案。本标准 适用 于南 酸枣 用材 林的人 工栽 培。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2772-1999 林 木种 子检 验规程 GB/T 15781-2015 森林 抚 育规程 DB35/T 127-2004 主要 造 林树种 苗木 质量 DB35/T 641-2005 造林 作 业设计 技术 规程 3 苗木培 育 3.1 采种 3.1.1 母树选 择 选择20 30 年生 长健 壮、树干通 直、无病 虫危 害的 植株。3.1.2 采收 捡取 果 皮由 青转 黄色 时敲 落或自 然掉 落后 的果 实。3.1.3 处理 将果实 放置 室内 堆 沤 5 d 7 d,搓洗 去除 果肉,并 用 清水洗 净种 子后 晾干。3.1.4 检验 种子检 验方 法 按 GB 2772-1999 的规 定执 行。3.1.5 贮藏 采用室 内沙 藏。先用 干净 的细河 沙垫 底 5 cm,然后 撒上一 层果 核,再盖 一 层 3 cm 5 cm 的细河沙,依次堆 积,最上 面盖 上一 层湿沙,沙 藏高 度不 超过 30 cm。每半个 月翻 动检 查 1 次,保持 沙的 合理 湿度,以手抓 成团 不渗 水,见干 见湿为 度。DB35/T 16002016 2 3.2 圃地准 备 3.2.1 选择 选择坐 北朝 南、地势 平坦、通 风良 好、光照 充足、土 层 深厚、肥沃、排 灌良 好的 沙 壤土或 壤土 地块。3.2.2 整地作 床 圃地经 犁耙 后,碎土 作床,苗床 宽100 cm 120 cm,高30 cm 35 cm,沟宽30 cm 40 cm,床面 覆盖黄心 土2 cm 3 cm。3.2.3 施基肥 结合作 床施 钙镁 磷肥1 200 kg/hm21 500 kg/hm2。3.2.4 苗床消 毒 播种前5 d 用0.5%的高 锰酸 钾水溶 液浇 透苗 床进 行消 毒。3.3 播种 3.3.1 浸种 将种子 浸入50 温水 中浸1 d2 d,再用0.1%浓 度高 锰酸钾 溶液 浸泡30 min 后用清水 洗干 净,阴 干。3.3.2 方法 开沟条 播。株 行 距20 cm 25 cm,种子 胚孔朝 上竖 放,播后覆 盖细 土,厚 度为2 cm 3 cm,再覆盖一层稻 草,以不 见土 为宜。3.3.3 时间 2月至3 月。3.4 苗期管 理 3.4.1 间苗 幼苗长 出 2 4 片真 叶时,选择阴 天进 行间 苗,每个 果核保 留健 壮幼 苗 1 株。3.4.2 除草 苗木出 土后,及 时中 耕除 草,保 持圃 地土 壤疏 松,无杂草。做 到除 早、除小、除了。3.4.3 追肥 5 月 中 旬 以 后 每 隔15 d结 合 锄 草 松 土 浇 施0.3%尿 素 水 溶 液1 次,共2 3次,8月 中 旬 以 后 开 沟 施 钾肥1 次,施肥 量150 kg/hm2。3.4.4 浇水 旱时及 时浇 水,涝 时 及 时 排水。9 月上 旬以 后停 止或 少浇水,浇水 要适 度,以 浇透为 度,避 免积 水。DB35/T 16002016 3 3.4.5 有害生 物防 治 做好苗 期有 害生 物调 查监 测和 及 时防 治,苗期 病虫 害通常 有蛴 螬、地老 虎、黄刺蛾、立 枯病、茎腐病 等5 种,防治 方法 见附 录A。3.5 苗木出 圃 3.5.1 起苗 起苗前1 d 将圃 地灌 水浇 透,做到 随栽 随起。3.5.2 分级 合格苗 木分 级苗、级 苗,综 合指 标要 求根 系发 达、苗 干通 直、色 泽正 常、顶芽发 育饱 满、无 病虫害、无 机械 损伤。按 苗高、地径、根 系进 行分 级,1 年生苗 木分 级指 标见 表1。表1 苗木质 量分 级 苗木 类型 苗 龄 a 级苗 级苗 苗高 cm 地径 cm 根系长度 cm 5 cm长 级侧根数条 苗高 cm 地径 cm 根系长度 cm 5 cm 长 级侧根数 条 实生苗 1 100 0.85 20 10 50100 0.50 0.85 15 10 3.5.3 出圃 级、级苗 木可 以出 圃造 林。3.5.4 检疫、包装、标 志、运输 按DB35/T 127-2004 规定 执 行。4 造林 4.1 作业设 计 按DB35/T 641-2005 规定 执 行。4.2 林地选 择 选择海 拔1 000 m 以下、立 地质量 等级 为 级、级的 中下坡 林地。4.3 林地准 备 4.3.1 清理 采用带 状清 除杂 草杂 灌。4.3.2 整地挖 穴 采 用块 状整 地,按株 行距3 m 3 m 挖穴,规 格为50 cm 40 cm 40 cm。DB35/T 16002016 4 4.3.3 施基肥 结合回 填 表 土时 每穴 施50 g 100 g 钙 镁磷 肥。4.4 造林方 式 营造纯 林或 与杉 木、毛竹 混交。4.5 栽植 4.5.1 时间 12月至 翌年3月。4.5.2 定植 采用穴 植,做到 苗正、根 舒、土 实,并覆 土高 出苗 木根茎 部5 cm,形成馒 头 状,有 条件 的浇 水。4.6 幼林抚 育 4.6.1 补植 成活率 小于85%的及 时进 行补植。4.6.2 劈草 造林后1 a 2 a 每年 劈草抚育2次,第 一次4 月至5月,第二次8月 至9月。4.6.3 施肥 结合第 一次 劈草 在距 主干 上方15 cm 20 cm 处开圆 形沟施 肥,每株 施氮 磷钾15:15:15 复 合肥250 g。4.7 成林抚 育 4.7.1 间伐 4.7.1.1 次数 23次。4.7.1.2 时间 郁闭度0.8 以上 时开 始第一 次间伐,第一 次间 伐后郁 闭度恢 复到0.8 以上 时 再进 行 第二 次间伐。培 育大径材 的在 林龄18 a 20 a 间进行 第三 次间 伐。4.7.1.3 强度 第一次间伐强 度(株数)为20%30%,间伐后保 留 株数780 株/hm2890 株/hm2;第二次间伐强度(蓄积量)为20%30%,间伐后 保 留株数630 株/hm2710 株/hm2;第三次 间伐强度(蓄积量)为20%30%,间伐 后 保 留株 数440 株/hm2500 株/hm2。4.7.1.4 方法 砍除生 长不 良、病害 木、弯曲断 梢木 及被 压木,具 体方法 按GB/T 15781-2015 规定执 行。DB35/T 16002016 5 4.7.2 修枝 结合第 一次 间伐 修枝,枝 下高保 留树 高的1/3 1/2。5 有害生 物防 治 常见的 虫害 主要 有黄 刺蛾、金花 虫等2种,防 治方 法 参见附录A。6 技术档 案 建立小 班档 案卡,详 细记 载小班 基本 情况、生 产经 营活动、面 积变 动、林木 生长、森林 灾害 情况,具体内 容见 附录B。DB35/T 16002016 6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南酸枣 常见 有害 生物 及其 防治方 法 表A.1 给 出了 南酸 枣常 见有 害生物 及其 防治 方法。表A.1 南酸枣 常见 有害 生物 及其 防治方 法 名称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金花虫 Bikasha collaris 主要危害叶和嫩梢,叶片尤为严重。1、营造混交林;2、利用金花虫成虫的假死性,震动树干,使其坠落而消灭之;3、幼虫期用 2%噻虫啉喷洒,成片林的也可用森得宝进行喷杀。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夏季生长期啃食幼叶。幼虫期用 2%噻虫啉喷洒,成片林的可用森得宝喷杀;或者使用 Bt 制剂(含 100 亿孢 子/g 或 ml)兑水喷 雾。茎腐病 Erwinia chrysanthemi pv zeae(Sabet)Victoria,Arb01eda et Munoz 主要发生在移栽苗,幼苗出土 后和小苗移栽后 10 d 15 d 期间易发生茎腐 病,主要发生茎基部,开始个别株致病而后 扩展成整簇致病,导致穗条叶片失绿、枯死和脱落。1、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2、青枯立克 50 ml 兑水 15 kg,进行灌根,7 天灌 1 次,连灌 2 3 次;3、在多雨季节应保证畦床排水良好,做到步道雨后不积水,确保畦床土壤透气性能良好。地老虎 Agrotis tokionis Butle,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Agrotis segetum(Denis et Schifferm ller)夜蛾科幼虫。幼虫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等。1、用少量热水将 90%晶体敌百虫 1 kg 溶解后,加水10 kg,均匀地喷洒在 100 kg 炒香的饼粉或麦麸上,拌匀后于傍晚顺畦撒在苗木根茎部,每亩用 5 kg 左右;2、糖:醋:白酒:水:50%二 嗪磷按 6:3:1:10:1配成糖醋液在成虫发生期诱杀,如配以黑光灯诱杀效果更好;3、1 3 a 幼虫期,20%氰戊菊酯乳油 1 500 倍液等进行地表喷雾。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Kuhn,或Fusarium sp 幼苗出土不久,苗茎近地面处 变色水渍状腐烂缢缩,幼苗倒伏而死,为猝 倒型;幼苗出土两个月以后,茎基已木质化,幼根受侵腐烂,苗木直立枯死,为立枯型。幼苗出土除草后开始喷洒 1.5%的波尔多液 500 倍液,每个星期喷药一次,连续喷药 4 5 次,或喷洒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1 000 倍 液有效防止病菌侵入幼苗。蛴螬,常见 有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 栖息于地下,取食幼苗根、茎 等,一般在 6月至 8 月,危害后整株渐渐黄 化,容易拔起,被啃食严重的黄化株持续 2 个月 到 3 个月后枯死,轻的次年可抽新芽转绿;成虫为食叶害虫,可取食叶片、嫩芽、花蕾等。用 50%辛硫磷乳油每 667 m2200 g 250 g,加水 10 倍,喷于 25 kg30 kg 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DB35/T 16002016 7 A B 附 录 B(规范 性附 录)南酸枣 小班 档案 卡 _ 县(市、区)_ 乡(镇、场)_ 村(工区)地名_ 代码 林班号_ 大班号_ 小班号_ 外业小班号_ 1.地貌 类型_坡向_ 坡位_ 坡度_坡长_ 海拔 高_m;土 壤名称_ 土壤厚度_cm 腐殖质厚度_cm 立地亚区号_ 立地类型 号_ 立地 质量 等级_;灌木 名称_ 灌木 高度_cm 灌 木盖 度_%;草本名称_ 草本高度_cm 草 本 盖 度 _%;山权_ 林权_;地类_林种_。2.造 林 密 度_ 造 林 时 间_ 造 林 面 积_hm2造 林 类 型_ 树 种 组 成_ 造 林方式_ 整地 方式_ 良种 类型_ 种子来源_投 资 费 用_ 元,林 地 建 设 方 式_ 经 营 类 型_ 经 营 措 施 类 型_ 是否 世行_ 经 营实 体类型_。经 营 活 动 情 况 时间 项目 规格质量及投资费用 时间 项目 规格质量及投资费用 DB35/T 16002016 8 名称 项目 调查时间 面 积 变 动 情 况 原小班面积 现小班面积 原造林面积 面积变化值 蓄积变 化值 变化原因 林 木 生 长 情 况 调查日期 小班面积(hm2)保存造林面积 树种组成 林龄 郁闭度 单位株数(株/hm2)保存率(成活率%)平均树高(m)平均胸径(cm)每亩蓄积(m3)小班蓄积(m3)生长类型 森林经营措施类型 森 林 灾 害 灾害种类 受害面积(hm2)损失株数(百株)损失蓄积(m3)治理措施 治理费用(元)发生原因 备注 注:灾害种类: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干旱、滥伐、盗伐等。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