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B 05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 33/T 468.3 2017 代替 DB33/T 468.3-2004 枇杷 第 3 部分:生产技 术规程 Loquat Part 3:Technial regulations of cultivation 2017-02-10 发布 2017-03-10 实施 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33/T 468.3 2017 I 前 言 DB33/T 468 枇 杷 分为 三个部 分:第1部 分:苗木 培育;第2部 分:苗木;第3部 分:生产 技术 规 程。本部分 为DB33/T 468 的第3 部分。本部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部分 代替 了DB33/T 468.3-2004 无 公害 枇杷 第3 部分:生产 技术 规程,与DB33/T 468.3-2004相比,除编 辑性 修改 外主 要 技术变 化如 下:对 枇杷 品种 选择 进行 了调整,删 除了 一些 生产 上不常 用品 种,增加 了一 些优新 品种;对 施肥 标准 与肥 料种 类进行 了修 改;对 树型 图进 行了 修改,删除 树型 图1 3,对表2 常见树 型描 述进 行修 改;在“花 果管 理”中,增加了“防 日灼、防 皱果”的内 容;对 病虫 害防 治用 药作 了修改,把“主 要的 病虫 防治表”作 为附 录A;增 加了 枇杷 生产 模式 图。本 部分 由浙 江省 农业 厅提 出。本 部分 由浙 江省 种植 业标 准化技 术委 员会 归口。本 部分 起草 单位:浙 江省 农 业技术 推广 中心、浙 江省 农 业科学 院园 艺研 究所、浙 江 省种植 业管 理局、温州市 农业 局、兰溪 市农 业局、余杭 区农 业局。本 部分 主要 起草 人:孙钧、陈俊 伟、周慧 芬、张启、杨小 平、高洪 勤、王朝 丽、徐 红霞、崔 笑 萍、姜露花。DB33/T 468.3 2017 1 枇杷 第 3 部分:生产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 部分 规定 了枇 杷的 园地 建立、品种 选择、苗木 定 植、土 肥水 管理、整形 修 剪、花 果管 理、病 虫害防治、采收 贮运 等技 术要 求。本 部分 适用 于枇 杷的 优质 安全生 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 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4285 农药 安全 使用 标准 GB/T 8321(所 有部 分)农药合 理使 用准 则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 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 药安 全使 用规范 总则 DB33/T 468.2 无公 害枇 杷 第2部 分:苗木 3 园地建 立 3.1 气候条 件 年平均 气温 高于15,极 端最低 气温 不低 于6,年降雨 量1000 mm 以 上。3.2 土壤条 件 土壤为 排水 良好 的砂 质壤 土或改 良后 的红 黄壤 土,有机质 含量 10 g/kg,地 下水位 在1 m以 下,土壤pH 值58,最 适pH 为6。3.3 地势地 形 坡度低 于25、与 当地山 脚相对 高度在100 m 以下 园 地;天 气较冷 地方 宜在南、东南 坡建园,也 可选择在 水库、河 流、湖 泊 等大水 体周 围区 域建 园,不宜在 风口、山 脊突 出地、山谷 冷空 气沉 积地、低 洼地建园。3.4 园地规 划 3.4.1 平地、滩地 每隔40 m50 m 开深50 cm,宽100 cm 的沟。3.4.2 山地 DB33/T 468.3 2017 2 坡度大 于15,应修 筑3 m宽的 水平 梯地,每 公顷 应配置22.5 m3(每 亩1.5 m3)蓄 水池。4 品种选 择 4.1 早熟主 栽品 种 红 沙品 种主 要有 宝珠、塘 栖早丰 等。4.2 中晚熟 主栽 品种 白沙品 种主 要有 宁海 白、软条白 沙、硬条 白沙、五 儿白沙、太 平白 等。红 沙 品种主 要有 大红 袍、洛阳青、夹脚、大 叶杨 墩等。5 苗木定 植 5.1 定植前 准备 5.1.1 山地果 园 在 种植 前 3 个月 按行株 距挖 定植 穴,长、宽各1 m,深 0.6 m 1 m。每穴 底层 放含 秸秆、嫩 枝、厩肥 等材 料的 有机土 杂 肥50 kg,并与1 kg 过 磷酸 钙、0.5 kg 的 复合肥 混杂 填入。上 层覆表土,踏实,筑 一高 于地 表 30 cm40 cm 定植 墩,灌水,待植。5.1.2 水网平 地果 园在 地势 较低 的地方,采 用深 沟高 畦,畦沟 深 50 cm,宽 40 cm;或采用 筑墩,墩 高40 cm。基 肥用 量按 本标 准 山地果 园。5.2 栽植密 度 栽植密 度见 表1。表1 枇杷栽 植密 度 树 形 品 种 丘陵、山地 平 地、缓坡地 株距,m 行距,m 密度 株距,m 行距,m 密度 株/公顷 株/公顷 开 张 大红袍、洛阳 青、大 叶杨墩、软 条白沙、太平 白、宁海白 4 4 624 4 4.5 555 直 立 宝珠、夹脚 3 4 4 624832 4 4 625 5.3 授粉树 配置 一园 宜 栽2个或2个 以上品 种,以 利授粉,主 栽品种 与授粉 品种的 栽植 比例为(45)1,并 分 散种植。大红 袍 应 配授 粉树。5.4 苗木的 选择 与处 理 苗木应 符 合DB33/T 468.2 的规定。DB33/T 468.3 2017 3 5.5 栽植时 间 春植2 月下 旬3 月上 旬,秋植10 月中 旬11月 上旬。5.6 栽植技 术 5.6.1 裸根苗 苗木去 叶,自 嫁接 口上部30 cm 剪 顶。将 苗木 放入穴 中央,舒展根 系,扶正苗 木边填 回土边 提苗,露出嫁 接口 为宜,踏 实,每株立 即浇 足25 kg 30 kg 定植 水。5.6.2 带土球 苗 将带土 球苗 放置 穴中 央,扶正苗 木进 行培 土,以露 出嫁接 口为 宜,捣实 土球 周边的 土,并立 即 浇 水25 kg 30 kg。6 土肥水 管理 6.1 土壤管 理 6.1.1 深翻扩 穴,增施 有机 肥改 土。每 年 深 翻扩 穴一 次,4 年5 年达 到全 园深 翻一 遍。平 地果 园应 每年挑培 客土 扩墩。6.1.2 夏季园 地实 施生 草栽 培或 割草覆 盖在 根盘,以 防高 温。6.1.3 果园土 壤 pH 5 时,加碱 性土壤 调理 剂调 节。6.2 施肥 6.2.1 原则 依据NY/T 394 的 规定 执行。以土 壤地 力确 定施 肥量。多施 有机 肥,实 行氮、磷、钾 肥和 钙、镁、硼等中、微量 元素 配合 施用。6.2.2 幼龄树 幼龄树 薄肥勤 施,新种植 树在第 一次新 梢老 化、第 二次新 梢长出 后方 可进行 施肥,2 月10 月隔两个月一 次,株 施含0.2%0.3%尿 素、0.1%0.2%复 合 肥(氮:磷:钾 比例 为15:15:15)的水 肥3 kg 5 kg;10月 次年2 月间 施 冬肥一 次,株施 腐熟 厩肥10 kg20 kg。6.2.3 结果树 6.2.3.1 原则 依据NY/T 496 规定 执行,氮:磷:钾 比 例10.5 0.60.9 1.0。6.2.3.2 春肥 2月下 旬至3 月上 旬,株施0.5 kg 0.75 kg 高钾 复合 肥;4月 初可 追施 每株0.5 kg 硫酸钾。土 壤肥 力较好果 园,可仅 在3 月中 下 旬株施 一次0.5 kg 0.75 kg 高钾 型复 合肥。6.2.3.3 夏肥 DB33/T 468.3 2017 4 早熟品 种在 采果 后一 周内 施,中晚 熟品 种在 采收 结 束前一 周内 施下。肥料 选 用以氮 为主,辅以 磷钾的速效 肥,株 施0.75 kg 1.0 kg 高氮型 复合 肥、0.2 kg 尿素 和1 kg饼肥。肥 料 用量与 成分视 树势 与结果程度 而定,弱 树与 结果 过多的 树宜 多施 氮肥,旺 长树或 不结 果树 少施 氮肥。6.2.3.4 秋肥 10 月中 下旬,每 株施 商品 有机肥10 kg 15kg 或 农家 肥25 kg 40 kg或0.5 kg 0.75 kg 高氮 复 合 肥。6.3 水分管 理 6.3.1 采果 后7 月至 8 月高 温干 旱季节 应及 时灌 水或 喷水,灌水 后及 时松 土覆 草。6.3.2 当果园 出现 积水 时,应利 用沟渠 及时 排水。开 沟见 本标 准 3.5。7 整形修 剪 7.1 整形 定植后 即根 据品 种、冬季 气温选 定适 宜树 形。常见 树形见 表2。表2 枇杷常 见树 形 树形 适栽品种 结 构 特 点 疏散分层形 软条白沙、宁海白 树高小于 3.0 m,干高 30 cm40 cm,3 层4 层主枝群,各 层留 3 个4 个,上下两层不要重叠,层间间隔 50 cm 60 cm。单层平面树形 大红袍、洛阳青 树高2 m 2.5 m,干高30 cm40 cm,从干部分枝处留不同 方向主枝 3 个4 个,分枝与地面角度 30 度45 度,培养平面树型,从各主枝上 培育副主枝与结果枝组。该树形适于无冻害地区栽培和需全树套袋的品种栽培。三主枝分层形 宝珠、夹脚 树高 2.5 m 3 m,三主干离地 面 30 cm 40 cm,主干与地面 角度在 45 度60 度,每一主干配置3 层4 层,每 层 2 个3 个主枝,每层主枝 间间隔 50 cm 60 cm。7.2 修剪 7.2.1 修剪时 期 春剪 在2 月 下旬 至4 月上 旬春梢 萌发 前及 期间 进行;夏剪 在6 月采 果一 周内 进行,夏梢 抽生5 月 7 月进 行抺 芽摘 梢;秋剪 在 10 月现 花蕾 初花 期,结 合疏蕾 进行。7.2.2 幼龄树 修剪 春剪配 合选 定树 形,抹去 多余萌 芽或 多余 枝。夏剪 通过抹 芽、疏枝,保 留2 个3个 侧枝,疏 去多 余的夏梢 侧枝。7.2.3 结果树 修剪 春剪剪 除衰 弱结 果枝、病 花穗、疏除 过多 的春 梢侧 枝。夏 剪夏 梢以1个 主梢、2个副 梢配 置为 宜,疏去多余 的夏 梢。对部 分多 年生弯 曲、细弱 枝进 行回 缩。对 树势 旺的 树在6月下至7 月 中进 行扭 梢、拿枝、环剥等 停梢 促花 处理。秋 剪删除 过密 夏梢、生 长不 充实夏 梢侧 枝,秋梢 侧枝 留1 个 2 个,适 当 疏去花穗上发 生的 秋梢。修 剪量 一般每 次修 剪、疏去 枝量 控制在 总枝 量的10%20%。DB33/T 468.3 2017 5 7.2.4 衰老树 春剪疏 除多 余枝 梢,在适 当的角 度及 树枝 方位 选 择2 年4 年 生枝 进行 回缩 修剪,及 时抹芽,并防日灼。秋剪 删除 过密 枝、细弱枝、交 叉枝。7.2.4.1 修剪量 更新修 剪。第一 年春 剪,疏除、短截 枝梢 数占 总 梢 60%70%;第二 年将 上年 保留 的 30%40%再进行疏除、短 截。8 花果管 理 8.1 原则 枇杷实 际产量 果实 数不到 总花数 的5%10%,应疏 除 一定的 花穗和 幼果,但在 冻害严 重地区 以疏 果为宜,不提 倡疏 花。8.2 疏穗 10 月 11 月间,将 全穗 摘 除,侧 枝上 有 2 个3 个 穗应疏 去1 穗,有4 个5 个穗 的疏 去2 个穗。树冠顶 上多 疏,树冠 下部 少疏,留穗 总梢 数占 全树 总梢 的 60%。大 年树、老 年 树、衰弱树 多疏。营 养 枝与结果 枝的 比例 调整 到1:1.5。8.3 疏蕾 一般品 种每 穗 留2 个3 个支轴,中、小 型品 种每 穗留 3 个5 个 支轴。疏 蕾方法 有摘 除花 穗 上 部二分之 一或 摘除 上部 和下 部保留 中部。或 疏 去10 月11 月初 早期 花蕾,使 头 花剩余 花蕾 继续 发育,拉长头花 花期。8.4 疏果 时间3 月中 旬 3 月下 旬。疏果量 为大 果型 品种 每穗 留果2 个4 个,小 果型 品种留4 个6 个。8.5 套袋 最后一 次疏 果时 进行,以 外黄内 黑双 层防 水袋 为宜,大 小为(17 20)cm(2025)cm。套袋 前宜喷1 次杀 菌与 杀虫 剂,在 喷药后5天 内完 成套 袋。8.6 果实障 害防 护 8.6.1 防冻 8.6.1.1 于12 月第 一次 霜冻 来临 前 将已完 全谢 花的 枇杷 果穗 用防水 纸袋 套住,疏 果时 揭去。8.6.1.2 在12 月至 次年3 月 初每 隔20 天25 天,对 树冠 喷一次 营养 液。8.6.1.3 在气 温0 以下 无大 风、浓霜时 的夜 晚 20:00 06:00 时,园内 用锯 屑等 材 料熏烟,每 公顷90 堆。8.6.1.4 在12 月第 一次 霜冻 来临 前,采用 单膜 或双 膜大 棚设 施防冻,极 寒天 气下 棚内 可采取 加温 或 熏烟防冻。DB33/T 468.3 2017 6 8.6.2 防裂果 在果实 转色期 间,雨前树 冠覆0.08 mm 膜,雨后及 时 揭去;或采用 果实 套袋与 全园地 膜覆盖 结合 防裂果。8.6.3 防日灼 采用分 层树型、立 体结果;在幼 果期的4月上 旬套 外 黄内黑 双层防 水袋;有条 件在成 熟期中 午高 温强日照 期用 遮阳 网遮 光。8.6.4 防皱果 成熟期 滴灌 供水 防高 温干 旱;在 夏梢 萌发 前适 时采 收;4 月中 旬前 完成 套袋;防治 木虱,避 免 木 虱诱发的 皱果。9 病虫害 防治 9.1 防治准 则 遵循“预防 为主,综 合 防 治”的 植保 方针,根据 病 虫草害 发生 规律,以 农业 防治为 基础,合 理运 用化学防 治和 物理 防治,以 及时、安全、有 效地 控制 病虫害。9.2 农业防 治 9.2.1 合理修 剪,搞好 清园,及 时清除 病虫 枝、枯枝、感 病花果。9.2.2 加强管 理,健壮 树势。9.3 物理防 治 9.3.1 灯光诱 杀 利用害 虫的 趋光 性,在其 成虫发 生期,采 用田 间灯 光诱杀。9.3.2 人工捕 杀 对发生 较轻,危 害中 心明 显及有 假死 性害 虫,采用 人工捕 杀减 轻危 害。9.4 生物防 治 9.4.1 保护和 利用 天敌,推 广以 菌治虫、以 虫治 虫。9.4.2 提倡使 用生 物农 药。9.5 化学防 治 9.5.1 根据枇 杷病 虫害 发生 特点,宜在 适宜 时期 施药。应 符合 GB 4285、GB/T 8321(所有 部分)的 要求,农药 使用 按NY/T 1276 执行。严 格执行 枇杷 生产 上可使 用的 化学 农药 种类,或 选用 经过农 业技 术 部门试验 后推 荐的 高效、低 毒、低 残留 农药,控 制农 药安全 间隔 期、施药 量和 施药次 数,注意 不 同 作 用 机理的农 药交 替使 用和 合理 混用,避免 产生 抗药 性。9.5.2 主要的 病虫 防治 参见 附 录A。10 采收贮 运 DB33/T 468.3 2017 7 10.1 采收方 法 分批采 收,采黄 留青,长 途运输 可八 成熟 采。采时 手捏穗 柄,轻采 轻放,防 机械损 伤。10.2 商品果 分级 包装 应标注 产品 名称、等 级、产地、采收 日期、包装 日 期、生 产单 位等,采用 柔 软的纸 巾或 网袋 单果 包装后以 盒装 或托 盘再 包装,包 装 盒应 牢固,材 质必 须符合 食品 卫生 的要 求。10.3 贮运 枇杷贮 藏温 度 在5 7,贮藏 果选 无机 械损 伤果。运输 时采 用冷 链运 输,装卸时 轻拿 轻放、防机械损 伤。11 标准化 生产 模式 图 标准化 生产 模式 图参 见附 录B。DB33/T 468.3 2017 8 A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枇杷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主要病 虫害 防治 见表A.1。表A.1 主要病 虫害 防治 病虫害名 防治时期 防治方法 病 害 叶 斑 病 斑点病 5 月多雨季节 1、加强肥培管理。2、新梢抽发期喷 80%代森锰锌1000 倍液1 次 灰斑病 8 月9 月或11 月干旱天气 角斑病 8 月9 月或11 月干旱天气 炭 疽 病 春、夏、秋梢抽生初期,果实迅速转色期(5 月上旬)1、及时排水。2、剪除过密枝。3、采后及时清除病果病梢。4、药剂防治同叶斑病。污 叶 病 4 月上旬至5 月上旬和梅雨季节 1、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2、及时清园。3、药剂防治同叶斑病。褐 腐 病 3 月下旬至4 月下旬 1、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2、增加通风透光性。3、刮除枝干病斑,涂波美 5 石硫合剂或 50%硫菌灵 50 倍液。虫 害 黄 毛 虫 6 月上旬至8 月上旬 1、冬季挖去枝干 上的越冬蛹。2、人工拍杀初龄幼虫。3、幼 虫 刚 孵 化 时,喷20%氰氟菊酯5000 倍或4%高氯.吡虫啉悬浮 剂1000倍液。梨小食心虫 4 月上旬至 10 月上旬 1、消灭越冬幼虫,及时清园。2、及时剪除被害枝、梢、果,杀死幼虫。3、成虫发生期,用糖酒醋液(糖1 份、酒1 份、醋 4 份、水16 份)诱杀成虫或性 信息素诱杀雄成虫。4、幼虫初孵化时,10%氯氰菊酯3000 倍或4%高氯.吡虫啉悬浮 剂1000倍液 舟形毛虫 6 月中下旬至8 月上旬 1、冬季浅翻树盘表土,除蛹。2、人工拍杀群集幼虫。3、药剂防治同上。蓑蛾类 6 月下旬至7 月初 1、人工摘除虫袋。2、20%氰 戊菊酯乳油4000 倍5000 倍液。天 牛 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 1、人工捕杀成虫,刮除虫卵。2、用浸蘸 80%敌敌畏30 倍至 40 倍的脱脂棉塞入虫孔内用泥 封口。3、用铁丝钩死幼虫。DB33/T 468.3 2017 9 A B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标准化 生产 模式 图 枇杷标 准化 生产 模式 图见 图B.1。图B.1 枇 杷标 准化 生产 模式图
展开阅读全文